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朝花夕拾》【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人民称为“民族魂”,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作品简介】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十篇散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前七篇(《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写作者童年时代在故乡绍兴的见闻和受教育的情景。后三篇(《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写作者青年时代离开故乡绍兴到南京、日本求学,再回到故乡绍兴教书的经历。【内容概述】以议论为中心,穿插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讽刺和批判旧道德:1.《狗·猫·鼠》——对弱小者的同情,对暴虐者的痛恨(“落水狗”、“隐鼠”、“猫婆”)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是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并且和反动派斗争的信念。
2.《五猖会》——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迎神赛会、《陶庵梦忆》《鉴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盼望(失望)—羡慕(书上描绘的)—神往(参与)—欣喜若狂—忐忑、索然无味)3.《二十四孝图》——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批判——质疑)通过回忆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表达对旧日美好的眷恋及对生活中一些事情的反感:4.《阿长与<山海经>》——对长妈妈的无尽怀念(长妈妈、“三哼经”、福橘、“长毛”)本文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害死了自己的隐鼠,充满了憎恨和厌恶;而对于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却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不大佩服--不耐烦--麻烦--空前的敬意--敬意淡薄至完全消失--新的敬意)5.《无常》——对“正人君子”予以辛辣嘲讽(迎神赛会、《玉历钞传》、活无常、城隍庙、东岳庙、“阴司间”)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同时,文章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深刻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而“公正的裁决在阴间”,只能在冥冥中寻求寄托,寻求“公正的裁决”。(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作者对活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儿时在百草园中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百草园、何首乌、赤练蛇、美女蛇、张飞鸟、捕鸟)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童年快乐——初到三味书屋时额的排斥——学习时的枯燥——苦中作乐)7.《父亲的病》——揭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本质(名医、陈莲河、药引、“蟋蟀一对”“平地木十株”、《高王经》)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不知所措——将要失去父亲的恐惧感——沉浸在极度的惊慌和恐惧中——懵懂地意识到父亲从此离我而去的悲伤)8.《琐记》——批评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表现探求真理的强烈愿望(衍太太、吃冰、打旋子、首饰、《时务报》《天演论》、中国袜)先描写了邻居衍太太帮小孩子隐瞒玩闹,又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钱和首饰,并散播流言的事;后记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对衍太太由亲近变得厌恶)
9.《藤野先生》——对日本解剖学老师藤野先生的深情怀念(东京、仙台、樱花、解剖、讲义、裹脚、跳舞、“胶菜”)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经历匿名信事件(讲义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幻灯片事件)后,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寻求救国之道—失望—学医—弃医从文—继续战斗。)在回忆往事时,歌颂了普通人身上的朴实、善良:10.《范爱农》——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对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范爱农、电报、光复、报馆案)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与悼念。(作者一开始非常愤怒觉得可恶后面冰释前嫌相熟,成为朋友得知去世后悲凉、自责、内疚)【艺术特色】1.写人记事的文章,描写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2.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3.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旧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任务1】:了解鲁迅生活的“那些年”地点主要生活、思想涉及篇目故乡绍兴(童年—1898)童年时在百草园的玩乐,后在私塾读书,接受陈腐的封建正统教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琐记》南京(1898—1902)先后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业,从相信“实业救国”到拥护变法维新《琐记》日本(1902—1906)日本留学,在仙台医专学医从拥护维新、科学救国到弃医从文,用文艺倡导革命。《藤野先生》回国(1906—1912)回国教书作为“精神界的战士”寻找真理、同情革命。《范爱农》【任务2】:认识鲁迅笔下的“那些人”人物篇目特点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鲁迅儿时的保姆,作为底层劳动的代表,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黄胖而矮①喜欢切切察察,在床上摆“大”字,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愚昧无知、不拘小节
②农历正月初一要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迷信、唠叨
③给“我”买带图的《山海经》。——朴实善良、仁厚慈爱
④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关爱孩子
⑤踩死了鲁迅养的隐鼠并嫁祸给猫。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时的医学教授。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其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①添改“我”的讲义。——关心学生、认真负责
②纠正“我”的解剖图。——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③关心“我”的解剖试验。——尊重不同文化、没有民族偏见
④了解中国女人的裹脚情况。——认真求实、注重调查⑤临别赠“我”照片,嘱咐“我”寄照片给他,写信告知他近况
寿镜吾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小时候私塾先生。为人方正、质朴、博学,尚气节,崇礼义,生活俭朴。对学生要求严格,思想却也开明,对爱玩的学生并不严加斥责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①鲁迅向他询问“怪哉”虫的事情,他面带怒色,拒绝回答——略有古板、迂腐②循序渐进教鲁迅读书,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
③学生们跑到书屋后面的园里玩耍,耽误了上课,他也不会严厉呵斥——博学、宽容、淳朴、亲切范爱农《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爽直刚正、愤世嫉俗、爱国,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声音钝滞①留学时期,在同乡会上由于是否拍发电报和鲁迅发生争执——倔强耿直、愤世嫉俗
②他因没有学费而无法继续留学,回国后在故乡受到排斥、迫害,只好躲在乡下教书;③与鲁迅在故乡的酒楼重逢,两人叙谈各自经历(回忆绣花鞋事件,让座风波)——自尊心强、重情义
;④辛亥革命后,他热情高涨,身兼数职,做了很多事,却卷入报馆案风波——追求进步、负责
⑤鲁迅离开绍兴后不久,他便失业,穷困潦倒,终日借酒浇愁,最终溺死衍太太《父亲的病》《琐记》自私自利,心术不正、表里不一、心地险恶、多嘴多舌。精通礼节、迷信、爱推卸责任的典型的市侩形象。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绝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①挑唆“我”偷母亲的首饰卖钱并散布谣言;催促“我”在父亲弥留之际呼喊,让父亲不能安心离世。——多嘴多舌、心术不正
②鼓励孩子吃冰、打旋子,怂恿“我”看不健康的书籍,对自己的孩子却要求严格。——自私虚伪、表里不一陈莲河《父亲的病》绍兴城的“名医”,道貌岸然,拿药引作为诈骗手段,狡猾、道貌岸然、贪婪而又谨小慎微,时时变换花样,置医德、医风于不顾,肆意敲诈,卑鄙无耻。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这一点颇不同。①用“蟋蟀一对”“败鼓皮丸”等稀奇药物为药引——故弄玄虚
②认为舌乃心之灵苗,建议父亲用一种在舌上的丹——愚弄病人
③认为医能医病,不能医命,让父亲请人看一看冤愆的建议——封建迷信、草菅人命无常《无常》一个心地善良、很有同情心的人,看戏的都喜欢他,因为"他爽直,爱发言论,有人情,他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活泼而诙谐,浑身雪白,戴一顶白纸的高帽子,手拿破芭蕉扇①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
②哭笑在脸上;放人“还阳半刻”,不惧阎罗王的板子父亲《五猖会》《父亲的病》专制严格、不近人情。在“我”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云南省楚雄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线上)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
- 萍乡卫生职业学院《统计实务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湖北省黄冈市、黄石市等八市高三下期物理试题期末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临夏市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英语试题文试题含答案
-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内科学E》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衢州五校2025年高三质检(四)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沙洲职业工学院《数字游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省琼中学黎族苗族自治县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化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扬州大学《中文工具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儿川崎病护理查房课件
- 银行流动性风险报告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政治课程)复习重点
- 《行吊操作规程》课件
-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打印版
- 苏洵《六国论》与苏轼《六国论》、苏辙《六国论》比较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 韵达快递劳动合同
- 普通心理学(第六版)
- 卫健系统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 三年级音乐上册 《法国号》课件教学
- 乡镇(街道)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报告及自评指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