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题期末测试卷04(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题期末测试卷04(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题期末测试卷04(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题期末测试卷04(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题期末测试卷04(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高频考题期末测试卷04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地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范围:七年级上册全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地球奥秘的探索。读地球的卫星照片,完成1-2题。1.人类经历了从直觉观察到科学验证的过程,认识到地球的真实形状是()A.立方体 B.圆形 C.椭圆形 D.球体2.人们发现,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由公转产生的现象是()A.季节的变化 B.天气变化 C.日升日落 D.昼夜交替【答案】1.D2.A【解析】1.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D。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差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故选A。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3-4题。3.①地的经纬度是()A.(60°S,110°W) B.(60°N,110°E)C.(60°S,110°W D.(60°N,110°W)4.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地在②地的东北方向 B.①②两地都在西半球C.③地位于西半球 D.图中两阴影区域表示的实地面积相等【答案】3.B4.C【解析】3.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纬度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经度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阅读地图,①地的经纬度是60°N,110°E,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4.阅读地图,①地在②地的东南方向,故A错误。阅读地图,①地和②地都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故B错误。阅读地图,③地的经度是80°W,位于西半球,故C正确。阅读地图,图中两阴影区的面积不相等,两阴影区跨经纬度相等,但右图阴影区纬度低,面积大,故D错误。故选C。刚踏进初中,小明同学非常喜欢他的学校,他绘制了一幅学校平面图,读图完成下列5-6题。5.从学校前校门到后校门行走的方向大致是()A.先由东北向西南,再由南向北 B.先由西南向东北,再由北向南C.先由北向南,再转向东南 D.先由南向北,再转向西北6.小明将这幅地图送给了他的地理老师,但地理老师看后,说这幅图存在一个问题,请问这个问题是()A.比例尺应为1:30万 B.指向标错误 C.缺少图例 D.缺少经纬度【答案】5.D6.C【解析】5.在没有特殊标志的地图上,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指向-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图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方向可知:从学校的前校门到后校门行走的方向是先由南向北,再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6.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这幅图明显的错误是缺少图例。比例尺是1:3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30米,指向标没有错误,不需要经纬度,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读简笔画世界图和某大洋大洲图,完成下列7-10题。7.图中M大洲是()A.亚洲 B.欧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8.M大洲两侧的大洋是()A.大西洋和太平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C.印度洋和太平洋 D.北冰洋和印度洋9.根据大陆漂移假说,甲大洋的面积可能会()A.缩小 B.扩大 C.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10.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是()A.魏格纳 B.麦哲伦 C.哥伦布 D.张衡【答案】7.D8.C9.B10.A【解析】7.图中M位于南半球,四面环海,距离其他大陆较远,为大洋洲,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选D。8.根据上题可知,M大洲为大洋洲,大洋洲东侧为太平洋,西侧为印度洋,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9.图中甲位于南美洲和非洲之间,为大西洋,地球表面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在不断地发生变迁,根据大陆漂移学说,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一个整体,后来分裂,并以缓慢的速度分离,因而根据大陆漂移说,大西洋面积不断扩大,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10.大陆漂移假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他是在看到非洲东部和南美洲西部的轮廓十分吻合的情况下提出的,后来人们在两岸发现了相同习性的动物和相似的地层,得到了人们的证实;麦哲伦是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哥伦布是发现了新大陆,张衡是发明了地动仪,故选A。2020年12月4日,隆回县受寒潮影响急剧降温,海拔1490米的望云山山顶出现雾凇冰挂美景,吸引人们上山欣赏。望云山山麓中团村海拔290米,当日该村平均气温3.2°C,没有出现结冰现象。阅读材料回答下面11-12题。11.理论上望云山山顶当日的平均气温是()A.0°C B.4°C C.-4°C D.-5°C12.材料中所描述的望云山山顶和山麓景观差异,说明气温受什么因素影响()A.海陆分布 B.纬度分布 C.海拔高度 D.人类活动【答案】11.C12.C【解析】11.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材料中可知,望云山山顶1490米,望云山山麓中团村海拔290米,当日该村平均气温3.2°C,其海拔相差1490-290=1200米。故望云山山顶当日的平均气温是3.2℃-1200/100*0.6℃=-4℃。故C符合题意。选C。12.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材料中所描述的望云山山顶和山麓景观差异,说明气温受到地形(海拔高度)影响。故C符合题意。选C。读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13-14题。13.图示中山谷位于()A.甲 B.乙 C.丙 D.丁14.A.B两座山顶的相对高度是()A.50米 B.150米 C.170米 D.180米【答案】13.B14.B【解析】1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故图中乙处为山谷;甲处位于两个山峰之间为鞍部;丙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为陡崖;丁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故选:B。14.读图分析可知,图中A山顶的海拔是960米,B山顶的海拔是810米,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960米-810米=150米。依据题意。故选:B。世界各地的气候复杂多样,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15-16题。15.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特征是()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温和湿润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16.导致热带雨林气候和寒带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答案】15.A16.A【解析】15.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正确;全年温和湿润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错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是温带季风气候,C错误;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的是热带季风气候,D错。故选A。16.热带雨林气候多分布在赤道附近低纬度地区,寒带气候分布在纬度较高的极地地区,导致两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与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关系不大。所以,A正确,BCD错。故选A。下表是2013~2019年新加坡人口统计数据。根据材料,完成下面17-18题。年份少儿人口劳动人口老年人口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201313.2378.378.40201512.6378.329.05201712.2177.2110.58201912.3375.2812.3617.2013~2019年新加坡人口变化的趋势是()A.人口出生率逐年上升 B.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上升C.劳动人口比重逐年上升 D.老年人口比重逐年上升18.根据上述人口变化趋势,新加坡应采取的措施有()A.限制出国留学人数 B.扶持养老产业发展C.减少幼儿教育投入 D.出台提前退休政策【答案】17.D18.B【解析】17.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2013~2019年,新加坡的老年人口比例从8.40%变化为12.36%,这说明新加坡人口变化的趋势是老年人口比重逐年上升,D符合题意;从2013~2019年,新加坡的少儿人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劳动人口比重也逐年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ABC说法错误,排除ABC。故选D。18.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新加坡从2013~2019年少儿人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劳动人口比重也逐年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老年人口比重逐年上升,老龄化问题凸显,说明其要扶持养老产业发展,B符合题意;限制出国留学人数、减少幼儿教育投入、出台提前退休政策均不能解决新加坡人口老龄化问题,不符合新加坡发展实际,排除ACD。故选B。摩洛哥“Beidane”帐篷(如图),这些帐篷通常是由松散编织的羊毛制成,白天的热量可以散发出去,同时将恶劣的沙漠日光变成舒适的微光。当下雨时,这些松散的天然纤维会膨胀,足以应对当地罕见的降雨。据此完成下面19-20题。

19.“Beidane”帐篷很好的适应了()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20.“Beidane”帐篷较为集中分布地区的聚落类型及主要农业类型是()A.城市聚落种植业 B.乡村聚落种植业 C.城市聚落畜牧业 D.乡村聚落畜牧业【答案】19.C20.D【解析】19.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摩洛哥位于非洲北部,该国家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故选C。20.由题干“‘Beidane’帐篷是由松散编织的羊毛制成”得知,该地区的聚落类型是乡村,民居分散,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主要农业类型为畜牧业。结合题意。故选D。“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经历了一年来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在二O二一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回望过去一年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的不凡历程,指出疫情防控任重道远,倡议世界各国人民要携起手来,风雨同舟,早日驱散疫情的阴霾。据此完成下面21-22题。21.下列关于地域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地域发展差异巨大,医疗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B.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为国家的大小不等C.欧洲平均发展水平很高,北美洲平均发展水平较低D.影响地域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各不相同22.下列关于国际合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发达国家处于有利地位 B.国际合作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C.国际合作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 D.国际合作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答案】21.A22.C【解析】21.地域差异存在于世界每个地区,在同一大洲内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同一国家甚至一个城市中,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故A正确。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与国家的大小无关,故B错误。欧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高,北美洲的平均发展水平也很高,尤其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故C错误。影响不同地区发展差异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也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故选A。22.关于国际合作的描述,一般发达国家掌握了技术,在国际合作中处于有利地位,故A正确。国际合作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故B正确。国际合作既对发达国家有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能抓住机会发展经济,故C错误。国际合作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可以缩小贫富差距,故D正确。故选C。2020年9月22日秋分,北京市东城区某校同学进行了日影的观测活动。下左图为当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同学们观测活动的照片,下右图为同学们绘制的校园秋分日与冬至日正午日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23-25题。23.左图中日影朝向()A.西北 B.东南 C.正北 D.正西24.同学们发现,一天内日影长度()A.越来越短 B.越来越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25.据右图可知,北京地区冬至日比秋分日()A.日出早 B.白昼长C.正午日影长 D.正午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大【答案】23.A24.D25.C【解析】23.由材料可知,同学们观测日影活动的时间是上午10时30分左右,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日影朝向与太阳的方位相反,故左图中日影朝向西北,A正确,B、C、D错误。故选A。24.太阳高度越高,日影越短;太阳高度越低,日影越长。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从日出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日影由长变短;从正午到日落,太阳高度逐渐降低,日影由短变长,故一天内日影长度先变短,后变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25.右图为同学们绘制的校园秋分日与冬至日正午日影示意图,读图可知,北京地区冬至日比秋分日正午日影长,C正确。冬至日是北京地区一年中昼长最短的一天,冬至日比秋分日日出晚,白昼短,A、B错误。读右图可知,冬至日比秋分日正午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小,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请按要求作答)26.(五谷丰登篁岭晒秋)(12分)资料一2021年9月23日农历秋分,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的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各地拉开序幕。江西省婺(wù)源县篁(huáng)岭古村海拔约500米,地无三尺平,屋顶架成为晾晒农作物的主要场地。每到丰收时节,家家户户的屋顶架上就晒满了玉米、辣椒等五颜六色的农产品,与白墙黑瓦的墩源民居构成了一幅完美秋收画卷,人们将这种晾晒农作物的场景叫作“晒秋”。资料二篁岭古村局部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思考完成:(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3分)(2)篁岭古村局部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________米,“晒秋”观景栈道起止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4分)(3)将图中线段比例尺转换为数字比例尺。(1分)(4)“晒秋”观景栈道的图上距离为2.8厘米。说出栈道的走向,并计算其实地距离。(4分)【答案】(1)山峰(顶)断(陡)崖山脊(2)50150(3)1:30000(4)走向:东北—西南实地距离:840米【解析】(1)由图可知,A处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表明A处为山峰;B处等高线重叠,表明B处为陡崖。(2)由图可知,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海拔相差50米,所以该图的等高距是50米。“晒秋”观景栈道起止点海拔分别是350米和500米,所以“晒秋”观景栈道起止点的相对高度是500米-350米=150米。(3)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00厘米,用数字比例尺表示为1:30000。(4)图中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应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读方向,据图可知,“晒秋”观景栈道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米,已知“晒秋”观景栈道的图上距离为2.8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2.8×300米=840米。27.阅读材料,读地球公转图及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并开展相关航天任务。(1)请写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位置__________。(1分)(2)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南北半球的__________半球、东西半球的__________半球,低中高纬度的__________纬度。(3分)(3)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有太阳直射的是__________卫星发射基地。卫星发射当天我县(淄博高青县)昼夜长短情是__________。(2分)(4)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卫星发射当天,地球运动到图1地球公转图中的__________(从①②③④中选)段。(2分)(5)读图1地球公转图,填写节气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2分)(6)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则处于__________季(季节)。(1分)【答案】(1)(40°N,100°E)(2)北东中(3)文昌昼短夜长(4)自西向东④(5)夏至春分(6)春【解析】(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经度向东增大,纬度向北增大,酒泉的经纬度位置是40°N,100°E。(2)由图可知,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位于160°E以西的东半球;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地区。(3)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可判定,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位于热带的文昌;卫星发射当天,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位于北温带的高青县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4)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卫星发射当天是10月16日,地球是运行在④段,即在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5)由图可知,当地球位于A处是时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当地球位于B处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6)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时,是10月16日,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春季。28.某中学开展地理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同学们进行网络模拟考察。通过上网收集、分析资料,逐步加深对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读材料及“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B是___洲,它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①___洋,B大洲的东部和南部人口分布较稠密,原因是:___。(3分)(2)C大洲南部的主要人种是___,C、D两大洲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属于___。(2分)(3)图中甲半岛的气候类型是__。其特点是___。(4分)(4)科学家研究发现,图中所示的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其原因___。(2分)【答案】(1)亚太平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2)黑色人种南南合作(3)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4)由于地中海位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所以其面积在不断的缩小【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B是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相邻的大洋①是太平洋。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主要是因为这里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发展早。(2)读图可知,C是非洲,非洲中部和南部是世界上黑色人种的故乡,C非洲主要是发展中国家,D南美洲的国家也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成为“南南合作”。(4)读图可知,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这两个板块是碰撞挤压的,所以地中海会不断缩小。29.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资料:中欧班列是中国到欧洲铁路班列的简称,截至2018年10月,中欧班列运行线路达65条,其中最长线路是“义新欧”班列。中欧班列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被誉为连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钢铁驼队”。它不仅见证了中欧贸易的互联互通,也成为带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是架设通向合作共赢的“连心桥”。(1)“义新欧”班列从中国的义乌到英国的伦敦,沟通了太平洋和__________。(1分)(2)伦敦所在的大洲主要的人种是___________,大多信仰___________教。(2分)(3)从图一可以看出中国和英国都位于北半球,但从发展水平来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英国是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