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与民政服务作业指导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6/3B/wKhkGWcwMFeAN3S6AAK4eM3pFdU285.jpg)
![社会保障与民政服务作业指导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6/3B/wKhkGWcwMFeAN3S6AAK4eM3pFdU2852.jpg)
![社会保障与民政服务作业指导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6/3B/wKhkGWcwMFeAN3S6AAK4eM3pFdU2853.jpg)
![社会保障与民政服务作业指导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6/3B/wKhkGWcwMFeAN3S6AAK4eM3pFdU2854.jpg)
![社会保障与民政服务作业指导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6/3B/wKhkGWcwMFeAN3S6AAK4eM3pFdU28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保障与民政服务作业指导书TOC\o"1-2"\h\u30665第1章社会保障概述 4175871.1社会保障的定义与功能 4325351.2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与构成 4198251.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51793第2章民政服务概述 5217322.1民政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55662.2民政服务的发展历程 5248962.3民政服务的基本任务与作用 519278第3章社会保险体系 67853.1养老保险 660673.1.1保险覆盖范围 633193.1.2保险费缴纳 679043.1.3保险待遇 6129183.2医疗保险 61143.2.1保险覆盖范围 636423.2.2保险费缴纳 720123.2.3保险待遇 7213693.3失业保险 789043.3.1保险覆盖范围 7192863.3.2保险费缴纳 7182793.3.3保险待遇 716553.4工伤保险与生育保险 7128513.4.1工伤保险 7113043.4.2生育保险 7243193.4.3保险待遇 723491第4章社会救助制度 7325844.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8312914.1.1保障对象 8184.1.2保障标准 8217404.1.3保障方式 810044.2特殊群体救助 831204.2.1保障对象 866014.2.2保障内容 828794.2.3保障方式 8327114.3灾害救助与临时救助 8164834.3.1灾害救助 8310134.3.1.1救助对象 880774.3.1.2救助内容 8145824.3.1.3救助方式 927634.3.2临时救助 9121104.3.2.1救助对象 9223194.3.2.2救助内容 9135684.3.2.3救助方式 96690第5章民政服务项目 9128405.1婚姻登记服务 926305.1.1服务内容 9322685.1.2服务流程 9225985.1.3服务对象 9274305.2殡葬管理服务 9182475.2.1服务内容 9185135.2.2服务流程 10189125.2.3服务对象 10103395.3残疾人福利服务 10204085.3.1服务内容 1030215.3.2服务流程 1044195.3.3服务对象 1091995.4孤儿与困境儿童保障服务 10210445.4.1服务内容 10261705.4.2服务流程 1062955.4.3服务对象 115478第6章老年人福利与服务 1114616.1老年人福利政策 11228466.1.1政策概述 11100386.1.2政策内容 114566.2老年人照料服务 1125796.2.1服务内容 11145626.2.2服务形式 11261986.3老年人健康管理 11157486.3.1健康教育 11127436.3.2健康评估 11241336.3.3慢性病管理 1263776.4老年人社会参与 12217186.4.1社区活动 1263896.4.2志愿者服务 12293306.4.3继续教育 1227536.4.4社会保障参与 1220051第7章社会福利事业 12116907.1儿童福利事业 12261597.1.1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概述 12314807.1.2儿童福利政策与法规 12316837.1.3儿童福利服务体系 1234267.1.4儿童福利项目及其实施 12266797.2残疾人福利事业 1214237.2.1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概述 12197587.2.2残疾人福利政策与法规 13235017.2.3残疾人福利服务体系 13292277.2.4残疾人福利项目及其实施 13205657.3妇女福利事业 13230987.3.1妇女福利事业发展概述 13304187.3.2妇女福利政策与法规 13153327.3.3妇女福利服务体系 13325227.3.4妇女福利项目及其实施 1355567.4公益慈善事业 13112217.4.1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概述 13112127.4.2公益慈善政策与法规 13129977.4.3公益慈善组织及活动 14244287.4.4公益慈善项目及其实施 1421045第8章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1459668.1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与管理 1462918.1.1基金筹集 14266948.1.2基金管理 14284418.2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 14265078.2.1投资原则 14192978.2.2投资范围与限制 1573108.3社会保障基金风险控制与监管 15180298.3.1风险控制 15302878.3.2监管 153356第9章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1521889.1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15320399.1.1法律体系概述 15141479.1.2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构成 1669349.2社会保障法律的主要内容 16274809.2.1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16124959.2.2社会救助法律制度 163569.2.3社会福利法律制度 1686209.2.4慈善法律制度 16276329.3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实施与监管 16103029.3.1实施机制 1632519.3.2监管机制 1649029.3.3法律责任 179352第10章社会保障与民政服务发展趋势 1742210.1国际社会保障发展趋势 173076610.1.1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172607810.1.2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173075310.1.3社会救助与福利制度的完善 1746610.2我国社会保障与民政服务改革与创新 172764810.2.1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183216510.2.2民政服务的创新 182620510.2.3社会保障与民政服务的数字化转型 182679910.3社会保障与民政服务的未来发展展望 181125310.3.1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 181750610.3.2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182088210.3.3加强民政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 182842810.3.4深化社会保障与民政服务的数字化转型 18第1章社会保障概述1.1社会保障的定义与功能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的,以社会保障基金为支撑,通过提供各种社会保险、救助和福利服务,对遭遇特定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经济补偿和帮助的一种制度安排。社会保障具有以下功能:(1)保障功能:保证社会成员在失业、疾病、伤残、养老等情况下基本生活的稳定。(2)调节功能:通过社会保障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缓解贫富差距。(3)稳定功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促进功能:通过提供培训、就业等服务,促进社会成员的自身发展。1.2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与构成社会保障制度根据保障对象、保障范围和保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2)社会救助制度: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等。(3)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主要包括:(1)社会保障基金:包括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等。(2)社会保障政策:包括各项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3)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负责社会保障制度的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4)社会保障服务提供机构:包括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救助机构、福利机构等。1.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与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劳动保险为主,保障范围有限,保障水平较低。(2)计划经济时期:逐步建立起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主要面向国有企业职工。(3)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深入,扩大了保障范围,提高了保障水平,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全民覆盖。(4)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向更加公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制度设计、政策制定、基金管理、服务提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第2章民政服务概述2.1民政服务的内涵与外延民政服务,简而言之,是指为了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合法权益,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其内涵主要包括对弱势群体的救助、社区服务、社会组织管理、婚姻登记、殡葬管理等。而民政服务的外延则涵盖了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特殊群体保障、基层政权建设、社会事务管理等多个方面。2.2民政服务的发展历程民政服务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我国古代的慈善事业和民间救助活动。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和体系,民政服务始于20世纪初。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政服务在制度、范围、内容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民政服务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2.3民政服务的基本任务与作用民政服务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社会救助。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缓解其生活压力,维护社会稳定。(2)推进社会福利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3)管理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其在社会事务中的积极作用。(4)做好基层政权建设。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治理水平。(5)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包括婚姻登记、殡葬管理、地名管理等,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民政服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民生。通过提供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专业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2)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社会组织管理等工作,促进社会稳定和谐。(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发挥民政服务的功能,缓解社会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4)推动社会进步。不断发展完善民政服务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第3章社会保险体系3.1养老保险3.1.1保险覆盖范围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覆盖城镇职工及城乡居民。本节主要阐述养老保险的政策、覆盖对象及缴费比例等内容。3.1.2保险费缴纳养老保险费由参保人及其所在单位共同缴纳。缴费比例由国家规定,并根据经济发展、职工收入水平和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适时调整。3.1.3保险待遇养老保险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计算方法和支付方式等均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执行。3.2医疗保险3.2.1保险覆盖范围医疗保险旨在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覆盖范围包括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3.2.2保险费缴纳医疗保险费由参保人及其所在单位共同缴纳。缴费比例由国家规定,并根据医疗费用支出、职工收入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整。3.2.3保险待遇医疗保险待遇包括基本医疗、门诊大病、慢性病等医疗费用报销。待遇标准、报销范围和支付方式等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执行。3.3失业保险3.3.1保险覆盖范围失业保险主要覆盖城镇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旨在为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3.3.2保险费缴纳失业保险费由参保单位及其职工共同缴纳。缴费比例由国家规定,并根据失业率、职工收入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整。3.3.3保险待遇失业保险待遇主要包括失业金、医疗补助金和生育补助金等。待遇领取条件、计算方法和支付方式等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执行。3.4工伤保险与生育保险3.4.1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的职工。保险费由参保单位缴纳,费率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和工伤发生率等因素确定。3.4.2生育保险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与工伤保险相同,旨在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保险费由参保单位缴纳,费率由国家规定。3.4.3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医疗、工伤康复、伤残津贴和工亡补助等。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和生育津贴。待遇标准、报销范围和支付方式等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执行。第4章社会救助制度4.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1.1保障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针对我国城乡低收入家庭,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具体对象包括:无劳动能力或生活来源的居民;失业且无其他收入来源的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4.1.2保障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各地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制定,并适时调整。保障标准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类别,分别保障城市和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4.1.3保障方式最低生活保障采用现金救助的方式,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救助金。4.2特殊群体救助4.2.1保障对象特殊群体救助主要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4.2.2保障内容特殊群体救助内容包括:基本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4.2.3保障方式特殊群体救助采用现金救助、实物救助和服务救助等多种方式,根据不同群体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救助。4.3灾害救助与临时救助4.3.1灾害救助灾害救助针对自然灾害、灾难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困难,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4.3.1.1救助对象灾害救助的对象为受灾地区居民,包括受灾家庭、受灾个体等。4.3.1.2救助内容灾害救助内容包括:紧急生活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恢复重建、教育救助等。4.3.1.3救助方式灾害救助采用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服务救助等方式,保证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4.3.2临时救助临时救助针对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家庭和个人,提供短期救助。4.3.2.1救助对象临时救助的对象包括:突发重大疾病、意外、家庭突发变故等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和个人。4.3.2.2救助内容临时救助内容包括:医疗救助、生活救助、教育救助等。4.3.2.3救助方式临时救助采用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服务救助等方式,根据救助对象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救助。第5章民政服务项目5.1婚姻登记服务5.1.1服务内容婚姻登记服务是指我国民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结婚登记、离婚登记、补发婚姻证件等服务。5.1.2服务流程(1)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2)婚姻登记机关审核材料;(3)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进行婚姻登记;(4)颁发婚姻证书。5.1.3服务对象年满18周岁的男女双方,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符合结婚、离婚条件的我国公民。5.2殡葬管理服务5.2.1服务内容殡葬管理服务是指民政部门对殡葬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和监督,提供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等服务。5.2.2服务流程(1)遗体接运;(2)遗体存放;(3)遗体火化;(4)骨灰寄存;(5)提供殡葬用品及咨询服务。5.2.3服务对象我国公民、港澳台同胞、华侨及外国人。5.3残疾人福利服务5.3.1服务内容残疾人福利服务包括康复服务、教育服务、就业服务、文化体育服务、权益保障等服务。5.3.2服务流程(1)开展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2)制定残疾人福利政策;(3)实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活动;(4)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5.3.3服务对象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我国公民。5.4孤儿与困境儿童保障服务5.4.1服务内容孤儿与困境儿童保障服务主要包括生活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康复救助、就业援助等服务。5.4.2服务流程(1)开展孤儿与困境儿童排查;(2)制定孤儿与困境儿童保障政策;(3)实施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救助;(4)提供就业指导和援助。5.4.3服务对象失去父母或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因家庭贫困、自身残疾、父母重病等原因处于困境中的儿童。第6章老年人福利与服务6.1老年人福利政策6.1.1政策概述我国老年人福利政策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为目标,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提高其生活质量。6.1.2政策内容(1)养老保险: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2)医疗保险: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险政策,提高医疗保险待遇。(3)福利补贴: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4)优待政策:为老年人提供公共交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优惠和便利。6.2老年人照料服务6.2.1服务内容(1)日常生活照料:提供饮食、起居、卫生等方面的照料。(2)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定期体检、健康咨询、疾病治疗等服务。(3)精神慰藉:开展文化、娱乐、心理辅导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6.2.2服务形式(1)居家养老: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满足其在家庭环境中的养老需求。(2)社区养老:依托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等服务。(3)机构养老:提供长期照料、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6.3老年人健康管理6.3.1健康教育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6.3.2健康评估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了解其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6.3.3慢性病管理针对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开展规范化的治疗和康复服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4老年人社会参与6.4.1社区活动组织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增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其社会归属感。6.4.2志愿者服务鼓励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服务,发挥其经验和技能,为社会作出贡献。6.4.3继续教育提供适合老年人的继续教育资源,满足其学习需求,促进老年人智力发展。6.4.4社会保障参与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发挥其在社会保障领域的监督作用。第7章社会福利事业7.1儿童福利事业7.1.1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概述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国高度重视儿童福利事业,不断加大对儿童福利事业的投入。本章主要介绍儿童福利政策、服务体系、项目及其实施情况。7.1.2儿童福利政策与法规介绍我国儿童福利相关政策及法规,包括儿童权益保护、孤儿和困境儿童保障、儿童教育、儿童健康等方面的政策。7.1.3儿童福利服务体系阐述我国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的构成,包括孤儿和困境儿童救助、儿童教育、儿童医疗、儿童心理关爱等方面的服务。7.1.4儿童福利项目及其实施详细介绍我国儿童福利项目,如“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贫困家庭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等,以及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7.2残疾人福利事业7.2.1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概述介绍我国残疾人福利事业的发展状况,包括政策、法规、服务体系、项目等方面。7.2.2残疾人福利政策与法规阐述我国残疾人福利政策及法规,涉及残疾人权益保护、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生活照料等方面。7.2.3残疾人福利服务体系分析我国残疾人福利服务体系的构成,包括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服务。7.2.4残疾人福利项目及其实施详细介绍我国残疾人福利项目,如“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残疾人康复救助制度”等,以及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7.3妇女福利事业7.3.1妇女福利事业发展概述概述我国妇女福利事业的发展状况,包括政策、法规、服务体系、项目等方面。7.3.2妇女福利政策与法规介绍我国妇女福利政策及法规,涉及妇女权益保护、妇女教育、就业、健康、家庭等方面的政策。7.3.3妇女福利服务体系阐述我国妇女福利服务体系的构成,包括妇女教育、就业、健康、法律援助、家庭服务等方面的服务。7.3.4妇女福利项目及其实施详细介绍我国妇女福利项目,如“妇女小额贷款项目”、“妇女健康行动计划”等,以及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7.4公益慈善事业7.4.1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概述介绍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包括政策、法规、组织、项目等方面。7.4.2公益慈善政策与法规阐述我国公益慈善政策及法规,涉及慈善组织管理、慈善捐赠、慈善信托、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政策。7.4.3公益慈善组织及活动分析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的类型、特点及活动领域,包括基金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7.4.4公益慈善项目及其实施详细介绍我国公益慈善项目,如“希望工程”、“扶贫基金会”等,以及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第8章社会保障基金管理8.1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与管理8.1.1基金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是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通过多种渠道,保证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稳定性和合法性。主要包括以下筹集方式:(1)缴费收入: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缴费;(2)财政补贴: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支持;(3)利息收入:基金投资形成的利息收入;(4)其他收入:如捐赠、赞助等。8.1.2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应遵循安全、高效、透明、规范的原则,保证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健全基金管理制度,规范基金运作流程;(2)设立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实行专业化管理;(3)加强基金财务会计核算,保证基金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4)定期开展基金审计,防止基金流失和滥用。8.2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8.2.1投资原则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保证基金本金安全,降低投资风险;(2)收益性原则:追求合理投资收益,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3)流动性原则:保持基金一定的流动性,满足支付需求;(4)分散性原则:合理配置资产,分散投资风险。8.2.2投资范围与限制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范围主要包括:(1)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2)股票、债券、基金等权益类产品;(3)股权、债权等直接投资;(4)其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的投资品种。同时应遵守国家关于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相关规定,保证投资风险可控。8.3社会保障基金风险控制与监管8.3.1风险控制社会保障基金风险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规范风险管理流程;(2)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实行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3)制定风险应对措施,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4)定期开展风险排查,保证基金安全。8.3.2监管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监管:财政、审计、人社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管;(2)内部监管:基金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察等监督机制;(3)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监督;(4)信息披露:定期公布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情况,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第9章社会保障法律制度9.1社会保障法律体系9.1.1法律体系概述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是在国家法律框架内,以宪法为根本,以社会保障法为核心,包括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构成的统一整体。9.1.2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构成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宪法及相关条款;(2)社会保障法;(3)社会保险法;(4)社会救助法;(5)社会福利法;(6)慈善法;(7)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9.2社会保障法律的主要内容9.2.1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方面的法律规定。9.2.2社会救助法律制度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方面的法律规定。9.2.3社会福利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优抚对象福利、社区福利等方面的法律规定。9.2.4慈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慈善组织、慈善捐赠、慈善信托、慈善服务等方面的法律规定。9.3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实施与监管9.3.1实施机制(1)部门负责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组织实施;(2)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4)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宣传,提高公众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认识。9.3.2监管机制(1)国家加强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实施的监督和管理,保证社会保障政策的贯彻落实;(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3)有关部门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使用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ognos培训材料V》课件
-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 企业文化与团队协作模板
- 2025年数控裁板锯项目发展计划
- 绿色商务风地产家居市场分析报告主题
- 广州正常人长波紫外线最小持续性黑化量的测定与分析
- 对读世界史的几点意见
- 小学奖学金申请书
- 银行党员预备申请书
- 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质量检测口算题带答案
- 国能辽宁北票 200MW 风力发电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2024年松溪县城投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中电联团体标准-220kV变电站并联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 新版ISO22301BCM体系手册
- 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49-55项)
- 《公路智慧养护信息化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
- 《书籍装帧设计》 课件 项目4 书籍装帧版式设计
- 中国主要蜜源植物蜜源花期和分布知识
-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应用
- (2024年)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 数据中心基础知识培训-2024鲜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