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83物质今离马梃桃
1.【2023年6月浙江卷】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某实验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
泥沙)的提纯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I中依据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
B.操作II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
C.操作III缓慢冷却结晶可减少杂质被包裹
D.操作IV可用冷水洗涤晶体
【答案】B
【解析】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粗苯甲酸中混有泥沙和氯化钠,加水、加热溶解,苯甲酸、
NaCl溶解在水中,泥沙不溶,从而形成悬浊液;趁热过滤出泥沙,同时防止苯甲酸结晶析出;将滤液
冷却结晶,大部分苯甲酸结晶析出,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过滤、用冷水洗涤,便可得到纯净的苯甲
酸。A.操作I中,为减少能耗、减少苯甲酸的溶解损失,溶解所用水的量需加以控制,可依据苯甲
酸的大致含量、溶解度等估算加水量,A正确;B.操作H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同时防止
苯甲酸结晶析出,NaCl含量少,通常不结晶析出,B不正确;C.操作III缓慢冷却结晶,可形成较大
的苯甲酸晶体颗粒,同时可减少杂质被包裹在晶体颗粒内部,C正确;D.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
于热水,所以操作W可用冷水洗涤晶体,既可去除晶体表面吸附的杂质离子,又能减少溶解损失,D
正确;故选B。
【答案】D
【解析】A.实验室用海水制取蒸储水用蒸储的方法制备,蒸储时用到蒸储烧瓶、酒精灯、冷凝管、牛角
管、锥形瓶等仪器,注意温度计水银球应处在蒸储烧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上口出
水,A正确;B.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很大,可以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
的碘,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存在于下层,B正确;C.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
质,将粗盐溶与水形成溶液,用过滤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杂质除去,C正确;D.直接加热
FeCL-6Hq会促进水解,生成的HC1易挥发,得到氢氧化铁,继续加热会使氢氧化铁分解产生氧化
铁,得不到FeCh固体,D错误;故选D。
3.(2021.湖北真题)某兴趣小组为制备1—氯一2—甲基丙烷(沸点69℃),将2一甲基一1—丙醇和POC13
溶于CH2cL中,加热回流(伴有HC1气体产生)。反应完全后倒入冰水中分解残余的POCb,分液收集
CH2cb层,无水MgSO4干燥,过滤、蒸储后得到目标产物。上述过程中涉及的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
(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答案】B
【解析】A.将2-甲基-1-丙醇和POCb溶于盛在三口烧瓶中的CH2cL中,搅拌、加热回流(反应装置中的
球形冷凝管用于回流),制备产物,A项正确;B.产生的HC1可用NaOH溶液吸收,但要防止倒吸,
导气管不能直接插入NaOH溶液中,B项错误;C.分液收集CH2cb层需用到分液漏斗,振摇时需将
分液漏斗倒转过来,C项正确;D.蒸储时需要用温度计控制温度,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D项
正确;故选B。
4.【2022年广东卷】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需除去Ca2+、Mg”和SO:,所用试剂包括BaCl2以及
A.Na2co3、NaOH、HC1B.Na2cO?、HC1、KOH
C.K2co3、HNO3、NaOHD.Na2co3、NaOH、HNO3
【答案】A
【解析】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杂质,同时为保证除杂完全,所加除杂试剂一般过量,然后选择合适的试
剂将所加过量的物质除去。粗盐中主要成分为NaCl。除去Ca2+选用CO》将其转化为沉淀,为了不引
入新杂质,所加物质的阳离子为Na+,即选用Na2cO3除去Ca2+,同理可知,除去Mg2+需选用
NaOH,除去SO;需选用BaCL,因所加除杂试剂均过量,因此向粗盐样品中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
中,BaCb先于Na2cCh加入,利用Na2cCh除去Ca?+和多余的BaCL,因Na2co3、NaOH均过量,成
为新杂质,需要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HCL至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以此除去Na2co3、NaOH,然
后将溶液蒸干得到较为纯净的食盐产品,综上所述,答案为A。
5.【2022年海南卷】《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
清,慢火熬干,”其中本涉及的操作是
A.洗涤B.粉碎C.萃取D.蒸发
【答案】C
【解析】水洗净是指洗去固体表面的可溶性污渍、泥沙等,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洗涤;细研水飞是指将固体
研成粉末后加水溶解,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溶解;去石澄清是指倾倒出澄清液,去除未溶解的固体,涉
及的操作方法是倾倒;慢火熬干是指用小火将溶液蒸发至有少量水剩余,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发;因
此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萃取,答案选C。
6.【2022年广东卷】实验室用MnO,和浓盐酸反应生成C&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
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7”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A.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1,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1,C12可用浓硫酸干燥,A
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装置能
收集氯气,故B不符合题意;C.湿润的红布条褪色,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可验证干燥的氯气不
具有漂白性,故C不符合题意;D.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应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D装置不
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
7.(2021.6•浙江真题)下列图示表示灼烧操作的是
【解析】灼烧过程中应使用用烟、酒精灯、铁架台等仪器,A装置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装置,
C装置为蒸储装置,D装置为过滤装置,B装置满足灼烧操作,故答案选B。
8.(2021.1.浙江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纸层析法分离Fe3+和Cu2+,将滤纸上的试样点完全浸入展开剂可提高分离效果
B.将CoCb6H2。晶体溶于95%乙醇,加水稀释,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转变为粉红色
C.乙酰水杨酸粗产品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聚合物杂质
D.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高镒酸钾)及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可能引起爆炸
【答案】A
【解析】A.用纸层析法分离Fe3+和Cu2+时,滤纸上的试样点不能浸入展开剂中,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会溶
解在展开剂中无法分离,A错误;B.C0CI2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o(H2O)6]2+(粉红色)+4C1U
[C0CI4F(蓝色)+6H2O,95%乙醇中水很少,COCI26H2O晶体溶于95%乙醇得到的溶液中主要含
[COC14]2-,溶液呈蓝色,加水稀释,平衡逆向移动,得到主要含[Co(H2O)6]2+的粉红色溶液,B正确;
COOH
C.用水杨酸与乙酸酎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的结构简式为-gCH3同时生
成副产物聚水杨酸,乙酰水杨酸的结构中含竣基和酯基,向其粗产品中加入足量NaHCO3溶液,乙酰
水杨酸转化成可溶于水的乙酰水杨酸钠,聚水杨酸难溶于水,过滤后可除去聚合物杂质,向过滤后的
滤液中加入盐酸可将乙酰水杨酸钠转化为乙酰水杨酸,C正确;D.KC1O3、KMnCU等强氧化剂及其
混合物研磨时会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引起爆炸,D正确;答案选A。
9.(2020•山东高考真题)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Ch,含少量SiO2,FezCh和AI2O3)为原料制备高纯镁
砂的工艺流程如下:
气化钺溶液氨水
II_____
菱镁矿轻烧粉T浸出卜A浸出液T沉镁卜A氢氧化镁►高纯镁砂
废渣氨气泄液
已知浸出时产生的废渣中有SiO2,Fe(OH)3和A1(O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浸出镁的反应为MgO+2NH4Cl=MgC12+2NH3T+H2O
B.浸出和沉镁的操作均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C.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NH3、NH4cl
D,分离Mg2+与AF+、Fe3+是利用了它们氢氧化物Ksp的不同
【答案】B
【解析】菱镁矿燃烧后得到轻烧粉,MgCCh转化为MgO,加入氯化镂溶液浸取,浸出的废渣有SiO2、
Fe(OH)3、A1(OH)3,同时产生氨气,则此时浸出液中主要含有Mg2+,加入氨水得到Mg(OH)2沉淀,
煨烧得到高纯镁砂。A.高温煨烧后Mg元素主要以MgO的形式存在,MgO可以与镀根水解产生的
氢离子反应,促进镂根的水解,所以得到氯化镁、氨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MgO+2NH4Cl=MgC12+2NH3T+H2O,正确;B.一水合氨受热易分解,沉镁时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会造
成一水合氨大量分解,挥发出氨气,降低利用率,错误;C.浸出过程产生的氨气可以回收制备氨
水,沉镁时氯化镁与氨水反应生成的氯化镂又可以利用到浸出过程中,正确;D.Fe(0H)3、A1(OH)3
的心远小于Mg(OH)2的询,所以当pH达到一定值时Fe3+、AF+产生沉淀,而Mg2+不沉淀,从而将
其分离,正确;故答案为B。
10.(2020•全国高考真题)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气体(杂质)方法
ASO2(H2S)通过酸性高锦酸钾溶液
BCh(HCl)通过饱和的食盐水
C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DNO(NO2)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A
【解析】A.SO2和H2s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都可以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因此在用酸性高镒酸钾
溶液除杂质H2s时,SO2也会被吸收,不能实现除杂目的;B.氯气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以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饱和食盐水在吸收氯化氢气体的同时,也会抑制氯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实现除杂
目的;C.氮气中混有少量氧气,在通过灼热的铜丝网时,氧气可以与之发生反应:
2CU+O2=2CUO,而铜与氮气无法反应,因此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除去杂质氧气,能实现除杂目
的;D.NO2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2NC)2+2NaOH=NaNC)3+NaNO2+H?。,NO与NaOH溶
液不能发生反应;尽管NO可以与NO2一同跟NaOH发生反应:
NO+NO2+2NaOH=2NaNO2+H2O,但由于杂质的含量一般较少,所以也不会对NO的量产生较大
的影响,能实现除杂的目的;答案选A。
11.(2019•上海高考真题)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硝基苯(苯)—蒸储
B.乙烯(SO2)-氢氧化钠溶液
C.己烷(己烯)-澳水,分液
D.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
【答案】C
【解析】A.苯和硝基苯是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利用沸点不同进行蒸储分离,正确;B.二氧化硫和氢氧化
钠反应,而乙烯不反应,能分离除去,正确;C.己烯和滨水反应二澳己烷,能溶于己烷,不能分
离,错误;D.乙醇能溶于碳酸钠溶液,而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可利用分液分离,正确;答
案选C。
12.(2019・北京高考真题)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
AFeCb溶液(FeCl3)Fe粉
BNaCl溶液(MgCl2)NaOH溶液、稀HC1
CCl2(HC1)H2O、浓H2s04
DNO(NO2)H2O、无水CaCL
【答案】B
【解析】A.FeCb与Fe反应生成FeCb,2FeCl3+Fe=3FeCl2,此过程中Fe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
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B.MgCb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MgCb+2NaOH=Mg(OH)2
+2NaCl,过量的NaOH溶液可用HC1除去HCl+NaOH=NaCl+H2O,此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
化,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C.部分氯气与H2O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应该用饱
和食盐水除去HC1,除杂方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反应过程中
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13.(2018•全国高考真题)磷酸亚铁锂(LiFePCU)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
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NaAld滤液一沉淀
正极凝随含Li、P.“等漉液篁遗
T硝的俄便旋凌空4一戏液图蛆—含Li沉淀
「炭JR等滤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答案】D
【解析】正极片碱溶时铝转化为偏铝酸钠,滤渣中含有磷酸亚铁锂,加入硫酸和硝酸酸溶,过滤后滤渣是
炭黑,得到含Li、P、Fe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加入碳酸钠生成含锂的沉淀,
据此解答。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排放容易污染环境,因此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
环境和资源再利用,A正确;B、根据流程的转化可知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B正确;C、得到含Li、P、Fe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是
Fe3+,C正确;D、碳酸锂沉淀,硫酸锂能溶于水,因此上述流程中不能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D错
误。答案选D。
14.(2018•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CH3coONa溶液的pH
B.用蒸储的方法分离乙醇(沸点为78.3℃)和苯(沸点为80.1℃)的混合物
C.用淀粉-KI试纸鉴别碘水和FeCl3溶液
D.用Na2cCh溶液鉴别CaCb溶液、NaCl溶液和稀硫酸
【答案】D
【解析】A、用其他试纸时需要湿润,但是pH试纸是不需要湿润的,若湿润会稀释溶液,导致pH出现误
差,不合理;B、蒸储只能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物质,乙醇和苯沸点相近,不能用蒸播的方法分离,
不合理;C、Fe3+和r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12,也会使淀粉变蓝,两种物质的现象一样,无法鉴
另IJ,不合理;D、Na2c03和CaCL会反应生成沉淀,Na2c。3和NaCl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Na2c。3和
稀硫酸反应会产生气泡,可以鉴别,合理。答案选D。
15.(2018•浙江高考真题)下列操作或试剂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A.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碘水中提取碑单质
B.可用灼烧法除去氧化制中混有的铜粉
C.可用硫酸鉴别碳酸钠、硅酸钠和硫酸钠
D.可用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
【答案】A
【解析】A.碘单质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一般使用萃取来提纯,错误;B.Cu与氧气反应生成
氧化铜,则灼烧可除去杂质,正确;C.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与硅酸钠反应会有沉淀生成,
易于分辨,正确;D.乙醇、乙醛和乙酸分别与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加热的现象为:无现
象、砖红色沉淀、蓝色溶液,现象不同可鉴别,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6.(2018•海南高考真题)下列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A.回收水溶液中的L:加入乙酸,分液,蒸发
B.回收含有KC1的MnCh:加水溶解,过滤,干燥
C.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通过盛有P2O5的干燥管
D.除去乙醇中的水,加入无水氯化钙,蒸储。
【答案】B
【解析】A.乙酸能溶于水,不能用分液方法分开,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能溶于水,而二氧化镒不溶于
水,故可通过过滤除去,符合题意;C.P2O5为酸性氧化物,能跟碱性物质发生反应,故不能用来吸
收氨气,不符合题意;D.无水氯化钙能与乙醇形成络合物,除去乙醇中的水,不能用无水氯化钙,
应加氧化钙,蒸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17.(2012・北京高考真题)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B.用CCI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b,溶液吸收CI2,选⑤
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①②③④⑤分别为过滤、蒸发、萃取(或分液)、蒸储、洗气装置。A.Na2cCh溶液和
CH3coOC2H5分层,则选择③,错误;B.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则用CC14萃取碘水中的
碘,选③,正确;C.氯化亚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则选⑤长进短出可吸收,正确;D.粗盐提
纯,需要溶解后过滤、蒸发得到NaCL则选①和②,正确;故选A。
18.(2014•福建高考真题)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b、MgCL、Na2s04四种溶液
B.将NH4C1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答案】D
【解析】A.氨水与AlCb、MgCL溶液反应都得到白色沉淀,与NaCl、Na2sO4溶液不反应,只能分成2
组,无法鉴别,错误;B.加热蒸干过程中氯化镂分解为氨气与氯化氢,将NH4cl溶液蒸干不能制备
NH4cl固体,错误;C.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方法分离,错误;D.用可见光束照射胶体产生丁
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可以区别胶体与溶液,正确,故选D。
19.(2016•全国高考真题)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A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储水
B排水法收集KMnCU分解产生的0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浓盐酸与MnCh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DCC14萃取碘水中的力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答案】D
【解析】A、因浓硫酸稀释会发出大量的热,且浓硫酸密度大于水,所以配制稀硫酸时要酸入水,错误;
B、为防止倒吸,排水法收集KMnCU分解产生的02时,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错误;C、浓盐
酸与MnCh反应制备纯净C12,气体产物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错误;D、CC14密度大于
水,CC14萃取碘水中的L时,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正确,答案选D。
20.(2016・上海高考真题)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试样
适量水
操下II
KNOj<—[^^1111
A.操作i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B.操作n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III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操作I~111总共需两次
过滤
【答案】C
【解析】KNO3中混有NaCl应提纯KNO3,将它们都溶于水,并降温结晶.因为KNC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升高,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基本无明显变变化.则有,操作I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
操作II是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KNCh饱和溶液,操作皿为冷却结晶,利用溶解度差异使
KNO3结晶析出,过滤,洗涤,干燥可得KNO3晶体,故选C。
21.(2015•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做蒸储实验时,在蒸储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
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b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
SCU2-或SO32"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答案】B
【解析】A、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错误;B、液体加
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
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正确;C、硫酸钢和AgCl均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
淀,则向某溶液中加入BaCb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可能含Ag+,错
误;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氯化钠是大量的,制得的饱和
溶液中硝酸钾量较少,不能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错误;故答案选B。
22.(2014.全国高考真题)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
Aco(g)co2(g)NaOH溶液、浓H2s。4洗气
3+溶液
BNH4Cl(aq)Fe(aq)NaOH过滤
CC12(g)HCl(g)饱和食盐水、浓H2s。4洗气
DNa2co3(s)NaHCO3(s)一灼烧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而CO不能,则洗气后利用浓硫酸干燥即可除杂,A正确;
B.NaOH与NH4CI、Fe3+均反应,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的原则,B错误;C.HC1极易溶于
水,而食盐水抑制氯气的溶解,则洗气后利用浓硫酸干燥即可除杂,C正确;D.NaHCCh加热分解
生成碳酸钠,则直接加热即可实现除杂,D正确;答案选B。
23.(2012•天津高考真题)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选项ABCD
用CC14提取澳除去乙醇中的从KI和L的固体酉己制100mL0.1000
实验
-1
水中的Br2苯酚混合物中回收上mol-LKzCrzO溶液
装置或仪fl/
器IM
【答案】A
【解析】A、用CC14提取滨水中的Br2应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题给装置可以实现,A正确;B、除去乙醇
中的苯酚应用蒸储的方法,题给装置为过滤装置,B错误;C、固体的灼烧应在用堀中进行,C错
误;D、配制100mL0.1000moLLFK2Cr207溶液还缺少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托盘天平等,D错
误;答案选A。
24.(2014•海南高考真题)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
A.通过浓硫酸除去HC1中的H2OB.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
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02D.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
【答案】A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通过浓硫酸除去HC1中的H2O,A正确;B.灼热的CuO与H2、
CO均反应,无法达到除杂的目的,B错误;C.灼热的镁粉与N2、02均反应,无法达到除杂的目
的,C错误;D.C02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不能通过水除去CO中的C02,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
收二氧化碳,D错误;答案选A。
25.(2012•上海高考真题)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酸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苯中含苯酚杂质:加入滨水,过滤
B.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C.乙醛中含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D.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答案】D
【解析】A.澳易溶于苯,澳水与苯发生萃取,苯酚与澳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澳苯酚,用澳水除杂,生
成的三澳苯酚和过量的澳都能溶于苯,不能得到纯净的苯,并引入新的杂质,不能用澳水来除去苯中
的苯酚,应向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后分液,错误;B.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乙
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但乙酸钠和乙醇互溶在水中,不分层,不能采用分液的
方法,错误;C.乙醛中含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水,但
乙酸钠和乙醛互溶在水中,不分层,不能采用分液的方法,错误;D.乙酸丁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被吸收,然后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丁酯,正
确;答案选D。
26.(2014.江苏高考真题)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镒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锌和氯化锌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镒溶液制MnCl2-4H2O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镐与浓盐酸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A不正确;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
少量氯化氢应该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且气体是长口进短口出,B不正确;C、二氧化镒不溶于水,因
此分离二氧化镒和氯化锌溶液需要过滤,装置丙是过滤装置,C正确;D、铳离子水解,水解吸热,
因此不能直接加热蒸发氯化锦溶液制备MnC124H20,应该在氯化氢的气氛中进行,D不正确。答案
选Co
27.(2013•重庆高考真题)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3)需要用到生期D.步骤(4)需要蒸储装置
【答案】C
【解析】A.步骤(1)中出现不溶性物质和滤液,因此需要过滤装置;A正确,不符合题意;B.操作中出
现有机物和水层,进行分液操作,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B正确,不符合题意;C.从水溶液中
得到固体,需要蒸发结晶,需要用到蒸发皿;C错误,符合题意;D.有机层混合液中需要进行分
离,采用蒸储方法;D正确,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
28.(2009・广东高考真题)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Ch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Ch固体中混有的BaSCU: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溶液中混有的FeCb: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答案】C
【解析】A.CCh可以被澄清石灰水吸收,而CO不可以,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杂质气体CO没有被除去,反
而CCh被除去,可使混合气通过灼热的生成CCh而除去,错误;B.盐酸可以将BaCCh反应除去,而
不能溶解BaSCU,先加过量盐酸,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碳酸钠,过滤,即得到BaCCh,错误;C.Fe
和FeCb反应生成FeCb,化学方程式为Fe+2FeCb=3FeCb,过量的铁过滤,即可除去FeCb,所以C
选项是正确的;D.CuO和HNCh反应生成Cu(NO3)2和H2O,Cu和HNCh反应生成Cu(NCh)2、氮的
氧化物和H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板船合同租赁合同协议
- 电梯委托保养合同协议
- 玻璃雨棚包工合同协议
- 玻璃餐桌采购合同协议
- 甲方合伙人合同协议
- 现代农业供货合同协议
- 益阳书画买卖合同协议
- 电机外壳购销合同协议
- 物资代采合同协议书模板
- 男女朋友吵架合同协议
- Oracle ERP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 TSG-R0005-202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22版)
-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化城市幼儿园的办园标准
- 【推荐】大华“智慧消防”物联网综合管理解决方案
- 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excel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2年CASEAR2简易操作手册
- 中国墓葬文化(专业应用)
- 中医方剂学歌诀大全(最全收藏版)
- GB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QGDW 1168-2013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高清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