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墨中白小说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B/20/wKhkGWc30HyAWiHkAAJfb8v-y5s520.jpg)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墨中白小说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B/20/wKhkGWc30HyAWiHkAAJfb8v-y5s5202.jpg)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墨中白小说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B/20/wKhkGWc30HyAWiHkAAJfb8v-y5s5203.jpg)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墨中白小说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B/20/wKhkGWc30HyAWiHkAAJfb8v-y5s5204.jpg)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墨中白小说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B/20/wKhkGWc30HyAWiHkAAJfb8v-y5s52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专题训练一一墨中白小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雕刻师
墨中白
1泗州城香花门外的闹市,常有白胡须老者在葫芦上雕像。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都称
其葫芦先生。
2葫芦先生雕刻的人同真人似的,就是价格不便宜。舍得花银子让葫芦先生雕刻人像的
多是城里的商贾。他们有钱,可给再多的钱,葫芦先生也不会去他们家里。想雕像,到香
花门花鸟市场找他。要求在宣纸绸缎上画不行,就在葫芦上刻。
3普通市民是拿不出钱坐在那儿让葫芦先生雕像的。但,他们可以看。围观葫芦先生雕
刻,是不需要掏钱的。
4汨州人说,葫芦先生的刻刀一转,热闹的香花门,突然就安游下来,连市场上比赛唱
歌的画眉也挂在笼边,一动不动了……
5还有人说葫芦先生住在东城墙根的一棵葫芦树下,那棵树结满了葫芦。葫芦先生就睡
在最大的一个葫芦里。树上的葫芦摘也搞不完,却无人敢偷,葫芦藤上缠着一条蟒蛇,日
夜守着那些葫芦……
6葫芦先生原来是红遍京城的一个魔术师,最擅长演百变葫芦娃,那些葫芦和蟒蛇都是
他变出来的...
7泗州人乐于讲,大家更喜欢听。
8不管别人如何说他,葫芦先生一个葫芦雕像收五两白银,这个价格不会变,在花鸟市
场现场雕刻的规矩不改。就这样,看值就来。
9葫芦先生一周才来一次,日期也不固定。可能逢二,也可能是人或是十。即使这样,
有钱人也愿意去坐着,候他。
10据米商米吨说,自从他把老娘的像雕刻在葫芦上,天天抱在怀里暖着,他家的生意
越来越红火。有的商家生意不顺,听后,将信将疑,也将父母的像刻在葫芦上,供在家中。
说来也奇,生活中,他们把父母当佛敬,生意真的慢慢好起来了。
11有天,看着许多人围着看,葫芦先生便摇摇头说,今夏飞雪,家里粮,省着吃。
12望着太阳,大伙笑了。地里的麦子再有不到一个月就能收了,还能饿肚子吗?
13当大家把锦刃磨得雪亮准备收麦时,起了狂风,天黑得像悬在头上的一盘磨,压得
人喘不过气来。先落下鸡蛋大的冰雹,随后,飘起鹅毛般大雪。
14夏日飞雪。
15汨州人这才想起葫芦先生说的话,后悔没有听他的。
16城里,许多人家都盼着新粮下来哩。一场雪,让他们感受到了无言的寒冷。
17大雪后,雨不停。
18断炊,一顿两顿可以,三顿不吃,肚子饿得慌。
19有人就盘算起东墙下那些葫芦,可一想到传说的嫌蛇,又吓得缩回了念头。
20大雨声中传来葫芦先生在香花门作画的声音,刻的是收获的麦子。葫芦上那胖乎乎
的麦粒,诱得人直流口水。
21汨州人见了摇头说,画的粮食不能充饥。
22有人走近,试探着向葫芦先生讨要,真的就给了。
23捧着葫芦的人,回家就有麦子度日了。
24一传十,十传百,大家排着队想要一个刻有麦粒的葫芦。
25帮着发葫芦的人是米吨。
26抱着葫芦回家,明明葫芦上雕刻的是麦粒,倒入锅里的却是大米,稀稀拉拉不多,
够续命的了。
27天晴了,大水退去。田里的麦子减产,但不至于绝收。晒着有点瘦长的麦粒,大家
说,多亏了葫芦先生。有人抱着鸡上门感谢葫芦先生。
28葫芦先生说,要谢,去谢米吨吧。
29大家知道米吨是个善人。
30这次雨雪,钱多本以为会大赚一把的,没想到让葫芦先生刻的葫芦给搅和了。这两
年,当铺生意一年不如一年。钱多想,大家不缺吃穿,这当铺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他看
来,灾季就是他的丰收年。葫芦先生是拿刻刀在划破他的钱罐子哩。
31地痞牛二不知好歹,来者酒兴直奔香花门。到了葫芦先生面前,也不坐,像石碾般
杵在那儿。
32“刻,刻,刻!”牛二厉声道。
33“坐下来吧。"葫芦先生轻言细语。
34"你站着刻。”牛二喷着酒气,如耕地累倒的黄牛。
35“刻什么?”葫芦先生也不生气。
36"我属蛇,雌蟒。”牛二的声音,半条街都能听见,“必须在我衣服上刻。”
37“不刻在葫芦上,你不后悔?"葫芦先生笑着说。
38“俺就要破你的规矩。”牛二哈哈大笑,脸上的横肉把眼睛挤成了一条缝。
39“站直了。”葫芦先生并不起身,刻刀一挥,说,“好了。”
40牛二就感觉身上冰凉,低头一看,衣服上具有条大蛇。他能感觉到蛇越缠越紧,仿
佛有人用手攥着他的心。他的脸色顿时煞白,兜里的银子也被挤到葫芦先生的手里。
41“找钱多,抱着。”葫芦先生将一个刻有蛇身牛头的葫芦递给牛二。
42牛二听话地将葫芦抱在怀里,果然舒服多了。吓得他头也不回,跑了。
43回家后,牛二酒也醒了,却放不下葫芦,放下就揪心地疼。想到葫芦先生的话,他
找到钱多,一把将其搂在怀里,心疼好多了。
44牛二舒服了,钱多可受不了,似被条蛇缠着。
45无奈,两人相拥去找葫芦先生。
46葫芦先生通过两个葫芦说,回家敬着吧,转身走了。
47钱多手捧的葫芦上站着他的父亲,身后是泗州百姓。
48牛二手摔的葫芦上坐着他的母亲,身后立着一尊佛。
49钱多望了眼牛二,发现他的横脸舒展了许多。牛二情情告诉他,心疼好多了。
(选文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用简洁的语言交代老者的身份一一雕刻者,“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都称其
葫芦先生”,表明大家对他的姓名不感兴趣。
B.“葫芦先生居住在葫芦树下,睡在葫芦里。葫芦藤上缠着一条蟒蛇,日夜守着葫芦〃,
营造了神秘气氛,体现了小说的虚构性质。
C.“葫芦先生一个葫芦雕像收五两白银,价格不会变,在花鸟市场现场雕刻的规矩不改。
即使这样,有钱人也愿意买“突出他技艺精湛。
D.钱多因葫芦先生刻的葫芦搅和了他的发财大计而心生怨恨,体现了他的白私;而牛
二乘着酒劲去找葫芦先生的麻烦,显得冲动而蛮横。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采用全知视角,通过笥短段落设置加快叙述节奏;利用
人物对话灵活刻画葫芦先生的雕刻技艺、惩恶扬善的品性。
B.文章叙写两件事刻画米吨、牛二与钱多这三个次要人物,通过他们之间的鲜明对比,
衬托了葫芦先生关心百姓生活,具有悲悯情怀的形象。
C.文章在刻画葫芦先生的形象中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例面烘托的描写手法,刻画了葫芦
先生技艺精湛,同时也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思想主张。
D.小说语言朴素自然,通过蒙太奇式片段组合叙事,使用口语性和大众化的语言,增
加了生活气息,通俗易懂,让人读来感到轻松愉快,亲切自然。
3.文章第13—17段描写雪灾,这样的写作安排有何用意?
4.有人评论墨中白创作的《雕刻师》既充满了传奇色彩又能给人真实感,请结合文本探究
这篇小说的传奇性、真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针
墨中白
河州人喜食鱼,善捕鱼。人常下水,会受风寒,年纪大,腿脚胳膊会酸痛。有病就要
治,汴河桥头的许三楼就能医。许三楼治病,很少开药,他常告诫人说,是药三分毒,人
生病,是身体中了邪气。有人就医,问清病因,许三楼便拿来细银针,找准穴位,扎进去。
一般扎针七天,准好。
许三楼每天太阳偏西准时关门。如来晚了,不管是平民乞丐,还是达官贵人,对不起,
明天再医。也有破例时候,一次,钱家当铺少爷上树掏鸟窝摔下后昏迷不醒,钱家人总抱
孩子找许三楼。听见哭声,许三楼快步出屋,钱家人一见,扑通跪下,求他救人。许三楼
猛一转身说,拿针来。说着话,接过银针,一二三四,根针瞬间扎下,不一会儿,孩子嘴
角开始抖动,许三楼脸上露出笑意,紧接着,五六七,又飞快扎下三根银针,孩子睁开眼
睛。
钱家送来白银百两,可许三楼只收十丈钱。
还有一次破例。新来知府白一品腿酸疼不能站立。师爷上门请许三楼。许三楼认真对
师爷说,家中病人多,实不敢离开半步,还请知府上门才好。师爷回去告诉知府,白一品
没有生气,坐矫去见许三楼。
白一品亲自登门,许三楼握针出门迎接,并示意知府不要下轿,就坐在里面扎针C
一二三四……十二根银针扎上腿,白一品顿感觉疼痛减轻许多。半个时辰过后,许三
楼将白一品腿上银针起了,告诉他明天还来,要接连针七天,才好。
针腿时,透过轿窗,白一品看到前来找许三楼看病的人排着长队。
第二天中午,白一品到许三楼家门外和百姓一起排队。
看见等候在外的白一品,许三楼心想,都说新知府清正廉明,关心百姓,看来是真的。
自己昨天破例针腿没错,知府离开腿哪行哟?许三楼走到知府面前,要为他扎针。白一品
摇头说,等吧。白一品坚持排队。许三楼很感动。
第三天再针腿时,白一品发现自己是第一个,等腿针好,看病的人才陆续赶来。几天
都这样。七天后,知府腿好了。白一品开心说,这下不用坐轿啦。说着话,他从怀中狗出
七十文钱,许三楼也不拒绝,伸手接下。
傍晚,许三楼收拾好银针,正准备关门,忽然从汴河桥飞奔一匹马来,跑到门前,从
马上跳下一个红脸大汉。来者双手抱起许三楼准备将他送上马背。
何事?许三楼也不惊慌。随俺上山治病。不带针,去何用?红脸大汉一听,放开他。
许三楼进屋拿把银针,顺从地坐到他身后,双手紧紧抱着红脸大汉后腰。白马急驰。
半袋烟工夫,马已跑到重岗山。进了山门,红脸大汉下马一看,傻了,身后坐的人不是许
三楼,是个十岁男童。
男孩告诉他说,自己是许三楼的五公子,父亲坐上马后,准备亲自前来,可想到明天
还有许多病人来扎针,无奈临时改变主意,让其前来,还请谅解。你也会针?红脸大汉满
脸疑问。男童点头,一脸认真。红脸大汉半信半疑将他领到母亲身边。问清病情,男童拿
过银针,一二三四……瞬间针已扎好。感觉如何?红脸大汉抱着母亲双肩,不放心地问。
舒服。见母亲闭上双眼很享受,红脸大汉悬着的心才放下来。连针七天,母亲腰不疼了。
红脸大汉拿出金银珠宝,男童谢了,只取七十文钱,下山。
知府得知消息后,去找许三楼,让他帮助劝说山匪孙飞虎,把劫去的效济粮归还给府
衙。
许三楼点头说,试试看吧。
重岗山寨。红脸大汉热情款待五公子。那可是救命粮。山上的弟兄也等米下锅呀……
五公子告辞。孙飞虎一直送到山下。临别,孙飞虎左脸上停落一只苍蝇,他刚想伸手
拍。只听五公子说,去。话音刚落,孙飞虎就看到眼前立着根细银针,针尖上的苍蝇壬挣
扎拍打着翅膀。有的钱该拿,有的来不能吃呀。丢下这句话,五公子飞身上马。
瞅着一路扬起的尘土,孙飞虎禁不住摸了摸左脸,感觉脸有点木。孙飞虎发现嘴歪时,
满山正飘着细雨。
汴河桥头,一个蒙面人找到许三楼,求见五公子。五公子出远门了。何时回来?你的
脸不是受一般风寒,要马上针。许三楼答非所问。半个时辰,取针。许三楼交代说,嘴歪
最怕风寒,如你用心医治,也不必前来扎针,每天此时只须面向阳光,双手抚心,我便在
家为你下针,十天,准好。
歪嘴人将信将疑胎马回山。想到一路上遇到那么多讨饭灾民,再摸下自己的歪脸,他
叫人把救济米全部送还给府衙后,这才安心下来。
中午十二时,孙飞虎面南期泗州城许三楼家方向坐好,他刚把双手放在心口,就觉得
左脸上,仿佛具有银针一根按着一根扎下,半个时辰后,孙飞虎感觉左脸上针又被一根根
拧下。
隔水隔山又隔城的,许三楼真能在他脸上扎针?孙飞虎不信。不过,许三楼没有骗他,
十天后,他的歪嘴真的恢复了原形。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白一品亲自登门以及坚持排队的细节描写,刻画出其清正廉明、自尊心强、
关心百姓的为官形象。
B.做为父亲医术和人格的继承者,五公子的出现,既增添了小说的思想深度,又起到
了给小说画龙点睛的作用。
C.孙飞虎拒绝归还救济粮,送走五公子后发现嘴歪了,便蒙面求治。许三楼教他“用心”
来自行医治,最终神奇奏效。
D.五公子医治红脸大汉母亲的腰疼串起了小说后半部分,让我们了解孙飞虎把救济米
全部送还给府衙,也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更趋自然。
6.小说刻画了“许三楼〃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小说以“神针〃为题非常妙,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过完夏天再去天堂
墨中白
老人感觉到这个夏天在一天天变凉。
老人要走了。
老人不想走。老人舍不得居住的土屋,更舍不得他多年的老伴。老伴为他养育五儿三
女,吃了一辈子苦。
老人和老伴儿孙满堂,可儿孙们却很少去他们住的土屋。
每年麦收,五个儿子就会给他们送来食用的小麦,女儿们过节也会送来点酒和肉C
老人和老伴知足。
老人知道儿女们都有子女,要供他们读书,还要为他们结婚操心,就像当年他们为他
们操心一样。
儿孙们活得幸福,老人就快乐。老人常把快乐说给老伴听,可老伴总唠叨着,怨他们
多时不来土屋。
老人安慰老伴说,孩子们忙。你要是闷得慌,就陪我到北沟边放羊吧,和羊说话,也
很快乐的。
老伴没有理他,却说,娃是嫌咱们老呢!
老人不再说话了,搂着羊儿问,我们老吗?
羊叫了两声。老人高兴她对老伴说,瞧,羊说咱们还年轻哩!
老伴就笑骂,老不正经的。
老人喜欢老伴骂这句话。
老人不服老,直到那个夏日走回老屋,摔倒了,才发觉真的老了,想爬,手脚却不听
使唤。
老人站不起来了,躺在床上。
老人不能动,可心像镜子一样明亮。
看着老伴弯着近九十度的腰忙着照顾自己,老人真想快一点走。
老人当过兵,打过鬼子,不相信有天堂。可老伴信奉神,说好人会升天堂。
老人真希望有天堂,早两年过去,把那边安排好,将来好接老伴在天堂一起生活,老
人躺在床上,想着天堂的事,可脑子清醒,清醒的老人想喝水,拿桌子上的水杯,手碰到
杯子时,人却滚掉下床来。望着不到半米高的床,却不能上去,老人的心好疼。
老伴回家,看到躺在地上的老人,伸手拉。
老人说,你年轻时抱不动我,现在如何拉得起!
老伴去找儿子,五儿、四儿、三儿外出打工,二儿赶集没回家,大儿在北沟放羊c老
伴只好叫来乡邻才把老伴人抬到床上。
晚上,老伴弯着腰,来到大儿子家,让他去把老人家睡的床腿锯短点。
大儿子说,找老二吧,他家有锯。
老伴到二儿家,二儿子说,好好的床腿,锯掉干嘛?老大呢?
俺家的锯条断了。二儿媳妇不高兴地说。
老伴没有再说,弯腰,拄棍,蹒跚着,走回场上土屋。
来到床边,老伴拉着老人的手说,你还不如早一点走好呢。
老人握住老伴的手说,我也想,可这么热的天,儿孙们披麻戴孝,受不了,酒席上的
菜也不能放……
你管那么多干嘛……
谁叫他们是咱的儿孙呢,我一天没走,心里还在装着他们。
要不,你过完夏天再去天堂吧。
老人说,我尽力撑吧。
老人的儿子还是找来据把床腿锯短了。
老人能拿到桌上的水杯,可很少能喝尽杯里的水。
更多的时候,老人是在数着夏天的日子。看着床前的电风扇,老人想,自己同它一样,
过完这个夏天,也该歇工了。可又一想,明年夏天,天热,电风扇还会不停地转,而那时
的自己呢?也许真的有天堂,要不这活生生的灵魂到哪里去?
老人感觉自己离天堂越来越近,已经闻到天堂门外桂花树上飘来的香味了。
老人对老伴说,通知儿孙们回家吧。
老伴问,不能再过几天走?
老人说,夏天就该走的,天凉了,再冷,我怕去天堂的路滑!
老伴笑了,老不正经的,临走,也不改!
老伴一直陪着老人,直到老人微笑着离开。
老人的儿孙们回家,热闹风光地送走了老人。
五个儿子算账,扣除礼金,一家赔钱500元。
儿媳们说,天凉次好,菜能多放几天,有的肉还能回朝,要是碰上热天,这五十多桌
酒席,可真赔大了。
老伴把保管一天的礼金包交出来后,分完钱,五个儿子互相望着,算好的鞋,却多出
2500元钱。
看着一家人又围着聚在一起核对着账款,老伴摇摇头,弯腰,拄棍,蹒跚着,走回场
上的土屋。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老夫妇的“知足〃表现在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很少,就是子女们在特定时节送点小麦和酒
肉来,他们就很满足了,同时也是要表现老人们生活的清苦。
B.老人开始“不想走〃,是舍不得离开久居的老屋和相濡以沫的老伴,后来又“真想快点
走“,是看到老伴照顾自己的艰难。
C.当过兵,打过鬼子的老人,如今没想到自己衰老到从床上滚下来,望着半米高的床
却不能上去,老人感到“心好疼”,这里有着对自己年老却无人照看的强烈怨恨。
D.小说中写老人离开之后,儿子们回来把他热闹风光地送走了,举行了热闹体面的葬
礼,这里可见作者对老人儿子们这种做法的肯定。
9.结合全文的内容,分析文章的标题“过完夏天再去天堂〃的作用。
10.分析小说结尾处“老伴摇摇头,弯腰,拄棍,蹒跚着,走回场上的土屋〃这一句的内涵。
参考答案:
1、A“表明大家对他的姓名不感兴趣〃错误,结合原文〃泗州城香花门外的闹市,常有白胡须
老者在葫芦上雕像。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都称其葫芦先生〃可知,应该是表现葫芦先生出
身平凡。选项“对他的姓名不感兴趣〃曲解文意。
2.B“文章叙写两件事刻画米吨、牛二与钱多这三个次要人物〃错误,结合原文“有人走近,
试探着向葫芦先生讨要,真的就给了。捧着葫芦的人,回家就有麦子度日了。一传十,十
传百,大家排着队要想一个刻有麦粒的葫芦。帮着发葫芦的人是米吨。抱着葫芦回家,明
明葫芦上雕刻的是麦粒,倒入锅里的却是大米,稀稀拉拉不多,够续命的了。天晴了,大
水退去。田里的麦子减产,但不至于绝收。晒着有点瘦长的麦粒,大家说,多亏了葫芦先
生。有人抱着鸡上门感谢葫芦先生。葫芦先生说,要谢,去谢米吨吧”“这次雨雪,钱多本以
为会大赚一把的,没想到让葫芦先生刻的葫芦给搅和了”可知,文中衬托了葫芦先生关心百
姓生活,具有悲悯情怀的形象,是通过米商米吨以他的善良仁爱与当铺老板钱多的自私自
利形成鲜明对比得出的,与牛二无关。
3.①环境上:“夏日飞雪〃四个字独立成段,既强调了天气反常,又营造了紧张氛围。
②人物上:大家准备收麦子时的环境描写,着力描写了狂风、黑天、冰雹、大雪等景物,
烘托出人们后悔的心情。
③情节上:与上文葫芦先生的简短预言相呼应,突出人物的传奇色彩。
4.传奇性:①人奇:文中主人公葫芦先生的人生经历具有传奇色彩。原来是红遍京城的魔
术师,现在是雕刻葫芦的白胡须老者。他的性格和才艺也有传奇色彩,不仅雕刻的葫芦有
神奇力量,还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预知夏日飞雪。②事奇:小说的故事性强,情节充满传
奇色彩,特别是在牛二衣服上雕蟒的情节奇特有趣。③物奇:小说物象葫芦上面雕刻的麦
子可以变成大米,葫芦里面可以睡下葫芦先生等充满传奇色彩。
真实性:①人物刻画真实,如“脸上的横肉把眼睛挤成了一条缝”让我们看到牛二的得意和
霸道。②环境描写真实,如“天黑得像悬在头上的一盘磨,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让读者身临
其境般感受到大雪将至的压抑,都是现实情景的艺术再现。③主旨真实,小说以传奇故事
反映现实,批判钱多、牛二唯利是图、欺压百姓,但最终都被葫芦先生治服,表达了现实
中人们对善良终将战胜邪恶的美好期盼。④情节真实,小说情节发展合理,有铺垫,有照
应,如前文写蟒蛇为葫芦先生看护葫芦,后文写蟒蛇缠住牛二、钱多。
5、A“自尊心强〃无中生有。由“许三楼认真对师爷说,家中病人多,实不敢离开半步,还请
知府上门才好。师爷回去告诉知府,白一品没有生气,坐轿去见许三楼”“白一品亲自登门〃“第
二天中午,白一品到许三楼家门外和百姓一起排队“可知,文章通过白一品亲自登门及坚持
排队的细节描写,凸显了知府体恤百姓,为官清廉的形象,选项中“自尊心强〃属于无中生有。
6.①医术精湛:许三楼问清病因,找准穴位,用细银铲扎进去,一般七天准好。医治钱家
当铺少爷和白一品均淋漓尽致地体现。②淡泊名利:医治好钱家当铺少爷,钱家送来白银
百两,许三楼不为利益所诱惑,只收十文钱;七天后,知府腿好了。当白一品从怀中掏出
七十文钱,许三楼也不拒绝,许三楼没有因为白一品知府的身份,去巴结和讨好,而是伸
手接下。③关心民众疾苦。当知府找许三楼劝说孙飞虎归还救济粮,许三楼并没有推辞,
设法让孙飞虎把救济米归还府衙。
7.①标题妙在含意丰富:表层含义,许三楼、五公子的精湛医术能救死扶伤;深层含义,
能解孙飞虎等人的心结,关心民众疾苦,救民于水火之中。
②妙在串连情节结构:以神针为线索,整个故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技术及管理策略
- 3 桂花雨(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2.1 配方法第3课时 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 Unit 6 Food Lesson 1(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001
- 2025房地产委托合同书范本
-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十四章 圆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3课时 切线长定理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001
- 2《我爱我们的祖国》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Unit1 Making friends Part C Make a mind map of making friends(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我是什么》(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5关于招标合同的报告
- 2025年上海用人单位劳动合同(4篇)
- 二年级上册口算题3000道-打印版让孩子口算无忧
-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卫生服务个人基本信息表
- 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全册单词表(按单元编排)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苗圃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学校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处理制度
-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北师大版八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