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安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安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安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安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安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从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就是读者的联想。《诗经》的作者是在见到雎鸠鸟的关关叫声时,兴起了追求淑女的情意,但读者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却可以联想到爱情的美好。所以“兴”的作用,不仅是作者的感发,也是读者的感发。诗歌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作者的抒情,而且有读者的共鸣。诗歌如果只有作者的感动,而没有读者的感动,那还不能算一首好诗。材料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意象,意象是熔铸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系列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昏”的,这些修饰语加重了萧瑟、黯淡的氛围。小桥、流水、人家本是温馨的场景,但在游子眼中,却更衬托出自己的孤独。古道荒凉,西风凛冽,瘦马疲惫,这一系列的意象生动地表现出了羁旅行役之人的愁苦心情。意境的形成还与诗歌的表现手法密切相关。虚实相生是营造意境的重要手法之一。如李商隐的《锦瑟》,诗中用锦瑟的五十弦象征岁月的流逝,用庄生梦蝶、望帝啼鹃等典故,营造出了迷离恍惚、哀怨凄迷的意境。这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虚),又有现实中无奈的感慨(实),虚实交织,使意境更加深远。1下列关于“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诗歌重视“兴”的作用,“兴”的作用可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来看。

B.作者“见物起兴”,宇宙间的物象和人世间的事象都可能引发作者的感动。

C.读者的联想也是“兴”的作用,读者只能根据作者的感动来产生联想。

D.诗歌要成为好诗,不仅要有作者的感动,还要有能引发读者感动的“兴”的作用。2.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的结果,与意象无关。

B.《天净沙・秋思》通过一系列温馨的意象营造出了凄凉孤寂的意境。

C.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运用修饰语加重了萧瑟黯淡的氛围。

D.《锦瑟》只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营造出了迷离恍惚、哀怨凄迷的意境。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中“兴”的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有深远影响,后世诗歌也注重感发作用。

B.读者在读诗时的联想可能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完全一致,但这也是“兴”的体现。

C.诗歌意象是客观物象与诗人主观感情的融合,不同诗人对同一物象的意象可能不同。

D.只要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诗歌就一定能营造出深远的意境。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4分)5.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典诗歌中“兴”与意境关系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小说《祝福》(节选),完成6-9题。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描写鲁镇年底的热闹气氛,与“我”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背景。

B.鲁四老爷“大骂其新党”,但“所骂的还是康有为”,说明他思想守旧,对新思想极为排斥。

C.“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人们通过各种仪式拜求福神赐福,体现了鲁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我”在鲁四老爷家看到的书籍,如《康熙字典》《近思录集注》《四书衬》等,反映出四叔的迂腐。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我”为叙述视角,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情节,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B.文中对“祝福”仪式的详细描写,既展现了当地的风俗,也为下文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做铺垫。

C.作者用“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等环境描写,烘托出压抑的氛围。

D.小说中“我”和鲁四老爷的对话简洁明了,体现了二人思想观念的冲突,推动了情节发展。8.请简要分析文中“我”的形象特点。(4分)9.文中多次提到“祝福”,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张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我不知其将死,而听之。”张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旧?”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我得与之同饮。”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变乱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将军详察之。”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项王许诺。10.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沛公军霸上军:驻军

B.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

C.张良出,要项伯要:要求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道歉11.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意思是:明天犒劳士兵,给我打败沛公的军队!

B.“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意思是:沛公在崤山以东的时候,对钱财货物很贪心,喜爱美女。

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意思是:谁替大王作出这个计策的?

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意思是:我进入关中,丝毫不敢有所接近。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无伤向项羽告密,项羽大怒,准备攻打沛公,这是鸿门宴的直接原因。

B.范增认为沛公在入关后不贪财货、不恋女色,志向远大,建议项羽赶紧攻打沛公。

C.项伯夜驰沛公军,私见张良,是因为他和张良关系好,想救张良,却被沛公利用。

D.沛公面对危机,虚心向张良请教,表现出他善于用人、能屈能伸的性格特点。13.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变乱也。0.请简要分析刘邦在鸿门宴前的应对策略。(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万里长江滚滚来。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写诗人登高所见,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B.颔联中“无边”“万里”,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意境更加开阔。

C.颈联诗人由写景转为抒情,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写出了自己的羁旅之愁。

D.全诗通过写登高所见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16.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风格的重要特点。请结合这首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曹操以周公自比,表达自己求贤若渴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从古老的《诗经》到唐诗宋词,诗词记录了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人民生活和思想情感。诗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它蕴含着爱国主义情怀,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展现了诗人为国家和民族不惜牺牲生命的高尚情操;它体现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像“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它还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一种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诗词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无不体现着古人的智慧结晶。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瀑布的雄伟壮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无形的“愁”化作有形的江水,巧妙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之情。18.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承B.风貌C.不屈不挠D.结晶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体现着古人的智慧结晶。

B.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无不体现着古人的智慧。

C.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是古人智慧的体现。

D.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20.请根据上文内容,为“诗词在中华文化中的价值”写一段总结性文字,不超过60字。(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①________________,不同地域的茶有着不同的风味。例如,西湖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色泽嫩绿光润,滋味鲜爽甘醇;而云南普洱茶,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②________________,比如,北方人喜欢喝花茶,因为其香气浓郁,能有效抵御寒冷干燥的气候;南方人则多偏爱绿茶或乌龙茶,追求茶叶的清香和鲜爽口感。茶不仅是一种饮品,③________________。文人雅士以茶会友,在茶香中吟诗作画、谈天说地;普通百姓也会在闲暇之余,泡上一杯茶,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惬意。茶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平凡却蕴含深意的事物,一片落叶、一朵小花、一次日出……都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的思考。请以“平凡中的诗意”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C(读者的联想不只是根据作者的感动,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2.C(A项意境离不开意象;B项“温馨”表述错误;D项“只用”过于绝对。)3.D(“只要……就……”说法太绝对,营造深远意境还有其他因素。)4.主要内容:①意境是主客观交融的艺术境界,离不开意象。②以《天净沙・秋思》为例说明意象组合营造意境。③意境形成与表现手法相关,以《锦瑟》为例讲虚实相生营造意境。5.①“兴”是作者见物起兴和读者联想的感发作用,是意境产生的基础。作者因“兴”而创作,意象中蕴含着“兴”的情感。②意境是主客观交融的结果,通过意象组合和表现手法形成,“兴”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意境,产生共鸣,二者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6.D(体现的是四叔的封建礼教思想,“迂腐”不准确。)7.D(文中“我”和鲁四老爷对话不多,不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方式。)8.①“我”是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对鲁镇的封建礼教和旧习俗有一定的认识和反感。②但“我”又有些软弱和逃避,面对鲁镇的压抑氛围,选择离开。9.①结构上,“祝福”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情节紧凑。②内容上,“祝福”是鲁镇的年终大典,和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封建礼教的残酷和冷漠。③主题上,揭示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统治下,像祥林嫂这样的底层人民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深化了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0.C(要:通“邀”,邀请。)0.D(“秋毫不敢有所近”意思是:丝毫不敢占有。)0.C(“却被沛公利用”说法不准确,项伯是出于自身和张良的情谊,沛公只是顺势而为。)

13.(1)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