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2024八上·昭通月考)阅读
日寇见我军阵地上机枪不响了,就趁机向我军要塞(sài)扑上来。在这紧急关头,王本清副连长强忍伤痛,爬到机枪阵地,用手____机枪上的泥土,握紧机枪,对准向前猛冲的鬼子猛射。在副连长的____下,弹药手忍着伤痛,给副连长递子弹。王副连长紧绷着黝(yōu)黑的脸喊道:“同志们,山高林密,我们要把小日本鬼子都找出来,让他们无所遁形!"战士们一阵猛拼猛杀,又将小日本鬼子打退了。阵地上,子弹、炮弹、弹片____着,硝烟、泥土夹杂着水点乱飞,空气里弥漫着火辣辣的火药味,让人差点窒息。战士们的子弹、手榴弹要打光了,情况越来越严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参谋带领前来增援的一排赶到了前沿阵地,他沉着指点,组织战士们投入战斗。
两路敌人见三次冲锋都攻不下我军前沿阵地,部队伤亡又太大,难免产生了情绪。敌人恼羞成怒,像野兽一样对我军展开惨绝人鬟的射杀。他们集中全部兵力,分三个梯队,组织第四次冲锋。这次,敌人将所有的轻重武器都用上了,三个梯队蜂拥而上,向我军阵地猛扑而来。战场上的枪炮声____,敌人已扑过桥开始疯狂杀戮(lù)。面对敌军的挑衅(xìn),刘参谋立即率领一排勇士,同日寇展开了白刃战。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sài)B.黝(yōu)C.戮(lù)D.衅(xìn)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紧绷B.遁形C.窒息D.惨绝人鬟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抹掉感召飞舞振聋发聩B.去掉感动飞舞震耳欲聋
C.抹掉感召呼啸震耳欲聋D.去掉感动呼啸振聋发聩
4.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搭配不当B.语义重复C.缺少宾语D.语序不当
5.下列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土壤改良需要综合运用工程、农机、农艺手段,实践中的问题比想象中更复杂。沉下来,钻进去,办法总比问题多。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不断修正、改造、升级,机械作业速度从每小时两亩地提升到十七亩地,改土后效持续五年以上。永不言弃、上下求索,实事求是、自力更生,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①面对挑战,创新路上大胆闯,跌倒就要爬起来,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②再尝试深翻,却发现障碍土壤翻到地表后,反而导致大量减产
③紧接着种植苜蓿尝试进行生物改良,可一年到头,障碍土层迟迟不见破碎
④为了改良白浆土,我们曾引进机械进行深松,乍一看打破了土层,但降雨过后土层很快就回到初始状态
⑤于是我们探索后提出“白浆土心土培肥技术”,苦于没有配套机械,就买来铁板、钢板,引进外国农机模具,一边学习机械知识,一边拿着焊枪制造工具。
A.②④①⑤③B.④②⑤①③C.②④⑤③①D.④②③①⑤
【答案】1.B
2.D
3.C
4.A
5.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句子排序;词语的使用(搭配);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5)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1.ACD.正确。
B."黝“正确读音应为“yǒu”
故答案为:B
2.本题考查字形。
D.惨绝人鬟——惨绝人寰;
故答案为:D
3.本题考查词语辨析。一空,去掉:指摆脱掉,抛弃,根除。抹掉:按着向下移动、除去。句子形容用手去掉枪上的泥土,用“抹掉"恰当:二空,感召:感化和召唤。感动:触动感情,引起同情、支持或荄慕。句中形容副连长对弹药手的感化召唤,用”感召“恰当:三空,飞舞:飞翔飘舞,飞翔盘旋。呼啸:发出长长的、高亢的声音。句子形容炮弹发出的声音,用“呼啸恰当";四空,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句中形容枪炮声,用“震耳欲聋"恰当;
故答案为:C
4.画线句“沉着”与“指点"搭配不当,应将“指点”改为“指挥";
故答案为:A
5.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④“为了改良白浆土“承接上文话题“土壤改良”,写实施方案;②“再尝试深翻"承接“引进机械进行深松”;③“紧接着“按时间顺序继续写措施和遇到的问题;①"面对挑战“写遇到问题的态度;⑤“于是我们探索后提出…“写最后的解决方法。
故答案为:D
6.(2024八上·昭通月考)名篇名句默写
(1),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3),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了春天的鸟儿争抢向阳的树枝,燕子衔泥筑巢的句子是:___,___。
(6)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体现了诗人虽身居闹市,内心却宁静淡然的诗句是:,。
【答案】(1)大漠孤烟直
(2)绿叶发华滋
(3)老骥伏枥
(4)家书抵万金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漠、骥、枥、莺
故答案为:大漠孤烟直;绿叶发华滋;老骥伏枥;家书抵万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2024八上·昭通月考)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落下帷幕,三十余项主题活动,展现出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国民阅读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升至81.8%,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
材料二:
数字阅读包括电子阅读和有声阅读。其中,电子阅读又可分为电子书阅读和网络原创文学作品阅读;有声阅读包括有声书阅读、广播剧(节目)阅读和在线课程阅读等3种主要形式。调查显示,作为数字阅读主力军的年轻人最爱的五大类型是青春文学、文学、心理学、传统文化读物和科幻类作品;年轻人最爱的传统文化读物是《论语》《红楼梦》《西游记》,讨论度最高的是《资治通鉴》。
材料三:
大数据、云计算、AR、VR、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不断创新,人们的阅读互动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场景化。AI技术已能让一部电子书生成分角色、声音多元的音频产品,在多角色对话模式下配备不同音色,大大提升人们的阅读体验。
7.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主要信息。
8.学校正在开展“饱读诗书,充实自己”的读书会,请结合三则材料说说做好此项工作中可以进行哪些有益的尝试?
【答案】7.材料一: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阅读综合阅读率升至81.8%,人均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材料三: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的阅读互动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场景化。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
8.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阅读体验。
【知识点】材料探究;见解表述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筛选信息答题技巧: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补充、筛选、提取所需要的信息;②合理地概括信息;③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7.本题考查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在把握材料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即可。结合材料一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直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国民阅读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升至81.8%,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可概括为: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阅读综合阅读率升至81.8%,人均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结合材料三“大数据、云计算、AR、VR、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不断创新,人们的阅读互动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场景化大大提升人们的阅读体验“可概括为: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的阅读互动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场景化。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
故答案为:材料一: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阅读综合阅读率升至81.8%,人均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材料三: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的阅读互动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场景化。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
8.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题目要求找到对应的重点语句,提炼概括即可。由材料一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落下帷幕,三十余项主题活动,展现出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可知,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由材料二“作为数字阅读主力军的年轻人最爱的五大类型是青春文学、文学、心理学、传统文化读物和科幻类作品;年轻人最爱的传统文化读物是《论语》《红楼梦》《西游记》,讨论度最高的是《资治通鉴》“可知,培养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兴趣;由材料三“大数据、云计算、AR、VR、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不断创新“AI技术已能让一部电子书生成分角色、声音多元的音频产品,在多角色对话模式下配备不同音色,大大提升人们的阅读体验”可知,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阅读体验。
故答案为: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阅读体验。
(2024八上·昭通月考)红色经典表现的是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是最宝贵的文学遗产。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请你完成下面的问题。
材料: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我们读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书生出身的“造反者"是____(人名),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曾组织上海罢工,是党的创建人;全家被灭口六十六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是____(人名)。
9.把材料中的两处人名分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0.班上要开展主题为“热血青春,奋斗无悔"的座谈会,此书中也有很多人在青春年华中体现了他奋斗的历程和意义。请举书中一个人的例子,结合原著说说为什么他的事迹契合座谈会主题。
【答案】9.周恩来|徐海东
10.《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从小极具反抗精神,10岁时曾逃学,体验到了胜利的“罢工”;勤奋好学。在省立图书馆自修,博览群书,考取湖南师范学校。后来发动了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反“围剿"、长征等,体现出他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出色的军事才能。他的青春是为祖国和人民而奋斗的青春。所以适合座谈会的主题。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红星照耀中国》
【解析】【点评】(1)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体验和感受。从名著的基本内容出发,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联系现实生活,表达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9.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一空,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大它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他个了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了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徐海东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庭,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他长着一对宽阔的孩子气的肩膀,身材修长,四肢灵活。
二空,21岁时,徐海东因家庭纠纷离家,步行到了汉口,接着又到了江西,做了一年窑工,本打算回家,却因得霍乱花光了积蓄,就参加了军队。他对军阀的军队感到厌恶,和一个军官一起开了小差,逃到广州,参加了张发奎将军的国民党第四军。1927年春,国民党军队分成左翼和右要两派,徐海东站在激进派一边,不得不逃亡,他偷偷地回到了黄陂。这时,他在一些学生的宣传影响下已成了共产党员,他在黄院就立即开始建立党支部。
故答案为:周恩来;徐海东
10.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列举书中一个人的事例,体现“热血青春,奋斗无悔”这一主题即可。
故答案为:《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从小极具反抗精神,10岁时曾逃学,体验到了胜利的“罢工";勤奋好学。在省立图书馆自修,博览群书,考取湖南师范学校。后来发动了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反“围剿”、长征等,体现出他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出色的军事才能。他的青春是为祖国和人民而奋斗的青春。所以适合座谈会的主题。
11.(2024八上·昭通月考)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挑选出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用正楷临写在田字格内。
暑盈玄
往具黄
秋辰宇
收宿宙
【答案】略
【知识点】字体书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汉字抄写。注意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
故答案为:暑;盈;玄;具;黄;秋;辰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的抄写。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划平正,结构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构。标点符号各占一格。
12.(2024八上·昭通月考)有一种字体,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笔画连绵,龙飞凤舞,难以辨识。审美价值高于实用价值。以下几幅字中属于该字体的是
【答案】D
【知识点】书法
【解析】【分析】“笔画连绵,龙飞凤舞,难以辨识"的是草书;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2024八上·昭通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托物起兴,借断戟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B.“铜雀”指铜雀台,是曹操休闲行乐的地方。
C.三四句的假设,感慨周瑜赤壁之战取胜得益于地利。
D.整首诗采用“大中取小,以小见大"的写法,体现了历史的大气象。
14.同样是描写战争,请说说此诗的尾联与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最后两句体现的情感有何不同之处?
【答案】13.C
14.此诗后两句通过假设周瑜如果没有东风的帮助就难以取胜,暗含诗人生不逢时的慨叹,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雁门太守行》最后两句引用了燕昭王招贤的典故,表达了戍边将士为国捐躯,誓死报效朝廷的坚定决心。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建功立业;赤壁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13.ABD.正确。
C.三四句的假没,感慨周瑜赤壁之战取胜得益于天时,地利和人和;
故答案为:C
14.本题考查对比阅读。“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暗示了诗人设想的结果曹胜吴败。作者借赤壁之战这则历史故事,表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为: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诗人借黄金台之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表现了唐军将士的英雄气概,传达出诗人在爱国主义的立场上,对于出击外族侵略将士的赞颂。
故答案为:此诗后两句通过假设周瑜如果没有东风的帮助就难以取胜,暗含诗人生不逢时的慨叹,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雁门太守行》最后两句引用了燕昭王招贤的典故,表达了戍边将士为国捐躯,誓死报效朝廷的坚定决心。
(2024八上·昭通月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临皋亭①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②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③及助役钱④耳。
(节选自苏轼《临皋闲题》)
【注】①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②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③两税:夏秋两税。④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念无与为乐者念: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
吾饮食沐浴皆取焉皆:
闻范子丰新第园池闻: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17.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甲文中作者夜游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18.两文都提到了“闲”,请你谈谈两文中的“闲”体现的共同含义是什么?
【答案】15.考虑,想到;于是,就;都是;听说
16.①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
②我不如他的地方,也就是我这儿不能缴夏秋两税和助役钱吧。
17.作者虽遭贬谪,内心悲凉,但面对月色,醉在其中,乐从心生;更有好友相伴,漫步悠闲,孤寂之情消散,喜从心来。
18.①反映了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表现了他郁郁不得志的无奈心境。②表达了作者既来之则安之的安闲自适的心境。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附参考译文】【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入门内,(于是我)高兴地起身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地面如积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呢?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乙】
临皋亭下不远处就是长江,长江水有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时吃喝洗涮都是从江里打水,何必想着回家乡呢?江山风月,本来是没有主人的,谁在用便可以说是主人。听说范子丰新买了园子,不知和我这里比怎么样?我和他差的,也就是我这儿不能缴税吧。
15.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1)句意: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2)句意: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遂:于是,就;(3)句意:我平时吃喝洗涮都是从江里打水。皆:全,都;(4)句意:听说范子丰新买了园子。闻:听说。
故答案为:考虑,想到;于是,就;都是;听说
1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1)句中注意重点字词“如(像),空明(澄澈透明),交横(纵横交错),盖(大概是,原来是)(2)句中注意重点字词“上(上缴),及(和),耳(罢了)"
故答案为:①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②我不如他的地方,也就是我这儿不能缴夏秋两税和助役钱吧。
17.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可知,苏轼“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此为夜游之“乐";结合“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办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可知,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与有着相同遭遇的友人漫步中庭,共享这美好月色,心情悠闲自在的;此亦为夜游之“乐"。
故答案为:作者虽遭贬谪,内心悲凉,但面对月色,醉在其中,乐从心生;更有好友相伴,漫步悠闲,孤寂之情消散,喜从心来。
18.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情感主旨。首先了解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谚到黄州任职。作者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道。《临皋闲题》写于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日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甲】文写“闲"的句子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其意思是: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苏轼称自己为“闲人”,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根据“怀民办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可得:“闲“字体现在与友人一起散步的悠闲;根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可得:“闲“字又体现在赏月的欣喜。联系作者被贬黄州的写作背景可知,还有被贬的悲凉。作者称自己为“闲人”,有自嘲之意,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豁达的胸怀。【乙】文写“闲"的句子是“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其意思是:江山风月,本来是没有主人的,谁在用便可以说是主人。再结合前一句“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意思是:临皋亭下不远处就是长江,长江水有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时吃喝洗涮都是从江里打水,何必要去人多的地方住呢!结合苏轼的经历,此时他被贬黄州,在那里担任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表现出苏轼的乐观豁达。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闲”中有一份欣喜。正是因为闲,所以作者才能和友人漫步庭院,欣赏美好月色;正是因为闲,所以作者可以去看江山风月。这份“闲"体现了作者欣赏自然美景时的欣喜和怡然自得;“闲“中有一种洒脱,虽然被贬,但是作者仍然能够欣赏自然山水、江山风月的美好,表现出一种洒脱、淡泊,体现出苏轼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闲“中也有一丝悲凉的意味。苏轼被贬黄州,怀才不遇。有才不被重用,闲来无事,只能寄情山水,聊以慰藉。
故答案为:①反映了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表现了他郁郁不得志的无奈心境。②表达了作者既来之则安之的安闲自适的心境。
(2024八上·昭通月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流淌在世界屋脊的“冰河”
涂杰楠
①一条冰河从青藏高原的西部延伸到东部,绵延数千公里,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山地冰川群,以绚丽多彩的景象吸引着科学家和探险爱好者前往探索。
②冰河又称冰川,是高寒地区降雪经过粒雪化,密实变质成为冰川冰,达到一定厚度并能在重力作用下缓慢流动的自然冰体。通俗来说,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
③冰川是青藏高原极其重要的固体淡水资源,我国从青藏高原发源的主要河流都有冰川融水补给。
通过近年来的调查统计,青藏高原地区共分布冰川3.9万余条,面积3.8万余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的80%以上,其中昆仑山冰川最多,有9472条,面积达11498平方千米。
④青藏高原地区规模最大的冰川为音苏盖提冰川,分布在我国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紧邻喀喇昆仑山主峰乔格里峰,冰川延绵40千米以上,面积355平方千米,估算体积约117立方千米。如果将音苏盖提冰川全部换算成水,假设每人每天饮用2瓶500毫升矿泉水,该冰川所蕴含的水够全球70亿人饮用40年以上。
⑤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青藏高原冰川逐年减少,初步估算冰川面积每年减少约0.3%。消失的冰川以面积较小的悬冰川为主,随着气温的上升,冰川全部融化消失。喜马拉雅山地区是青藏高原冰川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根据相关调查监测结果,近40年来,喜马拉雅山区域冰川共减少1029条,面积减少2823平方千米,年均退缩率约0.87%。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坝县的金岭冰川是我国退缩最快的冰川之一,近50年退缩了约5千米,年均退缩速率达100米/年,其前缘冰湖——炯拉错在50年内扩张了约400%,成为我国面积第二大的冰碛湖。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青藏高原的冰川将进一步消融乃至消失。
⑥卫星图像显示,除了消失,青藏高原冰川的变化主要还有退缩、分裂和扩张3种变化方式。退缩的冰川普遍发生在各种类型的冰川中,随着温度升高而融化加快,冰川面积变得比原来小,发生退缩。冰川的分裂其实是冰川退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发生在山谷冰川中,由多个支冰川组合而成的复合型冰川发生退缩,本来相连的冰川分离开来,分裂形成多条冰川。在异常气候下,喀喇昆仑山和西昆仑山部分区域冰川发生扩张。对此发生的原因,科学家们虽然提出了小气候影响的模型,但仍未达成共识,有待进一步验证。另外,还有一种典型的冰川运动也会形成冰川扩张,就是冰川跃动。冰川跃动又称冰川波动,指冰川运动速度具有缓慢与快速有规则的周期性交替的现象,是冰川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跃动期冰流速度比平静期要快几十倍甚至数百倍。
⑦青藏高原的冰川是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它们不仅孕育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也是多种物种的栖息地。我们应尽力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让我们的后代依然能够享受这片美景。
19.阅读全文,请说说青藏高原的冰川有哪些变化方式?
20.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1.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第⑤段加点词组的表达效果。
【答案】19.青藏高原冰川的变化主要有消失、退缩、分裂和扩张四种变化方式。
20.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冰川的形成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了冰川的特征。
21.“根据相关调查监测结果"表明了信息来源是经过科学调查过的。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域冰川减少的数量、面积以及年均退缩率等数据是经过调查监测得出的,具有权威性。这个词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增强可信度,使说明语言更有说服力。
【知识点】平实性说明文;把握说明对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语言特点。说明文语言主要有两个特点,准确和生动,准确性从列数字和具体词语分析,生动性从修辞、用词、句式等方面分析。
(2)本题考查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从寻找关键词入手,看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来判断说明的方法。同时切记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最后表述: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本题考查说明内容概括。结合⑥段“卫星图像显示,除了消失,青藏高原冰川的变化主要还有退缩、分裂和扩张3种变化方式”概括可知,青藏高原冰川的变化主要有消失、退缩、分裂和扩张四种变化方式。
故答案为:青藏高原冰川的变化主要有消失、退缩、分裂和扩张四种变化方式。
20.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结合第②段画线句“冰河又称冰川,是高寒地区降雪经过粒雪化,密实变质成为冰川冰,达到一定厚度并能在重力作用下缓慢流动的自然冰体“可知,这句话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简明科学解释了冰川的形成,更加科学概括揭示了冰川的特点。可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冰川的形成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了冰川的特征。
21.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本句中的“根据相关调查监测结果"写出了数据的来源,起限制作用,句意是“喜马拉雅山区域冰川减少的数量、面积以及年均退缩率等数据是经过调查监测得出的”,具有权威性。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
故答案为:“根据相关调查监测结果"表明了信息来源是经过科学调查过的。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域冰川减少的数量、面积以及年均退缩率等数据是经过调查监测得出的,具有权威性。这个词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增强可信度,使说明语言更有说服力。
(2024八上·昭通月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镇堂之宝
揭方晓
①归源村,南方一个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村口有家药堂,名叫“德济堂”,在这里已传了三代,代代医术高超,又不欺穷谄富,村民们视之如亲似友,不当外来户看。
②德济堂现在这位掌柜名叫陈须浮,尽得祖辈真传,三根手指轻轻一搭,便知病人阴与晴、圆与缺,拣几样自己炮制的中药,吩咐病人拿水一煎,只几天必定药到病除。
③这德济堂有些古怪,至少在陈须浮儿子陈小浮看来是。古怪之处就在神龛上面不供奉黄帝、扁鹊、华佗、张仲景这样天下公认的中医祖师爷,也不供奉陈家列祖列宗,却只供奉一只白铁皮盒。铁盒还上了锁,黄铜钥匙一直挂在陈须浮腰上,无论寒暑、夜昼,须臾不离身,他人根本甭想摸一下。
④问及白铁皮盒里装了什么,陈须浮每回都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吝啬得要命。不过,若问起自家祖上从哪里来,这神一般的医术又打哪里起,陈须浮便慷慨多了,话匣子一打开,滔滔不绝。
⑤据陈须浮介绍,陈家祖上居住在遥远的建昌府,一个古老的地方。那里中药炮制技艺特别有名,上下游产业聚合而成的药帮,人称“建昌帮",其源于东晋,兴于宋元,于明清鼎盛时成帮。药技流传赣闽四十余市县,在台、粤、港及东南亚地区也有影响。
⑥后来,由于战乱,建昌府老老少少,特别是药帮中人大都外出逃难。陈家祖先是建昌药帮中数得着的大户,遣散众婢仆及学徒,金银细软啥都没带,只带了豚刀和雷公刨这两样中药饮片加工工具,以及那个号称镇堂之宝的药,千里奔逃,来到归源村。从此世居于此,用祖上传下来的医术及中药炮制技艺,混口饭吃,转眼就是百十来年。
⑦豚刀及雷公刨,陈小浮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就跟它们打交道。豚刀亦称建刀,体重、把长、刀面阔大、刀口线直、刃深锋利,适合切制根及根茎、藤木、果实、全草等类药材,包括各种规格的片、段、丝、块。雷公刨又称药刨,适合刨制长、斜、直、圆各形薄片或厚片,刨片片形均匀美观,片张可大可小、可厚可薄,省时省力。
⑧用刀,是最考验药工手艺的。有一回,陈须浮酒后兴起,当众表演了一次“刀功”。只见他右手抓起一把硬如木柴般的中药,塞进豚刀之口,左手操刀,飞一般地上下切之。没几下,刀前的箩筐里便铺了一层薄薄的药片。陈须浮随手抓起一把,迎风扬去,那药片,竟如飞絮般,在空中飘飘扬扬,半天才堪堪落回箩筐里。
⑨陈小浮大惊失色,知道自己还差得很远,从此沉下心来,勤学苦练,寒来暑往间,各种技艺突飞猛进,隐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陈须浮打心眼里高兴。
⑩老人,仿佛都有预知百年之事的能力。这不,一天晚饭后,陈须浮突然叫住了陈小浮,告诉他说,自己腰上的这把黄铜钥匙,可以打开那神龛上的白铁皮盒。只是,须得等自己百年之后才能打开,历代陈家人都是这规矩,不可破。
陈小浮觉得好好地说这话太不吉利,将父亲好一通埋怨。不料第二天早上,陈须浮竟然真的没有
醒过来,如同睡着般,无疾而终。含泪料理完父亲后事,陈小浮拿过父亲那把沉甸甸的黄铜钥匙,颤抖地打开那个白铁皮盒。里面无他,只一个鼓鼓囊囊的黄纸包,如寻常中药般。再打开那黄纸包,黑乎乎的一堆,鼻子凑上去一闻,土腥味扑鼻。
陈小浮瞬间明白,这肯定是自己祖上从建昌府向南奔逃时,从脚下抓的一把家乡的泥土啊。泥土如药,治相思。“家乡之土"不正是天底下最好的一味中药吗?
多年以后,当陈小浮躺在太师椅上,惬意地唱着戏曲段子,两岁大的孙子爬到他身上,指着神龛上那白铁皮盒,问那里装有什么时,陈小浮也如父亲般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任宝贝孙子怎样撒娇,也缄口不语。
22.根据文中内容,补全下列情节。
①镇堂之宝是什么→②___→③___
23.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
陈须浮随手抓起一把,迎风扬去,那药片,竟如飞絮般,在空中飘飘扬扬,半天才堪堪落回箩筐里。
②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在语境中的意思。
若问起自家祖上从哪里来,这神一般的医术又打哪里起,陈须浮便慷慨多了,话匣子一打开,滔滔不绝。
24.“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妙处?
25.“海峡两岸"栏目极力将本文推荐给两岸的读者,认为这篇文章非常适合体现两岸之间的思乡之情。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为什么适合推荐?
【答案】22.②得知镇堂之宝的来历;③理解镇堂之宝的意义
23.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用刀切下的薄药片比作飞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陈须浮的刀功技艺十分精湛。②“慷慨”指陈须浮对家族和手艺的来源介绍详细具体、内容丰富,乐意细说。
24.重复部分描写了陈家父子回答“白铁皮盒里装有什么"时的态度与答案,既形成了结构上的前后呼应,也暗示出父子间的一脉相承,反复的内容也能加深读者对“镇堂之宝”的思索和理解。
25.本文讲述了一个中医药世家的故事。陈家人把家乡之土当作镇堂之宝,供奉在神龛上,既表达了他们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也寄托着前人对后代能牢记本源、传承家风的愿望。而台湾和大陆自古就是一体,两岸人民同气连枝,大量台胞更是对大陆故土流露出深深的眷恋之情。本文旨在引发读者对“乡土情结"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思。所以适合推荐给两岸读者。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3)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作答时学生可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就可以。
2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第一空,结合⑤段“据陈须浮介绍,陈家祖上居住在遥远的建昌府,一个古老的地方。那里中药炮制技艺特别有名,上下游产业聚合而成的药帮”、⑥段“后来,由于战乱,建昌府老老少少,特别是药帮中人大都外出逃难。陈家祖先是建昌药帮中数得着的大户,遣散众婢仆及学徒,金银细软啥都没带,只带了豚刀和雷公刨这两样中药饮片加工工具,以及那个号称镇堂之宝的药,干里奔逃,来到归源村“概括可得:得知镇堂之宝的来历;
第二空,结合13段“多年以后,当陈小浮躺在太师椅上,惬意地唱着戏曲段子,两岁大的孙子爬到他身上,指着神龛上那白铁皮盒,问那里装有什么时,陈小浮也如父亲股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等内容概括可得:理解镇堂之宝的意义。
故答案为:②得知镇堂之宝的来历③理解镇堂之宝的意义
23.本题考查词句理解赏析。(1)结合“陈须浮随手抓起一把,迎风扬去,那药片,竟如飞絮般,在空中飘飘扬扬,半天才堪堪落回箩筐里”可知,这句话将药片比作飞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吗,生动形象写出了陈须浮的刀功技艺十分精湛,
(2)"慷慨”意为大方而不吝啬。“若问起自家祖上从哪里来,这神一般的医术又打哪里起,陈须浮便慷慨多了,话匣子一打开,酒:不绝“中的“慷慨“一词,形象写出陈须浮对家族和手艺的来源介绍详细具体、内容丰富,乐意细说,侧面衬托出陈须浮对家族及手艺的荣耀和自豪。
故答案为: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用刀切下的薄药片比作飞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陈须浮的刀功技艺十分精湛。②“慷慨"指陈须浮对家族和手艺的来源介绍详细具体、内容丰富,乐意细说。
24.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结构上:根据第④⑥⑨段“问及白铁皮盒里装了什么,陈须浮每回都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只带了豚刀和雷公创这两样中药饮片加工工具,以及那个号称镇堂之宝的药,千里奔逃,来到归源村。“一天晚饭后,陈须浮突然叫住了陈小浮,告诉他说,自己腰上的这把黄铜钥匙,可以打开那神龛上的白铁皮盒。"等语句可知,全文围绕“镇堂之宝”这一线索展开,在文章第④段和第12段重复出现,扣合线索,前后呼应;加深读者对“镇堂之宝"的印象。内容上:根据第④段“问及白铁皮盒里装了什么,陈须浮每回都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吝啬得要命。”与第12段“两岁大的孙子爬到他身上,指着神龛上那白铁皮盒,问那里装有什么时,陈小浮也如父亲般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任宝贝孙子怎样撒娇,也缄口不语。"可知,陈须浮面对陈小浮对白铁皮盒的好奇,陈须浮不会多说;陈小浮面对孙子对白铁皮盒的好奇,陈小浮也不会多说。这表现陈须浮对陈小浮影响深刻,父子一脉相承,是对思想情感的传递。故答案为:重复部分描写了陈家父子回答“白铁皮盒里装有什么”时的态度与答案,既形成了结构上的前后呼应,也暗示出父子间的一脉相承,反复的内容也能加深读者对“镇堂之宝"的思索和理解。
2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及主旨把握。根据第①段“村口有家药堂,名叫‘德济堂’,在这里已传了三代,代代医术高超”、第③段“古怪之处就在神龛上面不供奉黄帝、扁鹊、华佗、张仲景这样天下公认的中医祖师爷,也不供奉陈家列祖列宗,却只供奉一只白铁皮盒"、第④段“陈小浮瞬间明白,这肯定是自己祖上从建昌府向南奔逃时,从脚下抓的一把家乡的泥土啊。泥土如药,治相思”可知,小说主要讲述了中药世家陈家,世代将故乡的土当作镇堂之宝,以解对故乡的绵绵思念,表现他们不忘自己的“根”,内心满是对故土的眷恋,不忘本,是对家风的传承。根据第①段“又不欺穷谄富,村民们视之如亲似友,不当外来户看”、第②段“德济堂现在这位掌柜名叫陈须浮,尽得祖辈真传,三根手指轻轻一搭,便知病人阴与晴、圆与缺,拣几样自己炮制的中药,吩咐病人拿水一煎,只几天必定药到病除"、第⑧段“只见他右手抓起一把硬如木柴般的中药,塞进豚刀之口,左手操刀,飞一般地上下切之。没几下,刀前的箩筐里便铺了一层薄薄的药片。陈须浮随手抓起一把,迎风扬去,那药片,竟如飞絮般,在空中飘飘扬扬,半天才堪堪落回箩筐里”可知,本文通过陈须浮治病过程及切药过程的具体描述,表现了陈须浮切药技术纯熟,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者形象。根据第⑤段“据陈须浮介绍,陈家祖上居住在遥远的建昌府,一个古老的地方。那里中药炮制技艺特别有名,上下游产业聚合而成的药帮,人称‘建昌帮’"、第⑥段“后来,由于战乱,建昌府老老少少,特别是药帮中人大都外出逃难,只带了豚刀和雷公创这两样中药饮片加工工具,以及那个号称镇堂之宝的药,千里奔逃,来到归源村”可知,本文详细介绍了“建昌帮"的历史与影响、中药加工工具、中药加工技艺等,表现了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根据第11段“陈小浮瞬间明白,这肯定是自己祖上从建昌府向南奔逃时,从脚下抓的一把家乡的泥土啊。泥土如药,治相思。‘家乡之土’不正是天底下最好的一味中药吗?”可知,陈家世代治病救人,而“治愈"自己的却是家乡的泥土,引发读者对“乡土”“中医文化"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希望中医药文化能继续传承下去,表现了美好的愿景。据此可知,本文旨在引发读者对“乡土情结”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思。所以适合推荐给两岸读者。故答案为:本文讲述了一个中医药世家的故事。陈家人把家乡之土当作镇堂之宝,供奉在神龛上,既表达了他们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也寄托着前人对后代能牢记本源、传承家风的愿望。而台湾和大陆自古就是一体,两岸人民同气连枝,大量台胞更是对大陆故土流露出深深的眷恋之情。本文旨在引发读者对“乡土情结"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思。所以适合推荐给两岸读者。
26.(2024八上·昭通月考)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一次难忘的实践
题目二:当我面对▲的时候
要求:若选题目二,须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答案】例文:
一次难忘的实践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几位同学相约来到郊区的一片农田,进行了一次难忘的实践活动——体验农耕。
清晨,我们迎着朝霞,带着对农耕生活的好奇和向往,踏上了前往农田的旅程。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畅谈着对农耕生活的种种想象。然而,当我们真正踏入农田,看到那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和农民伯伯们忙碌的身影时,我们才深刻体会到农耕的艰辛与不易。
在农民伯伯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农耕的实践。首先,我们学习了如何翻土、松土,以便为庄稼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我们手握锄头,一下一下地翻动着土地,虽然动作笨拙,但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不一会儿,我们就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那片被我们翻新过的土地,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
接着,我们又学习了如何播种、浇水、施肥等农耕技能。每当我们做完一项工作,农民伯伯都会耐心地检查我们的成果,并给予指导和鼓励。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我们逐渐掌握了农耕的基本技能,也深刻体会到了农民伯伯们的辛勤付出。
最令我难忘的是,在劳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小插曲。由于我们的疏忽,导致一部分种子被撒在了错误的位置。面对这一失误,我们感到十分懊悔和自责。然而,农民伯伯并没有责备我们,而是耐心地帮助我们纠正错误,并告诉我们:“在农耕中,每个人都会犯错,但重要的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努力改正。”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今后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座右铭。
经过一天的劳作,我们虽然疲惫不堪,但心中却充满了喜悦和满足。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农耕技能,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农民伯伯们的辛勤付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深知,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应该倍加珍惜。
这次难忘的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了劳动的艰辛与价值,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将这次实践的经历铭记在心,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这些挫折有时如同巨石般挡在我们的前进道路上,让我们感到迷茫和无助。然而,正是这些挫折,让我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成长。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满怀信心地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数学竞赛。我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实力,可以轻松应对这场竞赛,然而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当我看到成绩公布的那一刻,我的心情瞬间跌入了谷底。我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在这样一场竞赛中失利,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面对这样的挫折,我一度陷入了迷茫和自我怀疑中。我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学习数学。那段时间,我变得消沉,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然而,就在我即将放弃的时候,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面对挫折时的态度。"
这句话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心中的黑暗。我开始反思自己,意识到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缺乏足够的勇气和毅力。于是,我决定重新振作起来,面对这次挫折。
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都认真地复习数学知识点,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我还参加了学校的数学兴趣小组,与同学们一起探讨数学问题,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找回了自信,也重新找回了对数学的热爱。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终于在另一次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次成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它,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战胜它。
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我学会了坚强和勇敢。我明白了,人生就像一条曲折的道路,只有经历过挫折和困难,我们才能更加成熟和坚强。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我都会勇敢地面对它,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前行,直到达到成功的彼岸。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的中心话题是“实践”,体裁为记叙文写作要求。
【题干分析】
①“实践"指实际去做、履行,是通过亲身经历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一次难忘的实践可以是一次志愿者活动、一次科学实验、一次社会调查等。这些实践活动让我们在亲身参与中成长,收获宝贵的经验和感悟。②写作思路:首先,在开头部分可以通过回忆或者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出这次难忘的实践。例如,可以这样开头:“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难忘的瞬间,但那次特别的实践,却如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我的脑海中熠熠生辉。”接着,详细描述实践的过程,包括实践的目的、准备工作、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困难等。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需要详细阐述,突出实践的难忘之处。在描述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细节描写,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使文章更加生动。然后,阐述这次实践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和感悟,可以从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结尾部分可以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这次实践的难忘之处,或者展望未来,表达自己对未来实践的期待。
【立意提取】
1.实践出真知——记一次难忘的科学实验:通过一次科学实验,阐述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2.在实践中成长——一次志愿者活动的感悟:讲述一次志愿者活动,体现实践让人在付出中成长。
3.难忘的社会实践之旅》:描写一次社会调查或实践活动,突出实践对了解社会的重要性。
(2)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中心话题围绕着“面对"展开,体裁同样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
【题干分析】①首先需要补充完整题目,可以填入挫折、困难、成功、荣誉、选择等词语。以“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为例,“挫折"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
②写作思路:如果选择“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开头可以用排比句或者引用名言的方式引出主题,如“挫折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却也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我选择勇敢前行。"接着,详细描述自己面对挫折的经历,可以包括挫折的具体情况、自己的心理变化、采取的应对措施等。这部分内容要突出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坚韧和勇气。然后,阐述从这次经历中得到的感悟,如挫折可以让人更加坚强、挫折是成长的催化剂等。最后,结尾部分可以总结全文,再次强调面对挫折的态度和决心,或者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鼓励读者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立意提取】1.当我面对选择的时候:探讨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2.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讲述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努力,体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勇敢面对就能克服。
3.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思考成功后的心态和行为,强调保持谦虚和继续努力的重要性。
【点评】(1)“一次难忘的实践”这个题目明确地指向了一次具体的实践经历,限定性较强,能让学生迅速聚焦到某一个特定的事件上。题目中的“难忘"一词则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叙述实践过程的同时,突出其令人难忘之处,引发读者的共鸣。从选材角度来看,学生可以从生活的各个方面选取实践素材,如社会实践活动、实验探究、手工制作等,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实践经历,避免过于平淡或琐碎的内容。在写作手法上,可以通过细腻的描写来展现实践的场景和自己的感受,如环境描写可以烘托实践的氛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同时,可以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和难忘程度。
(2)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补充题目,如“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选择的时候"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等。这种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深度。在选材上,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那些让自己印象深刻、具有挑战性的情境来进行描述。例如,面对挫折时的不屈不挠、面对选择时的纠结与果断、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坚持等。这些素材既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他人的故事,但要注意与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相结合。写作手法上,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在叙述面对某种情况的过程中,可以穿插自己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运用议论和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所面对情况的感悟和思考,深化文章的主题。
1/1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2024八上·昭通月考)阅读
日寇见我军阵地上机枪不响了,就趁机向我军要塞(sài)扑上来。在这紧急关头,王本清副连长强忍伤痛,爬到机枪阵地,用手____机枪上的泥土,握紧机枪,对准向前猛冲的鬼子猛射。在副连长的____下,弹药手忍着伤痛,给副连长递子弹。王副连长紧绷着黝(yōu)黑的脸喊道:“同志们,山高林密,我们要把小日本鬼子都找出来,让他们无所遁形!"战士们一阵猛拼猛杀,又将小日本鬼子打退了。阵地上,子弹、炮弹、弹片____着,硝烟、泥土夹杂着水点乱飞,空气里弥漫着火辣辣的火药味,让人差点窒息。战士们的子弹、手榴弹要打光了,情况越来越严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参谋带领前来增援的一排赶到了前沿阵地,他沉着指点,组织战士们投入战斗。
两路敌人见三次冲锋都攻不下我军前沿阵地,部队伤亡又太大,难免产生了情绪。敌人恼羞成怒,像野兽一样对我军展开惨绝人鬟的射杀。他们集中全部兵力,分三个梯队,组织第四次冲锋。这次,敌人将所有的轻重武器都用上了,三个梯队蜂拥而上,向我军阵地猛扑而来。战场上的枪炮声____,敌人已扑过桥开始疯狂杀戮(lù)。面对敌军的挑衅(xìn),刘参谋立即率领一排勇士,同日寇展开了白刃战。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sài)B.黝(yōu)C.戮(lù)D.衅(xìn)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紧绷B.遁形C.窒息D.惨绝人鬟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抹掉感召飞舞振聋发聩B.去掉感动飞舞震耳欲聋
C.抹掉感召呼啸震耳欲聋D.去掉感动呼啸振聋发聩
4.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搭配不当B.语义重复C.缺少宾语D.语序不当
5.下列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土壤改良需要综合运用工程、农机、农艺手段,实践中的问题比想象中更复杂。沉下来,钻进去,办法总比问题多。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不断修正、改造、升级,机械作业速度从每小时两亩地提升到十七亩地,改土后效持续五年以上。永不言弃、上下求索,实事求是、自力更生,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①面对挑战,创新路上大胆闯,跌倒就要爬起来,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②再尝试深翻,却发现障碍土壤翻到地表后,反而导致大量减产
③紧接着种植苜蓿尝试进行生物改良,可一年到头,障碍土层迟迟不见破碎
④为了改良白浆土,我们曾引进机械进行深松,乍一看打破了土层,但降雨过后土层很快就回到初始状态
⑤于是我们探索后提出“白浆土心土培肥技术”,苦于没有配套机械,就买来铁板、钢板,引进外国农机模具,一边学习机械知识,一边拿着焊枪制造工具。
A.②④①⑤③B.④②⑤①③C.②④⑤③①D.④②③①⑤
6.(2024八上·昭通月考)名篇名句默写
(1),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3),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了春天的鸟儿争抢向阳的树枝,燕子衔泥筑巢的句子是:___,___。
(6)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体现了诗人虽身居闹市,内心却宁静淡然的诗句是:,。
(2024八上·昭通月考)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落下帷幕,三十余项主题活动,展现出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国民阅读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升至81.8%,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
材料二:
数字阅读包括电子阅读和有声阅读。其中,电子阅读又可分为电子书阅读和网络原创文学作品阅读;有声阅读包括有声书阅读、广播剧(节目)阅读和在线课程阅读等3种主要形式。调查显示,作为数字阅读主力军的年轻人最爱的五大类型是青春文学、文学、心理学、传统文化读物和科幻类作品;年轻人最爱的传统文化读物是《论语》《红楼梦》《西游记》,讨论度最高的是《资治通鉴》。
材料三:
大数据、云计算、AR、VR、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不断创新,人们的阅读互动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场景化。AI技术已能让一部电子书生成分角色、声音多元的音频产品,在多角色对话模式下配备不同音色,大大提升人们的阅读体验。
7.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主要信息。
8.学校正在开展“饱读诗书,充实自己"的读书会,请结合三则材料说说做好此项工作中可以进行哪些有益的尝试?
(2024八上·昭通月考)红色经典表现的是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是最宝贵的文学遗产。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请你完成下面的问题。
材料: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我们读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书生出身的“造反者”是____(人名),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曾组织上海罢工,是党的创建人;全家被灭口六十六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是____(人名)。
9.把材料中的两处人名分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0.班上要开展主题为“热血青春,奋斗无悔”的座谈会,此书中也有很多人在青春年华中体现了他奋斗的历程和意义。请举书中一个人的例子,结合原著说说为什么他的事迹契合座谈会主题。
11.(2024八上·昭通月考)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挑选出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用正楷临写在田字格内。
暑盈玄
往具黄
秋辰宇
收宿宙
12.(2024八上·昭通月考)有一种字体,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笔画连绵,龙飞凤舞,难以辨识。审美价值高于实用价值。以下几幅字中属于该字体的是
(2024八上·昭通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托物起兴,借断戟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B.“铜雀"指铜雀台,是曹操休闲行乐的地方。
C.三四句的假设,感慨周瑜赤壁之战取胜得益于地利。
D.整首诗采用“大中取小,以小见大”的写法,体现了历史的大气象。
14.同样是描写战争,请说说此诗的尾联与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最后两句体现的情感有何不同之处?
(2024八上·昭通月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临皋亭①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②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③及助役钱④耳。
(节选自苏轼《临皋闲题》)
【注】①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②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③两税:夏秋两税。④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念无与为乐者念: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
吾饮食沐浴皆取焉皆:
闻范子丰新第园池闻: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17.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甲文中作者夜游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18.两文都提到了“闲”,请你谈谈两文中的“闲"体现的共同含义是什么?
(2024八上·昭通月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流淌在世界屋脊的“冰河”
涂杰楠
①一条冰河从青藏高原的西部延伸到东部,绵延数千公里,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山地冰川群,以绚丽多彩的景象吸引着科学家和探险爱好者前往探索。
②冰河又称冰川,是高寒地区降雪经过粒雪化,密实变质成为冰川冰,达到一定厚度并能在重力作用下缓慢流动的自然冰体。通俗来说,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
③冰川是青藏高原极其重要的固体淡水资源,我国从青藏高原发源的主要河流都有冰川融水补给。
通过近年来的调查统计,青藏高原地区共分布冰川3.9万余条,面积3.8万余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的80%以上,其中昆仑山冰川最多,有9472条,面积达11498平方千米。
④青藏高原地区规模最大的冰川为音苏盖提冰川,分布在我国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紧邻喀喇昆仑山主峰乔格里峰,冰川延绵40千米以上,面积355平方千米,估算体积约117立方千米。如果将音苏盖提冰川全部换算成水,假设每人每天饮用2瓶500毫升矿泉水,该冰川所蕴含的水够全球70亿人饮用40年以上。
⑤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青藏高原冰川逐年减少,初步估算冰川面积每年减少约0.3%。消失的冰川以面积较小的悬冰川为主,随着气温的上升,冰川全部融化消失。喜马拉雅山地区是青藏高原冰川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根据相关调查监测结果,近40年来,喜马拉雅山区域冰川共减少1029条,面积减少2823平方千米,年均退缩率约0.87%。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货车转让协议书范文
- 2025年沪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上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岳麓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版2024四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版智慧家居系统开发技术劳务合同3篇
- 2025年外研版选修3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2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4版住宅小区车位租赁协议
- 2025年冀教新版选修3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化学-山东省潍坊市、临沂市2024-2025学年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
- 领导学 课件全套 孙健 第1-9章 领导要素- 领导力开发
- 2025新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
- 2024年私募基金争议解决研究报告之一:私募基金管理人谨慎勤勉义务之边界探析-国枫研究院
- 物业客服服务技巧培训
- 环卫设施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 招聘技巧的培训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节假日临时活动保安服务方案
- 提高病案质量完善病案管理病案部年终工作总结
-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新年礼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