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有机三农产品种植手册TOC\o"1-2"\h\u5599第1章引言 3151841.1绿色有机农业概述 3264751.2三农产品与有机种植 4131861.3有机农业的认证标准与要求 411512第2章土壤管理与改良 4313822.1土壤类型与特性 4107972.2土壤有机质的管理 5160622.3土壤肥力提升 543472.4土壤病虫害防治 515528第3章种子与种苗选择 571413.1品种选择原则 6151203.2有机种子与种苗的获取 6153253.3种子处理与保存 68123第4章育苗技术 7321954.1育苗基质选择 7208504.1.1稻壳:稻壳是优良的有机物料,具有透气性和保水性,可单独作为育苗基质,也可与其他物料混合使用。 7115184.1.2腐殖土:腐殖土富含有机质,能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幼苗生长。 7303954.1.3草炭土:草炭土具有很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是理想的育苗基质。 791694.1.4河沙:河沙质地较轻,透气性好,可与有机物料混合,提高基质的透气性。 7244104.1.5珍珠岩:珍珠岩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稳定性,可与其他物料混合使用。 7325944.2播种与育苗 758594.2.1种子处理:播种前,应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7236044.2.2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7207134.2.3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应根据种子大小和土壤类型确定,一般为种子直径的12倍。 7109444.2.4覆土:播种后,用筛选过的细土覆盖种子,厚度约为1厘米。 790984.2.5水分管理:播种后要保持基质湿润,避免干旱或积水。 7234714.3苗期管理 7274934.3.1光照: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习性,适当调整光照强度和时长。 7298954.3.2温度:保持适宜的气温,避免低温和高温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7195204.3.3水分:保持基质湿润,避免干旱或积水,适当控制湿度。 8213524.3.4施肥: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时施用有机肥料,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871454.3.5病虫害防治:及时观察幼苗生长状况,发觉病虫害,采用生物农药或物理方法进行防治。 8216074.3.6间苗和定植: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时进行间苗和定植,以保证作物生长空间和产量。 812569第5章田间管理 851035.1种植布局与密度 877715.1.1种植布局 8197755.1.2种植密度 8249055.2灌溉与排水 8249565.2.1灌溉 842555.2.2排水 815235.3施肥管理 9102255.3.1施肥原则 9239285.3.2施肥方法 9179305.4病虫害防治 976325.4.1生物防治 969695.4.2物理防治 9105595.4.3化学防治 928442第6章转换期管理 914596.1转换期概述 986076.2转换期作物种植策略 1097656.3转换期土壤管理 1026980第7章有机蔬菜种植 10246147.1叶菜类蔬菜种植 10249757.1.1种植环境选择 10303917.1.2品种选择 10194057.1.3播种与育苗 11114697.1.4田间管理 11202757.2根茎类蔬菜种植 1195397.2.1种植环境选择 117657.2.2品种选择 11171537.2.3播种与育苗 11195967.2.4田间管理 1150187.3花果类蔬菜种植 1146257.3.1种植环境选择 11245067.3.2品种选择 1140347.3.3播种与育苗 1161647.3.4田间管理 1119344第8章有机水果种植 12191228.1常绿果树种植 12173368.1.1常绿果树种类 12276058.1.2选址与土壤 1257938.1.3栽植技术 12222158.1.4肥水管理 1258608.1.5病虫害防治 12200478.2落叶果树种植 1252438.2.1落叶果树种类 12168018.2.2选址与土壤 12113588.2.3栽植技术 135208.2.4肥水管理 13148768.2.5病虫害防治 13139748.3灌溉与修剪技术 1390148.3.1灌溉 1316938.3.2修剪 1312862第9章有机粮食作物种植 13309229.1水稻种植 13102519.1.1品种选择 13133209.1.2土壤准备 1370479.1.3育秧 13308759.1.4移栽 13176259.1.5田间管理 1469429.1.6收获与储藏 14304649.2小麦种植 14225889.2.1品种选择 14253639.2.2土壤准备 14203159.2.3播种 14232409.2.4田间管理 1491199.2.5收获与储藏 14132989.3玉米种植 14322269.3.1品种选择 14156269.3.2土壤准备 14162819.3.3播种 14294529.3.4田间管理 15301449.3.5收获与储藏 1527436第10章采收、储藏与运输 152156910.1采收技术 151412010.1.1采收时机 15139310.1.2采收方法 1532910.1.3采收工具与设备 151397710.2储藏设施与管理 151774510.2.1储藏设施 152090110.2.2储藏管理 153017810.2.3储藏方法 15548810.3运输与销售环节 16669710.3.1运输准备 16237210.3.2运输管理 16353610.3.3销售环节 162803810.3.4售后服务 16第1章引言1.1绿色有机农业概述绿色有机农业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注重生态平衡,强调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农业生产方式。它以减少化学合成物质的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为目标。绿色有机农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1.2三农产品与有机种植三农产品是指粮食、油料和棉花三大类农产品。有机种植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完全或基本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物质的农业生产方式。将有机种植理念应用于三农产品生产,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农产品的需求。1.3有机农业的认证标准与要求有机农业的认证标准与要求是对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的管理规范。我国有机农业认证标准主要参照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的基本准则,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以下为有机农业的主要认证标准与要求:(1)生产过程:要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物质,注重轮作、土壤培肥、病虫害防治等生态农业技术。(2)种子与种苗:选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禁止使用转基因技术。(3)加工与包装:有机农产品加工过程需遵循相关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包装材料应环保、可降解。(4)生产记录:生产者需详细记录生产过程,包括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等环节,以便追溯和审查。(5)认证机构:有机农产品认证需由具有资质的认证机构进行,保证认证的公正、权威。(6)有机标志:通过认证的有机农产品可在包装上使用有机标志,以便消费者识别。遵循以上有机农业认证标准与要求,三农产品种植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第2章土壤管理与改良2.1土壤类型与特性土壤是绿色有机三农产品种植的基础,了解土壤类型及其特性对于合理管理和改良土壤。我国土壤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黑土: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种植大豆、玉米等作物。(2)黄土:质地疏松,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较差,适宜种植小麦、花生等作物。(3)红土:质地粘重,酸性较强,适宜种植茶叶、橡胶等作物。(4)水稻土:富含有机质,适宜水稻生长。2.2土壤有机质的管理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对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措施有助于土壤有机质的管理:(1)增施有机肥料:如堆肥、绿肥、动物粪便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2)秸秆还田:将农作物秸秆翻入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3)轮作与套作:通过不同作物轮作、套作,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4)合理耕作:避免过度耕作,保持土壤结构稳定,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2.3土壤肥力提升土壤肥力是衡量土壤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提升土壤肥力有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以下措施有助于提升土壤肥力:(1)施用化肥:合理选用化肥,遵循“适量、适时、深施”的原则。(2)有机无机肥配施:将有机肥与化肥结合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3)微量元素补充:根据土壤和作物需求,补充锌、硼、铁等微量元素。(4)土壤调理剂应用:选用适量的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2.4土壤病虫害防治土壤病虫害对绿色有机三农产品种植造成严重影响,防治土壤病虫害应遵循以下原则:(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实行轮作、套作,减少病虫害发生。(2)物理防治:采用晒土、高温消毒等方法,降低土壤病虫害发生。(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手段,控制土壤病虫害。(4)化学防治:在必要时,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防治。同时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第3章种子与种苗选择3.1品种选择原则在选择绿色有机三农产品种植的种子与种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性原则: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水资源等条件,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品种,以保证作物生长的稳定性和产量。(2)抗逆性原则:优先选择具有抗病、抗虫、抗逆等特性的品种,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风险,减少农药使用。(3)高品质原则:选择具有良好口感、营养价值高、外观品质好的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4)短周期原则:选择生育期较短、生长速度较快的品种,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5)遗传多样性原则:合理搭配不同品种,保持遗传多样性,降低单一品种种植带来的风险。3.2有机种子与种苗的获取有机种子与种苗的获取途径如下:(1)国内有机种子供应商:选择具有有机认证的种子供应商,购买符合国家有机农业标准的种子。(2)国外有机种子供应商:在国内外有机种子供应商中选择,引进国外优质有机种子,丰富品种资源。(3)有机种子交换平台:参与有机种子交换活动,获取其他有机农业生产者提供的优质种子。(4)自留种:在保证品种纯度和质量的前提下,自行留种,降低种子成本。3.3种子处理与保存种子处理与保存是保证种子质量和发芽率的关键环节,具体操作如下:(1)种子处理:对种子进行清选、消毒和浸种处理,去除杂质、病菌和虫卵,提高种子发芽率。(2)种子保存:将处理好的种子置于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保存,避免高温、高湿、霉变等不良条件。(3)种子包装:采用透气、防潮的包装材料,避免种子受潮、发霉。(4)定期检查:定期对保存的种子进行发芽率检测,保证种子质量。(5)种子轮换: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合理安排种子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同一批种子导致的品种退化。第4章育苗技术4.1育苗基质选择绿色有机三农产品种植过程中,育苗基质的选择。优质的育苗基质应具备良好的保水性、透气性和适宜的pH值。以下是几种推荐的育苗基质:4.1.1稻壳:稻壳是优良的有机物料,具有透气性和保水性,可单独作为育苗基质,也可与其他物料混合使用。4.1.2腐殖土:腐殖土富含有机质,能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幼苗生长。4.1.3草炭土:草炭土具有很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是理想的育苗基质。4.1.4河沙:河沙质地较轻,透气性好,可与有机物料混合,提高基质的透气性。4.1.5珍珠岩:珍珠岩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稳定性,可与其他物料混合使用。4.2播种与育苗在绿色有机三农产品种植过程中,播种与育苗是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播种与育苗的技术要点:4.2.1种子处理:播种前,应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4.2.2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4.2.3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应根据种子大小和土壤类型确定,一般为种子直径的12倍。4.2.4覆土:播种后,用筛选过的细土覆盖种子,厚度约为1厘米。4.2.5水分管理:播种后要保持基质湿润,避免干旱或积水。4.3苗期管理苗期是绿色有机三农产品种植的关键阶段,以下是一些苗期管理的要点:4.3.1光照: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习性,适当调整光照强度和时长。4.3.2温度:保持适宜的气温,避免低温和高温对幼苗生长的影响。4.3.3水分:保持基质湿润,避免干旱或积水,适当控制湿度。4.3.4施肥: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时施用有机肥料,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4.3.5病虫害防治:及时观察幼苗生长状况,发觉病虫害,采用生物农药或物理方法进行防治。4.3.6间苗和定植: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时进行间苗和定植,以保证作物生长空间和产量。第5章田间管理5.1种植布局与密度合理的种植布局与密度是保证绿色有机三农产品优质、高效的关键。应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5.1.1种植布局(1)作物搭配: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和需肥特点,进行合理搭配,以提高土壤利用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2)轮作制度: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减少土传病虫害的发生。(3)间作与套作:合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5.1.2种植密度(1)根据作物品种、土壤肥力和栽培技术等因素,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2)合理密植,有利于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5.2灌溉与排水灌溉与排水是保证绿色有机三农产品生长的关键环节,应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管理。5.2.1灌溉(1)合理灌溉:根据作物生长阶段的需水量,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2)灌溉方式: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灌溉水质:保证灌溉水质符合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要求。5.2.2排水(1)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保证田间排水畅通。(2)防止土壤湿度过大,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5.3施肥管理施肥是提高绿色有机三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应遵循有机农业的原则,合理施用有机肥料。5.3.1施肥原则(1)以有机肥料为主,辅以微生物肥料、绿肥等。(2)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科学施肥。5.3.2施肥方法(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2)追肥:根据作物生长阶段的需肥特点,适时施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3)叶面肥:在作物生长关键期,适量喷施有机叶面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5.4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保证绿色有机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应采用生物、物理和化学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5.4.1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2)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5.4.2物理防治(1)采用诱虫灯、黄板等物理方法诱杀病虫害。(2)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病残体,降低病虫害传播风险。5.4.3化学防治(1)在必要时,选用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化学农药。(2)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第6章转换期管理6.1转换期概述转换期是指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方式过渡的阶段。在此期间,农业生产者需遵循特定的管理原则和技术要求,以保证土地逐渐适应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同时保障农产品质量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转换期对于绿色有机三农产品种植具有重要意义,关乎农产品品质、农田生态环境及农业可持续发展。6.2转换期作物种植策略在转换期,作物种植策略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作物,以降低生产风险。(2)优化作物布局,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3)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法,如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逐步替代化学肥料和农药。(4)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合理调整播种期、施肥期和收获期,保证作物生长周期与生态环境相适应。6.3转换期土壤管理转换期土壤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土壤质量,为绿色有机三农产品种植创造良好条件。(1)加强有机肥料施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2)合理利用绿肥、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结构。(3)采用生物农药和天敌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土壤污染风险。(4)实行深翻、松土等措施,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5)监测土壤质量,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土壤管理措施,保证土壤质量持续改善。通过以上措施,有效管理转换期,为绿色有机三农产品种植奠定坚实基础。第7章有机蔬菜种植7.1叶菜类蔬菜种植7.1.1种植环境选择叶菜类蔬菜对土壤要求较为宽松,但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佳。选择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区进行种植。7.1.2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抗病性强、生长周期适中的品种。7.1.3播种与育苗按照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采用有机育苗土进行育苗。7.1.4田间管理(1)定植:待幼苗长至一定大小,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定植。(2)水肥管理: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求,适时进行浇水、施肥。(3)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进行防治,严禁使用化学农药。7.2根茎类蔬菜种植7.2.1种植环境选择根茎类蔬菜对土壤要求较为严格,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7.2.2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7.2.3播种与育苗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采用有机育苗土进行育苗。7.2.4田间管理(1)定植:待幼苗长至一定大小,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定植。(2)水肥管理: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求,适时进行浇水、施肥。(3)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进行防治,严禁使用化学农药。7.3花果类蔬菜种植7.3.1种植环境选择花果类蔬菜对土壤要求较为宽松,但以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7.3.2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性强、生长周期适中、产量高的品种。7.3.3播种与育苗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采用有机育苗土进行育苗。7.3.4田间管理(1)定植:待幼苗长至一定大小,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定植。(2)水肥管理: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求,适时进行浇水、施肥。(3)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进行防治,严禁使用化学农药。(4)搭架与修剪:根据作物生长习性,适时进行搭架、修剪,以保证通风透光,提高产量和品质。第8章有机水果种植8.1常绿果树种植8.1.1常绿果树种类常绿果树主要包括柑橘、柚子、柠檬、橄榄等。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品种。8.1.2选址与土壤选择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点进行种植。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pH值为5.57.0。8.1.3栽植技术(1)栽植时间:春季或秋季。(2)栽植密度:根据品种和地形确定,一般为35米×46米。(3)栽植方法:挖坑、施足底肥、填土、踏实、浇水。8.1.4肥水管理(1)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搭配化肥。每年施肥34次,分别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2)浇水:根据气候和土壤湿度进行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8.1.5病虫害防治(1)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色板等诱杀害虫。(2)生物防治:采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3)化学防治:严格遵循有机农业规定,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8.2落叶果树种植8.2.1落叶果树种类落叶果树主要包括苹果、梨、桃、李、杏等。选择品种时,应考虑当地气候、土壤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品种。8.2.2选址与土壤选择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点进行种植。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pH值为5.57.5。8.2.3栽植技术参考8.1.3常绿果树栽植技术。8.2.4肥水管理参考8.1.4常绿果树肥水管理。8.2.5病虫害防治参考8.1.5常绿果树病虫害防治。8.3灌溉与修剪技术8.3.1灌溉(1)灌溉方式: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2)灌溉时间:根据气候、土壤湿度等因素,适时进行灌溉。(3)灌溉量:根据果树生长阶段和土壤湿度,合理控制灌溉量。8.3.2修剪(1)修剪时间:冬季或早春。(2)修剪方法:疏枝、短截、回缩、疏剪等。(3)修剪目的:调整树体结构,保持通风透光,促进果品品质提升。注意:在有机水果种植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有机农业规定,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加强果树生长监测,及时调整管理措施,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第9章有机粮食作物种植9.1水稻种植9.1.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且具有较高抗病性和产量的有机水稻品种。9.1.2土壤准备深翻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肥力。同时进行土壤调理,保证土壤酸碱度适宜。9.1.3育秧采用有机育秧方式,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适时播种,保持适宜的密度。9.1.4移栽在秧苗长至一定高度时,选择合适天气进行移栽。移栽时注意密度和行距,以便于后期管理。9.1.5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适量追施氮、磷、钾肥;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加强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农药和物理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9.1.6收获与储藏在水稻成熟期适时收获,保证产量和品质。收获后及时晾干,避免霉变,保证粮食安全。9.2小麦种植9.2.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且具有较高抗病性和产量的小麦品种。9.2.2土壤准备深翻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进行土壤调理,保证土壤酸碱度适宜。9.2.3播种采用有机播种方式,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适时播种,保持适宜的播种深度和行距。9.2.4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适量追施氮、磷、钾肥;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加强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总承包招标文件详解专家讲座3篇
-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保证书3篇
- 健身中心租赁合同范本运动健身3篇
- 大清包工程分包合同填写说明3篇
- 医院委托消毒灭菌供应协议2篇
- 工程进度付款规定3篇
- 动漫展览赞助协议3篇
- 城市规划专家聘用协议2篇
- 纺织工业化发展与城市经济融合研究考核试卷
- 生物技术在生物制品生产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调查技术规范DB41-T 1992-2020
- 大众旅游服务质量控制手册
- GB/T 44421-2024矫形器配置服务规范
- 大型活动策划与管理第八章 大型活动风险管理
- Q∕GDW 12165-2021 高海拔地区运维检修装备配置规范
- 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 妇科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动态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总结
-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 从汽车检测看低空飞行器检测发展趋势
- DB32T 4740-2024 耕地和林地损害程度鉴定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