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名校高三5月总复习质检(二模)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许多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航天事业便是其中的一项。不仅航天事业是梦想,是中国
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精神的体现。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人员为了他们的梦想,要勇于
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为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而实施探月工程就是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飞天揽月之
梦。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航天工作者们煞费苦心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
的航天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找;月”的豪情壮志,积蓄的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唠例伟力。
当然,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它不能急功近利,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事业发
展任重道远。从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视野来看,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月球探测的每一
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在为人类和平利用
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航天事业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是中国精神的体现。
B.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精神的体现。
C.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
D.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是中国精神的体现。
2.下列与文中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一句中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的豪言,让人感到磅礴正气。
B.“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傍晚的秋水是另一番况味,王勃如是说。
C.鲁迅《拿来主义》中有言:中国一向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I).记得有一个叫小花的学生,无论何时何地见到我,总是微笑着亮着嗓子喊:“袁老师好!”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之所以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B.之所以如此,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过去数十年中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C.正因为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D.正因为如此,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过去数十年中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2、下面四首唐诗,各描写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如果按节令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②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③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④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A.③
B.①®@③
c.②
D.①@©②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过去20多年中,历史文献的数字化工作取得了重大,已经建成一些历史文献数据库,而更高级、更专业的
数据库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之中。这些网络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成果,为史学研究带来了很大—o网络信息技术在史学
研究中的运用有多种方法,研究者可以本着以自己研究课题的需要为原则。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充分利用网络信
息技术供给的丰富资源。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历史文献数据库建设,最初的工作是将文献扫描后传到网上,供读者使
用。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兴起了“数码人文”,即建立的数据库不仅能实现资料检索,而且还能为研究者提
供一个观察历史事件发生的环境,呈现出资料之间的—关系,以弥补史料本身存在的不足。总之,网络信息技术提
供的这些成果,使研究者在进行人文研究时利用数字资源更加O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进展便利脉络得心应手B.进度便捷章法轻车熟路
C.进展便捷章法得心应手D.进度便利脉络轻车熟路
2.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文献因为又增加了检索功能,能够更方便地检索
B.能够更方便地检索,是因为这些文献又增加了检索功能
C.又增加了检索功能,使这些文献能够更方便地检索
D.又增加了检索功能,这些文献能够被更方便地检索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研究者可以以自己研究课题的需要为原则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供给的丰富资源。
B.研究者可以本着自己研究课题需要的原则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供给的丰富资源。
C.研究者可以本着自己研究课题需要为原则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
D.研究者可以本着白己研究课题需要的原则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中国人的自然观是让身心融于青山绿水,融于自然中。建筑也不例外,木
结构在建筑之中的使用,充分体现了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乙]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历史最悠久的
传统木结构建筑使用国。其应用范围之广,工艺之精,艺术成就之高,令世人向往。无论是半坡遗址的木骨泥墙,还是
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建筑,色至是历经千余年仍然屹立的南禅寺、佛光寺与应县木塔,它们都在诉说着土木的故事与情
怀。传统木结构建筑逐渐多缪。但现在,在全球一体化的低碳经济时代,在强调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
文明社会建设进程中,(丙)木结构建筑一这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这筑文明的载体,在工业文明的支撑下,犹如凤凰
法集、浴火重生,正在回归。
i.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本碗的一项是
A.甚至B.时过境迁C.式微D.涅槃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5、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镣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室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鲸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芦邕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蜂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衣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注释):梦寐,睡梦,梦中。
1.卜面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埋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描写了一种远离人世的、脱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
清柔的特点。
B.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
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C.诗人巧妙进行时间空间的构思,从山林到草野再到江面,富有地域特色;在时间上,由清晨到夜晚,非常紧凑。
D.“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写渔人不仅在意收获多少,更在感受秋意,在悠闲自得中享受生
活。
2.本诗的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本诗的语言。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乡人皆恶之,何如?”曰:“未可也。,。”(《论语》)
(2)三岁为妇,o靡有朝矣。(《氓》)
(3)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考之行事.(司马迁《报任安书》)
(4),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李清照《声声慢》)
(5)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隙处。,o(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区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试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
言等多种影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
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
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
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聘、气象峰竦、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
画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
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
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
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
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祺《古诗选》在五言古诗
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
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灵在《》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
有唐体”,它以敷陈充杨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
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
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
一何惑。窈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友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
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
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算”(杜甫《裹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
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
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
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
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
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稹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成韵。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守望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陈晓明
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蕴藉。中国当代文学以乡土叙事为主导,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
深刻变动。莫言、贾平凹、陈忠实、张炜、铁凝、王安忆、刘震云、阿来等作家,或者以乡土叙事为主导,或者以不
同的方式书写乡村,使20世纪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进步与转折留下了深挚的历史记忆。就对农业文明进入现代的艰
巨进程的描写而言,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独树一帜,可圈可点。对乡村的书写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显著特
点,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独特的情感深度和美学力量,应该构成文学研究关注的重要主题。
怀乡或乡愁是中外文学漫长传统中的重要主题。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乡愁的篇章(如《采
薇》),唐诗宋词中表现乡愁主题的更是不在少数。20世纪中国现代早期的作家,如鲁迅、沈从丈、废名、萧红等人,
多有书写乡村记忆的作品,那里流宕着他们对乡村陷入现代困境的深切关怀。乡愁当然也是世界文学传统中的主题,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写的就是奥德修斯历经千辛万苦,在海上漂泊10年,最终回到故土伊萨卡与家人团聚。德国浪
漫主义文学兴起,怀乡是其重要的主题,并且具有了现代意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中则把怀乡的情感表达作为对
现代性反思的重要主题。
怀乡或乡愁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的一种情感。怀乡或者是一种朴素的个人记忆,或者是一种家国情怀;
它构成了古往今来文学艺术作品最为重要的主题。也正因为此,文学成为人类精神寄寓和传统承继妁基本载体。
乡愁也表达了作家诗人对现代社会变迁的独特体验,文学作品在这种表达中显示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20世纪的
中国社会历经剧烈的变革,而乡村承受的现代冲击更为激烈。中国作家既要去表现历史进程显现出的希望,又不得不
面对历史剧变带来的伤痛。
作家、诗人对故土的书写经常怀有他们特有的痛楚和眷恋,或许他们怀有更多的对现代到来的不信任态度。他们
对乡村本真生活的流逝有更多的忧虑,也正因为此,他们对乡村的书写带有更多悲观和感伤,批判性的思想占据莪大
分量。但是我们要看到,贯穿其中的否定性其实是表达了肯定性一表达了作家、诗人对土地的深情、对传统家园的
守望、对责任的承担。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都来得更为激烈,乡村获得了发展的机遇,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
击。三农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作家和诗人也以不同的方式回应时代难题。2005年,贾平凹出版《秦腔》,
表示要用这部作品为他的家乡棣花街做传。在贾平凹的笔下,乡村人去到城镇,土地正在萎缩甚至凋零,清风街的年
轻人更时尚却未必更精神,象征着传统文化的秦腔声调越来越悲戚……作家对乡村的表现未必全面,也无法断言是否
有典型性,但真切地表现了那个时期乡村面临的困局,作家的感情是真挚而忧虑的。这一作品引导人们关切乡村的困
难、传毓生活的消逝、农村心灵的枯羯,引人思考,激发起人们守护故土家园的责任感。
(《光明日报》2016年7月7日)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乡愁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的一种情感,是铭记历史的精神蕴藉,也是中外文学漫长传统中的重要主题。
B.以乡土叙事为主导的中国当代文学,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动,也影响了大批作
家。
C.中国当代文学对乡村的书写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独特的情感深度和美学力量,书写乡村应该构成文学研究关注的
重要主题。
D.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就有不少关于乡愁的诗篇,如《诗经》中的《采薇》,如唐诗宋词等。现代的一些作家也有关
于乡村的作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莫言、贾平凹、陈忠实等一大批作家,他们以乡土叙事为主导,以不同的方式书写20世纪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进步和转折。
B.在世界文学传统中,乡愁也是不可少的主题,如荷马史诗《奥德赛》,此外还有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怀乡也是
其重要的主题。
C.作家诗人对现代社会变迁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他们借乡愁表达出这种体验感受,从而使文学作品显示了情感和
思想的深度。
D.作家、诗人或许对现代到来有不信任,对乡村本真生活的流逝有忧虑,因此他们对乡村的书写时批判性的思想占
据较大分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诗人在表达对乡村书写时态度是矛盾的,在表达对乡村否定时,也表达了对土地的深情、对传统家园的守
望、对责任的承担。
B.乡村问题一直没有离开诗人、作家的视线,如三农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作家和诗人也以不同的方式回
应时代难题。
C.一些关于乡村的作品有着思想引领的作用,如贾平凹的《秦腔》引导人们关心乡村的困难和问题,激发人们守护
故土家园的责任感。
D.因为文学是人类精神寄寓和传统承继的基本载体,所以怀乡或乡愁是一种朴素的个人记忆、家国情怀,也是文学
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主题。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吉祥如意
郭文斌
五月是被香醒的。娘一把揭过捂在炕角瓦盆上的草锅盖,一股香气就向五月的鼻子里钻去。五月就醒了。五月一
醒,六月也就醒了。五月和六月睁开眼睛,面前是一盆热气腾腾的甜酷子。娘说,看今年这甜酷发的,就像是好日子
一样。五月把舌头伸给娘,说,让我尝一下。娘说,还没供呢,端午吃的东西可是要供的。五月和六月就呼的一下子
从被筒里翻出来。
等他们洗完脸,爹和娘已经在院子里接好了供桌,甜酷子和花馍馍已经端到桌子上了,在蒙蒙夜色里,有一种神
秘的味道,仿佛真有神仙在等着享用这眼前的美味呢。
爹向天点了一灶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吉祥
/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
爹念叨完,带领他们磕头。六月不知道这头是磕给谁的。但他觉得跪在地上磕头的这种感觉特别美好。
供完,娘说先垫点底,赶快上山采艾。说着给他们每人取了一碗底儿。娘说上山采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
邪门歪道呢。甜酷子是被筱麦酵的,光闻着就能让人醉。花馍馍也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接着,娘给他们绑
花绳,说这样蛇就绕着他们走了。又给他们的口袋里插了一根柳枝。有点全面武装的味道,让六月心里生出一种使命
感。
五月和六月在端午的雾里走着。六月看着姐姐五月手里的香包,眼里直放光。六月的手就出去了,他把香包举在
鼻子上,狠命地闻。五月看见,香气成群结队地往六月的鼻孔里钻,心疼得要死,伸手要去夺,六月忙把香包送到她
手上。五月盯着六月的鼻孔,看见香气像婪蜂一样在六月的鼻孔里嗡嗡嗡地飞。五月把香包举在鼻子前面闻,果然不
像刚才那么香了。再看六月,六月的鼻孔一张一张,蜂阵只剩下一个尾巴在外面了。嗨嗨,五月被六月惹笑了。
六月知道,五月今年已经试手做了两个香包了。娘说,平学早惹媒,不学没人来。五月就红着脸打娘。娘说,女
靠一个巧,巧是练出来的。五月就练。一些小花布就在五月的手里东拼拼西凑凑。
但很快六月就忘了这个问题。因为他看见了蛇。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六月说,
我们不是绑了花绳儿了吗,不是吃过供过的花馍馍了吗?五月说,娘不是说只要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吗?
六月说,娘不是说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吗?这样说着时,那圆开始转了,很慢,又很快。当他们终于断定,它是
越转越远时,五月和六月从对方身上,闻到了一种香味,一种要比香包上的那种香味还要香一百倍的香味。
娘教五月如何用针,如何戴顶针。五月第一次体会到了往布里顶针的快乐,把两片布连成一片的快乐。五月缝时,
六月趴在炕上看。五月的针不防就滑脱,顶到肉里去,血就流出来。五月疼得跳牙咧嘴。再看娘手中的针,怎么就那
么服帖呢?
山顶就要到了,五月和六月从未有过地感觉到“大家”的美好。即使那些平时憎恶的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可爱。
五月和六月到了山顶。太阳从东山顶探出头来,就像一个香包儿。上上采艾的人们就像听到太阳的号令似的一齐
伏在地上割艾了。五月说,这艾就要趁太阳刚出来的一会儿采,这样采到的艾既有太阳蛋蛋,又有露水蛋蛋。这太阳
蛋蛋是天的儿子,露水蛋■蛋是地的女儿,把他们两人占全时,才叫吉祥如意。六月奇怪姐姐怎么把太阳和露水说成蛋
蛋。蛋蛋是娘平时用来叫他们的。六月蹲下来,拿出篮子里的刃子准备采艾。但是六月却下不了手,一颗颗玛瑙一样
的露珠蛋儿被阳光一照,像是一个个太阳患子。六月一下子明白了姐姐为什么要用蛋蛋来称呼太阳和露珠。一刃子下
去,就会有好几个太阳蛋■蛋死掉。
六月还是下不了手。姐姐又笑了,说,你觉得它们可怜,可以先把它们摇掉啊,让它们躺到地里慢慢睡去。这一
摇,又把六月的心摇凉了,让六月看见了一个个美的死去原来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他第一次感到了这美的不牢靠。
而让这些美死去的,却是他的一只手。六月第一次对自己开始怀疑起来。六月开始采艾。采着采着,就把露珠儿和手
的问题都忘了。他很快沉浸到另外一种美好中去。那就是采。刃子贴地割过去,艾乖爽地扑倒在他的手里,像是早就
等着他似的。六月想起爹说,采艾就是采吉祥如意,就觉得有无数的吉祥如意扑到他怀里,湖水一样。
■一山的人都在采吉祥如意。
多美啊。
现在,六月和五月每人抱着一抱艾,抱着整整一年的吉祥,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端午里。他们的脚步把我的怀
念踩疼,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爹向天上香,往地上祭米酒,并且极其庄重地说了祝词,显示了人们对天地及其孕育的万物的虔诚祈颂以及仰慕
和敬畏。
B.发好的甜酪“就像是好日子一样”,花馍馍“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小说对美好生活的着意展示,表现了
人们对其之珍视。
C.小说结尾“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保疼”,“疼”中有对淳朴民俗的眷恋,有对童真心灵的赞美,也隐含着对传
统迷信的反思。
D.文章借“端午节”这面传统节日的镜子,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洞见传统文化内在意蕴的窗子,即“吉祥如意”的美
好祈福和祝愿。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五月是被香醒来的”,用一个“香”字揭开了端午节民俗风情的喜庆序幕,也奠定了整篇作品诗意的
书写基调。
B.五月六月“抢香包”的情节,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表现了孩子对美好的热爱,也为下文写“缝香包〃的情节
做了铺垫。
C.“五月疼得龊牙咧嘴。再看娘手中的针,怎么就那么服帖呢?”同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写出了五月用
针的生涩。
D.本文语言充满生活气息,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富有情趣。如“太阳蛋蛋”“露水蛋蛋”虽是口语化的语言,却形
象生动。
3.小说中写五月和六月遇到蛇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小说在叙述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喜字仲宁,会稽余姚人,光禄潭之族也。喜少立操行,博学好古。诸葛恢临郡,屈为功曹。察孝廉,州举秀才,
司徒辟,皆不就。元帝初镇江左,上疏荐喜。怀帝即位,公车征拜博主,不就。喜邑人贺循为司空,先达贵显,每诟
喜,信宿忘归,白云不能测也。太宁中,与临海任旭俱以博士征,不就。复下诏曰:“夫兴化致政,英尚乎崇道教,
明退素也。丧乱以来,儒雅陵夷,季览《子衿》之诗,未姜不慨然。临海任旭、会稽虞喜并洁挣其操,岁寒不移,研
精”兴,居今行古,志操足以励俗,博学足以明道,前虽不至,其更以悔士征之。”喜辞疾不赴。成和末,诏公卿举
贤良方正直言之士,太常华恒举喜为贤良。会国有军事,不行。咸康初,内史何充上疏日:“臣闻二八举而日门移十
乱用而天下安徽猷克阐有自来矣方今圣德钦明思恢遐烈旌舆整驾俟贤而动伏见前贤良虞喜天挺贞素,高尚邈世,束修
立德,皓首不倦,加以傍综广深,博闻强识,钻坚研微有弗及之勤,处静味道无风尘之志,高枕柴门,怡然自足。宜
使蒲轮好衡,以旌殊操,一则翼赞大化,二则敦励薄俗。”硫奏,诏日:“寻阳翟汤、会稽虞喜并守道清贞,不营世
务,就学高尚,操拟古人。往虽征命而不降屈,岂素丝难染而搜引礼简乎!政道须贤,宜纳诸廊庙,其并以散驸常侍
征之。”又不起。喜专心经传,兼览或争,乃著《安天论》以难浑盖,又释《毛诗略》,注《孝经》,为《志林》三十
篇。凡所注述数十万言,行于世。年七十六卒。
(选自《晋书•虞喜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二八举而四门穆/十乱用而天下/安徽猷克阐/有自来矣/方今圣德/钦明思恢/遐烈旌舆/整驾俟贤而动/
B.臣闻二八举/而四门穆十乱用/而天下安徽猷克/阐有自来矣/方今圣德/钦明思恢/遐烈旌舆/整驾俟贤而动/
C.臣闻二八举/而四门穆十乱用/而天下安/徽猷克阐/有自来矣/方今圣德钦明/思恢遐烈/旌舆整驾/俟贤而动/
D.臣闻二八举而四门穆/十乱用而天下安/徽猷克阐/有自来矣/方今圣德钦明/思恢遐烈/旌舆整驾/俟贤而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秦始皇开始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B.博士,古代的一种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朝承袭下来。唐朝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教授官。
C.坟典,指三坟、五典的并称。三坟原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则是指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书。
I).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纬是一种社会思潮,其中有大量古代神话民俗文化的记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喜不慕名利,安贫乐道。虞喜对名利看得比较淡薄,皇帝也认为他圣德钦明。他虽然高枕于柴门,却自得其乐。
B.虞喜屡被举荐,拒不应召。虞喜对出仕没有兴趣,屡次被推举为孝廉、秀才甚至是博士,但他一一推脱不就。
C.虞喜志行高洁,潜心研究。虞喜少年时期就有很好的操行,后来长期潜心于古典经学及天文历算的研究,受到肯
定。
D.虞喜精通天文,敢于突破。虞喜的《安天论》对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和整个宇宙就像个鸡蛋壳层的浑天说进行了质
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喜邑人贺循为司空,先达贵显,每诣喜,信宿忘归,自云不能测也。
(2)志操足以励俗,博学足以明道,前虽不至,其更以博士征之。
1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略观丈士之疵;相如窃妻而受金,扬雄嘴酒而少算,敬通之不修廉值,杜雪之请求无厌,底固谄实以作威,马融
党梁而跌货,文举俄诞以远诛,正平狂憨以致我,仲宣轻脆以躁竟,孔璋德恫以粗疏,丁仪贪婪以乞货,路粹铺啜而
无耻,潘岳诡祷于憨怀,陆机倾仄于贾郭,傅玄刚醒而詈台孙楚狠愎而讼府诸有此类并文士之瑕累,
赞曰:魁彼前修,有懿文德。雕而不器,贞干谁则。
《文心雕龙-程器》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
2.《文心雕龙》的作者是__________(填姓名),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借助潘岳及陆机的典故,用(填成
语)来形容人在诗文方面才华横溢。
3.结尾的“赞曰”提出了什么观点?请根据选文推断“程器”的意思。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因飞机延误而大闹机场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从公然“霸座”、任性拉下高铁紧急制动阀,到疫情最关键时期
耍横拒绝配合社区管理人员测体温...有人说“简直没救了”C
2020年新年,为了防控阻击新型对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中国广袤的国土之上,打响了一场人民战争,全民行动,
有序有效地跟病毒斗争。更有无数人勇于逆行、担负职责、保护民众,这样超大规模人口的国家,很多人说“我们的
人民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以上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1.D
2.C
3.C
【解题分析】
1.画线语句存在关联词语使用的位置不当和语序不当的问题。本句只有一个主语“航天事业”所以关联词“不仅”应
该放在“航天事业”的后面。本句的意思是递进关系,因此应是“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人
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是中国精神的体现”。A项,没有调关联词位置。B项,后面两句话都属于它蕴含的内容,所以
应该先说其“蕴含的是”。c项,“中国精神”属于精神层面的,应该先说“对未知领域的好奇”。
故选D。
2.题干中的引号表示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A项中引用部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
仑”与“这是”是复指成分,做句子的主语。B项中“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引月了王勃的原话。D
项,也是直接引用原话。C项中,“闭关主义”表示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
故选C。
3.“之所以如此”强调前面的内容是结果,“正因为如此”强调前面的内容是原因。括号的前文说的是“从世界航天
事业发展的视野来看,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是探索的原因,故用“正因为如此“,排除A、B两项;
“过去数十年”是为了强调太空探索时间久,排除D项。
故选C。
2、B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解和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这道题考的是根据诗句的意思给中国的传统节日按节令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
首先要读懂所给的诗句,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意象或词语,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和习俗,然后根据时间顺序排
列。
①出自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的意思是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
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句中“禁火”“空斋冷”可知写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
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②出自令狐楚的《中元日赠张尊师》。“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句中的“中元”指的是中元节,别名七月
半、农历七月十四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③出自王勃的《蜀中九日登高》。“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的意思是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
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句中“九月九日”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踏秋”。农历九月初九。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望乡”就是登高远
眺,思亲怀人。
④出自罗隐的《七夕》。“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上一句指天上,香帐制作成功,安排得很美好。香帐是
制作结婚用的圆帐。牛郎织女相会,也要制作圆帐。句中的“婵娟”是指七夕节的月亮。“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
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巧夕等。“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
总上,①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在清明节前一天。
②中元节,别名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日。
③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④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故选B。
3、1.A
2.C
3.D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话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
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
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进展:(事情)向前发展。进度:工作等进行的速度或进展的程度。二者都有“开展工作”的意思,前者偏重于发展,
后者偏重于速度或程度。语句的意思是历史文献数字化工作目前取得了好的结果,用“进展”更合适。
便利: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容易达到目的。便捷:快而方便;(动作)轻快敏捷。二者都有“方便”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工作容易做,后者偏重于速度快。语句的意思是网络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成果给史学的研究带来方便,用“便
利”更合适。
脉络:比喻条理或头绪。章法:文章的组织结构,比喻办事的程序和规则。二者都有“有秩序的安排”的意思,前者
偏重于事物的条理,后者偏重于文章的结构等。语句表达的是史学资料之间的关系,用“脉络”更合适。
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轻车熟路:驾着轻便的车在熟路上走,比喻对情况熟悉,做
起来容易。二者都有“做事容易”的意思,前者偏重于做事顺手,后者偏重于任务不重。语句的意思是网络信息技术
提供的成果使史学研究者进行人文研究更加顺利,用“得心应手”更合适。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
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括号前的文字表述了
网络信息的发展,先写将文献扫描后传到网上,括号里要填写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的改进。从主语的角度分析,
括号里语句的主语应该还是“扫描的文献”;从内容的角度分析,括号里的内容应是扫描的文献在功能上的提升,即
增加了检索功能,方便人们检索;从句式的角度分析,前后文中没有被字句、复句等。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答案
为C项。
故选C。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明确病句的常见六种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
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依次分析各句的特点,看其有无症状,是哪种语病,并加以分析即
可。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句式杂糅,“本着以……为原则”,可以改为“本着……的原则”或“以……为原则”,
排除C;二是搭配不当,“供给”的意思是把生活中必需的物资、钱财、资料等给需要的人使用,不能与“丰富资源”
搭配,可以改为“提供",排除AB。
故选D。
4、1.A
2.B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
合语境辨析正误。如果是关联词则需要结合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A项,“甚至”,连词,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从文中“无论是……,还是……,……它们都”可知,这些内容之间是
并列关系,应改为“或者”;
B项,“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使用正确;
C项,“式微”,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使用正确;
D项,“涅槃”,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使用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标点的用法和常见误区,然后要结合句子、短
语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是否使用正确。
B项,“其应用范围之广,工艺之精,艺术成就之高”中间的两处逗号应改为顿号,即改为“范围之广、工艺之精、
艺术成就之高”o
故选B。
5、5.A
4.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视觉、听觉、嗅觉,多种感觉融合在一起,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
景象,表现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
【解题分析】
5.本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
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
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
答案。
A项,“远离人世的、脱离尘俗的氛围”错误,此诗描绘的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并非是“远离人世的、脱
离尘俗”o
故选A。
4.本题综合考杳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具体考杳筛选诗歌的语言,常析语言,注意分析运用
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入于,视觉、听觉、嗅觉,多种感觉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祥和安乐的画面。“震落了清晨
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先是视觉,然后听觉,产生一种隐约、飘逸的意境,“丁丁”表现出声音
的悠远、山谷的幽深。诗人使用大量的比拟修辞,使得情感表达更形象,突出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如“饱食”、“栖
息”、“游戏”等。“收起青编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运用比喻。湖岸乌柏树的叶影随水波摇曳,似青编鱼戏水,
渔人产生错觉,连忙收网。诗人写来,宛如一幅画,妙趣横生。诗人笔下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是世外桃源般的,
是明媚清甜的,表达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题目点拨】
诗歌的表达技巧5.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4.表
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
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5.表
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6、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靡室劳矣夙兴夜寐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满地黄花堆积独自怎生得黑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
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
“靡”“夙”“放失”“稽”“寂寥”“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7、1.D
2.C
3.C
【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理解和概括能力。A项“逐渐走向哀微”无中生有。B项“因而”,强加囚
果,由文中内容可知,“格律限制并不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皆是古体诗的
特点,前后没有因果关系。C项“更似绝句律诗“没有依据。
2.试题分析:这是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C项原文是说“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
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据此可知选项说
“继承汉魏古诗”在文中没有依据。
3.试题分析:题十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卜列埋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
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正确,引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
士祺的“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就是为了说明王士祺对唐代古诗有偏见。
【考点定位】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
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比如选项C,“其作用
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正确,引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
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士祺的“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就是为了说明王士祺对唐代古诗有偏见。
8、1.B
2.A
3.D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
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
B项,“以乡土叙事为主导的中国当代文学”偷换了概念,原文是说“中国当代文学以乡土叙事为主导,广泛而深远
地表现了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动”。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
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
A项,“他们以乡土叙事为主导,以不同的方式书写20世纪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进步和转折”,扩大了范围,原文
是说“莫言、贾平凹、陈忠实……作家,或者以乡土叙事为主导,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书写乡村”。
故选A。
3.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
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
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
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
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D项,因果倒置。原文有“怀乡或乡愁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的一种情感。……也正因为此,文学成为人类
精神寄寓和传统承继的基本载体”。
故选D。
【题目点拨】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
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
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
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
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
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
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
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
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
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
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
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
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
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
“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9、1.C
2.B
3.①掀起了姐弟俩采艾途中的波澜,又呼应了前文吃供品辟邪、戴花绳防蛇的情节。②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
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表现了姐姐对弟弟的爱护。③“只要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
体现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对纯真、美好人性的坚守。
4.①以儿童视角叙述,写出儿童对于民俗民情的感受和纯真无邪的心理,也很好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②现实
与回忆穿插的叙述手法。在采艾途中,穿插了六月对姐姐缝香包的回忆,丰富了小说内容,也舒缓了情节节奏。③以
上供、戴香包、绑花绳、采艾等端午民俗活动为叙述内容,极具地域特色。
【解题分析】
1.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题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
文章找到这些问题。
C项,”也隐含着对传统迷信的反思”错误,小说结尾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诗意守护和对人性本真的温情呼唤,并未
表现“对传统迷信的反思”。
故选c。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
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项,“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错误,无夸张手法。
故选Bo
3.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
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纭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
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对
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
用。“但很快六月就忘了这个问题。因为他看见了蛇。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六月说,
我们不是绑了花绳儿了吗,不是吃过供过的花馍馍了吗?五月说,娘不是说只要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吗”“供完,
娘说先垫点底,赶快上山采艾。说着给他们每人取了一碗底儿。娘说上山来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邪门歪道呢。
甜酷子是被筱麦酵的,光闻着就能让人醉。花馍馍也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接着,娘给他们绑花绳,说这样
蛇就绕着他们走了“,可知从小说结构看,遇蛇这个情节在小说平稳的叙述中陡起波澜,增加了文章的波折,同时从
与上下文情节的关系看,呼应了前文吃供品辟邪、戴花绳防蛇的情节;从人物形象看,五月看到蛇时,“既迅速又从
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表现了姐姐对弟弟的爱护;“六月说,娘不是说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吗?
这样说着时,那圆开始转了,很慢,又很快。当他们终于断定,它是越转越远时,五月和六月从对方身上,闻到了一
种香味,一种要比香包上的那种香味还要香一百倍的香味”从主题看,体现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对纯真、美好
人性的坚守。
4.本题考查对小说叙述特色的掌握能力。小说的叙述特色,一般可从叙述角度、叙述方式、叙述内容等角度分析。小
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也就是作者的叙述视角;一是人物的叙述视角,即小说中的人物
的叙述视角。前者,主要表现为人称的变化,即第一、二、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后者,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
人看事。小说的叙事视角的选取,同样是为情节、人物、主旨服务,解答时要扣紧这几点;还要注意叙事角度的选取
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接受与联想,更好地调动读者的参与感受。“五月是被香醒的。娘一把揭过捂在坑角瓦盆上的草锅
盖,一股香气就向五月的鼻子里钻去。五月就醒了。五月一醒,六月也就醒了。五月和六月睁开眼睛,面前是一盆热
气腾腾的甜酷子”,可知叙述角度方面,故事以第三人称即儿童视角叙述,写出了儿童对于民俗民情的感受和纯真无
邪的心理,也很好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娘教五月如何用针,如何戴顶针。五月第一次体会到了往布里顶针
的快乐,把两片布连成一片的快乐。五月缝时,六月趴在炕上看。五月的针不防就滑脱,顶到肉里去,血就流出来。
五月疼得觥牙咧嘴。再看娘手中的针,怎么就那么服帖呢”,可知叙述方式方面,本文采用了顺叙中插叙的方法(现
实与回忆穿插的叙述手法),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使小说的节奏更加舒缓;”等他们洗完脸,爹和娘己经在院子里摆好
了供桌,甜醋子和花馍馍已经端到桌子上了,在蒙蒙夜色里,有一种神秘的味道,仿佛真有神仙在等着享用这眼前的
美味呢。爹向天点了一炷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
吉祥/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可知叙述内容方面,文章生动地再现了端午的民俗活动,内容极具地域特色。
【题目点拨】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
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
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
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
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10、1.D
2.A
3.A
4.(1)虞喜的同乡人贺循当了司空,是显贵的老前辈,每次到虞喜家里,连宿一两天忘记回家,说虞喜高深莫测。
(2)他们的志向操守足以激励世俗,广博的学识足以阐明道理,前些三子虽然不来应命,要再用博士之位去征召他们。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还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关
键点: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语气词、动宾搭配、句式整齐等。要根据语意做题,可用排除法。
译文:我听说举荐有才干的人士以后,明堂四门就都能肃穆,任用具有治国才能的大臣,天下就会太平,美善之道能
够彰明,这是有来历的。现在圣德钦明,想要光大万世的功业,应整肃好招贤用的车马,一有贤人马上就去招纳。
从结构上看,“二八举而四门穆”与“十乱用而天下安”结构对称,二者之间应该断开;而“天下安”中间不应断开,
故排除ABC。并且,“克”,是能够的意思,后面应该接动词,表示能够做什么,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徐州工程学院《服装结构与工艺(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师范大学《写意花鸟临摹》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师范大学《人工智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机械零件加工》课件教学日历
- 西南医科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林业大学《家具造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放射物理与防护》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昌学院《程序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数据结构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第十单元跨学科实践活动9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表单全套(格式可转换)联
- 医疗风险防范培训培训课件
- 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断与治疗
- 小学数学-《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整理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人工智能歧视的法律治理
- 林州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3-2 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2课时 教案
- 物流园区运营合作协议
- 星级班主任评比方案
- 客户投诉处理控制程序(含表格)
- 证照使用借阅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