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 课件 第四章 幼儿童话_第1页
幼儿文学 课件 第四章 幼儿童话_第2页
幼儿文学 课件 第四章 幼儿童话_第3页
幼儿文学 课件 第四章 幼儿童话_第4页
幼儿文学 课件 第四章 幼儿童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幼儿童话目录CONTENTS第一节幼儿童话的概念和特点幼儿童话的分类幼儿童话的欣赏幼儿童话教学案例和教学建议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一节幼儿童话的概念和特点

一、幼儿童话的概念及幼儿与童话的关系

童话借助幻想将现实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人、物和现象错综地编织成一幅幅奇异的图景,它有奇妙曲折的情节,有不同寻常的环境,有超乎寻常的人物,它在读者面前展开一个超乎寻常的、亦虚亦实的、似幻犹真的奇妙世界。它是一种专门以幼儿为读者对象,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叙事性文学样式。

一、幼儿童话的概念及幼儿与童话的关系

中外很多古老的童话都是讲给幼儿听的。

幼儿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用想象来描绘和表达自然世界,以幻想代替直觉,从而协调自己与外在的关系,达到主客体的统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对客观世界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后,就会理智地抛弃“幻想”,变得现实起来,对童话的信任度渐渐降低乃至完全抛弃。幼儿是人一生中最爱幻想、最能接受所有荒诞不经的幻想的年龄阶段。

二、幼儿童话的历史

童话作为一种文学古老的样式,它起源于民间,最初与神话、传说几乎处于同生共体的状态。

童话在内容上,具有神话传说的特质,如传奇、神秘、怪诞、魔幻、超自然等;但在主题上,透过荒诞的表象,表达的仍然是人类共有的思想、追求、生活习俗等——即关于爱、恨、生死、习俗、自然等永恒的主题。为了与内容的传奇、神秘、怪诞、魔幻、超自然等相吻合,童话在表现手法上主要运用拟人、夸张、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因而更具文学性。

二、幼儿童话的历史

童话在中国是一种很古老的文体,也是一种极其丰富的文化宝藏。但在古代,各地对童话的称谓不一样。

童话这一名称在中国使用是近代的事情。20世纪初从西方译介进中国来的童话成为中国文学童话的催生剂,其标志是19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孙毓修主编的《童话》丛书。但当时“童话”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庞杂,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那时虽有孙毓修的《无猫国》、茅盾的《书呆子》《一段麻》《寻快乐》等早期的童话问世,但不成体系。

二、幼儿童话的历史

在我国,真正把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幻想文学故事进行自觉创作,并使其成为独立的文体,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童话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老作家笔耕不辍,新人不断涌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创作繁荣景象。

三、幼儿童话的特点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童话幻想的奇异主要表现在人物的不同寻常、环境的奇异独特、语言的诙谐风趣,尤其是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上。

三、幼儿童话的特点

(一)单纯直观的类型人物

为了配合荒诞的想象,幼儿童话的人物形象也很独特,大多是超现实的幻想人物,他们的身份各异。身份各异导致形态不同,身份各异、形态不同也就导致行为方式的超常。

幼儿童话中的人物从塑造手段和表现方法来看,它们一般具有单纯而类型化的性格特点,这是因为幼儿观察人时更多地从表面的直观形象来判断人的好坏,对人的复杂性无法理解。所以,幼儿童话通常在人物出场时,就规定好了它是“好人”还是“坏人”。

(一)单纯直观的类型人物

幼儿童话在人物塑造方面遵循类型化的共同特征:如人物刻画不突出个性而突出共性,人物名称大多是泛指的,身份没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以粗线条刻画性格,特点单一但鲜明突出,往往抓住主要特点而不提及其余,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往往是某类人的代表,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其中不管是“超人”“常人”还是“拟人”,实质上都是各具个性的幼儿。

(二)似真犹幻的艺术环境

幼儿童话离奇、荒诞的想象有其展开的特殊艺术环境,大致有以下三类。

1.模糊的假定环境

2.梦幻似的离奇环境

3.亦虚亦实的幻想环境

(三)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

童话通过幻想把动植物和没有生命的物体拟人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会说话、会思考、会行动。一方面,这些主人公具有人的某种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它们又具有其自身的内在特性。

童话常把动植物和无生物“人格化”,描写它们会说、会做、会想,有感情。童话中经常使用夸张的手法。童话里的人物、环境、情节都是以幻想为核心创造出来的。

(四)一波三折的结构手法

为了吸引幼儿,照顾他们的注意和记忆品质较差的特点,常使用三段式、循环法、对比法等来安排结构,故意营造一波三折的曲折效果,能更好地强化幼儿对关键情节的注意和记忆,达到强化主要情节,突出主题的目的。

(四)一波三折的结构手法

1.三段式

三段式又叫反复法。通常是同一场景三次反复,或者同一情节三次递进,又或者三个人物依次描写,以造成回环曲折的艺术魅力。

多次反复,层层深入,虽有重复但却又有变化,最后凸显主题,这是三段式的特点。

2.循环法

循环法的情节模式是:甲连着乙,乙连着丙,丙连着丁,丁又连着甲,将大致相同的故事在不同人物间循环一圈来表现主题。此法也是通过反复叙述主要情节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并加强幼儿的记忆,使幼儿关注进而理解主题。

(四)一波三折的结构手法

3.对比法

对比能使事物的本质特征更加明显,好的更好,坏的更坏,适合幼儿评判是非只有“好”和“坏”的天性。

4.其他方法

除了以上几种手法,幼儿童话还经常使用以下几个手法来描写童话人物。①“烘托法”;②“推进法”;③“拟境法”;④“惩罚法”;⑤“梦境法”;⑥“误会法”;⑦“巧合法”;⑧“引申法”。

(五)诙谐风趣的童话语言

童话一般都充满幽默和快活。童话的机智、幽默是充分运用语言艺术构成的风趣诙谐,其魅力的大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童话语言质量的高低。童话有自己特殊的话语系统,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语言精美、充满韵律感,具有浓烈的诗意美。这是幼儿童话语言的本质特征。

第二,童话的吸引力还表现在“禽言兽语”上。

第三,童话的魅力产生于魔法和咒语。

第四,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个性化语言。第二节幼儿童话的分类

一、按照形成过程的分类

1.民间童话

童话是一个较古老的文学样式,其悠久的历史主要是由民间童话得以体现的。民间童话具有童话的艺术特性,所以它充满了奇妙的幻想,同时民间童话又具有民间文学所有的一般特征,因而它又带上了集体性、口头性、地方性、变异性等特点。民间童话多体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欣赏趣味。世界上大部分民族都流传且保存着富有民族风格的民间童话,这实在是一座有待开发的艺术宝库。

一、按照形成过程的分类

2.艺术童话

在民间童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家创作的童话,叫艺术童话。它具有作家文学的基本特征,即书面性、独特的艺术个性、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

艺术童话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搜集民间童话的基础上加以改编、整理,并进行艺术加工的童话。另一类是作家们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灵感后创作的童话。它更多地体现了作家本人的艺术风格,并带有较强的时代性。

二、按照内容和题材的分类

1.文学童话

文学童话是指借助幻想,用各种文学表现手法将现实生活编织成一幅奇异的图景,亦虚亦实、似幻犹真地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童话。

2.知识童话

知识童话是以童话形式,向幼儿传授浅显科学知识的童话。它是把科学知识融入深受幼儿喜爱的童话中,向幼儿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又称“科学童话”。

三、按照体裁的分类

用散文体写作(少数人爱用韵文来写作),在形式上分行排列的,就是童话诗。如果写成剧本形式,就是童话剧。剧本如果拍成电影、电视就是童话电影、童话电视剧。以上这些,除了内容、故事手法符合童话的特征和要求,形式上还要符合诗、剧、电影、电视的特征和要求,忽视任何一方就不可能成为好作品。

当然,如此一来又形成了童话与其他样式交融而成的边缘文体,是童话的变种,可以分别编入诗、剧、电影、电视的范围,而不再属于童话。

四、按照人物形象的分类

1.拟人体

拟人体童话就是把自然界的生物或非生物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充当作品的主人公而构思情节的童话。

2.超人体

所谓超人体童话,就是依靠超乎人类的神仙、魔道的力量来展开神奇曲折的故事情节的童话作品,它的主人公往往是些超自然的人物。

3.常人体

与拟人体、超人体相比,常人体童话作品显得比较少。常人体童话是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和日常生活来构思情节的。第三节幼儿童话的欣赏

一、欣赏幼儿童话的意义

周作人认为童话是人类早期的文学,也是幼儿的文学,因为人类个体的发生与系统的发生是一致的。童话正好符合幼儿的发展顺序,顺应幼儿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幼儿的精神食粮,它可以满足幼儿爱听故事的要求,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感受力。同时,童话中还包含了自然和社会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单纯、活泼的传播形式,可以为幼儿后天的智慧和学问打下基础,也为他们后来的“入世”积累一些“资本”。

童话不仅能取悦幼儿,还是培养幼儿优秀思想品质的重要武器。

幼儿文学作品必须以文学的审美特征作为自己存在的根本,不能强加教育作用,这是原则。但是,文学的教育性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幼儿文学是否包含教育目的,而在于用什么方法来实现教育目的。

二、欣赏幼儿童话的方法

(一)体会诗意美

1.深切领会主题上表现出来的诗意光芒

2.细细品味话语层面的诗意美

(二)领悟“荒诞”美

1.体会荒诞的深层意蕴

2.学习荒诞的表现手法

二、欣赏幼儿童话的方法

(二)领悟“荒诞”美

2.学习荒诞的表现手法

(1)荒诞美除了通常运用的夸张、比喻、象征、变形等表现手法,还可以通过怪诞和滑稽表现出来。

(2)怪诞有时候用“反常”的手法来构思,即以一种完全违背现实规律的逻辑来思考。怪诞得超乎寻常时,童话的奇异效果也就出来了。

(3)怪诞也时常通过“变形”的手法来体现。“变形”是故意以异乎寻常的“艺术体现物”对艺术原型的特定本质进行夸张式呈现的表现手段。童话中的变形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夸张变形”,另一种是“幻化变形”。第四节幼儿童话教学案例和教学建议一、教学案例案例一: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