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卷:人口与环境_第1页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卷:人口与环境_第2页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卷:人口与环境_第3页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卷:人口与环境_第4页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卷:人口与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与环境

一、选择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入新疆之初,为了开发新的耕地,多就近建造半地下式的地窖房子,俗称

“地窝子”。下图为“地窝子”景观图。据此完成第「3题。

1.最初建造的“地窝子”主要分布在()

A.绿洲中心B.山前荒漠

C.矿山地区D.戈壁地区

2.“地窝子”的主要功能是()

A.御寒防风防沙

B.体现地域风格

C.节省建筑材料

D.保护自然环境

3.现在保留部分“地窝子”的主要目的是()

A.粮食仓储B.旅游教育

C.饲养家畜D.应急避险

新疆和田地区年均降水量为33毫米,年均蒸发量为2600毫米。20世纪50年代该地区人口

数量为50万,耕地面积为126000公顷。2016年该地区人口数量为244.98万,耕地面积大约

为260760公顷。读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完成第4~5题。

|第三道|第二道|第一道|

高山冰川

|防线I防线|防线|

胡流动

扬胡杨奥荒漠林和

林疏林式沙生植物沙丘

<—风

00_守£2二,经》一二二,二二一

河流季--荷

4.影响和田绿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土地

C.水源D.热量

5.从20世纪50年代至2016年,和田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B.铁路运输条件进一步完善

C.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健全

D.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公布。截至2020年11月,全国人口共

14.1178亿人,过去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0.5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50%,

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此外,我国约4.9276亿人“人户分离”(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

分离)。据此完成第6~8题。

6.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7.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的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扩大城市规模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③大量接纳海外移民④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3

个子女的生育政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我国出现大量人口“人户分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各区域之间()

A.文化观念差异大

B.经济发展不平衡

C.环境质量高低悬殊

D.资源能源禀赋不同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据各省级行政区统计资

料,2017—2018年北京、辽宁常住人口数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读表,完成第9~10。

省级2018年常住2017年常住

行政区人口/万人人口/万人

A省1134611169

山东省10047.2410005.83

河南省96059559.13

四川省83418302

江苏省8050.78029.3

河北省7556.37519.52

湖南省6898.86860.2

安徽省6323.66254.8

9.A省常住人口位居全国第一,说明A省()

A.气候条件适宜人类生存

B.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C.产业发展好,就业机会多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10.北京市常住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的最重要原因是()

A.严格的人口调控政策

B.“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C.严格的户籍制度

D.环境承载力变小

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

和。下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读图,完成第n~i2题。

巴西16%

4%9%

11.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国土面积

C.土壤肥力D.水资源数量

12.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是()

A.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

B.开垦草地

C.保护野生动植物

D.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流动已经开始并将持续成为主导我国区域间人口变

动的因素。我国的人口流动可以划分为乡乡流动(乡村到乡村)、乡城流动(乡村到城镇)、城

乡流动(城镇到乡村)、城城流动(城镇到城镇)四种类型。下图示意2000—2020年我国不同

人口流动类型在流动人口中所占比重。据此回答13~14题。

13.推测Pl、P2、P3>P4分别表示()

A.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乡城流动

B.城乡流动、乡城流动、乡乡流动、城城流动

C.乡城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

D.乡城流动、城乡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

14.下列关于该时期流动人口社会经济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乡城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比重较小②城城流动人口平均文化程度较高③城乡流动人

口中中老年人比重较大④乡乡流动人口受经济因素影响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人户分离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公民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

以上的现象,与户籍制度、经济发展联系密切。2020年开始,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规模进一步

扩大。下图为我国2010—2021年人户分离人口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5~16题。

15.造成图示人户分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B.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较大

C.人口政策的区域差异

D.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16.2020年以后我国人户分离人口增多,可能导致()

A.人口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减弱

B.城市教育资源压力减小

C.农村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

D.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二、综合题

17.(24分)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启动,2021年5月11

日公布结果。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的

比重达到18.7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

材料二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来衡量。下

图示意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

较2010年下降6.8。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200820102012201420162018年份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人口问题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2)绝大多数年轻人反对延迟退休方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20年后再实施这一方案,反

对的声音会少很多,那时候许多企业支持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发展趋势及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8.(2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下图为2012年我国

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下表为2014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

老龄化数据。

Yc2

ll】

z

wC

uIJI.0

.8

nC

.46

IJI

0.2

00.20.40.60.81.01.2

常住人口/亿人

省级65岁及以上省级65岁及以上

行政区人口比重/%行政区人口比重/%

重庆13.25安徽10.53

四川12.76辽宁10.22

江苏12.25广西9.29

天津11.46浙江9.2

山东10.98河南8.93

上海10.64北京8.58

湖南10.57广东7.24

⑴据图概括该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

(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

1.B2.A3.B

4.C5.D

6.D7.C8.B

9.C10.A

11.A12.B

13.C14.C

15.A16.C

17.答案(1)人口老龄化问题。用于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经济发展活力不足;

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老年人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