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2024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11〜20的认识》
同步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1课时10的再认识
袤9为家
教材73〜75页内容
微学自标
1.借助学具,对数10的含义做更进一步的理解,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2.通过分析数10的写法,初步认识数位,了解每一位上数字的意义。
敖老十璀五
重点:进一步认识10的含义。
难点: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初步认识数位。理解个位一个也没有时,用0占位。
徽学依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袤考过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出示课本73页情境图的课件,边出示边叙述:树上挂着灯笼、彩旗、小花串,同学
们在树下的草坪上做游戏……同学们,情境图中有多少个小朋友在做游戏?
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1、2……10,11,一共11人。师:我们怎么快速地数出11人呢?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先数出10人,再数出1人。
二、探究新知
1.教学10的再认识。
(1)初步认识计数单位。
课件出示杂乱摆放的10根小棒。
师:你知道这里有多少根小棒吗?
同学们一起数出有10根小棒。
师:这10根小棒都是同学们1根1根数出来的,如果不数,你能想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
出是10根小棒吗?请你拿出小棒,用自己想到的办法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发现“10根捆成1捆”的方法最容易一眼看出是10根小棒。
师:10根小棒表示10个一,把它们捆成1捆,就是1个十。10个一是1个十。
老师用课件展示将10根小棒捆成1捆的过程,然后让同学们用手中的小棒操作,通过动
手实践,让学生体验从数到捆,体会“一”和“十”的十进关系。最后点名学生上台操作加
深同学们的印象,同时解答疑惑。
(2)初步认识数位。老师拿出只有一档的计数器,拨出9颗珠子表示9。
师:9再添1就是10。像这样用10颗珠子表示10有些繁琐,怎样用更简便的方式表示
10呢?
老师拿出两档的计数器。师:大家看,计数器上有两个位置,从右边开始,第一位叫个
位,第二位叫十位。个位上有几颗珠子就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有几颗珠子表示几个十。
师:现在你能用计数器表示数10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师: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子,我们知道了,数10中的1表示1个十,0表示0个一,也
就是个位上一个也没有。
师:同学们想一想,既然10中的0表示一个也没有,那0可以不写吗?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如果不写10个位上的0,就只能表示1个一,0起占位作用。
(3)讨论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表示方法。
老师用课件将。〜10各数展示出来。师:10和。〜9这些数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9都是用一个数字表示的,10没有用新的数字,而是用数字1
和数字0来表示10o
2.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5页“做一做”。
三'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10个一是1个十
十位I个位
0一►可以不写吗?
本课借助小棒、计数器等实物,使学生在摆一摆、拨一拨等操作活动中,感悟并理解“10
个一是1个十”,真正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建立数感,充分理解位值制的含义,使抽象的概
念在操作活动中变得具体直观,易于接受。
第2课时11〜20的认识和读法
教材第76页内容及第79-80页“练一练”的第1〜3题。
寂号用标
1.初步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经历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敖老拿卷正
重点: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搬打备
多媒体课件。
徽老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数一数,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各
小组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2.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想象很丰富,那么你们再观察黑板上这些数,能发现什么?
生:这些数都没有超过2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11〜20各数。(板书课题——H〜20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11〜20各数的数法和读法。
(1)教学Ho
师指导学生先数出十根小棒,捆成1捆。
师:捆成1捆,10个“一”,就变成了1个“十”。接着该怎么数呢?
教师指导学生在1捆小棒的基础上再添加1根,如图:争h
师: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1个“十”,读作“十”;1根小棒是1个“一”,1个
“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11,读作“十一”。
(2)教学12o
师:刚才我们已经数出11根小棒了,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1个“十”和2个“一”,是12,读作“十二”。
(3)教学13〜19。
教师指导学生在11的基础上1根1根地继续添加小棒,学生边数边说:1个“十”和3
个“一”,是13,读作“十三”;1个“十”和4个“一”,是14,读作“十四”;1个“十”
和5个“一”,是15,读作“十五”……1个"十”和9个“一”,是19,读作“十九”。
数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11〜19各数都是由
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教学20o
师: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更清楚地看出是20根?
学生讨论后明确: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散着的小棒又凑够10根,把这10根再捆成1
捆,就有2捆小棒,是2个“十”,即20。读作“二十”。
师:够10根就捆成1捆,这样表示数更清楚(渗透以“十”为新的计数单位)。
3.巩固练习。
完成76页“做一做”。
三、巩固应用
完成教材第79〜80页“练一练”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全课内容。
板不微计
11~20的认识
1个“十”和1个“一”一11读作:十一。
1个“十”和2个“一”一12读作:十二。
1个十和9个“一”一19读作:十九。
二个,,十,,-20读作:二十。
象考牝思I】
本节课从引入到11-20各数的呈现都充分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学
生提供了汇报、交流、展示的平台,所以教学中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操作、感悟、交流
活动中,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操作、概括、思
考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第3课时11〜20的写法和教序
教材第77〜78页内容及第79〜80页“练一练”的第4〜7题。
寂号用标
1.正确写出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数的写法,要求数字写得整齐匀称,两数之间要
适当分开一点。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推理能力。
徽号《理点
重点:学会20以内数的写法。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其大小
难点:建立初步的数位概念,了解十进制。
微至雁备
计数器一个、小棒。
凝老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下面每堆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
2.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就是“十几”,
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板书课题:
11-20各数的写法和数序)
二、探究新知
1.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计数器。
师:同学们,我们在“10的再认识”中学过计数器,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第
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起第一位叫个位,右起第二位叫十位;十位上有几颗珠子就表示有几个十,个
位上有几颗珠子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在写数时,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
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让学生写出11,请一名学生板演。
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2.教学11〜20各数的数序。
(1)教学2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出示标有0〜10各数的直尺):请同学们读一读。
师:今天我们认识的11〜20各数也想在直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请大家来帮忙。
让学生分别帮11〜20各数在直尺上确定位置。由此认识11〜20各数从小到大排列的顺
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教师先引导学生各自读一读。〜20各数,再集体齐读,加强对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的
整体感知。
(2)在活动中强化学生对数序的认识。
先整体认识11〜20各数,如“13的前一个数是多少”“13的后一个数是多少”“11比
13大还是小”“17和19中间的数是多少”“16相邻的数是多少”等。
其次可以在游戏活动中深入思考:在。〜20各数中,哪个数离18最近、哪个数离18最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例3下方的填空。
3.尝试练习。
完成教材77、78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应用
完成教材第79〜80页“练一练”的第4〜7题,重点指导学生完成第4、7题。
1.完成课本第79页第4题。
此题是巩固20以内的数数及写数的练习题。练习时,让学生说说数数及写数的注意点,
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反馈。
2.完成课本第80页第7题。
此题是让学生先填数,再根据描述猜数,最后连线,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20
以内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按照顺序去填数。填写后让学生说一
说理由,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序及数的组成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写数和数的顺序,请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板一世针1
11-20各教的写法和教序
卜位个位卜位个位十位个位
1720
徽学反思
在写数教学中我发现,有个别学生在上完这节课后写数字,竟然把十三写成103,十八
写成108o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明白一点,个位上是一个数字,十位上也是
一个数字。因此,在后续的授课中和练习中,要注意纠正学生的这个错误。
第4课时简单加、喊法
效学为家
教材第81页内容及第83〜84页“练一练”的第1〜3题。
寂号用标
1.根据数的组成进行十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运算;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经历“摆小棒、写算式、算得数”
等活动过程,让学生们自主探究口算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规律。
3.通过自主交流、合作学习等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的思维习惯;
同时,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敖老十璀五
重点: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数的组成等方法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徽学依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袤考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2.数的组成。
从11-20各数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来说说它的组成。
3.揭示课题。
师: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1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今天就要
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新知识: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它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4。
(1)多媒体出示课件主题图,根据这幅图,谁能说一说画面的意思?
根据这幅图,请大家列出4个算式。
列式:
10+3提问:10、3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3+10提问:3、10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13-3提问:13、3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13-10提问:13、10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2)10+3得多少?为什么?
(10就是1个"十”,3就是3个“一”,1个十和3个“一”是13,所以10+3=13)
13—3得多少?应该怎样算?分别讨论。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从1个“十”和3个“一”里面去掉3个“一”
就剩下1个“十”,也就是说13里去掉3剩下10,所以13-3=10)
⑶完成课本第81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观察小棒图,数一数,根据小棒图,写出一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
(4)引导观察例题和练习题,然后小结:刚才我们学的是十加几和十几减几,我们知道可
以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十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2.学习例5。
(1)出示:ll+2o
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得多少,应该怎样想?
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1个"十”和1个“一”添上2个“一”就是1个
“十”和3个“一”,也就是13,说完老师把算式填完整。
(2)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边介绍边板书。
11+2=13
加数加数和
(3)出示:13—2。
请同学们想一想,13—2得多少?该怎样算?(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从中
去掉2个,,一”就剩下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所以13—2=11)
(4)介绍减法各部分的名称,边介绍边板书。
13—2=11
被减数减数差
⑸完成课本第81页“做一做”第2题、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做完集体订正,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接着再
让学生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应用
完成第83〜84页“练一练”的第1〜3题,重点指导学生解答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大家有什么收获吗?谁愿意
说一说?
板零殁计
20以内的加减法
10+3=1313—3=10
3+10=1313—10=3
11+2=1313—2=11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徽当反思
教学中,让学生说算理的内容偏多,但学生表达不够流利,需要我不断引导,使得我对
学生的引导用语过多,占用了授课时间。导致课中没有举一系列例子让学生发现规律,巩固
计算方法,在以后的练习中应补充。
第5课时解决问题
散学为客
教材第82页内容及第83〜84页“练一练”的第4、5、8题。
微考用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化对数的大小和数序的理解。
2.让学生继续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理解“画示意图”“数数”都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
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骰学重碓点
重点: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难点:理解“画示意图”“数数”是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具代加工合同协议书
- 红酒订购协议书
- 商业房租赁合同协议书
- 畜禽禁养协议书
- 管道管理协议书
- 续签意向协议书
- 管养移交协议书
- 移植树木协议书
- 培训班校长合同协议书
- 码头维修协议书
- 房屋安全性鉴定培训
- 抑郁症与rTMS治疗
- 康复家居活动改造课件
- DB23T 3630-2023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2024版建筑工程外架拆除承包合同2篇
- SVG工作原理及基础知识
- 《变配电工程》课件
- 数学分析选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齐鲁师范学院
- 乳腺癌术后出血护理
- 2024-2030年中国吡啶行业发展可行性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