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女娲造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_第1页
第23课《女娲造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_第2页
第23课《女娲造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_第3页
第23课《女娲造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_第4页
第23课《女娲造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女娲造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3、女娲造人

教材分析

《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语言清新、质朴,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女娲是在一种极自然的、无意识的状态下萌发了造人的念头,带有原始洪荒时代的稚拙与朴素。读者通过字里行间,仿佛看到女娲本身就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并非一个神。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神话的特点,了解原始先民关于人类起源的想象力的解释,寄托了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和对人类诞生的欢欣与愉快。这种神话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有助于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的欲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联想、想象能力。

核心素养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由此可知,神话带有

浓厚的幻想色彩,是先民解释世界的尝试,“女娲造人”的传说也是如此。课文所讲的这个故事,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过程,表现了先民对人类来源的好奇、求索精神。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感受课文大胆新奇的想象,注意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深对神话的了解。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揣摩其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学习神话创作的写法,尝试进行创作或改编。3.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基于文本的女娲形象分析,认识女娲的人性与神性,体会文中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难点

1.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观及父对子的殷切期望。

2.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熏陶,学会保持平和的心态,潜心学习,提高修养。教学突破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内容有趣,体现了神话艺术永久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然后加以点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想力,可通过观看视频来拓展想象力,观看图片培养说话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方法等做另一种推测,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教学时,教师可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

—1—

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趣引思

大屏幕出示“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有趣话题,引出同学对此问题的理解和想象,生答: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基督教的上帝创造了人、中国的女娲造人……接着,打出课题《女娲造人》,辨析8幅中国古代神话图,指出名称(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生答: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捏土造人的神奇。

二、认识作者及神话

作者;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

神话: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由此便产生了童话。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同时,这种奇特的想象也创造了古代的神话故事。

三、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

2.积累生字新词。

荒凉寂寞蓬勃疲倦莽莽澄澈掺和非凡气概

灵敏泥潭绵延神通广大灵机一动眉开眼笑

3.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写女娲决定在天地间创造像自己一样的生物。第二部分(5~16自然段)写女娲造人的过程、方法。

第三部分(17~18自然段):写女娲想出使人类繁衍的办法——男女结合。4.大屏幕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小故事的译文,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

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

—2—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比较课文与《风俗通》中的短文,研讨课文中哪些情节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解题思路:先从文章中标出神话故事中的内容,其余就是丰富补充的内容。

明确: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的情节,如,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其中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见作者的想象力。

四、熟读课文,走进文本

1.自由朗读课文,绘声绘色讲述课文(播放背景音乐,看图片说故事),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探究阅读。

美好的故事不能浅尝辄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神话中想象的焦点——女娲。讨论:结合文中想象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完成句式:女娲是一个的人。

教师参考提示: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有伟大的神力…再问: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她是借助什么创造的

明确:想象。

3.结合女娲形象,结合具体问题,体会想象的特点。

(1)女娲造人的原因是什么(2)女娲造人的方法有什么明确——-

(1)原因:世间荒凉,可爱的女娲感到孤独,想为世间增添生气。

(2)方法:揉泥造人,撒泥造人。

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才塑造了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

明确:大胆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娲捏土成人、洒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赋予了女娲聪明勤劳、有喜有悲的人性,这样才使得女娲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类社会的情理。所以想象要大胆奇特,却又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不受限制,还要合情合理。

五、归纳升华,拓展应用

1.归纳文章主旨。

提示学生主旨归纳,常用的模式:通过记述了……的故事(过程),表现了……,从而表达了……

明确:这篇文章记述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人类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探索,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所做出的丰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诞生的喜悦之情。

2.拓展思维,试试你的想象力(设计三个情景,可逐一进行,也可选做)。

—3—

情景一:欣赏图片《后羿射日》,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连成一个趣味横生的故事。情景二: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夸父追日》,选择一处情节,写片段。

……夸父拄着杖,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请两三个同学读自己的片段,其他同学评析其中的想象是否符合要求(师生共议)。

情景三:借想象的翅膀,发挥一下你的创造力,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再编一则《女娲造人》的故事,去和袁珂比一比。

3.课堂小结。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大胆合理的想象不仅可以锦上添花,有时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古今中外的神话故事便是“想象"的宝藏,有待大家去开采,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张开想象的双翼自由飞翔。

4.格言共勉。

(1)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亚里士多德

(2)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们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奥斯本板书设计

女娲造人

—4—

造人原因

造人方法

寂寞荒凉

添点生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