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纺织业原材料质量检测手册TOC\o"1-2"\h\u18177第一章检测概述 3289131.1检测目的与意义 355731.1.1保证产品安全 3316931.1.2提升产品品质 3222361.1.3促进产业升级 3159151.1.4保障企业利益 3325101.2检测标准与法规 4306401.2.1国家标准 4158131.2.2行业标准 4302001.2.3地方标准 474811.2.4法规要求 410841第二章原材料分类与特性 4253442.1纺织原材料概述 479052.2天然纤维原材料 4266052.2.1棉花 4195012.2.2羊毛 52432.2.3丝绸 579422.2.4麻 5114662.3化学纤维原材料 5132972.3.1聚酯纤维 550792.3.2腈纶 5163902.3.3粘胶纤维 551252.4复合材料 566122.4.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583712.4.2金属基复合材料 510783第三章样品采集与制备 6161123.1采样原则与方法 629923.2样品制备流程 6267633.3样品保存与管理 66807第四章物理功能检测 7135174.1密度检测 7303494.2强度检测 7235084.3伸长率检测 7228744.4耐磨性检测 84580第五章化学功能检测 8269835.1染色功能检测 8251325.2色牢度检测 8127725.3水解稳定性检测 9114755.4热稳定性检测 930001第六章微观结构检测 9190166.1电子显微镜检测 9295376.1.1概述 997666.1.2检测原理 9199936.1.3检测方法 9302546.1.4检测步骤 10153796.2光学显微镜检测 1056716.2.1概述 1046226.2.2检测原理 1060526.2.3检测方法 1051096.2.4检测步骤 10197036.3X射线衍射检测 10226556.3.1概述 1043286.3.2检测原理 1068146.3.3检测方法 11227506.3.4检测步骤 11285186.4红外光谱检测 11198736.4.1概述 11195596.4.2检测原理 11181446.4.3检测方法 11270146.4.4检测步骤 1110262第七章安全功能检测 1189127.1有害物质检测 11208817.1.1检测目的 11250727.1.2检测方法 11119347.1.3检测标准 1251527.2消毒功能检测 12292267.2.1检测目的 1263487.2.2检测方法 12238957.2.3检测标准 12139007.3阻燃功能检测 1220117.3.1检测目的 12197987.3.2检测方法 1282197.3.3检测标准 1323307.4抗菌功能检测 1324037.4.1检测目的 13310157.4.2检测方法 13124647.4.3检测标准 1311142第八章环境功能检测 13299198.1生物降解功能检测 13206628.2可回收功能检测 1395358.3水性处理剂检测 141018.4环保标志认证 1429151第九章检测方法与设备 14115509.1检测方法概述 14171609.1.1物理检测方法 1416089.1.2化学检测方法 14229759.1.3仪器检测方法 14171869.2检测设备选购与维护 14269639.2.1设备选购 14262759.2.2设备维护 1567099.3检测数据统计分析 15193109.3.1数据收集 15104109.3.2数据整理 15479.3.3数据分析 15319.4检测实验室管理 15231099.4.1实验室环境 15288129.4.2实验室人员 15268149.4.3实验室设备 1549989.4.4实验室制度 1619398第十章检测结果评价与应用 162487510.1检测结果判定 162835110.2检测报告编写 16106510.3检测结果在纺织生产中的应用 162128710.4检测结果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 16第一章检测概述1.1检测目的与意义纺织品原材料质量检测是保证纺织产品质量稳定、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目的与意义如下:1.1.1保证产品安全原材料质量检测能够有效识别和控制纺织品中有害物质,保证产品安全,防止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1.1.2提升产品品质通过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测,可以筛选出优质的原材料,从而提高纺织产品的整体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纺织品的需求。1.1.3促进产业升级原材料质量检测有助于推动纺织产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1.4保障企业利益通过原材料质量检测,企业可以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退货、索赔等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1.2检测标准与法规纺织品原材料质量检测标准与法规是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以下为我国常见的检测标准与法规:1.2.1国家标准我国纺织品原材料质量检测主要遵循的国家标准有:GB/T2912.12012《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试验方法总则》、GB/T2912.22012《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部分:试验方法细节》等。1.2.2行业标准纺织品原材料质量检测行业标准包括:FZ/T010532015《纺织品原材料质量检测规范》、FZ/T010572014《纺织品检测方法通则》等。1.2.3地方标准部分地方标准也对纺织品原材料质量检测进行了规定,如上海市DB31/T10392015《纺织品原材料质量检测规范》等。1.2.4法规要求我国相关法规对纺织品原材料质量检测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这些法规对检测机构、检测方法、检测报告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以保证纺织品原材料质量检测的公正、准确和有效。第二章原材料分类与特性2.1纺织原材料概述纺织原材料是构成纺织产品的基本物质,其质量直接影响着纺织产品的功能、外观和使用寿命。纺织原材料种类繁多,根据来源和性质可分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和复合材料三大类。纺织原材料的选择和检测是保证纺织品质量的关键环节。2.2天然纤维原材料天然纤维原材料来源于自然界,主要包括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天然纤维原材料:2.2.1棉花棉花是纺织业中使用最广泛的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棉花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柔软性,穿着舒适,但强度相对较低。2.2.2羊毛羊毛来源于羊身上的绒毛,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吸湿性和弹性。羊毛纤维可分为细羊毛、粗羊毛和改良羊毛等,适用于制作各种服装和家居用品。2.2.3丝绸丝绸是桑蚕丝的主要成分,具有光滑、柔软、轻盈的特点。丝绸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保暖性,适用于制作高级服装和家居用品。2.2.4麻麻纤维来源于亚麻、苎麻等植物的茎皮,具有较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抗菌性。麻纤维适用于制作夏季服装和家居用品,穿着凉爽舒适。2.3化学纤维原材料化学纤维是通过化学方法将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转化为纤维状物质。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化学纤维原材料:2.3.1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又称涤纶,是以石油为原料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聚酯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抗皱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等领域。2.3.2腈纶腈纶是聚丙烯腈纤维的简称,具有良好的保暖性、抗起球性和染色性。腈纶适用于制作毛衣、围巾等保暖用品。2.3.3粘胶纤维粘胶纤维是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处理而得到的纤维。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柔软性,适用于制作内衣、家居用品等。2.4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优异功能的新材料。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复合材料:2.4.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将纤维材料与树脂等基体材料复合而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耐热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2.4.2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将金属纤维或颗粒与金属基体材料复合而成,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导电性和耐磨性。金属基复合材料适用于制作高功能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等。第三章样品采集与制备3.1采样原则与方法在纺织业原材料质量检测过程中,样品的采集是的一步。采样应遵循以下原则:(1)代表性原则:保证样品能够充分反映原材料整体质量状况。(2)随机性原则:避免人为干扰,保证样品的随机性。(3)充分性原则:采集的样品数量应满足检测需求。采样方法如下:(1)现场采样:在原材料存放地点,按照随机性原则,采用五点取样法或蛇形取样法进行采样。(2)批量采样:对于大批量原材料,可按批次进行采样,每个批次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3)分层采样:对于不同层次的原材料,应分别进行采样,以全面了解原材料质量状况。3.2样品制备流程样品制备流程如下:(1)样品接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登记,包括样品名称、采样时间、采样地点等信息。(2)样品预处理:对样品进行清洁、干燥等预处理,以满足检测要求。(3)样品分割:将预处理后的样品分割成若干份,分别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4)样品封装:将分割好的样品放入专用容器中,进行封装。(5)样品标识:在样品容器上贴上标签,注明样品名称、采样时间、采样地点等信息。(6)样品传递:将制备好的样品传递给检测部门进行检测。3.3样品保存与管理样品保存与管理要求如下:(1)样品保存:将制备好的样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受污染。(2)样品管理:建立样品档案,详细记录样品的采集、制备、保存等信息。(3)样品追溯:保证样品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具有可追溯性。(4)样品处理:检测完成后,对剩余样品进行妥善处理,如销毁、退还等。(5)样品保密:对涉及商业秘密的样品信息进行保密处理,保证信息安全。第四章物理功能检测4.1密度检测密度是评价纺织原材料质量的重要物理指标之一。密度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纺织材料的紧密程度和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在进行密度检测时,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排水法:将一定体积的纺织材料浸入水中,测量排水体积和材料质量,计算密度。(2)阿基米德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通过测量材料在液体中的浮力来确定密度。(3)射线法:利用射线穿过纺织材料时的衰减程度来计算密度。4.2强度检测强度是衡量纺织原材料承受外力作用的能力的重要指标。强度检测主要包括拉伸强度、撕裂强度、顶破强度等。(1)拉伸强度:将纺织材料制成一定规格的试样,用拉伸试验机进行拉伸,测量材料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力。(2)撕裂强度:将纺织材料制成一定规格的试样,用撕裂试验机进行撕裂,测量材料在撕裂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力。(3)顶破强度:将纺织材料制成一定规格的试样,用顶破试验机进行顶破,测量材料在顶破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力。4.3伸长率检测伸长率是衡量纺织原材料在受到拉伸作用时长度变化程度的指标。伸长率检测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拉伸法:将纺织材料制成一定规格的试样,用拉伸试验机进行拉伸,测量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长度变化。(2)投影法:利用光学投影仪,测量纺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长度变化。4.4耐磨性检测耐磨性是评价纺织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抵抗磨损的能力。耐磨性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摩擦法:将纺织材料制成一定规格的试样,与摩擦轮进行摩擦,测量材料在摩擦过程中的磨损程度。(2)落球法:将一定质量的钢球从一定高度落下,冲击纺织材料,测量材料在冲击过程中的磨损程度。(3)磨粒法:将纺织材料制成一定规格的试样,与磨粒进行磨擦,测量材料在磨擦过程中的磨损程度。第五章化学功能检测5.1染色功能检测染色功能检测是评价纺织原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染色功能主要包括上色率、色差、色牢度等方面。在检测过程中,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选取代表性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清洗、干燥等。(2)采用标准染色方法,对样品进行染色,观察上色情况。(3)对染色后的样品进行色差检测,评价其色差等级。(4)对染色后的样品进行色牢度检测,评价其在不同环境下的色牢度。5.2色牢度检测色牢度是指纺织原材料在加工、使用过程中,颜色保持稳定的能力。色牢度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摩擦色牢度检测:将染色后的样品与标准摩擦布进行摩擦,观察颜色脱落情况。(2)水洗色牢度检测:将染色后的样品进行水洗,观察颜色变化情况。(3)汗渍色牢度检测:将染色后的样品与汗渍布进行接触,观察颜色变化情况。(4)光照色牢度检测:将染色后的样品放置在标准光源下,观察颜色变化情况。5.3水解稳定性检测水解稳定性是指纺织原材料在潮湿环境中,抵抗水解的能力。水解稳定性检测方法如下:(1)选取代表性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清洗、干燥等。(2)将预处理后的样品放入一定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进行水解试验。(3)水解一定时间后,取出样品,进行功能测试,如强度、伸长率等。(4)对比水解前后的功能数据,评价水解稳定性。5.4热稳定性检测热稳定性是指纺织原材料在高温环境下,抵抗热降解的能力。热稳定性检测方法如下:(1)选取代表性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清洗、干燥等。(2)将预处理后的样品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一定温度。(3)保持高温一段时间后,取出样品,进行功能测试,如强度、伸长率等。(4)对比加热前后的功能数据,评价热稳定性。第六章微观结构检测6.1电子显微镜检测6.1.1概述电子显微镜检测是一种利用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获取样品微观结构信息的技术。在纺织业原材料质量检测中,电子显微镜检测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从而准确分析原材料的微观形态、组织结构和成分。6.1.2检测原理电子显微镜检测基于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透射电子、反射电子、次级电子等信号,通过检测这些信号来获取样品的微观结构信息。6.1.3检测方法(1)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主要用于观察样品的内部结构,具有较高的分辨率。(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主要用于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具有较高的立体感。(3)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TEMSEM):结合TEM和SEM的优点,可同时观察样品的内部结构和表面形貌。6.1.4检测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切成薄片,进行离子减薄或冷冻断裂等处理。(2)样品观测: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入电子显微镜中,调整仪器参数,进行观察和拍摄。6.2光学显微镜检测6.2.1概述光学显微镜检测是利用可见光作为照明源,通过透镜系统放大样品图像的一种检测方法。在纺织业原材料质量检测中,光学显微镜检测能够观察原材料的纤维结构、组织形态等特征。6.2.2检测原理光学显微镜检测基于光的波动性和透镜的放大作用,通过调整光源、透镜等参数,实现样品图像的放大和观察。6.2.3检测方法(1)普通光学显微镜:适用于观察透明或半透明样品的微观结构。(2)荧光显微镜:利用荧光染色剂标记样品,观察特定结构或成分。6.2.4检测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切片或制片,进行染色处理。(2)样品观测: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入光学显微镜中,调整仪器参数,进行观察和拍摄。6.3X射线衍射检测6.3.1概述X射线衍射检测是利用X射线与样品相互作用,分析样品晶体结构的一种方法。在纺织业原材料质量检测中,X射线衍射检测能够确定原材料的晶相组成、晶粒大小等参数。6.3.2检测原理X射线衍射检测基于X射线与晶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特定角度的衍射现象。通过分析衍射谱线,可以获取样品的晶体结构信息。6.3.3检测方法(1)粉末衍射法:适用于分析多晶样品的晶相组成。(2)单晶衍射法:适用于分析单晶样品的晶体结构。6.3.4检测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进行粉末研磨或单晶切割。(2)样品观测: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入X射线衍射仪中,调整仪器参数,进行衍射谱线分析。6.4红外光谱检测6.4.1概述红外光谱检测是利用红外光与样品相互作用,分析样品化学成分和结构的一种方法。在纺织业原材料质量检测中,红外光谱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原材料的化学组成。6.4.2检测原理红外光谱检测基于红外光与样品分子振动、转动等相互作用,产生特定的吸收或发射谱线。通过分析谱线,可以获取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信息。6.4.3检测方法(1)透射法:适用于透明或半透明样品的红外光谱检测。(2)反射法:适用于不透明样品的红外光谱检测。6.4.4检测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如研磨、制片等。(2)样品观测: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入红外光谱仪中,调整仪器参数,进行光谱分析。第七章安全功能检测7.1有害物质检测7.1.1检测目的有害物质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纺织原材料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含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通过检测,可以有效控制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障消费者的使用安全。7.1.2检测方法有害物质检测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化学分析:通过提取样品中的有害物质,运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2)仪器分析:利用色谱、质谱等仪器对样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3)生物检测:采用生物检测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对样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7.1.3检测标准我国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相应的有害物质检测标准,如GB/T188852009《纺织品有害物质限量》等。7.2消毒功能检测7.2.1检测目的消毒功能检测是为了保证纺织原材料在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能够有效抵抗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保障纺织品的使用安全。7.2.2检测方法消毒功能检测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微生物培养法:将样品与特定微生物接触,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以评估样品的消毒功能。(2)量子点标记法:利用量子点标记微生物,通过检测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变化,评估样品的消毒功能。7.2.3检测标准我国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相应的消毒功能检测标准,如GB/T209442007《纺织品消毒功能的评价方法》等。7.3阻燃功能检测7.3.1检测目的阻燃功能检测是为了保证纺织原材料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减缓火势蔓延,降低火灾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7.3.2检测方法阻燃功能检测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垂直燃烧法:将样品垂直放置,点燃火焰,观察样品的燃烧情况。(2)水平燃烧法:将样品水平放置,点燃火焰,观察样品的燃烧情况。(3)氧指数法:通过测量样品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评估其阻燃功能。7.3.3检测标准我国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相应的阻燃功能检测标准,如GB/T134892008《纺织品阻燃功能的测定》等。7.4抗菌功能检测7.4.1检测目的抗菌功能检测是为了保证纺织原材料在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能够有效抵抗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保障纺织品的使用安全。7.4.2检测方法抗菌功能检测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琼脂扩散法:将样品与特定微生物接触,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以评估样品的抗菌功能。(2)最小抑制浓度法:通过检测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最低样品浓度,评估其抗菌功能。7.4.3检测标准我国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相应的抗菌功能检测标准,如GB/T209442007《纺织品抗菌功能的评价方法》等。第八章环境功能检测8.1生物降解功能检测生物降解功能检测是评估纺织业原材料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否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标准测试方法如氧分解法、二氧化碳法等。检测过程中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培养、测定生物降解率等步骤,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8.2可回收功能检测可回收功能检测是衡量纺织业原材料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能否被有效回收和再利用的重要指标。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检测等。检测过程中需关注原材料的可分离性、可破碎性、可回收率等参数,以评估其回收利用的可行性。8.3水性处理剂检测水性处理剂检测是对纺织业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性处理剂进行质量评估的过程。检测项目包括pH值、粘度、固含量、稳定性等。检测方法可参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滴定法、电导率法、光谱分析法等。检测结果将直接影响纺织品的环保功能。8.4环保标志认证环保标志认证是对纺织业原材料及其产品在环保功能方面的一种权威认可。认证过程需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原材料的来源、生产过程、环保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获得环保标志认证的产品,意味着其在环保功能上达到了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有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第九章检测方法与设备9.1检测方法概述在纺织业原材料质量检测过程中,检测方法的选择和实施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本节主要介绍纺织业原材料质量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其特点。9.1.1物理检测方法物理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外观检测、尺寸检测、密度检测、强度检测等。这些方法通过测量原材料的基本物理参数,评价其质量。9.1.2化学检测方法化学检测方法主要分析原材料中的化学成分,如水分、灰分、油脂、染料等。这些方法有助于了解原材料的生产工艺和功能。9.1.3仪器检测方法仪器检测方法利用现代分析仪器,如光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对原材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快速等特点。9.2检测设备选购与维护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选购合适的检测设备。以下为检测设备选购与维护的要点:9.2.1设备选购选购检测设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设备功能:保证设备能够满足检测需求,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等特点。(2)设备品牌:选择知名品牌的设备,以保证设备质量和售后服务。(3)设备价格: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设备成本。9.2.2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以下为设备维护的要点:(1)定期检查: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觉并及时解决问题。(2)清洁保养:保持设备清洁,定期进行保养,避免设备故障。(3)更换配件:及时更换损坏的配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9.3检测数据统计分析检测数据统计分析是评价原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以下为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的要点: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年级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闵行区24校联考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新乡医学院《铸造工艺与装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采购合同履行合同管理标准更新重点基础知识点
- 2025年工人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2篇)
- 联通员工年终工作总结 质量部员工年终工作总结(3篇)
- 一般员工简短的述职报告(18篇)
- 中学英语教师述职报告(3篇)
-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12月数学月考卷(含简略答案)
- 期末测试卷 (1)(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
- 围手术期病人安全管理
- 物理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泵房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幼儿园安全制度
- 人工智能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检测练习卷
- 2025年江苏淮安市涟水县安东控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胆内总管结石伴胆管炎护理查房
- 白酒营销述职报告
- 2025年广东韶关南雄市卫生健康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67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世界地图矢量图和各国国旗 world map and flag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