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瓶罐罐教案(12篇)_第1页
瓶瓶罐罐教案(12篇)_第2页
瓶瓶罐罐教案(12篇)_第3页
瓶瓶罐罐教案(12篇)_第4页
瓶瓶罐罐教案(12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瓶瓶罐罐教案(12篇)瓶瓶罐罐教案1活动目的:1、了解瓶子的用途,知道瓶子是一种容器;2、乐意参与变废为宝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活动准备:1、利用废旧瓶罐为主材料,将活动室布置成瓶罐作品展览馆;2、各种各样的瓶子若干,美劳材料若干;3、环保小标志每人一份,音乐磁带;4、瓶宝宝(手偶)盛放不同水的啤酒瓶按音阶排列;活动过程:1、教师以节目的方式来拉开活动的序幕,用熟悉的手势动作鼓励幼儿集体欢呼”变废为宝小手巧,我的作品最最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持人(教师)宣布:“小巧手俱乐部节目时间又到了,大家好,我是巧手姐姐,今天,我们有幸请到的嘉宾是教研室的刘老师、幼儿园的园领导和各位老师,对她们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巧手姐姐特别高兴,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节目,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教师表演:(边敲瓶子边说)“我的瓶子真奇妙,大家快来瞧一瞧,听听这边是低调(121,212),听听那边是高调(676,767),听听这里真热闹(,7654321),我唱歌来它伴奏,我的瓶子本领高,小朋友们,我们来唱首歌吧,(一起唱”我爱我的幼儿园“)2、了解瓶罐的功用主:刚才我表演节目的时候,发现小朋友们听得特别认真,看得更是仔细,你们对我的`乐器一定很感兴趣吧,发现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吗?(瓶子)今天,我们巧手俱乐部的主角就是瓶子,有请瓶宝宝(教师手拿手偶)。手偶:“大家好,我是瓶宝宝,很高兴参加你们的节目,听说大二班的小朋友们特别聪明,那么,我有一个小问题要考考你们。日常生活中,你们总会见到各种瓶子,你见过什么材料的瓶子,它是干什么用的呢?你别着急告诉我答案,把你见过的最好看、最有趣的瓶子告诉给你的朋友吧。①幼儿讨论:;②幼儿个别回答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有塑料瓶,玻璃瓶,金属瓶,瓷瓶等等,它们能盛放日常用品,象化妆品、饮料、药品、调料品等,瓶子能盛放东西,因此,我们说瓶子是一种容器;3、参观瓶子新造型展览会手偶:“巧手姐姐,我的伙伴们被利用完了以后,都被扔进了垃圾箱,它们特别的伤心、难过,你能帮帮它们吗?”主持人:“当然能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办了一个‘瓶子新造型展览会’,那里就是废旧瓶子的新家,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呀?那就跟我来吧,展览会到了(教师提出要求),现在,你们就自由的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说一说,看看这些废旧的瓶子有什么变化(提出参观的要求),幼儿自由参观,通过看、摸、玩、说,对废旧瓶子做成的作品有较深的印象,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造型,为什么?手偶:“巧手姐姐,我的朋友们也想加入到“瓶子新造型展览会”里,你快帮助它们改变造型吧。”主持人:“小朋友们心灵手巧,一定会有好办法。”你们想把废旧瓶子做成一个什么新造型呢?(幼儿回答)主持人:“太好了,我们的新口号就是:“不看不知道,瓶子真奇妙”,大家赶快动手吧。4、幼儿动手操作,用瓶(罐)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5、结束部分(放轻音乐)主持人:今天,小朋友们用废旧的瓶子做成了漂亮、别致的新作品,让它们变废为宝,那么,你们也加入到了环保小卫士的行列了,巧手姐姐要送给你们一个礼物——环保小标志(贴在幼儿衣服上),还有一个小任务,回到家里,告诉你身边的人,要爱护环境,用巧手变废为宝,把你们的新作品赶快送到展览会吧。瓶瓶罐罐教案2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的第七册,是前几册造型表现教学内容的延续,通过瓶罐自身的高低大小独特的外形特征,引导学生尝试体验感受构图的重要性及构图带来的美感。使学生学会在画面中正确的取景,归纳构图中的主次关系和前后关系与疏密变化,感受绘画作品中的构图美。本课旨在应用所学知识,用线描或水彩的形式表现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描绘事物,为绘画奠定扎实的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瓶罐的不同造型特征。2、学生掌握基本的构图原理,学会在画面中正确的取景。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构图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运用构图知识合理的安排画面。教学难点:物体在画面中的前后关系和疏密变化。教具准备:各种形状的瓶罐贴纸、若干瓶罐实物。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到处都会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它们有各种各样形状,作用也不同,请同学们列举一下你在生活中看到有哪些瓶瓶罐罐?并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你们想把这些既美又实用的东西画下来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如何画吧!出示课题:瓶瓶罐罐二、实物展示,引导观察1、出示各种瓶罐实物,引导学生认识瓶罐的造型特征。(1)提问:谁来说说这些“客人”都有什么样的外貌特征。(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讨论。2、引导学生正确的选择静物。(1)提问:什么样的瓶罐摆放在一起才会美观呢?(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讨论。3、学生选瓶罐,初步感受静物搭配。4、小结:选择高大的物体做主体,小些的作陪衬,摆放中同时要注意它们的高矮、大小、胖瘦的搭配。三、尝试体验,深化认识1、摆瓶罐画,认知遮挡,感知瓶罐间的前后关系和疏密变化将多个已经画好并剪好的“瓶罐”后面贴上吸铁石,单个的摆在黑板上,请学生选择需要的摆在准备好的白纸上,体验瓶罐在画面中的前后关系和疏密变化。2、小结:一般来说,主要物体安排在画面的主要的合适的位置上能使画面的主体突出,物体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美观。四、欣赏感受,探究感悟1、作品赏析,通过欣赏名家的绘画作品,加强对构图的认识。课件展示:《桃子与玻璃杯》、《瓶花》、《静物与水壶》2、学生小结:画面的主体物应放在画面中心略偏的位置上,构图要饱满,这样既能突出主体又不会显得呆板,将物体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会使画面更具美感。3、教师示范,结合瓶罐的不同特征,边讲边画。(1)着重描绘主体,将整体形象表现完整。(2)陪衬物应注意取舍,主次分明。(3)线描画应注重线条的干脆利落,彩色画应注重色彩的搭配丰富与完整。五、学生作业,自主表现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进行完成作业。2、教师巡回指导。六、作品展示,交流评价1、学生交流讨论,从物体的组合,位置的摆放,合理的构图的角度交流。2、分小组讨论,评选优秀作品。七、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掌握了物体的组合,位置的摆放,合理的构图。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善于观察,发现美和创造美。八、布置作业观察生活中的瓶瓶罐罐,认识和理解它们的造型特点,再组合成一静物画下来。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物体的组合,位置的摆放,合理的构图。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构图的审美能力,有待于加强。瓶瓶罐罐教案3目标:1.尝试用挂历纸,毛线、颜料等辅助材料创造性地装饰瓶瓶罐罐。2.在装饰活动中主动地发现美和感受美,体验创作的快乐。3.增强珍惜物品,节约资源的意识。准备:活动前搜集并清洗瓶瓶罐罐,数量多于幼儿人数;装饰好的瓶罐若干;挂历纸、毛线、包装带。水彩颜料、剪刀等。过程:一、欣赏教师出示装饰好的瓶罐。这是什么?猜猜是怎么做出来的?评:通过欣赏范例,孩子们感受到瓶罐经装饰后的艺术美,同时发现了装饰瓶罐的'基本方法,萌发自己动手制作的兴趣,为后面的环节作铺垫。二、装饰1.班里还有很多瓶瓶罐罐,你们想怎样打扮它们呢?2.幼儿自由讨论,设想装饰瓶罐的方法。3.教师介绍辅助材料并提出制作要求。4.幼儿按自己的设想装饰瓶罐,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必要的支持。评:教师既让孩子们大胆地设想如何装饰,也在材料的提供上暗示了多种装饰方法,如贴、画、绕等,同时给予孩子们技能上的指导,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展示1.幼儿把自己装饰好的瓶罐放在展示台,相互介绍、欣赏,感受创作的快乐。2.幼儿用装饰好的瓶罐布置活动室,体验废旧瓶罐的价值,评:通过展示。布置,孩子们在产生审美情趣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废旧瓶罐的利用价值,在无形中增强了珍惜物品、热爱生活的情感。瓶瓶罐罐教案4目标:1.探索用不同的瓶罐敲击出不同的声音的方法,体验节奏美。2.结合已有经验,尝试为熟悉的形象配上合适的瓶罐打击乐,感受活动的乐趣。准备:幼儿每人3至4个不同质地、人小的瓶罐,一双筷子;事先熟悉音乐《大雨和小而》;录制好的瓶罐敲击声。过程:一、瓶瓶罐罐会唱歌1.教师播放录制好的瓶罐敲击声。咦,哪来的声音?找找看,谁会这样唱歌?2.我们也来试一试,让桌上的瓶瓶罐罐唱起来,大家仔细听,不同的瓶罐唱出来的声音一样吗?说说自己的发现评:教师通过设置悬念"谁会这样唱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同时教师适当提示"不同的.瓶罐唱出来的声音一样吗",让幼儿的自由探索有了明确的指向。二、跟着音乐一起唱1.教师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后提问:让我们的瓶瓶罐罐也来唱这首歌,你想让哪些瓶瓶罐罐来唱大雨的声音?哪些来唱小雨的声音?2.幼儿分组讨论,并尝试探索敲击效果。3.幼儿跟着歌曲,尝试敲击不同的瓶罐,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形象。评:幼儿在了解不同的瓶罐会发出不同声音的基础上,结合节奏有明显区别的音乐《大雨和小雨》,尝试敲击不同瓶罐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体现了活动难度由浅入深,也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延伸活动:在音乐角投放瓶罐,让幼儿继续探索,体验用瓶罐演奏的乐趣。评:延伸活动是为了满足孩子继续探索、演奏的需要,演奏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是否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体验,是否感受到瓶罐演奏的乐趣。瓶瓶罐罐教案5目标:1.用瓶瓶罐罐布置运动场景,锻炼平衡、跳跃及躲闪等能力。2.通过游戏增强环保意识。准备:经清洗的瓶罐若干(数量是幼儿人数的2倍),音乐。过程:一、做瓶罐操今天我们要和瓶瓶罐罐一起来运动,请找两个你喜欢的瓶罐朋友听着音乐跳起来吧。二、瓶罐运动1.教师和幼儿合作将瓶罐放在场地上,布置成"树林""小桥""小沟"等活动情境。评:让幼儿参与布置活动情境,既利于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利于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2.幼儿四散在活动场地,按自己的意愿尝试过"树林"(躲闪跑),走"小桥"(平衡),跨"小沟"(跳跃)。3.请个别幼儿演示,然后提出要求:除了刚才的方法,还可以怎么布置"树林""小桥""小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通过"树林""小桥""小沟"呢?4.幼儿分散探索,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思考不同的.布置方法和运动方法。评:教师让幼儿在尝试玩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性的玩法,体现了活动的递进性,也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5.教师让幼儿用自己想出来的运动方法过"树林""小桥""小沟",将多余的瓶罐运到"环保屋"。评:游戏"瓶瓶罐罐运到环保屋"不仅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让幼儿在行动中增强了环保意识。三、瓶罐按摩幼儿听着舒缓的音乐,用瓶罐轻拍按摩自己的手臂、肩背及腿部。评:瓶罐因轻巧光滑、抓握方便,成了用于身体放松活动的好材料。瓶瓶罐罐教案6活动目标:1.探索不同瓶罐敲击发出不同的声音,选择合适的瓶罐为歌曲《大雨和小雨》伴奏。2.尝试用__和__的节奏进行打击乐活动,体验节奏美。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活动准备:幼儿每人2~3个不同质地、大小的瓶罐;事先了解音乐《大雨和小雨》;录制好瓶罐的敲击声;熟悉歌曲《大雨和小雨》。活动过程:一、瓶瓶罐罐会唱歌。1.教师播放录制好的瓶罐敲击声。咦,哪来的声音,想想看,这是谁发出的声音,谁会这样唱歌?2.那是什么样的瓶子和罐子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呢?3.我们也来试一试,让桌子上的.瓶瓶罐罐唱起来。大家仔细听,不同的瓶罐唱出来的声音一样吗?说说自己的发现。小结:原来不同的瓶瓶罐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那我们一起用瓶瓶罐罐来伴奏好吗?二、跟着音乐一起唱。1.教师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这首歌大家听过吗?叫什么名字?歌曲里面大雨的声音怎么样?小雨的声音怎么样?2.那让我们的瓶瓶罐罐也来唱这首歌,你想让哪些瓶瓶罐罐来唱大雨的声音?哪些来唱小雨的声音?为什么?3.尝试探索敲击效果。请你拿一对瓶子或者罐子,让瓶瓶罐罐来唱歌,注意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是不一样的。三、跟着节奏一起唱。1.认识节奏卡。瓶瓶罐罐唱的声音不错,可是啊,好像没有节奏感呀,那怎么样才能敲的有节奏呢,我们一起来看,这叫节奏卡,是专门用来表示节奏的。这个_就表示一拍,我们用拍手的话就拍一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那_下面有一横就表示半拍,用拍手的话速度要加快的拍一下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2.幼儿尝试连贯地看着节奏卡打节奏。(1)我们一起看着节奏卡完整地拍一拍。(2)我们再来一次听着音乐、看着节奏卡一起来拍一拍。3.幼儿跟着歌曲,尝试敲击不同的瓶罐,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形象。我们跟着音乐让瓶瓶罐罐们也来有节奏地唱歌吧,罐子们唱大雨的声音,瓶子们唱小雨的声音,我们一起合作来演奏,好吗?四、活动延伸在音乐区角投放瓶罐,让幼儿继续探索,体验用瓶罐演奏的乐趣。活动反思: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废旧的罐罐在小朋友的手中变成了神奇的乐器,幼儿手拿自制罐罐在美妙的音乐中变身成了一个个小小演奏家,幼儿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瓶瓶罐罐教案7活动总目标:情感态度:引导幼儿发现和体验生活中蕴含的韵律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能力培养: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各种综合能力。(如: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合作力……)音乐素质:训练幼儿的听觉感受力和节奏感。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教学创新:尝试在艺术与科学中寻找恰当的结合点。第一乐章:会唱歌的瓶子具体目标:1.引导幼儿探索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使不同材质的瓶(罐)子发出不同的声响,并找出最好的方法使它发出最好听的声音。2.在有趣的游戏中,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3.训练幼儿的听觉感受力和节奏感。活动准备:活动材料准备:1.教师提供各种常见材质(如:铁制、塑料、玻璃、纸制……)的瓶子或罐子若干。2.幼儿常用打击乐器人手一件。如:(铃鼓、响板、三角铁……)幼儿能力知识准备:3.幼儿已经具有辨别常见打击乐音色、音高的能力。4.幼儿具有初步的'节奏感,熟悉各种常见节奏型,并能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的即兴演奏。5.具有较好的音乐活动常规。活动过程:1.听觉、节奏训练(1)教师分别演奏三种不同音色、音高的打击乐器:大鼓(低音)、碰铃(高音)、响板(中音),请幼儿闭上眼睛,听音色说出乐器名称。教师边演奏边有节奏地问:"小朋友/告诉我,什么乐器/在歌唱?"幼儿有节奏地回答:"石老师/告诉你,大鼓大鼓(碰铃、响板)/在歌唱。"(建议:教师与幼儿进行节奏对答游戏时,可即兴变化幼儿熟悉的各种节奏型,并可不断改变演奏音量的大小,幼儿的回答需与教师的节奏型、大小相一致。)(2)用同样的方法请几名幼儿轮流演奏自己手中的打击乐器,请其它幼儿猜。(3)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演奏节奏乐《小星星》。2..2..悉瓶(罐)子经过敲击后的不同音色、音高。(1)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质地不同的瓶(罐)子(如: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纸制)),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演奏的真好听,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说他们也想来唱歌,小朋友想听吗?"(2)教师用手分别敲击四种瓶(罐)子,请幼儿仔细听辨它们发出的声音,感受并熟悉不同的音色、音高。建议教师可这样提问:"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是怎样唱歌的?谁能学一学?"(启发幼儿用象声词模仿,也可进一步启发幼儿用形容词来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如:脆、闷、响亮……)"它的声音像哪种打击乐器?"(引导幼儿说出与它音色、音高相近的打击乐器名称。)(3)请幼儿闭上眼睛,由教师或一名幼儿敲打其中任何一个瓶(罐)子,让幼儿猜猜看,是哪一种瓶(罐)子发出的声音。教师边敲击有节奏地问:"小朋友/告诉我,什么瓶子/在歌唱?"幼儿根据不同瓶(罐)子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地回答:"石老师/告诉你,易拉罐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在歌唱"(4)教师或一名幼儿随意站在活动室某一角落,手敲某一种瓶(罐)子,让幼儿闭上眼睛指出声音的方向并说出是何种瓶(罐)子。3.幼儿分组尝试用不同方法让瓶(罐)子唱歌。教师:"请小朋友也试一试,让这些瓶子、罐子都来唱歌。"(1)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敲、打、碰、抓、吹、捏、弹……)使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型。建议教师可这样引导:"想想看,除了敲、打,还能用什么方法让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除了敲打这儿,还能敲打什么部位?""能不能让它们互相帮帮忙?""除了用手,我们还能用什么让它唱歌?"(2)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让瓶(罐)子发出不同声音的?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并演示方法。(3)教师边总结边演示不同的方法和发出的不同声音,并请幼儿集体评价哪些声音听起来感到舒服,好听,教育幼儿不要制造噪音。4.幼儿任选一种瓶(罐)子当乐器,用自己觉得最好听的声音,跟随音乐有节奏地即兴演奏。瓶瓶罐罐教案8设计意图:《瓶瓶罐罐》的主题让孩子们大量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瓶子,这其中潜藏着许多的规律,如:瓶子的大小、胖瘦、高矮等。本次活动重点让幼儿感知“高矮”,并能够进行纵向维度上的排序,由浅至深。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知概念从而进入活动,然后进行初步的尝试排序,逐渐进入深层次的自主学习排序,环环紧扣,充分让幼儿感受到物体“高矮”的秘密,教师在各个环节中及时的是对幼儿经验的提升。最后给幼儿一个探索发现的空间,让幼儿将排序的兴趣继续延续,从而提升孩子的观察能力。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区分物体的“高矮”。2.在不同数量的基础上学习按高矮规律进行排序。3.对有趣的数学排序现象产生兴趣。活动准备:操作纸板人手一张(上面贴有双面胶),操作卡片人手一份(美工第11页,活动前剪好);高矮不等的瓶罐四组,分别为:三个一组两份,四个一组一份,五个一组一份。重点:幼儿能够按照物体的高矮特征,从高到矮或是从矮到高进行排序。难点:在排序物体的“量”有所增加的基础上,仍然能够进行高矮排序。活动过程:一、游戏:高瓶子矮瓶子,为幼儿做好概念的铺垫。师:宝贝们!熊宝宝那个高高的瓶子和矮矮的瓶子都不见了,你们见到过吗?谁记得高高瓶子的样子,请你学一学。谁记得矮矮瓶子的样子,也请你学一学。二、自由探索瓶罐的玩法,尝试排序。师:我这里有几个瓶子,不知道哪个是高的,哪个是矮的?请你帮忙分一分。1.请个别幼儿找一找指定要求的瓶子,集体做确认。2.教师邀请幼儿用瓶罐尝试排序。①请幼儿第一次尝试排序。师:我又请来了一个瓶子,我们一起数数看现在有几个瓶子了?(三个)谁会给他们排排队呢?你是怎么排的?谁排最前面,谁排最后面?②再次请幼儿排序,并与上一组排好的瓶罐作对比,寻找相同或不同之处。师:我这里还有一组瓶子,谁会给它们排出跟它(指前一组排好的瓶子)不一样的队伍呢?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排的?:原来排队可以随意排,还可以按照物品的高矮顺序来排排队,这样的排队方法叫做按高矮排序,这样可以让我们的队伍看起来更整齐,更漂亮。三、提升经验,学习排序。1.教师示范操作排序,幼儿观察交流。①从矮到高排序。师:老师这里有许多高矮不同的瓶罐,我要找出最矮的瓶子,把它排在第一个,谁来帮帮我?(后面的依次类推)②从高到矮排序。(可以请个别幼儿操作)2.根据幼儿的经验给予不同量的瓶罐组合(4个,5个),并进行排序。师:我这里还有许多瓶瓶罐罐,谁愿意来挑战一下,给他们也按高矮排排队呢?3.经验迁移:请5个高矮差距较明显的幼儿作为示范,其余幼儿对其进行高矮排序。不仅仅是瓶瓶罐罐、小朋友可以按照高矮排序,还有许多东西,只要它们高矮不同,都是可以进行排序的'。四、加深认识,练习排序。1.幼儿操作桌面排序材料,教师巡回指导。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高矮不同的瓶罐卡片,请你轻轻的回到位置上也给它们按高矮排排队吧!2.教师邀请个别幼儿(操作正确的与操作错误的)讲述自己的操作经验,其余幼儿将自己的操作结果与之作对比。师:你是怎么排序的?谁排第一个?谁排最后一个?五、感受排序的多样性,如:大小、胖瘦等。1.瓶罐除了有高矮不同还会有哪些不一样呢?让我们来听听、唱唱《瓶子瓶子倒下了》你就知道了。2.教师与幼儿随音乐做歌曲表演结束活动。延伸活动:1.投放高矮不等的瓶罐、积木等至区域活动中,供幼儿继续练习。2.其他特征不同的物品供幼儿探索,如:大小不等的瓶罐、粗细、长短不同的物品等,一种特征一组摆放好,请幼儿探索排序。瓶瓶罐罐教案9活动目标:1、孩子们能够积极快乐的在区角里玩。2、学习利用一些辅助材料装饰废旧的花瓶。3、孩子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活动准备:废旧瓶子、橡皮泥、彩绳、水彩笔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在装饰废旧瓶的过程中,学习寻找快乐。活动难点: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瓶子)那么,你觉得这些瓶子漂亮吗?2、你有什么好办法让瓶子变的漂亮点呢?(幼儿发表)教师小结:原来让瓶子变漂亮有这么多办法啊,那么今天就让瓶娃娃和我们做游戏。3、观察打扮瓶娃娃的幼儿是否会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教师给予适时的.帮助或者引导。二、结束游戏,评价游戏1、整理玩具,结束游戏2、今天小朋友为瓶娃娃作什么了?那么你的瓶娃娃变的怎么样了?我们可以把这个漂亮的瓶娃娃送到哪里去?3、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瓶瓶罐罐教案10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探索更多的方式、方法,使瓶(罐)子发出更好听的声音。(2)使幼儿感受到音乐就在自己的身边,许多物品都可以成为乐器。(3)引导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蕴藏在其中的科学知识。活动准备:活动材料准备:1、请幼儿自备各种常见材质(如:铁制、塑料、玻璃、纸制……)的瓶子或罐子若干。2、教师提供各种辅助瓶子发声的工具和材料(如:筷子、勺子、铅笔、大米、小石子、沙子、豆子、水、透明胶带、绳子……)若干。3、各种大小不等的纸箱、盒子;各种厚薄、质地不同的纸张若干。幼儿能力知识准备:幼儿已进行过《会唱歌的瓶子》活动。活动建议:1、先请每位幼儿自选一种瓶(罐)子当乐器,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演奏方法,跟随音乐演奏节奏乐。2、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分别用手、筷子敲击某种瓶(罐)子,请幼儿猜猜是那种瓶(罐)子发出的声音。教师可引导幼儿思考:“用手和用筷子敲击瓶(罐)子后,发出的声音一样吗?”3、教师出示部分辅助工具与材料,引起幼儿思考:“想办法让这些东西与瓶子结合起来,使瓶子唱出更美妙的歌声。”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启发幼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使瓶子发出各种声音和节奏型。(1)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敲击瓶子的不同部位,仔细听一听,声音一样吗?哪个声音较高?那个声音较低?(2)引导幼儿将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材料装进瓶中敲击或摇晃,试一试声音会变化吗?变高了还是变低了?(如:将水注入几个玻璃瓶中,用筷子敲一敲,看看水多的瓶子声音较高还是水少的瓶子声音较高呢?)(3)引导幼儿把瓶子捆(粘)在一起,用筷子刮一刮,听听是什么声音?(4)引导幼儿把薯片罐子由低到高排列在一起,用筷子按顺序敲一敲,声音是怎么变化的`?5、请创造出不同声音或不同节奏型的幼儿逐个表演自己的操作方法。使幼儿感受变化多样的音色、音高和节奏。6、出示各种纸张、纸箱、盒子,启发幼儿分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使它们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型,并请个别幼儿展示。7、请幼儿找找自己身边还有那些物品也会唱歌。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敲敲活动室内的其它东西。(如:桌子、椅子、玩具、门、窗、黑板、柜子、地板……)了解不同的物体经过敲击后都能发出声音,它们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要动脑筋,身边的很多物品都可以成为乐器。瓶瓶罐罐教案11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同瓶瓶罐罐的形状、颜色、材质等特征,并学会对其进行简单的分类。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瓶瓶罐罐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二、教学准备各种形状、颜色、材质的瓶瓶罐罐(如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等)。彩色纸、剪刀、胶水、彩笔等手工材料。相关的图片或绘本,用于引入话题和拓展知识。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瓶瓶罐罐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在哪里见过这些瓶瓶罐罐?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探索与发现(10分钟)将各种瓶瓶罐罐摆放在活动区域,让幼儿自由观察、触摸、比较。教师引导幼儿关注瓶瓶罐罐的形状、颜色、材质等特征,并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分类游戏(10分钟)教师根据瓶瓶罐罐的某种特征(如材质、用途等)提出分类要求,让幼儿尝试将瓶瓶罐罐进行分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理解分类标准,并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合作。创意制作(1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用瓶瓶罐罐制作的手工作品,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提供手工材料,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瓶瓶罐罐进行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分享与交流(5分钟)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这些作品用于实际生活中(如装饰房间、制作玩具等)。总结与延伸(5分钟)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亮点,强调瓶瓶罐罐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延伸活动: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废旧瓶瓶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