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竞赛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云南省保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竞赛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竞赛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云南省保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竞赛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云南省保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竞赛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保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竞赛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策cè

【部首】⺮

【结构】上下

【文字源流】“策”的本义是用竹片制的马鞭。《说文》:“策,马箠也。”箠就是竹杖,用以鞭马。金文的“策”字上边是“竹”,下边是“片”和“斤”(斤是古时的横刃斧)。合起来表示“策”是用斧劈成的竹片。

【常用词组】计策

策划

【课文原句】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

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填空。

(1)[分享诗词之美]诗能抒情,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诗能言志,“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志向;词中藏着无限美景,张志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充满诗意的江南春景图。

(2)[交流读书方法]“书籍是_______________。”对于自己喜爱的作品,我们可以采用“反复读书法”,正如苏轼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采用“隔时读书法”,就是隔一段时间去温习读过的书,会有新的收获,这叫“_____________”;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多向他人请教,正如《论语》所言:“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汲取营养,保持清晰的认识,产生源源不绝的新生力量,如朱熹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填空。

(1)这是初唐著名书法家__________的作品。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此作品进行简单的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成宫醴泉铭》

(2)请你运用上图书法家的字体,写一句关于勤俭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只填序号)。

①心(

)神(

)

②失(

)落(

)

③(

)计多(

)

④(

)(

)归赵

⑤如(

)似(

)

⑥(

)耳(

)聋

(1)演出结束后,会场上爆发出_______________的掌声。

(2)这一望无际的大海,真令人___________,流连忘返。

(3)敌人被我军打得落花流水,___________。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爱国是古诗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陆游的诗中,爱国是“_______,________”,死后也希望得到祖国统一的消息;而在林升的诗中,爱国是对当时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的质问;在龚自珍的诗中,爱国是对统治者“________,______”的真诚劝告。

(2)______,非是藉秋风。

(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俭入奢易,______。(司马光)5).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的寄语饱含着他对青少年的期望。请你用楷书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并完成练习。

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启示我们在选择成才之路时首先应(

)

A.找准自己的兴趣爱好

B.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C.立足自身客观条件和实力

D.听取父母和老师的意见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同学们收集了很多关于介绍家乡文化的资料,资料中有很多词语,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白鹭(lù)

抵御(yù)

石榴(liu)

眼睑(liǎn)B.侵略(lüè)

眸子(móu)

画框(kuànɡ)

匣子(jiá)C.抖擞(sǒu)

箩筐(luó)

垂蔓(màn)

强逼(qiǎnɡ)D.享受(xǎnɡ)

嗜好(shì)

倾泻(xiè)

召集(zhāo)2).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片片甲骨记录着、演绎着我们祖先的勤劳和勇敢,真是“一片甲骨惊天下”。

今年是龙年,请你从以下字体中找出“龙”字的甲骨文(

)A.B.C.D.3).根据下列描述,我知道这位偶像是()

不惑之年在长征途中写下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花甲之年痛失爱子批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古稀之年写下鼓舞人心的《卜算子•咏梅》。A.刘伯承B.彭德怀C.毛泽东D.鲁迅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母亲对我说:“你去把你父亲叫来。”(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下面的词语怎样搭配?用线连起来。

傲立的

身躯

瞻仰

节目

炫目的

雪峰

观看

国旗

静默的

圣湖

检阅

电钮

厚实的

蓝天

按动

部队2).把语句和意思相近的词语用直线连起来。

打开天窗说亮话

望眼欲穿

前怕狼后怕虎

直言不讳

盼星星盼月亮

畏首畏尾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排列顺序

________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的数学家。

________20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

________他14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10小时,从不间断。

________1932年,22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

________从19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________在清华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岁时,华罗庚就成了著名的数学家。2).把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到横线上。

岁月如歌,______,我们见证了革命者斗争的艰辛;时光如水,______,我们体味了革命者斗争的英勇。

A.在激荡的洪流中

B.在跳动的音符里

C.在回旋的清波里

D.在铺展的画卷中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林海音的新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很像一把汤匙。(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读古诗,回答问题。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用”/”画出诗中的节奏。

2.写出描写诗人所见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诗人写感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道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表达与交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爱之物,请选择你的一个心爱之物,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它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注意要把你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要求:题目自拟,表达真情实感。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阅读非连续文本,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节选自《桂花雨》)材料二:①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有的划一叶扁舟,有的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她们一只手掀起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刚出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甜津津的()胜似苹果()柑橘。站在岸边的孩子们早已等不及了,走向凉冽冽的水里。采菱女见状,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上。②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着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家家灶上煮着菱,大人小孩剥着菱。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摊摊担担,那一堆堆溢着清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诱惑你了。③而今剥着菱角,我又徜徉在故乡的“水墨画”中了:我看到了池塘轻易

散不开的浓雾……(节选自《水墨菱塘》)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第一自然段勾勒出两幅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一中画“——”的部分,写出其中蕴含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材料二,给文中画“——”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出菱角的味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选择正确答案。

A.学习方法

B.学习态度

C.既有学习方法,又有学习态度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选择正确读音。

过瘾(yǐn

yǐng)

报偿(cáng

cháng)

盛衰(suāi

shuāi)

磁石(cí

ch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