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与文化常识-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学案_第1页
断句与文化常识-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学案_第2页
断句与文化常识-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学案_第3页
断句与文化常识-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学案_第4页
断句与文化常识-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文化常识

【高考真题演练】

1.[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梨jL大举入寇小必虐寇港人史处赛骇召赛里闫左哈工钦宜版任人遁率金陵陈是更网必人谓车成都

帝以问寇准,准日:“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准日:“臣欲

得献策之人,斩以然孽,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不然,出奇以挠其

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印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

下可复保耶?”帝意乃决,因问准日:“今虏骑驰突,而天雄军实为重镇,万一陷没,则河朔皆虏境也。

轨为可守?”准以王钦若荐,且曰:“宜速召面谕,授敕俾行。”钦若至,未及有言,准遽目:“主上亲

征,非臣子辞难之日,参政为国柄臣,当体此意。”钦若惊惧不敢辞。用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

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

将,获其强事。又攻北平喈及保州,复为州岩兵所败。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

击其游骑。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是时,故将王继

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如许通和,即当遣使。”

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

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

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阖州人

请幸成都/

B.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阖州人

请幸成都/

C.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阖州人

/请幸成都/

D.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闿州人

/请幸成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衅鼓,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取血涂鼓上以举行祭祀仪式。

B.庙社,庙指宗庙,社指社稷,庙社在古代常用来借指国家朝廷。

C.闰月,农历逢闰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

D.辎重,文中指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

2.[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诉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空营者上欲杀之胄奏据

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日:“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

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思小意而存大信也。”上目:“卿

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也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怒,

欲斩之。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祜谏目:“法者,陛下所与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独有也。今仁轨坐轻罪而根

济型,臣恐人无所措手足。”上悦,免仁轨死,以乾祜为侍御史。上谓侍臣日:“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

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论: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懑卷。朕庭无常设之乐,

然常为之不啖酒肉。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丁亥,制:

“决死因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今门

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是全活甚众。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至决日又三覆

奏。惟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日:“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

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木攀举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意

不敢执奏,尽杀之。”上目:“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

奏/据法应流/

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

奏/据法应流》

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

奏/据法应流/

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

奏/据法应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

B.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罚。

C.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惯。

D.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刑狱的官署。

3.[2021•新高考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半于,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木工故皇叠丛二丛弟

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

封字笔,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目:“然。朕为

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

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

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自是数年之后,港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

政道。对目:“隋主好自专席争,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票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

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

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贼,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

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装矩谏目:“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入于法也,

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日:“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

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目: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任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

君乐闻直言则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

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

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

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

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4.[2021•新高考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范阻博■逖少有大走与刘强俱为司川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频强觉日此韭避速也国起舞及渡江,左丞相

睿以为军祭酒,逖居蒸?,纠合骁健,言于睿目:“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

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遵县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

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膜,布三千匹,不给铠

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可四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目:“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救之,虎解去。晋王住

楼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祖逖节度。”大

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

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

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

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

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知大功

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

拔襄城、城父,围谯。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后赵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B.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C.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D.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古代长江下游军事重镇,为兵家所重。

B.遗民,指改朝换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沦陷区的人民,文中指后者。

C.部曲,原指古代豪门大族和将领招募的私人军,文中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

D.传檄,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传檄即传布檄文。

5.[2020•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手可欧

阳修思惊喜,壁手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

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时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目:“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目:“公姑徐

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二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

木熊宣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奖铺内传曝推唇举子且持暖球聚理诬以为罪熬尽奏逛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

钟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

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粢常平米,多作霞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

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

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敖,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

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

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

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

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

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

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

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转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选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6.[2020•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

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未几,自秘

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牙封邃至夜迹资资.麦民有惊出与至遇缴必为矗民股诸府丕胜考掠之慢

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亨古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

缘关通。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隹住;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已而再疏京罪,上目:“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京伺知之,大慎,其子攸

日夕侍装中,泣拜恳祈。上为迁安中翰林学士,又迁承旨。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金人

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麟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

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靖康初,言者论其

缔合王需甫、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

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绍兴初,复左中

大夫。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未几卒,年五十九。安中为文丰润敏拔,尤工?中芸阚。徽宗尝宴睿谟

殿,命安中赋诗百韵以纪其事。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

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B.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

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C.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

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D.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

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B.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责任。

C.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D.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整齐的四六句式而由此称。

7.[2020•新高考I卷(山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

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举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

知艺稻。邹元标尝日:“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车厚令

旨,索戚腕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厚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

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逢南星攀图大生次赞及港龙士光土质甚

堂奏期忠贤及鹦广微二土三折罪拟土二月三■.且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词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

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堤骑亦为雪涕。至则

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

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

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

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思

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

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

之/先遣妻子南还/

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

之/先遣妻子南还/

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

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

之先遣妻子南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恩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B.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

C.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承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D.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参考答案】

1(1)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意为:九月,契丹大举入侵,当时因为契丹敌寇深入中原,朝廷内外都震惊骇怕,召集群臣询问应对

策略。王钦若是临江人,请求皇帝驾临金陵暂避。陈尧叟是闿中人,请求皇帝驾临成都暂避。

“入寇”是入侵之意,“时”作后句的时间状语,应在“时”前断开,排除AD。

“王钦若/临江人”“陈尧叟/周州人”是两个判断句,“临江人”和“闿州人”均为宾语,在其后断开,

排除B。故选C。

(2)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那个月”错误,闰月加于某月之后叫“闰某月”。

故选Co

2.(1)C

解析:上欲杀之是独立的句子,排除BD。“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是个完整句子,意思是圣上因为候选人

大都对自己的做官资历造假,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所以选C。

(2)B

解析:抵极刑,极刑即死刑,抵意为达到,意即达到判处死刑的地步。B项解释有误,没有尸体示众之意。

(1)B(2)D

4(1)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从前,范阳有一个叫祖逖的人,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

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

“少有大志”是“范阳祖逖”的谓语和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

“中夜”是“闻鸡鸣”的时间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

“琨”是“蹴”的宾语,“觉”补充“蹴”的状态,紧密相连,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

故选Co

(2)C【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文中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错。从原文来看,“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这里的“部曲”是指祖逖的

私家军队。

故选Co

5.(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

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

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

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日”“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句子大意是: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宽

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

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

其中,“士坐庭中”主谓宾都全,其后断开,且“噤未能言”的主语也是“士”,承前省略,不能把“噤”

断到上句,排除BC项;“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中,主语是“巡铺内侍”,中间不能断开,更不能将其断

到上句,排除D项。故选A。

(2)B[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

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

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

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由丞相主持”错。科举史上的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创的。宋朝正式成制,金、元、明、清四代沿用。

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因此应当是由皇帝主持。故选B。

6.(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

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

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民讼诸府”意思是民向官府诉讼,“诸府”是诉讼的对象,做状

语,修饰“讼”其后断开,“不胜”是忍受不住,说明“考掠”的情况,二者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D;“即

出民”中,“民”是“出”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C。故选A。

(2)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一些称谓、官职的

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一些机构、典章制

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

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错误,应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故选C。

7.(1)B[解析]本句中“南星““攀龙”“大中”分别指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涟”“光斗”指杨

涟、左光斗,均为人名,应断开:“光斗愤甚”中“光斗”为主语,“愤”为谓语,“甚”表修饰,不应

断开;“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指草拟奏疏,弹劾魏忠贤和魏广微有三十二条当斩罪,不应断

开;“拟十一月二日上之”中“上之”指呈上奏折,不应断开。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能力,结

合上下文对句中成分的理解。

(2)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称谓的基本常识。“殿下”不能用于称呼丞相。

【文言文断句考点精讲】

★文言断句六标志

给文言文断句,一般是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点面结合,句句突破。意思就是说,在断句之前,要认

真通读全文,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再依次缩小断句范围。对于疑难句子,要联系上下文的文意,抓

住关键词,仔细推敲,切不可顾前不顾后,粗心大意。

断句时,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性。标点的使用要合乎现代汉语标点的使用规范,

还应反复诵读,增强语感。断句可以遵循如下规律:

标志一词性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做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

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

示“你”)、其、彼、止匕、之等。这些名词或代词如果做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需要断开;如果做宾语,

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需要断开。文言文中的动词、形容词往往做谓语,断句时,也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

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判断语句的

停顿点。

【针对训练】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初为桓伟辅国主簿。宋武帝起义兵,累迁御史中丞。性刚直,甚得司

直之体。时新制,长吏以父母疾去官,禁锢三年。山阴令父疾去职,鲜之因此上议曰:“今省父母之疾而加

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谓宜从旧,于义为允。”从之。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

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与帝言,要须帝理屈,然后置之。帝有时惭感变色,感其输

情,时人谓为“格佞”。

(节选自《南史•郑鲜之传》,有删改)

A.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B.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C.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D.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标志二对话词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写两人

对话,作者一般只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了。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

下文厘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卷中凭对话断句的例子并不多,但关键的时候还是能起到帮

助作用的。

【针对训练】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史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

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

矣。”

(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A.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

不明/

B.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己也将使耳不聪目

不明/

C.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

目不明/

D.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日/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己/也将使耳不聪/

目不明/

标志三虚词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

因为虚词可以使前后关系变得一目了然。初通文意、化整为零的过程,就是借助虚词初次判断的过程。尤

其是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以借助具体情景去猜测,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运用虚词

就可以使断句变得容易。常见的情况有:

类别断句技巧常见例词

常居句首,其前一夫、盖、至若、若夫、唯、斯、今、凡、且、窃、

发语词

般断开请

常居句首,其前一

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己而、斯须、既而、俄而

般断开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

句末

其后一般断开疑问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

语气词

感叹句末尾哉、夫

疑问其后一般构成疑问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

语气词句,其前一般断开奈何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

复句关

其前一般断开贝h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

联词语

己而、于是、岂、岂非

复音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

虚词整,不能点断于、足以、何以

“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开

“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乎吾

“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时,可点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

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特殊词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做句子

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连

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所谓前洞也

“夫”有时也做指示代词;也用在句中,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这两种情况

都不能点断。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针对训练】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沈焕,字叔晦,定海人。试入太学,始与临川陆九龄为友,从而学焉。乾道五年举进士,授余姚尉、

扬州教授。召为太学录,以所躬行者淑诸人,蚤暮延见学者,孜孜诲诱,长贰®同僚忌其立异。会充殿试考

官,唱名日序立庭下,帝伟其仪观,遣内侍问姓名,众滋忌之。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E1道与职有二

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言路②以为讪己,请黜之,在职才八旬,调高邮军教授而去。

(节选自《宋史•沈焕传》,有删改)

[注]①长贰:指官的正副职。②言路:指言官。

A.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B.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弓I《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C.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弓I《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D.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弓I《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标志四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

者”“……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

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见……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

“况……乎””何(以)……为”等。但是,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常常会碰到省略的情况。因此,我们必

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针对训练】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晏坐仲婴着萧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丕衣帛。其在朝,君

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第二》)

A.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B.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C.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D.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标志五对称句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断句。

【针对训练】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己卯上元,余在储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

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酷①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

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②。

(选自《东坡志林•卷八•记游》)

[注]①屠酷:屠,杀牲;酷,卖酒;这里泛指各种店铺商贩。②韩愈曾写诗述其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

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佳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A.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酷纷然/归舍己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

B.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酷纷然/归舍己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

C.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酷纷然归/舍己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

D.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酷纷然/归舍己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

标志六修辞

1.以“顶真”确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

中又做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针对训练】

6.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北山愚公长息曰:“一心之固固丕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里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x生子子x有子子

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2.以“排偶”确定句读。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居多,是文言文

的一大特点。而这一特点,也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针对训练】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

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福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

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之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丕怨杀着王春之事也。

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

(选自《陈亮集》)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C.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参考答案】

针对训练

1.A[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词性,A、B两项和C、D两项的不同之处是“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句子

中主语“帝”,谓语“事”,“戎旅”是宾语,故排除C、D两项;分析A、B项,不同之处“时或谈论人皆

依违不敢难”,结合上下文,“时或谈论”主语为“帝”,“皆依违不敢难”的主语应该是“人”,由此

可排除B项。故选A项。

[参考译文]

郑鲜之,字道子,是荥阳开封人。起初做桓伟的辅国主簿。宋武帝兴起义兵后,他多次升官至御史中

丞。他性格刚强正直,很合乎司直的职务特点。当时的新制度规定,为官者因为父母的疾病离职,三年内

不准做官。山阴令由于父亲生病而被免职,郑鲜之因为这个上奏说:“现在探望父母的疾病却被加上罪名,

违背道义伤害事理(的事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我以为应该依从旧章规定,在义理上才恰当。”朝廷

采纳了他的建议。武帝年少时就从军了,不曾涉猎学问,等做了宰相,很仰慕有才华的人。有时谈古论今,

人们都是顺着他的意思说,不敢辩驳。而郑鲜之总是要驳难,而且一定切中要害,不曾放纵宽容他。与武

帝说话,一定让他理屈词穷,这之后才罢休。武帝有时惭愧得变了脸色,但还是感激他能诚心相待,当时

的人们称赞他是“纠正谄媚的人”。

2.C[解析](原句标点为)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

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参考译文]

医生扁鹊去拜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请求让他为武王医治。(武王)身边的人说:

“大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治疗它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见。”

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生气地把治病的针石一丢,说:“您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医术的

人讨论放弃治疗。假使像这样去治理秦国,那么您一个举动就会导致亡国。”

3.A[解析]先通读语段,然后再比较各选项。比较四个选项,第一个“乎”是句末语气词,所以“乎”

后可以停顿;但是第二个“乎”相当于介词“于",所以后面不能停顿,排除B、D项;比较A、C项,“耻

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在“耻”前停顿,排除C项,选择A项。

[参考译文]

沈焕,字叔晦,是定海人。考进太学,开始同临川人陆九龄成为朋友,跟随他学习。乾道五年考中进

士,被授任余姚县尉、扬州教授。被征召为太学录,因为他身体力行善待众人,早晚接见求学的人,勤奋

不懈地教诲引导,太学中的正副长官及同僚忌恨他标新立异。适逢充任殿试考官,唱名那天在庭下按次序

站立,皇帝觉得他仪表堂堂,派宦官问他的姓名,众人越发忌恨他。有人劝他姑且谋求官职,因为道尚难

推行,沈焕说:“道与职能够分成两个吗?”援引《孟子》的话:“在朝廷做官却不能实行大道,这是可耻的。”

言官认为是讥笑自己,请求贬黜他,(沈焕)在职才八十天,被调任高邮军教授而离京。

4.C[解析]文段开头“……者,……也”是判断句,“事齐灵公庄公景公”承前省略主语“晏平仲婴”,

“以……重于齐”是用“于”表被动。原句标点为: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

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参考译文]

晏平仲(字仲,谥平,习惯上称“平仲”),名婴,是莱州夷维人。(他)先后侍奉齐灵公、齐庄公、齐

景公,因为生活节俭、努力做事而被齐国国君看重。担任齐国丞相后,吃饭从来不吃两份肉(只吃一份荤菜),

他的妾也不穿丝质的衣裳。他在朝堂上时,国君问到他,他就慎言回答;没问到他,他就谨慎行事。有利于

国家的政治清明的,他就遵从政令行事;不利于国家的政治清明的,他就权衡利弊斟酌办事。因此,他能接

连侍奉三代君主,扬名于各诸侯国。

5.D[解析]“步城西”与“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与“屠酷纷然”都是结构相同的对称句,

根据这点可断句。正确的标点是: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酷纷然,归舍己三鼓矣。舍中掩

关熟寝,已再鼾矣。

[参考译文]

己卯年元宵节,我在僧州,有几位老书生来拜访我,说:“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游玩?”

我高兴地跟随他们去游玩。走出城西门,进入寺庙,走过小巷,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各种店铺商

贩很多,回到住处已经三更天了。屋中家人关门熟睡,已经重新打起了鼾声。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

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但是也笑韩退之(韩愈)钓鱼钓不到,打算到

更远的地方去,却不知道(另寻佳处)垂钓,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6.[答案]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

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解析]句中多字重复,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可以以此为断句的依据。

7.B[解析]古人写文章讲究“排偶”,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断句。如在本句中,“宥过无大”与“刑

故无小”相对,“以佚道使人”与“以生道杀人”相对。

[参考译文]

诸葛孔明是伊尹、周公一样的人物。但后世议论他的人多持不同意见,认为他生不逢时,处于英雄无

用武之地的不幸境地。众人都求建功立业,而孔明却独自隐退,从容不迫地居住在草庐中,刘备三次拜访

之后才出山。后又挺身而出,辅佐刘禅,对朝权既不放任又不独揽,众人没有闲言。权势接近君主但君主

不怀疑,权势超过群臣但群臣不妒忌。治理蜀国,弹精竭虑,使民风教化恭肃淳朴。一时失误犯了错,再

大也可以宽恕;明知故犯,再小也要惩罚,这是为君者的政治。用使百姓安乐之道役使百姓,百姓即使劳苦

也不会埋怨;用使百姓生存之道杀人,人即使死,也不会埋怨杀人者,这是为王者的作为。孔明都很好地做

到了这些,他的确是伊尹、周公之类的人物。

★文言断句两步骤

客观型断句题是全国卷常考的一种题型。该类试题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文字,去掉标点,一般设

置6~8处停顿,但难度不大。试题中的四个选项,通常断句位置两两相似,只有一两处不同。解答时,可

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1------------------------------------------------------------------------------------;

而不至'场———^找出选项中断句停顿点的不同之处,进行分组!

分两组'"

.兔柞森二芟藤第二旃济ill蒋拓鼠通行国务!

第二步析,排除有明显错误的一组

琲唳福澳

・前藤二拓:修痢茶居的不还坊干:藕的而雨而

定答案

的方法,排除错误选项,确定正确选项

例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目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口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

好之也金士有足而丕来看此是吾君丕好之乎赵简子曰:“吾门左右客千人,朝食不足,暮收市征;暮食不足,

朝收市征。吾尚可谓不好士乎?”舟人古乘对日:“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翩也。背上之毛,腹下之囊,

无尺寸之数,去之满把,飞不能为之益卑;益之满把,飞不能为之益高。不知门下左右客千人者,有六翻之

用乎?将尽毛森也?”

A.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

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

B.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

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

C.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

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

D.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日/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

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

【技法演示】

第一步,四个选项分两组。四个选项中,有些停顿点是相同的,有些是不同的。据此将四个选项两两

分组,即A、B两项为一组,C、D两项为一组。

第二步,排除错误定答案。分析时,可以找到两项中不同的停顿点,重点分析不同点的正误。即解题

的关键是,从不同的停顿点入手,分析正确的断句点。如A、B与C、D的第一处区分点是“而乐之”“叹

日”前面是否断开。虚词“而”一般是连词,不断开;而“叹曰”前面省略主语,应该断开,由此可排除C、

D两项。A、B的区分点是“夫珠玉无足去此”“夫珠玉无足”和“人好之也今”“人好之也”。结合上下

文,很明显“珠玉无足”是个主谓结构,其后应该断开;第二处的“也”是句末语气词,其后也应该断开,

由此可以排除A项,确定答案为B项。

【文段翻译】

赵简子在黄河上游览感到很快乐,感叹说:“怎样才能得到贤士并跟他在一起呢?”船夫古乘跪下回答

说:,“那珍珠美玉并没有脚,离这儿有几壬里而官们之所以能来,建因为人们喜欢它们。.如今士人有脚而丕

肯前来,.这是因为我们君主不喜欢他们吧?”赵简子说:“我身边的门客有千人,如果早饭不够吃,晚上就

到市场上去征税;如果晚饭不够吃,早上就到市场上去征税。还能说我是不喜爱士人吗?”船夫古乘回答说:

“鸿鹄飞得高,翱翔得远,它所依赖的是翅膀上的正羽。背上的羽毛,腹下的细毛,都是很短小的,拔去

一大把,也不会因此就飞得更低;增加一大把,也不会因此就飞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