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修辞方法强化训练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2•浙江学业考试)下列诗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张孝祥) B.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 C.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陆游) D.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蒲松龄)【考点】比喻.【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可以借助语句含义分析。【解答】A.句意为:晶莹清澈、广阔无垠的湖面,只有我的一叶扁舟自在航行。运用了比喻修辞。B.句意为: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没有运用比喻修辞。C.句意为:我半世以来飘零不定,像蓬草随风,谁想到今年又往巴东。运用了比喻修辞。D.句意为:《聊斋志异》这本书写成很多人一起笑话我,可是谁知道我为了写成这本书耗尽了精力,现在穿着布袍,满脸衰颓,鬓角的发如银丝。运用了比喻修辞。故选B。【点评】比喻的效果:①能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②能使人物形象鲜明。③能使景物形象化。④能给人丰富的想象。⑤能使语言简练、明快、生动。⑥能使标题醒目、动人。2.(2022春•拱墅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jú)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其中“鵙”指伯劳鸟,喜阴的它现身枝头,盛阴而鸣,诉说春之离愁,也唱响了夏之诗意。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C.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D.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考点】其它修辞;比喻;比拟;夸张.【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常见修辞的能力。结合划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作答。【解答】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诉说春之离愁,也唱响了夏之诗意”一句,将“诉说”“唱响”两个形容人的动作来形容鵙,将其人格化。A.夸张,“扪参历井”,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B.比喻,将节奏紧密、精湛无比的琴声比喻成大小珍珠落入玉盘时那清脆、轻重交织的声音。C.拟人,写桃花在春风里笑。与文段使用修辞手法相同。D.对比,战士们在沙场上与敌人打得天昏地暗,不知生死如何,而那些将官们却躲在营帐里,尽情地欣赏女人的歌唱与舞蹈。故选:C。【点评】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3.(2022春•乐清市校级期中)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最近,中科院2022跨年科学演讲在短视频平台火了。规范场论、量子力学、电磁学,一个个听上去艰涩的物理术语被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吸引了260万网友观看。“科普的使命就是让人放下对高深学科的抵触,把人‘领进门’,弥合科学与公众之间的认知鸿沟。”北京师范大学系主任陈刚说。A.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考点】借代.【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使用修辞方法。能力等级:B。正确理解修辞手法主要是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辨识,使用修辞手法主要是在表达中运用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解答】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认知距离”比作“认知鸿沟”。A.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牙璋”代指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代指皇宫、君王,“铁骑”代指精锐的唐军,“龙城”代指敌人的要塞。B.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官场比作樊笼。C.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送”字将湖月人格化。D.运用了互文的手法。不以物喜悲,不以己喜悲。故选:B。【点评】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2.分类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1)明喻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例如: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例如:生活是海洋。(3)借喻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毒蛇猛兽”借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具体形象,爱憎分明。“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借喻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出现于全世界。(4)博喻博喻是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来说明或描绘本体的比喻,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各个方面,也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一个方面。运用博喻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的内涵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例如:我现在还不能完全测出他的分量,也不能完全看透他。他像森林,像海,像夜,像日出……带给我各种惊奇、震动和强大的吸引力。4.(2022春•杭州期中)对下列各项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拟人)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借代)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典)【考点】借代.【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各个选项的句子,判断括号中的手法是否准确,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C.“借代”错误。应为比喻。故选C。【点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5.(2022春•杭州期中)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修辞手法一致的是()例句:那些自鸣得意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在池子里度过一生,以为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A.经常吓唬、训斥、打骂孩子,孩子的情绪会受到不良影响,这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长高。 B.关汉卿是中国古代的艺术骄子,他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曲作是整个散曲发展的“遗传基因”。 C.“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D.要是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你的贞洁应该断绝跟你的美丽来往。【考点】借代.【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例句和各个选项的句子,判断所用修辞方法,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例句为拟人。A.没有修辞。B.比喻。C.借代。D.同原句一样,为拟人手法。故选D。【点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6.(2022春•北仑区校级期中)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那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 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我这辈子只是在生活的道上盲目地前冲,一时坠入一个泥潭,一时踏折一枝草花,只是这无目的地奔驰……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考点】借代.【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属于表达应用,能力层级E.多以选择或语言运用的形式考查。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的有以下八种: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一般说,比喻、夸张、拟人是语言类;对偶、排比、反复是结构类;反问和设问表述增强语气类。【解答】A.借代。“红眼睛”代指“阿义”。用眼睛指代这个人。B.借代。“金戈铁马”借代精锐的部队。C.借喻。“泥潭”借喻,生活中的挫折;“草花”借喻,生活中的幸运。D.借代。“孤帆”代指船。故选C。【点评】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借喻是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借代也是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二者有很大的相似性。区别它们,主要把握是相似性,还是相关性:原事物与代替它的事物之间,如果具有相似性,就是借喻;具有相关性,就是借代。7.(2022春•北仑区校级期中)下列诗句的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互文) 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夸张) C.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铺排) D.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点染)【考点】其它修辞.【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属于表达应用,能力层级E.多以选择或语言运用的形式考查。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的有以下八种: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一般说,比喻、夸张、拟人是语言类;对偶、排比、反复是结构类;反问和设问表述增强语气类。【解答】A.正确。B.正确。C.正确。D.用典。“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运用典故,写下了昔日扬州城繁华。诗人杜牧留下了许多关于扬州城不朽的诗作。故选D。【点评】用典的作用:1.品评历史,借古论今。2.抒情言志,表明心迹。3.引发联想,创新意境。4.简洁精练,内涵丰富。8.(2022春•平阳县校级月考)下面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融融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A.拟人、排比、比喻 B.反复、拟人、对比 C.拟人、对比、比喻 D.反复、排比、比喻【考点】比喻.【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使用修辞方法。能力等级:B。正确理解修辞手法主要是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辨识,使用修辞手法主要是在表达中运用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解答】原文“将冷面笑成花面”可知,运用了拟人手法;原文“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融融的春泥”可知,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原文“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可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故选:A。【点评】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2.分类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1)明喻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例如: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例如:生活是海洋。(3)借喻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毒蛇猛兽”借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具体形象,爱憎分明。“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借喻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出现于全世界。(4)博喻博喻是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来说明或描绘本体的比喻,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各个方面,也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一个方面。运用博喻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的内涵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例如:我现在还不能完全测出他的分量,也不能完全看透他。他像森林,像海,像夜,像日出……带给我各种惊奇、震动和强大的吸引力。9.(2020秋•浙江期中)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考点】比拟;比喻.【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排比、反问等,本题着重考查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抓住两种不同性质事物的相同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构成比喻的关键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解答】A.比喻,把“去日”比作“朝露”;B.拟人,“栗”“惊”拟人的情态;C.比喻,把“大弦小弦弹奏的声音”比作“大珍珠小珍珠落在玉盘子里的声音”;D.比喻,把“浪花”比作“雪”。故选:B。【点评】比拟就是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是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格式。被比拟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称作“拟体”。比拟可以分为拟人、拟物两类。拟物有时是把人当做物来写,有时是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10.(2021秋•瑞安市月考)下列诗句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B.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考点】修辞方法.【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使用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句子,判断修辞手法的运用。【解答】A.比喻,把“去日”比作“朝露”。B.拟人,“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推倒”拟人的动作情态。C.比喻,把“江山”比作“画”。D.比喻,把“浪花”比作“雪”。故选:B。【点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借代、对偶、通感、顶真、呼告等。11.(2020秋•西湖区校级期末)下面四句诗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B.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C.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D.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考点】借代.【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排比、反问等,本题着重考查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抓住两种不同性质事物的相同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构成比喻的关键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解答】A.比喻,把“梨花”比作“雪”;B.比喻,把“月光”比作“水”;C.借代,“烟尘”代指“战争”;D.比喻,把“满枝绿叶”比作“翠绿色的车盖”;把“黄色花朵”比作“金黄的钱币”。故选:C。【点评】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明喻是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如同等,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等连接。借喻是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12.(2021春•婺城区月考)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A.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考点】夸张.【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结合修辞特点,联系语句含义进行辨析。【解答】例句为借代,“樯橹”代战船。A.借代,“姹紫嫣红”代百花。B.借代,恋人的衣饰“青衿”借代恋人。C.比喻,将无形的“愁”比喻为有形的“水”。D.借代,“丝竹”代音乐。故选C。【点评】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化繁为简,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13.(2020秋•宁波期末)下列句子所用修辞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D.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考点】比喻.【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使用修辞方法。能力等级:B.正确理解修辞手法主要是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辨识,使用修辞手法主要是在表达中运用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解答】A.比喻,把“指关节”比作“铆钉”;B.比喻,把“叶子”比作“舞女的裙”;C.比喻,把“古来万事”比作“流水”;D.不是比喻。故选:D。【点评】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2.分类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1)明喻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例如: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例如:生活是海洋。(3)借喻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毒蛇猛兽”借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具体形象,爱憎分明。“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借喻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出现于全世界。(4)博喻博喻是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来说明或描绘本体的比喻,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各个方面,也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一个方面。运用博喻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的内涵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例如:我现在还不能完全测出他的分量,也不能完全看透他。他像森林,像海,像夜,像日出……带给我各种惊奇、震动和强大的吸引力。14.(2021秋•镇海区月考)对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比拟) B.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设问)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偶) D.日落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比喻)【考点】对偶.【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使用修辞方法。能力等级:B。正确理解修辞手法主要是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辨识,使用修辞手法主要是在表达中运用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解答】A.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比拟修辞。B.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不是设问,应该是反问,答案暗含在问句中,意思是一生的真假无人知道。C.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结合“万里”“百年”,“悲秋”“多病”,“常作客”“独登台”等分析,为对偶修辞。D.诗人面对一江春水,心中陡然涌起无限愁绪,感到自己的绵绵愁情就像眼前的春水,无了无休。“愁情不断如春水”,凭借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含蓄地倾吐出愁情的沛然莫遏。故选:B。【点评】反问一般是用否定的问句表肯定或用肯定的问句表否定,作者不作回答而句意确定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从反面提问,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义,答案已由句子本身阐明。正因为“反问”的答案已寓于问句之中,用疑问表感叹,句末也可用叹号。2.分类(1)否定形式的反问,表示肯定的内容。例如:①人被压迫了,为什么不斗争?②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吗?③啊,黄继光、刘胡兰……不都是党亲手培育的用共产主义的甘霖灌溉出来的鲜花吗?(2)肯定形式的反问,表示否定的内容。例如:①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属黄帝子孙,谁愿成为民族的千古罪人?15.(2021•浙江学业考试)下列对诗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惆怅东风无处说,不叫闲地著春华。(拟人) 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比喻) D.五更醒梦香封屋,千里怀人月在峰。(对偶)【考点】借代.【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着重考查比喻、设问、借代和比拟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抓住两种不同性质事物的相同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设问是自问自答。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是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解答】C.以“杜康”借代美酒,应为“借代”而不是“比喻”。故选:C。【点评】借代使用应注意: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借代的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16.(2021•浙江学业考试)下列对诗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夸张)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拟人) C.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对比) D.五更醒梦香封屋,千里怀人月在峰。(对偶)【考点】借代.【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使用修辞方法。能力等级:B。正确理解修辞手法主要是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辨识,使用修辞手法主要是在表达中运用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解答】A.正确。B.正确。C.借代,“白发”代老;“黄鸡”代光阴。D.正确。故选:C。【点评】借代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借用与所指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所指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结构上的“本体”(所指事物)和“借体”(借用事物),一般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2.分类(1)特征代本体包括用事物的特征、标识、牌号、商标以及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如服装、饰品、嗜好等)来代替人或事物,一般要求选取最鲜明突出、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做借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是冤枉?“三道头”指当时上海租界里的外国警察头目,因为他们的臂章上有三条人字形的标志,所以叫他们“三道头”,含厌恶、鄙视的意味。(2)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雷锋”是一个人的名字,在上述语境中成了一类人的名称。(3)处所代本体包括以人的处所,人的出生地、任职地,物品的产地等代替人或事物。例如:“两杯龙井”,景先吩咐完,随即付了钞。“龙井”代“龙井茶”,“龙井”是这种茶的产地。(4)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眉”代“头”。(5)具体代抽象例如:尽管战争近在咫尺,然这儿却没有一点火药味,倒是夜夜艳歌,日日浪舞。“火药味”代“战争气氛”,“艳歌”“浪舞”代太平景象。(6)结果代原因例如:大家都为你捏着一把汗。“捏着一把汗”是“紧张、担心”的结果。(7)以材料、工具代事物以制造该事物所用的原料、材料、工具等代替事物。例如:住房的事是笔杆子们要那样吹,与周志允同志本人无关。“笔杆子”是写文章的人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工具,用来代文人、作者、记者等。17.(2021•浙江学业考试)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B.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C.射虎何年随李广,闻鸡中夜舞刘琨。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考点】借代.【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排比、反问等,本题着重考查借代的修辞手法。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构成要素是“本体”、“代体”、“相关性”,借代只出现“代体”。借代种类比较多: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专名代泛称,材料代本体。形象代本体,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借作者代著作。【解答】A.借代,“青铜”代指“镜子”;B.借代,“干戈”代指“战争”,“骨肉”代指“亲人”;C.没有运用借代手法;D.借代,“孤帆”代指“代船”。故选:C。【点评】借代使用应注意: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借代的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18.(2021•浙江学业考试)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比喻) B.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夸张) C.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借代)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考点】借代.【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使用修辞方法。能力等级:B。正确理解修辞手法主要是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辨识,使用修辞手法主要是在表达中运用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解答】A.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化动为静,把瀑布比成白练,镶在青青的山色中间,从色彩和视觉上又写出了新奇和柔和。运用比喻修辞。B.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那古柏白色的树皮既润泽又光滑,有四十围那么粗;枝叶茂密,一色青黑,有两千尺那么高!“二千尺”运用夸张手法。C.“借代”错误。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应该是运用比拟手法。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东边出着太阳,西边却下着雨,说不是天晴又还有晴朗的日光。字面上是说天气,但作者在这里巧用双关“晴﹣﹣情”,既写天气,又写爱情。故选:C。【点评】比拟指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