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中华民国的创建(原卷版+解析)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中华民国的创建(原卷版+解析)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中华民国的创建(原卷版+解析)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中华民国的创建(原卷版+解析)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中华民国的创建(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选择题

1.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的主要贡献

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②领导辛亥革命③创建中华民国④推翻了封建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

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A.中华民国的成立B.清帝下诏退位

C.武昌起义的胜利D.《临时约法》的颁布

3.(2017•福建)如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一

*逢

2.

4

♦见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8年

C.公元1919年

D.公元1920年

4.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A.孙中山B.黎元洪C.袁世凯D.段祺瑞

5.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是()

A.满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10条规定:“人民对于官吏违法损害权利之行为,有陈诉于平政

院之权。”针对这一条款,章士钊说:“平政院者,即行政裁判所也,凡有平政院之国,出庭

状之效力必不大,何也?人民与平政官员有交涉者,乃不能托庇于普通法庭也,……约法所

予吾人之自由,殆所谓猫口之鼠之自由矣。”由此可见,章士钊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没有形成互相制约的政治制度

B.没有规定公民的自由与平等权利

C.为行政权侵犯司法独立留下隐患

D.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埋下隐患

7.关于辛亥革命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D.中国不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如下图是位于南京新街口的孙中山铜像,2001年,因南京修建地铁一号线,铜像暂时拆

除。2010年,重回新街口.在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活动中与南京有关的是()

A.创立兴中会

B.成立同盟会

C.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召开中国国民党一大

9.小红问妈妈:“谁是您心目中最崇拜的人?”妈妈说:“他是我们的国父,也是中华民国

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这个人就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溥仪

D.袁世凯

10.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统观念,又

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孙中山的下列哪些活动和功绩“唤起了民众”:()

①成立兴中会;②创建中国同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④建立了中华民国;⑤推翻了封

建帝制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1.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

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

A.民国12年

B.民国13年

C.民国14年

D.民国15年

12.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D.是辛亥革命的唯一成果

13.“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

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直接目的在于巩固君主专制

14.如图历史事件发生于()

A.1905年B.1911年C1912年

D.1913年

15.中华民国建立后,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A.孙中山B.袁世凯C.黎元洪D.宋教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两个同学在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时讨论辛亥革命问题的对话。

不对吧,辛亥革命最终

还是失败啦,所以,我

觉得它是一次不成功的

革命运动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法院

行使其统治权。……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

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人教版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两位同学的观点对吗?请根据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部法律的内容?该法是何人何时何地颁布的?

(3)该宪法的性质及地位是什么?

(4)结合内容提出该宪法有何进步性?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

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20世纪初的中

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第一

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始终坚持奋斗,成为20世纪推动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主要代

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书影

材料三胡绳在《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

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有何目的?为什么说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

义?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选择题

1.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的主要贡献

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②领导辛亥革命③创建中华民国④推翻了封建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孙中山先生的主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最终结果看,辛

亥革命的胜利革命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选项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2.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

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A.中华民国的成立B.清帝下诏退位

C.武昌起义的胜利D.《临时约法》的颁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清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故选B。

3.(2017•福建)如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呈-

衣5

3,

首^

5-盘

)nI学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8年

C.公元1919年

D.公元1920年

【答案】C

【解析】题目给出的图片中有民国八年字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8-1=1919年。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故

选C。

4.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A.孙中山B.黎元洪C.袁世凯D.段祺瑞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

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黎元洪是在袁世凯死后当上总统的;袁世凯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革命

果实,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不是临时大总统;蔡铐只是领导了反对袁世凯的护国运动;段

祺瑞是临时执政元首。故选A。

5.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是()

A.满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答案】B

【解析】

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建都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制定的具有''宪

法”性质的根本大法。1912年3月11日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开始施行,于

1914年5月1日因《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的法律)的公布而被取代,1916年6月29日

为大总统黎元洪所恢复。1917年9月10日以广东为基地建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展开护法运

动,所护者即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10条规定:“人民对于官吏违法损害权利之行为,有陈诉于平政

院之权。”针对这一条款,章士钊说:“平政院者,即行政裁判所也,凡有平政院之国,出庭

状之效力必不大,何也?人民与平政官员有交涉者,乃不能托庇于普通法庭也,……约法所

予吾人之自由,殆所谓猫口之鼠之自由矣。”由此可见,章士钊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没有形成互相制约的政治制度

B.没有规定公民的自由与平等权利

C.为行政权侵犯司法独立留下隐患

D.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埋下隐患

【答案】C

【解析】A.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说法绝对,不符合事实。C.由材料“…人民与行

政官有交涉者,乃不能托庇于普通法廷也…则约法所予吾人之自由者,殆所谓猫口之鼠之自

由矣”,反映章士钊指出了《临时约法》的缺陷之一就是没有解决公民的保障问题。D.在材

料上没有反映。故选C。

7.关于辛亥革命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D.中国不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12年

资产阶级共和国一一中华民国建立。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

以答案选D项。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的创建

8.如下图是位于南京新街口的孙中山铜像,2001年,因南京修建地铁一号线,铜像暂时拆

除。2010年,重回新街口.在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活动中与南京有关的是()

A.创立兴中会

B.成立同盟会

C.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召开中国国民党一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的相关知识。抓住关键词:”与南

京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就任中华民国临

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A项与檀香山有关;B项与日本有关;D项与广州有关。只

有C符合题意,故选C。

9.小红问妈妈:“谁是您心目中最崇拜的人?”妈妈说:“他是我们的国父,也是中华民国

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这个人就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溥仪

D.袁世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所以孙中山有着“国父”之称。毛泽东最大的功绩是建

立新中国,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袁世凯复辟帝制。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的创建

10.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统观念,又

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孙中山的下列哪些活动和功绩“唤起了民众”:()

①成立兴中会;②创建中国同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④建立了中华民国;⑤推翻了封

建帝制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成立兴中会;②创建中国同

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④建立了中华民国;⑤推翻了封建帝制,都是孙中山的成就,

都应该选上。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的创建

11.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

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

A.民国12年

B.民国13年

C.民国14年

D.民国15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低,考查学生识记能

力,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它们相差11年,减去11是民国14年。所以答案选C

12.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D.是辛亥革命的唯一成果

【答案】D

【解析】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错误的是“是辛亥革命的唯一成果”。孙中山领

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D。

13.“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

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直接目的在于巩固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否定了封建专制,是为了约束袁世凯,保障民主共

和制度,具有现实针对性;约法明确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

入人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都是在两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

都是各自国家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而且都受启蒙运动的影响,都采用了“三权分立”的政

体,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它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所以ABC说法是正确的,D“巩固君主专制”

是错误的。故选D。

14.如图历史事件发生于()

A.1905年B.1911年C1912年

D.1913年

【答案】C

【解析】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故题干

历史事件发生于1912年。

故选Co

15.中华民国建立后,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A.孙中山B.袁世凯C.黎元洪D.宋教

【答案】A

【解析】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

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

建立后,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故选A。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两个同学在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时讨论辛亥革命问题的对话。

不对吧,辛亥革命最终

还是失败啦,所以,我

觉得它是一次不成功的

[革命运防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法院

行使其统治权。……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

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人教版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两位同学的观点对吗?请根据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部法律的内容?该法是何人何时何地颁布的?

(3)该宪法的性质及地位是什么?

(4)结合内容提出该宪法有何进步性?

答案:(1)两位同学的观点都不全面。个人观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

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

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这是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这又是失败的一面。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于1912年3月11日在南京颁布。

(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两位同学的观点都不全面。个人观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

统治;结束了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

国近代化的进程,这是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这又是失败的一面。

(2)依据材料信息: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立法权,

以参议院行之可知,此内容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是孙中山于1912年3月11日在南京颁布;

(3)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的重要文件。

(4)依据材料信息: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

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立法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