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设备调试规范_第1页
移动通信设备调试规范_第2页
移动通信设备调试规范_第3页
移动通信设备调试规范_第4页
移动通信设备调试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移动通信设备调试规范TOC\o"1-2"\h\u16456第一章移动通信设备调试概述 35991.1调试目的与意义 3283391.2调试流程与步骤 331543第二章设备准备与检查 4259432.1设备清单与配置 4109122.1.1清单编制 4306492.1.2配置核对 44502.2设备外观检查 5304932.2.1外观检查要求 5262002.2.2外观检查方法 5198912.3设备功能检查 5203972.3.1功能检查要求 5235652.3.2功能检查方法 54279第三章通信参数设置 6295123.1基本参数设置 6245993.1.1参数选取原则 6229363.1.2参数设置内容 6299453.2高级参数设置 6297173.2.1参数选取原则 621003.2.2参数设置内容 6184203.3参数验证与调整 7171683.3.1参数验证 7221673.3.2参数调整 712703第四章信号测试 7130844.1信号发射测试 7155104.1.1测试目的 7259314.1.2测试条件 738264.1.3测试内容 833524.1.4测试方法 8117814.2信号接收测试 848834.2.1测试目的 8324054.2.2测试条件 8218864.2.3测试内容 820904.2.4测试方法 8324764.3信号质量评估 940514.3.1评估目的 9230974.3.2评估内容 9117354.3.3评估方法 923166第五章频率响应测试 9241155.1频率响应指标 9300895.2频率响应测试方法 9189055.3频率响应调整 1014563第六章灵敏度与选择性测试 10140856.1灵敏度测试 10279796.1.1测试目的 10166816.1.2测试条件 1019006.1.3测试方法 11156756.1.4测试注意事项 11223956.2选择性测试 1154796.2.1测试目的 11139686.2.2测试条件 11326346.2.3测试方法 11102316.2.4测试注意事项 11193316.3测试结果分析 11219596.3.1灵敏度分析 11134256.3.2选择性分析 11193336.3.3测试数据对比 1210942第七章通信距离与覆盖范围测试 1298947.1通信距离测试方法 1244587.1.1测试目的 12297207.1.2测试条件 12265777.1.3测试步骤 12274677.2覆盖范围测试方法 12284467.2.1测试目的 12313117.2.2测试条件 1242037.2.3测试步骤 13296917.3测试结果分析 13124947.3.1通信距离测试结果分析 13307837.3.2覆盖范围测试结果分析 1319169第八章抗干扰功能测试 13122988.1抗干扰指标 1385918.1.1概述 133708.1.2主要抗干扰指标 13159058.2抗干扰测试方法 14179158.2.1概述 14153348.2.2主要测试方法 1472158.3抗干扰能力评估 14138018.3.1概述 14304418.3.2评估方法 1439888.3.3评估指标 1524572第九章通话质量测试 15223269.1通话质量指标 15207749.1.1概述 15147719.1.2客观指标 15239069.1.3主观指标 15309749.2通话质量测试方法 15302419.2.1概述 1589629.2.2实验室测试 15130409.2.3现场测试 16299859.3通话质量评估 16306059.3.1概述 16308469.3.2客观评估 16295719.3.3主观评估 161438第十章调试结果记录与报告 16403110.1调试记录格式 16465810.2调试报告编写 171683610.3调试结果分析与应用 17第一章移动通信设备调试概述1.1调试目的与意义移动通信设备调试是指对移动通信设备进行功能测试、功能验证和参数优化的一系列技术活动。调试的目的是保证移动通信设备在投入运营前达到预定的功能指标,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提高通信质量,降低故障率。调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设备功能:通过调试,可以优化设备的工作状态,使其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下发挥出最佳功能。(2)保证设备安全:调试过程中,可以发觉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3)降低运维成本:通过调试,可以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减少运维成本,提高运营效率。(4)提高用户满意度:调试后的设备功能稳定,通信质量优良,有利于提高用户满意度。1.2调试流程与步骤移动通信设备调试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调试准备:根据调试任务,准备相应的调试工具、仪表和设备。保证调试环境满足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2)设备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将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到位。检查设备安装是否牢固,接插件是否连接正确。(3)设备调试:根据设备类型和调试要求,进行以下调试内容:(1)设备功能测试:包括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频率响应、相位特性等指标的测试。(2)设备功能验证:包括切换、重选、功率控制、频率合成等功能验证。(3)参数优化: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设备参数,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4)调试数据记录:在调试过程中,记录相关测试数据,为后续分析和优化提供依据。(5)设备验收:完成调试后,对设备进行验收,保证设备功能满足设计要求。(6)调试报告编写:整理调试数据,编写调试报告,为设备运行和维护提供参考。(7)调试总结:对调试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为今后类似项目的调试提供借鉴。第二章设备准备与检查2.1设备清单与配置2.1.1清单编制在移动通信设备调试前,首先应编制完整的设备清单,保证所有设备及其配件齐全。设备清单应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名称及型号;(2)设备数量;(3)设备主要技术参数;(4)配件名称及型号;(5)配件数量;(6)其他相关资料。2.1.2配置核对在设备清单编制完成后,应对设备配置进行核对,保证设备配置符合调试要求。核对内容包括:(1)设备类型及数量是否与清单一致;(2)设备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调试需求;(3)配件类型及数量是否与清单一致;(4)配件功能是否符合设备要求。2.2设备外观检查2.2.1外观检查要求在设备准备阶段,应对设备外观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设备完好无损。外观检查要求如下:(1)设备表面无划痕、变形等损伤;(2)设备接口、按键、显示屏等部件完好;(3)设备连接线缆无破损、断裂;(4)设备防护措施到位,如防尘、防水等。2.2.2外观检查方法外观检查应采用以下方法:(1)目测:观察设备表面、接口、按键等部件是否有损伤、异常;(2)手动检查:轻轻按压设备表面,检查设备是否稳固、部件是否松动;(3)使用工具:必要时使用专用工具,如放大镜、手电筒等,对设备细节进行检查。2.3设备功能检查2.3.1功能检查要求在设备调试前,应对设备功能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设备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功能检查要求如下:(1)设备启动、关机正常;(2)设备各功能模块运行稳定;(3)设备接口功能正常,如USB、串口、网络接口等;(4)设备功能指标符合要求,如信号强度、传输速率等;(5)设备抗干扰能力满足要求。2.3.2功能检查方法功能检查应采用以下方法:(1)启动设备,观察设备自检过程,检查启动是否正常;(2)运行设备各项功能,检查各功能模块运行是否稳定;(3)使用测试仪器,如信号发生器、网络分析仪等,对设备接口功能进行测试;(4)对设备功能指标进行测试,如信号强度、传输速率等;(5)对设备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如电磁兼容测试、抗干扰度测试等。第三章通信参数设置3.1基本参数设置3.1.1参数选取原则在移动通信设备的调试过程中,基本参数设置是首要步骤。参数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提高通信质量;(3)考虑设备兼容性,便于与其他设备互联。3.1.2参数设置内容基本参数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型号、版本号及软件版本;(2)工作频率、带宽及调制方式;(3)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及误码率;(4)天线类型及接口;(5)设备通信接口及协议;(6)其他相关参数。3.2高级参数设置3.2.1参数选取原则高级参数设置应在基本参数设置的基础上进行,遵循以下原则:(1)提高设备功能,降低能耗;(2)增强设备抗干扰能力,保证通信稳定性;(3)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容量。3.2.2参数设置内容高级参数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功率控制参数:包括功率控制模式、功率控制算法及功率控制范围;(2)频率规划参数:包括频率分配、频率复用及频率跳变;(3)多址技术参数:包括多址方式、地址分配及地址过滤;(4)调制与编码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编码方式及编码速率;(5)切换与漫游参数:包括切换策略、切换阈值及漫游策略;(6)其他相关参数。3.3参数验证与调整3.3.1参数验证参数验证是对设置后的通信参数进行测试和评估,以保证其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参数验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信距离和覆盖范围测试;(2)通信质量测试,包括信号强度、误码率等指标;(3)抗干扰能力测试;(4)网络容量测试;(5)其他相关功能指标测试。3.3.2参数调整根据参数验证结果,对不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参数进行调整。调整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1)优先调整影响通信质量的参数;(2)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考虑降低能耗;(3)调整参数时,应兼顾设备功能和网络功能;(4)调整过程中,保证设备运行稳定,避免造成通信中断。第四章信号测试4.1信号发射测试4.1.1测试目的信号发射测试旨在验证移动通信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发射信号的各项功能指标是否满足技术要求。4.1.2测试条件(1)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测试环境符合相关标准要求;(3)测试仪器精度满足测试要求。4.1.3测试内容(1)发射频率:检查设备发射信号的频率是否在规定范围内;(2)发射功率:测试设备发射信号的功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3)调制方式:确认设备采用的调制方式是否符合规定;(4)信号波形:观察信号波形是否正常;(5)信号稳定度:评估信号在规定时间内是否稳定。4.1.4测试方法(1)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规定频率和功率的信号,作为测试信号源;(2)通过测试仪器对发射信号进行采集、分析;(3)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设备发射信号的功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4.2信号接收测试4.2.1测试目的信号接收测试旨在验证移动通信设备在规定条件下接收信号的各项功能指标是否满足技术要求。4.2.2测试条件(1)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测试环境符合相关标准要求;(3)测试仪器精度满足测试要求。4.2.3测试内容(1)接收灵敏度:评估设备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2)接收选择性:评估设备对相邻信号的抑制能力;(3)接收线性度:检查设备接收信号时输出与输入的关系;(4)接收动态范围:评估设备接收信号强度的适应范围。4.2.4测试方法(1)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规定频率和功率的信号,作为测试信号源;(2)通过测试仪器对接收信号进行采集、分析;(3)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设备接收信号的功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4.3信号质量评估4.3.1评估目的信号质量评估旨在对移动通信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总体功能进行综合评价。4.3.2评估内容(1)误码率:评估设备在规定时间内传输数据的错误率;(2)信号衰落:分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落现象;(3)信号干扰:评估设备在规定条件下抗干扰能力;(4)信号覆盖范围:评估设备在规定环境下的信号覆盖范围。4.3.3评估方法(1)通过信号发射测试和接收测试,获取设备功能指标;(2)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对设备功能进行综合评价;(3)根据评估结果,对设备功能进行优化和改进。第五章频率响应测试5.1频率响应指标频率响应是移动通信设备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设备在不同频率下的信号处理能力。按照《移动通信设备调试规范》的相关规定,频率响应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带宽:指设备能够处理的信号频率范围,通常以3dB带宽表示。(2)带内波动:指在带宽范围内,信号幅度相对于中心频率的最大偏差。(3)群延迟:指不同频率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到达输出端的时间延迟差异。(4)相位响应:指设备输出信号相对于输入信号的相位变化。5.2频率响应测试方法频率响应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测试设备: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如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保证测试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2)搭建测试系统:按照《移动通信设备调试规范》的要求,搭建测试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被测设备、频谱分析仪等。(3)设置测试参数:根据被测设备的技术指标,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幅度等参数。(4)测试带宽:逐步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观察频谱分析仪上的信号幅度变化,确定设备的带宽。(5)测试带内波动:在带宽范围内,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观察频谱分析仪上的信号幅度变化,计算带内波动。(6)测试群延迟和相位响应:通过频谱分析仪分析被测设备的群延迟和相位响应。5.3频率响应调整频率响应调整是保证移动通信设备满足功能要求的重要环节。以下为频率响应调整的步骤:(1)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分析设备的频率响应功能,确定需要调整的参数。(2)调整设备参数:针对分析结果,调整设备的滤波器、放大器等模块的参数,以优化频率响应功能。(3)重复测试:在调整设备参数后,重新进行频率响应测试,验证调整效果。(4)优化调整:根据测试结果,继续调整设备参数,直至满足《移动通信设备调试规范》的要求。(5)记录调整结果:将调整过程和结果记录在设备调试报告中,以便后续查阅。第六章灵敏度与选择性测试6.1灵敏度测试6.1.1测试目的灵敏度测试旨在评估移动通信设备在接收微弱信号时的功能,保证设备能够在规定的最小信号电平下正常工作。6.1.2测试条件测试应在标准环境条件下进行,包括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测试前需保证设备已预热,各项功能稳定。6.1.3测试方法(1)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标准测试信号,调制方式与移动通信设备的工作模式一致。(2)将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连接至移动通信设备的接收端,逐步减小信号电平,直至设备无法正常接收。(3)记录最小可接收信号电平,即为灵敏度。6.1.4测试注意事项(1)测试过程中,保证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稳定性。(2)避免信号反射、衰减等因素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6.2选择性测试6.2.1测试目的选择性测试旨在评估移动通信设备在接收信号时,对相邻信道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6.2.2测试条件测试条件与灵敏度测试相同。6.2.3测试方法(1)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两个相邻信道的信号,其中一个为标准测试信号,另一个为干扰信号。(2)将标准测试信号连接至移动通信设备的接收端,逐步增加干扰信号电平,观察设备接收功能的变化。(3)记录干扰信号电平与设备接收功能之间的关系,计算选择性。6.2.4测试注意事项(1)测试过程中,保证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稳定性。(2)避免信号反射、衰减等因素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6.3测试结果分析6.3.1灵敏度分析根据灵敏度测试结果,分析移动通信设备在接收微弱信号时的功能。若灵敏度低于标准要求,需检查设备接收电路的功能,优化设计方案。6.3.2选择性分析根据选择性测试结果,分析移动通信设备对相邻信道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若选择性不满足标准要求,需检查设备滤波器的功能,优化设计方案。6.3.3测试数据对比将灵敏度与选择性测试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评估设备功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针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测试项目,提出改进措施。第七章通信距离与覆盖范围测试7.1通信距离测试方法7.1.1测试目的通信距离测试旨在评估移动通信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信号传输距离,以保证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满足预设的通信距离要求。7.1.2测试条件在进行通信距离测试时,需满足以下条件:(1)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测试区域无遮挡物,视线开阔;(3)测试环境温度、湿度适宜,不影响设备功能。7.1.3测试步骤(1)选择合适的测试地点,保证测试环境满足测试条件;(2)将移动通信设备放置于测试地点,调整至预定工作频率;(3)使用信号测试仪器,实时监测设备发射的信号强度;(4)保持设备位置不变,逐步增加通信距离,记录信号强度变化;(5)分析信号强度与通信距离的关系,绘制通信距离曲线。7.2覆盖范围测试方法7.2.1测试目的覆盖范围测试旨在评估移动通信设备在特定环境下的信号覆盖范围,为网络规划与优化提供依据。7.2.2测试条件在进行覆盖范围测试时,需满足以下条件:(1)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测试区域包含不同的地形地貌,如平原、山区等;(3)测试环境温度、湿度适宜,不影响设备功能。7.2.3测试步骤(1)选择合适的测试地点,保证测试环境满足测试条件;(2)将移动通信设备放置于测试地点,调整至预定工作频率;(3)使用信号测试仪器,实时监测设备发射的信号强度;(4)按照预设的路线,逐步移动设备,记录信号强度变化;(5)分析信号强度与覆盖范围的关系,绘制覆盖范围图。7.3测试结果分析7.3.1通信距离测试结果分析根据通信距离测试数据,分析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信号传输距离,评估设备功能是否符合预设要求。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设备在开阔地带的通信距离;(2)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通信距离;(3)设备在信号干扰环境下的通信距离。7.3.2覆盖范围测试结果分析根据覆盖范围测试数据,分析设备在特定环境下的信号覆盖范围,为网络规划与优化提供依据。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设备在不同地形地貌下的覆盖范围;(2)设备在信号干扰环境下的覆盖范围;(3)设备在多径传播环境下的覆盖范围。第八章抗干扰功能测试8.1抗干扰指标8.1.1概述移动通信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抗干扰功能是保证通信质量的关键因素。抗干扰指标是衡量移动通信设备在电磁干扰条件下,保持通信功能稳定的能力。本章将对抗干扰指标进行详细阐述。8.1.2主要抗干扰指标(1)邻道选择性:指移动通信设备在接收有用信号的同时对相邻信道的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2)阻塞功能:指移动通信设备在接收有用信号时,对强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3)抗干扰度:指移动通信设备在给定干扰信号强度下,仍能保持正常通信的能力。(4)抗干扰动态范围:指移动通信设备在抗干扰功能范围内,能够适应的信号强度变化范围。8.2抗干扰测试方法8.2.1概述抗干扰测试方法是对移动通信设备抗干扰功能进行评估的实验过程。通过测试,可以确定设备的抗干扰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8.2.2主要测试方法(1)邻道干扰测试:通过在相邻信道上施加干扰信号,测试移动通信设备的邻道选择性。(2)阻塞测试:通过在接收信号上施加强干扰信号,测试移动通信设备的阻塞功能。(3)抗干扰度测试:通过在有用信号上叠加干扰信号,测试移动通信设备的抗干扰度。(4)抗干扰动态范围测试:通过改变干扰信号强度,测试移动通信设备的抗干扰动态范围。8.3抗干扰能力评估8.3.1概述抗干扰能力评估是对移动通信设备抗干扰功能的量化分析。评估结果可以用于指导设备设计和优化。8.3.2评估方法(1)统计分析法: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移动通信设备的抗干扰功能。(2)对比分析法:将移动通信设备的抗干扰功能与行业标准或竞品进行对比,分析其优劣。(3)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多种评价因素,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移动通信设备的抗干扰功能进行综合评价。8.3.3评估指标(1)抗干扰功能指数:反映移动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的综合指标。(2)抗干扰能力等级:根据抗干扰功能指数,将移动通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划分为不同等级。(3)抗干扰能力改进方向: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移动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的改进方向。第九章通话质量测试9.1通话质量指标9.1.1概述通话质量是移动通信设备的核心功能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用户的通信体验。通话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客观指标通过仪器测量得到,主观指标通过用户主观评价得到。9.1.2客观指标客观指标主要包括误码率、丢包率、时延、信号强度等。误码率是指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码元与总码元的比例;丢包率是指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比率;时延是指信号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传输时间;信号强度是指接收到的信号功率。9.1.3主观指标主观指标主要包括清晰度、音质、通话流畅度等。清晰度是指通话过程中语音的清晰程度;音质是指通话过程中语音的音质表现;通话流畅度是指通话过程中语音的连贯性和稳定性。9.2通话质量测试方法9.2.1概述通话质量测试方法包括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实验室测试主要在模拟环境下进行,通过模拟各种通信场景来评估移动通信设备的通话质量;现场测试则在实际环境中进行,通过在特定区域进行实地测试来评估设备的通话质量。9.2.2实验室测试实验室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语音清晰度测试:通过播放标准语音样本,评估设备的语音清晰度;(2)音质测试:通过播放标准音乐样本,评估设备的音质表现;(3)通话流畅度测试:通过模拟通话场景,评估设备的通话流畅度。9.2.3现场测试现场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信号强度测试:通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评估设备的信号覆盖能力;(2)通话质量评估:通过实地通话,评估设备的通话质量;(3)干扰测试:通过测量设备在特定场景下的干扰情况,评估设备的抗干扰能力。9.3通话质量评估9.3.1概述通话质量评估是对移动通信设备通话功能的全面评价,包括客观评估和主观评估。评估结果可用于指导设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