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填空题R答案』请用黑色水

笔写在相应的答题卡上,不得超出答题扫描区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A1:27Ct:35.5Se:79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嫦娥六号”上某种涂层材料主要成分是微米级硅化物(如M°Si2、WSi?等),高温氧化后

会生成自修复功能的玻璃态Si°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硅化物属于硅酸盐材料B,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可制备粗硅

c.SiC>2是酸性氧化物D.鸨(W)是耐高温的过渡元素

K答案XA

K解析X

【详析】A.硅化物属于共价化合物,硅酸盐是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

B.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生成粗硅和一氧化碳,可制备粗硅,故B正确;

C.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i。?是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

D.鸨(W)处于过渡元素,具有耐高温的特性,故D正确;

K答案X选A。

2.我市已形成了从萤石(CaFj到高端含氟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包括氢氟酸(弱酸)、含氟聚合

物材料等。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的是()

A.C眄的电子式:[:F:]-Ca2+[:F:]~

B.HF的电离方程式:HFQH++F-

C.四氟乙烯(CB=C耳)的球棍模型:

-ECF—CF^-

D.合成|2”的小分子的结构简式:C^—CF=CE

CF3

(答案』c

K解析H

【详析】A.氟化钙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正确,A正确;

B.HF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正确,B正确;

C.四氟乙烯(CB=CB)的球棍模型中键角应为120。,C错误;

-£-CF—CF^-

寻找|2的单体时,按如图所示恢复双键:

D.,故小分

CF3

子的结构简式:CF,-CF=CF2,D正确;

故选C。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烧B.牛皮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C.油脂水解可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D.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ID

[解析X

【详析】A.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丙烯等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裂解的产物属于小分子

煌,A正确;

B.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动物的肌肉、皮肤、毛发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因

此牛皮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正确;

C.油脂可以看作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过酯化反应形成的酯,因此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

解的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C正确;

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化学式虽然都可以

表示为(CeHioOs)」但不同分子中n的值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D错误;

(答案X选D。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Fe。溶液刻蚀印刷电路板:2Fe3++3Cu=2Fe+3Cu2+

B.用NaOH溶液处理残留的碘水:3I2+6OH-=5F+IO;+3H2O

2+

C.用醋酸除试管内壁的Mg(OH)2:2H+Mg(OH)o=Mg+2H2O

D.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C)2:SiO)+C02+H20=H2SiO3+co^

K答案UB

k解析X

【详析】A.Cu与FeCb溶液反应生成CuCk和FeC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Fe3+=Cu2++2Fe2+,A项错误;

B.1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i、NaKh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12+60匹=51-+10£

+3H2O,B项正确;

C.醋酸属于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以化学式保留,醋酸与Mg(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CH3COOH+Mg(OH)2=2CH3COO-+Mg+2H2O,C项错误;

D.硅酸钠溶液与足量CO2反应生成HzSiCh和NaHCC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

+2H2O+2CO2=H2SiO3i+2HCOj,D项错误;

[答案》选B。

5.光电池材料硒(Se)的一种制备原理为:SeO2+2SC>2+2H2O=Se+2H2so广设NA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2gSeC>2中原子总数为0.3NAB.标准状况下,IIZLSO2中质子数为32NA

C.3.6gH?O中共用电子对数为0.4NAD.生成ImolHzS。,时,转移电子数为4NA

K答案UC

[解析X

【详析】A.22.2gSeO0的物质的量为…22.2g\=0.2mol,则所含原子总数为

lllg/mol

0.6NA,A错误;

B.ImolSO2中含有32moi质子,则标准状况下,1IZLSO2的物质的量为

11.2L

=0.5mol,所含质子数为16NA,B错误;

22.4L/mol

水分子中含有2mM共用电子对’则3融应。物质的量为3丽6g扁=0.2m°l,

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0.4NA,C正确;

D.该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从S。?中+4价升高到H2s。4中的+6价,则生成ImolHzSOd

时,转移电子数为2NA,D错误;

k答案》选C。

6.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氨水:Cu2\Mg2+、SOjB.凡。?溶液:Na+、K+.SO:

C.H2sO3溶液:Ca2\Ba2+、C「D.FeC^溶液:K\Na\SCN

K答案Xc

K解析X

【详析】A.氨水会和镁离子、铜离子生成沉淀,故A错误;

B.112。2溶液会和亚硫酸根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C正确;

D.三价铁离子和硫鼠根生成硫氧化铁配合物,故D错误;

k答案》选C。

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由小分子X、Y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M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M为乙酸

B.反应过程中有C-H键的断裂和形成

C.①—②过程属于吸热反应

D.由X、Y生成M的总反应原子利用率小于100%

(答案』A

K解析H

[祥解X由图可知,X、Y、M分别为甲烷、二氧化碳和乙酸,该反应CH4+CO2催化剂>

CH3coOH,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是放热反应。

【详析】A.根据分析,X为甲烷,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M为乙酸,A正确;

B.反应过程中有C—H键的断裂,没有C-H键的形成,B错误;

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C错误;

D.根据分析,总反应为CH4+CO2催化剂>CH3co0H,原子利用率为100%,D错误;

故选Ao

8.紫苏叶中的紫苏醇可抑制肿瘤发生,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紫苏醇的说法错误

的是()

A.含有两种官能团B.分子式为

C.能使澳水、高锌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K答案工D

K解析X

【详析】A.该分子中含羟基和碳碳双键,共2种官能团,A正确;

B.分子式为CJOH16。,B正确;

C.该分子中含羟基和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锌酸钾溶液褪色;含碳碳双键,能使澳水褪

色,C正确;

D.该分子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

故选D。

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甲烷中的乙烯B.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C>Si

k解析n

【详析】A.乙烯和高锯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故A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HC1也能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

沉淀,所以干扰实验,且HC1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不能实现实验目

的,故B错误;

C.相同钠块分别和乙醇、水反应现象不同即可比较二者羟基中氢原子活性,故C正确;

D.制取乙酸乙酯需要加入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故D错误;

[答案X选C。

10.如图为硫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可用BaC)溶液检验f是否变质

C.工业上可通过b->c-d->e制备e

D.将c通入。的溶液中会产生淡黄色沉淀

k答案』B

K解析X

(祥解》根据“价一类”二维图可知,a为H2S,B为S,C为SO2,d为SO3,e为

H2so4,f为亚硫酸盐;

【详析】A.c是S0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A正确;

B.f是亚硫酸盐,变质后生成硫酸盐,亚硫酸盐和硫酸盐都能与BaCU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沉淀,故不能检验f是否变质,故B错误;

C.工业上可以通过SfSO2fSO3-H2SO4流程制备H2sO4,故C正确;

D.将SO2通入H2s的溶液中,两者发生归中反应生成单质硫,故D正确;

K答案X选B。

11.金属A1、海水及。2组成的电池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为正极B.紧邻b电极区域的海水呈碱性

C.海水中的C「向b电极移动D.若108gAi参加反应,消耗的。2为67.2L

k答案1B

K解析H

(祥解X金属A1、海水及其中的溶解氧可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A1发生失电子的氧

化反应生成AF+,则a电极为负极,b电极为正极,负极反应式为Al-3e=AF+,正极反应

式为O?+4e-+2H2O=4OH-,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过导线移向正极,据此分析解

答。

【详析】A.由分析可知,b为正极,故A错误;

B.b电极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O?+4e-+2H2O=4OH;产生氢氧根,故紧邻b电极区域的

海水呈碱性,故B正确;

C.阴离子向负极移动,a为负极,故氯离子向a极移动,故C错误;

D.没有说明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消耗的。2的体积,故D错误;

k答案》选B。

12.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4moiHz和ImolBaSO,固体,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反应:

BaSO4(S)+4H2(g)^BaS(s)+4H2O(g),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

B.n点:H?的气体体积分数为10%

C.曲线a为n(H2。)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D.若BaSO4改为2mol,则反应更快达到平衡

[答案XD

K解析H

[[祥解工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反应前后氢气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和为4mol,故

a为H2O(g)o

【详析】A.m点:再充入H2,反应物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A正确;

B.n点:H2的物质的量为0.4mol,根据分析,气体总物质的量为4mol,故氢气体积分

数为10%,B正确;

C.根据分析,曲线a为n(H2。)随温度的变化曲线,C正确;

D.BaSO4为固体,不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达到平衡时间,D错误;

故选D

13.碘及其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染料等领域,工业制L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

Ag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2Ag++Fe=2Ag+Fe2+

B.Ag与硝酸反应后的产物可循环使用

C.“氧化”时通入过量的C"会降低L的产率

D.“萃取”时可选用CC14或苯作萃取剂

k答案XA

K解析X

K祥解X净化除氯后含r海水中加入AgNCh溶液,生成Agl悬浊液;过滤出悬浊液,加入

Fe粉,与Agl发生反应,生成Ag和Be/2;通入Cb,与Be/2反应,生成FeCb、12,氧化

液经过萃取分液,蒸储得到12。

【详析】A.根据分析,转化时Fe粉与Agl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AgI+Fe=2Ag+Fe2++2F,A错误;

B.Ag与硝酸反应后的产物为硝酸银,可在富集工序循环使用,B正确;

c.“氧化”时通入过量的C%能将L氧化,会降低区的产率,c正确;

D.匕在CCL或苯中溶解度大于在水中溶解度,“萃取”时可选用eel4或苯作萃取剂,D

正确;

故选Ao

14.某种用于药物合成的化合物A,由原子序数小于20且依次增大的X、Y、Z、Q、W

五种元素组成,Z与Q同主族,W的焰色为浅紫色。A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Z

II

XY

r\/\丁

W+YQ

L/\」

XX

A.简单离子半径:Q>WB.Y3X8的一氯代物有三种

C.热稳定性:X2Z>X2QD.W2Z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答案XB

K解析X

(祥解XX、Y、Z、Q、W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不超过20,Z与Q同主族,W

的焰色为浅紫色,W为K元素;化合物中Z形成2个共价键,则Z为O元素、Q为S元

素、W为K元素;Z只形成1个共价键,Y形成4个共价键,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为H

元素、Y为C元素,以此来解答。

【详析】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O元素、Q为S元素、W为

K元素;

A.S2-与K+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S2-的核电荷数小,半径大,故A正确;

B.C3H8有两种等效氢,一氯代物有2种,故B错误;

C.O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稳定性H2O>H2S,故C正确;

D.K2O2中既有离子键也有共价键,故D正确;

[答案X选B。

15.实验室在800℃条件下由TiO?制备TiN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其中装置③

中有N2生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管式炉

WffffffffffffffA

L棉&

盛TiC)2的瓷舟iI

CaCl,^^^^

试齐IJX[2

③④

A.装置①中的生石灰可换成NaOH固体

B.装置②中的试剂X可以用碱石灰

800℃

C.装置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TiO2+8NH36TiN+12H2O+N2

D.装置④中CaCL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③

K答案UD

K解析H

[祥解》装置①是氨气的发生装置,②为氨气的干燥装置,可以用碱石灰干燥氨气,装置

③中NH3与Ti。?反应生成TiN,装置④中CaCL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产生的H2O和剩余的

氨气;

【详析】A.NaOH固体也能吸收氨水的中的水,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产生氨气,故生

石灰可换成NaOH固体,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试剂X可以用碱石灰,故B正确;

800℃

C.装置③中NH3与Tie)?反应生成TiN,化学方程式为6TiC)2+8NH3'^=

6TiN+12H2O+N2,故C正确;

D.装置④中CaCb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产生的HzO和剩余的氨气;故D错误;

[答案》选D。

16.用0.0216mol-LTC)3溶液进行臭氧的分解实验。在不同的PH和温度(T)条件下,。3的

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PH

t/min\3456

2030123116958

301581084815

503126157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其他条件相同时,酸性越强。3的分解速率越慢

B.室温下,很难在NaOH浓溶液中稳定存在

11

C.T=3(TC、pH=6时,v(O3)=0.0072mol-L7-min

D.O3的分解速率:v(30℃>pH=7)>v(40℃>pH=5)

[答案工C

k解析》

【详析】A.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相同时,pH越小,酸性越强,时间越长,的

分解速率越慢,故A正确;

B.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出,pH越大,碱性越强,时间越短,。3的分解速率越快,。3很

难在NaOH浓溶液中稳定存在,故B正确;

C.在T=3(TC、pH=6时,。3的分解速率为

0.0216mol-LTx0.5

:0.0072mol-I71-min-1故C错误;

15min

D.40℃>pH=5时间大于15min,30℃>pH=7时间小于15min,时间越短,速率越

快,v(30℃>pH=7)>v(40℃>pH=5),故D正确;

k答案X选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无水A1CL在有机合成中可作为催化剂而被广泛应用。工业上可用氧化铝精矿粉、焦炭、

氯化剂(等)为原料制备无水。

Cl2,COC12AICI3

(1)A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一,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符号为。

(2)高温条件下,将CL通入氧化铝精矿粉和焦炭粉混合物中,可制得A1CL粗品,同时

生成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的部分性质。

①通入一定量C"后,取下A中试管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o

②该实验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碘,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o

(4)COCL分子中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为-n

(5)CIO?是比C"更安全高效的氧化剂。工业上可用CIO?把废水中的Mn?+转化为

Mn。2沉淀除去,氯元素被还原为最低价,若废水中Mn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O.Zmol.L-1,则13.5gCK)2可以处理该废水的最大体积为一L。

(答案X(1)①.第三周期IIIA族②.

(2)A12O3+3C+3C12—2A1C13+3CO

(3)①.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上层为黄色

②.C1和I是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I>C1,原子得电子能力Cl>1,元素非金属性Cl>1

(5)2.5

K解析工(1)A1是13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IIIA族,CI是17号元素,中

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符号为:;C1,(答案』第三周期mA族、;;C1;

(2)高温条件下,将Cl2通入氧化铝精矿粉和焦炭粉混合物中,可制得AlCk粗品,同时

高温

生成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I2O3+3C+3cl2^2A1CL+3CO,k答案』

高温

A12O3+3C+3C122A1C13+3C0;

(3)①通入一定量Cl2后,取下A中试管,氯气可以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振荡,

碘单质会溶于四氯化碳,少量氯气在水层为黄色,所以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分层,下层为紫

红色,上层为黄色,②该实验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碘,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C1

和I是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I>C1,原子得电子能力C1>I,元素非金属性C1>I,K答

案』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上层为黄色、C1和I是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I>C1,原子

得电子能力C1>I,元素非金属性C1>I;

(4)COCL分子中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为小;有,k答

(5)CIO?和Mn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

2C102+5Mn+12OH=5MnO2J+2CF+6H2O,13.5gC102即0.2mol,再根据化学

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得二价钱离子0.5mol,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T,得

-n0.5mol小__一

体积为V=-=x^——T=2.5L,1答案X2.5o

c0.2mol-L

18.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洋中获取部分资源的流程如图:

I.海水提漠

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Br2的工艺流程如图中虚线框内所示。

(i)往“酸化苦卤”中通入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2)吸收塔中,Er?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Br、NaBrC)3和C。?,则氧化产物与

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o

(3)蒸储塔中加入的物质A为(填“稀硫酸”或“盐酸”)。

II.海水提镁

(4)MgC"粗产品fMg(OH)2步骤中,从生产成本角度考虑加入的碱为(填化学

式)。

(5)用亚硫酰氯(SOCU)对MgC12-6H2。进行脱水时,生成了两种酸性气体HC1和

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I.产品应用

(6)下列关于纯碱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可直接加入面团中做膨松剂b.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

c.是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d.可用于去除餐具表面的油污

1答案X(1)2Br^+Cl2=Br2+2Cr

(2)1:5

(3)稀硫酸

(4)Ca(OH)2

(5)6SOC12+MgCl2-6H2O=MgCl2+6SO2T+12HC1T

(6)cd

K解析工苦卤中通入Cl2可氧化Bf得到单质Br2,用热空气将澳吹出,并用Na2cO3溶液

吸收,发生歧化反应得到含有NaBr、NaBrC^的溶液,在蒸储塔中加入稀硫酸酸化,归中

反应得到单质Bq,最后蒸储分离获得澳产品;MgCL粗产品中加入生石灰,过滤得到

Mg(0H)2沉淀,之后用稀盐酸溶解、浓缩、结晶得到MgCL《H?。,脱水获得无水MgCl2,

最后电解熔融MgCb制得金属镁。

(1)苦卤中通入CU,可以氧化BF得到单质Br2,离子方程式为

2Br+C12=Br2+2Cl-o

(2)吸收塔中,Er?与Na2c。3溶液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aBr、NaBrC)3和CO2,化学

方程式3Br?+3Na2co3=5NaBr+NaBrO3+3CC>2,根据化合价变化,氧化产物为

NaBrO3,还原产物为NaBr,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3)盐酸是挥发性酸,为了避免澳产品中含有杂质,蒸储塔中加入的物质A为稀硫酸。

(4)石灰乳廉价易得,因此从生产成本角度考虑,MgCL粗产品—Mg(OH)2步骤中加

入的碱为Ca(OH)2。

(5)亚硫酰氯极易水解,与水反应生成HC1和SO2两种酸性气体,则SOC"与

MgCl2-6H2O进行脱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SOC12+MgCl2-6H2。=MgCl2+6SO2T+12HC1T。

(6)a.纯碱为Na?C03,受热不发生分解,因此不可以直接加入面团中做膨松剂,a错误;

b.Na?C03碱性较强会引起腐蚀、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碳酸氢钠碱性较弱,可选择碳

酸氢钠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以中和过多的胃酸,b错误;

c.普通玻璃是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为原料,在玻璃窑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制

得的,因此纯碱是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C正确;

d.纯碱溶液显碱性,可用于去除餐具表面的油污,d正确;

K答案H选cd。

19.2023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减污工作。

I.NO、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消除NO*对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一定条件下,用NHj可把NO?还原为无污染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一定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ic和2moiNO?,发生反应:

CH4(g)+2NO2(g)^N2(g)+C02(g)+2H2O(g),n(CH4)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表

所示。

时间/min0510152025

"(CHj/mol2.001.801.501.441.401.40

-1-1

05~10min内NO2的平均反应速率NO2)=mol-L-min1.

②/=nmin时,七v逆(填或“=")。

某物质消耗的物质的量Xi。。%

③达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

某物质起始投入的物质的量

II.工业上将co2转化为燃料CH,可实现节能降碳,涉及的反应为:

4H2(g)+CO2(g)^CH4(g)+2H2O(g)

(3)提高该反应速率的措施有(写出一条)。

(4)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a.V(H2)=4V(CO2)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c.气体密度保持不变d.H2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5)甲烷燃料电池符合绿色化学理念,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正极通入的气体是(填

“(3通”或“。2”),其电极反应式为。

CHJ2

KOH溶液

一定条件

(答案工⑴8NH3+6NO27N2+12H2O

(2)①.0.06>③.30%

(3)加入催化剂、升高温度等

(4)bd

(5)①.O?O2+2H2O+4e-=4OH

(解析工(1)一定条件下,用NH3可把NO2还原为无污染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

8NH3+6NO27N2+12H2O;

(2)①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5〜lOmin内NO2的平均反应速率

1Q_15

-1-1-1-1

v(NO2)=2V(CH4)=-......-mol-L-min=0.06mol-L-min;

2x5

②1=nmin时,还未达到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v正〉v逆;

20-14

③由表格数据可知,20min达平衡,CH4的转化率为:-——-xl00%=30%;

2.0

(3)提高该反应速率的措施有:加入催化剂、升高温度等(任写一条);

(4)a.速率之比始终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n(H2)=4n(C()2)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

等,不能判断放大到平衡状态;

b.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恒容时,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该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气体密度一直不变,不能判断达到化学平衡

状态;

d.H2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说明各物质浓度均不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