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专题分类完全解读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考点一明朝时期的内政外交与明清易代【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1明朝施政措施与明清易代知识点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选必一)知识点3法律与教化(选必一)知识点4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选必一)知识点5户籍制度与基层治理(选必一)【提升·考向预测】考向1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考点二清朝时期的内政外交与统治危机【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1清朝施政措施与统治危机知识点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选必一)知识点3法律与教化(选必一)知识点4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选必一)知识点5户籍制度与基层治理(选必一)【提升·考向预测】考向1康雍乾的君主专制考向2疆域的奠定与闭关锁国考点一明朝时期的内政外交与明清易代知识点1:明朝施政措施与明清易代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一)元朝灭亡,明朝建立1、背景:元朝爆发农民起义;起义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2、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3、统一:1368年,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二)政治制度的变化1、废除宰相制度:(1)原因:①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②历史原因:前朝宰相权势过重的教训③现实原因:废行省后,相权扩大。④直接原因:宰相胡惟庸擅权(2)目的:明太祖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自秦朝以来实行的宰相制度。(皇帝直接统领六部)(3)影响:①加强了皇权;②皇帝压力倍增,行政效率降低;③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2、建立内阁制:(1)背景/原因: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2)设立:明成祖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性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3)运行机制:(批红高于票拟)①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②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4)地位的提高: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出现首辅专权。(5)“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制度比较宰相制内阁制相同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不同权力来源法定,制度赋权非法定,皇帝个人信任地位中央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职权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咨询机构对皇权作用一定程度制约皇权不能制约,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3、宦官专权:(1)形成:比较而言,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2)权力:①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②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 ③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3)认识:中国古代宦官专权及外戚干政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专制皇权的存在,一旦皇帝不能控制权力,就容易大权旁落,被宦官、外戚掌权。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①目的:监视官民;②职责: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③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④发展:明成祖成立东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改革科举制:①考试内容:考试命题专取“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个人见解。行文格式一律固定为“八股文”。②特点:内容空疏、形式呆板③影响:八股文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死读书,成为皇帝旨意的顺应者;对中国思想、文化、科技进步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4、地方行政(选必一P6)5、明朝强化专制皇权的历史影响(1)积极:有利于防止大臣专权,巩固明朝统治,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2)弊端:①政策皆出自皇帝之手,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国家命运依赖于皇帝的个人素质。②束缚了思想,抑制了知识分子的创新性思维。③阻碍了思想文化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3)危机: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能力削弱,易导致政治黑暗。【知识拓展】: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历程及趋势朝代措施影响演变趋势秦朝三公九卿制宰相制度正式确立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汉朝设立“中朝”(中外朝制度)宰相制度的调整隋唐三省六部制宰相制度的成熟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将相权一分为三宰相制度的衰落明初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宰相制度正式废除二、明清易代1、清朝建立:①大金政权建立: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②清朝建立:皇太极在位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并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后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分别被尊为清太祖和清太宗。2、明清易代:根本原因:明朝统治黑暗导致社会矛盾尖锐。过程:①在清朝崛起之际,明朝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②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③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④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朝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知识点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选必一)1.选拔——科举制(选一P32)(1)级别①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②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举人考中者称为“贡士”③殿试:在会试后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贡士通过者为“进士”(2)考生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3)分卷2.考核(选一P32-33)明朝考满性质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类别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作用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性质对官员任职期间的考核类别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作用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3.监察(选一P33)特点:逐渐制度化、专职化、体系化、约下不约上。知识点3:法律与教化(选必一)1.法律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2.教化:乡约的发展①乡约宣讲明太祖“六谕”,主劝谕,但也有禁约成分,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②儒学士人引用《大明律》解释六谕,不遵乡约要受处罚,甚至治罪。知识点4: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选必一)一、民族关系(一)明朝的边疆关系1、与瓦刺、鞑靼的战与和:①防御: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诼渐形成鞑靼、瓦刺两大集团。为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②战争:明中期,瓦刺和—不断成胁明期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瓦刺还曾经在一次战役中俘虏了明英宗。③议和: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百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2、管理藏族地区:①册封:藏族地区在明朝时称为乌思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②设机构: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3、管辖东北: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4、结果: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5、危机:西方殖民者侵略威胁初显二、对外关系(一)沿海形势(暴力冲突)1、倭寇之患:(1)原因:①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②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2)戚继光抗倭: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在抗倭斗争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宼。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3)结果: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2、欧洲殖民者的活动:(1)背景: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2)表现:①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今澳门)的租住权。②稍晚东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3、启示:增强综合国力;重视国防建设;加强海防;建立海军。→中外朝贡体系:中华朝贡体系是最为典型的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至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体系。东亚朝贡体系是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朝贡体系的“意识形态结构”由三个层面构成,包括“儒家思想、天下观、华夷秩序”。而其功能包括“提供政治合法性、保持体系内经济繁荣、维护地区稳定”。通过中华朝贡体系,中国文化逐渐被传播到了邻近和周边国家,东亚地区最终形成了儒家文化圈。知识点5:户籍制度与基层治理(选必一)1.户籍制度①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②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2.基层组织与管理机制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正。3.社会保障(1)朝廷优抚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明朝(2)民间救济①政府设养济院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②慈善组织兴起,有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考向1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1.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有内侍久侍内廷,言论政事,即被太祖斥遣还乡,且终生不用,并说“其小忠小信足以固结君心,及其久也,假威窃权,势遂不可抑”。这反映出该时期()A.宦官专权的严重性 B.君主专制日趋强化C.政治统治日益黑暗 D.中枢机构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有内侍久侍内廷,言论政事,即被太祖斥遣还乡,且终生不用”可知,明太祖时期,针对内侍久侍内廷,言论政事者,斥遣还乡,且终生不用,说明明太祖严格防范宦官干预政事,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B项正确;明太祖严厉打击宦官专权的行为,而非当时宦官专权的严重性,排除A项;政治统治日益黑暗,与明朝初期的历史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废除宰相制度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2.明朝政府对京师与地方的驿站信息传递做了严格限定。《大明会典》规定:陕西都司,陆路2650里,计43站,限86日;岷州卫,陆路4100里,计61站,限120日……。材料说明当时()A.驿站推动公私信息高效传播 B.官方有意拓展新闻传播途径C.传输技术影响信息传播范围 D.政府重视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政府对京师与地方的驿站信息传递做了一系列的严格规定,体现了国家重视驿站信息传递,这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D项正确;驿站传递的是政府信息,并不传递私人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国家重视驿站信息传递,驿站信息传递与新闻传播途径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国家重视驿站信息传递,未体现传输技术影响信息传播范围,排除C项。故选D项。3.明代前期海防采用卫所制度。每卫官兵五千六百人,设指挥使一员统领。北起辽东,南至海南岛的海防前线共设卫五十四,千户所一百二十七。除在沿海险要之处筑城“屯兵设守”外,各个卫所还配置了战船,以实现水陆配合,协同作战。这表明当时()A.海防形势急剧变化 B.政府重视开发海洋C.海防实力十分强大 D.海防建设较为完善【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明前期“海防采用卫所制度”下“除在沿海险要之处筑城‘屯兵设守”外,各个卫所还配置了战船,以实现水陆配合,协同作战",可见当时海防建设较为完善,D项正确;倭患严重和殖民者侵扰主要是在明朝中后期,排除A项;海防采用卫所制度主要目的是固守海防,而不是开发海洋,排除B项;海防实力强弱需经实践检验,而非取决于兵力配置,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二清朝时期的内政外交与统治危机知识点1清朝施政措施与统治危机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一)背景:康乾盛世(“康雍乾盛世”)1、时间: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被称为“康乾盛世”2、表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3、地位: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二)表现:1、皇帝独揽大权: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称,不仅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对地方具体事务也总是详加过问,君主专制得到加强。2、奏折制度:(1)内容:康雍乾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2)特点:迅速、机密(3)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3、中枢秘书机构的变化——设立军机处:(1)设立: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2)原因:①直接:办理西北军务;②根本:加强君主专制。(3)职责: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4)性质:中枢秘书机构(5)特点:①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皇帝审批后直接交由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②保密性强:受皇帝直接控制,限制与外官接触,办公地点在内廷,不易受外界干扰。③机构简单: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6)影响:①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③权力过于集中,易出现决策失误。4、文字狱:(1)含义: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为迫害知识分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的刑狱。(2)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3)影响:禁锢思想,摧残文化,维护专制【知识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过程:①战国时期:萌芽(法家韩非提出中央集权专制统治)②秦朝时期:建立(三公九卿制)③西汉时期:巩固(中外朝制度)④隋唐时期:完善(三省六部制)⑤宋元时期:强化(二府三司制、一省两院制)⑥明清时期:顶峰(废丞相设内阁、雍正设立军机处)⑦辛亥革命:结束2、趋势:①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②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增强3、评价:①积极:防止分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②消极:君主专制极易形成暴政,统治日益腐败,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进步,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阻碍了近代中国的进步。二、统治危机的初显(一)背景:清朝由盛转衰(1)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原因:①经济:固守农耕经济,遏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②政治:进一步强化政治专制,统治日益腐败③思想:大兴文字狱,压制思想文化的发展进步④外交:闭关自守,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2)19世纪前期,嘉庆、道光两位皇帝在位时,衰象更为明显。(二)内部危机1、人口膨胀(人地矛盾突出):①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②概况:在经济繁荣、国土开发的背景下,清朝人口膨胀迅速,资源危机日益显露2、农民起义(1)原因:①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②政治腐败。③贫富矛盾的积累。(2)表现:①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大部分是由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领导的。四川、湖北、陕西等省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十年。②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的一次起义还攻入了北京皇宫。(三)外部危机及其政策1、表现: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2、政策——“闭关自守”: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政策≠完全禁绝对外交流(1)原因:①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②政治: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及西方的扩张③思想:统治者天朝上国观念,盲目自大(2)含义:既严厉禁止民间出海贸易,又严格限制外商在华活动(3)做法:①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③严厉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3、影响:①积极:初期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②消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知识拓展】:“海禁”与“闭关自守”的不同①“海禁”政策允许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的“贡赐贸易”,如郑和下西洋,不仅运载大量货物到亚非各国进行交易,而且广泛招引各国商人来华贸易。②“闭关自守”政策既限制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闭关锁国不是禁绝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一切贸易均在广州“十三行”进行。【知识拓展】:全面分析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封建社会后期,专制体制日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专制统治牢牢控制了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知识点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选必一)考课: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知识点3法律与教化(选必一)1.法律法典沿袭《大明律》,制定了《大清律例》2.教化:乡约的发展乡约基本延续明朝的模式,宣讲的内容是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常引用《大清律例》。知识点4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选必一)一、民族关系(一)清朝前期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东南——收复和管辖台湾:(1)过程:①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②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③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2)意义:①将台湾重新纳入中央政权管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③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2、西北——平叛斗争:(1)背景:①明朝末年,鞑靼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瓦刺被称为漠西蒙古。②清军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蒙古也遣使进贡。③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势力强大,占据天山南北,又向东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2)平定漠西蒙古:①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长期斗争,最终在1757年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②原受准噶尔部统治的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起兵反清,很快也被平定。(3)结果: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型将军,总领军政事务。3、西南——对西藏的管理:①册封制度:清初,西藏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来京朝贺,清政府册封以“达赖喇嘛”尊号;康熙帝时,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②派遣大臣: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③颁布法律: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清朝边疆管理①改土归流: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世袭制度、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②盟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度。蒙古族各部划分为旗,旗是基本行政单位,合若干旗为一盟。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原地区的社会政治面貌;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地区的管理;有利于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③金瓶挚签制度:乾隆帝规定,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的人选须在中央政府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实施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4、边疆统治的特点:①机构设置:清朝专设理藩院管理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②民族政策: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二)清朝疆域和行政区划1、清朝疆域: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2、清朝行政区划:①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②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3、评价: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二、对外交往1、东北——抗击沙俄侵略:(中国抵御沙俄侵略的正义之战)(1)背景: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2)过程: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雅克萨之战)(3)结果:1689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平等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4)意义:①标志着清朝已具备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基本要素——领土、主权与国民(臣民)意识,虽然这些要素有时还很微弱或时隐时现。②清朝已存在着近代意义上的疆域、边界与边境制度;清帝国对其疆域、边界具备有意识的自我认定、法理确定。③清朝的疆域、边界已取得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承认。知识点5户籍与基层管理(选必一)1.户籍制度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意义2.基层组织与管理机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3.社会保障政府设养济院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慈善组织兴起,有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考向1康雍乾的君主专制1.从1730年到1911年,陆续有150人担任军机大臣之职,其中满族70人,占总数的46.7%;汉族69人,占总数的46%;蒙古族10人,占总数的6.7%;族籍不明者1人,占总数的0.6%。据此可知,清代()A.笼络各族精英参与统治 B.贯彻民族平等政策C.注重提高军机处的效率 D.加强皇权专制统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根据材料“从1730年到1911年,陆续有150人担任军机大臣之职,其中满族70人,占总数的46.7%;汉族69人,占总数的46%;蒙古族10人,占总数的6.7%;族籍不明者1人,占总数的0.6%。”可知清代任用不同民族的精英参与统治,进而更好的巩固统治,A项正确;材料中只是提及了清朝任用不同民族的官员,与贯彻民族平等政策无关,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军机处无关,排除C项;任用不同民族的精英是为了完善官僚体系,进而巩固统治,未涉及皇权专制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A项。2.顺治元年,清廷仿照明制设四译馆,负责少数民族和周边属国文书的翻译事宜;康熙四十七年,清廷又在北京设立了内阁俄罗斯文馆,来为清政府培养通晓俄语的翻译人才;至雍正年间,负责培养拉丁文翻译人才的西洋馆正式成立。这些措施()A.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 B.源于对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C.反映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 D.体现天朝上国下的文化自守【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原因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顺治元年,清廷仿照明制设四译馆,负责少数民族和周边属国文书的翻译事宜;康熙四十七年,清廷又在北京设立了内阁俄罗斯文馆,来为清政府培养通晓俄语的翻译人才;至雍正年间,负责培养拉丁文翻译人才的西洋馆正式成立。”可知,清朝统治者,从设四译馆、内阁俄罗斯文馆,再到西洋馆,说明中国对外学习的程度不断深入,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A项正确;清政府设立四译馆、内阁俄罗斯文馆、西洋馆,其缘由是维护其封建统治,排除B项;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于乾隆时期,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外学习,而非文化自守,排除D项。故选A项。3.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十八日,军机处呈递奏片:“查向来钦奉谕旨及批折内交各部院衙门会议、速议、核议、议奏等件,该部院于议奏后并不知照军机处……谨公同商酌拟交片各部院衙门嗣后遇有各项交议折件,于议奏奉旨后,将原奏及如何奉旨之处一并钞录知照军机处备查。”该奏片奉旨依议。这说明()A.军机处职权有所扩大 B.皇权受到一定制约C.中央集权出现了危机 D.行政效率不断提高【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2年(中国)。根据材料“谨公同商酌拟交片各部院衙门嗣后遇有各项交议折件,于议奏奉旨后,将原奏及如何奉旨之处一并钞录知照军机处备查。”并结合所学可知,晚清时期,同治帝、光绪帝皆年幼继位,不能履行处理国家政务的职责,皇太后两次垂帘听政。其间,皇太后对军机处的依赖远超以往,军机处的职权遂有比较大的扩张。在文书处理上,军机处在内外奏折、题本、秋审黄册等重要文书上预先拟旨;在官员任用上,军机处不再呈递空名谕旨,而是对各部尚书、侍郎及各省布政使、按察使开单请简,还取得了各省密考折片单的阅看权。军机处的这些职权大部分沿续到光绪十五年慈禧太后归政光绪帝以后,对光绪朝中后期乃至宣统年间的政局产生深远影响。故军机处职权有所扩大,A项正确;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无法得出中央集权出现了危机,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军机处职权有所扩大,效率高低无从得知,排除D项。故选A项。考向2疆域的奠定与闭关锁国1.1757年,乾隆在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在承德普宁寺内立有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并亲撰碑文“伊犁既归版章,久安善后之图,要焉已定者,讵宜复失也”。碑文中“久安善后之图”是指()A.派遣乌鲁木齐都统管理新疆 B.将新疆改为行省派巡抚管辖C.设立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全境 D.派八旗绿营在全疆戍边屯田【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5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碑文“久安善后之图”可知,清政府要采取永久性措施,维护西北疆域安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全境,C项正确;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年底,清庭颁发上谕,设置成立甘肃新疆省,此次新疆建省,废除了伯克制,成为伊犁将军、参赞大臣、陕甘总督、甘肃新疆巡抚共治格局,排除A项;1877年8月17日,左宗棠奏请在新疆设行省,排除B项;清朝在新疆统一后,从内地调集(数万)汉、回族绿营军队,他们在天山北部地区携家眷,长期集中驻防,排除D项。故选C项。2.明朝末年,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不堪准噶尔贵族的压迫,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但他们不忘祖国,不顾路遥山阻,不断派人向明、清朝廷奉表入贡。在噶尔丹叛乱时,出兵协助清军阻击叛军,得到康熙帝奖赏。清朝也派官员长途跋涉探望土尔扈特部。这表明()①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叛乱失道寡助②土尔扈特部的国家认同坚定明确③伊犁将军的设置加强了边疆管辖④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不忘祖国,不顾路遥山阻,不断派人向明、清朝廷奉表入贡,在噶尔丹叛乱时,出兵协助清军阻击叛军,体现了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叛乱失道寡助,土尔扈特部的国家认同坚定明确,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乾隆年间设置了伊犁将军,与材料内容无关,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3.1691年,康熙皇帝和蒙古喀尔喀部族首领在多伦举行会盟。康熙帝同意喀尔喀蒙古贵族的请求,与内蒙古一样实行编旗,拨给牧地,取消蒙古贵族等级中旧有的济农、诺颜之名,一律改为清朝的亲王、贝勒、贝子、公、台等封爵。由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密协议专利申请用
- 2024年度道路运输服务合同标的运输范围与时间安排
- 2024版特许经营协议(餐饮行业)
- 2024年度工程项目建设的合同变更与终止合同3篇
- 2024年度道路桥梁照明工程合同
- 电商行业2024年度售后客服劳动合同协议3篇
- 二零二四年油气管道运输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电梯检测与评估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期满后资产购买合同标的2篇
- 钢管买卖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4-2030年酒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题库含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MOOC 管理咨询-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 2024年职业卫生技术人员评价方向考试题库附答案
- 施工日志及楼工程施工日志
- 毛泽东思想概论 课件 第六章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 喜茶营销策划案例
-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怎么做-怎么教-
- 化学安全管理制度(通用15篇)
- 5G智慧急救规划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