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后循环缺血疾病介绍、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护理及预防_第1页
临床后循环缺血疾病介绍、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护理及预防_第2页
临床后循环缺血疾病介绍、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护理及预防_第3页
临床后循环缺血疾病介绍、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护理及预防_第4页
临床后循环缺血疾病介绍、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护理及预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后循环缺血疾病介绍、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护理及预防疾病介绍后循环(PoSteriorcerebralCirCUlatiOn)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和部分颗叶叶及脊髓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lrculatlation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定义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l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⑴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缺血最主要的血管病理表现。导致后循环缺血的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及动脉源性栓塞等。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⑵栓塞是后循环缺血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41%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和椎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3)穿支小动脉病变包括玻璃样变、微动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病变,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四)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系统缺血相似,除不可调节的年龄、性别、种族、遗传背景、家族史、个人史外,主要是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肥胖及多种血管危险因素,后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TIA病史、域动脉病及周围血管病等颈椎骨质增生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以往认为转头、颈可使骨赘压迫椎动脉,导致后循环缺血,由于前庭神经核对缺血敏感,故而产生头晕/眩晕。这种以假设代替证据的模式是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混乱的重要原因。而临床研究则证明颈椎骨质增生绝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因为在有或无后循环缺血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程度并无显著差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连续的椎动脉动态造影仅见个别有因骨引起的动脉受压;进行转颈后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有或无后循环症状者间椎动脉颅外段受压比有差异。后环块血临床表现1.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码、行走不稳或跌倒2.后循环缺血的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得、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rner综合征等。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又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3.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类型后循环TIA、小脑梗死、延脑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运动性轻偏瘫、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一拙手综合征、纯感觉性卒中等)。后循环缺血诊断依据PCI分为后循环TlA和后循环脑梗死。通过详细的病史,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并且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以作出相应的诊断。后循环TlA和后循环脑梗死诊断依据的共同点为:(1)急性起病;(2)后循环供血区的症状和体征。后循环TlA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为10-15分钟,多在Ih内,最多不超过24h,回复完全,不遗留神经功能缺失体征,多有反复发作的病史,结构性影像学检查无贵任病灶;而后循环脑梗死症和体征持间长,结构性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责任病灶。后循环缺血的治疗急性期治疗:目前仍缺乏专门针对后循环缺血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因此对后循环缺血的急性期处置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同。应积极开展卒中单元的组织化治疗模式。对起病3小时内的合适患者可以开展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有条件者行动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可适当放宽。对所有不适合溶栓治疗且无禁忌证者,应予以阿司匹林100~300mg∕d治疗。后循环缺血护理常规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病情观察1.观察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偏瘫的部位和程度,感知觉障得,认知、语言能力。2.了解既往史,服药史,危险因素,自理能力,生活习惯。3.有无焦虑,担忧等不良情绪。症状护理1急性期卧床体息,平卧或低枕位,头部禁止使用冰袋2.检测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及有关检查的生化指标3.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4.意识障碍的护理:按照意识障碍护理常规执行。5.准确记录出入量。对于呕吐、大汗、高热等症状应及时遵医属补液6高热的护理:按高热护理常规进行。7病人抽都时注意保证病人的安全8.应用抗凝纤溶药物治疗时,严格掌握药物剂量,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9.静脉应用血管扩张药,滴速缓慢,注意血压变化。10.瘫痪病人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11.康复护理:早期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一般护理人协助其翻身,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着凉保持病人大便通畅,做好会阴部护理。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如有吞咽困难、呛咳者给予糊状流食或半流食小口慢食,必要时鼻饲进食5.T解病人心理,鼓励家属朋友关心病人,使病人愉快、平静面对生活。健康指导1.介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2.告知病人改变姿势时动作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3.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血液循环。4.告知长期卧床病人合并症的预防措施。心理护理积极进行心理疏导,指导病人要好好配合医生治疗,帮助病人恢复社会适应能力,鼓励下床适当活动锻炼,生活尽量自理。同时还应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家务劳动、文娱活动和社会活动,增强其对生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