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课件 熊诗波 第12-13章 应变、力与扭矩测量-流体参量测量_第1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课件 熊诗波 第12-13章 应变、力与扭矩测量-流体参量测量_第2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课件 熊诗波 第12-13章 应变、力与扭矩测量-流体参量测量_第3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课件 熊诗波 第12-13章 应变、力与扭矩测量-流体参量测量_第4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课件 熊诗波 第12-13章 应变、力与扭矩测量-流体参量测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章

应变、力与扭矩测量目录应变与应力的测量力的测量扭矩的测量12.112.212.3

在机械工程中,应变、力和扭矩的测量非常重要,通过这些测量可以分析零件或结构的受力状态及工作状态的可靠性程度,验证设计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确定整机在实际工作时负载情况等。由于这些测量是研究某些物理现象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它对发展设计理论,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实现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其他与应变、力及扭矩有密切关系的量,如应力、功率、力矩、压力等,其测试方法与应变和力及扭矩的测量也有共同之处,多数情况下可先将其转变成应变或力的测试,然后再转换成诸如功率、压力等物理量。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

应变测量在工程中常见的测量方法之一是应变电测法。它是通过电阻应变片,先测出构件表面的应变,再根据应力、应变的关系式来确定构件表面应力状态的一种试验应力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变换后得到的电信号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传输和各种变换处理,并可进行连续的测量和记录或直接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相连接等。

12.1.1应变的测量1.应变测量原理图12-1应变测试框图

应变电测法的测量系统主要由电阻应变片、测量电路、显示与记录仪器或计算机等设备组成,如图12-1所示。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

它的基本原理是:把所使用的应变片按构件的受力情况,合理地粘贴在被测构件变形的位置上,当构件受力产生变形时,应变片敏感栅也随之变形,敏感栅的电阻值就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变化量的大小与构件变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测量电路(如电阻应变测量装置)转换为与应变成比例的模拟信号,经过分析处理,最后得到受力后的应力、应变值或其他的物理量。因此任何物理量只要能设法转变为应变,都可利用应变片进行间接测量。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2.应变测量装置

应变测量装置也称为电阻应变仪。一般采用调幅放大电路,它由电桥、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振荡器、稳压电源(图上未标注)组成(见第5章图5-18)。电阻应变仪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然后通过放大器将此微弱的电压(或电流)信号进行放大,以便指示和记录。

电阻应变仪中的电桥是将电阻、电感、电容等参量的变化变为电压或电流输出的一种测量电路。其输出既可用指示仪表直接测量,也可以送入放大器进行放大。桥式测量电路简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灵敏度,在测量装置中被广泛应用。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

通常使用的交流电桥应变仪,其电桥由振荡器产生的数千赫兹的正弦交流作为供桥电压(载波)。在电桥中,载波信号被应变信号所调制,电桥输出的调幅信号经交流放大器放大、相敏检波器解调和滤波器滤波后输出。这种应变仪能较容易地解决仪器的稳定问题,结构简单,对元件的要求稍低。目前我国生产的应变仪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

根据被测应变的性质和工作频率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应变仪。对于静态载荷作用下的应变,以及变化十分缓慢或变化后能很快稳定下来的应变,可采用静态电阻应变仪。以静态应变测量为主,兼作200Hz以下的低频动态测量可采用静动态低电阻应变仪。0~2kHz范围的动态应变,采用动态电阻应变仪,这类应变仪通常具有4~8个通道。测量0~20kHz的动态过程和爆炸、冲击等瞬态变化过程,则采用超动态电阻应变仪。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3.应变仪的电桥特性

应变仪中多采用交流电桥,电源以载波频率供电,4个桥臂均为电阻组成,由可调电容来平衡分布电容。电桥输出电压可用式(5-11)来计算,即当各桥臂应变片的灵敏度S相同时,则上式可改写为这就是电桥的和差特性。应变仪电桥的工作方式和输出电压见表12-1。注:若R1或R1、R3产生+ΔR,则R2或R2、R4产生-ΔR。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4.应变片的布置与接桥方法

由于应变片粘贴于试件后,所感受的是试件表面的拉应变或压应变,应变片的布置和电桥的连接方式应根据测量的目的、对载荷分布的估计而定,这样才能便于利用电桥的和差特性达到只测出所需测的应变而排除其他因素干扰的目的。例如在测量复合载荷作用下的应变时,就需应用应变片的布置和接桥方法来消除相互影响的因素。因此,布片和接桥应符合下列原则:1)在分析试件受力的基础上选择主应力最大点为贴片位置。2)充分合理地应用电桥和差特性,只使需要测的应变影响电桥的输出,且有足够的灵敏度和线性度。3)使试件贴片位置的应变与外载荷呈线性关系。

表12-2列举了在轴向拉伸(或压缩)载荷下应变测试的应变片的布置和接桥方法。从表中可以看出,应变片不同的布置和接桥方法对灵敏度、温度补偿情况和消除弯矩影响是不同的。一般应优先选用输出信号大、能实现温度补偿、贴片方便和便于分析的方案。

关于在弯曲、扭转和拉(压)、弯、扭复合等其他典型载荷下,应变片的布置和接桥方法可参阅有关专著。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注:S—应变片的灵敏度;

ue—供桥电压;

ν—被测件的泊松比;

εi—应变仪测读的应变值,即指示应变;

uo—输出电压;

ε—所要测量的机械应变值。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5.应变片的选择及应用

应变片是应变测试中最重要的传感器,应用时应根据试件的测试要求及其状况、试验环境等因素来选择和粘贴应变片。

(1)试件的测试要求

应变片的选择应从满足测试精度、所测应变的性质等方面考虑。例如,动态应变的测试一般应选用阻值大、疲劳寿命长、频响特性好的应变片。同时,由于应变片实际测得的是栅长范围内分布应变的均值,要使其均值接近测点的真实应变,在应变梯度较大的测试中应尽量选用短基长的应变片。而对于小应变的测试宜选用高灵敏度的半导体应变片,测大应变时应采用康铜丝制成的应变片。为保证测试精度,一般以采用胶基、康铜丝制成敏感栅的应变片为好。当测试线路中有各种使电阻值易发生变化的开关、继电器等器件时,则应选用高阻值的应变片以减少接触电阻变化引起的测试误差。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2)试验环境与试件的状况

试验环境对应变测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温度、湿度等因素起作用。因此,选用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的应变片显得十分重要。湿度过大会使应变片受潮,导致绝缘电阻下降,产生漂移等。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测试,应选用防潮性能较好的胶膜应变片。试件本身的状况同样是选用应变片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材质不均匀的试件,如铸铝、混凝土等,由于其变形极不均匀,应选用大基长的应变片。对于薄壁构件则最好选用双层应变片(一种特殊结构的应变片)。(3)应变片的粘贴

应变片的粘贴是应变式传感器或直接用应变片作为传感器的成败关键。粘贴工艺一般包括清理试件、上胶、黏合、加压、固化和检验等。黏合时,一般在应变片上盖上一层薄滤纸,先用手指加压挤出部分胶液,然后用左手的中指及食指通过滤纸紧按应变片的引出线域,同时用右手的食指像滚子一样沿应变片纵向挤压,迫使气泡及多余的胶液逸出,以保证黏合的紧密性,达到黏合胶层薄、无气泡、黏结牢固、绝缘好的要求。粘贴的各具体工艺及黏合剂的选择必须根据应变片基底材料及测试环境等条件决定。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12.1.2应力的测量1.应力测量原理

在研究机器零件的刚度、强度、设备的力能关系以及工艺参数时都要进行应力应变的测量。应力测量原理实际上就是先测量受力物体的变形量,然后根据胡克定律换算出待测力的大小。显然,这种测力方法只能用于被测构件(材料)在弹性范围内的条件下。又由于应变片只能粘贴于构件表面,所以它的应用被限定于单向或双向应力状态下构件的受力研究。尽管如此,由于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等优点。所以它仍是当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多的一种测力方法,能够满足机械工程中大多数情况下对应力应变测试的需要。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2.应力状态与应力计算

力学理论表明,某一测点的应变和应力间的量值关系是和该点的应力状态有关的,根据测点所处应力状态的不同分述如下。(1)单向应力状态

该应力状态下的应力σ与应变ε的关系甚为简单,由胡克定律确定为σ=Eε(12-2)

式中

E——被测件材料的弹性模量。

显然,测得应变值ε后,就可由式(12-2)计算出应力值,进而可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截面尺寸计算出所受载荷的大小。在实际中,多数测点的状态都为单向应力状态或可简化为单向应力状态来处理,如受拉的二力杆、压床立柱及许多零件的边缘处。(2)平面应力状态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测量一般平面应力场内的主应力,其主应力方向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未知的。因此在平面应力状态下通过测试应变来确定主应力有两种情况。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1)已知主应力方向。例如承受内压的薄壁圆筒形容器的筒体,它处于平面应力状态下,其主应力方向是已知的。这时只需沿两个相互垂直的主应力方向各贴一片应变片R1和R2(见图12-2a),另外再设置一片温度补偿片Rt,分别与R1、R2接成相邻半桥(见图12-2b),就可测得主应变ε1和ε2,然后根据下式计算主应力σ:图12-2用半桥单点测量薄壁压力容器的主应变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2)主应力方向未知。一般采用贴应变花的办法进行测试。对于平面应力状态,如能测出某点三个方向的应变ε1、ε2和ε3,就可以计算出该点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应变花是由三个或多个按一定角度关系排列的应变片组成(见图12-3),用它可测试某点三个方向的应变,然后按有关实验应力分析资料中查得的主应力计算公式求出其大小及方向。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复杂图案的应变花供应,可根据测试要求选购,例如直角形应变花和三角形应变花。图12-3常用的应变花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12.1.3影响测量的因素及其消除方法

在实际测试中,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还必须对影响测量精度的各因素有所了解,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消除它们的影响。否则,测量将可能产生较大误差甚至失去意义。1.温度的影响及温度补偿

测试实践表明,温度对测量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必须考虑消除其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温度变化总是同时作用到应变片和试件上的。消除由温度引起的影响,或者对它进行修正,以求出仅由载荷作用下引起的真实应变的方法,称为温度补偿法。其主要方法是采用温度自补偿应变片,或采用电路补偿片,即利用电桥的和差特性,用两个同样应变片,一片为工作片,贴在试件上需要测量应变的地方,另一片为补偿片,贴在与试件同材料、同温度条件但不受力的补偿件上。由于工作片和补偿片处于相同的温度——膨胀状态下,产生相等的ετ,当分别接到电桥电路的相邻两桥臂上,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电桥输出等于零,起到了温度补偿的作用。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

在测试操作中注意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工作片和补偿片必须是相同的。2)补偿板和待测试件的材料必须相同。3)工作片和补偿片的温度条件必须是相同的或位于同一温度环境下。

应用中,多采用双工作片或四工作片全桥的接桥方法,这样既可以实现温度互补又能提高电桥的输出。在使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时,应尽可能消除各种误差,以提高测试精度。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2.减少贴片误差

测量单向应变时,应变片的粘贴方向与理论主应力方向不一致,则实际测得应变值,不是主应力方向的真实应变值,从而产生一个附加误差。也即应变片的轴线与主应变方向有偏差时,就会产生测量误差,因此在粘贴应变片时对此应给予充分的注意。3.力求应变片实际工作条件和额定条件的一致

当应变片的灵敏度标定时的试件材料与被测材料不同和应变片名义电阻值与应变仪桥臂电阻不同时,都会引起误差。一定基长的应变片,有一定的允许极限频率。例如,要求测量误差不大于1%时,基长为5mm,允许的极限频率为77Hz,而基长为20mm时,则极限频率只能达到19Hz。4.排除测量现场的电磁干扰

在测量时仪表示值抖动,大多由电磁干扰所引起,如接地不良、导线间互感、漏电、静电感应、现场附近有电焊机等强磁场干扰及雷击干扰等,应想办法排除。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5.测点的选择

测点的选择和布置对能否正确了解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实现正确的测量影响很大。测点越多,越能了解结构的应力分布状况,然而却增加了测试和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和贴片误差。因此,应根据以最少的测点达到足够真实地反映结构受力状态的原则来选择测点,为此,一般应做如下考虑:1)预先对结构进行大致的受力分析,预测其变形形式,找出危险断面及危险位置。这些地方一般是处在应力最大或变形最大的部位。而最大应力一般又是在弯矩、剪力或扭矩最大的截面上。然后根据受力分析和测试要求,结合实际经验最后选定测点。2)截面尺寸急剧变化的部位或因孔、槽导致应力集中的部位,应适当多布置一些测点,以便了解这些区域的应力梯度情况。12.1应变和应力的测量3)如果最大应力点的位置难以确定,或者为了了解截面应力分布规律和曲线轮廓段应力过渡的情况,可在截面上或过渡段上比较均匀地布置5~7个测点。4)利用结构与载荷的对称性,以及对结构边界条件的有关知识来布置测点,往往可以减少测点数目,减轻工作量。5)可以在不受力或已知应变、应力的位置上安排一个测点,以便在测试时进行监视和比较,有利于检查测试结果的正确性。6)防止干扰:由于现场测试时存在接地不良,导线分布电容、互感,电焊机等强磁场干扰或雷击等原因,会导致测试结果的改变,应采取措施排除。7)动态测试时,要注意应变片的频响特性,由于很难保证同时满足结构对称和受载情况对称,因此一般情况下多为单片半桥测量。12.2力的测量

在机械工程中,力学参数的测量是最常碰到的问题之一。由于机械设备中多数零件或构件的工作载荷属于随机载荷,要精确地计算这些载荷及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困难的。而通过对其力学参数的测量则可以分析和研究机械零件、机构或整体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工作状态,验证设计计算的正确性,确定整机工作过程中载荷谱和某些物理现象的机理。因此力学参数测量对发展设计理论、保证安全运行,以及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力施加于某一物体后,将产生两种效应,一是使物体变形的效应,二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效应。由胡克定律可知:弹性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时,若在弹性范围内,物体所产生的变形量与所受的力值成正比。因此只需通过一定手段测出物体的弹性变形量,就可间接确定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如本章第一节所述可知利用物体变形效应测力是间接测量测力传感器中“弹性元件”的变形量。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产生相应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当物体质量确定后,该物体所受的力和所产生的加速度,两者之间具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只需测出物体的加速度,就可间接测得力值。故通过测量力传感器中质量块的加速度便可间接获得力值。一般而言在机械工程当中,大部分测力方法都是基于物体受力变形效应。12.2力的测量12.2.1几种常用力传感器的介绍1.弹性变形式力传感器

该传感器的特点是首先把被测力转变成弹性元件的应变,再利用电阻应变效应测出应变,从而间接地测出力的大小。所以弹性敏感元件是这类传感器的基础,应变片是其核心。弹性元件的性能好坏是保证测力传感器使用质量的关键。为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必须合理选择弹性元件的结构尺寸、形式和材料,仔细进行加工和热处理;并需保证小的表面粗糙度值等。衡量弹性元件性能的主要指标有非线性、弹性滞后、弹性模量的温度系数、热膨胀系数、刚度、强度和固有频率等。力传感器所用的弹性敏感元件有柱式、环式、梁式和S形几大类。12.2力的测量(1)圆柱式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

图12-4是一种用于测量压缩力的应变式测力头的典型构造。受力弹性元件是一个由圆柱加工成的方柱体,应变片粘贴在四侧面上。图12-4贴应变片柱式力传感器12.2力的测量

在不减小柱体的稳定性和应变片粘贴面积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灵敏度,可采用内圆外方的空心柱。侧向加强板用来增大弹性元件在x-y平面中的刚度,减小侧向力对输出的影响。加强板的z向刚度很小,以免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应变片按图示粘贴并采用全桥接法,这样既能消除弯矩的影响,也有温度补偿的功能。对于精确度要求特别高的力传感器,可在电桥某一臂上串接一个热敏电阻RT1,以补偿4个应变片电阻温度系数的微小差异。用另一热敏电阻RT2和电桥串接,可改变电桥的激励电压,以补偿弹性元件弹性模量随温度而变化的影响。这两个电阻都应装在力传感器内部,以保证和应变片处于相同的温度环境。12.2力的测量(2)梁式拉压力传感器

为了获得较大的灵敏度,可采用梁式结构。图12-5所示是用来测量拉/压力传感器的典型弹性元件。显然,刚度和固有频率都会相应地降低。如果结构和粘贴都对称,应变片参数也相同,则这种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能实现温度补偿和消除x和y方向的干扰。图12-5贴应变片梁式力传感器12.2力的测量2.差动变压器式力传感器

如图12-6所示是一种差动变压器式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该传感器采用一个薄壁圆筒1作为弹性元件。弹性圆筒受力发生变形时,带动铁心2在线圈3中移动,两者的相对位移量即反映了被测力的大小。该类力传感器是通过弹性元件来实现力和位移间的转换。弹性元器件的变形由差动变压器转换成电信号,其工作温度范围比较宽(-54~93℃),在长、径比较小时,受横向偏心力的影响较小。图12-6差动变压器式测力传感器12.2力的测量3.压磁式力传感器

压磁式力传感器的工作基础是基于铁磁材料的压磁效应。它是指某些铁磁材料(如正磁致伸缩材料),受压时,其磁导率沿应力方向下降,而沿着与应力垂直的方向则增加。材料受拉时,磁导率变化正好相反。通过材料中孔槽的载流导线,如无外力作用下材料中的磁力线成为以导线为中心的同心圆分布。在外力作用下,磁力线则成椭圆分布。当外力为拉力时,椭圆长轴与外力方向一致;当外力为压力时,则与外力方向垂直。若该铁磁材料开有4个对称的通孔,如图12-7所示,在1、2和3、4孔中分别绕着互相垂直的两绕组,其中1-2绕组通过交流电流I,作为励磁绕组;3-4绕组作为测量绕组。在无外力作用下,励磁绕组所产生的磁力线在测量绕组两侧对称分布,合成磁场强度与测量绕组平面平行,磁力线不和测量绕组交链,从而不使后者产生感应电感。一旦受到外力作用,磁力线分布发生变化,部分磁力线和测量绕组交链,在该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作用力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12.2力的测量图12-7压磁元件及其工作原理12.2力的测量

图12-8所示为一种典型的压磁式力传感器结构,弹性梁3的作用是对压磁元件施加预压力和减少横向力和弯矩的干扰,钢球4则是用来保证力F沿垂直方向作用,压磁元件和基座的连接表面应十分平整密合。

压磁式力传感器具有输出功率大、抗干扰能力强、精度较高、线性好、寿命长、维护方便等优点。同时,这类力传感器的输出电动势较大,一般不必经过放大,但需经过滤波和整流处理。它适用于冶金、矿山、造纸、印刷、运输等行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图12-8压磁式力传感器12.2力的测量4.压电式力传感器

压电式传感器应用压电效应,将力转换成电量。作为测力传感器它具有以下特点:静态特性良好,即灵敏度、线性度好、滞后小,因压电式测力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自身的刚度很高,而受力后,产生的电荷量(输出)仅与力值有关而与变形元件的位移无直接关系,因而其刚度的提高基本不受灵敏度的限制,可同时获得高刚度和高灵敏度;动态特性亦好,即固有频率高、工作频带宽幅值相对误差和相位误差小、瞬态响应上升时间短,故特别适用于测量动态力和瞬态冲击力;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当采用时间常数大的电荷放大器时,可以测量静态力和准静态力,但长时间的连续测量静态力将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压电式测力传感器已成为动态力测量中的十分重要的部件。12.2力的测量

选择不同切型的压电晶片,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则可构成各种类型的测力传感器。图12-9所示是两种压电式力传感器的构造图,图12-9a所示的力传感器的内部加有恒定预压载荷,使之在1000N的拉伸力到5000N的压缩力范围内工作时,不致出现内部元件的松弛。图12-9b所示的力传感器,带有一个外部预紧螺母,可以用来调整预紧力,以保证力传感器在4000N拉伸力到16000N压缩力的范围中正常工作。图12-9压电式力传感器的构造图12.2力的测量12.2.2空间力系测量装置

一般空间力系包括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和三个互相垂直的力矩分量。对未知作用方向的作用力,如需完全测定它,也需按空间力系来处理。在空间力系测量工作中,巧妙地设计受力的弹性元件和布置应变片或选择压电晶体片的敏感方向是成功的关键。图12-10所示为压电式三向测力传感器元件组合方式的示意图。图12-10用于三向测力的传感元件的组合图

其传感元件由三对不同切型的压电石英片组成,其中一对为X0型切片,具有纵向压电效应,用它测量z向力Fz,另外两对为Y0型切片,具有横向压电效应,两者互成90°安装,分别测y向力Fy和x向力Fx。此种传感器可以同时测出空间任意方向的作用力在x、y、z三个方向上的分力。多向测力传感器的优点是简化了测力仪的结构,同时又提高了测力系统的刚度。12.2力的测量图12-10用于三向测力的传感元件的组合图12.2力的测量12.2.3动态测力装置的使用特点

动态测力装置除了在灵敏度、线性误差、频率范围等方面应满足预定要求外,使用时还应考虑动力学方面的一些特点。1.动态测力装置的动态误差

如前所述,近代测力装置基本上都是以某一弹性元件所产生的弹性变形(或与之成比例的弹性力)作为测力基础的,因而大多数测力装置可以近似抽象如图7-1所示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但是在测量过程中,它与被测系统以及它的支承系统组成非常复杂的多自由度振动系统。这样在动态力作用下,该弹性元件的弹性变形(或弹性力)同动态力的关系也就相当复杂,两者在幅值、相位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和测力装置的动态特性、支承系统、负载效应都有密切关系。以弹性元件的弹性变形(或弹性力)为基础的力学测力装置,应保证该弹性力和被测力成比例、同相位。然而一旦将测力装置和被测系统相接,由于负载效应,将使被测力发生变化,使作用于测力装置的施加力和原来被测力不一样。12.2力的测量

要完全消除这种差别唯有取被测系统的构件作为测力装置的弹性元件。其次,作为时间矢量,实际作用力F和测力装置的阻尼力Fc、惯性力Fm以及弹性元件的弹性力Fk之间的关系如图12-11所示。显然,弹性力和实际作用力在幅值和相位两方面都不一样。最后,即使可以用二阶系统的响应特性来近似描述这类装置,也只有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即其工作频率ω远小于其固有频率ωn的情况下,才能近似满足不失真的测量条件。如果支承系统的刚性不好,情况会更加恶化,与不失真测量条件相差更远。图12-11实际作用力和测量测力装置的惯性力、阻尼力以及弹性力的关系12.2力的测量

总之,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上述三方面的原因,测力弹性元件的弹性力(或弹性变形)和被测力总有幅值和相位的差异。因此在实际使用条件下,在整个工作频率范围内进行全面的标定和校准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工作。

此外,从图中还可看出,如果能测出阻尼力Fc和惯性力Fm,将它们与弹性力Fk相加,就可以得出实际作用力F来,从而消除了测量的方法误差。由于Fk、Fc和Fm分别和测力装置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成正比,但方向相反,若用一个质量甚小的加速度计来测量测力装置的加速度,用微分电路由弹性位移信号求得速度信号,然后用运算放大器将这两项信号按适当比例加进位移信号中,对Fk进行补偿,便可得到实际作用力F,消除了测量方法误差。图12-11实际作用力和测量测力装置的惯性力、阻尼力以及弹性力的关系12.2力的测量2.注意减小交叉干扰

一个理想的多向测力装置,要求在互相垂直的三个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方向受到力的作用时,其余两方向上不应有输出。实际上却常常会有微小输出,这种现象称为交叉干扰。为了减小交叉干扰,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例如精心设计弹性元件,使其受力变形合理;正确选择应变片的粘贴部位并准确地粘贴之;最后,还往往利用测力装置标定结果来修正交叉干扰的影响。12.2力的测量3.测力装置频率特性的测定

确定整个测力装置频率特性的具体办法与确定某一系统,特别是机械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的方法没有原则差别。但是必须特别强调的是,动态特性测定必须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常用的激励是正弦激励和冲击激励。对于后者,在测得激励力x(t)和测力装置的响应y(t)之后,一般采用Sxy(f)=Sxx(f)=H(f)Sx(f)(12-5)来确定其频率响应函数H(f)。12.2力的测量12.2.4测力传感器的标定

为确保力测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使用前必须对测力传感器进行标定。标定的精度将直接影响传感器的测试精度。测力传感器在出厂时,尽管已对其性能指标逐项进行过标定和校准,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应定期进行校准,以保证测试精度。此外,由于测试环境的变化,使得系统的灵敏度亦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对整个测试系统的灵敏度等有关性能指标重新标定。测力传感器的标定分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两个方面。12.2力的测量1.静态标定

静态标定最主要的目的是确定标定曲线、灵敏度和各向交叉干扰度。为此,标定时所施加的标准力的量值和方向都必须精确。加载方向对确定交叉干扰度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作用方向一旦偏离指定方向,就会使交叉干扰度产生变化。标定时对测力传感器施加一系列标准力,测得相应的输出后,根据两者的对应关系绘制标定曲线,再求出表征传感器静态特性的各项性能指标,如静态灵敏度、线性度、回程误差、重复性、稳定性以及横向干扰等。

静态标定通常在特制的标定台上进行。所施加的标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应十分精确,其力值必须符合计量部门有关量值传递的规定和要求。通常标准力的量值用砝码或标准测力环来度量。标定时采用砝码-杠杆加载系统、螺杆-标准测力环加载系统、标准测力机加载等。12.2力的测量2.动态标定

动态标定使用于瞬变力和交变力等动态测试的传感器。对于用于动态测量的传感器,仅做静态标定是不够的,有时还需进行动态标定。动态标定的目的在于获取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曲线,再由动态特性曲线求得测力传感器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工作频带、动态误差等反映动态特性的参数。对测力传感器或整个测力系统进行动态标定的方法就是输入一个动态激励力,测出相应的输出,然后确定出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等。12.2力的测量

冲击法也是获取测力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之一。冲击法可获得半正弦波瞬变激励力,此法简单易行。如图12-12a所示,将待定的测力传感器安放在有足够质量的基础上,用一个质量为m的钢球从确定的高度h自由落下,当钢球冲击传感器时,由传感器所测得的冲击力信号经放大后输入瞬态波形存储器,或直接输入信号分析仪,即可得到如图12-12b所示的波形。图中,0~t1为冲击力作用时间,点画线为冲击力波形,实线为实际的输出波形,t1~t段为自由衰减振荡信号,它和0~t1段中叠加在冲击力波形上的高频分量反映了传感器的固有特性,对其做进一步分析处理,可获得测力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图12-12冲击标定系统及冲击力波形12.3

扭矩的测量

旋转轴上的扭矩是改变物体转动状态的物理量,是力和力臂的乘积。扭矩的单位是N·m。测量扭矩的方法甚多,其中通过转轴的应变、应力、扭角来测量扭矩的方法最常用,也即根据弹性元件在传递扭矩时所产生物理参数的变化(变形、应力或应变)来测量扭矩。例如在被测机器的轴上或是在装于机器上的弹性元件上粘贴应变片,然后测量其应变。其中装于机器上的弹性元件属扭矩传感器的一部分。这种传感器就是专用于测量轴的扭矩。12.3.1应变式扭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扭矩的测量以测量转轴应变和测量转轴两横截面相对扭转角的方法最常用。应变式扭矩传感器所测得的是在扭矩作用下转轴表面的主应变ε。从材料力学得知,该主应变和所受到的扭矩成正比关系。也可利用弹性体把转矩转换为角位移,再由角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输出。12.3

扭矩的测量

图12-13给出了一种用于扭矩传感器的扭矩弹性元件。把这种弹性轴连接在驱动源和负载之间,弹性轴就会产生扭转,所产生的扭转角为图12-13用于测量扭矩的弹性轴式中

φ——弹性轴的扭转角(rad); l——弹性轴的测量长度(m);

D——弹性轴的直径(m); M——扭矩(N·m);G——弹性轴材料的切变模量(Pa)。12.3

扭矩的测量

由于扭角与扭矩M成正比,在实际测量中,常在弹性轴圆轴上安装两个齿轮盘,齿轮盘之间的扭角即为弹性轴的扭角,通过电磁耦合将扭角信号耦合成电信号,再经标定得到输出扭矩值。按弹性轴变形测量时按弹性轴应力测量时按弹性轴应变测量时式中

ε45°、ε135°——弹性轴上与轴线成45°、135°角的方向上的主应变。

从式(12-6)~式(12-9)可以看出,当弹性轴的参数固定,转矩对弹性轴作用时,产生的扭转角或应力、应变与转矩成正比关系。因此只要测得扭转角或应力、应变,便可知扭矩的大小。按扭矩信号的产生方式可以设计为光电式、光学式、磁电式、电容式、电阻应变式、振弦式、压磁式等各种扭矩仪器。12.3

扭矩的测量12.3.2应变片式扭矩传感器

当作为扭矩传感器上的弹性轴发生扭转时,在相对于轴中心线45°方向上会产生压缩或拉伸力,从而将力加在旋转轴上。如果在弹性轴上或直接在被测轴上,沿轴线的45°或135°方向将应变片粘贴上,当传感器的弹性轴受转矩M作用时,应变片产生应变,其应变量ε与转矩M呈线性关系。

对于空心圆柱形弹性轴式中

G——弹性轴的弹性模量; d、D——空心转轴的内径和外径。

对于正方形截面积弹性轴式中

a——弹性轴的边长。12.3

扭矩的测量

当测量弹性轴的扭矩时,将应变片R1,R2按图12-14a所示的方向(与轴线成45°角,并且两片互相垂直)贴在弹性轴上,则沿应变片R1方向的应变为沿应变片R2方向的应变为式中

E——弹性轴材料的弹性模量(N/m2)。因σ1=-σ3,故ε1=-ε3。图12-14扭力杆上应变片的粘贴12.3

扭矩的测量

图12-14a所示的半桥,不但能使测量灵敏度比贴一片45°方向的应变片时高一倍,而且还能消除由于弹性轴安装不善所产生的附加弯矩和轴向力的影响,但这种贴片的接桥方式不能消除附加横向剪力的影响。如果在弹性轴上粘贴4片应变片并将它们接成半桥或全桥,就能消除附加横向剪力的影响(见图12-14b)。这种在弹性轴的适当部位按图粘贴4片应变片后,作为全桥连接构成的扭矩传感器,若能保证应变片粘贴位置准确、应变片特性匹配,则这种装置就具有良好的温度补偿和消除弯曲应力、轴向应力影响的功能。粘贴后的应变片必须准确地与轴线成45°,应变片1和3、2和4应在同一直径的两端。采用应变花可以简化粘贴并易于获得准确的位置。在用应变片直接粘贴在弹性轴上的情况下,有时为了提高灵敏度,将机器弹性轴的一部分设计成空心轴,以提高应变量。对于专用的扭矩传感器的弹性元件可以设计的应变量较大,以提高测量灵敏度。12.3

扭矩的测量

弹性轴截面最常用的是圆柱形,如图12-15所示。但对于测量小转矩的弹性轴,考虑到抗弯曲强度、临界转速、电阻应变片尺寸及粘贴工艺等因素,多采用空心结构。大量程转矩测量一般多采用实心方形截面弹性轴,应该注意应变片的中心线必须准确地粘贴在表面的45°及135°螺旋线上,否则弹性轴在正、反向力矩作用下的输出灵敏度将有差别,造成方向误差。一般允许粘贴角度的误差的范围为±0.5°。图12-15各种截面形状转轴12.3

扭矩的测量

图12-16是这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为了给旋转的应变片输入电压和从电桥中检测出信号,在整个检测系统上安装有集流环和电刷。扭矩传感器由弹性轴和贴在其上的应变片组成,并成为扭矩传递系统的一个环节,和转轴一起旋转。为了给旋转着的应变片输入电压和从电桥中取出检测信号,采用由电环和电刷组成的集流环部件来完成传递。通过此旋转元件(电环,固定在转轴上)和静止元件(电刷,固定在机架上)的接触,将传感器所需的激励电压输入和检测信号的输出。或者采用发射器件和接收器件之间电磁场的耦合方式,无接触地将传感器的信号耦合到接收端。图12-16应变式扭矩传感器工作原理12.3

扭矩的测量12.3.3信号传输1.集流环装置

集流环部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与应变片的引出线连接并固定在转轴上随转轴一起转动,称为转子;另一部分与应变仪导线连接,静止不动,称为定子。转子与定子能够相对运动,从而既用来输出构件上应变片转换的电信号和输出热电偶等各种传感器的电信号,亦可用来输入外部对传感器的激励电压。集流环的优劣直接影响测量精度,质量低劣或维护不当的集流环所产生的电噪声甚至能淹没扭矩信号,使测量无法进行。因此对集流环的要求是:接触电阻变化要小,一般希望接触电阻的变化小到应变片电阻变化的1/50~1/100。12.3

扭矩的测量

测量电路的接法对应变式扭矩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也有很大的影响,若像图12-17a所示,扭力轴上的应变片组成半桥,在A、B、C三点通过集流环引出,接到应变仪的测量电路上去。在这种情况下集流环的接触电阻是串入桥臂的,因此接触电阻的变化和扭矩变化一样,也要引起应变仪输出的变化,从而给测量造成误差。而像图12-17b所示弹性轴上粘4个应变片,接成全桥,其4个结点通过4个集电环-电刷引出,那么各接触电阻就不在桥臂之内,因此由接触电阻的变化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就大大减小了。图12-17测量电路的接法12.3

扭矩的测量2.无线传输方式

无线传输方式可以克服有线传输的缺点,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它分为电波收发方式和光电脉冲传输方式。这两种方式从使用的角度来看都取消了中间接触环节、导线和专门的集流装置。电波收发方式测量系统要求可靠的发射、接收和遥测装置,且其信号容易受到干扰;而光电脉冲测量抗干扰能力较强,它是把测试数据数字化后以光信号的形式从转动的测量盘传送到固定的接收器上,然后经解码器后还原为所需的信号。12.3

扭矩的测量12.3.4其他类型的扭矩传感器

转轴受扭矩作用后,产生扭转变形,两横截面的相对扭转角与扭矩成正比。利用光电式、感应式等传感器可以测得相对扭转角,从而测得扭矩。感应式扭矩传感器是在转轴上固定两个齿轮,它们的材质、尺寸、齿形和齿数均相同。由永久磁铁和线圈组成的磁电式检测头对着齿顶安装。在转轴不承受扭矩时,两线圈输出信号有一初始相位差。承载后,该相位差将随两齿轮所在横截面之间的相对扭转角的增加而加大,其大小与相对扭转角、扭矩成正比。12.3

扭矩的测量

光电式扭矩传感器是在转轴上固定两圆盘光栅,光栅圆盘外侧放置有光源和光敏元件,可通过两光栅圆盘之间的相对扭转角来测量扭矩。如图12-18所示,在未承受扭矩时,两光栅的明暗区正好互相遮挡,没有光线透过光栅照射到光敏元件,也无输出。当转轴受扭矩后,扭转变形将两光栅相对转过一角度,使部分光线透过光栅照射到光敏元件上而产生输出,扭矩越大,扭转角越大,穿过光栅的光量越多,输出越大,从而可测得扭矩。图12-18光电式转矩传感器12.3

扭矩的测量

压磁式扭矩传感器是利用铁磁材料制成的转轴,在受扭矩作用后,应力变化导致磁阻变化的现象来测量扭矩的。如图12-19所示,两个绕有线圈的

型铁心A和B,其中A—A沿轴线、B—B沿垂直与轴线方向放置,两者相互垂直。其开口端和被测表面保持1~2mm的空隙。当A—A线圈通过交流电流,形成通过转轴的交变磁场。在转轴不受扭矩时,磁力线和B—B线圈不交链。当转轴受扭矩作用后,转轴材料磁阻沿正应力方向减小,沿负应力方向增大,从而改变了磁力线分布状况,使部分磁力线与B—B线圈交链,并在其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将随扭矩增大而增大,并在一定范围内两者呈线性关系。此种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测量方式,使用方便。图12-19压磁式扭矩传感器原理图12.3

扭矩的测量12.3.5国内外扭矩传感器介绍

常用扭矩传感器的使用见表12-3所示。扭矩传感器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通过磁电感应获取信号的磁(齿)栅式传感器,这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本质是两路相角位移信号,需要对信号进行组合处理才能得到扭矩信息。它是非接触式传感器,无磨损、无摩擦,可用于长期测量。但体积大、不易安装、不能测静止扭矩,转速过低时,须用小电动机补偿转速,操作复杂等。第二类是以电阻应变片为敏感元件组成的扭矩传感器,它在转轴或与转轴串接的弹性轴上安装了4片精密电阻应变片,并把它们连成一片平衡电桥。输出信号与扭矩成比例。桥的激励电压和测量信号的传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接触式传送,通过集电环和电刷传送激励电压和测量信号,电刷寿命可达到一亿转次;另一种是非接触式传送,包括传感器感应方式传送,或微电池供电、无线电传送。这类传感器具有可测量静态和动态扭矩、高频冲击和振动信息,体积小、重量轻、输出信号易于计算机处理等特点,正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12.3

扭矩的测量关于详细有关的扭矩传感器的介绍,可参阅有关专著。思考题与习题12-1

说明应变式压力和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12-2

有一个应变式力传感器,弹性元件为实心圆柱,直径D=40mm,在其上沿轴向和周向各贴两片应变片(灵敏度系数S=2),组成全桥电路,桥压为10V。已知材料弹性模量E=2.0×1011Pa,泊松比ν=0.3,试求该力传感器的灵敏度,单位用μV/kN表示。12-3

有一电阻应变片如图12-20所示,其灵敏度S=2,R=120Ω,设工作时其应变为1000με(注:με为微应变),问ΔR=?设将此应变片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试求:1)无应变时电流表示值;2)有应变时电流表示值;3)电流表指示值相对变化量;4)试分析这个变动量能否从表中读出。图12-20题图12-3谢谢!第13章

流体参量测量目录压力的测量流量的测量13.113.2

压力和流量等流体参量的测量,在工业生产等众多工程领域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种压力和流量测量装置尽管在测量原理或结构上有很大差别,但共同特点都是通过中间转换元件,把流体的压力、流量等参量转换为中间机械量,然后再用相应的传感器将中间机械量转换成电量输出。中间转换元件对测量装置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个特点是在压力和流量测量中,测量装置的测量精确度和动态响应不仅与传感器本身及由它所组成的测量系统的特性有关,而且还与由传感器、连接管道等组成的流体系统的特性有关。13.1压力的测量

压力的测量一般用于液体、蒸汽或气体等流体。物理学中将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流体作用力定义为流体的压强,而工程上则习惯于称其为“压力”,本书将采用“压力”这个名词。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是由质量、长度和时间三个基本量得出的导出量,其单位为Pa(帕斯卡),1Pa=1N/m2。虽然已经有非常精确的压力表来提供压力的基准量,但是这些基准量最终必须依靠上述三个基本量的基准量来保证其精确度。

由于参照点的不同,在工程中流体的压力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绝对压力——相对于完全真空(绝对压力零位)所测得的压力;大气压力——由地球表面大气层空气柱重力所形成的压力;差压(压差)——任意两个压力之间的差值;表压力——以大气压力为参考点,高于或低于大气压力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的压力称为正压,低于大气压力的压力称为负压。压力测量装置大多采用表压力作为指示值,而很少采用绝对压力。13.1压力的测量

压力按其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静态压力和动态压力。静态压力指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变化缓慢的压力;动态压力指随时间作快速变化的压力。作用在确定面积上的流体压力能够很容易地转换成力,因此压力测量和力测量有许多共同之处。常用的两种压力测量方法是静重比较法和弹性变形法。前者多用于各种压力测量装置的静态校准,而后者则是构成各种压力计和压力传感器的基础。13.1.1弹性式压力敏感元件

指针式压力计(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主要是基于弹性变形原理工作的。某种特定形式的弹性元件,在被测流体压力的作用下,将产生与被测压力成一定函数关系的机械变位(或应变)。这种中间机械量可通过各种放大杠杆或齿轮副等转换成指针的偏转,从而直接指示被测压力的大小。中间机械量也可通过各种位移传感器(以应变为中间机械量时,则可通过应变片)及相应的测量电路转换成电量输出。由此可见,感受压力的弹性敏感元件是压力计和压力传感器的关键元件。13.1压力的测量通常采用的弹性式压力敏感元件有波登管、膜片和波纹管三类(见图13-1)。图13-1弹性压力敏感元件13.1压力的测量1.波登管

波登管是大多数指针式压力计的弹性敏感元件,同时也被广泛用于压力变送器(用于稳态压力测量,其输出量为电量的压力测量装置)中。图13-1a所示的各种结构形式的波登管,都是横截面为椭圆形或平椭圆形的空心金属管子。当这种弹性管一侧通入有一定压力的流体时,由于内外侧的压力差(外侧一般为大气压力),迫使管子截面发生由椭圆形截面向圆形变化的变形。这种变形导致C形、螺线形和螺旋形波登管的自由端产生变位,而对于扭转型波登管来说,其输出运动则是自由端的角位移。

虽然采用波登管作为压力敏感元件可以得到较高的测量精确度,但由于其尺寸较大、固有频率较低以及有较大的滞后,故不宜作为动态压力传感器的敏感元件。13.1压力的测量2.膜片和膜盒

膜片是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圆形薄片(见图13-1b)。若膜片的断面是平的,称其为平膜片;若膜片的断面呈波纹状的,称其为波纹膜片。将两个膜片边缘对焊起来,就构成膜盒;将几个膜盒连接起来,就组成膜盒组。平膜片比波纹膜片具有较高的抗振和抗冲击能力,在压力测量中使用得较多。

中、低压压力传感器多采用平膜片作为压力敏感元件。这种敏感元件是周边固定的圆形平膜片,其固定方式有周边机械夹固式、焊接式和整体式三种(见图13-2)。尽管机械夹固式的制造比较简便,但由于膜片和夹紧环之间的摩擦要产生滞后等问题,故较少采用。图13-2平膜片13.1压力的测量

以平膜片作为压力敏感元件的压力传感器,一般采用位移传感器来感测膜片中心的变位或在膜片表面粘贴应变片来感测其表面应变。图13-1b所示的悬链膜片是一种受温度影响较小的膜片结构。当被测压力较低,平膜片产生的变位过小,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最小输出时,可采用图13-1b所示的波纹膜片和波纹膜盒。一般波纹膜片中心的最大变位量约为直径的2%,它用于稳态低压(低于几兆帕)测量或作为流体介质的密封元件。13.1压力的测量3.波纹管

波纹管是外周沿轴向有深槽形波纹状皱褶、可沿轴向伸缩的薄壁管子,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将开口端固定,封闭端处于自由状态,如图13-1c所示。在通入一定压力的流体后,波纹管将伸长,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其伸长量(即自由端位移)与压力成正比。

波纹管可在较低压力下得到较大的变位。它可测的压力较低,对于小直径的黄铜波纹管,最大允许压力约为1.5MPa。无缝金属波纹管的刚度与材料的弹性模量成正比,而与波纹管的外径和波纹数成反比,同时刚度与壁厚成近似的三次方关系。13.1压力的测量13.1.2常用压力传感器1.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目前常用的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有平膜片式、圆筒式和组合式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利用粘贴在弹性敏感元件上的应变片,感测其受压后的局部应变,从而测得流体的压力。

(1)平膜片式压力传感器图13-3为平膜片式压力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它利用粘贴在平膜片表面的应变片,感测膜片在流体压力作用下的局部应变,从而确定被测压力值的大小。

对于周边固定、一侧受均匀压力p作用的平膜片,若膜片应变值很小,则可近似地认为膜片的应力(或应变)与被测压力呈线性关系。在压力p作用下,膜片产生径向应变和切向应变,一般在中心贴片,并在边缘沿径向贴片,也可使用适应膜片应变分布的专用箔式应变花。

平膜片式压力传感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小、性能价格比高等;缺点是:输出信号小、抗干扰能力差、受温度影响大等。图13-3平膜片式压力传感器13.1压力的测量13.1压力的测量(2)圆筒式压力传感器如图13-4所示,它一端密封并具有实心端头,另一端开口并有法兰,以便固定薄壁圆筒。当压力从开口端接入圆柱筒时,筒壁产生应变。圆筒的外表面粘贴有4个相同的应变片R1、R2、R3、R4,组成四臂电桥。当筒内外压力相同时,电桥的4个桥臂电阻相等,输出电压为零;当筒内压力大于筒外压力时,R1和R4发生变化,电桥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这种圆筒式压力传感器常在高压测量时应用。图13-4圆筒式压力传感器13.1压力的测量(3)组合式压力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中的应变片不直接粘贴在压力感受元件上,而是采用某种传递机构将感压元件的位移传递到贴有应变片的其他弹性元件上,如图13-5所示。图13-5a利用膜片1和悬臂梁2组合成弹性系统。在压力作用下,膜片产生位移,通过杆件使悬臂梁产生变形。图13-5b利用膜片1将压力传给弹性圆筒3,使之发生变形。图13-5c利用波登管4并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由端产生拉力,使悬臂梁2产生变形。图13-5d利用波纹管5产生的轴向力,使梁6变形。图13-5组合式压力传感器13.1压力的测量2.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见图13-6)是在某一晶面的单晶硅膜片上,沿一定的晶轴方向扩散上一些长条形电阻。硅膜片的加厚边缘烧结在有同样膨胀系数的玻璃基座上,以保证温度变化时硅膜片不受附加应力。当硅膜片受到流体压力或压差作用时,硅膜片内部产生应力,从而使扩散在其上的电阻阻值发生变化。它的灵敏度一般要比金属材料应变片高70倍左右。图13-6压阻式压力传感器13.1压力的测量

这种压阻元件一般只在硅膜片中心变位远小于其厚度的情况下使用。有的传感器使用隔离膜片将被测流体与硅膜片隔开,隔离膜片和硅膜片之间充填硅油,用它来传递被测压力。

这类传感器由于采用了集成电路的扩散工艺,因此尺寸可以做得很小。例如有的直径只有1.5~3mm,这样就可用来测量局部区域的压力,并且大大改善了动态特性(工作频率可从0到几百千赫)。由于电阻直接扩散到膜片上,没有粘贴层,因此零漂小、灵敏度高、重复性好。13.1压力的测量3.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图13-7所示的膜片式压电压力传感器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3是承压膜片,有密封、预压和传递压力的作用。由于膜片的质量很小,而压电晶体的刚度又很大,所以传感器有很高的固有频率(可高达100kHz以上),因此它是动态压力测量中常用的传感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工作可靠、测量范围宽、体积小、结构简单,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缺点是压电元件的预压缩应力是通过拧紧壳体施加的,这将使膜片产生弯曲变形,导致传感器的线性度和动态性能变坏。图13-7膜片式压电压力传感器

为克服压电元件在预加载过程中引起膜片的变形,可采用预紧筒加载结构,如图13-8所示。预紧筒8是一个薄壁厚底的金属圆筒,通过拉紧预紧筒对压电晶片组施加预压缩应力。在加载状态下,用电子束焊将预紧筒与芯体焊成一体。感受压力的膜片7是后来焊接到壳体上去的,它不会在压电元件的预加载过程中发生变形。预紧筒外的空腔内可以注入冷却水,以降低晶片温度,保证传感器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采用多片压电元件层叠结构是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13.1压力的测量图13-8多片层叠压电晶体压力传感器13.1压力的测量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几百帕到几百兆帕的压力,并且外形尺寸可以做得很小(几毫米直径)。这种压力传感器和压电加速度计、压电力传感器一样,需采用有极高输入阻抗的电荷放大器作为前置放大,其可测频率下限是由这些放大器所决定的。

由于压电晶体具有一定的质量,故压电压力传感器在有振动的条件下工作时,就会产生与振动加速度相对应的输出信号,从而造成压力测量误差。特别是在测量较低压力或要求较高的测量精确度时,该影响不能忽视。图13-9为带加速度补偿的压力传感器。在传感器内部设置一个附加质量和一组极性相反的补偿压电晶体,在振动条件下,附加质量使补偿压电晶片产生的电荷与测量压电晶片因振动产生的电荷相互抵消,从而达到补偿目的。图13-9用附加质量补偿加速度的影响13.1压力的测量4.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采用变电容测量原理,即被测压力会引起传感器电容极板间的面积或极距发生变化,测出变化的电容量,便可知道被测压力的大小。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有以下两种:(1)差动变极距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图13-10是一种差动变极距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3-10差动变极距电容式压力传感器13.1压力的测量

感压元件是一个全焊接的差动电容膜盒。玻璃绝缘层内侧的凹球面形金属镀膜作为固定电极1,中间被夹紧的弹性测量膜片2作为可动电极,从而组成一个差动电容。被测压力p1、p2分别作用于左右两片隔离膜片3上,通过硅油4将压力传递给测量膜片2。在差压的作用下,中心最大位移为±0.1mm左右。当测量膜片2在差压作用下向一边鼓起时,它与两个固定电极1间的电容量一个增大一个减小。测量这两个电容的变化,便可知道差压的数值。这种传感器结构坚实、灵敏度高、过载能力大;精度高,其精确度可达±0.25%~±0.05%;仪表测量范围为0~0.00001MPa至0~70MPa。13.1压力的测量(2)变面积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图13-11所示为一种变面积式电容压力传感器。被测压力作用在金属膜片7上,通过中心柱1和支撑簧片5,使可动电极4随簧片中心位移而动作。可动电极4与固定电极3均为金属同心多层圆筒,其断面呈梳齿形,其电容量由两电极交错重叠部分的面积所决定。固定电极3与外壳之间绝缘,可动电极4则与外壳导通。压力引起的极间电容变化由中心柱1引至适当的变换电路,转换成反映被测压力的电信号输出。膜片中心位移不超过3mm,膜片背面为无硅油的封闭空间,不与被测介质接触,可视为恒定的大气压,故仅适用于压力测量,而不能测量压差。图13-11变面积电容式压力传感器13.1压力的测量5.谐振式压力传感器

谐振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感压元件本身的谐振频率与压力的关系,通过测量频率信号的变化来检测压力的,有振筒式、振弦式、振膜式、石英谐振式等多种形式。以下以振筒式压力传感器为例说明。

振筒式压力传感器的感压元件是一个薄壁圆筒,圆筒本身具有一定的固有频率,当筒壁受压张紧后,其刚度发生变化,固有频率相应改变。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变化后的振筒频率可以近似地表示为式中fp——受压后的振筒频率; f0——固有频率;

α——结构系数; p——被测压力。13.1压力的测量

传感器由振筒组件和激振电路组成,如图13-12所示。振筒用低温度系数的恒弹性材料制成,一端封闭为自由端,开口端固定在基座上,压力由内侧引入。绝缘支架上固定着激振线圈和检测线圈,两者空间位置互相垂直,以减小电磁耦合。激振线圈使振筒按固有的频率振动,受压前后的频率变化可由检测线圈检出。

这种仪表体积小、输出频率信号、重复性好、耐振;精确度为±0.1%和±0.01%;测量范围为0~0.014MPa至0~50MPa;适用于气体测量。图13-12振筒式压力传感器结构示意图13.1压力的测量6.位移式压力传感器

位移式压力传感器是将弹性式压力敏感元件与其他元件相连,压力转换为位移等参量,进而转换为电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弹性元件,用来感受压力并把压力转换成位移量,另一部分是由线圈和衔铁6组成的电感式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可分为自感型和差动变压器型。图13-13为其结构原理图。图13-13电感式压力传感器13.1压力的测量

图13-13a为膜盒4与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构成的压力传感器,流体压力使膜盒4变形,从而推动固定在膜盒自由端的衔铁上移而引起电感变化。图13-13b为膜盒4与差动变压器2构成的微压力传感器。衔铁6固定在膜盒的自由端。无压力时,衔铁6在差动变压器线圈的中部,输出电压为零。当被测压力通过接头输入膜盒4后,膜盒4变形推动衔铁6移动,使差动变压器2输出正比于被测压力的电压。13.1压力的测量(2)霍尔式压力传感器霍尔式压力传感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弹性元件(波登管、膜盒等),用来感受压力并把压力转换成位移量,另一部分是霍尔元件和磁路系统。通常把霍尔元件固定在弹性元件上,当弹性元件在压力作用下产生位移时,就带动霍尔元件在均匀梯度的磁场中移动,从而产生霍尔电动势。图13-14为霍尔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图。它是用霍尔元件把波登管的自由端位移转换成霍尔电动势输出。霍尔式压力传感器结构简单、灵敏度较高,可配通用的仪表指示,还能远距离传输和记录。图13-14霍尔式压力传感器13.1压力的测量(3)光电式压力传感器利用弹性元件和光敏元件可组成光电式压力传感器,如图13-15所示。当被测压力p作用于膜片时,膜片中心处位移引起两遮光板中的狭缝一个变宽,一个变窄,导致折射到两光敏元件上的发光强度一个增强,一个减弱。把两光敏元件接成差动电路,差动输出电压可设计成与压力成正比。图13-15光电式压力传感器原理图13.1压力的测量(4)光纤式压力传感器在压力测量中,微压及微差压力的传感技术一直是一个难题,特别是为获得与其相应的灵敏度及可靠性方面存在一些难点。采用光纤传感器技术可得到较好的效果。图13-16所示是一种光纤式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将一个具有一定反射率且质地柔软的反射镜贴在承受压力(压差)的膜片上,当压(差)力使膜片发生微小变形时,便会改变反射镜所反射的入射光的发光强度,从而测得其压(差)力。图13-16光纤式压力传感器原理图13.1压力的测量13.1.3压力测量装置的校准

一般用静态校准来确定压力传感器或压力测量系统的静态灵敏度等各种静态性能指标,而用动态校准来确定其动态响应特性。1.压力测量装置的静态校准

压力测量装置的静态校准一般采用静重比较法,即标准砝码的重力通过已知直径和质量的柱塞,作用于密闭的液体系统,从而产生的标准压力为式中p——标准压力(Pa); gn——当地的重力加速度(m/s2);

M1——标准砝码的质量(kg); M2——柱塞的质量(kg);D——柱塞直径(m)。此标准压力作用于压力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上,实现静态校准。13.1压力的测量

常用的静态压力校准装置为图13-17所示的活塞压力计。使用时打开贮油器6的进油阀7,将液压缸的活塞退至最右侧,使整个管道充满油液。然后关闭阀门7,并分别打开通向被校准压力计和测量缸3的阀门,摇动手轮使压力缸1的活塞左移,压缩油液2。当测量柱塞4连同标准砝码5在压力油的作用下上升到规定的高度后,使砝码5和测量柱塞4一起旋转,以减小柱塞和缸体之间的摩擦力。此时即产生由式(13-2)所确定的标准压力,增减砝码的数量可改变此压力值。

在进行低压高精确度的静态压力校准时,还要计及砝码所受到的空气浮力。图13-17活塞压力计示意图13.1压力的测量2.压力测量装置的动态校准

通常压力测量装置的动态校准有两种目的:一是确定压力测量装置的动态响应,以便估计动态误差,必要时可进行动态误差的修正;二是考虑有些压力测量装置的动态灵敏度与静态灵敏度不同,因此必须由动态校准确定灵敏度。

所谓动态压力校准,就是利用波形和幅值均能满足一定要求的压力信号发生装置,向被校准的压力测量装置输入动态压力,通过测量其响应,而得到输入和输出间的动态关系。压力信号发生装置一般有正弦压力信号发生器和瞬态压力信号发生器两类。前者测量及信号处理都比较简单,但它仅适用于低压和低频的情况;后者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动态压力信号发生装置,这里只讨论这种装置。

瞬态压力信号发生器是指能产生阶跃或脉冲压力信号的装置。对于动态压力校准而言,目前阶跃压力信号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