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平台内容审核及监管手册_第1页
网络视频平台内容审核及监管手册_第2页
网络视频平台内容审核及监管手册_第3页
网络视频平台内容审核及监管手册_第4页
网络视频平台内容审核及监管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视频平台内容审核及监管手册TOC\o"1-2"\h\u6526第1章网络视频平台内容审核概述 4187331.1内容审核的意义与目的 4194481.2审核标准与法规依据 447401.3审核人员的职责与要求 41226第2章审核流程及管理制度 510672.1审核流程设计 5193562.1.1审核流程框架 530712.1.2审核标准制定 541932.1.3审核人员培训 5218972.1.4技术辅助审核 5262032.2审核环节与任务分配 5198252.2.1内容环节 5236112.2.2初审环节 6291012.2.3复审环节 65342.2.4终审环节 6235622.2.5上线环节 6297802.3审核结果反馈与处理 686942.3.1审核结果反馈 6150402.3.2违规内容处理 6152952.3.3用户申诉机制 613732.4审核管理制度与规范 6303682.4.1审核人员管理制度 6237322.4.2审核流程规范 6205572.4.3审核质量控制 6188652.4.4审核记录保存 6204562.4.5信息安全保护 722860第3章色情暴力内容审核 7203473.1色情内容的识别与判定 7170363.1.1色情内容的定义 76243.1.2色情内容的识别方法 7270553.1.3色情内容的判定标准 7103993.2暴力内容的识别与判定 844713.2.1暴力内容的定义 868843.2.2暴力内容的识别方法 8214823.2.3暴力内容的判定标准 813793.3违禁内容处理流程 81543第4章侵权与盗版内容审核 912464.1侵权内容的识别与判定 916034.1.1定义侵权内容 9183774.1.2侵权内容识别 9132554.1.3侵权内容判定 964074.2盗版内容的识别与判定 9319454.2.1定义盗版内容 9106054.2.2盗版内容识别 993314.2.3盗版内容判定 9221444.3侵权盗版处理措施 995204.3.1对侵权盗版内容及时采取删除、下线等措施; 9245874.3.2对侵权盗版行为的用户,进行警告、限制账号功能、封禁账号等处理; 10313354.3.3配合权利人及有关部门,对侵权盗版行为进行打击; 10193284.3.4加强平台内容审核,预防侵权盗版行为的发生; 10135324.3.5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对侵权盗版内容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1027456第5章虚假信息与谣言审核 1059745.1虚假信息的识别与判定 10289905.1.1定义与特征 1095325.1.2识别方法 10285655.2谣言的识别与判定 1069755.2.1定义与特征 10325295.2.2识别方法 10190335.3虚假信息与谣言处理策略 11170815.3.1预防措施 11203815.3.2应对措施 1130933第6章违法犯罪内容审核 11142556.1违法内容的识别与判定 1133426.1.1定义与分类 11212156.1.2识别方法 11318906.1.3判定标准 12264276.2犯罪内容的识别与判定 1293196.2.1定义与分类 1261676.2.2识别方法 1249526.2.3判定标准 12222296.3违法犯罪内容处理措施 1210416.3.1立即删除 1238306.3.2限制传播 1224136.3.3保存证据 1340326.3.4报告公安机关 1315526.3.5用户教育 132040第7章人身攻击与诽谤内容审核 1345237.1人身攻击的识别与判定 13195847.1.1定义与分类 13168107.1.2识别要素 13104607.1.3判定标准 13143717.2诽谤的识别与判定 13125237.2.1定义与分类 13130987.2.2识别要素 1313677.2.3判定标准 14266307.3人身攻击与诽谤处理方法 14185637.3.1审核流程 1443187.3.2处理措施 14122977.3.3预防措施 142246第8章隐私与信息安全审核 14161318.1隐私泄露的识别与判定 14290268.1.1隐私泄露的定义 14224488.1.2隐私泄露的识别 14303288.1.3隐私泄露的判定标准 1518488.2信息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判定 15100168.2.1信息安全风险的定义 15175648.2.2信息安全风险的识别 15229098.2.3信息安全风险的判定标准 15256188.3隐私与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15299768.3.1审核策略制定 15190438.3.2审核流程优化 1585458.3.3技术手段应用 1520438.3.4用户教育与培训 152218.3.5协同监管与合规 154698.3.6应急预案与处置 169987第9章用户投诉与举报处理 16159759.1用户投诉与举报渠道建设 1696969.1.1开设在线投诉举报入口 16243709.1.2设立投诉举报 16148389.1.3建立多元化投诉举报途径 16214219.1.4投诉举报渠道宣传与普及 1635699.2投诉举报内容审核流程 16308759.2.1投诉举报信息收集 1674649.2.2投诉举报信息初审 16120539.2.3投诉举报信息分类 16130599.2.4投诉举报信息核查 1742959.3投诉举报处理结果反馈 17140179.3.1处理结果通知 17212989.3.2处理结果公示 17118249.3.3投诉举报人满意度调查 17148399.3.4投诉举报数据分析 1730542第10章内容审核团队建设与培训 171445010.1审核团队的组建与管理 173071710.1.1确定团队规模与结构 17951610.1.2招聘与选拔 171539110.1.3岗位职责划分 171381110.1.4团队协作与沟通 173222210.2审核人员培训与考核 182907910.2.1培训内容 181252510.2.2培训方式 182780010.2.3考核评价 181254110.2.4持续改进 18417710.3审核团队绩效评估与激励 182988910.3.1绩效评估体系 182671710.3.2评估指标 182923910.3.3激励措施 18417210.3.4激励机制优化 182762310.4审核团队发展规划与优化建议 183261510.4.1发展规划 182625010.4.2人才储备与培养 181489110.4.3技术支持与创新 19675210.4.4优化建议 19第1章网络视频平台内容审核概述1.1内容审核的意义与目的网络视频平台作为新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内容审核作为网络视频平台运营的关键环节,具有以下意义与目的:(1)保障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2)保障平台内容的健康向上,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3)尊重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德,防止传播低俗、暴力等不良信息;(4)提高平台内容质量,满足用户需求,促进平台可持续发展。1.2审核标准与法规依据网络视频平台内容审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2)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抵制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3)尊重知识产权,抵制侵权盗版行为;(4)保证内容真实、客观、公正,不得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性信息等。1.3审核人员的职责与要求网络视频平台内容审核人员需承担以下职责:(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平台相关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审核职责;(2)对平台内容进行全面审查,保证内容合规,对违规内容进行及时处理;(3)密切关注网络动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审核质量和效率;(4)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审核人员需具备以下要求:(1)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2)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认真负责地完成审核任务;(3)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了解网络视频行业的相关规定;(4)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协作关系。第2章审核流程及管理制度2.1审核流程设计网络视频平台的审核流程设计是保证内容合规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审核流程的设计:2.1.1审核流程框架建立一套完善的审核流程框架,包括内容、初审、复审、终审、上线等环节。各环节相互独立,保证审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2.1.2审核标准制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文化导向,制定明确的审核标准。对涉及政治、色情、暴力、恐怖、违法犯罪等敏感内容进行严格把控。2.1.3审核人员培训对审核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其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法律意识和业务能力。定期进行业务考核,提升审核人员的整体素质。2.1.4技术辅助审核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海量内容进行初步筛选和识别,提高审核效率,降低人工审核的工作量。2.2审核环节与任务分配2.2.1内容环节内容者需签订内容合规承诺书,保证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定。2.2.2初审环节初审人员负责对内容进行快速筛选,剔除明显违规的内容,对疑似违规内容进行标记。2.2.3复审环节复审人员对初审环节标记的疑似违规内容进行详细审核,保证无误。2.2.4终审环节终审人员对复审通过的内容进行最终审核,保证内容合规。2.2.5上线环节审核通过的内容进行上线,同时对已上线内容进行持续监控,保证内容合规性。2.3审核结果反馈与处理2.3.1审核结果反馈审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内容者,对违规内容给出具体原因,指导其进行修改。2.3.2违规内容处理对确认违规的内容,根据违规程度采取删除、下线、限制传播等措施,并对相关责任方进行处罚。2.3.3用户申诉机制设立用户申诉渠道,对用户反馈的疑似误判内容进行再次审核,保证审核结果的公正性。2.4审核管理制度与规范2.4.1审核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审核人员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激励、奖惩等方面,保证审核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4.2审核流程规范明确审核流程各环节的职责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审核操作规范,保证审核工作的有序进行。2.4.3审核质量控制通过定期抽检、互检、复检等方式,保证审核质量,降低误判率。2.4.4审核记录保存对审核过程进行记录,保存相关证据,以备日后查证。2.4.5信息安全保护加强对审核过程中涉及的用户隐私、内容数据等信息的安全保护,防止泄露。第3章色情暴力内容审核3.1色情内容的识别与判定3.1.1色情内容的定义色情内容是指以刺激性、挑逗性为主要目的,展示人体私密部位、性行为及与之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等。在网络视频平台内容审核中,需对以下类型的色情内容进行识别与判定:(1)裸露私密部位;(2)性行为及模拟性行为;(3)传播色情信息、淫秽语言;(4)具有挑逗性的动作、表演;(5)涉及未成年人色情内容。3.1.2色情内容的识别方法(1)图像识别: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视频中的图像进行实时监测,识别裸露私密部位等色情内容;(2)文本识别: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视频中的文字、对话、标题等进行检测,发觉色情信息;(3)声音识别:通过声音识别技术,检测视频中的语音、音乐、音效等,辨别是否存在淫秽语言或挑逗性声音;(4)行为识别:结合人体姿态识别、行为分析等技术,识别视频中的性行为及模拟性行为。3.1.3色情内容的判定标准(1)是否涉及裸露私密部位;(2)是否展示性行为及模拟性行为;(3)是否存在传播色情信息、淫秽语言的行为;(4)是否具有挑逗性的动作、表演;(5)是否涉及未成年人色情内容。3.2暴力内容的识别与判定3.2.1暴力内容的定义暴力内容是指以攻击、伤害、恐怖、血腥等为主要表现,对人物、动物或其他事物进行恶意伤害的视频内容。网络视频平台内容审核中,需对以下类型的暴力内容进行识别与判定:(1)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2)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场景;(3)恶搞、模仿暴力行为;(4)动物虐待;(5)具有暴力倾向的言论、文字。3.2.2暴力内容的识别方法(1)图像识别: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视频中的暴力场景、动作进行实时监测;(2)文本识别: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检测视频中的言论、文字,识别具有暴力倾向的内容;(3)声音识别:通过声音识别技术,辨别视频中的暴力声音,如惨叫、枪声等;(4)行为识别:结合人体姿态识别、行为分析等技术,识别视频中的暴力行为。3.2.3暴力内容的判定标准(1)是否涉及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2)是否展示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场景;(3)是否存在恶搞、模仿暴力行为;(4)是否涉及动物虐待;(5)是否含有具有暴力倾向的言论、文字。3.3违禁内容处理流程(1)发觉涉嫌色情、暴力内容的视频;(2)对涉嫌内容进行人工复核;(3)确认涉嫌内容为色情、暴力内容后,立即下架相关视频;(4)对发布者进行警告、处罚,并根据情况移交相关部门处理;(5)定期对平台内容进行审查,加强监管,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第4章侵权与盗版内容审核4.1侵权内容的识别与判定4.1.1定义侵权内容侵权内容指在网络视频平台上,未经权利人授权,擅自使用、发布、传播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制品或其他合法权益的行为。4.1.2侵权内容识别(1)通过技术手段,对平台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发觉涉嫌侵权的内容;(2)对用户举报的侵权内容进行核实;(3)定期对平台内容进行排查,发觉潜在侵权行为。4.1.3侵权内容判定(1)比对权利人提供的著作权证明文件,确认内容是否侵权;(2)依据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判断内容是否构成侵权;(3)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对疑似侵权内容进行评估。4.2盗版内容的识别与判定4.2.1定义盗版内容盗版内容指在网络视频平台上,未经授权,非法复制、传播、发布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制品等。4.2.2盗版内容识别(1)利用技术手段,对平台内容进行盗版监测;(2)对用户举报的盗版内容进行核实;(3)与正版内容进行比对,发觉盗版行为。4.2.3盗版内容判定(1)核查内容来源,确认是否为正版授权;(2)依据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判断内容是否构成盗版;(3)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对疑似盗版内容进行评估。4.3侵权盗版处理措施4.3.1对侵权盗版内容及时采取删除、下线等措施;4.3.2对侵权盗版行为的用户,进行警告、限制账号功能、封禁账号等处理;4.3.3配合权利人及有关部门,对侵权盗版行为进行打击;4.3.4加强平台内容审核,预防侵权盗版行为的发生;4.3.5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对侵权盗版内容的识别和处理能力。第5章虚假信息与谣言审核5.1虚假信息的识别与判定5.1.1定义与特征虚假信息是指在网络视频平台上发布的内容中,包含不真实、误导性或未经证实的信息。这类信息通常具有以下特征:a.与已知事实相悖;b.缺乏权威、可靠来源;c.传播目的为误导观众,造成恐慌、煽动情绪等;d.内容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或矛盾。5.1.2识别方法a.对比权威信息源:对疑似虚假信息进行核实,比对官方发布的信息、媒体报道等;b.逻辑推理:分析内容是否存在逻辑错误、矛盾之处;c.专业知识判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审核;d.人工智能辅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文本挖掘、图像识别等,辅助识别虚假信息。5.2谣言的识别与判定5.2.1定义与特征谣言是指未经证实、流传广泛的信息,通常具有以下特征:a.主题引人关注,具有较强的吸引力;b.传播速度快,范围广;c.内容存在明显的不实或夸大成分;d.易引发恐慌、愤怒等情绪。5.2.2识别方法a.溯源核查:追踪谣言的源头,对发布者、传播途径进行调查;b.交叉验证:对比多个信息源,核实内容的真实性;c.专业知识判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审核;d.人工智能辅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文本挖掘、情感分析等,辅助识别谣言。5.3虚假信息与谣言处理策略5.3.1预防措施a.提高平台用户的信息素养,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用户识别虚假信息;b.建立严格的账号管理机制,对发布虚假信息的账号进行处罚;c.强化内容审核,及时发觉并处理虚假信息与谣言;d.加强与权威信息源的协作,提高信息核实能力。5.3.2应对措施a.对已发觉的虚假信息与谣言,立即进行删除、下线处理;b.对相关账号进行处罚,如封号、限制功能等;c.及时发布辟谣信息,澄清事实,降低谣言的影响;d.定期汇总、分析虚假信息与谣言案例,完善审核机制。第6章违法犯罪内容审核6.1违法内容的识别与判定6.1.1定义与分类违法内容主要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信息;(2)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信息;(3)宣扬邪教、迷信的信息;(4)传播淫秽、色情、赌博的信息;(5)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信息。6.1.2识别方法(1)通过技术手段,如文本识别、图像识别、音视频识别等,对内容进行初步筛选;(2)结合人工审核,对疑似违法内容进行详细审查;(3)建立关键词库、样本库,对违法内容进行精准定位。6.1.3判定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结合以下标准进行判定:(1)内容是否明确违反法律法规;(2)内容是否存在诱导、教唆、煽动等恶劣影响;(3)内容是否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6.2犯罪内容的识别与判定6.2.1定义与分类犯罪内容指涉及刑法规定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绑架等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2)抢劫、抢夺、盗窃等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3)诈骗、敲诈勒索等侵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4)涉毒、涉赌、涉黄等违法犯罪活动;(5)其他涉及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6.2.2识别方法(1)运用技术手段,对涉嫌犯罪的内容进行初步筛选;(2)结合人工审核,对疑似犯罪内容进行深入调查;(3)建立犯罪行为特征库,提高识别准确性。6.2.3判定标准依据刑法规定,结合以下标准进行判定:(1)内容是否涉及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2)内容是否存在犯罪的主观故意;(3)内容是否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6.3违法犯罪内容处理措施6.3.1立即删除对于明确属于违法犯罪内容的信息,应立即删除,并记录相关信息。6.3.2限制传播对于疑似违法犯罪内容,应采取限制传播措施,如限制播放、分享等。6.3.3保存证据对涉及违法犯罪内容的相关信息进行保存,以备后续执法部门调查取证。6.3.4报告公安机关发觉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查处。6.3.5用户教育对发布违法犯罪内容的用户进行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防止再次发布类似信息。第7章人身攻击与诽谤内容审核7.1人身攻击的识别与判定7.1.1定义与分类人身攻击是指针对个人进行的侮辱、诽谤、威胁、恶意中伤等行为。人身攻击可分为直接人身攻击和间接人身攻击两大类。7.1.2识别要素(1)语言侮辱:含有侮辱性词汇、语句的行为;(2)恶意诽谤:无事实依据,捏造、传播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名誉;(3)威胁恐吓:以恶毒言辞或行为对他人进行恐吓、威胁;(4)歧视言论:针对特定群体或个人,发表带有歧视性质的言论。7.1.3判定标准(1)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对人身攻击行为进行判定;(2)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言论是否具有侮辱性、诽谤性、威胁性、歧视性;(3)综合考虑发言者的主观恶意、言论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等因素。7.2诽谤的识别与判定7.2.1定义与分类诽谤是指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诽谤可分为故意诽谤和非故意诽谤两类。7.2.2识别要素(1)虚假信息:内容与事实不符,缺乏证据支持;(2)损害他人名誉:对他人声誉造成负面影响;(3)传播行为:信息在互联网播,影响范围广泛。7.2.3判定标准(1)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对诽谤行为进行判定;(2)分析言论内容是否虚假、捏造,以及是否具有损害他人名誉的恶意;(3)考虑言论的传播范围、影响力等因素。7.3人身攻击与诽谤处理方法7.3.1审核流程(1)对疑似人身攻击和诽谤的内容进行筛选;(2)对筛选出的内容进行详细审核,判断其是否符合人身攻击和诽谤的识别要素和判定标准;(3)将确认的人身攻击和诽谤内容及时进行处理。7.3.2处理措施(1)删除违规内容,防止其继续传播;(2)对发布者进行警告、限制功能、封禁账号等处罚;(3)情节严重者,移交相关部门处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7.3.3预防措施(1)加强对平台用户的法律法规教育,提高用户法律意识;(2)建立完善的用户举报机制,鼓励用户积极举报违规内容;(3)定期对平台内容进行审查,及时发觉问题并进行处理。第8章隐私与信息安全审核8.1隐私泄露的识别与判定本节主要阐述在网络视频平台内容审核过程中,如何识别与判定隐私泄露的现象。8.1.1隐私泄露的定义详细解释隐私泄露的概念,包括个人身份信息、生物识别信息、通信内容等敏感信息的非法收集、使用、传播和泄露。8.1.2隐私泄露的识别分析平台内容中可能涉及隐私泄露的场景,如未授权披露个人隐私、不当使用他人隐私等,并提供相应的识别方法。8.1.3隐私泄露的判定标准列举判定隐私泄露的具体标准,如敏感信息泄露的程度、涉及人数、影响范围等,以便审核员进行准确判定。8.2信息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判定本节主要介绍在网络视频平台内容审核过程中,如何识别与判定信息安全风险。8.2.1信息安全风险的定义阐述信息安全风险的概念,包括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系统漏洞等可能导致信息安全的威胁。8.2.2信息安全风险的识别分析平台内容中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如恶意软件、钓鱼、网络诈骗等,并提供识别方法。8.2.3信息安全风险的判定标准提出判定信息安全风险的具体标准,如风险等级、影响范围、攻击手段等,帮助审核员评估风险程度。8.3隐私与信息安全保护措施8.3.1审核策略制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针对隐私与信息安全的审核策略,明确审核目标、审核范围和审核要求。8.3.2审核流程优化优化审核流程,保证在内容发布前及时发觉并处理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风险问题。8.3.3技术手段应用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隐私与信息安全审核的效率和准确性。8.3.4用户教育与培训加强用户隐私与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用户对隐私保护的重视程度。8.3.5协同监管与合规与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建立协同监管机制,保证平台内容审核的合规性。8.3.6应急预案与处置制定应急预案,针对重大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处置,降低损失。第9章用户投诉与举报处理9.1用户投诉与举报渠道建设为了更好地保障网络视频平台的内容质量,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平台应建立健全用户投诉与举报渠道。以下为用户投诉与举报渠道建设的相关要求:9.1.1开设在线投诉举报入口在网络视频平台的首页、播放页等显著位置设置投诉举报入口,便于用户快速找到并提交问题内容。9.1.2设立投诉举报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方便用户通过电话形式进行投诉与举报。9.1.3建立多元化投诉举报途径结合平台特点,引入邮件、公众号等多种投诉举报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9.1.4投诉举报渠道宣传与普及加强对投诉举报渠道的宣传与普及,提高用户对渠道的认知度和使用率。9.2投诉举报内容审核流程为保证投诉举报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平台应建立严格的投诉举报内容审核流程:9.2.1投诉举报信息收集平台应收集用户投诉举报的详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投诉举报人姓名、联系方式、投诉举报内容、涉及的视频信息等。9.2.2投诉举报信息初审对用户提交的投诉举报信息进行初步审核,排除恶意投诉、重复投诉等无效信息。9.2.3投诉举报信息分类根据投诉举报内容,将其分为违反法律法规、侵犯他人权益、低俗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