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 课件全套 卢海涛 1-12 导论 -宏观经济政策_第1页
《经济学基础》 课件全套 卢海涛 1-12 导论 -宏观经济政策_第2页
《经济学基础》 课件全套 卢海涛 1-12 导论 -宏观经济政策_第3页
《经济学基础》 课件全套 卢海涛 1-12 导论 -宏观经济政策_第4页
《经济学基础》 课件全套 卢海涛 1-12 导论 -宏观经济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基础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导论]【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稀缺性、选择性和资源配置的含义以及这三个概念和经济学的关系。

2.掌握机会成本的概念。

3.了解经济学的发展演变过程。

4.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1.能够解释一个经济体是如何解决如下问题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

2.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经济决策行为。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如果说经济学只关乎一件事情,那就是稀缺。马斯洛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求。一、稀缺性

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或者说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科学。二、选择

选择是如何使用稀缺资源问题,即把稀缺资源用于哪种途径,在不同用途之间分配稀缺资源就是资源配置。经济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则是对资源配置的具体化经济学产生于这三个问题,也就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的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它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即“充分就业”问题、“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通货膨胀”问题。三、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单个经济个体的行为,这些个体包括消费者、工人、投资者、土地所有者、企业。事实上,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了任何参与经济运行的个人和法人。微观经济学就是解释这些行为人是如何以及为何做出特定的经济决策的。一、微观经济学(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行为。(2)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3)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二、宏观经济学(1)研究对象是整体经济单位。(2)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解决的是资源利用问题。(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区别:各自研究的重点和论述的方式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资源充分利用为前提,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宏观经济学则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前提,研究资源的充分利用。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联系:(1)它们是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行为的分析总是要以一定的微观分析为其理论基础。(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如均衡方法、边际方法、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等。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实证经济学(positiveEconomics)

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是经济学的一种重要运用方式。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Economics)是指那些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某些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以此树立起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四、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1.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2.解决问题不同。3.是否具有客观性。4.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者并不是绝对排斥的。五、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学从它的产生一直到现在,共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新剑桥学派)五个阶段。六、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归纳法是建立在分析、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是产生和推出公理的有效方法。

演绎法由于是从某种已知的结论推出另一种结论,所以它是形成理论的一种可靠途径。一、演绎法和归纳法

对于事物质的认识是对事物认识的开始,同时也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没有对事物质的正确分析,量的分析便不可能是正确的。然而对事物仅有质的分析而无量的把握,这样的认识是过于粗糙的。对经济现象作深入细致的定量分析比只作定性分析的意义更大。二、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总量分析是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因此,总量分析有助于了解、认识、控制国民经济的总运行,这对一国的最高经济决策层科学决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它又为从事微观经营者认识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和为自身所处的实体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采用总量分析同个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全面理解经济现象的实质。三、总量分析法和个量分析法

规范分析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处理问题的依据。规范分析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分析法只是对经济现象进行客观分析从而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它的最大特点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四、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均衡分析包括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别商品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值的形成过程。即在某种商品的需要量和供应量相等时为均衡产量,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

一般均衡是在市场上商品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所有的商品供求达到均衡状态。然而均衡在经济运行中并非常态,非均衡才为常态。所以采用非均衡分析法在经济研究中就特别重要了。五、均衡分析法和非均衡分析法

静态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在同一时期内的相互关系,是对经济运行的一种短期分析,它主要说明经济运行的短期情况,难以说明经济运行的变化过程。

动态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是对经济运行作长期的分析,只能说明长期的经济情况并能解释经济运行过程及其变化原因。六、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首先,要坚持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但应更加注重实证分析。其次,在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合,应更加注重定量分析。最后,坚持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但更应重视动态分析。七、在运用经济学研究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谢谢经济学基础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供求与价格分析]【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需求、供给的概念2.理解需求定理、供给定理的含义3.了解影响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因素4.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

【学习目标】能力目标1.能够区分需求与需求量的变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2.能够运用需求与供给图形来预测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变化3.能够根据需求定理与供给定理来分析生活中的案例4.能够根据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帮助企业进行决策第一节需求对价格的影响

需求(demand)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人们愿意购买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构成需求的必要条件有两个:一个购买意愿,即消费者愿意购买;二是购买能力,即消费者有能力购买。二者缺一不可。一、需求1.价格2.收入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替代品和互补品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1.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指商品需求数量和各种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因此,需求的数学表达式

D=f(a,b,c,d,n)

其中,a,b,c,d,…n代表上述影响需求的因素。三、需求表与需求曲线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Qd=f(P)其中,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那么,需求函数Qd=f(P)就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可以分别用商品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加以表示。三、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2.需求表

表示某种商品的不同价格与其所对应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表格3.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指是某种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表示形式,是表示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三、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4.市场需求曲线与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关系

需求有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之分,需求曲线也就有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之分。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一定是每一价格水平上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量之和;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就是所有消费者个人对该种商品需求之和。

因此市场需求曲线也就是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水平加总。三、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需求定理是说明某种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其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四、需求定理及其例外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需求定理的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并不是所有商品都符合需求定理,以下几种商品就是不符合需求定理的例外。1.吉芬商品2.凡勃伦商品3.其他商品四、需求定理及其例外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它变量不变,由于价格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上点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假设价格不变,其它因素变动引起的需求向左或向右平移。1.影响因素不同2.表现不同五、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第二节供给对价格的影响

供给(supply)是生产者(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作为供给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者愿意出售;二是生产者有提供能力。一、供给1.商品本身的价格。2.生产要素的价格。3.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4.买卖双方的预期。5.相关产品的价格。6.其他因素。二、影响供给的因素1.供给函数指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即供给函数。其中,供给的数学表达式:S=f(a,b,c,d,n)a,b,c,d,…n代表上述影响供给的因素。三、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价格对该商品供给量的影响,供给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Qs=f(P)其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三、供给表与供给曲线2.供给表

供给函数Qs=f(P)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这种函数关系可以分别用商品的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来加以表示。

供给表是指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之相对应的该商品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3.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表示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三、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供给定理是说明某种商品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其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四、供给定理及其例外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供给定理也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并不是所有商品都符合供给定理,以下几种情况就是不符合需求定理的例外。1.土垂直的土地供给曲线2.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四、供给定理及其例外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它变量不变,由于价格的变动,引起的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上点的变动,而供给的变动是指假设价格不变,其它因素变动引起的供给向左或向右平移。1.影响因素不同2.表现不同五、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均衡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均衡一般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在本章中的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所谓相对静止状态,是指买卖双方都满意因而愿意接受并保持下去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总买卖双方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一、市场均衡1.需求变化,供给不变2.供给变化,需求不变3.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动二、均衡的变动1.限制价格2.支持价格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第四节供求弹性分析

在经济领域中,弹性是指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弹性的大小用弹性系数来表示:弹性系数e=因变量变动率/自变量变动率一、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需求价格弹性反映了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通常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率来表示。这两个变动的百分率比值称为需求的弹性系数。二、需求价格弹性

2.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1)需求富有弹性。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2)需求缺乏弹性。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化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称为缺乏弹性。(3)需求单一弹性。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此时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二、需求价格弹性(4)需求完全弹性。Ed=∞,表明价格为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量无限大,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Ed无限大。(5)需求无弹性。Ed=0,表明需求量为一常量,表明需求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二、需求价格弹性

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3)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强烈与否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5)消费者调节需求量所花费的时间长短

(6)其他因素二、需求价格弹性

4.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总收益的关系

若商品缺乏弹性,即Ed<1,那么,该商品价格下降时,因为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总收益会减少;反之,价格上升,总收益会增加。

若商品富有弹性,即Ed>1,那么,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总收益会增加。反之,价格上升时,总收益会减少。二、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三、需求收入弹性

2.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1)需求收入弹性为正值。说明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将随着收入的增加(减少)而增加(减少),经济学中称这种商品为正常品。其中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介于0和1之间的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小于收入变动的幅度,称为生活必需品,如粮食、服装等;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的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收入变动的幅度,称为奢侈品,如珠宝、笔记本电脑等。(2)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负值。说明这类商品的需求量将随着收入的增加(减少)而减少(增加),称为劣等品,如土豆、玉米面、高粱米等。三、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前文可知,物品之间存在各种关系,有替代关系、互补关系。替代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存同方向变化。互补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存反方向变化。既然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到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那么这种影响也存在一个弹性问题。这就是需求交叉弹性。四、需求交叉弹性

1.供给弹性的定义

供给弹性有供给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交叉弹性,但由于供给的价格弹性是供给弹性最主要的一种类型。

供给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五、供给弹性2.供给弹性的类型(1)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称为供给富有弹性。(2)ES<1。表明供给的变动率慢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缓和。称为供给缺乏弹性。(3)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和价格以相同的幅度变动,称为供给单一弹性。五、供给弹性(4)ES=∞。表明同一价格条件下,供给量无穷大,供给曲线和横轴平行,其斜率为零,称为供给弹性无穷大。(5)ES=0。表明供给量是一个常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供给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称为供给完全无弹性。五、供给弹性3.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1)生产的难易程度。(2)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3)生产成本的变化。(4)时间的长短。(5)对价格的预期。五、供给弹性谢谢经济学基础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消费者行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的概念2.掌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掌握边际效用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4.掌握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点5.掌握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6.掌握预算线的概念及预算线的变动7掌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8.理解替代效应、收入效应9.理解消费者剩余【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进行分析2.能够运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对企业决策作出合理的分析3.能够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进行分析

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对于什么是幸福,美国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用的“幸福方程式”来概括。这个“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但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么多大的效用不也等于零吗?因此我们在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时候我们假定人的欲望是一定的。那么我们在离开分析效用理论时,再来思考萨谬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真是觉得他对幸福与欲望关系的阐述太精辟了,难怪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什么是欲望?什么是幸福?为什么欲望越大越不幸福?【引导案例】第一节基数效用论

效用(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能力的一种主观评价。效用可大可小,可正可负。效用完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与使用价值相区别:同一物品的效用会因人、因地、因时而异;是一种不包含是非的价值判断。一、效用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具体的效用量之间可以互相比较,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效用是可以加总求和的。例如小红在星期天中午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可以用50个效用单位来表示,下午去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可以用30个效用单位来表示,那么她从这两项活动中获得的满足程度是可以加总求和的,一共是80个效用单位。基数效用论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二、基数效用论

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TotalUtility,T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M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即效用量的增量。二、基数效用论

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1)总效用曲线以递减的速度递增,凹向横轴,通常具有正斜率;而边际效用曲线以递减的速度递减,凸向横轴,具有负斜率。(2)当边际效用为正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上升趋势;当边际效用递减为零时,总效用曲线达最高点;当边际效用继续递减为负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下降趋势。二、基数效用论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二、基数效用论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商品用途的多样性。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等等。因此,消费品的边际效用随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二是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随着一定时间,相同商品消费数量连续增加,同种刺激不断重复,消费者从每一单位商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二、基数效用论

4.货币的边际效用

货币同商品一样,具有效用,货币的边际效用同样是递减的,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我们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收入量中的很小部分,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非常小,可以略去不计。二、基数效用论

5.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1)消费者均衡的前提一是消费者偏好既定;二是消费者货币收入既定,并全部用来购买X,Y两种商品,且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最后是商品价格既定。二、基数效用论

5.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2)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假定消费者用既定收入I购买几种商品,、、、分别代表几种商品价格,是不变的货币边际效用;、、、分别表示几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分别表示几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则上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二、基数效用论

5.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或者说每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为:二、基数效用论

5.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剩余只是一种心里感觉,并不是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增加,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大,因为消费者对此类物品的效用评价高,愿意付出的价格也高,但此类物品的市场价格往往并不高。二、基数效用论

那件非买不可的衣服,为何到手后不香了

回忆一下,每次“买买买”时,我们的快乐是不是总是在银货两讫的那一刻就达到了巅峰,真的买回来开始用了之后,好像也就不过如此。事实上,这些现象在心理学上都可以解释得通。

问题:想一想“买买买”背后的消费心理,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思政案例】第二节序数效用论

(1)偏好的完全性:有任何两种商品A和B,一个消费者可以偏好其中的A,可以偏好其中的B,或者可以对两者都无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偏好是忽略成本的。一个消费者可能偏好牛肉,而不是猪肉,但他或许会买猪肉,因为后者更便宜。(2)偏好的可传递性:偏好的可传递性是指如果消费者在商品A和B中更偏好于A,在B和C中更偏好于B,那么消费者在A和C中更偏好于A。这一可传递性假定保证了消费者的种种偏好是一致的,因而也是理性的。(3)偏好的非饱和性:假定所有的商品都是“好的”,这样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消费者总是偏好数量更多的那一类商品。作这一假定是出于教学的目的,也简化了图解分析。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定

1.定义

无差异曲线是指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满足程度或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二、无差异曲线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1)同一条曲线上的各个点所代表的不同组合的效用水平是相同的。(2)同一坐标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反之越低。(3)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效用水平,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这是因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二、无差异曲线

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这是因为,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对其偏爱程度高;而拥有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同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减少,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量就会越来越少。

二、无差异曲线

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这意味着为增加一个单位的X的消费量,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的消费量是递减的。边际替代率还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因此X对Y的边际替代率可以表示为:二、无差异曲线1.预算线的概念

预算线又称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或等支出线,它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性组合。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两种商品分别为X1和X2,商品价格分别为P1和P2,消费者的预算线如图3-5所示。预算线外的a点表示在既定收入约束下,无法实现的消费组合,而预算线内的b点表示收入没有完全用完,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三、消费者的预算线

预算线的方程:由预算线图可以得出,预算线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三、消费者的预算线

2.预算线的变动只要给定消费者的收入I和两商品的价格P1和P2,则相应的预算线的位置和形状也就决定了。由此自然可以推断,在消费者的收入I、商品1的价格P1和商品2的价格P2这三个量之中,只要有一个量发生变化,就会使原有的预算线发生变动。三、消费者的预算线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消费者均衡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满足程度最大化;二是要位于既定的预算线上,即消费者要买得起。简而言之,就是要实现在既定收入水平下的效用最大化,用图形来表示,就是在既定收入水平下离远点最远的那一条无差异曲线,用图形来表示,就是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预算线的切点E,如图所示。四、消费者均衡

切点E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是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最高效用水平的商品组合。在切点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即这个结论和基数效用论所分析的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一致的。四、消费者均衡

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对其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和货币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两种商品价格相对变动,从而引起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变动。在这种情况下,替代效应并没有改变效用水平。收入效应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和货币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从而引起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变动。在这种情况下,效用水平随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而发生了变化。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管子的消费观“明君制宗庙,足以设宾祀,不求其美。为宫室台榭,足以避燥湿寒暑,不求其大。为雕文刻镂,足以辨贵贱,不求其观。”--《管子.法法篇》-----宣扬节俭“兴时化(货),若何?曰,莫善于侈靡。”--《管子.法法篇》-----扩大消费刺激生产,增加就业资料来源:《学习时报》,2015年10月12日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管子的节约消费观?【思政案例】第三节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

假设只有两种商品X、Y,其价格分别为PX、PY;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收入水平为I。当其它因素不变,只有一种商品(如商品X)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预算线的斜率会发生变化,在每一个价格水平对应的预算线上,都存在相应的消费者均衡点。一、价格-消费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上的三个均衡点E1、E2和E3上,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P1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X1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二、消费者需求曲线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预算线AB向外平移,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1、E2和E3。可以得到无数个这样的均衡点的轨迹,这便是收入-消费曲线。三、收入-消费曲线

关于“节约悖论”

早于1714年,有个人,有一个名叫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书《蜜蜂的寓言》讲述了一个蜜蜂王国的兴衰史。最初,这群蜜蜂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结果整个王国百业昌盛,兴旺发达。后来他们意识到太浪费了不好,就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整个社会凋敝,最终被对手打败而逃散。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私人的罪过,公众的利益”,意思是浪费是“私人的罪过”,但可以刺激经济,成为“公众的利益”。【思政案例】

凯恩斯针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认为经济危机、失业率高的主要原因不是总供给能力,而是总需求严重不足,导致产品过剩,经济衰退。而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总需求包括投资、消费、政府开支以及净出口(=出口—进口)等。消费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增加消费可以刺激经济。这个结论与《蜜蜂的寓言》一样。消费的增加是储蓄的减少,传统的观念认为节俭是美德,但这种个人的美德引起的储蓄增加、消费减少却使得经济衰退。增加消费有悖节俭的美德,但却有利于整体经济繁荣。这就是“节约的悖论”。问题: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消费?【思政案例】谢谢经济学基础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生产者行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生产函数的含义及其特点2.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及其前提条件3.理解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4.了解生产三个阶段的特征5.掌握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和特征6.掌握等成本线的含义和特征7.掌握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8.理解规模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9.理解经济成本和会计成本的不同10.了解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内容11.理解厂商收益与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生产理论,分析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解释厂商的行为2.能够运用成本理论,分析厂商的行为决策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现在在居民的收入中教育支出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多。计算一个大学生上大学四年的会计成本是上大学的学费、书费和生活费,按照现行价格标准,一个普通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这三项费用之和是4万。大学生如果不上学,会找份工作,按照现行劳动力价格标准假如也是4万,也就是说一个大学生上大学四年的机会成本也是4万。大学生上大学经济学概念的成本是8万。这还没算上在未进大学校门前,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的择校费用。

上大学成本如此之高,为什么家长还选择让孩子上大学,因为这种选择符合经济学理论,收益的最大化原则。【引导案例】第一节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与最适组合

1.生产:经济学中的生产,指的是生产者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活动,或是将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造产品的活动。

2.厂商:在经济学中,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生产组织的基本单位。

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有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等。一、生产的相关概念

3.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经济资源。在第一章关于“稀缺性”的介绍时,我们曾经学习过生产要素的相关知识,现在来回顾一下:(1)土地和原材料是自然资源的总称。包括陆地、森林、水域、地下矿藏。(2)劳动力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提供的劳务,包括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3)资本是指人类所生产出来的且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所需的一切工具、机器设备、厂房等的总称。(4)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一、生产的相关概念

让“企业家精神”成为发展实体经济的“新要素”

企业家是一种极为稀缺的生产要素。在实际生产经营中,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几乎决定着企业的创建和兴衰成败。每一个优秀企业的背后,必然有一个或者数代优秀企业家的支撑,反之亦然。因而,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将“企业家才能”视为四大生产要素之一。如何激发技术、信息等新生产要素的活力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阅读资料】

4.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指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反映生产中产品的产出量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关系的函数。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同,则商品产出量也不同。厂商采用的生产技术决定厂商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假定L、K、N、E表示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Q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Q=f(L、K、N、E)若以L表示劳动投入数量,以K表示资本投入数量,则生产函数写为:Q=f(L,K)一、生产的相关概念二、两组重要的概念1.短期和长期

短期是指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期。短期中根据要素的可变性,将全部生产要素投入分为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

长期则是指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都可以变动的时期。长期中全部生产要素都可以变动。二、两组重要的概念2.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固定投入(VariableInput)是指在短期内,要素的使用量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如机器设备、厂房等。可变投入(FixedInput)是指在短期内,要素的使用量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如劳动、原材料等。三、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在短期,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只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发生变化时,要注意区别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对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影响。总产量(TP):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TP=(L,K)平均产量(AP):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边际产量(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三、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2.边际报酬(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不变,仅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那么,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增加,每一单位该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先递增,但最终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收益)递减规律。三、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3.生产要素投入的合理阶段

图4-2生产的三个阶段三、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2.边际报酬(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不变,仅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那么,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增加,每一单位该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先递增,但最终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收益)递减规律。四、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在长期,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因此,两种可变投入要素(即劳动和资本)的生产函数为:Q=f(L,K)1.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所有不同组合点的轨迹。四、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2.等产量线的特征(1)距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越高,反之,则低。(2)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因为每一条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如果相交,则与上述说法相矛盾。(3)等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负,因此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意味着在产量水平一定时,增加某一要素的投入量,减少另一要素投入量。这样的调整才是有意义的。(4)等产量线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等产量线凸向原点。四、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3.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例如劳动对资本的替代率写作:四、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3.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例如劳动对资本的替代率写作:四、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3.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例如劳动对资本的替代率写作:四、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3.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是因为任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所以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土地的施肥量是越多越好吗早在1771年英国农学家杨格就用在若干相同的地块上施以不同量肥料的实验,证明了肥料施用量与产量增加之间存在着这种边际产量递减的关系。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经验性规律。假如农民在一亩土地上撒一把化肥能增加产量1公斤,撒两把化肥增产3公斤,但一把一把化肥的增产效果会越来越差,过量的施肥量甚至导致土壤板结粮食减产。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从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现实生活的绝大多数生产过程中都是适用的。如果是边际产量递增全世界有一亩土地就能养活全世界所有的人,那才是不可思义的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提示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高投入未必带来高产出,因此要注意投入的合理限度,寻找最佳的投入数量。【阅读资料】四、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4.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等成本线是指在各种投入要素价格既定的情况下,表示所需成本相等的两种要素投入量的全部组合方式的曲线。成本方式为:C=L·w+K·r其中,w为劳动力的价格,r为资本的价格。等成本线的斜率为:四、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5.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在长期生产中,任何一个理性的生产者都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所谓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指在既定的成本下产量最大的投入组合(图4-5),或者是在既定的产量下成本最小的投入组合(图4-6)。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也称为生产者的均衡。图4-5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图4-6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四、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在点E。E点为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相切之点。它表示: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因此,上式可表示为:四、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6.规模报酬规模报酬是指两种以上的生产资源配合使用,当资源配合比例不变,生产资源投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产品产量或收益变动的比率,或者说是生产资源投入增加的倍数引起的产品产量或收益增加的倍数。五、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两种生产资源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或收益增加的倍数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倍数。2.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是当厂商的经营规模小于一定程度,或规模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会使产量或收益增加的倍数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倍数,甚至使产量或收益绝对量减少。“淝水之战”的故事

淝水之战中,晋军以八万士兵抗击前秦八十七万大军,取得胜利,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同时,淝水之战还产生了“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

由“淝水之战”的故事看到:苻坚的失败,就是因为军队规模太大。他曾经依靠军队人数上的优势收服众族,尝到了规模大的甜头,但殊不知物极必反,规模太大,最终产生了反作用。

【阅读资料】企业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首先是技术因素。第二要考虑市场供求。第三是管理因素。第四是产品相关性因素。

此外,影响生产经营单位确定适度经营规模的因素还有许多,如产品供销物流的通畅程度、能源的供给和政府的政策等。这些也都是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从全社会来说,每个企业的适度经营规模提高了,产品的供给能力也就增强了。【阅读资料】马尔萨斯预言的失败--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是农业技术进步

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抗争,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面对严峻现实,世界陷入了粮食恐慌,人们连连发问: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世界?1994年,有一个叫做莱斯特·布朗(LesterBrown)的美国学者写了一篇文章《谁来养活中国?》(whowillfeedChina),声称中国必将出现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

20世纪70年代,中国通过对杂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2.3亿多亩,增产200多亿公斤。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中国创造的一个世界奇迹。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为此耕耘奉献的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和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就是其中的代表。【思政案例】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新四大发明”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四大发明中的每一项,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指南针和火药更是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如今,外国人又评选出了我国的“新四大发明”,你知道哪些东西吗?【思政案例】第二节如何使生产者成本最低

一、成本的相关概念成本是指生产中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也叫生产费用。1.显性成本2.隐性成本3.经济成本4.机会成本一、成本的相关概念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在应对沉没成本时,有一个著名的“鳄鱼法则”。

鳄鱼法则告诉我们:在投资市场中,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可再找借口、期待、祷告或采取其他任何动作,不得有任何延误,不要存有任何侥幸。而在生活中,我们以前走的弯路、做的错事、受的挫折,何尝不是一种沉没成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要有积极的态度,向前看,去追寻自我的价值。【阅读资料】1.会计利润:指账面上可以计算的利润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总收益—会计成本2.经济利润:也指超额利润,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经济利润(超额利润)=总收益—总成本(经济成本)=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因此,只有经济利润才是衡量经营业绩的正确指标。二、利润的相关概念短期成本(S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包括短期总成本STC、短期平均成本SAC、短期边际成本SMC三部分。短期总成本(ST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全部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TFC和变动成本TVC。公式为:STC=STFC+STVC短期总不变成本(STF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不变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短期总可变成本(STV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可变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公式为:STVC=STVC(Q)三、短期成本分析短期平均总成本(SA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总成本。包括短期平均固定成本AFC和短期平均可变成本AVC。公式为:SAC=STC/Q=SAFC+SAVC短期平均不变成本(SAF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公式为:SAFC=STFC/Q短期平均可变成本(SAV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公式为:SAVC=STVC/Q短期边际成本(SM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公式为:SMC=△STC/△Q;SMC=lim△STC/△Q=dSTC/dQ=dSTVC/dQ三、短期成本分析长期总成本LTC:是指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总成本函数:LTC=LTC(Q)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开始向右上方倾斜的线。表明:产量为零时,长期成本为零;随产量增加,长期总成本增加。LTC曲线先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后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有一个拐点。四、长期成本分析长期平均成本(LAC):是指长期中平均每单位产品的成本。LAC=LTC/Q它也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的曲线。表明:随产量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即随产量增加,规模收益递增,平均成本减少;而后随产量增加,规模收益递减,平均成本增加。与短期平均成本相同。四、长期成本分析长期边际成本(LMC)是指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LMC=△LTC/△Q=dLTC/dQ四、长期成本分析(1)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短期总成本曲线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变动成本出发,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条从变动成本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产量为零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为零。五、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的关系(2)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的切点的轨迹,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所不同的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陡峭,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平坦;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规模经济决定的。五、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的关系(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边际成本是厂商长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它也是由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出的,所不同的是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不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要平坦。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五、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沉没成本

1、小张和女友交往了6年,对于感情几乎付出了自己的全部,但还是闹出了几次分手危机,并且近来吵架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时候是小张是该继续交往还是选择分手呢?

2、小李半年前花费5000元买了一个笔记本电脑,刚买回家后,由于一次不小心,键盘进水了,修理费花了500元。前两天又不小心掉到地上摔坏了屏幕和主板,客服说修好它需要3000元。听到客服报价后,小李去商场转了一圈,有一款配置类似的笔记本促销价3500元,这时候小李是该修好它还是再买一个新的呢?【思政案例】第三节如何让生产者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总收益(TR)是指厂商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总收益等于产品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公式表示为:TR=AR·Q=P·Q平均收益(AR)是指厂商销售一定量产品时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入。公式表示为:AR=TR/Q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的产品销售量所增加的总收益。公式表示为:MR=TR/Q一、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利润(π)是指厂商总收益(TR)与总成本(TC)之间的差额。π=TR-TC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应该是对利润定义公式,以产量Q为自变量求导,并令其等于零。如下式:得出:MR-MC=0,即MR=MC

这是因为,当MR>MC时,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这一单位的成本,厂商有利可图,必然扩大产量;

当MR<MC时,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这一单位的成本,厂商会亏损,必然减少产量;

只有在MR=MC时,厂商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产量,而是维持产量,表明该赚的利润都赚到,即实现生产者利润最大化。二、利润最大化原则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预算线AB向外平移,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1、E2和E3。可以得到无数个这样的均衡点的轨迹,这便是收入-消费曲线。三、收入-消费曲线中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通过对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五年前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分析,我国制造业承载压力、砥砺前行,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制造业发展稳步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问题:认真研读《中国制造2025》。

思政提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振兴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制造业作出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思政案例】谢谢经济学基础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市场分析]【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市场结构的主要划分标准。2.了解四种基本市场类型的主要特征。3.理解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4.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需求曲线与行业需求曲线的区别及其原因。5.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的决定及其停止营业点。6.理解垄断市场的形成条件。7.掌握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的特点及其价格与产量的决定。8.掌握完全竞争厂商、完全垄断厂商和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能够对各种类型市场中厂商的经济效率、产量和价格进行比较分析,理解厂商行为决策的原因。

什么样的市场需要做广告宣传?

现实生活中,广告的狂轰乱炸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在黄金时间打开电视,你就会观察到什么类型的产品广告做得较多:饮料、化妆品、零食……这些快速消费品行业一般把收入的10%到20%投放于广告。我们注意到这些行业都是典型的垄断竞争结构,同时我们很难想象生产玉米或者火箭发动机的企业会花大把的金钱请明星作为产品代言人,因为这些产品要么是标准化的要么被一两家企业完全垄断,他们没必要做广告。

【引导案例】第一节市场与市场结构

市场是指商品与劳务买卖的场所。

市场的构成要素包括买方、卖方、可供交换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等。

市场结构,又称市场类型,是反映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状态,不同结构的市场有不同的运行方式,市场上的交易主体也有不同的行为特点,价格与交易数量的确定方式也不同。一、市场的相关概念1.按照参与交易的物品性质,可以将市场分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2.根据厂商的数目、产品的差别程度、对价格控制程度、进入或退出行业的难易程度可以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二、市场结构的类型民法典:法律重器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作为助力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重器,民法典确立了调整经济关系的各项法律规范,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供给与法治保障。专家表示,民法典将进一步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高效配置,保障各类交易活动顺利进行。问题:请思考民法典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思政案例】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完全竞争是指不存在交易者个性的竞争,即纯粹竞争。市场中任何一方交易者在任何一方面都不具备竞争优势。完全竞争市场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1.市场中买者与卖者数量众多,均为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2.所有卖者出售的产品均为同质产品,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3.市场中不存在进入、退出壁垒,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4.市场中的信息是完全畅通的。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政府办的大型养鸡场为什么赔钱

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大城市为了保证居民的菜篮子,由政府投资修建了大型养鸡场,结果失败者居多。一些大型养鸡场甚至竞争不过农民养鸡专业户或老太太,最后以破产而告终。原因是什么?【阅读资料】1.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直线。2.行业需求曲线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整个行业产品的价格就是由需求与供给决定。每个完全竞争企业都必须接受由行业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均衡价格。二、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厂商的收益取决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即其需求曲线的特征。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厂商所面临的需求量,由于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的,表示在每一销售量上,厂商的销售价格不变。用公式表示为:AR=MR=P完全竞争企业拥有一条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且该曲线与AR线、MR线重合。而完全竞争市场的收益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呈上升趋势的直线。三、完全竞争市场的收益曲线在短期,厂商不能调整不变投入(即不能调整企业规模),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通过调整可变投入以调整产销量。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MC=MR完全竞争市场:MR=P因此,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MC=P四、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厂商的短期均衡有以下五种情况:1.经济利润大于零:这时,P>SAC,厂商获得经济利润四、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厂商的短期均衡有以下五种情况:2.经济利润等于零,盈亏平衡点(收支相抵点)当产量为Q*时,P=SAC,经济利润为零,收支相抵点(盈亏平衡点)只能获得正常利润。E点称为盈亏平衡点。四、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厂商的短期均衡有以下五种情况:3.亏损,但继续生产经营此时,AVC<P<AC,厂商总收益可以弥补全部VC和部分FC,如果不生产,则全部FC无法收回,因此,继续生产比不生产更有利可图。四、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厂商的短期均衡有以下五种情况:4.亏损,停止营业点P=SAVC<SAC,厂商停止营业点AVC=P<AC,厂商仅能收回全部VC,而FC则全部无法收回,厂商生产不生产都是一样的,达到了一个生产决策的临界点。当价格处于E点所表示的状况时,厂商可以选择停止营业,故E点被称作停止营业点。四、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厂商的短期均衡有以下五种情况:4.亏损,停止营业点P=SAVC<SAC,厂商停止营业点AVC=P<AC,厂商仅能收回全部VC,而FC则全部无法收回,厂商生产不生产都是一样的,达到了一个生产决策的临界点。当价格处于E点所表示的状况时,厂商可以选择停止营业,故E点被称作停止营业点。四、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厂商的短期均衡有以下五种情况:5.亏损,已停止营业此时P<AVC,总收益只能收回部分VC,全部FC将无法收回。厂商的最优选择是停止营业,仅亏损全部固定成本。四、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狡猾的农场主

一个生产小麦的农场主向他的工人发布了以下的坏消息:今年的小麦价格很低,而且我从今年的粮食中最多只能获得3.5万美元。如果我付给你们与去年相同的工资(3万美元),我就会亏本,因为我不得不考虑3个月以前已经为种子和化肥花了2万美元。如果为了那些仅值3.5万美元的粮食而让我花上5万美元,那么我一定是疯了。如果你们愿意只拿去年一半的工资(1.5万美元),我的总成本将为3.5万美元,至少可以收支相抵。如果你们不同意降低工资,那么我也就不打算收割这些小麦了。于是,工人们围坐在一起以投票来决定是否同意降低工资。【阅读资料】生产中的长期意味着可改变所有的生产要素,因此,厂商可以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进行调整,按照MR=MC的原则,寻求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情况下,厂商在长期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表现为两个方面:1.扩大或缩小企业规模2.进入或退出该行业3.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五、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让农民挑上“金扁担”

2020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讲了一个“金扁担”的故事。当年,农民们谈起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境界更高的愿望时说,将来上山干活就挑着金扁担。“我想这个目标也在实现中。‘金扁担’,我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

问题:农产品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请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三农问题的重大意义。【思政案例】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1.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1)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2)产品无替代品,即需求的交叉弹性为零,其他产品价格变动对该产品价格无影响,且不受竞争威胁。(3)行业中存在进入障碍,其他厂商难以进入。(4)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独自定价并实行差别价格。(5)市场信息不能自由流动。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2.垄断形成的原因(1)厂商实现了对本行业资源的独家控制。(2)规模经济导致的自然垄断。(3)专利保护制度下厂商拥有专利技术。(4)政府特许。如烟酒、电台、电视台等。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

1.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在完全垄断情况下,一家厂商就是整个行业。因此,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也就是一家厂商的需求曲线。这时,需求曲线就是一条表明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垄断市场的收益曲线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直线时,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纵轴截距相等,边际收益曲线的横轴截距是需求曲线横轴截距的一半,而总收益曲线是一条抛物线。二、完全垄断条件下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二、完全垄断条件下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获得超额利润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2.获得正常利润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3.有亏损,但仍可生产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4.停止营业点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5.停止生产点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对生产规模的调整一般有三种可能的结果:1.短期内亏损,长期内也不可能调整到盈利的状态,这种情况应停止生产。但是,作为某些特殊商品,可以有国家补贴进行生产。2.垄断厂商在短期内亏损,在长期内通过对最有生产规模的选择,摆脱亏损状况,甚至获得利润。3.在短期内利用既定生产规模获得利润,在长期内通过对最有生产规模的调整,获得更多利润。四、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1.单一定价2.价格歧视(差别定价)五、完全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庆余年》超前点播事件中的定价策略

2019年底,两大视频网站腾讯、爱奇艺因为《庆余年》提起看6集需要额外支付50元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两大平台“竭泽而渔”式的收费模式遭到广大网友一致声讨。

在人们消费升级和越来越个性化的推动下,针对不同的用户做内容,或是满足同一内容下不同用户的需求,成为视频平台的核心运营思路。定价是一门学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心理学。定价的组合策略有很多,通过多价位组合,分散用户吐槽点,各取所需,也不至于造成如今被动的局面。

实际是,这种收费模式也算的上是一种创新尝试。通过付费模式的创新,起到细分用户,满足用户更多元需求不是不可以,只是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阅读资料】反垄断法大修首次拟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入法

反垄断法修订无疑将会形成强大的“鲶鱼效应”,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有理有据地应对垄断之弊、重回有序公平自由竞争的轨道,为陷入各种垄断争议盲区的互联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如果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最终入法,就会让这件反垄断“利器”亮出“牙齿”,有了威力,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政策倡导和政府官员的业绩考核指标。它将为今后政府的市场经济行为划出“红线”,是此次反垄断法修改的最大亮点。【思政案例】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1.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和厂商。2.各厂商生产的产品有差别,但存在着很大的替代性。3.从长期来看,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自由的。4.从对价格的控制程度上来看,在垄断必竞争的市场中,企业有某种程度的价格制定权,但是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这种权力。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与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相似。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短期内厂商不能调整生产规模,而且一家厂商的价格变动也不会引起其它厂商采取相应的措施,因而厂商短期均衡与完全垄断类似,均衡条件为:MR=SMC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在长期中,完全垄断厂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来获取经济利(即垄断利润),或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此时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条件仍为:LMC=MR=SMCLAC=SAC=AR=P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垄断竞争厂商除了进行上述以价格为基础的竞争外,还通过改变产品的特征和销售费用来调整其产量,这种竞争通常被称作非价格竞争。1.差异化策略2.传播策略3.服务策略五、垄断竞争市场的非价格竞争中国品牌日,习近平“三个转变”重要指示指明方向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时提出了“三个转变”,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品牌指明了方向。为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自2017年起,我国将每年5月10日定为中国品牌日。今年品牌日系列活动的主题是“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全面小康,品质生活”。问题:想一想“品牌”的存在可能带来的好处。【思政案例】第五节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寡头垄断市场是介于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在这个市场里,少数几个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这几个企业被称为寡头企业。1.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1)行业中厂商数量较少(2)厂商生产的产品可以有差别,称为差别寡头,如家电、汽车行业等;也可以无差别,称为纯粹寡头,如钢铁、制铝行业等;(3)其他厂商进入行业比较困难。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寡头垄断市场是介于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在这个市场里,少数几个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这几个企业被称为寡头企业。2.形成寡头市场的主要原因(1)某些产品的生产必须在相当大的生产规模上进行(投资巨大),才能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2)行业中几家企业对生产所需的基本生产资源的供给有控制力;(3)政府的扶持和支持。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各寡头之间相互依存。当在市场中少数企业竞争时,每家企业赚得的利润依赖于企业自己的行为,也依赖于其他企业的行为,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在进行决策之前,每家企业必须考虑其他企业对其决策将会如何反应,并考虑这些反应对利润的影响。二、寡头垄断企业的经营决策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相互依存企业的每一个决策都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它的决策应当是:在给定它的竞争者行为以后,采取它能采取的最好行为,这被称作纳什均衡。纳什均衡的经典案例就是“囚徒困境”:三、非合作性博弈美施压多国排斥华为

美国驻巴西大使警告称,巴西如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