押题13流域内协调发展-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解析版)_第1页
押题13流域内协调发展-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解析版)_第2页
押题13流域内协调发展-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解析版)_第3页
押题13流域内协调发展-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解析版)_第4页
押题13流域内协调发展-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押题13流域内协调发展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尼日利亚的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北方地区有旱作农业、放牧业和捕鱼业,中南部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和木薯。1971年在东北部哈代贾河修建了蒂加大坝用于上游的灌溉、城市用水和水力发电。随着哈代贾河和贾马里河全流域农业生产过度开发,两河交汇处的洪积平原洪水期泛滥面积不断扩大。2022年12月中国援尼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成立,帮助尼日利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下图示意尼日利亚地理位置。(1)比较尼日利亚南部和东北部地区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及并分析其原因。(2)蒂加大坝建成后洪积平原洪水期泛滥面积不断扩大,分析其主要原因。(3)当地计划在哈代贾河流域大力发展现代淡水养殖业,是否可行,请从农业技术角度说明理由。【答案】(1)气候特征主要差异:与南部相比,东北部:降水:年降水量较少,季节变化较大;气温:气温年较差较大,气候大陆性较强。原因:南部主要受赤道低气压与西南风影响,降水较丰富,全年降水较均匀,气温季节变化较小;东北部受赤道低气压与信风交替控制,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受降水季节变化的影响,东北部干季温高,湿季温凉,年较差较大,大陆性较强。(2)大坝以上流域面积小,拦泥蓄沙数量有限;全流域农业过度开发,水土流失量大,河道与低洼湿地的泥沙淤积量增大;泥沙淤积,河道河床抬高,水位上涨,河水流速减慢,流水冲淤能力减弱,(进一步加剧泥沙淤积与湿地淤塞萎缩。导致洪水期河流行洪、蓄洪能力减弱,进而造成洪积平原洪水期泛滥更加频繁,泛滥面积不断扩大。(3)一可行:中国水产养殖技术支持,中国援助淡水养殖技术研发,劳动技术培训;水利工程的不断完善,改善水产养殖条件;保鲜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淡水鱼良种的培育技术的逐步推广。二不可行:产业基础: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粗放,传统捕鱼方式,缺乏养殖技术(淡水养殖技术落后);劳动力技术:(中方仅提供示范),当地劳动力农业技术水平(素质)较低;洪水泛滥,缺乏水利技术工程保障养殖效益;(旱涝灾害频繁,防灾技术落后,淡水养殖损失大)【分析】本题以尼日利亚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气候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大坝修建后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气候特征主要差异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与南部相比,东北部降水表现出,年降水量较少,季节变化较大;气温表现出,气温年较差较大,气候大陆性较强。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等因素分析,南部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南部主要受赤道低气压与西南风影响,西南风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较丰富,全年降水较均匀,气温季节变化较小;东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东北部受赤道低气压与信风交替控制,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受降水季节变化的影响,东北部干季温高,湿季温凉,年较差较大,大陆性较强。(2)洪积平原洪水期泛滥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主要从泥沙淤积、洪水期河道蓄洪能力弱等角度分析。大坝修建后,大坝以上流域面积小,拦泥蓄沙数量有限,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得泥沙量增大,全流域农业过度开发,水土流失量大,河道与低洼湿地的泥沙淤积量增大,泥沙淤积,河道河床抬高,水位上涨,河水流速减慢,流水冲淤能力减弱,进一步加剧泥沙淤积与湿地淤塞萎缩。导致洪水期河流行洪、蓄洪能力减弱,进而造成洪积平原洪水期泛滥更加频繁,泛滥面积不断扩大。(3)哈代贾河流域大力发展现代淡水养殖业可行主要从养殖技术、保鲜技术较好、选育良种角度分析。中国援尼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成立提供技术支持,有着中国水产养殖技术支持,加上中国援助淡水养殖技术研发,劳动技术培训,水利工程的不断完善,改善水产养殖条件;科学技术发展,保鲜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淡水鱼良种的培育技术的逐步推广,水产养殖品质不断提升,所以哈代贾河流域大力发展现代淡水养殖业可行。哈代贾河流域大力发展现代淡水养殖业不可行主要从产业基础、劳动技术、自然灾害角度分析。从产业基础分析,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粗放,传统捕鱼方式,缺乏养殖技术,淡水养殖技术落后,培训难度较大;从劳动力技术角度分析,中方仅提供示范,当地劳动力农业技术水平(素质)较低,学习苦难,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自然灾害角度分析,当地洪水泛滥,缺乏水利技术工程保障养殖效益,旱涝灾害频繁,防灾技术落后,淡水养殖损失大。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02年起,每年的汛期通过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通过人工调控洪水,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水沙集中输送入海),显著影响了黄河尾闾河段(利津以下)的冲淤变化,河口向海内推移速度大幅降低。受上游用水等方面影响,2015-2017年尾闾河段年径流量约为2002-2013年的56%。冲淤量是河水带走河床所淤积的泥沙数量,是淤积量与冲刷量的差值。下图示意2002-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年冲淤强度变化(冲淤强度:单位时间单位河长冲淤量)。(1)描述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以来尾闾河段冲淤强度的时空变化。(2)2015-2017年尾闾全河段冲淤状态转为淤积的原因。(3)从流域协调的角度说明针对2015-2017年尾闾河段冲淤状况可采取的措施。【答案】(1)黄河尾闾河道从上游至下游,冲刷强度减弱,淤积强度增强;2002--2014年,黄河闾尾河道总体处于冲刷状态,但冲刷强度减弱;2015--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表现为淤积的特征。(2)黄河上游来水量(径流量)减少,对河床的冲刷作用不明显;河口向海内推移,河道延伸,河道坡度下降,水流速度减慢,上游来沙沉积。(3)加强流域径流量统一协调管理,增加下游径流量;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减少产沙量;加强小浪底等水库调水调沙方式的研究,提高尾闾河段的冲淤能力;进行河口挖河疏浚,提高洪水下泄能力;加强尾闾河段的径流量、河床等监测。【分析】本大题以黄河尾闾河段河流特征及其变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外力作用强弱、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评价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修建水库后调节河流径流量,河流流量趋于稳定,黄河尾闾河道从上游至下游,冲刷强度减弱,淤积强度增强;同时根据图中信息看出,2002--2014年,黄河闾尾河道总体处于冲刷状态,但冲刷强度减弱;2015--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表现为淤积的特征。(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2015-2017年尾闾全河段冲淤状态转为淤积,原因主要在于2015-2017年尾闾河段年径流量约为2002-2013年的56%,上游来水量(径流量)减少,对河床的冲刷作用不明显;同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河口向渤海推移,河道延伸,河道坡度下降,水流速度减慢,上游来沙沉积。(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流域协调发展需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流域径流量统一协调管理,增加下游径流量;同时,黄河流域治理中要注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减少产沙量;同时利用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小浪底等水库调水调沙方式的研究,提高尾闾河段的冲淤能力;进行河口挖河疏浚,提高洪水下泄能力;加强尾闾河段的径流量、河床等监测等。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竹子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大型木质草本植物。加纳是世界天然竹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加纳森林资源逐渐枯竭,一些木材加工企业转向以竹为替代材料进行生产和加工。2019年在中国和加纳两国政府的推进下,中国选派专家前往加纳举办竹藤产品开发技术培训班。加纳主管官员提出“竹子生长迅速,可以年年砍伐,是开发潜力大的可再生资源,有利于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图1为加纳地图。图2为加纳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变化图。(1)概述加纳大力发展竹藤产业的有利条件。加纳在东部地区的沃尔特河上修建阿科松博水坝。大坝建成运营后,年发电量达56.25亿千瓦时,吸引炼铝企业纷纷迁到此地。(2)分析炼铝企业迁往水坝附近地区的原因,并说出其带来的影响。(3)简述加纳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并指出2005—2015年促进其城镇化的产业。【答案】(1)天然竹产区,原材料丰富;政策支持,政府间合作,提供技术,有工业基础;竹产品有市场需求,竹子是可再生资源,可替代木材,保护生态环境等。(2)水电丰富,价格低廉,炼铝业耗电量大,靠近水电站可以降低成本,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等。(3)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城镇化速度先慢后快。工业和服务业。【分析】本大题以加纳竹子产业的发展和加纳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变化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条件、产业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城镇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区域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详解】(1)加纳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适合竹子的生长,天然竹非常丰富;2019年后有中国和加纳两国政府的推进,有政策支持,两国政府合作,中国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从图2可以看出加纳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加纳主管官员提出“竹子生长迅速,可以年年砍伐,是开发潜力大的可再生资源,有利于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说明竹子是可再生资源,可以替代木材,这样可以减少木材的砍伐,保护生态环境;非洲气候炎热,竹产品有市场需求。(2)加纳建成了阿科松博水坝,水电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而炼铝企业属于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靠近水电站可以降低能源成本,并可以带动和铝制品相关的产业发展,给附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但是炼铝企业会造成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3)加纳的城镇化水平在60%以下,水平较低,但是在持续上升,从图2可以看出城镇化速度先慢后快。在2005—2015年间加纳服务业比例首先上升,然后是工业比例的提升,这必然导致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促进城市化的发展。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左图为非洲局部区域示意图。材料二:刚果河水能资源丰富,由中国参与建设的英加水电站位于金沙萨下游的瀑布群河段。英加水电站利用河道旁边平行的峡谷,采用“无坝引水”的方式发电,建成后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右图为引水及电站布局图。材料三:罗安达是安哥拉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城市。罗安达港濒临非洲西海岸,港口海湾长4公里,宽2公里,水深30米,是安哥拉最大的农矿产品输出港。(1)甲处河段含沙量较小,简析其原因。(2)与修建拦河大坝相比,说明英加水电站采用“无坝引水”方式的优势。(3)罗安达港是安哥拉重要的农矿产品输出港,试说明理由。【答案】(1)上游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上游流经刚果盆地,流速慢,泥沙搬运能力弱。(2)减小工程量,节省建设成本;淹没土地少,移民数量小;减少对流域内生态环境的破坏。(3)罗安达港港阔水深,航运条件好;安哥拉矿产和农产品丰富,出口量大;农矿产品适宜采用廉价的海运输出;有铁路与内地相连,方便联运;罗安达是该国最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分析】本题以英加水电站、罗安达港口为材料,涉及河流的水文特征、水能资源丰富的条件、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1)由图示知: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降水季节变化小,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上游流经刚果盆地,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泥沙搬运能力弱,所以甲处河段含沙量较小。(2)“无坝引水”是指不设拦河闸或壅水坝,从天然河道中直接引水的水利枢纽。与修建拦河大坝相比,“无坝引水”无需修筑拦水坝,工程简单,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没有大坝(无库区)拦截上游水量,上游蓄水较少,淹没土地少,移民数量少;“无坝引水”对河道的影响较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3)由图示知:罗安达港港口区域呈U字形,港阔水深,航运条件好;安哥拉有铜矿、石油等矿产和棉花、玉米等农产品丰富,出口量大;农矿产品适宜采用廉价的海运输出,运费低;有铁路与内地相连,方便联运;罗安达是该国的首都、最大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港口设施完善。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气候倾向率反应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包括气温倾向率(℃/10年)和降水量倾向率(mm/10年)。下表示意密苏里河流域1951~2016年降水、径流要素演变趋势。时段降水倾向率/(mm/(10年))趋势径流倾向率/(mm/(10年))趋势年均6.12增加2.38增加春季2.29增加1.70增加夏季1.19增加3.15增加秋季2.72增加2.60增加冬季-0.08减少2.05增加材料二:密苏里河是北美最长的河流,有“大泥河”之称。发源于蒙大拿州西部的落基山脉,向东和向南流动3767km后,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以北汇入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137.2万平方公里,其中6600多平方公里在加拿大境内。1933~1964年,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陆续在密苏里河的干流上修建6座水库,统称为“密苏里河干流水库系统”,是北美地区库容最大的水库群。(1)指出1951~2016年密苏里河流域径流量的变化规律及原因。(2)美国在密苏里河干流上虽然修建了6座水库,但下游地区仍然会出现洪涝灾害,请从水文、水系角度分析原因。(3)与美国相比,加拿大对密苏里河的开发利用很少,请分析原因。【答案】(1)变化规律:径流量逐步加大。原因:年均降水量增加,进入河流的水量增大;全球变暖,冰雪融水量增加。(2)河流流域降水多,水量大;下游地势平坦,流水不畅;下游支流众多,集水面积广;下游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泥沙沉积,泄洪不畅。(3)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开发经济成本高,风险较大;环境保护意识强,不愿破坏自然生态;为了原住民的文化保护。【分析】本题以密苏里河流域1951~2016年降水、径流要素演变趋势表和密苏里水系图为载体,主要涉及,河流水文特征,洪涝灾害的原因,河流的综合开发利用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详解】(1)读表中数据可知,径流趋向率趋势均为增加,可得出径流量逐步加大;读图及材料得知,降水倾向逐年均增加,年均降水量增加;根据材料,密苏里河发源于蒙大拿州西部的落基山脉,源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冰雪融水量增加,使得径流量增加。(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流域降水多,水量大;下游地势平坦,流水不畅;读图可知下游支流众多,集水面积广,河流流量大;根据材料,密苏里河是北美最长的河流,有“大泥河”之称。可知河流泥沙多,下游地势平坦,泥沙沉积,且河道弯曲,泄洪不畅。(3)河流开发利用一般从自然条件、经济成本、环保意识等方面作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密苏里河在加拿大境内,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开发经济成本高,风险较大;当地环境保护意识强,不愿破坏自然生态;为了原住民的文化保护。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潼关断面位于黄河三门峡水库大坝上游113.5千米处(如左图),为渭河下游河道和黄河小北干流河道的侵蚀基准面。潼关高程是指潼关断面流量为1000m³/秒的水位,1973-2000年潼关河段高程升降不断变化(如右图)。渭河河道摆动不定,会造成河势多变、河床易冲易淤,对河道两岸的堤防及下游生产生活造成威胁。(1)1973年以来,三门峡水库实施“蓄清排浑”对潼关高程升降产生了什么影响,并分析原因。(2)分析渭河下游河道摆动幅度与潼关断面高程的关系。(3)结合潼关断面高程与河道摆动的关系,简述该区域防洪的有效措施。【答案】(1)影响:汛期高程降低,非汛期高程升高,变化趋势是淤积升高;原因:汛期大坝开闸放水,流速快,冲刷能力强,潼关高程下降,非汛期,大坝蓄水,泥沙大量淤积,潼关高程上升;泥沙总淤积量大于冲刷量,潼关高程总的变化趋势是淤积升高。(2)潼关高程下降,下游河道侵蚀基准面下降;冲刷侵蚀能力加强,河道加深变窄,河道摆动幅度减小。(或:潼关高程上升,下游河道的侵蚀基准面也上升;进而河流冲刷侵蚀能力会减弱,河道会向宽浅方面发展,摆动幅度增大。)(3)加强黄土高原及渭河流域的水土保持,降低河流含沙量,降低潼关高程;疏浚和治理河道;修建、加固水库大坝、防洪堤坝等防洪工程。【分析】本题以潼关断面和其高程升降变化图为背景,涉及河流地貌和修建水库产生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地理学科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详解】(1)根据图片可知,非汛期潼关高程升降值为正,汛期其升降值为负,且汛末高程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原因:随着进入雨季降水增多,河流逐渐进入汛期,此时大坝需要开闸放水,潼关和三门峡水库之间水位差变大,河流流速加快,河水对河床的侵蚀能力加强,潼关高程下降;非汛期,大坝蓄水,两地水位差减小,河流流速减慢,淤积能力增强,潼关高程上升;且结合图片可知,淤积能力大于侵蚀能力,因此,潼关高程总的变化趋势是淤积升高。(2)潼关高程下降,下游河道侵蚀基准面下降,渭河和下游之间水位差变大,河流流速加快,对河床侵蚀能力加强,下蚀作用显著,因此河道会加深变窄,河道摆动幅度减小。(3)结合分析可知,潼关断面高程下降,河道摆动幅度越小,因此该地区防洪措施可从降低潼关高程入手。加强黄土高原和渭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可有效降低河流含沙量,降低非汛期潼关河段的淤积速度,达到降低潼关高程的目的;疏浚和治理河道,可以通过工程措施人为达到降低潼关高程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修建、加固水库大坝、防洪堤坝等工程,提高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河道的束水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拦门沙是指航道上的浅滩。在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下,长江口的拦门沙给当地造成很大的危害。采用丁坝和人工岛的治理方案可以提升航运能力。下图是长江河口示意图和丁坝景观照片。(1)推测长江口拦门沙的主要沙源。(2)横沙岛以下拦门沙发育程度最严重,请从水文的角度说明理由。(3)分析拦门沙的危害。(4)从水沙运动对航运有利影响的角度,说明丁坝和人工岛各自的作用。【答案】(1)径流携带泥沙;河流两岸淤积的泥沙;沿岸洋流携带的海沙。(2)河道突然放宽,河水流速减缓,泥沙淤积;潮流上溯,河海顶托影响大,泥沙沉积;咸水淡水混合,利于泥沙淤积;河水深度浅,容易淤积。(3)河流排水不畅,加速河道淤积,产生洪涝灾害;河道变浅,不利于通航。(4)丁坝:阻挡河槽两侧的泥沙进入航道;汇聚落潮水流,增强河槽水汇聚,缓解深水航道淤积,增加落潮时水深,利于航运。人工岛:接纳深水航道疏浚的泥沙,增加土地面积,利于建深水港。【分析】本题以长江口拦门沙为背景,涉及沉积作用、和河流的功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迁移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片内容分析可知,拦门沙是指航道上的浅滩,因此可以推断长江口拦门沙的主要沙源来自于其以上河段的水土流失产生的径流携带的泥沙,以及河流两岸淤积的泥沙;同时也有沿岸洋流携带的海沙在此堆积而成。(2)根据图片内容可知,长江在横沙岛河段河道突然变宽,流速减慢,利于泥沙淤积;同时该地距海洋最近,容易受潮流上溯的影响,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大,利于泥沙沉积;且该地位于河流淡水和海水咸水交汇处,不同盐度的水体相遇,泥沙易发生沉积作用;且该地水深不超过10m,河水深度浅,容易淤积。(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拦门沙属于浅滩,会导致河流排水不畅,导致河流流速减缓,加速泥沙淤积,易产生洪涝灾害;同时河道变浅,不利于大型船只的通航,有发生船只搁浅的危险存在。(4)丁坝:根据图片内容可知,丁坝可以阻挡河道两侧的泥沙进入航道,减少拦门沙沉积沙源;同时丁坝也可以汇聚落潮水流,增强河潮水汇集,增加潮水对泥沙的侵蚀作用,缓解深水航道淤积;丁坝阻挡了部分潮水回流,增加落潮时水深,利于航运。人工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工岛可以接纳深水航道疏浚的泥沙,在增加土地面积的同时也有利于建深水港,提高了该地区的航运能力。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生态流量是指为了维系河流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需要保留在河流内符合水质要求的流量(水量、水位)及其过程。永定河流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水资源匮乏流域之一,1961~1983年河流天然阶段平均年径流量为10.4亿m3,其后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河流径流量明显减少,1984~2018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3亿m3。近几十年来,三家店以下河段出现了连续断流现象。2019年和2020年永定河实施了生态用水跨区域调配及引黄补水工程,打破了多年断流局面,生态流量满足率显著提高,对现状条件下河流流量恢复效果较好。图左示意永定河流域主要水系,图右示意永定河生态补水后径流与不同阶段最小、适宜生态流量。(1)简述永定河流域地形特征。(2)说明永定河实施生态补水工程的积极作用。(3)从生态流量角度分析目前永定河生态补水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出未来应开展的相关研究。【答案】(1)永定河流域西北部为山区,东南部为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高东低);山区流域面积广大,平原流域面积狭小。(2)永定河实施生态补水工程打破了河流多年断流局面,恢复长期断流河道的生态水量需求;河流水量增加,水域面积扩大,促进水生态环境恢复与提升;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3)永定河生态补水尽管提高了现状条件下河流生态流量满足率,但是距离满足河流适宜生态流量,恢复河流天然阶段对应的生态流量水平仍然具有较大差距。未来有必要在充分考虑河流天然特性前提下,开展生态补水总量及过程控制研究。【分析】本题以永定河生态补水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区域地形特征、生态补水的意义、生态补水的不足之处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本题考查地形特征对河流的影响,从水系分布特征可知,河流多发育于山区,永定河流域西北部为山区,东南部为平原;河流从地势高处向地处流,从河流流向可知,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高东低);从流域面积角度看,山区流域面积广大,平原流域面积狭小。(2)永定河实施生态补水工程的积极作用从河流生态需水的满足、水资源短缺的缓解等角度分析。从材料可知,“近几十年来,三家店以下河段出现了连续断流现象”,永定河实施生态补水工程打破了河流多年断流局面,恢复长期断流河道的生态水量需求;从流域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河流水量增加,水域面积扩大,促进水生态环境恢复与提升,有利于流域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从水资源利用角度看,生态补水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3)阅读永定河生态补水后径流与不同阶段最小、适宜生态流量可知,永定河生态补水尽管提高了现状条件下河流生态流量满足率(1984-2018年),但是距离满足河流适宜生态流量,恢复河流天然阶段对应的生态流量水平仍然具有较大差距(1961-1983年)。为了更好的恢复流域生态流量,需要以河流天然阶段对应的生态水量为目标,未来有必要在充分考虑河流天然特性前提下,开展生态补水总量及过程控制研究。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自2003年开始到2013年截止,马过河干流共建成水电站7座。流域梯级开发改变了河流的天然状态,也改变了流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材料二下图为马过河流域及梯级电站分布图。下表为马过河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表。土地利用类型2002年2013年面积/hm'占总面积比例/%面积/hm'占总面积比例/%森林6960650.47579254.9灌木林2639019.12236716.2草地8302632412.4水田35742.6107047.8早地2174815.81868313.5人工表面6460.518171.3裸土2825223771.7水体49093.630192.2(1)简述马过河流域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2)推测2002~2013年水田新增面积的主要来源并分析其原因。(3)分析该流域梯级开发对金沙江干流自然环境的影响。【答案】(1)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地形,利于建坝;人口少,移民少(2)草地、旱地灌溉条件改善;流域内气候更加湿润(3)有利:调节金沙江径流;减少含沙量,河道淤积减少不利:影响鱼类洄游产卵,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分析】本题以马过河流域及梯级电站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流域梯级开发的条件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详解】(1)流域梯级开发主要是水能开发,涉及的条件主要是水能丰富度、建大坝的工程量、工程动迁人口数量等条件。马过河流域地势落差大,河流径流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地形,建坝工程量较小,利于建坝;流域内由于地势起伏较大,人口分布较少,移民少。(2)据表中数据显示2002~2013年水田新增面积很大,而草地和旱地却在减少,这说明由草地和旱地因为流域内气候更加湿润,灌溉水资源更为充足,灌溉条件改善而导致一部分草地和旱地转化为水田。(3)流域梯级开发需要蓄水,这会调节金沙江径流量;在蓄水的同时也会截沙,所以减少了河流含沙量,是河流下游的泥沙来源减少,河道淤积减少;不利的方面主要是蓄水筑坝阻挡了洄游鱼类的路线,影响鱼类洄游产卵,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建坝蓄水减弱了水体的流动性,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10.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位于中俄边境的黑瞎子岛西侧靠近中国的一半岛屿归中国所有,俄罗斯保留大鸟苏里岛(黑瞎子岛)东半部分,包括有丘姆卡村和俄罗斯居民的别墅。(如下图所示)(1)图中我国范围内有“中国最美湿地”,请从下垫面角度简述湿地成因。(2)从自然角度简述黑瞎子岛的支柱产业为旅游业的原因。【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河流凌汛现象严重。(2)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好或自然风光好;气候独特、可适合不同需求的旅客。【分析】本大题以黑瞎子岛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湿地的成因、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素养。【详解】(1)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的形成从下垫面角度主要是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高纬地区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地区河段河流凌汛现象严重。(2)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地理位置独特(国界线附近)、受人类活动影响小使得自然环境好、于相对我国纬度较低的地区,东北气候独特。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哥伦比亚河是北美洲西部大河之一,发源于加拿大南部落基山脉,注入太平洋,全长2044公里,流域面积415211平方公里,河口平均流量7400立方米/秒。该河流域冬季降水多,但河流径流量春季最大,沿干、支流建有很多大小水坝,为世界上河流水利资源获得充分开发利用的河流梯级开发工程。材料二图甲为哥伦比亚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斯波坎气温降水图,图丙为水电大坝及侧坝敷设的连接大坝上、下游的流水回廊图。(1)结合图乙分析哥伦比亚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及其成因。(2)说明该河流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3)简述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答案】(1)春季。该流域冬季降水多,由于受山地地形影响,气温低,山地形成季节性积雪;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导致河流径流量大。(2)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径流量大;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峡谷众多(绵长),适合梯级开发。(3)减轻旱涝灾害;改善枯水期水质,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或答:提供丰富的电能)【分析】本题以哥伦比亚河的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流域的自然特征、流域的综合开发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结合题目信息“该河流域冬季降水多,但河流径流量春季最大”可知该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为春季。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