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提问式培训目录国家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中医护理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常规、方案中医护理技术010203040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1.从事中医护理工作角色2.了解法律法规,知法守法,依规依法执业(管理、临床护理实践)3.掌握护理相关工作原理、流程、规范,正确实施操作中医护理工作指南1.护士为什么要学习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1.执行时间:2010.072.三级结构: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3.护士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三年内≥100小时,达全院护士总数70%4.临床护理实施内容:生活起居、饮食、用药、情志、康复、专科护理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一、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1.发布部门、时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7.32.包括内容7类:针刺、微创、刮痧、拔罐、敷熨熏浴、灸和推拿、灌肠类3.内容:空气通风和消毒、物表清洁和消毒、织物清洗和消毒、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要求、器具的使用和处理、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1.施行时间、签署人:2017.7.1习近平2.本法所称中医药包含:汉族、少数民族(四大民族医药-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族医药等)3.主要内容:中医药服务、中药保护和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的传承和文化传播自然界相互关联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体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2.中医学基本特点①人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②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二、中医药基础理论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3.阴阳相互关系:①对立制约;②互根互用;③消长平衡;④相互转化特性: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无形、兴奋、外延、主动、刚性、方的、山南水北都属于"阳";相对静止、内向、下降、寒冷、晦暗、有形、抑制,内收、被动、柔性、圆的、山北水南属于"阴"整体观念辨证论治1.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现存最早医学理论典籍,确立中医学理论体系;《难经》设难答疑形式解释经络、脏腑、疾病诊法等81个难题;《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临床医学巨著,奠定辩证论治的基础4.五行
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五行相生相克、相侮相乘关系:奇恒之腑五脏1.胆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2.胃为“太仓”,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3.小肠为受盛之官,主受盛和化物,主泌别清浊。4.大肠传化糟粕,吸收津液。5.膀胱为州都之官,主贮尿和排尿。6.三焦为决渎之官,通行元气、疏通水道、运行水谷。二、中医药基础理论生理功能:贮藏精气1.脑(髓海,为元神之府),主精神活动、感觉运动、生命活动2.髓:充养骨骼、濡养脑髓;化生血液3.女子胞(胞宫、子宫):主月经;主孕育胎儿4.骨5.脉6.胆六腑5.藏象学说1.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神志,藏神;在体合脉,华在面;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汗为心之液);与小肠相表里2.肺为气之本,“华盖、娇脏”;;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行水,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与大肠相表里3.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仓廪之官”;主运化、升清;、统血;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4.肝为刚脏,“将军之官”;主疏泄、藏血、生血;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与胆相表里5.肾为先天之本“作强之官、水脏”;藏精;主水,纳气、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与膀胱相表里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运动变化规律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7.病因病机1.特点:季节性、地域性、环境性、相兼性、转化性。2.风邪为百病之长;寒邪伤阳气,寒性凝滞;暑邪伤精耗气多夹湿;湿邪阻遏气机,重浊黏滞;燥邪易伤阴津,伤肺;火邪易伤精耗气;易生风动血,生疮痈疔疖。3.疠气:具传染性的病邪。二、中医药基础理论8.经络
生理功能:联络脏腑,沟通表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1.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2.十二经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3.奇经八脉:任、督、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3.络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邪6.精气血津液精:来源于先天之精、后天之精。气:来源先天之精、自然界清气、水谷精气。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运动形式:升、降、出、入。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血:营养、滋润、养神作用。津液:人体一切正常水液总称;滋润濡养机体;参与化生血液;运载全身之气;排泄代谢产物。诊断10.中医四诊
最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法是舌诊、脉诊1.望:望形态、头与发、五官、皮肤、络脉(3岁内小儿)、排泄物、望舌(舌尖看心肺,两侧看肝胆,中央看脾胃,根部看肾脏;正常舌象淡红舌、苔薄白)2.闻:听声音、嗅气味3.问: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4.切:脉诊部位寸口(分寸、关、尺);正常脉象:平脉(三部有脉,一息四或五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按诊:按肌表、手足、脘腹、腧穴二、中医药基础理论望闻问切9.辨证八纲辨证:阴阳(病症类别)、表里(病位深浅)、寒热(病理性质)、虚实(邪正盛衰)。脏腑辨证:脏病辨证、腑病辨证、脏腑兼证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生活起居整体观念辩证施护传统护理技术护理、预防、保健、康复2.辩证施护三、中医护理3.辨证施护
1.起居有常(顺应四时;睡眠充足;适当锻炼;慎避外邪)2.劳逸适度3.环境适宜(通风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适度)辩证施术、辩证施教、辩证施膳、辨证施药、辨证施养1.中医护理学内涵同病异护:发病时间、季节、地区及机体反应差异或处于疾病不同阶段,同一疾病可出现不同证候,护理方法不同。异病同护:不同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性质的病机和证候,可采取相同方法护理。正护:逆其病变性质而护。“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反护:顺从症状假象的护理。“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情志护理1.影响情志变化因素:社会、环境、病理、个体因素2.情志护理方法:说理开导、顺情从欲、移情解惑、发泄解郁、以情胜情、暗示法、药食法饮食护理中药用药护理1.基本原则:饮食有节,适时定量;合理膳食,不可偏嗜;重视脾胃,注意卫生;辨证施食,相应相宜2.饮食宜忌:疾病、服药、食物搭配、四时饮食宜忌1.中药性能:四气五味—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淡涩);升降浮沉;归经;毒性-有毒、小毒、大毒、剧毒2.中药用药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法。5.中医护理方案框架1、病名(中医病名西医病名)2、常见证候要点3、常见症状/证候施护4、中医特色治疗(物理治疗、特色治疗)5、健康指导(生活起居、饮食指导、情志调理)6、护理效果评价四、中医护理常规、方案4.中医护理常规框架1、病名(中医病名、西医病名);2、概述(定义、病因)3、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疗原则);4、临证护理(病情观察、症状护理要点、术前术后护理)5、饮食护理;6、用药护理;7、情志护理;8、并发症护理;9、健康指导概念: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形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相应体表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技术。重点内容:1.留罐、闪罐、走罐、煮罐、抽气罐法。2.留罐时间10~15分钟。3.凝血机制障碍、呼吸衰竭、重度心脏病、严重消瘦、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及严重水肿等不宜拔罐。概念: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类、砭石类等刮板或匙,蘸上刮痧油、水或润滑剂等介质,在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出现瘀斑,通过疏通腠理,驱邪外出;疏通经络,通调营卫,和谐脏腑功能达防病的中医外治技术。重点内容:1.刮痧板与皮肤之间夹角约为45°2.刮痧顺序一般先头面后手足,先腰背后胸腹,先上肢后下肢,先内侧后外侧3.每部位刮20~30次,局部刮痧5~10分钟。4.刮痧结束后可饮用温水,不宜即刻食用生冷食物,出痧后30分钟内不宜洗冷水澡。2.拔罐1.刮痧五、中医护理技术概念:以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达到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重点内容:1.艾条、艾炷、温针和温灸器灸等数种;麦粒灸、隔物灸(隔姜、隔蒜、隔盐、隔附子饼灸)、悬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2.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和腰骶部、出血倾向等不宜施灸,糖尿病、肢体麻木及感觉迟钝的患者,防烫伤。3.如局部小水泡需处理,;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泡液,用无菌纱布覆盖。3.艾灸法概念: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敷贴到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行气消痞、扶正强身的操作方法。重点内容:1.穴位敷贴时间一般为6~8小时。2.孕妇的脐部、腹部、腰骶部及某些敏感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处都不宜敷贴。3.敷贴部位交替使用,不单个部位连续敷贴。概念:将加热熔解的蜡制成蜡块、蜡垫、蜡束等形状敷贴于患处,或将患部浸入熔解后的蜡液中,利用加热熔解的蜡作为热导体,使患处局部组织受热,达到活血化瘀、温通经络、祛湿除寒的操作方法。重点内容:1.蜡疗部位每次不超过3个,操作时间30~60分钟。2.蜡饼法(表面温度45~50℃);刷蜡法(熔化的蜡液55~60℃);浸蜡法(10分钟取下蜡膜);蜡袋法。3.局部皮肤有创面或溃疡者、体质衰弱、高热、急性化脓性炎症、肿瘤、结核、脑动脉硬化、心肾功能衰竭、出血倾向及出血性疾病、有温热感觉障碍、婴幼儿童禁用。5.穴位敷贴4.蜡疗五、中医护理技术概念:借助泡洗时洗液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浸洗全身或局部皮肤,达到活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等作用的操作方法。重点内容:1.餐前、餐后30分钟内不宜进全身泡浴。2.中药泡洗时间30分钟为宜。3.泡洗过程中,饮用温开水300~500ml。4.全身泡洗(药液温度40℃左右,水位在患者膈肌以下);局部泡洗(40℃药温。)6.中药泡洗概念:中药煎汤或其它溶媒浸泡,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常温或加热,将中药浸泡的敷料敷于患处,通过疏通气机、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操作方法。重点内容:1.湿热敷时间20~30分钟。2.药液温度38~43℃。3.患处有伤口、皮肤急性传染病等忌用中药湿热敷技术。概念:将中药洗剂、散剂、酊剂冷敷于患处,通过中药透皮吸收,同时应用低于皮温的物理因子刺激机体,达到降温、止痛、止血、消肿、减轻炎性渗出的操作方法。重点内容:1.中药汤剂8~15℃,冷敷时间20~30分钟。2.中药冰敷;中药酊剂凉涂法;中药散剂冷敷法(膏贴1小时)。3.阴寒证及皮肤感觉减退的患者不宜冷敷,冰袋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8.中药湿热敷7.中药冷敷五、中医护理技术概念:将中药制成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剂型,涂抹于患处或涂抹于纱布外敷于患处,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的操作方法。重点内容:1.涂抹于患处或涂抹于纱布外敷于患处,范围超出患处1~2cm。2.剂型:混悬液;水、酊剂类;膏状类;霜剂。3.初起有脓头或成脓阶段的肿疡,脓头部位不宜涂药;乳痈涂药时,敷料上剪一缺口,乳头露出。9.中药涂药概念:中药加热后装入布袋,在人体局部或一定穴位上移动,利用温热之力使药性通过体表透入经络、血脉,从而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等作用的操作方法。重点内容:1.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大血管处、皮肤破损及炎症、局部感觉障碍处忌用。2.药熨温度一般保持50℃~60℃,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及感觉障碍者,药熨温度不宜超过50℃。操作每次15~30分钟,每日1~2次。概念:借用中药热力及药理作用熏蒸患处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操作方法。重点内容:1.熏蒸时间约20~30分钟。2.熏蒸前要饮淡盐水或温开水200ml,餐前餐后30分钟内不宜熏蒸。3.熏蒸液43~46℃,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病、妇女妊娠和月经期间慎用。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糖尿病足、肢体干性坏疽者,熏蒸时药液温度不可超过38℃。11.中药热熨敷10.中药熏蒸五、中医护理技术概念: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或穴位导入人体,作用于病灶,达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抗炎镇痛等作用的操作方法。重点内容:1.治疗时间20~30分钟。2.棉衬套浸入38~42℃的中药液,2个电极板相距2~4cm。12.中药离子导入概念: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重点内容:1.按压手法:对压法、直压法、点压法。2.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轮流使用。夏季留置1~3天,冬季3~7天。概念:将小剂量药物注入腧穴内,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操作方法。重点内容:1.局部皮肤有感染、瘢痕、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不宜注射。2.孕妇下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注射。14.耳穴贴压13.穴位注射五、中医护理技术概念:以按法、点法、推法、叩击法等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具有减轻疼痛、调节胃肠功能、温经通络等的操作方法。重点内容:1.推拿宜饭后1~2h,每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朴的音韵》课件
- 《以变革迎接未来》课件
- 2024高铁车站建筑分包商协议范例
- 《公司KPI提取》课件
-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度售楼处物业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合同2篇
- 科研设计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 2024年鱼塘承包养殖产业链并购合同3篇
- 渔业养殖行业技术提升策略
- 《直流稳压》课件
- 2025年上半年上半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中国软胶囊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1月山西、陕西、宁夏、青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政治
- DB3707T 131-2024 城镇居民供热服务规范
- 《广东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试行)》
- 2024北京东城初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 护理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 社区中心及卫生院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分析报告模板
- 年度分析报告格式范文
-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题每日一练(25套打印版)
- 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黑河流域管理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