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页PAGE论文题目Y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优化策略研究报告日期报告地点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一)选题目的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人才培养的形式多样,其中高职教育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重要的份额,它们主要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向社会输出一些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随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的提升,对职业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使得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也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因此,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发展总体趋向平稳,生源优势明显,每年都有大量的专业化、技能型人才依靠高职院校走向市场不同的岗位,这对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事情的发展总是存在两面性的。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凸显出比较多的问题,矛盾日趋明显。其中既包括各类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不断增加使得竞争压力较大,也包括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层次结构存在就业能力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与本科院校的学生,学情比较复杂,很多高考学生的分数比较低,学习能力较弱,一些来自中职的学生也适应了在中职学校的成长环境。高职院校面对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上虽然已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但是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应根据时代环境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以寻求一种真正帮助学生保持就业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群体数目庞大,如何处理好他们的毕业与就业问题是国家在稳定人力资源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考核相关高职院校向社会进行人才输出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问题,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作用比较明显,是否有效地发挥好就业服务体系的作用,与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稳定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今,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社会关注度极高。在高职院校内很多学生在毕业时就面临着失业,很难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反映出了高职院校毕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鉴于这种事实,国家和相关部门积极出台各种政策,积极引导毕业生顺利度过就业期的难关。尤其是在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上,通过政策支持、方向引导、资金调控等等去帮助毕业生稳定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就业局势的相对稳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有很多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基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好的就业服务体系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服务毕业生,可以让毕业生在就业工作中避免一些麻烦与问题,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已经在根据学校的特色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完善本校的就业服务体系,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YB高职院校也不例外。但从YB高职院校的实施情况来看,尽管小有成效,但并不明显,与一些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差距仍然较大。目前,YB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各种问题显露,不但影响了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还严重制约了YB高职院校的正常发展,如何有效地改善这一体系成为该校目前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本论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YB高职院校目前在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上存在的相关问题,进一步研究其就业服务体系的优化策略,以利于重新构建YB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相关内容,使YB高职院校毕业生高效地完成就业并稳定就业,全面促进YB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专业化技能型人才。(二)选题意义建设一个系统、完整的就业服务体系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非常的重要,在学生就业方面可以带来很多便利,是学生完成学业、顺利就业整个环节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YB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地优化策略,在改善YB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中的不足方面与优化高职院校人力资源与市场岗位的配置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理论意义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门话题,尤其体现在就业难这一层面上。对于刚刚出社会的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而言,由于他们缺乏工作经验,职场技能不足,人际沟通能力弱,一直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时遇到的一些困惑。本文通过对YB高职院校进行深入了解,对其学生就业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在整个过程中既结合了之前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还充分结合YB高职院校的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进行延伸和扩展,是对之前一些研究结论的一种新的探索,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层面具有一定的而理论意义。2.现实意义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是高职院校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但与学生的就业工作实际问题相联系,还是高职院校育人成果的一种最直接体现。就业情况与学生的就业质量和高职院校的社会名气、市场认可度等都紧密联系着,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综合能力,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名气、市场认可度实际举措。同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优化研究,不但是对当前社会转轨变型、经济深化改革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发展的一次实践讨探,相关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地利用时代特点、市场需求,完善其就业服务体系,可以有效改善YB高职院校本身与同行业内其他高职院校的就业前景,是理论指导实践,用于实践的一次体现。二、选题的依据(理论依据、技术依据、前期工作研究依据)(一)理论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是一项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工作,所以服务对象不只是即将毕业的学生,而是包括在校的所有的学生。在学生刚进校时,工作重点主要趋向于学生的个人特质发掘与职业倾向,并根据学生个人情况逐渐培养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在临近毕业时,开展一些就业指导、职场技能等内容。所以,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并非一朝一夕的,而是要靠学校联动各个部门一起实施不同的教育服务、就业服务内容,以取得更高的就业质量。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分析,可以得到高等院校的就业服务体系并不是单独由高校完成的,而是需要高等院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高校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应该是多元化的,一般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学校、人才市场、企业以及毕业生,这五个部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这五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鉴于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构成要素较多、维度较广,本文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学校层面,在实际的操作中,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就业服务机制、就业服务内容、就业服务平台三大方面。(1)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机制服务,即是为他人做事;机制,是相关组织的运行情况或是变化规律。服务机制,就是相关主体在为他人做事时的一种运行情况的总称。对于就业服务体系的服务机制而言,主要体现于高职院校在就业层面如何为学生服务的一种运行方式总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离不开高校的服务机制,而且这套机制应该是高效的、可行的,以促进学生顺利地完成就业工作。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机制的建立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了高校能否顺利开展有效的就业工作。纵观相关高校的就业服务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就业服务运转体系与就业服务相关制度。(2)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内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服务内容从范围上来说是比较广的,包括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实践安排、创新创效的引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素养培育、就业信息交互等方面。学生的日常管理,涵盖日常管理、思想道德培养、心理辅导、就业核实与跟踪等等内容。(3)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就业服务工作离不开有效的就业信息,如何让就业服务信息有效地拓展,必须发挥就业服务平台的作用。尤其是当前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很多就业工作不能单纯地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为了提升就业服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建立行之有效的就业服务平台显得非常重要。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与相关平台在建立一定联系后进行精准对接,实现共享信息和互通网络。就业工作者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市场需求对就业务服平台进行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学生群体要充分利用好就业服务平台,充分挖掘与整合其中的信息资源,找到实现就业的好渠道。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的建设意义重大,也是学校开展就业工作的重点项目。(二)技术依据1.人职匹配理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JohnHollana在书本《职业兴趣测验》中比较全面地提出了人职匹配理论。人职匹配理论主要凸显的是个体的个性与工作的联系,所以也有学者把其称为“个性与工作匹配理论”。Hollana认为,一个人的个性比较广泛,包括个体的兴趣爱好、专长特征等等,每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匹配到相对合适的工作,而且有利于在这项工作中发挥出优势,激发工作潜力。所以,当个体的个性特征与工作相吻合时,更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最低成本地留住人才,降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反之,不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增加组织的管理成本。所以,有效地把握好个性与工作的关系,有效地进行人职匹配,是个人发展与企业用人时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人职匹配的贴合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考核的重要理论。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可以让学生根据人职匹配理论进行定位,按照自己的人格特征进行专业的选择与毕业时的就业落实,以稳定就业。对于学校而言,要立足人职匹配理论,积极引导,为学生的人职匹配成功做好各项保障,还要从学生入校时就着手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朝着未来就业方向去奋斗,培养专业技能强、就业潜力大的新时代青年人才。2.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在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而且把其定位为人们的未来发展导向,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结合了心理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个体的相关实践形成的一种理论,主要用于个体对职业方向进行参考。其后,欧洲等国也借鉴了美国的这种思想,并在一些西欧国家传播较快。直至目前,很多国家仍然在沿用这种思想,很多人都依靠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定位,人们在工作时根据职业生涯对未来的工作进行合理规划可以避免很多弯路。舒伯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的研究最深入,他总结了之前学者的研究成果,扩展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将个体的职业生涯情况分五个部分,包括成长阶段、发展阶段、建立阶段、保持阶段、衰减阶段。舒伯有关生涯发展的五阶段理论,强调从主观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探寻职业的最佳选择,通过对不同阶段的具体发展任务或角色的划分,帮助个人更好的思考人生生涯发展之路。从舒伯生涯发展理论不仅可以看出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发展任务,而且每一个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职业生涯重点,在不同的阶段中,要区别对待。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在高职院校中也是比较重要的,首先体现在课程的开设上,对于大一学生,一般都会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低年级阶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在不同阶段去把握学生的发展特点,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赋予不同的成长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为学生高效地落实就业工作奠定基础。3.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最早由RobertDenhart和JennyDenhart两人提出,主要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社会群体聚焦公众的切身情况,即在之前的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前提上,强化了公共服务情况,让社会群体重视各项服务的效果。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部门在职能管理中,要重点把握与基层群体的沟通交流。同理,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初次就业群体,在就业群体中具有特殊性。并且,高职院校学生的充分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长效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增长甚至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需要转变官学本位思想,加强服务意识,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更多地关注高职院校毕业生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使用多种手段,相互协调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营造良好就业氛围。(三)前期研究工作依据本人在YB高职院校工作,对本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有一定的了解,使研究资料和调研数据的收集具备可行性。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具备完整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三、与选题有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一部分,国外关于就业服务的不同论述。美国的就业服务体系是比较先进的,其构成主体从最开始时就比较完善,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该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通常采用“联盟”的方式,学生的培养主体是学校,还会有相关合作企业的加入,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和市场上人力资源机构会提供一些就业方面的信息,这些参与主体形成了一种长期的“联盟”。通过这种“联盟”的方式,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并帮助学生解决了在就业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欧盟的一些国家也比较重视就业服务体系的发展,他们主要是将就业服务工作对外推送,呈现出“外包”的特点,虽然学校会参与其中,但并非是就业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政府、企业与社会人力资源机构是这一体系的主要贡献者。比如在德国,他们按照学生的就业需要,政府部门在不同的区域联系好相关的企业,或者是社会人力资源机构,让这些企业或者是人力资源机构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就业培训,同时还会提供一些就业信息供学生参考,充分保障了学生的就业率;在英国同样如此,政府与一些企业也会参与到学校的就业服务体系当中,给学生提供一些就业前的系统培训,为学生顺利找到较好的工作奠定基础,让一名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具备一定职场经验。在日本,其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与美国比较类似,在学校培养学生的同时,政府、企业等媒介也会加入,总体呈现出联合培养的特点,而且,他们重视学生的就业规划问题,在学生未来职场的发展问题上提供较多的参考。除此之外,一些国家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还会充分利用一些就业服务机制,在考虑学生的自我成长问题前提下,在制度上保护毕业生的相关权益使其利益最大化,在教学中融入一些优秀的案例供学生学习与借鉴,以免学生落入就业圈套,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第二部分,相关专家学者对就业服务就行了相关的研究。Osborn(2014)通过研究很多的个体情况与就业服务情况,利用计算机辅助生涯指导与在线评估的方法,综合分析了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并在特质因素理论前提下指出了在个体的职业生涯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个人特质与个人的工作岗位相结合。这一种结合是否有效,体现在就业层面是否能适应,可以促使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充分考虑就业问题,并在就业过程中利用好个人特质,为工作价值的呈现提供效益。RonaldHsia与LaurenceChau(2018)就提到“特性因素”理论的重要性,他们将该理论分开阐述,认为“特性”主要是代表求职者特点,而“因素”代表市场对“特性”的需求,当两者完全吻合或者趋向吻合时就是指求职者与用人方达到一种双方认可的状态,所以在就业服务中,需要强化“特性因素”理论的重要性,求职者除了要充分认识自我之外,还要为求职者的“特性”发展创造条件,让其适应更多“因素”的需要。S.A.Kuz'min(2018)指出,美国学者CarlRansomRogers上世纪四十年代对“特性因素”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挑战,认为“特性因素”应该主要把握个体特质,个体行为是内因,内因可以主导个体的行为,让个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职业定位,而就业服务仅仅起到辅助作用,两者并没有很密切的联系。WoodDonnaE(2018)提到的当事人中心疗法,认为在求职者的就业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心理治疗理论来辅助就业,促进当事人或者个体更多地思考自身的有益力量,来积极引导其发挥更多的潜力,来解决就业过程中的一些问题。GregorGall(2019)指出美国的Ginsburg等人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认为求职中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会经历三个层面的问题,在选择层面的思考、在实践过程的抉择、在获取之后的对比,指出求职中的学生应该重视就业过程中的服务内容,尤其是关于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要充分地把握与合理地规划。Maside(2019)在书中指出,美国学者Thupler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到了“职业生涯”这一名称,并指出职业生涯与就业服务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职业生涯主要是求职者自我完成,而就业服务大多数由外部完成,就业服务一般会影响求职者的职业生涯,对求职者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MarioMunta(2020)通过对自己多年职场经历的研究,总结出了许多职业规划的心得,帮助数百万人改变了他们对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他的职场经验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让求职者清晰地认识自我,并在求职过程中规避一些风险,帮助求职者高效地确定就业方向与就业岗位,总体而言,他做的就是就业服务体系具体内容的构建。楚旋与林可等人(2014)在研究英国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时也提到,国外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中参与主体较多,这一点与国内有点类似,都涵盖了除高校之外的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人力资源机构等等,呈现出多元融入、共同发展的特点,但是具体的操作模式受到国家体制与政策的差异化影响,有很多不同之处。(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一部分,对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现状和参与主体的研究。张晶晶(2019)提到,对于高校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应该是多元化的,一般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学校、人才市场、企业以及毕业生,这五个部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所以,她通过问卷、访谈、数据分析等调查方法对这五部分主体进行了系列研究,并论证这五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王允(2019)以省为单位,研究了该省近几年的就业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毕业生找到工作与稳定就业的效果。研究指出,该省的一些就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利于学生就业,尤其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降低,但是有一些政策比较“高大上”,并不吻合学生的一些实际情况,在落实层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反而不太利于毕业生留在本省就业,导致人才流向别的省份。所以,他根据存在的问题,从就业服务体系上也给出了一些参考建议与优化策略。刘卿(2020)指出,高校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这些没有工作经验、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学生而言,要把握好社会的各种环境,以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这些社会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的,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高等院校的相关管理规定与就业制度、社会发展情况等等。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才的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社会环境,从中起到调和的作用,来促进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刘桉秀(2020)也指出,高等院校的就业服务体系并不是单独由高校完成的,需要高等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第二部分,对高校就业服务内容的相关研究。徐凌(2018)对湖北省三个学校的毕业生做了分析与调查,通过对各自呈现的问题进行对比,找到了这三所学校在就业服务层面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黄李琳(2018)借鉴国外的一些高校经验,结合国内的几所高职院校从就业服务的内容开展了相关研究,就业服务内容主要涉及到学校的综合管理能力层面、制度建设层面、信息化建设层面、师资队伍建设等层面。胡桂花(2018)重点研究了高职院校的就业服务内容,提出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就业服务的内容,并从大一入校开始就应该着手开展,主要包括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以及就业指导等内容,让学业与就业紧密挂钩,让就业理念贯穿整个大学。第三部分,当前高职院校在就业服务层面的创新性研究。刘妍(2018)认为可以把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贯穿到高职院校的就业服务当中,在学校参与的前提下,市场起引导作用、政府起主导作用去优化毕业生的就业服务问题。吴蓉蓉(2018)认为当前的就业服务应该融入更多的新媒体技术与信息化技术,尤其是就业平台、学生管理平台等等的建设,可以充分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效的宣传,同时利用好信息化技术的作用,提升毕业生就业的效率和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便利性。陶逸(2018)指出当前的高职院校在就业服务层面创新性动力是不足的,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学情较弱和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不强,所以要想高职院校的就业服务有创新,要从学生学情和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两方面共同出力。(三)研究评述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体都体现了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于毕业生而言非常重要,而且不可或缺,具体可以综述如下。就国外而言,对于就业服务的不同论述,各国都有开展过相关的研究,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美国的就业服务体系通常采用“联盟”的方式;欧洲相关国家主要是将就业服务工作对外推送,呈现出“外包”的特点;日本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与美国比较类似,总体呈现联合培养的特点,而且,他们重视学生的就业规划问题。除此之外,一些国家还比较重视学生的自我成长问题。国外对就业服务内容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个体情况与就业服务情况层面,重点提到个人特质、“特性因素”、求职者、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理论,此外,国外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中参与主体也是较多的,这一点与国内有点类似,都涵盖了除高校之外的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人力资源机构等等,呈现出多元融入、共同发展的特点,但是具体的操作模式受到国家体制与政策的差异化影响,有很多不同之处。就国内而言,对于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现状和参与主体的研究,都比较认可应该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学校、人才市场、企业以及毕业生,这几个部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强调就业政策、制度等等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不能过于空洞,要注重落地执行。对于高校就业服务内容的相关研究学校之间存在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就业服务内容主要涉及到学校的综合管理能力层面、制度建设层面、信息化建设层面、师资队伍建设等层面,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以及就业指导等内容,让学业与就业紧密挂钩。对于当前高职院校在就业服务层面的创新性研究,认为当前的高职院校在就业服务层面创新性动力是不足的,主要提到可以采用政府与市场和学校相结合的形式,并融入一些新媒体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纵观相关的文献研究,总体来讲,国内对于高等院校就业服务体系的研究虽然比较丰富,但可以发现主要还是集中于本科院校,针对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的研究涉及的还较少,研究的切入点主要集中在就业服务体系管理机制方面。而本文的研究是从高职院校的角度,以YB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开展的,在研究领域的广度上是一种创新;同时,本文是基于问卷调查,提出YB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在就业服务机制层面、就业服务内容层面、就业服务方式层面、就业服务平台层面存在的问题,对四个层面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优化对策提出的,在研究领域的深度上是一种创新。四、主要研究内容根据论文行文结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撰写论文,研究拟分为六个章节,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为绪论。对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内容展开分析与论述。第2章为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对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叙述,并提出一些笔者的观点。第3章为YB职校学生就业服务现状与问卷调查的实施。本章首先对YB职校进行介绍,然后简要说明YB职校学生就业服务现状,并对YB职校开展学生就业服务现状调查。第4章为YB职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问卷调查,提出YB职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在就业服务机制层面、就业服务内容层面、就业服务平台层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三个层面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5章为YB职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优化策略。根据YB职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优化策略。第6章为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展望。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的可行性分析)(一)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本文根据YB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地优化策略,在策略提出之前,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相关研究成果等内容作为依据,故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在论文的撰写前,笔者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大量地收集和阅读与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成果等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的综合论述、整理、分析,得到对论文的写作有帮助的理论研究与重要观点,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使论文的研究结论有理有据。2.案例分析法就业问题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本文选取了就业问题中就业服务体系这一层面开展研究。为了更加贴切地提出优化策略,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入YB高职院校,对该学院进行全面的问题剖析,为文章提出的结论提供更多的论据,使论文的分析与研究更有实际意义。3.问卷调查法YB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不同的层面,如何发现其中不同层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去化解问题,需要深入了解YB高职院校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故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通过真实的问卷调查,来收集YB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中的具体情况,再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并客观、真实地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二)技术路线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YB职校基本介绍、学生就业服务现状、问卷调查YB职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国内外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经验借鉴结论与展望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1章绪论第2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3章YB职校学生就业服务现状与问卷调查的实施第4章YB职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5章YB职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优化策略第6章结论与展望机制、内容、平台层面YB职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优化策略现状分析;问卷的设计、过程、结果图1技术路线本文把YB职校作为研究对象,针对YB职校目前在就业服务体系上存在较多的问题,诸如就业服务机制、就业服务内容、就业服务平台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地优化策略。就业服务机制层面要优化就业服务运转体系、完善就业服务制度;在就业服务内容层面,要改革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完善就业服务课程教学组织、强化就业服务的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手段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行跟踪反馈与延伸就业服务模式;在就业服务平台层面,要实现就业服务平台的强强联合与精准对接、实现共享信息与互通网络、建立供需精准对接服务平台、充分挖掘整合信息资源。最后,在完善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制度、加强学生就业服务组织领导、开展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绩效考评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实施的保障。六、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及解决方法和措施问卷调查法困难在于将某一群体的研究发现推广至更大群体中,因此在严密性和说服力上需要有更多投入。在个人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希望通过文献部分补充现有不足,从而发现和归纳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七、论文工作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果建设一个系统、完整的就业服务体系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非常的重要,在学生就业方面可以带来很多便利,是学生完成学业、顺利就业整个环节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YB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地优化策略,在改善YB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中的不足方面与优化高职院校人力资源与市场岗位的配置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2022.8.5——2022.8.10:查阅文献资料,选择研究方向,确定论文题目2022.8.15——2022.8.30:完成选题表、任务书和开题报告;2022.9.10——2022.10.29:检索回顾相关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数据和案例,完成论文初稿;2022.11.1——2022.12.27: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的修改,并最终定稿。八、已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1]陈成文,毛璐,李恒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与促进大学生就业:国外经验及其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4(03).[2]陈洁,朱琳.国外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先进经验研究与借鉴[J].科技创业月刊,2018.[3]武晓红,李自维.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5.[4]郑军.英国高校服务就业创业的理念与实践[J].世界教育信息,2017.[5]许衍琛.日本三元交互大学生就业模式及其借鉴[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6]Osborn.Analysisandapplicationofcareerevaluationresults[M].ChineselaborandSocialSecurityPublishingHouse,2014.[7]RonaldHsia,LaurenceChau.Industrialisation,EmploymentandIncomeDistribution:ACaseStudyofHongKong[M].TaylorandFrancis:2018.[8]S.A.Kuz'min.TheDevelopingCountries:EmploymentandCapitalInvestment[M].TaylorandFrancis:2018.[9]WoodDonnaE.FederalisminAction:TheDevolutionofCanada'sPublicEmploymentService,[M].UniversityofTorontoPress,ScholarlyPublishingDivision:2018.[10]GregorGall.HandbookofthePoliticsofLabour,WorkandEmployment[M].EdwardElgarPublishing:2019.[11]CasanovaErynnMaside.DustandDignity:DomesticEmploymentinContemporaryEcuador[M].CornellUniversityPress:2019.[12]MarioMunta.EUSocio-EconomicGovernanceinCentralandEasternEurope:TheEuropeanSemesterandNationalEmploymentPolicies[M].TaylorandFrancis:2020.[13]楚旋,林可,郑超.英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分析及其启示[J].重庆高教研究,2014(06).[14]张晶晶.呼和浩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15]王允.高职院校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期望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9.[16]刘卿.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20.[17]刘桉秀.A高职院校就业服务质量诊断及提升对策[D].华南理工大学,2020.[18]徐凌.五年制高职舞蹈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探析[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8.[19]黄李琳.高职院校就业服务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8.[20]胡桂花.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协同构建及践行策略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21]刘妍.辽宁省促进高职生就业政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8.[22]吴蓉蓉.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23]陶逸.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24]LiftingLegalBarrierstoWomensEmploymentinAzerbaijan[M].WorldBank:2020.[25]GoldinClaudi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牛只养殖与冷链运输购销合作框架协议3篇
- 个人理财规划与实践指南
- 2024年业务调整:运营策略变更协议3篇
- 2024三方仓储配送及供应链金融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办公场所使用权租赁及装修工程合同2篇
- 2024年度石料供应合同的争议解决合同2篇
- 2024年度拆迁补偿评估及合同执行合同3篇
- 2024年度汗蒸房合作经营合同3篇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酒店餐饮运行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安全保卫合同:养老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2篇
-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古诗文默写(-)
- HIV抗体初筛实验室工作制度
- (完整版)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
- 甲状腺术后乳糜漏的护理PPT课件
- 沥青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 北京理工大学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 采购货物验收报告单
- 失禁性皮炎指南ppt课件
- 曲线运动课件
- 《阅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 组合数学讲义 2章 母函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