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
牧场之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
牧场之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
牧场之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牧场之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9牧场之国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方式会认“毡、犊"等生字,会写“仪、眺”等生字,正确读写“仪态、端庄"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牧场的风光,体会文中描写的牛、马、羊等动物的情趣,并摘抄积累相应语句。

3.了解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理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能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并能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牧场的风光,体会文中描写的牛、马、羊等动物的情趣。

2.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理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难点

1.通过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荷兰牧场的自然美、生态美;体会课文中描写的动物们生活的情趣和悠闲舒适。

2.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审美体验,激趣导入。

1.导入:同学们,在这个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春天,大家喜欢外面的世界吗?(生:喜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去旅游,去其他国家看看,领略异国他乡的风景。大家可以猜一下我们要去哪个国家。

(1)出示荷兰的风景图:风车、郁金香、奶牛等。

(2)学生猜测地点,教师可以适当提示。

(3)学生回答正确之后,教师根据图片简要介绍一下荷兰。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进入荷兰,作者看到了什么?

三、品读课文,感受自然

1.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正式进入荷兰的牧场,去细细感受牧场的风景,体验牧场一天的生活变化。(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感受第1自然段的重要作用。

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紧扣主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又强调它的另一个特点是“牧场之国"。课文接下来就具体描写了荷兰广阔无垠的牧场和在牧场上无忧无虑生活的家禽家畜。

3.过渡:课文在开头就指出荷兰是牧场之国,奠定了我们对荷兰的初印象,那接下来我们就去了解荷兰的牧场里面有什么动物,感受一下荷兰牧场里的氛围。

4.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了解牧场里的牛。

①学生齐读课文,抓住“运河”“绿色低地"黑白花牛”等关键词,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

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体会牛的种类非常多,数量也多。

(2)引导学生深入发现课文中还有句子描写牛的数量。

句段3: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①教师讲解“极目远眺”的含义是“用尽目力尽量向远处看”,让学生感受牧场的辽阔。

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极目远眺”“全是"体会牧场景致壮观,色彩明丽,深入感受牛的数量非常多,远远望去都是黑白两色的花牛。

句段4: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专注”这个词,思考“专注"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关注这句话的修辞手法。

句段5: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

①师:“贵妇人”“仪态端庄"是什么样的?

②教师提示句中的“牛犊”就是小牛。

5.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教师提醒学生读出牧场的安静和牛的自由自在。

6.教师小结: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牛比作人,既把牛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又表现出作者对牛的喜爱之情,让文章富有情感。碧绿的草原上牛在自由安静的生活,作者在这里第一次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7.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第2自然段,了解了牛在牧场的生活,接下来我们再去看看马在牧场的生活。

抓住关键词句“成群”“膘肥体壮"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指导学生感受马在牧场的生活舒适且自由。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马在牧场不仅吃得好喝得好,而且十分自由,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句段6: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引导学生关注这句话的修辞手法,从修辞手法入手,感受作者描写的马生活自由的状态。

8.引导学生感受牧场里的其他动物的生活状态。师:牧场的牲畜不仅有牛、马,还有其他动物。全班朗读第4自然段,交流描写其他牲畜的句子,感受牧场是牲畜们的乐园。

(1)引导学生明确牧场里其他的牲畜还有绵羊、猪、小鸡等。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成千上万"成群结队”体会鸡和羊的数量非常多。

(3)引导学生从重要词语“悠然自得"赞许”“安闲"等词语感受牧场其他动物的生活状态。

9.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了解课文中对牧场中出现的人的描写。

句段1: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句段2: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1)学生齐读这两段话。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才”,体会牧民对牲畜的关爱。

从“才"字可以看出牧民们白天不会来打扰牲畜自由自在的生活,只会在傍晚才过来挤奶,体现出牧民对牲畜的关爱。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严肃沉默”“默默无言”,感受牧场的氛围。

“严肃沉默”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刻画了奶牛沉默无声、庄重端庄的表情,突出了傍晚气氛的寂静。“默默无言"说明挤奶人也不忍心打破这牧场的寂静和安宁。

晚霞消失,夜幕降临,牲畜沉睡,一切都显得无声无息,只有远处的灯塔闪烁着微弱暗淡的光,十分安然、宁静。

4.师:牲畜们生活得如此闲适、安宁,水草长得如此丰美,这一切又离不开谁的功劳呢?(牧民)在这个牧场之国,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都相处得非常和谐,正是这种和谐构成了牧场的和谐,真可谓“牧场安静又和谐”。也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会发出由衷的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板书:牧场宁静又和谐)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四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