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开发建设方案_第1页
综合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开发建设方案_第2页
综合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开发建设方案_第3页
综合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开发建设方案_第4页
综合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开发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开发建设方案TOC\o"1-2"\h\u16812第1章项目概述 5166201.1项目背景 5226571.2项目目标 5173341.3项目范围 522122第2章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689032.1功能需求 6276302.2功能需求 647822.3用户需求 7125462.4系统兼容性需求 74799第3章技术选型与系统架构设计 766703.1技术选型 757603.1.1前端技术选型 7251473.1.2后端技术选型 749403.1.3数据库技术选型 7319993.1.4中间件技术选型 7235833.2系统架构设计 8289993.2.1总体架构 8175753.2.2前端架构 8211663.2.3后端架构 836053.3数据库设计 8290833.3.1表结构设计 8295083.3.2索引优化 8249063.3.3数据库规范 859263.4系统安全设计 8110063.4.1数据安全 8285733.4.2认证授权 8327603.4.3防护措施 9225763.4.4日志审计 92016第四章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 949144.1患者信息管理 960884.1.1患者基本信息管理 9300384.1.2就诊记录管理 9158544.1.3健康档案管理 958384.1.4信息隐私保护 9125194.2医生信息管理 9323494.2.1医生基本信息管理 9258274.2.2专业特长管理 976914.2.3出诊安排管理 10245994.2.4绩效考核管理 10302944.3诊疗项目管理 10285774.3.1诊疗项目分类管理 1071924.3.2诊疗项目价格管理 10103334.3.3诊疗项目预约管理 10323824.3.4诊疗项目质量控制 10152324.4预约挂号管理 10301384.4.1预约挂号渠道管理 1094654.4.2预约挂号规则设置 10103384.4.3预约挂号信息推送 10107264.4.4预约挂号统计分析 101169第5章药品与库存信息化管理 1039955.1药品信息管理 11131275.1.1药品基础信息录入 11307445.1.2药品分类与编码 11244775.1.3药品信息查询与维护 11304205.2库存管理 11145365.2.1药品库存实时监控 11187675.2.2药品库存盘点 1133295.2.3药品库存分析与优化 11145395.3药品采购管理 1132655.3.1采购计划制定 1159035.3.2采购申请与审批 112625.3.3供应商管理 1156815.4药品配送管理 11216125.4.1药品配送任务分配 12316685.4.2配送过程跟踪 1236825.4.3配送服务质量评价 1229047第6章费用结算与财务管理 1263466.1费用结算管理 1228946.1.1结算流程设计 12111956.1.2结算方式多样化 1236466.1.3费用查询与对账 12225976.2住院费用管理 12119506.2.1住院费用构成 12129036.2.2预交金管理 12258716.2.3住院费用结算 12234436.3门诊费用管理 13135056.3.1门诊费用构成 13313506.3.2门诊费用结算 13243966.3.3门诊退费管理 13209576.4财务报表与分析 1336136.4.1财务报表设计 13307066.4.2财务数据分析 1339426.4.3财务风险预警 1330753第7章医疗质量管理与决策支持 13263307.1医疗质量指标管理 13157177.1.1指标体系构建: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构建全面、科学、合理的医疗质量指标体系。 13146737.1.2指标数据采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医疗质量指标数据的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和存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3204377.1.3指标分析与应用:对医疗质量指标进行多维度分析,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1447717.2医疗差错管理 1419487.2.1差错报告制度:建立完善的医疗差错报告制度,鼓励医务人员主动上报医疗差错,以便及时发觉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14161817.2.2差错原因分析:对发生的医疗差错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14104457.2.3差错防范与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医疗安全意识,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的概率。 14325247.3决策支持系统 14139957.3.1系统架构设计:结合医院实际需求,设计灵活、可扩展的决策支持系统架构,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 14180237.3.2数据挖掘与分析: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海量医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觉潜在规律,为决策提供依据。 146067.3.3决策模型构建:根据医院管理需求,构建相应的决策模型,为医院管理层提供预测、评估、优化等决策支持。 1482307.4数据分析与统计 14225777.4.1数据整理与清洗:对医疗数据进行规范化整理和清洗,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14103917.4.2数据分析方法:运用统计学、数据挖掘等方法,对医疗数据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1419887.4.3统计报告:根据分析结果,医疗质量统计报告,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 142898第8章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评价 1599498.1人力资源管理 1513558.1.1概述 15112018.1.2岗位设置 15133948.1.3人员招聘与选拔 1590098.1.4员工培训与发展 1519328.1.5人才梯队建设 15101198.2医生排班管理 151668.2.1概述 15106308.2.2排班原则 15132788.2.3排班模式 15247928.2.4排班调整 1694938.3服务评价管理 16105778.3.1概述 16211108.3.2评价指标 16315968.3.3评价方式 163948.3.4评价结果运用 16249968.4员工绩效管理 16188568.4.1概述 1665478.4.2绩效考核指标 16284498.4.3绩效考核方法 16181688.4.4绩效结果运用 1631903第9章系统集成与接口设计 1641239.1系统集成方案 16134429.1.1系统集成概述 16302499.1.2集成架构 175929.1.3集成技术 1744689.2外部系统接口设计 1752309.2.1与卫生行政部门接口 17227229.2.2与医保部门接口 17186089.2.3与第三方服务接口 1751389.3内部系统接口设计 17109039.3.1医疗服务接口 17241879.3.2费用管理接口 18307579.3.3药品管理接口 18307399.4数据交换与共享 1827419.4.1数据交换机制 18286729.4.2数据共享策略 18110679.4.3数据标准与规范 1812322第10章系统实施与运维保障 182197410.1系统实施策略 183250010.1.1实施准备 182012110.1.2实施步骤 181483710.1.3风险控制 182232610.2系统测试与验收 191566710.2.1测试策略 191227110.2.2测试用例 19404710.2.3验收标准 19547510.2.4验收流程 192784110.3系统运维管理 192644310.3.1运维组织 19280210.3.2运维制度 192626810.3.3监控与预警 191598310.3.4系统升级与优化 193134810.4用户培训与售后服务 191231110.4.1培训策略 193008910.4.2培训实施 191839010.4.3售后服务 201023010.4.4用户反馈与改进 20第1章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行业的深化改革,我国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体,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与有限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行成本,综合医院迫切需要建设一套高效、实用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本项目旨在响应国家政策,满足医院发展需求,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1.2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患者就诊流程的优化,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差错率。(2)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医院内部资源,实现医疗设备、药品、床位等资源的合理调配,提高资源利用率。(3)提升管理水平:构建全面、实时的数据分析体系,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提升医院管理水平。(4)降低运行成本:通过信息化管理,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运行成本,提高医院运营效率。(5)保障信息安全: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保证患者隐私和医院数据安全。1.3项目范围本项目范围包括以下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布线、服务器、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等硬件设施的采购与部署。(2)应用系统开发:涵盖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医学影像、电子病历、药品管理等核心业务系统的开发与实施。(3)数据集成与交换:实现医院内部各系统之间的数据整合与交换,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4)信息安全保障:构建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在内的全方位信息安全防护体系。(5)培训与售后服务:为医院员工提供系统培训,保证系统上线后的稳定运行,并提供持续的售后服务支持。(6)项目管理:从项目启动、执行到验收,进行全面的项目管理,保证项目按计划、高质量地完成。第2章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需求分析2.1功能需求综合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应具备以下核心功能:(1)患者信息管理:实现患者基本信息的采集、存储、查询和统计功能,包括就诊记录、检验检查结果、用药记录等。(2)医疗业务处理:支持预约挂号、就诊、缴费、检查、取药等医疗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3)电子病历管理:实现电子病历的创建、存储、查询、修改和打印等功能,满足临床诊疗需求。(4)医学影像管理:支持医学影像的存储、查询、诊断和远程会诊等功能。(5)药品管理:实现药品的采购、库存、配送、用药管理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6)财务管理:支持医院财务收入的统计、分析,以及成本核算等功能。(7)统计与决策支持:提供医疗业务、患者满意度、医疗质量等方面的统计报表,为医院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2功能需求综合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要求:(1)响应速度:系统需在短时间内完成数据查询、处理等操作,保证用户体验。(2)数据处理能力:支持大量数据的存储、查询和统计分析,满足医院日常业务需求。(3)并发访问能力: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保证系统稳定运行。(4)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适应未来业务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求。2.3用户需求综合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应满足以下用户需求:(1)医生:便捷地查看患者病历、检查检验结果,提高诊疗效率;支持远程会诊和医学教育。(2)护士:简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支持患者病情监测和护理记录。(3)患者:提供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检查检验结果等便捷服务,提升就医体验。(4)医院管理者:实时掌握医院运营状况,提高管理效率;支持决策分析和业务改进。2.4系统兼容性需求综合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应具备以下兼容性要求:(1)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和数据库系统(如MySQL、Oracle等)。(2)支持多种浏览器(如Chrome、Firefox、IE等)访问。(3)支持与其他医疗信息系统(如HIS、LIS、PACS等)的数据交换和集成。(4)遵循国家相关医疗信息化标准和规范,保证系统互联互通。第3章技术选型与系统架构设计3.1技术选型3.1.1前端技术选型前端开发采用Vue.js框架,结合ElementUI组件库进行页面布局与交互设计。通过Vue.js实现数据的双向绑定和组件化开发,提高开发效率和用户体验。3.1.2后端技术选型后端采用SpringBoot框架,结合MyBatis实现数据的持久化操作。利用SpringBoot的自动化配置和内嵌Tomcat容器,简化项目搭建和部署过程。3.1.3数据库技术选型数据库采用MySQL,满足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的数据存储和查询需求。利用MySQL的高功能、稳定性和易维护性,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1.4中间件技术选型中间件选用Redis作为缓存数据库,用于存储热点数据和会话信息,提高系统功能和响应速度。同时使用RabbitMQ实现消息队列功能,保证系统的高并发处理能力。3.2系统架构设计3.2.1总体架构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前端负责页面展示与交互,后端负责数据处理与业务逻辑。通过RESTfulAPI实现前后端的数据交互。3.2.2前端架构前端采用模块化、组件化设计,遵循MVVM模式。通过VueRouter实现前端路由管理,Vuex进行状态管理,保证项目结构的清晰和可维护性。3.2.3后端架构后端采用分层设计,分为控制器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利用SpringBoot提供的注解和AOP特性,简化代码编写和事务管理。3.3数据库设计3.3.1表结构设计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表结构,遵循数据库设计三大范式,避免数据冗余和插入、更新、删除异常。3.3.2索引优化针对查询频繁的列创建索引,提高查询功能。同时注意索引的维护,避免索引过多导致写入功能下降。3.3.3数据库规范遵循数据库命名规范,使用统一的字段命名和注释,便于开发和维护。3.4系统安全设计3.4.1数据安全采用协议,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和安全。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如用户密码采用MD5加盐值方式存储。3.4.2认证授权采用JWT(JSONWebToken)技术实现用户认证和授权,保证用户身份的合法性。结合SpringSecurity,实现细粒度的权限控制。3.4.3防护措施部署防火墙、WAF等安全设备,防止SQL注入、XSS攻击等网络攻击。对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3.4.4日志审计记录系统操作日志,对用户行为进行审计。当发生安全事件时,可以快速定位问题并采取措施。第四章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4.1患者信息管理患者信息管理是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的核心部分,旨在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就诊记录、健康档案等进行全面、准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利用。以下为患者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4.1.1患者基本信息管理收集并存储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保证信息真实、准确。4.1.2就诊记录管理记录患者在医院的就诊记录,包括就诊时间、就诊科室、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便于对患者就诊历史的查询和分析。4.1.3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并维护患者的健康档案,包括体检报告、检查结果、用药记录等,为医生提供全面的患者健康信息。4.1.4信息隐私保护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保证信息安全。4.2医生信息管理医生信息管理旨在对医生的基本信息、专业特长、出诊安排等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4.2.1医生基本信息管理收集并存储医生的姓名、性别、年龄、职称、专业方向等基本信息。4.2.2专业特长管理记录医生的专业特长、研究领域、学术成果等,便于患者了解医生的专业能力。4.2.3出诊安排管理合理安排医生的出诊时间、科室、号源等,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4.2.4绩效考核管理对医生的工作质量、效率、满意度等进行评估,为医院管理提供依据。4.3诊疗项目管理诊疗项目管理是对医院提供的各项诊疗服务进行信息化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4.3.1诊疗项目分类管理对诊疗项目进行分类,包括检查、检验、治疗、手术等,便于管理和查询。4.3.2诊疗项目价格管理制定合理的诊疗项目价格,保证价格透明、合理。4.3.3诊疗项目预约管理实现诊疗项目的在线预约,提高患者就诊体验。4.3.4诊疗项目质量控制对诊疗项目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保证医疗质量安全。4.4预约挂号管理预约挂号管理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优化患者就诊流程的重要环节。4.4.1预约挂号渠道管理建立多种预约挂号渠道,如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等,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4.4.2预约挂号规则设置合理设置预约挂号规则,如预约时间、号源分配、预约取消等,保证公平、公正。4.4.3预约挂号信息推送通过短信、等方式,及时向患者推送预约成功、就诊提醒等信息。4.4.4预约挂号统计分析对预约挂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第5章药品与库存信息化管理5.1药品信息管理5.1.1药品基础信息录入本节主要阐述药品基础信息的录入与管理。系统应支持药品名称、规格、生产厂家、批准文号、剂型、用药途径等基础信息的录入,保证药品信息的准确性。5.1.2药品分类与编码为便于药品的管理,系统应采用国际通用的药品分类与编码标准,对药品进行分类编码,提高药品信息的检索和利用效率。5.1.3药品信息查询与维护系统应提供药品信息查询功能,支持多种查询条件,如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准文号等。同时系统应具备药品信息维护功能,便于及时更新药品信息。5.2库存管理5.2.1药品库存实时监控系统应实时监控药品库存数量,对库存不足的药品进行预警,保证药品供应的及时性。5.2.2药品库存盘点系统应支持定期或不定期的药品库存盘点,盘点报告,便于管理者了解库存状况。5.2.3药品库存分析与优化系统应具备库存分析功能,通过分析药品的消耗速度、采购周期等因素,为库存优化提供数据支持,降低库存成本。5.3药品采购管理5.3.1采购计划制定系统应根据药品库存、消耗情况等因素,自动采购计划,提高采购效率。5.3.2采购申请与审批系统应实现采购申请的在线提交和审批,保证采购流程的透明化和规范化。5.3.3供应商管理系统应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包括供应商基本信息、供应药品、合同签订等,便于采购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5.4药品配送管理5.4.1药品配送任务分配系统应根据药品需求、库存情况等因素,合理分配配送任务,提高配送效率。5.4.2配送过程跟踪系统应实时跟踪药品配送过程,包括配送时间、配送人员、送达状态等,保证药品安全、及时送达。5.4.3配送服务质量评价系统应具备配送服务质量评价功能,根据配送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对配送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为优化配送服务提供参考。第6章费用结算与财务管理6.1费用结算管理6.1.1结算流程设计本章节将详细阐述费用结算的管理流程。建立一套标准化、自动化的结算流程,保证患者费用计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集成医疗服务平台与财务系统,实现诊疗项目、药品费用等数据的实时传输与更新。6.1.2结算方式多样化为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提供多种结算方式,包括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等。同时支持医保结算,保证患者能够享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优惠。6.1.3费用查询与对账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便捷的费用查询功能,实时了解费用情况。建立费用对账机制,保证各方数据的准确性,减少差错。6.2住院费用管理6.2.1住院费用构成详细阐述住院费用的构成,包括床位费、诊疗费、手术费、药品费等,保证患者及家属对费用构成有清晰的认识。6.2.2预交金管理建立住院预交金制度,规范预交金缴纳、退还流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预交金数据的实时统计与分析,提高财务管理效率。6.2.3住院费用结算结合住院患者的特点,设计住院费用结算流程。在患者出院时,提供详细的费用清单,保证费用结算的透明与公平。6.3门诊费用管理6.3.1门诊费用构成分析门诊费用的构成,包括挂号费、诊疗费、药品费等,为财务管理提供依据。6.3.2门诊费用结算优化门诊费用结算流程,通过自助设备、移动支付等方式,提高患者就诊效率。同时保证门诊费用结算的准确性,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6.3.3门诊退费管理明确门诊退费规定,规范退费流程。对退费申请进行严格审核,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6.4财务报表与分析6.4.1财务报表设计根据医院财务管理需求,设计符合国家财务报表制度的报表模板,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6.4.2财务数据分析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医院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分析内容包括收入结构、成本控制、资金状况等。6.4.3财务风险预警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觉潜在的财务风险,为医院稳健运营提供保障。第7章医疗质量管理与决策支持7.1医疗质量指标管理医疗质量指标管理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持续改进医疗服务的基础。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医疗质量指标管理的内容:7.1.1指标体系构建: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构建全面、科学、合理的医疗质量指标体系。7.1.2指标数据采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医疗质量指标数据的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和存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7.1.3指标分析与应用:对医疗质量指标进行多维度分析,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7.2医疗差错管理医疗差错管理旨在识别、预防、减少和消除医疗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保障患者安全。以下是医疗差错管理的相关内容:7.2.1差错报告制度:建立完善的医疗差错报告制度,鼓励医务人员主动上报医疗差错,以便及时发觉问题,采取改进措施。7.2.2差错原因分析:对发生的医疗差错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7.2.3差错防范与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医疗安全意识,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的概率。7.3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医院管理层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辅助决策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以下是决策支持系统的相关内容:7.3.1系统架构设计:结合医院实际需求,设计灵活、可扩展的决策支持系统架构,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7.3.2数据挖掘与分析: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海量医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觉潜在规律,为决策提供依据。7.3.3决策模型构建:根据医院管理需求,构建相应的决策模型,为医院管理层提供预测、评估、优化等决策支持。7.4数据分析与统计数据分析与统计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其相关内容:7.4.1数据整理与清洗:对医疗数据进行规范化整理和清洗,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7.4.2数据分析方法:运用统计学、数据挖掘等方法,对医疗数据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7.4.3统计报告:根据分析结果,医疗质量统计报告,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通过以上内容,本方案旨在构建一个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与决策支持体系,为医院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工具,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第8章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评价8.1人力资源管理8.1.1概述本节主要围绕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方案,对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8.1.2岗位设置根据医院业务需求,合理设置各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任职资格及招聘条件,保证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8.1.3人员招聘与选拔建立完善的人员招聘与选拔机制,包括招聘渠道、选拔标准、面试流程等,保证招聘到合适的人才。8.1.4员工培训与发展制定系统的员工培训计划,包括专业技能培训、综合素质培训等,助力员工成长,提高医疗服务质量。8.1.5人才梯队建设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素质和领导能力的中层管理人员,为医院发展储备力量。8.2医生排班管理8.2.1概述本节主要针对医生排班管理进行详细阐述,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公平性。8.2.2排班原则遵循公平、合理、高效的原则,保证医生排班既能满足患者需求,又能保障医生的工作与生活平衡。8.2.3排班模式采用智能化排班系统,结合医生的专业特长、工作经验和患者需求,实现自动排班和优化调整。8.2.4排班调整设立灵活的排班调整机制,应对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保证医疗服务的正常运行。8.3服务评价管理8.3.1概述本节主要介绍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中的服务评价管理,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8.3.2评价指标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医疗质量、服务态度、治疗效果等方面。8.3.3评价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让患者及家属参与医疗服务评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8.3.4评价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激励员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工作。8.4员工绩效管理8.4.1概述本节主要围绕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方案,对员工绩效管理进行详细阐述。8.4.2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等方面。8.4.3绩效考核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保证绩效考核的客观、公正和公平。8.4.4绩效结果运用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晋升、培训等挂钩,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第9章系统集成与接口设计9.1系统集成方案9.1.1系统集成概述本章节主要阐述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的系统集成方案。根据医院业务需求,将各个独立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实现数据交互、流程协同、信息共享,提高医院运营效率。9.1.2集成架构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各层之间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数据交换和功能调用,保证系统的高内聚、低耦合。9.1.3集成技术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作为系统集成技术,利用WebService、RESTfulAPI等协议进行服务调用和数据交换,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9.2外部系统接口设计9.2.1与卫生行政部门接口为满足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管理需求,设计以下接口:(1)医院基本数据接口:提供医院基本信息、医疗资源信息等数据;(2)医疗质量数据接口:提供医疗质量指标数据;(3)传染病上报接口:实现传染病信息的实时上报。9.2.2与医保部门接口为便于患者就医和医保结算,设计以下接口:(1)医保患者信息查询接口:查询患者医保信息;(2)医保结算接口:实现医保费用的实时结算。9.2.3与第三方服务接口为提供更多增值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