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
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色素C是一种线粒体内膜蛋白,约含IO4个氨基酸,参与将[H]中电子传递给氧气的过程,它的氨
基酸序列每2000万年才发生1%的改变。下列关于细胞色素C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C、H、0、N等元素组成
B.可利用其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该蛋白主要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挥作用
D.该蛋白彻底水解产物不可与双缩)R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元素组成是c、H、O、N等,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
【详解】A、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含有C、H、O、N等化学元素,A正
确;
B、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每2000万年才发生1%的改变,其序列的相似性可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B
正确;
C、细胞色素C参与将[H]中电子传递给氧气的过程,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错误;
D、该蛋白彻底水解产物为氨基酸,不能与双缩版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正确。
故选C。
2.钙调蛋白是真核细胞中的Ca?+感受器,每个钙调蛋白分子有4个结合钙离子的区域。当钙离子的浓度高
时,钙调蛋白与钙离子结合成为活性分子,进而与酶结合,使之转变成活性态。当钙离子浓度低时,钙调
蛋白就不再与钙离子结合,钙调蛋白和酶都复原为无活性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2+是钙调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
B.钙调蛋白的N元素主要在氨基中
C.钙调蛋白结合Ca2+后,空间结构不会发生变化
D.可以通过控制Ca2+的浓度变化来控制细胞内的某些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主要由C、H、O、N元素构成。
【详解】A、钙调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A错误;
B、N元素主要在氨基酸的氨基和R基中,氨基发生脱水缩合之后,就不是完整的氨基,一条肽链上,除
了R基团上的氨基之外,就只有一个氨基,N主要存在于肽键的一侧中,B错误;
C、当Ca2+浓度变化时,钙调蛋白与Ca2+结合或不结合,其功能状态改变,这很可能是由于其空间结构发
生了变化,C错误;
D、Ca2+浓度的变化能影响钙调蛋白的活性,进而影响与之结合的酶的活性,从而控制细胞内的某些化学
反应,D正确。
故选D。
3.在活性氧的胁迫条件下,蛋白质复合体CDC48参与叶绿体内蛋白质降解,具体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类囊体和叶绿体内膜的存在增大了受光面积
B.受损伤蛋白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
C.控制CDC48合成的相关基因突变一般会导致受损伤蛋白积累
D.蛋白酶体将受损伤蛋白质水解为短肽和氨基酸的过程中会有水的产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叶绿体由双层膜包被,内部有许多基粒,每个基粒都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这些
囊状结构称为类囊体;吸收光能的4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基粒与基粒之间充满了基质。
【详解】A、类囊体薄膜增大了受光面积,叶绿体内膜的不能增大受光面积A错误;
B、受损蛋白质是大分子,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过叶绿体的双层膜,B错误;
C、控制CDC48合成的相关基因突变,一般会导致蛋白质复合体CDC48合成减少,导致受损伤蛋白积
累,C正确;
D、蛋白酶体将受损伤蛋白质水解为短肽和氨基酸的过程中会消耗水,D错误。
故选C。
4.科学家提出信号肽假说,游离核糖体合成新生肽上的一段信号序列,可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
别颗粒(SRP)识别,后与内质网膜上的SRP受体(DP)结合,进而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继续蛋
白质的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切除的信号序列
细胞质基质
►—DP内质网腔
(SRP受体)
A.部分蛋白质经内质网折叠后会依次运往高尔基体、细胞膜直至分泌到细胞外
B.“游离态”核糖体与“附着态”核糖体均参与分泌蛋白合成
C.加入SRP结构类似物,会导致核糖体无法附着在内质网上
D.若在合成新生肽时就切除了信号序列,则分泌蛋白会在内质网腔中聚集
【答案】D
【解析】
【分析】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肽链(即多肽链)的合成都是通过核糖体实现的;核糖体是细胞
内一种重要的细胞器,由复杂的rRNA骨架和许多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在核糖体
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逐个连接成肽链。
【详解】A、折叠的蛋白质经内质网后,有的会被依次运往高尔基体、细胞膜分泌至细胞外,A正确;
B、据图可知,分泌蛋白的合成始于游离核糖体,但游离核糖体又会附着与内质网完成蛋白质的合成,B
正确;
C、SRP结构类似物会与SRP竞争性地结合信号肽或SRP受体(DP),导致核糖体无法附着在内质网上,
C正确;
D、若在合成新生肽时就切除了信号序列,肽链不能进入内质网,不会形成分泌蛋白,即分泌蛋白不会在
内质网腔中聚集,D错误。
故选D。
5.动物细胞在定向迁移过程中会产生并释放一种单层膜囊状结构一迁移体,其内部含有细胞因子、
mRNA等物质。当迁移体被周围细胞吞噬后,其中的mRNA翻译形成蛋白质,进而改变该细胞的行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处理细胞骨架会导致细胞定向迁移减慢
B.迁移体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
C.降低温度可能会影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细胞能定向迁移与基因无关,与迁移体内部的mRNA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
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详解】A、动物细胞的定向迁移与细胞骨架有关,其成分是蛋白质纤维不是纤维素,所以纤维素酶不会
破坏细胞骨架,不影响细胞迁移速度,A错误;
B、迁移体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
C、当迁移体被周围细胞吞噬后,其中的mRNA翻译形成蛋白质,改变该细胞的行为,所以迁移体参与细
胞间的信息交流,降低温度可能会减慢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减慢细胞释放迁移体以及周围细胞吞噬迁移
体的速度,影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
D、各项生命活动都受基因的调控,故细胞能定向迁移与基因有关,D错误。
故选C。
6.某些植物根表皮细胞质子泵分泌H+,降低土壤pH,以提高土壤中Fe3+的溶解性;并通过特定的阴离
子通道分泌柠檬酸和苹果酸等螯合剂与Fe3+结合。分布于根表皮细胞膜表面的三价铁还原酶利用NAD
(P)H还原螯合状态的Fe3+,产生Fe2+,同时加大了细胞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驱动Fe?+转运蛋白运
输Fe2+,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根细胞
土壤
A.施加ATP水解酶抑制剂会直接影响Fe2+转运蛋白运输Fe2+
B.编码质子泵的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降低土壤中Fe3+的溶解性
C.Fe2+转运蛋白与Fe2+结合后改变构象,将Fe?+运入根细胞内
D.植物自身铁离子数量和状态与三价铁还原酶的数量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02、02、甘油、苯、酒
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
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详解】A、施加ATP水解酶抑制剂,导致ATP释放的能量减少,但是Fe?+转运蛋白运输Fe2+消耗的能量
是细胞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与ATP释放的能量无关,A错误;
B、题意显示,植物根表皮细胞的质子泵分泌H+,降低土壤pH,以提高土壤中Fe3+的溶解性,若编码质
子泵的相关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细胞分泌H+减少,土壤pH偏高,因而可能会降低土壤中Fe3+的溶解
性,B正确;
C、Fe?+转运蛋白以主动运输方式运输Fe2+,与Fe?+结合后,能量推动下,载体蛋白构象改变,运输完后,
又恢复构象,C正确;
D、题意显示,分布于根表皮细胞膜表面的三价铁还原酶利用NAD(P)H还原螯合状态的Fe3+,产生
Fe2+,同时加大了细胞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驱动Fe2+转运蛋白运输Fe2+,可见植物自身铁离子数量和
状态与三价铁还原酶的数量有关,因为酶量会影响酶促反应速率,D正确。
故选A。
7.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中国运动健儿为国争夺了40枚金牌,研究发现某运动员集训前后,同等强度的
剧烈运动时体内乳酸浓度的变化如图甲;该运动员剧烈运动时,肌肉收缩过程中部分能量代谢如图乙,
B、C曲线代表不同呼吸方式能量供应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o
2
7能4o
h10
量A侑量ATP)
183o
。(
千
苣
)6忐,/-、、、、(
理2o
旌4
髭1o
水2
0O
102030405060708090
甲时间(秒)
乙
A.运动员集训前后,剧烈运动时肌细胞消耗的氧气量都小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B.集训后运动员运动时,单位时间消耗的ATP中来自无氧呼吸的比例增多
C.肌肉收缩最初的能量主要来自于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
D.高原环境氧气浓度较低,适当进行高原训练可提高曲线C所示呼吸类型的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曲线图分析:图中曲线K表示存量ATP的含量变化;曲线B是在较短时间内提供能量,但随着
运动时间的延长无法持续提供能量,为无氧呼吸,该过程的产物为乳酸;曲线C可以持续为人体提供稳定
能量供应,为有氧呼吸。
【详解】A、人体激烈运动时,肌细胞中既存在有氧呼吸,也存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与消耗
的。2相等,无氧呼吸不消耗。2,也不产生CO2,因此总产生的CO2与总消耗的02的比值等于1,A错
误;
B、图甲所示,与集训前相比,集训后运动员血浆中乳酸浓度增加,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增强,故所消耗
的ATP中来自无氧呼吸的增多,B正确;
C、据图乙分析可知,肌肉收缩最初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存量ATP的直接水解,因为最初存量ATP含量迅速
减少,C错误;
D、图乙中曲线B是在较短时间内提供能量,但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无法持续提供能量,为无氧呼吸,该
过程的产物为乳酸,曲线C可以持续为人体提供稳定能量供应,为有氧呼吸,高原环境空气中氧气浓度较
低,适度进行高原训练可以提高B无氧呼吸的能力,D错误。
故选Bo
8.为了探究OsNAC基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测定某种水稻的野生型(WT)、OsNAC敲除突变体
(KO)及OsNAC过量表达株(OE),在灌浆期旗叶(位于植株最顶端)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如下
表;测定旗叶中编码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蔗糖含量及单株产量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净光合速率(|imolm-2-s-叶绿素含量(mgg
i)i)
WT24.04.0
KO20.33.2
OE27.74.6
*
均
於
芸
皿
长
o
O
A.与WT组相比,0E组的设置采用了目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B.OE组与KO组相比,相同光照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叶绿体基质中C3的消耗量更小
C.若抑制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D.OsNAC过量表达会降低细胞呼吸消耗光合作用的产物,提高净光合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
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详解】A、与WT组相比,KO组的设置采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OE组采用了加法原理,A错
误;
B、OE组比KO组叶绿素含量更多,相同光照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更多,
C3的还原更快,C3的消耗量更大,B错误;
C、OE组旗叶中编码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量较高,可以及时将更多的光合产物(蔗糖)向外运出,减
少光合产物的堆积,从而促进旗叶的光合作用速率。故若抑制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会导致植物光合
作用速率下降,C正确;
D、OsNAC过量表达的OE组,叶绿素含量较高,增加了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光反应增强,促进
旗叶光合作用,但不能看出其降低了细胞呼吸的消耗,D错误。
故选C。
9.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能力称为酶活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用酶所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表示。如图表
示酶量一定时,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一定反应物浓度范围内,酶活性随着底物浓度增加而增强
B.若适当提高温度,图中a点向右移动,A点向右上方移动
C.反应物浓度a时,若增加酶量,反应速率增加,产物总量不变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可以用H2O2的分解速率来衡量酶活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底物浓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但由于酶浓度的限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后保持相对稳定。
【详解】A、一定反应物浓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酶活性不变,A错
误;
B、图示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获得的,此时若提高温度,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最大值降低,故a点
左移,A向左下移,B错误;
C、反应物浓度为a时,增加酶量,反应速率增加,达到反应平衡时间变短,但产物总量不变,C正确;
D、H2O2的分解同时受到温度影响,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故选C„
10.结核分枝杆菌(TB)感染巨噬细胞会导致线粒体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组分(ROS),然后通过如图所
示过程,激活BAX复合物,从而使内质网内的Ca2+通过钙离子通道(RyR)流入线粒体,从而诱导线粒
体自噬,启动巨噬细胞裂解,释放出来的TB感染更多的宿主细胞,引起肺结核。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ROS可能会增强溶酶体内BAX复合物水解酶的活性
B.提高细胞内BAX复合物活性可以阻止肺结核病的进程
C.抑制内质网上的RyR开放可以阻止肺结核病的进程
D.细胞自噬对机体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消化入侵细胞的病毒和病菌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结构。
【详解】A、由题意可知,ROS通过激活BAX复合物影响线粒体,而不是通过影响溶酶体内的水解酶,A
错误;
B、激活BAX复合物,能诱导线粒体自噬,启动巨噬细胞裂解,释放出来的TB感染更多的宿主细胞,引
起肺结核。因此,提高细胞内BAX复合物活性可以加剧肺结核病的进程,B错误;
C、激活BAX复合物,能使内质网内的Ca2+通过钙离子通道(RyR)流入线粒体,最终引起肺结核。因
此,抑制内质网上的RyR开放可以阻止肺结核病的进程,C正确;
D、细胞自噬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更多的是有利的,D错误。
故选C。
11.现有玉米两个纯合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
为显性。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获得具有抗病矮秆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在杂交育种前,能按照孟
德尔遗传规律来正确地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下列描述与之不符的是()
A.抗病与感病这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
B.易倒伏与抗倒伏这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
C.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且应先分离再组合
D.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
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
合。
【详解】A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即相关的等位基因应该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
此,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另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各自都遵循分离定律,AB正确;
CD、控制两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同时发生的,即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
基因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D正确。
故选Co
12.蚕豆花色中常见白花(a)和紫花(A),白花中偶见一黄花。看法一:认为黄花的出现是A/a基因发生
了基因突变,产生了一个复等位基因A+所致;看法二:认为黄花的出现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
(B/b)发生了隐性突变所致。让该黄花与纯合白花杂交得到Fi,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若Fi出现黄花,则是a基因突变为A+所致
B.若Fi全为白花,则是基因B/b发生隐性突变所致
C.若看法一被证实,Fi中黄花自由交配,F2中黄花和白花的比例3:1
D.若看法二被证实,Fi自交,F2中黄花和白花的比例3:1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
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
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B、若看法一正确(a基因突变为A+所致),则该黄花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与纯白花
(aaBB)杂交,Fi出现全为黄花A+aBB或黄花A+aBB:白花aaBB=l:1(即Fi会出现黄花);若看法二正
确(等位基因B/b发生了隐性突变所致),则该黄花基因型为aabb,与纯白花aaBB杂交,Fi全为aaBb,
都是白花,AB正确;
C、若看法一被证实,Fi中黄花基因型为A+aBB,自由交配,F?中黄花(A+_BB)和白花(aaBB)的比例
3:1,C正确;
D、若看法二被证实,Fi中基因型为aaBb,Fi自交,则F?中黄花(aabb)和白花(aaB_)的比例1:3,D
错误。
故选D。
13.如图为果蝇精原细胞中某对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统计发现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的比例为
9:9:1:1,仅考虑图中标注基因,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最可能是()
常染色体
-----1---O-----------1-----
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
-----1---O-----------1----
白眼基因(Cn)白眼基因(C1)
A.有丝分裂后期,有10%的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朱红眼基因未分离
B.形成配子时,有10%的初级精母细胞该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C.形成配子时,有10%的初级精母细胞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基因突变
D.形成配子时,有20%的初级精母细胞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一次交换
【答案】D
【解析】
【分析】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分裂分裂期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
分裂;(2)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
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
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有丝分裂不产生配子,A错误;
BD、若形成配子时,有10%的初级精母细胞该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
裂后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均分后各自移向一极,则可形成2种配子类型,一种配子含有这两条同源染色
体,一种配子则不含这两条同源染色体,加上90%初级精母细胞正常减数分裂得到2种配子,各含这两条
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4种配子类型比例为9:9:1:1,若形成配子时,有20%的初级精母细胞该对
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一次交换,则其产生的配子种类的比例为9:9:1:1,前者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后者
属于基因重组,前者发生的可能性较后者小,B错误,D正确;
C、形成配子时,初级精母细胞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一个等位基因突变,则可得到3种配子类型,与题
中4种配子类型不符,C错误。
故选D。
14.某植物花粉的育性受植株基因型控制而与花粉本身基因无关,已知R基因控制合成的R蛋白与花粉的
育性密切相关(如图),基因R对r完全显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400
300
200
M如nf
工
100
0
L野生型雌性不育
A.基因型为RR或Rr的植株花粉全部可育
B.基因型为rr植株自交后代花粉全部不育
C.Rr植株群体连续自由交配2代,F2中雄性不育的比例为1/6
D.自然状态下,花粉可育植株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详解】A、R基因控制合成的R蛋白与花粉的育性密切相关,花粉的育性受植株基因型控制,据图分
析,雄性不育中R蛋白含量低,由隐性基因型控制,故基因型为RR或Rr的植株花粉全部可育,A正
确;
B、基因型为rr的植株雄性不育,不能自交,B错误;
C、Rr植株群体自由交配Fi中RR:Rr:rr比例为1:2:1,Fx自由交配,由于rr的植株雄性不育,故能
产生雄配子的个体RR:Rr=l:2,雄配子为2/3R和l/3r。Fi中个体都能产生雌配子,故雌配子为1/2R和
l/2r,故F2中雄性不育的rr比例为2/3xl/2=l/6,C正确;
D、每代中rr个体由于雄性不育,r的基因频率逐代减小,R基因频率逐代增加,故口_的比例逐代增加,
即花粉可育植株的比例会越来越高,D正确。
故选B。
15.甲病是一种罕见单基因遗传病且只会引起男性患病,图(1)为甲患者的家族系谱图。乙病是一种人类
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会因卵子萎缩、退化而导致不育。图(2)为乙病患者的家族系谱图,经基因检测,
图(2)中11含有致病基因,12不含致病基因。已知甲、乙病致病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2)
A.甲病、乙病都为隐性遗传B.乙病最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甲病最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甲患者家系中12和112一定为杂合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干信息知,该遗传病“患者的卵子出现萎缩、退化的现象”,故患者中只有女性,男性可能携
带致病基因,但不会患病。
【详解】ABC、先分析乙病,根据题意可知,Ii含有致病基因,12不含致病基因,且口2患病,又因该
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假设相关基因为A和a),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性遗传病,12不含致病基因,其基
因型为AA,后代都不会患病,与题意H2患病不相符合;若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性遗传病,12不含致病
基因,其基因型为XAXA,后代都不会患病,与题意112患病不相符合;若该病为X染色体显性性遗传病,
Ii含有致病基因,其基因型为XAY,,其后代女儿应该全患病,与题意后代Hi正常不相符合,乙病是一
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会因卵子萎缩、退化而导致不育,该病不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因此乙病
只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又因为甲、乙病致病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故甲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由
于甲病是罕见单基因遗传病且只会引起男性患病,且每一代都有男性患者(连续遗传特点),故甲病最可
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BC错误;
D、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假设相关基因为A和a),IL和HL均为患病(基因型为aa),则I2和
口2均为杂合子(Aa);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假设相关基因为A和a),Ii和Hi正常(基因型为
aa),II3和HL均为患病(含有A基因),则12和口2均为杂合子(Aa),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研究发现,在亨廷顿舞蹈症(HD)患者的大脑中,突变后错误折叠的mHTT蛋白会使得纹状体神经退
行,造成神经元的大量死亡,最终表现为运动、认知障碍等症状。我国科学家发明一种小分子绑定化合物
ATTEC,能将自噬标记物LC3和错误折叠的异常蛋白黏在一起,形成黏附物,黏附物由内质网包裹形成自
噬体进而降解,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过程如图甲所示。科研人员检测了某细胞在不同条件下错误折叠
蛋白质的降解率,结果如图乙。
35
30
25
20
15
10
0
5.06.07.08.09.0
pH
乙
(1)小分子营养物质可通过溶酶体膜运输到细胞质基质,溶酶体内部的水解酶及残渣则不能通过其膜结
构,这说明生物膜具有什么功能特点?O
(2)图中异常蛋白与ATTEC和LC3结合形成黏附物,进而形成的自噬体由____层生物膜组成。
(3)据图乙分析,蛋白质的降解率与ATP的关系是。参与蛋白质降解的酶是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
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1)选择透过性
(2)2(3)①.ATP能够促进蛋白质的降解②.不是③.降解反应的最适pH为8.0,呈碱
性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ATTEC可以和LC3结合到异常蛋白,而不能和正常蛋白结合,结合异常蛋白后会被
内质网包围形成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通过溶酶体中的酶将异常蛋白降解。
【小问1详解】
小分子营养物质可通过溶酶体膜运输到细胞质基质,溶酶体内部的水解酶及残渣则不能通过其膜结构,这
说明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点。
【小问2详解】
由图甲可知,该自噬体是由2层生物膜包裹而成。
【小问3详解】
图乙中加入ATP后蛋白质降解速率提高,说明ATP能够促进蛋白质的降解;据图可知,pH为8.0时,蛋
白质降解速率最高,呈碱性,反应中的酶如果是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则会失活,所以该酶不是溶酶体
中的酸性水解酶。
17.探究盐胁迫下海水稻的抗盐机理及其对生长的影响,测得高盐胁迫条件下(NaCl浓度200mmol/L)叶
肉细胞和不同浓度NaCl培养液条件下根部细胞的相关数据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不考虑实验过程中海水
稻呼吸作用变化的影响。在高盐胁迫条件下,海水稻根部细胞通过多个途径降低细胞质中Na+浓度,降低
盐胁迫损害,部分生理过程如图丙所示。
S
画
门
。
2细
也
胞
津
质
落
福
051015202530
时间/天
甲
(1)据图甲分析,第15天之后胞间CO2浓度逐渐上升,色素含量降低,光反应产生的不足,导致
暗反应减弱,导致,最终导致胞间CO2浓度升高。
(2)若以150mmol/L的NaCl溶液浓度作为低盐和高盐胁迫的分界线,结合图乙分析,海水稻根部细胞适
应低盐和高盐胁迫的调节机制有何不同?。
(3)据图丙分析,盐胁迫条件下,植物根部细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有(答出两点)。
(4)在盐胁迫下,若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水稻根部,短时间内检测发现水稻根部细胞液泡中的Na+浓度
不变,则根部细胞质基质中的Na+如何变化:o
(5)有关研究表明,叶片喷施含Ca2+的溶液可以缓解高盐对水稻的胁迫,为验证这一结论,在上述实验
的基础上还应增加两组实验,这两组实验的处理分别是、O
【答案】(1)①.NADPH和ATP②.CO2固定减少
(2)低盐条件下主要通过提高细胞中无机盐的相对浓度进行调节,高盐条件下主要通过提高细胞中可溶性
糖的相对含量进行调节
(3)将细胞质中的Na+运输到细胞外;通过载体蛋白B和囊泡运输将细胞质中的Na+储存在液泡中;将细
胞质中的Na+储存在囊泡中
(4)增多(5)①.完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施含Ca2+的溶液②.含高浓度NaCl的完全营养液
培养+叶片喷施含Ca2+的溶液
【解析】
【分析】分析图1可知,高盐胁迫条件下(NaCl浓度200mmol/L),该海水稻叶肉细胞的胞间CO2相对浓
度先降后升;第15天之前色素含量下降不大,第15天之后色素含量大幅度下降。分析图2可知:当NaCl溶
液浓度低于150mmol/L时,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根部细胞内无机盐的浓度逐渐增加,可溶性糖浓
度变化不大;当NaCl溶液浓度高于150mmol/L时,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根部细胞内无机盐的浓
度变化不大,可溶性糖浓度大幅度增加。
【小问1详解】
从图甲来看,第15天之前色素含量下降不大,胞间CO2浓度降低,推测可能是高盐胁迫条件下部分气孔
关闭,从外界进入胞间的C02减少,叶绿体从细胞间吸收的C02基本不变,使胞间C02浓度降低。第15
天之后色素含量大幅度下降,光反应速率下降,使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不足,C3未能被及时还原
并形成C5,最终导致C02不能被固定,叶绿体从细胞间吸收的C02减少,故胞间C02浓度会升高。
【小问2详解】
分析图乙可知,当NaCl溶液浓度低于150mmol/L时(低盐胁迫),随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根部细胞内
无机盐相对浓度逐渐增加;当NaCl溶液浓度高于150mmol/L时(高盐胁迫),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
高,根部细胞内可溶性糖浓度大幅度增加,可见该海水稻根部细胞适应低盐和高盐胁迫的调节机制不同,
即低盐条件下主要通过提高细胞中无机盐的相对浓度进行调节,高盐条件下主要通过提高细胞中可溶性糖
的相对含量进行调节。
【小问3详解】
根据图丙可知,盐胁迫条件下,植物根部细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有: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将
Na+从细胞质运输到细胞外;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和囊泡运输将细胞质中的Na+运输到液泡中储存;将
细胞质中的Na+储存在囊泡中。
【小问4详解】
根部细胞呼吸被抑制,产生的ATP减少,导致C蛋白排出H+减少,细胞外H+浓度降低,A蛋白排出Na+
需要细胞外的H+运输到细胞内产生的电化学势能,所以细胞排出Na+会减少,短时间内,细胞液泡中的
Na+浓度不变,细胞质基质中的Na+会增加。
【小问5详解】
依据题意要求“叶片喷施含Ca2+白的溶液可以缓解高盐对海水稻的胁迫,为验证这一结论”可知,要达到
实验目的,还应增加“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施含Ca2+的溶液”组作为对照,另外增加实验组“含高浓度
NaCl的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施含Ca2+的溶液”。
18.卵母细胞受到其他信号分子调节时,cAMP(环化一磷酸腺甘,由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环化而成
的一种胞内信号分子)含量升高会对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I有抑制作用,大致机理如图甲所示。科
学家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细胞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用“・”和"O”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
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图乙箭头所示,染色体移动变化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如图丙所示。
活化状态的酶p
甲
(1)在胚胎时期,卵原细胞通过方式增殖,其发育成为初级卵母细胞后分裂停滞,该过程信号分子
(填“1”或“2”)起主导作用,进入青春期后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初级卵母细胞解除
分裂抑制,其原理是相应激素,从而解除了对减数分裂I的抑制作用。
(2)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初级卵母细胞开始分裂,图乙中①一②过程发生的时期是;细胞中③一④过
程每条染色体含DNA含量相当于图丙中段的变化。
(3)初级卵母细胞的分裂依赖于细胞膜内陷位置形成的缢缩环,cAMP抑制减数分裂I是因为影响了缢缩
环。在诱导小鼠初级卵母细胞恢复分裂后,再加入两种特异性药物(药物H和药物F),观察初级卵母细
胞分裂的情况,结果如图14所示。
(
宗
)
思
思
■没有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
时
保次产生两个体积相近的细胞
既O正常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
足
药物F--++
(注:“+”表示处理,“-”表示未处理)
根据上述结果推测,药物H能细胞中cAMP量,药物F对酶A有作用;加入药物F后,有
20%左右的初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两个体积相近细胞的原因是。
【答案】⑴①.有丝分裂②.1③.作用于S2蛋白,通过G2蛋白抑制酶A,使细胞内的cAMP
浓度降低,活化的酶P减少
(2)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分裂I前期)②.bc##cb
(3)①.降低②.激活③.药物F激活酶A产生更多的cAMP,进而干扰缢缩环定位(改变缢
缩环形成位置)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信号分子2作用于S2蛋白,通过G2蛋白抑制酶A,细胞内的cAMP浓度降低,活化
的酶P减少,解除了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抑制作用。
【小问1详解】
在胚胎时期,卵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是细胞数目增加;据图可知,信号分子1与Si蛋白结合,
激活Gi蛋白,进而激活酶A,酶A催化ATP水解产生cAMP,cAMP活化酶P,活化状态的酶P抑制减
数分裂I,所以在胚胎时期,女性体内的卵原细胞就已发育成为初级卵母细胞,但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停
滞,该过程需要信号分子1的调控;进入青春期后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初级卵母细胞解除分裂
抑制,其原理是相应激素作用于S2蛋白,通过G2蛋白抑制酶A,使细胞内的cAMP浓度降低,活化的酶
P减少,从而解除了对减数分裂I的抑制作用。
【小问2详解】
据图乙可知,①一②过程中两个着丝粒靠近,即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对应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减数分裂I前期);③一④过程同源染色体的两个着丝粒分开,即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对应
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I后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故相当于图丙中
be段的变化。
【小问3详解】
根据图中结果可知,只加药物F时,没有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增多,只加药物H时,没有完成减数
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减少,这说明药物H特异性抑制酶P,进而促进减数分裂,故药物H能降低细胞中
cAMP量;药物F特异性激活酶A,催化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并发生环化形成cAMP,抑制减数分裂
I;加入药物F后,有20%左右的初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两个体积相近细胞的原因是药物F激活酶A产
生更多的cAMP,进而干扰缢缩环定位(改变缢缩环形成位置),使得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体积相近。
19.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花瓣中相关色素形成机制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丙三个不同的白
花纯合子。为探究甲、乙和丙植株的基因型,研究者分别取甲、乙和丙的花瓣在缓冲液中研磨,得到了
甲、乙和丙花瓣的细胞研磨液,并用这些研磨液进行以下实验。
A基因B基因
II
白色鱼一中间物质蟹幺红色
①取甲、乙、丙的细胞研磨液在室温下静置后发现均无颜色变化。
②室温下将甲、乙两种细胞研磨液充分混合,混合液变成红色。
③室温下将甲、丙两种细胞研磨液充分混合,混合液颜色无变化。
④室温下将乙、丙两种细胞研磨液充分混合,混合液颜色无变化。
⑤将甲、乙两种细胞研磨液先加热煮沸,冷却后再混合,混合液颜色无变化。
⑥将甲细胞研磨液煮沸,冷却后与乙细胞研磨液混合,发现混合液变成了红色。
(1)根据实验结果推断甲、丙的基因型分别是。
(2)实验②中,两种细胞研磨液混合后变成了红色,推测可能的原因是o
(3)将乙细胞研磨液煮沸,冷却后与甲细胞研磨液混合,发现混合液颜色____,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4)现取红色植株丁和白色植株丙杂交,Fi全为红色,Fi自交,统计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都近似如下结
果:红花:白花=3:1.不考虑突变和致死。出现该结果原因是o请设计一个实验加以验证,写出实
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0
【答案】(1)AAbb,aabb
(2)一种细胞研磨液中含有酶1催化产生的中间产物,另一种细胞研磨液中含有酶2,两者混合后形成红
色色素
(3)①.无变化(呈白色)②.煮沸使乙细胞研磨液酶2失活,无法将中间产物催化生成红色
(4)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②.取
Fi与白色植株丙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白色=1:1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红色素合成机制可知:白色物质在酶1作用下,形成中间产物,在酶2的作用下,形成
红色物质,其中酶1的合成由A基因控制,酶2的合成由B基因控制,因此,红花的基因型为AB-其
余基因型为白花。
【小问1详解】
甲、乙、丙三个不同的白花纯合子,白花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红花的基因型为AB-
②室温下将甲、乙两种细胞研磨液充分混合,混合液变成红色,说明甲、乙基因型中各自含有A和B基
因,因此丙的基因型为aabb。⑥将甲细胞研磨液煮沸,冷却后与乙细胞研磨液混合,发现混合液变成了红
色,说明甲细胞研磨液中产生了中间产物,与乙细胞研磨液混合,中间物质在酶2的作用下,形成了红色
物质,故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
【小问2详解】
甲的基因型为AAbb,能合成酶1,乙的基因型为aaBB,能合成酶2,白色物质在酶1作用下,形成中间
物质,在酶2的作用下,形成红色物质,实验②中,两种细胞研磨液混合后变成了红色,推测可能的原因
是一种细胞研磨液中含有酶1催化产生的中间产物,另一种细胞研磨液中含有酶2,两者混合后形成红色
色素。
【小问3详解】
乙的基因型为aaBB,将乙细胞研磨液煮沸,合成的酶2失活,冷却后与甲细胞研磨液(含有中间产物)
混合,中间产物不能催化形成红色色素,混合液颜色无变化(呈白色),因此该结果可能的原因是煮沸使
乙细胞研磨液酶2失活,无法将中间产物催化生成红色。
【小问4详解】
红色植株丁和白色植株丙(aabb)杂交,Fi全为红色(A-B-),说明丁的基因型为AABB,Fi基因型为
AaBb,Fi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红花:白花=3:1(没有出现9:7的比例),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不符合自由
组合定律,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出现该结果(红花:白花=3:1)原因是控制上述
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要通过一个实验加以验证,可
用测交实验,即取Fi(AaBb)与白色植株丙(aabb)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由于Fi
(AaBb)产生的配子AB:ab=l:l,则实验结果为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色(AaBb):白色(aabb)=1:1„
20.种子大小是作物重要的产量性状。研究者对野生型拟南芥(2n=10)进行诱变筛选,得到一株种子增大
的突变体。通过遗传分析和测序,发现野生型DAI基因发生一个碱基G到A的替换,突变后的基因为隐
性基因,长度仍为150bp,据此推测突变体的表型与其有关,根据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拟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野生型DAI基因转入突变体植株,用PCR反应扩增DAI基因,在PCR反应
体系中需加入缓冲液(含Mg2+)、引物、原料、含DAI基因的DNA模板以及。设计引物时,为了确
保扩增的DAI基因能和Ti质粒连接起来,需要考虑DAI基因两端具有序列。将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
体与用处理后的处于感受态的农杆菌混合培养。
(2)若突变体的表型确实与DAI基因的隐性突变有关,则导入野生型DAI基因的植株种子大小应与
_____植株的种子大小相近。
(3)转化后,T-DNA(其内部基因在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换)可在基因组单一位点插入也可以同时插入
多个位点。在插入片段均遵循基因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前提下,选出单一位点插入的植株,最终获得目
的基因稳定遗传的植株(如图),用于后续验证突变基因与表型的关系。
[O]农杆菌CT-DNA携带Q遽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花序浸没于农杆菌菌液进行转化
C尊
以四一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范例拆除维修合同范例
- 设备质检合同范例
- 成都门店转让合同范例
- 美孚机油代理经销合同范例
- 坟地转让合同范例
- 投资出资合同范例
- 玻璃买卖合同范例
- 武汉晴川学院《试验优化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购车退定金合同范例
- 砂石装卸合同范例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基础篇)(含答案)
- 直系亲属股权无偿转让合同(2篇)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 汽车吊篮使用专项施工方案
- 2024年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手册15例
- 中秋国庆慰问品采购投标方案
- 110kV变电站及110kV输电线路运维投标技术方案(第二部分)
- 新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专题培训课件
- 【数据结构】A类停车场管理系统
- 外贸参展攻略
- 培养教育考察记实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