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第14讲课题1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含解析_第1页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第14讲课题1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含解析_第2页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第14讲课题1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含解析_第3页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第14讲课题1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含解析_第4页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第14讲课题1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题1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必备学问·自主排查学问点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形成(1)标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实行。(2)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②选举产生了中心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③确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接受公元纪年。2.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依据(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实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大会确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2.标记(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同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旺盛。2.依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心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行使自治权利。满意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同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学问点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了保障。3.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来,社会秩序遭到严峻破坏。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制定法制建设方针: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2.平反冤假错案:为刘少奇平反昭雪,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3.加紧立法工作:1982年修订宪法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与民主党派关系:1982年确立“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2.民族工作: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3.基层民主建设: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推动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学问点三祖国统一大业(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背景: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接受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提出:20世纪80年头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3.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二)香港、澳门的回来1.香港回来(1)经过①1982年,中英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②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③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复原行使主权。(2)意义①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②为澳门问题的解决供应了胜利的范例。2.澳门回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复原对澳门行使主权。(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2.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沟通。3.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沟通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4.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5.2005年,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和平之旅”访问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6.2008年,两岸干脆通邮、通航、通商最终实现。[误区警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的易错点(1)新中国的成立标记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起先,三大改造的完成标记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政治协商会议,后者是前者的存在形式。(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5)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自治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构图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信息提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三大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概念阐释]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见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学问延长]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显明特色(1)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核心力气:中国共产党。(3)经济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4)方式、步骤:逐步扩大基层民主。(5)重点、次序: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构图解史]“一国两制”的宏大构想“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特殊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构图解史]祖国统一大业[特殊提示]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区分(1)港澳问题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的问题,涉及国际关系问题。(2)台湾问题是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当前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岛内“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关注新教材新观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结束了中国人民长期受压迫和剥削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子。(2)从根本上变更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建了前提条件。(3)中华民族起先以崭新的姿态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2.新中国的历史分期历史分期历史年头阶段特点过渡时期复原时期1949~1952年复原经济巩固政权改造时期1953~1956年三大改造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年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严峻破坏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年停滞不前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3.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的斗争(1)全国基本解放:至1950年夏,基本上歼灭了大陆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2)土地改革:将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推广到全国,到1952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持续两千多年的地主土地全部制,建立农夫土地全部制,土地归农夫个人全部,农夫向国家交“公粮”。至此,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3)抗美援朝:中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经过多次谈判后,最终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4)镇压反革命:肃清了国民党隐藏在大陆的特务及反对新生政权的各种反动组织。4.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5.通过新宪法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复原和发展,1982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记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关键实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学术前沿]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史学新论]新中国建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化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思维激活]史料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2.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创新[史学新论]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确照搬过苏联模式,但在一些基本政治制度方面却从未照搬过苏联模式,恰恰强调要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例如:在选举方式上,1953年选举法规定:干脆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无记名投票与举手表决相结合,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几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等。正是这些敏捷变通方式适应了当时国情下的民主选举之需。——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思维激活]史料反映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的主要形式:干脆选举和间接选举结合;无记名投票和举手表决结合;城乡代表所代表的人数不平衡。这些特点的产生是基于中国国情:地广人多;交通不便;人民受教化程度低;城乡发展不平衡;民主基础比较薄弱等。[考题研析][2024·浙江卷4月,14]请看下图报影,下列选项中对该报章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北京这个千年古都成为人民政权的首都B.北京市人大、政协等相关政权组织已经产生C.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D.该消息标记着“北平”正式更名为“北京”命题立意以“北平”改为“北京”的报影,敏捷考查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时空定位“北京市人民政府”,新中国成立关键点拨依据报影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并改名北平为北京”的内容可知,北京将成为人民政权的首都[答案][史料实证]史料一1945年,在延安窑洞里,毛泽东与民主子士黄炎培先生有过一次有历史意义的谈话。黄炎培说:中国历史有一个从兴盛到灭亡的周期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历史上,周期律是跳不出的,希望中共能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欣然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一条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就是闻名的“窑洞对话”。史料二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洁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其次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料三1954年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状况表工人机关部队党派农民妇女青年文化教育医务科技工商业者社会人士宗教少数民族归侨总数2468610502327225463213011172093800[解读](1)史料一中毛泽东回答“民主”“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应当围绕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民主制度来回答问题。(2)史料二西方强调制衡,中国为了人民当家作主。(3)史料三留意提取表格中的有效信息,围绕人大代表的构成进行思索,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进行比较。[探究](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从制度建设层面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时空观念)eq\x([试答])(2)依据史料二,指出新中国的代议制及政党政治与西方的不同。eq\x([试答])(3)这个表格可以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点?eq\x([试答])[历史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本质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特色(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3)民主政治建设的民主化、法制化。民主政治建设必需以民主化、法制化为保障,依法治国成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家国情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作用(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通过普选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民主协商、科学决策。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④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干脆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2)维护和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民族区域自治立足于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同等联合、团结统一,有效地解决了中心与少数民族地方的关系问题。(3)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供应了政治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把最广阔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动身点和落脚点,促进了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心与地方、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供应了政治制度保障。探究点二“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前沿]美国人眼中的两岸关系[史学新论]“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任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地区与大陆的经济关系的快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骄傲。……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亿~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留意力集中于大陆,其胜利也日益依靠于大陆。一位当地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90年头,我们相识到,台湾经济胜利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思维激活]史料分析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使我们对祖国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充溢期盼。[考题研析][2024·北京卷,19]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殊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据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接受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B.驾驭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C.是“一国两制”的详细体现D.标记着香港和澳门回来祖国命题立意以香港、澳门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相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时空定位1972年有关香港、澳门问题关键点拨香港、澳门是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同等条约或者骗取方式强占的中国领土,因此其主权属于中国,这一事实得到联合国的认可[答案][史料实证]史料一在这欢庆新年的时刻,我们更加惦念自己的亲骨肉——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我们知道,你们也无限怀念祖国和大陆上的亲人。这种绵延了多少岁月的相互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民族、国家和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全部中国同胞以及全球华裔,无不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1月1日)史料二习近平指出,40年改革开放,港澳同胞是见证者也是参加者,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港澳同胞同内地人民一样,都是国家改革开放宏大奇迹的创建者。今日在座各位,大多数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到内地投资兴业,从事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习近平向始终以来关切、支持、参加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港澳同胞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心的感谢和真诚的问候。——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习近平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摘录[解读](1)中心政府对台政策牵扯多个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应当从时空角度入手,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2)“一国两制”政策不仅可以推动解决祖国和平统一问题,也可以改善海峡两岸关系,助推两岸经济发展。[探究](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述《告台湾同胞书》发表的国内国际背景。eq\x([试答])(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港澳同胞主动参加改革开放的缘由。eq\x([试答])[历史说明]“一国两制”构想的特点(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行分割的组成部分。(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殊行政区。特殊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4)和平协商。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5)实行“一国两制”政策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唯物史观]辩证看待阻碍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因素(1)阻碍因素①国际反华势力推行“以华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全球战略利益与国家利益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缘由。②“台独”势力实行“公投制宪”、渐进式“台独”、去中国化等。③两岸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2)有利因素①两岸人民同宗同祖、血肉相连,文化一脉相承,结束两岸分裂状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②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可。③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加,为我们的和平统一大业供应了条件。④切实可行的“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⑤港、澳回来的胜利范例。⑥历史依据——自古以来,台湾是中国领土不行分割的一部分。⑦两岸关系的缓和,经济合作的沟通等。课题随堂演练1.[2024·江苏无锡模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农村进行了“谁养活了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化、“从猿到人”的社会发展史教化等。同时,也留意将大张旗鼓地宣扬与深化细致的工作相结合。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快速提高群众参政实力B.增加人民当家作办法识C.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2024·扬州模拟]建国初期,《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他们许多人自己也曾经受尽苦难,直到解放的一天,他们从来也跨不进任何一个衙门的门槛,除非是被捆绑着双手,可是现在他们以主子翁的身份走进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此次会议的召开表明当时()A.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B.民族区域自治初步确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依法治国”方略确立3.[2024·广东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这部宪法的颁布()A.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政制架构B.为拨乱反正供应了法律依据C.规范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实践D.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4.[2024·晋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表是一位中国法学专家的建言。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该专家主见()1新时代社会冲突发生变更,农夫主动参加公共事务决策的需求要求强化村庄内部管理和监督2建设法治国家要求强化法律权威和推行依法行政,以制约行政对村民治理的不当影响A.制定村民自治法规B.深化基层民主C.确立依法治国方略D.提升官员素养5.[2024·赣州市十五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傅高义先生在《邓小平常代》中说,1979年1月1日是中美正式建交日。就在同一天,邓小平在元旦讲话中申明白收复台湾的重要性;还是这一天,中国全国人大发表了闻名的《告台湾同胞书》。《告台湾同胞书》()A.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B.宣布接受和平方式统一中国C.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6.从“十三五”规划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心政府为香港做规划谋发展,并留足了参加共建的空间。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渐渐成形,“一国之利”和“两制之便”在这里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优势。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A.有利于香港同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别B.体现了中心政府对香港发展的主导作用C.给予了“一国两制”宏大构想新的内涵D.拓展了香港在国际社会上的活动空间课题1关键实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考题研析]A[史料实证][提示](1)措施: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不同: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原则,而西方的议会制则大多以分权制衡为原则;中国的政党政治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其他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而西方的政党制则多为两党制或多党制,通过政治选举竞争轮番执政。[提示](3)特点:人民的同等性;代表的广泛性;变革的深刻性。探究点二[考题研析]B[史料实证][提示](1)国内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际: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台湾问题和平解决。(2)缘由:改革开放可以让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互利共赢;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我们血浓于水;“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充分保障了港澳同胞的权利和港澳地区的发展,港澳同胞感恩祖国;中心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