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盘属于盘套类加工说明书_第1页
转盘属于盘套类加工说明书_第2页
转盘属于盘套类加工说明书_第3页
转盘属于盘套类加工说明书_第4页
转盘属于盘套类加工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说明书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机制3088班目录第一部分工艺设计说明书……………1…………第二部分第130号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第三部分第70号工序刀具设计说明书………………………第四部分第70号工序量具设计说明书………………………第五部分毕业设计体会…………………………第六部分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工艺设计说明书零件图工艺性分析该图有个别地方标注用的是老标准,不符合新标准,图形完整,结构合理,修改后图形如下图:1.1零件结构功用分析转盘属于盘套类加工,是机械中常见的一种零件,一般起支撑和导向作用1.2零件技术条件分析1.2.1尺寸精度:(1)15IT12(2)外圆IT6Ra=3.2μm(3)内孔Ra=1.6μm1.2.2形位精度:(1)A平面对B平面的平行度为0.05(2)孔轴线对A平面的垂直度为mm/0.10(3)侧面导轨的平行度为0.021.2.3表面粗糙度:外圆及上端面Ra=1.6μm;尺寸132mm俩侧面Ra=1.6μm;尺寸234mm俩侧面Ra=3.2μm;A.B平面Ra=0.8μm刮削;圆柱面Ra=3.2μm端面Ra=12.5μm;内孔Ra=1.6μm;孔Ra=12.5μm;导轨上表面Ra=6.3μm;导轨俩侧面Ra=0.8μm刮削结论:圆柱面;内孔;导轨俩侧面及A.B平面;都为重要表面1.3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1).毛坯制造工艺性零件形状较简单,毛坯制造工艺性较好;(2).机加工工艺性各加工表面要求精度较低,所以机加工工艺性较好;(3)刚性零件属于盘类零件且尺寸较小所以刚性比较好;总体来看此零件结构工艺性较好2.毛坯选择2.1毛坯类型因材料为HT200,故毛坯选用铸件2.2毛坯余量确定由各加工表面的经济精度查机械制造技术实训教程表5-4.5-5得:外圆单边余量Z=3mm;端面余量Z=1.5mm;A.B表面余量Z=3mm;导轨上表面Z=1.5mm;2.3毛坯-零件合图草图3.机加工工艺路线确定3.1加工方法分析确定(1).15的加工方法的确定加工方案:铣削公差等级:IT11(2).外圆的加工方法的确定加工方案:粗车——半精车——精车公差等级:IT12IT8IT6粗糙度:12.5μm6.3μm3.2μm(3)内孔的加工方法的确定加工方案:钻——扩——粗铰——精铰公差等级:IT12IT10IT9IT7粗糙度:12.5μm6.3μm3.2μm1.6μm(4)导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加工方案:粗刨——精刨——刮研公差等级:IT12IT9IT7粗糙度:6.3μm1.6μm0.8μm(5)B平面加工方法的确定加工方案:粗铣——半精铣——精铣——刮研公差等级:IT11IT10IT8IT7粗糙度:6.3μm3.2μm1.6μm0.8μm(6)导轨上平面加工方法的确定粗铣(Ra=6.3μm)——精铣(7)A平面加工方法的确定加工方案:粗车——半精车——精车——刮研公差等级:IT12IT9IT7IT7粗糙度:12.5μm6.3μm1.6μm0.8μm(8)端面加工方法的确定粗车(Ra=12.5μm)(9)Φ206上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加工方案:粗铣——半精铣——精铣公差等级:IT11IT10IT8粗糙度:6.3μm3.2μm1.6μm(10)Φ206外圆及D面加工方法的确定加工方案:粗铣——精铣公差等级:IT11IT8粗糙度:6.3μm1.6μm(11)Φ13孔加工方法的确定加工方案:钻——铰3.2加工顺序的安排先加工B、C面为后面精基准做准备,再加工Φ70外圆及A面。然后以这俩个反复为基准加工其余各面。3.3定位基准选择(1)精基准选择:B.C面为精基准(2)粗基准选择:A面与Φ70外圆3.4加工阶段的划分说明粗加工阶段:铣B、C面及导轨上表面;车A面、Φ70外圆及端面,铣Φ206上表面。半精加工阶段:铣B、C面及Φ206上表面;车A面、Φ70外圆;各孔加工;刨导轨面;精加工阶段:铣B面及Φ206上表面;刨导轨面;车A面、Φ70外圆;铣Φ206外圆及D面轮廓3.5主要机加工工序简图20铣粗铣B、C面及导轨上表面X5030A30车粗车A面、Φ70外圆及端面CW616340铣粗铣Φ206上表面X5030A50铣半精铣B、C面及Φ206上表面X5030A60车半精车A面、Φ70外圆CW616370钻钻、铰Φ13孔;钻、扩、铰Φ35孔Z304080刨粗刨导轨面B603285铣精铣导轨上表面X5030A100铣精铣B面及Φ206上表面X5030A110刨精刨导轨面B6032120车精车A面、Φ70外圆CW6163130铣粗、精铣Φ206外圆及D面轮廓XKA5032A4.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4.1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确定外圆加工工艺路线工序公差工序余量基本尺寸工序尺寸铸造0.876760.8粗车0.19472半精车0.0461.870.2精车0.020.2Φ70内孔加工工艺路线工序公差工序余量基本尺寸工序尺寸铸造000钻0.1634Φ34扩0.10.75Φ34.75粗铰0.0390.18Φ34.93精铰0.0270.07Φ354.2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确定精铣B面保证15尺寸链:15=35.4—A即A=20.4;0=0—EI即EI=0;—0.16=—0.1—ES即ES=0.06;所以A=5.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1)选择机床:由于该零件外形尺寸比较小,又是中批量生产要求精度也不高,选用普车CW6163,铣床由于是立铣根据零件外形尺寸选择X5030A,数控铣床选择XKA5032A,钻床选用Z3040,刨床选择B6032;(2)选择夹具:都用专用夹具;(3)选择刀具:标准90º外圆车刀、专用刀具、铣刀、12、Φ34标准锥柄麻花钻(4)选择量具:因为是中批生产采用通用量具、和专用量具;6.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在此以粗车Φ70处外圆为例加工材料HT200,=220~241Mpa铸件有外皮,加工要求车削后表面粗糙度Ra=12.5车床用CW6163(1)选择刀具1)选择90°外圆车刀2)由于CW6163的中心高为300,故选刀杆尺寸BXH=20mmX30mm,刀片厚度为8mm。3)粗车带外皮的铸件毛坯可选择YG6硬质合金4)前面=9°后角=6°~8°、=90°=12°、=0°(2)选择切削用量1)确定切削深度a由于粗加工余量仅为2mm,可在一次走刀内完成故a=2mm。2)确定进给量f根据表5-59在粗车灰铸铁、刀杆为20mmX30mma3以及工件直径为70mm时选f=0.8mm/r。3)选择车刀磨钝标准及寿命,根据表1.9,车刀后面的最大磨损量取为1mm,车刀的寿命为60min.4)确定切削速度根据表2-41HBS=200~219a=2mmf=0.8mm/r时v=72m/min。由表2-42查的:刀具寿命修正系数为1,由表2-43查的:工件材料修正系数为0.72,由表2-47查的:主偏角修正系数为0.73,故计算出的切削速度为:v=72x1x0.72x0.73=37.8m/min,即n===172r/min选150r/min主轴转速范围为6~800r/min故满足,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v=33m/min5)检验机床功率:查表得a=2mmf=0.8mm/minv=33m/min时p=2.9KW系数查表得:KF=0.89P=2.9X0.89=2.58KWCW6163机床的最大允许为11KW,故满足可一直在CW6163上加工。最后确定车削用量为:a=2mmf=0.8mm/minv=33m/minn=150r/min(3)计算基本工时;Tb===0.67min,Ta=1min,Ts=2%x1.67=0.033minTr=2%x1.67=0.033min所以T=Tb+Ta+Ts+Tr=1.74min

第二部分130号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由于该工序尺寸为自由公差,故精度不是很高。2.定位方案确定(1)理论应限制自由度数5个,实际限制6个。(2)定位方法:采用A面、Φ70外圆和Φ13孔定位。3.定位元件确定(1)选用一面、一孔、一销(2)定位图4.定位误差分析计算(1)由外圆尺寸,查表3-2,表6.2可得;定位孔与工件的配合要求为:H7/h6即定位孔孔径为。(2)基准不重合误差:该定位基准重合,故=0(3)定位副不准确误差=1/2(-)=1/2(70.03-69.98)=0.025(4)定位误差:=+=0+0.025=0.025(5)检验:由于该工序尺寸为自由公差,所以该定位机构合理。5.夹紧方案及元件确定(1)沿内孔轴向夹紧(2)组成:螺母、开口垫圈、夹具体(3)要求:用双螺母且螺母外接圆直径应小于工件内孔直径(4)夹紧图6.夹具总装草图

第三部分第70号工序刀具设计说明书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孔,Ra=1.6um。孔的极限偏差为:ES=0.027EI=0;由表3-2查得孔标准公差等级为IT72.刀具类型确定此道工序保证的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可用塞规测量,因此可用高速钢锥柄机用铰刀3.刀具设计参数确定序号项目数据来源或计算公式采用值1结构形式锥柄焊接机用铰刀2刀具材料切削部分W18Cr4V柄部:45钢3几何角度查表3-21得:导锥角Φ=45º,刃倾角λs=0º,后角Ap=10º,前角γp=0º,主偏角Kr=50Kr=50,Φ=450λs=0ºAp=100γp=004铰刀直径公差d0=Dw=35按GB4246-8规定G=0.35IT=0.35x0.027=0.009d0=35G=05铰刀直径极限尺寸及铰刀直径标注d0Max=DwMax-0.15IT=(35+0.027)—0.15x0.027=35.023d0Min=d0Max-0.35IT=35.023—0.35x0.027=35.014计算得:查表3-2得:,取d0Max=35.023d0Min=35.0146倒锥量及倒锥尾部直径表3-1:倒锥量为0.05~0.07,取0.06d01=d0-倒锥量=-0.006倒锥量0.067切削部分前端直径表3-1:d02=d0-(1.3~1.4)2=35-1.3x(35-34.93}=34.909d02=34.9098齿数式(3-3-5):Z=1.5+(2~4)=11查表得:3-3Z=10Z=109齿槽及齿形参数B型圆弧齿背查表3-4得:F=1.5,R=15,r=1,ba1=0.4F=1.5,R=15,r=1,ba1=0.410前倒锥L3切削部分L1圆柱校准部分L2工作部分l2

圆弧半径r焊接长度l查表3-5得:L3=(1~2)mm,取1.5mmL1=(1.3~1.4)AcotKr=1.4x0.035xcot5º=0.56mmL2=(0.25~0.5)d0=0.5x35=17.5mm,取18mmL=(0.8~3)d0=2.5x35=87.5mm,取88mmLc=L+(4~6)=88+6=94mmr=0.5~1.5,取1mmL1=0.56mmL2=18mmL3=1.5mmr=1L=88mmLc=94mm11总长L颈部直径d03莫氏锥号中心孔查表3-6得:L=320mmd03=25mm莫氏4号A型不带护锥中心孔L=320mmd03=25mm莫氏4号A型不带护锥中心孔4.刀具工作草图

第四部分第70号工序量具设计说明书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孔:孔的极限偏差为:ES=0.027EI=0;由表3-2查得孔标准公差等级为IT72.量具类型确定测量孔,选用塞规3.极限量具尺寸公差确定(1)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表6-1查出工作量规制造公差T和位置要素Z值,并确定形位公差制造公差T=3μm位置要素Z=4μm形位公差=T/2=1.5μm(2)计算工作量规的极限偏差:孔用塞规:通规:上偏差=EI+Z+T/2=(0+0.004+0.0015)=+0.下偏差=EI+Z-T/2=(0+0.004-0.0015)=+0.磨损极限=EI=0mm止规:上偏差=ES=+0.下偏差=ES-T=0.027-0.003=+0.024mm4.极限量具尺寸公差带图5.极限量具结构设计

第五部分毕业设计体会随着毕业日子的临近,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好长时间的奋战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由于我是提前毕业去工作的所以在单位我在搞设计时只有我自己想办法,还有实在不会了在咱们的毕业设计平台上向老师问问题,非常感谢机械系的老师们及时的设计了咱们的平台还有及时向平台上传东西的各位老师,如果没你们的资料我的设计还不知道咋搞。我的心得也就这么多了,总之,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终于做完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