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六安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六安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安徽省六安市六安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安徽省六安市六安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安徽省六安市六安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安二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甲骨文发现后,学者们利用甲骨卜辞及《史记·殷本纪》等先秦秦汉典籍,开展对商王的世次研究,其中关乎商代宗法制度、甲骨卜辞断代、商朝特殊历史事件的正确认识等问题得以明确。上述材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C.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2.西周初年规定,周王对诸侯国君有监国之制,诸侯国官吏要职须由周王任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这些规定()A.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B.维护了宗族血缘关系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势力D.剥夺了诸侯国君权力3.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王朝统治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互相征伐不断,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现实。为此,孔子提出了()A.无为而治B.施行仁政C.君舟民水D.克己复礼4.安徽寿县的芍陂,由楚国令尹孙叔敖于公元前598—前591年组织修建,灌溉着淮南地区的万顷耕地。这一工程的兴修()A.反映了春秋农业的进步B.显示出楚国变法的决心C.践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成为我国水利事业开端5.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的三则史料,由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三公九卿制度B.皇帝制度C.内外朝制度D.禅让制度6.汉武帝即位后,宣称有的诸侯子嗣多达十几人,却只有嫡长子才可继承到此和爵位,这不利于宣扬仁孝之道。因此,规定诸侯必须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侯国。此举的目的是()A.宣扬儒家的仁孝之道B.削弱诸侯封地和势力C.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D.削弱宰相权力7.西汉为了巩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征发戍卒戍边,并且建立了一套专门的管理制度,戍卒在完成候望等军事任务外,还要承担许多杂役,主要包括烹饪、种植、建筑等方面。这()A.拓展了西汉统治疆域B.保证了戍卒在西北地区自力更生C.加强了西北地区建设D.推动了西汉地方管理体制的成熟8.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许多杰出人物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苏武绝不“屈节辱命”的精神,马援“马革裹尸”的情怀,班超“投笔从戎”的追求。他们的事迹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原因是都蕴含着()A.耕读传家的理想B.勤劳勇敢的品质C.家国天下的情怀D.无为而治的理念9.相传诸葛亮曾在云南大规模推广茶叶种植,才有了举世闻名的普洱茶。为了纪念诸葛亮,这里的人们奉诸葛亮为茶祖。类似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在西南地区还有很多。这种传说反映了三国时期()A.西南地区得到开发B.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西南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茶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10.如果把“三国鼎立、少数民族内迁、江南开发、改拓跋姓为元姓”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B.中外交流与区域开发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11.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加强北部边防C.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D.巩固隋朝的统治12.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皇权专制是逐渐形成的,从汉朝到魏晋只能算是“相对专制”、唐朝也只是“有限专制”。唐朝“有限专制”的原因之一是门下省可以()A.审议封驳朝廷政令B.总理全国的行政事务C.掌握最高监察权力D.决策政务并草拟意见13.隋唐科举制与汉代的察举制的最大区别是科举制为自荐、察举制为他荐,而不在于是否分科取士。关于这一区别,有学者明确指出:他荐则选人权操之于荐主,自荐则选人权操之于中央,这正是科举制行之千余年的奥秘所在。据此可知,科举制()A.官员文化素质高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有利于扩大儒家思想的影响D.彻底扭转了门第观念14.唐代,传统低矮家具逐渐被更为舒适便捷的高足家具取代,如胡床、胡桌、胡椅等家具取代了席子和食案,传统礼仪里的席地跪坐也随之被垂足高坐取代。这反映出唐代()A.经济发展带动生活的个性化B.外来文化冲击了儒家伦理C.习俗变迁中学习汉族文化D.民族交融带来生活习惯改变15.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文艺成就达到高峰,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有()①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官僚政治逐渐成熟提供了人才基础③百家争鸣提供了思想源泉④民族交融提供了多元的文化基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了一项赋税制度,规定:每户按户等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该赋税制度是()A.两税法B.均田制C.租调制D.井田制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17.【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建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是适应新兴的封建地主制经济的需要而在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秦始皇把这一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自中央到地方由三个主要环节构成。第一个环节就是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元首制度;第二个环节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政治、军事;第三个环节是地方行政制度。——摘编自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材料二汉承秦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汉武帝刘彻是秦始皇以来又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把秦始皇创建、汉高祖重建的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强化、完善,建立起空前强大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及其意义。(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是如何将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强化、完善的。(14分)(3)谈谈你对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认识。(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偏安江南的政权修建了一些水利工程,组织开垦了大量荒地,耕地面积逐渐扩大。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商业也逐渐活跃起来,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商业贸易日益繁荣。——摘编自李伯重《中国经济史研究》材料二唐代江南地区广泛使用曲辕犁,广泛种植水稻,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成为全国重要粮仓。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日益广泛。丝织业、陶瓷业、造纸业等行业技术精湛,产品的质量上乘,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大量出口海外。随着大运河的进一步疏通和完善,江南与北方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江南地区涌现了众多商业城市,扬州、杭州等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和货物集散地,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商品。江南地区的海外贸易也十分活跃,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江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摘编自[英]崔瑞德等《剑桥中国隋唐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