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儿童心理特征及心理卫生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特征所表露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年龄并不完全一致。一、心理年龄特征
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儿童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发展一样,是一个不断矛盾统一;量变质变的发展过程。儿童时期(从出生到青年时期)心理发展全部过程的总的矛盾、总的质变是由软弱无能、不识不知的状态(一种质的状态)转化为具有一定的思想观点、知识文化和劳动能力的独立社会成员的状态(另一种质的状态)。
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也称之为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第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
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第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也具有可变性。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是受社会和教育条件所制约的。首先,由于社会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其次,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再次,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在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距。
这也就是所谓的可变性。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心理学界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尚无统一的观点,划分的标准各不相同。
如柏尔曼主张以内分泌腺的发育为依据;皮亚杰以儿童智力与思维的发展为依据;埃里克森以个性特征作为划分标准;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以儿童不同时期的主导活动作为划分标准。这些划分标准都存在片面性。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我国通常根据现行学制,结合儿童心理发展矛盾运动的特点与儿童主导活动的变化,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6个阶段:
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
1、婴儿期(0~1岁)
2、幼儿前期(又称幼儿早期或先学前期,1~3岁)
3、幼儿期(又称学前期,3~6、7岁)
4、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6、7岁~11、12岁)
5、少年期(又称青春前期或学龄中期,11、12岁~14、15岁)
6、青年初期(又称青春中期或学龄晚期,14、15岁~17、18岁)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各阶段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与保健(一)婴儿期(0~1岁)的心理年龄特征婴儿出生的前半年,主要是通过各种感官的发展认识事物,从而发展了各种心理活动。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心理功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如4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主动的视觉集中,并开始形成视觉条件反射。如看到奶瓶时会手舞足蹈,高兴时会大笑、“咿呀”做语,会玩自己的小手,听到声音能较快地转头,能注意镜子中的自己。5个月的婴儿开始认人,能认识妈妈,开始认生,不喜欢生人抱,能辨别出妈妈的声音,听到熟悉的声音表示高兴并发音回答,能做简单游戏,如藏猫猫、看镜子等。6个月的婴儿:开始无意识地发出“爸”、“妈”等音,开始能理解大人对他说话的态度,并开始感受愉快、不愉快等情感。开始对陌生人表现出惊奇、不快。8~10个月的婴儿对母亲或照料他的成人的依恋达到了情感的高峰。
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如4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主动的视觉集中,并开始形成视觉条件反射。如看到奶瓶时会手舞足蹈,高兴时会大笑、“咿呀”做语,会玩自己的小手,听到声音能较快地转头,能注意镜子中的自己。5个月的婴儿开始认人,能认识妈妈,开始认生,不喜欢生人抱,能辨别出妈妈的声音,听到熟悉的声音表示高兴并发音回答,能做简单游戏,如藏猫猫、看镜子等。6个月的婴儿:开始无意识地发出“爸”、“妈”等音,开始能理解大人对他说话的态度,并开始感受愉快、不愉快等情感。开始对陌生人表现出惊奇、不快。8~10个月的婴儿对母亲或照料他的成人的依恋达到了情感的高峰。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婴儿期心理保健:1、提倡母乳喂养,满足婴儿情感需要2、提供适宜的信息刺激,促进婴儿感知觉的发展3、引导婴儿动作及语言的发展4、注意断奶的心理卫生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二)幼儿前期(1~3岁)的心理年龄特征
此期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一般到幼儿前期末,已初步掌握了母语。但此期的语言常具有情景性,其内容常与实际活动相联系。幼儿的认识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抽象概括性才开始发展。心理和行为带有无意性。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个性—指一个人比较经常、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幼儿前期心理保健1、提供丰富适宜的语言环境2、促进动作活动的精细化、复杂化,并增强独立性的发展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4、注意矫正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1)违拗:由于幼儿独立性和自我控制感的发展,在某一时间他们会表现出极端的反抗行为。这种行为是幼儿正常发展的表现。如果家长能够理解和尊重儿童,反抗阶段会很快度过,反之,家长越强迫儿童服从命令,儿童越会表现出违拗行为。解决违拗问题的好方法是避免让孩子有回答“不”的机会。例如家长不要问“你想吃饭吗?”。而应直接告诉小儿“坐到桌边来,现在该吃饭了”。同时,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以满足其自我控制的需求,例如:“该洗澡了,你想用红色的毛巾还是黄色的毛巾”等,孩子会做出选择,而不是反抗。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2)发脾气:几乎每个幼儿都有大发脾气的时候,他们赖在地上,踢腿,挥舞手臂,大声哭闹,还可能摒气直至缺氧昏倒,这在生理上是无害的。发脾气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幼儿已经独立并且知道自己的需求,但是还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或合适的方法表达其感受。发脾气常常是由于疲劳,如在睡觉前或长时间外出时发生。还可能由于家长对他们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或反复批评孩子的某些行为。家长应分析小儿发脾气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对正在发脾气的小儿最好的处理方法是不给他(她)以特别的注意,但应避免自我伤害。事后家长应安抚幼儿,给其洗洗脸和手,给玩具以转移注意力。不惩罚幼儿,但要告诉他们这种行为不可取。如果发脾气是由于成人拒绝小儿的要求而引起的,成人则应坚持原则。
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3)吮拇指和咬指甲:吮手指是婴儿与生俱来的反应,它能带给孩子安全感和满足。吮指和咬指甲多在安静、寂寞、饥饿、睡眠、身体疲倦而自寻安慰时出现,应随年龄增长而消失。有的小儿由于心理上得不到满足,或没有得到父母充分的爱而逐渐形成吮手指或咬指甲自娱的习惯。4岁以后仍然吮手指而且较频繁时,可能影响牙齿、牙龈和下颌的发育。家长应积极寻找原因,给孩子更多的爱和安全感。可不予以注意。除非问题特别严重,否则强化其行为。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4)退缩行为:
产生原因可能是体弱多病、先天素质较差;或家长对小儿过渡呵护、溺爱,为小儿包办一切,对小儿的独立性行为缺乏鼓励与支持;或在培养儿童规则意识的时候不讲究方法,采用恐吓、威胁、暴力等不良手段,一味强制小儿服从;或限制其结交朋友,妨碍儿童动力性的发展。家长应避免以上做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退缩行为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三)幼儿期心理年龄特征此期最突出的心理特征是:在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独立意识发展,并初步形成参与社会实践的愿望和能力(具体表现在愿意帮助父母干活,也已有能力给父母拿板凳、吃饭前拿筷等),独立生活能力有了很明显的发展。为此,成人和社会也对他们提出了较高要求,如要求小孩住进寄宿幼儿园,逐渐担当起自我服务性的简单职责,包括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等,还要在老师指导下充当卫生值日员等。这些活动显示了他们已经具备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幼儿期心理保健1、充分利用游戏,促进儿童心理发展2、因势利导培养儿童独立性3、科学教育方式、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4、注意儿童入园难、任性等心理卫生问题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幼儿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入园难:大多数幼儿刚入园时,由于不熟悉幼儿园环境,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不少儿童表现出害怕入、哭闹着要回家等。但3~5天后,由于对老师、小伙伴及周围环境都已熟悉,就不再哭闹,自觉地入园。但也有少数孩子继续留恋家庭,抗拒入园。有的赖床不起,有的诉说肚子痛。即使家长让其暂留家中,仍表现忧心忡忡,抑郁寡欢。直至家长表示“同意”再不上幼儿园,就会立即变得欢快。
抗拒入园的原因主要是父母溺爱、娇惯、对外交往过少、缺乏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性格孤僻或幼儿教师态度过分严肃,都会使儿童对入园感到恐惧和不适。应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四)童年期心理年龄特征
此期的小儿的心理特征是发展勤奋的个性及克服自卑感。
学龄期小儿脑的发育基本与成人相同,在智力方面也有许多新的能力发展,尤其是认知发展较快,初步能够逻辑地系统地将规则应用于文化知识,渴望从学校的学习中得到乐趣,将主要的活动方式转为学习,而不再以游戏为满足。他们集体意识很强,不再喜欢父母对他们的过分照顾,而愿意和老师同学相处,喜欢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和从事活动。所以成人应适时给予他们更多鼓励,尽量调动小儿的感觉器官,使其对周围一切感兴趣,从而不断丰富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引导小儿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并运用已有的感知经验独立解决问题。学龄期小儿上学后通过学习、劳动及集体活动,情感不断丰富。良好的环境和教育下,他们会产生团结、友爱、互助、上进心的积极情绪,并逐步形成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呢?
父母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训练孩子。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10不要
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1、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孩子,容易使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养起来的,强迫他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
7、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另外,赞许必须针对具体的事,让孩子知道自己优点的同时感到你的赞许是真诚的,而不是虚的、哄他的。
9、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家长对待孩子时,如果自己的情绪总是不稳定,喜怒无常,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变得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10、不要在孩子面临困境时不闻不问,要帮助孩子对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但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童年期心理保健1、帮助儿童适应小学学习生活2、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4、注意心理卫生问题的干预第十三章_第二节—妇幼心理保健童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1、攻击性行为攻击行为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总体来说,攻击方式可分为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男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建设项目合同
- 二零二四年广告投放与媒体合作合同2篇
- 店铺法人更换合同(2篇)
- 医院股份协议书
- 商事公司合同(2篇)
- 古玩购销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建筑消防设施定期检查与维护合同
- 专业婚姻介绍所服务合同
- 广告代理服务计划
- 计算机设备维护服务合同
- 湘教版中考音乐基础知识
- 焊材消耗定额计算(设计)
- 毕业设计(论文)小型风力发电机设计
- 消防栓消防箱消防封条
- 9加几说课课件
- (完整版)二年级乘除法竖式计算
- -精神病医院设置基本标准
- 起名常用字(分五行、笔画及宜忌解释)
- A01083《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基础信息报告表》
- 元旦、春节前我市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通知
- 敏捷开发测试规范V0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