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重点类型风向预测_第1页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重点类型风向预测_第2页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重点类型风向预测_第3页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重点类型风向预测_第4页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重点类型风向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

2024年高考作文大概率有以下内容与形式:材料极简"二元"思辨作文(延

续2023年高考作文样式,体现一定的平稳过渡性),读写结合类作文(作文材

料取材于试卷内文本阅读材料),教考融合类作文(大势所趋),情境化作文(话

题贴近青年学生学习和学生活实际,关注青年健康成长),传统文化作文,科技

主题作文;此外关注宏大主题时政作文、"三元"(多元)思辨作文和漫画作文。

以下就上面其中四种作文样式进行专题讲解。

一、材料极简“二元”思辨作文

作文材料极简,无过多限制性要求;作文材料大多简要列举两种相反的态度(现象、

观点),作文话题坚持思辨主方向,•要求立足当下社会,写出新的感悟与思考。写作时,

审题时突出三点:一是迅速找到思辨话题,二是理解话题思辨各方在概念内涵(概念内

涵不清楚,或了解不精准,后面的写作再怎么努力,得分都不会高。观点内涵是文章的

内核中枢,文之"帅"也),三是理解思辨的逻辑关系所在,从面构思全文。

注意现实关联点。作文材料越简略,意味着思考的空间越广阔;话题的极简,意味

着内涵的极丰。极简单的道理,背后关联着极丰富的生活。作文的难度在于:懂得了这

个道理,如何联系生活把"理"讲透彻(作文的普遍性问题)。在"对接生活”这一点

上,是考验学生思维能力的核心要素,更是作文提分的关键。考前可以以其中的一道作

文题为例,熟悉这种题型作文的写作方法,考场不"手生”。

01

【典型例题】【2023教育部命制度四省联考作文简析】“简约vs繁复”

作文三(吉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当下,很多人倡导简约的理念,也有不少人肯定繁复的价值。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简约与繁复",是一道"二元"对立命题论述题,引导学生思考简

约表达和繁复表达各自的美学价值,两个概念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简约有简约的价

值,繁复也并非一无是处,要看具体的情境。审美上,简约留白,蕴藉含蓄,富于意味;

繁复浓墨重彩,铺陈渲染,也具有特别的意蕴;二者甚至可以并存于一篇之中,也不存

在孰优孰劣,关键看一个"度"的问题。生活中,简约意味着做减法,简单朴实,心境

平和;繁复似乎是贬义,意味着做加法,追求更多,欲望更多;生活本身就是繁复的,

简约有时是一种痴望,但在繁复中保持简约的心态,却是值得提倡的。或者由此引申的

节俭与奢靡的人生话题,"很多人""不少人"暗含立场倾向,尤其肯定"简约”在传

统文化中的地位。命题提供的材料非常简单,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审题,但有足够的开放

度,也有足够思考挖掘的空间,关键是从什么角度思考。

切题立意:1.繁复以享隆重,简约丰盈精神。2.物质极简成就精神丰盈。3.各有其

用,生命兼美。

02

【典型例题】[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简析】“时间的主人与仆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审题立意】

材料信息第一点:三个关键词——技术・时间•人。第二点:两个小分句以"但"

转折,表明为转折关系。技术发展有两面性:一方面让人们更好地掌控时间,另一方面

又让人成为时间的仆人(被时间所掌控)。

仆人与主人的理解:仆人:”成了时间的仆人",这里是一个比喻。时间成为主人,

来掌控人、驱使人、役使人,人处在被动状态,没有了自我支配时间的主动权,丧失支

配时间的主体地位,为时间活,不是为自我活着,这就是成为时间的仆人。主人:独立

思考,灵活支配,主动掌控自己的时间。

作文思辨要求:"主人"是相对材料中的“仆人"而言,"仆人”是由技术引出。

所以论述时还要先针对"技术发展对人的时间控制"这一大前提来进行。技术是我们合

理利用时间的手段、工具和方法,技术由人创造并为人所用。技术应该是由人来掌控,

而不能掌控人。技术和人,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庄子言"物物而不物于物",我们用

物、役物而不为物役使,靠的是清醒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掌控。所以,作文立意为"做时

间的主人",论述的范围确定限定在"技术发展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之内。

三层逻辑思维:①底阶:善用技术的人能更好地掌控时间。不可否认,技术发展得

以更好地掌控时间,我们因善用技术之利而高效利用时间,甚至能赢得时间、争取时间;

②中阶:被技术支配的人则被时间奴役和掌控。有些人,因过度地依赖技术,因为习惯

成自然,因为缺乏独立思考的自主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自我,成了时间的仆人。

③高阶:在掌控和被掌控中找到平衡点。善用技术掌控时间,还须有个体思维、自主意

识,灵活掌控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成为"我"的主人。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

限的时间,去干出最有意义的事情,实现生命最美好的梦想。

03

【典型例题】:[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简析】“一花独放不是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

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以上两则材料出自新时代领路人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

了普遍的道理。

【审题立意】

材料含意材料一告诉我们,在竞争中,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

收获,相反,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往往会让竞争变得更加恶劣,导致双方都陷入困境。

损害别人的利益,为人不齿,终将被他人排斥。因此,在竞争中,我们应该努力追求合

作共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则材料可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可用于人与人的

相处。

材料二,借"一花"和"百花”阐述了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一花"可以是个

体、一个国家;而“百花"可以是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一花"和"百花"相互联系,

"一花"之美是在"百花"中得到凸显的,而“百花"之春又是建立在"一花"的基础

上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人与集体及社会的关系,莫不如此。

材料一与材料二并举,构成了一组对话关系。材料一说的是不应怎样,材料二提供

了行动思路。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才能。而

一个充满竞争和压迫的环境,很难带来真正的繁荣。因此,我们应该追求一个充满合作

与共享的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够展现自己的价值,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引发思考:写作时,考生既可以就一些重大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互利共赢的

开放战略、文明的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可以结合当下核心技术领域”卡

脖子"困境的解决去探讨科技发展中的自力更生与借鉴学习。如果从日常生活与成长出

发,考生还可以结合个人生活与求学经历,写同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个人与集体等

主题的作文。

确定立意:1.让个人与时代芳华共振;2.国与国要互利共赢,共同建设美好世界;

3.携手并进,文化多元,合作共赢;4.发自己的光,不吹灭别人的灯;5.拦住别人的路,

不会让自己走的更远;6.合作共赢,良性竞争

04

【典型例题】[2023年九省联考(广西、吉林)作文简析】“送礼物还是送钱"

(广西、吉林)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一些人认为接受礼物的一方可

能并不需要这个礼物,与其精挑细选不如直接把买礼物的钱送出去,这样对方就可以去

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作文材料第一句话肯定"送礼"。第一句是引子,引出第二句不同观点的讨论。第

二句才最重要。反向思维:如果作文只是要求考生写"送礼"认识,为什么还要第二句

呢?可以这样思考:送礼是很重要的常见的现象,那么这个礼怎么送才好?以钱代物、

送钱行不行?这样一推测,我们就会明了命题意思,在送钱与送礼的话题中探讨"送礼

观"。所以作文时是不可能脱离材料内容只谈送礼物、不谈送钱,送钱是对送礼物的观

照性论述。送礼与送钱,考生得有一个明确的选择,在这一选择中,将二者进行对照论

述,以此得出自己的观点。根据材料的情境,考生写赞成送礼物更好。当然,除了用礼

物表达更深的心意外,如果送现金红包,也是分场合和实情的,比如中国传统的婚宴祝

福上,这个最好做补笔来写。考生也有可能指出送礼与送钱都可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对

等待,这种骑墙派的论述,次之。考生如果赞同送钱,反对送礼物,明显有违材料中对

礼物的肯定,立意下等。相信多数考生会有这样的逻辑思维:从礼物的本质(真情)角

度来分析,赞同送礼的观点(以送礼为重点论述内容),然后指出送钱的不足之处,也

可补述特殊情况下送钱的必要性,以此体现话题的思辨性,这一立意构思最佳。

关于深刻性多问几个什么。比如"为什么要送礼物?""礼物如何界定其价值?”

"礼物难道仅仅是一种物吗?如果不是,那还代表什么?""送出的礼物对方一定会喜

欢吗?""如何才能让接受方喜欢你的礼物呢?""直接送钱的方式一定不好吗?""什

么情况下可以直接送钱?""直接送钱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诸如此类,并不是每个

问题都需要行文时回答,但是在一环套一环的追问中,让自己的思维逐步深入,让概念

的内涵和外延逐渐清晰,让写作的思路渐渐严密。

05

【典型例题】【2024年广州一模作文简析】“自己的立场和他人的立场“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最好的相处之道,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也有人说,相处时,守住自己的立

场最重要。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明确立场观点,写一篇文章。

思辨关系①"最好的"与"也有人"。最好的相处之道,说明"站在对方的立场

考虑问题”的正确性,这一点不可否认。"也有人",是部分人的态度,值得探讨。②

对方立场和自己立场。"二元"思维:在"对方的立场与自己的立场"的"二元"关系

中探讨作文话题,不能只论述“一元"而不顾另"一元",可以有偏重,但必须是在互

为参照中论述,体现作文思维色彩。至于思考的广度和深度,那是考生的思维品质高下

的问题。

立场观点①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共情是构建和谐人际

关系的基石拈M立思考是减少人际冲突的润滑剂;站在对方立场是建立深度信任的桥梁;

以对方为中心的思考方式促进个人成长;站在对方立场是创造共赢局面的关键);②坚

守自我立场,保持独立人格(坚守自我立场是维护个人尊严的底线;保持独立人格是实

现自我价值的前提;适度坚持立场有助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坚守立场是提升自我认

同感和自信心的关键;在坚守立场中寻求成长与突破)③辩证看待两种相处之道,寻求

最佳平衡点(相处之道需灵活变通,平衡共情与坚守;理解并尊重差异,实现和谐共处;

在沟通中寻求共识,实现双赢;适度妥协并非失去自我,而是智慧的选择;寻求平衡点

需要持续学习与反思)

联想和思考:考生的联想和思考有以下三个主体内容:一是作文的立意与构思(构

建作文构架);二是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取作文素材);三是话题与"我"的关联(注

意身份意识),特别是2024年九省联考作文新风向,作文话题与考生的学习生活相关,

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高阶思维材料中的"相处",似乎都默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似乎都觉得是

限定在日常生活中,这实际上人为窄化了外延。国与国的交往一样可以实行"他人立场"

原则,"国与国之间更体现出二者兼顾的大智慧"。自己立场是基础,国家利益至上;

他人立场的实质,还是从自己立场考虑,是长远发展,是合作共赢,是有选择性的让步,

是更为开放的视野。正如我们和漂亮国,一个构建利益共同体,一个奉行单边霸权主认,

所以我们搞我们的互利双赢,他们搞他们的零和博弈,相形之下,中国发展得很快,充

分显示东方太极的智慧。就审题立意而言,我们的眼界可以更开阔些,思维更灵活些。

06

【典型例题】[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联考作文简析】“遵守规矩与打破规

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韩非子说:"万物莫不有规矩。"

有人说:"有的时候,需要打破规矩。"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材料内涵材料由两句话组成。韩非子的话意图在于要求人们守规矩,有人说的话

意图在于要求人们打破规矩。韩非子的"万物莫不有规矩”是经典语句,至今仍然闪炼

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人生启迪,所以,我们可以赞同韩非子的守规矩的话。根据有

人说的话,我们还可以对韩非子的话进行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做出辨析或阐释,所以,

我们还可以赞同打破规矩。

理性思辨我们还可以从批判性思维出发,分析两句话各自的合理之处,然后限定

情境,在具体情境中进行选择,这样属于思辨地看问题。只谈“遵守规矩",或只谈"打

破规矩",而不能全面看问题,则没有思辨性。谈到"既要守规矩,又要勇于打破规矩",

如果不能深入辨析,则没有思辨性;如果进行了深入辨析,则有了思辨性。

参考立意:①打破规矩才能创新;②规矩,该守则守,该破则破;③守规矩方能立

德行,破成规方能创新。

二、“三元、多元''思辨作文

高考作文"三元"思辨:2022高考全国甲卷"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

2022全国新高考I卷的"本手、妙手、俗手",2022全国新高考H卷的"选择创造•未

来"。2023年高考,作文中有“三元"乃至"多元"思辨,不过话题呈现的思辨关系

不那么明显,暗含作文材料之中。

【“三元"思辨痛点】

①脱离材料语境限制,审读作文材料没有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的范围作文,走"套作""抄袭""宿作"之路,大而无当,泛泛而论;

②对话题内涵理解不透彻,只是围绕话题做表面文章,这一点是短板,是致命伤;

③无视思辩关系,片面截取材料一小部分内容,狭隘的审题,片面的立意,没有综

合思辨;全文结构层次不清晰,逻辑关系和思辨色彩体现不明显;

④文章联系社会现实不够,不能化虚为实,论据不够,架空分析,空洞说理,多为

正确的废话。

三元思辨突破"三大着力点":概念内涵+逻辑关系+化虚为实。一要准确诠释概

念,二要整体把握论关系,三是类比现实有社会视野。了解思辨话题各方概念的内涵,

这是思辩的准入点;弄清概念内涵后,还要阐述多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出作文的

思辨色彩;在阐述过程中要结合社会现实生活,将道理说透彻,体现出自己的思考与感

悟(启示)。其中第二步构思辨关系,理解作文概念内涵是我们思辨讲理的大前提。在

精准领悟概念内涵后,进一步思考这些概念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如并列、递进、包含、

总分等关系,从而为文章的行文构思的合理性、严密性、逻辑性、科学性打下基础。这

一步是文章的整体构思,含分论点的确立。弄清思辨关系会让我们视野开阔,在构思行

文时能抓住多方关系面,进行整体性构思,体现思辨色彩。

01

例:2023年高考新课标II卷作文

[“三元”思辨作文,思辨关系处理]

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放松,沉淀,成长这三个词语是作文材料的结尾部分,是对安静不被打扰的原因的解释,

对考生立意有重要的提示和引导作用。三个词义有逻辑层次上逐步上升性,顺序不可更

换。安静状态下的身心放松,是基础层面。从放松到沉淀,可以说是质的升华。沉淀,

是本次作文立意核心所在。安静求放松,但绝不是为放松而放松,放松是为沉淀服务。

放松后的沉淀,就是成长。或者说,有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就是成长的标志。

文章构思可以是并列式,从放松、沉淀和成长三个方向突破,这是最简单的思维,

也是命题人告诉我们的思维。

【立意与构思1]①拒绝过大压力,适当放松自己;②拒绝内心浮躁,恒定初心沉

淀;③拒绝不思进取,努力拼搏成长。

【立意与构思2】①在安静中学会享受,于放松中充沛精力;②在安静中学会思考,

于反思中滋润心灵;③在安静中学会沉淀,于专注中自我成长。也可以采用递进式分论

点。"放松、沉淀和成长”本身在逻辑上就有递进关系。

【立意与构思3]①于此方寂静之地,我们可以拂去满身压力,暂得一份放松;②

于此方寂静之地,我们可以在放松中理顺思想"队列",凝聚一份沉淀;③而当我们得

以放松、得以沉淀时,心灵的健康和思想的进步便产生了,如此,于这方寂静地,终臻

得自我的成长之路。也可以在论述安静的同时,兼顾对内安静与对外进取,体现出更为

强的思辨色彩。

【立意与构思4】①于世界中沉浮,当代青年需要一个安静的自我空间让心灵小憩;

②在自我空间中,青年要学会在静谧中在沉淀积蓄;③静谧之处虽大有裨益,但若长居于

此则将陷于沉沦,不能自拔。

02

例: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作文

[“多元”思辨作文,思辨关系处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

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以上材料引发

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多元思维四个"可以……",分别从不同方面展示了好故事的作用,"更好地表达

和沟通”"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命

题人在拟题时材料够简,但解读连用四个"可以",可谓用情颇深,给考生以足够的提

示。分论点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构思办法,就是按题目中的四个可以"构思",选取三

点来展开构思。

可以从不同故事的对的教育作用,分三个方面设计:①A类故事+A种精神力量;

②B类故事+B种精神力量;③C类故事+C种精神力量;

可以兼顾个人层面和国家层面设计:①A类故事+A种精神力量(个人);②B类

故事+B种精神力量(国家);故事有我,个人投身于国家,续写新时代中国好故事;

可以递进式:逐层深入可以按议论文标准的三段论进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立意如下:①什么样的故事才算是好故事?②为什么好故事有力量?③我们

该如何从好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奋勇前行?

03

例:2024届八省名校第一T8联考

[“三元”思辨作文,思辨关系处理]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王一彪在一部优秀新闻文集的后记中,用三句话来概括这些

文章的写作经验和切身体会:天安门上看问题,努力做到胸怀"国之大者";田间地头

找感觉,努力做到心里装着人民;鉴古学今求突破,努力做到笔端葆有乾坤。

新闻写作的道理,对青年的成长也会有所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

的思考和感悟。

"三元"思辨:A"胸怀国家"+B"心怀人民"+C"笔舞乾坤”材料的三句话,

分别讲到“胸怀国家""心怀人民""笔舞乾坤",三个内容,三个角度,也就自然形

成"三元"思辨关系。

“胸怀国家”是大前提,“心怀人民"是将"胸怀国家"落到实处,一个志存高远,

一个脚踏实地。"心怀人民""笔舞乾坤"则是一步步深入,讲如何去做。国之大者是

根本,"心怀人民""笔舞乾坤”是具体实践路径。“胸怀国家""心怀人民"有"德"

的修养,"笔舞乾坤"则有"才"的锤炼。

“三元"关系处理:命题方给也了正解:本题具有较大开放性和包容性:考生可以从

三句话中选取其中一句谈做人做事的启发,也可以三者都谈;如果能说出三者之间的逻

辑联系并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属于高阶思维了。命题方给出的观点概括为:写一点也

可,写"二元"也行,写三者最佳。思辨作文是高考主风向,个人认为考生至少要写个

"二元",因为题目材料内容是多元的,如果写"一元",就有些不应景了。(关系处

理:①A②B③C④A+B⑤A+C⑥B+C⑦a+B+C)

三、读写结合类作文(重点关注)

试卷类别材料来源作文话题

2024年九省联考作文(河南、黑龙江、甘肃现代文阅读"交错带"

卷)I

语言文字运"安静一下不被打

2023年高考新课标n卷

用n扰“

以试卷阅读材料为情境命题的作文命题形式,起源于2023教育部命制四省联考作

文题(安徽、云南)作文一(安徽、云南),作文材料取材试卷内现代文阅读I《这里

是中国》,可谓独辟蹊径。2023年高考新课标II卷作文,正式展现了这一作文新题型,

作文材料取材试卷内语言文字运用n中的一句话"安静一下不被打扰"。文字运用H是

一则科普小文,"耳机一戴,谁也不爱","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材料以此引出戴

耳机对听力的损伤。作文题目由此引出写作话题,"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

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2024年九省联考从现代文阅读工取材,引

出"交错带”思考。预测:2024年高考大概率会有一道此类型作文题。

命题特点概述:命题材料关联试卷阅读材料,将写作任务放在具体情境之中,以学

生在作品阅读过程中的体验为出发点,把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从材料作文来看,命题有两大项:作文材料+任务要求。试卷阅读材料情境命题,

简单地说,就是作文材料取材于试卷内相关阅读材料。材料内容来自试卷,对考生而言,

审题难度相对降低,至少不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阅读和思考时间。本质上,只是作文材

料来源方式发生改变而已。

试卷阅读材料内容有四大版块:现代文阅读I(信息类文本),现代文阅读n(文

学类文本),文言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I和n)。以上阅读材料,都

会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或话题),这些主题(或话题)都有成为作文命题的母话题

的可能。

四、教考结合类作文(重点关注)

2023年高考结束,新教材全面铺开,新高考改革大势所趋,试题中有诸多变化,

在回归教材这一点上表现得比较突出。教育部考试院在《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就"关联教材,提升课堂质量效率"这一点,有专门表述,内容如下:

试题材料呼应教材,题干设问、答案设计注意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链接,

增强和教材的关联度;并充分考虑新旧教材更替的因素,优先选择新旧教材中都有的传

统经典课文为关联对象,灵活运用显性关联和潜在关联两种方式,引导教学重视教材、

用好教材,将功夫下在课堂内,以提升课堂质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成绩。

【高考作文与教材的关联】

试卷类别作文话题关联教材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红楼梦》"大观园必修下"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文试才题对额”

2023年高考作文新课标"讲好中国故事”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学习任务

工卷

2024年九省联考作文_"报考大学""专业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单元研习

(新疆、江西)选择"任务"中的第四项任务

2024年九省联考作义安"介绍文化遗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

徽、贵州

【考情速递】

教考结合衔接紧密,部编教材单元作文值得关注。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红楼梦》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呼应新教材内容。2023年新课标I卷作文、2024九省联考

四道作文题中的两道题,透露出高考考教结合衔接紧密的风向,部编教材单元作文值得

关注。比如2023年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作文“好故事有力量”,与部编教材选择性必

修中册第四单元学习任务有着潜在的关联。

1

单元主题教考衔接

2022浙江卷"青年人才,工匠

第一单元"青春的价值"

精神"

2019全国卷工"热爱劳动,从

第二单元"劳动光荣"

修我做起"

上2022浙江卷"青年人才,工匠

第二单元"工匠精神”

精神"

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2020全国卷in”如何生活得更

有意义"

2020•新高考全国n卷"带你走

第四单元"家乡的文化生活"

近_____"

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暂未直接考

第六单元"学习之道"作文:劝学新说2022北京卷"劝学新说"

第七单元“自然情怀"作文:①"我仿佛第一

次走过______"为题写一篇散文:②选择一个节气,暂未直接考

观察此时的景物和人们的活动,写一篇散文。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作文:”顺应自然2024年九省联考作文之一

与保全天性”文化遗产

第二单元"良知与悲悯”暂未直接考

2023四省联考(对应谚语的启

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作文:”常识中的理"

4示题)

修2023年全国乙卷

下第四单元"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