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_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_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_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_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3: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

【课标要求】

【考查重点】

[主要题型】

-考情分析

【命题髓】

【备考策咯】

专题03: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

诗词曲艺术表现手法及作用归类梳理

方法总结

考场练兵

【课标要求】

《课标》对古诗词的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一项就是了解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考生在答题时存在表达技巧辨识不准、脱离诗句架空分析、技巧与作用张冠李戴等问题。

【考查重点】

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艺术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赏析的重要内容。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

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

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

情所起到的作用。

【主要题型】

鉴赏写法技巧命题方式通常有:1、请分析颔联的艺术特色。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3、首联在

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4、领悟并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和形象。5、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产生某种情感

的原因。

【命题趋势】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想象联想、烘托渲染、托物言志、化用典故、

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虚实相生、比兴寄托、衬托(动静相衬、以有声衬无声等)、对比、象征等。考查表

现手法的使用及分析这些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和热点。

【备考策略】

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

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模式:

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M十■中'L小

考点1..衬托和对比

先说概念,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

现手法。

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其特性更加鲜明。

【例题剖析】

【例1】(2024•山东济南•一模)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鸥坞天•桂花①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②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注释】①鹏鸽天:词牌名。此

词作于建中靖国(1101年)之后,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居住青州之时。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

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②骚人:指屈原。

【问题】从本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的妙处。

【答案】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梅花对桂花的嫉妒,菊花因迟开于桂花而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

园里,桂花在中秋时节的花木中,名冠群芳,突出了桂花内在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的意思是: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

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梅花既有妍丽的外在美,更有迎霜雪而开的高洁的内

在美。菊花更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但是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

甚至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作者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了桂花的美好,表达对桂花的赞美之情。

考点2.比兴

比兴实际上就是比喻,只不过比喻这种手法,运用在诗歌中就叫做比兴。诗歌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来

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比兴的判断是非常简单的,就像前面说的,诗歌当中的比喻就叫比兴,所以说,只需要在诗歌中找比

喻的手法就可以了,可千万别说找不出比喻哟。

【例题剖析】

【例1】(2024•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问题】诗歌前两句借事(物)起兴,请简述这两句所记之事。

【答案】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

无从施展的无奈。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及情感主旨。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为: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

铜雀台了。"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一一火烧赤壁,"周郎"指周瑜。后句写赤壁之战的故事,诗人通过

“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怀古抒怀,表现出诗人对历史非凡的认识,曲折地反映出他

无处施展才能的抑郁不平之气。

考点3.象征

象征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

和本体之间存在某种相似的特点。

【例题剖析】

【例1】(2024•江苏常州•二模)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①,菊残犹有傲霜②枝。

一年好景君③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①擎雨盖:喻指荷叶。擎:举,向上托。②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③君:你,指刘景文。

【问题】结合全诗,分析本诗如何运用象征表现手法,表达了对朋友的勉励之情。

【答案】参考答案:诗中以物喻人,以物之风华喻人的品格节操。冬景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

丰收的景象,在作者看来,是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而人到壮年的友人,虽青春已逝,却是人生成熟、大

有作为的黄金岁月。诗中通过对初冬景物的描写,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成就高

尚品格、坚贞节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对于诗歌鉴赏,首先是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

达技巧: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等等,然后才能准确把握鉴赏。针对此题首先结合诗句分析用

了什么写作手法,然后指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平时常用的解题方法是了解本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出

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什么情感即可。诗中写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

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

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本

题主要是寓情于景,以物喻人,借橙橘的岁寒之心表达自己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与友人共勉。

考点4.托物言志(托物寓意)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

比喻、拟人、象征等。

托物寓意是一种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它借客观事物或景物来抒述主观的情思,蕴含文题的主旨,把

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例题剖析】

【例1】(2024・贵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答题。

李花

[宋]杨万里

李花宜远更宜繁,惟远惟繁始足看。

莫学江梅作疏影,家风各自一般般。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问题】两诗均为写花,其实都是借花喻人,托物寓意,请你分别指出两首诗歌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境界。

【答案】9.B10.杨万里在《李花》中写梅花有梅花的妙,李花有李花的好。李花纵"学"梅花,"横斜"

月下水畔,也未见得会逊色。诗人指出: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谁也"莫学”谁,自成一家才是正道,这与

做人、做学问是一样的道理。而韩愈可惜张十一旅舍的石榴花纵然开得"照眼明",却因生在偏僻之地,无人

欣赏,只能默默掉落一地,托物寓意,叹张十一空有满腹才华,却遭朝廷贬谪。

【解析】9.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杨万里的《李花》中"李花宜远更宜繁,惟远惟繁始足看"强调了李花繁多才好看,并不是真实描绘花朵盛开

之景;韩愈的《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中"五月榴花照眼明"描绘出榴花盛开,明艳耀眼的景象,也体现

了榴花的繁茂。故两首诗歌都出现“繁花似锦”的情景。

故选Bo

10.本题考查诗歌手法及情感主旨赏析。

①在杨万里的《李花》中,"莫学江梅作疏影,家风各自一般般”的意思是:不要学江梅稀疏的影子,(李花

和梅花)各自的风格是不一样的。诗人托物寓意,通过描绘李花宜远宜繁的特点,指出李花有其独特之美,

不必模仿江梅作疏影。这反映出诗人认为做人、做学问应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和独立性,自成一家,不必盲

目效仿他人。就如同世间万物各有其特色和价值,每个人、每种学问都应展现出自己的风格和魅力,无需

随波逐流,遵循他人的模式。

②韩愈的《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诗句大意为:五月的榴花明艳照眼,枝头间已能看到初成的果实。然

而此地偏僻,没有车马往来,致使美丽的榴花无人欣赏,只能在青苔上颠倒落下。诗人借花喻人,托物寓

意,借榴花无人欣赏而独自凋零,寓意张十一满腹才华,却因遭朝廷贬谪而身处僻壤,不被赏识,空有抱

负无法施展,表达了对张十一怀才不遇的惋惜和同情。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人才被埋没现象的

感慨和无奈。

考点5.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例题剖析】

【例1】(2024•江苏宿迁•一模)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重阳①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②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③如梦中。

[注]①本诗写于文天祥被元军关押期间。②黄花:菊花。③龙山:暗指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问题】这首诗中和标题相照应的词语是,颔联主要运用了表现手法。

【答案】黄花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和写作方法的能力。

《重阳》全诗内容:意思是我远离故土,孤身被囚禁在这里,头发蓬乱不堪,窗外梧桐叶落仿似故乡秋色。

祈望自己能像大雁般自由的在天地间翱翔,等到黄昏日落就归巢。落叶本就无心定流水,无主的菊花就连

那让万物凋敝的西风都无可奈何。昨日隐痛恍如梦中,那心中的遗憾与悔恨该有多少呢?

①空,依据"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句意可知,句中的"黄花"是指菊花。重阳节有赏菊的习俗。

所以,"黄花"与标题相照应。

②空,依据"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句意可知,写出自己渴望像大雁一样,在天地间自由翱翔,

等到黄昏日落就归巢,从而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之情。所以,本句采用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

写法。

考点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

【例题剖析】

【例1】(2024年•浙江杭州•二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问题】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请概述理由。

【答案】赞同。①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弹琴""长啸",这是以声响衬托出静境,即"以声写静";

②以动态的景物"弹琴""长啸"来渲染,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即“以动衬静,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特点赏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意思是: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独"和"幽篁"突出了

竹林的静寂,"弹琴""长啸”写声音,因为声音的悠扬更能突出竹林的静寂,这叫反衬,属于"以声衬静”的写

法。,,独坐,,,,幽篁,,都属于静态的景象,而"弹琴""长啸"属于动态的描写,二者辉映,更反衬出幽静的特点,

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属于反衬写法,即"以动衬静"。

考点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践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例题剖析】

【例1】(2024年秋•江苏南通・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②。

【注释】①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是一处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成了

送别歌的代称。②西楼:指谢亭。

【问题】诗歌第二句与“小桥流水人家”在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材料链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答案】两首诗都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本诗借红叶青山的美景来反衬出自己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

情。《秋思》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来反衬出自己漂泊在外的悲伤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意为:唱完送别之歌你就解开行舟远去,两岸是青山红叶,江水急急向

东流。"小桥流水人家"意为: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红叶青山”是乐景,这明丽

之景乍看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这是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更能抒发作者对好友的惜别之情;"小桥流水人家"同样运用以乐景衬

哀情的写法,借美丽的乡村人家反衬出沦落天涯游子的思乡情怀。

考点8.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例题剖析】

【例1】(2024•河南商丘•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答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问题】运用典故是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请谈谈本诗是如何借助典故表达诗人情感的。

【答案】示例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

了诗人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的思想感情。

示例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借用"长风破浪”的典故,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

的执着追求。

【详解】本题考查表现手法的赏析。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的意思是: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

日边;从中看出诗人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从中表现了诗人对被重新任用有所

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

像宗意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运用典故,表现了李白对

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借用"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豪迈的

情怀。诗人坚信终有一天会乘风破浪,实现理想,表达了他面对挫折时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考点9.虚实结合

实,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虚,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实,指客观有形的物象;

虚,指主观的无形活动。实,指具体描绘;虚,指抽象的议论。实,指眼底景象;虚,指意中景物。总之,

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

【例题剖析】

【例1】(2024・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笋

朱松

春风吹起舞龙①儿,戢戢②满山人未知。

急噢苍头③斫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

咏新荷

蔡楠

朱阑桥下水平池④,四面无风柳自垂。

疑似水仙⑤吟意⑥懒,碧罗笺⑦卷未题诗。

[注]①滓(tud)龙:竹笋的别名。②戢戢(jl):象声词。风吹竹笋声。③苍头:仆人。④水平池:水与

池面相平。⑤水仙:水中女神。⑥吟意:吟诗的兴趣。⑦罗:丝织品。笺:精美的纸张,供题诗、写信

等用。

【问题】从内容或写作技巧的角度,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共同点。

【答案】示例一:两首诗都是写新生事物,所写景物清新而充满生机,富有情趣。示例二:两首诗写物都

发挥想象,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根据两首诗的题目"新笋"和"咏新荷"可知,这两首诗分别描写的是新生的竹笋和新生的荷。两者都属于新生

事物。根据第一首诗中的"春风吹起滓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可知,春风把竹笋都吹出了地面,满山遍野聚

在一起,人们都还不知道。作者描写了新生的竹笋满山遍野,景物清新而富有生机。根据第二首诗中的“疑

似水仙吟意懒,碧罗笺卷未题诗”可知,作者想象水仙似乎是无意吟诗,反倒是有写诗的兴致,那些将舒未

舒的新生荷叶就像是还没有题诗的纸笺一样。所写画面同样清新且富有生机。

第一首诗中的“急唤苍头斫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是作者的想象,作者想象第二天竹笋长成竹子的情形,于

是急忙唤起奴仆上山在那烟雨之中挖掘竹笋。第二首诗中的“疑似水仙吟意懒,碧罗笺卷未题诗”同样是作者

的想象,作者想象水仙似乎是无意吟诗,反倒是有写诗的兴致,那些将舒未舒的新生荷叶就像是还没有题

诗的纸笺一样。所以这两首诗都发挥了作者的想象,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诗词曲艺术表现手法及作用归类梳理

分类手法作品赏析

《兼葭》:兼葭苍苍,白露为

烘托渲染景物描写,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人物的惆怅心情。

霜。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用关雎的叫声起兴,写出男子对意中人的爱慕之

比兴

表现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情。

手法《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以两个美女的命运代表东吴命运,以小见大,耐人

以小见大

铜雀春深锁二乔。寻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用“向秀闻笛、王质烂柯”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

运用典故

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旧友的怀念及对世事沧桑、人事全非的无限悲痛与

翻似烂柯人。怅惘之情。

《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动态静态相映衬,描写了大海苍茫、壮阔,草木欣

动静结合

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欣向荣的景色,表现了山河的雄伟壮丽。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使诗人见了反

《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

以乐写哀而落泪惊心。深切地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

鸟惊心。

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

茫茫红尘世界,去哪里寻找我的知音呢?想到这里

《满江红》(小住京华):莽

直抒胸臆眼泪不由得打湿了青衫!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的痛

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苦之情。

抒情

《饮酒》(其五):山气日夕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

手法借景抒情

佳,飞鸟相与还。自己因摆脱束缚而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天净沙•秋思》:夕阳西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渲染孤寂愁苦的气氛,表达了长

情景交融

下,断肠人在天涯。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这两句词对仗工整,声韵和谐,寓意深刻,生动地

对偶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写出了作者对好景不长的惋惜以及对青春易逝的

相识燕归来。感伤,被称为“天下奇偶”。

这两句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

法,以春花喻冬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地银装素

比喻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裹、玉树琼枝的壮丽美景,既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

花开。

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颇富浪漫色彩。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

拟人《望岳》:造化钟神秀。

修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

手法《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运用设问,一问一答,写出了卖炭翁卑微的愿望,

设问

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表现了他生活的贫困。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

夸张“千寻”是用夸张手法来写古塔之高。

塔。

修辞“一杯”和“万里”形成强烈的对比,描写了饮下

《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

手法对比一杯浊酒,思念着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但如今功

家万里。

业未成,敌患未除,无法归家的复杂情况。

《兼葭》:兼葭苍苍,白露为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节奏鲜明,旋律感

反复霜。/兼葭萋萋,白露未晞。强,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

/兼葭采采,白露未己。染力。

《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

互文互文,概括了战事频繁,战斗激烈悲壮的情景。

士十年归。

诗人回顾自己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经过科举考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叙述

表达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意在暗示自己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

方式畏惧。

描写(外《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运用外貌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卖炭翁的形象,表现

貌)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了他年老体弱、劳动艰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呜这是作者由衷的感叹,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

抒情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高尚风格及伟大的牺牲精神。

通过议论,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积极进取精神,体现了“只有

议论

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启迪人们要有不怕

困难、勇于攀登的决心。

,一、(2024•河南南阳•三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整,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诗句运用典故抒发的情感,与"生子当如孙仲谋”相近的是()

A.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如果为这首词配背景音乐,背景音乐的感情基调应该是下面哪一种?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分析。

①清新明丽②沉郁悲怆③慷慨激昂

【答案】LD2.示例一:选择②。词的上阕写作者登楼远望,想到中原沦陷的故土,引发怀古情思,

有对北宋故国的留恋,也有对南宋岌岌可危局势的忧虑,透露出无奈、伤感之情,情感基调沉郁悲怆,所

以选择

示例二:选择③。词的下阕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暗示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

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气魄阔大,格调激昂,所以选择③。

【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理解赏析。

"生子当如孙仲谋"运用典故,借曹操之口赞颂孙权,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渴望像孙权一样金戈铁马、建功

立业。

A."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主要写的是军中生活场景,此句气势恢宏,词人用两个对仗极工而又

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燕然未勒"运用典故,表达了戍边将士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复杂

情感;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向秀作《思旧赋》和王质观棋烂柯的典故,抒发了对旧友的怀念

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天狼”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与“生子当如孙仲谋"表达的情感相近;

故选D„

2.本题考查感情基调理解。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

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志豪情。她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

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因此,可选"②沉郁悲怆"或"③慷慨激昂"作为

背景音乐。"①清新明丽"不合适。

示例一:选择②。根据题目“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可知,京口即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

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

结合"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三问三答和"年少万

兜鳌,坐断东南战未休”"生子当如孙仲谋"对孙权的赞美,可知,这首词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

于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情感基调沉郁悲怆,所以选择②。

示例二:选择③。上阕写词人登上北固楼,眺望中原大地,感慨千古兴亡之事,犹如滚滚长江水,连绵不

绝。这里的"满眼风光北固楼”描绘了北固楼的壮丽景色,为下文的抒情奠定了基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

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则表达了词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下阕词人回忆了孙权年轻时的

英雄事迹,称赞他年少有为,坐镇东南,与曹操、刘备等英雄人物抗衡。这里的"年少万兜鎏,坐断东南战

未休”表现了孙权的英勇和果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则表达了词人对孙权的敬仰和

对英雄的渴望。整首词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和感慨,又有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期望,情感深沉而激昂。

因此,为这首词配背景音乐时,应该选择能够体现这种慷慨激昂情感的音乐,以增强词的艺术感染力,所

以选择③。

二、(2024•湖北宜昌•模拟预测)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两题。

咏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①。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②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释】①寻:古代长度单位。②湘妃:指舜的两位妃子一一娥皇、女英。传说湘妃泪洒竹上,成为斑竹。

3.竹自古以来就是君子的象征,"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不禁让人想起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

作》中表达自己被贬黄州时孤寂处境和高节自许的两句诗,o

4.这首诗用了表现手法,颈联中"耻""羞"二字表达了作者的志向。(填一个四字词语)

【答案】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4.托物言志不慕权贵(淡泊名利)

【解析】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意为:无人能欣赏它那高洁的节操,只自己抱有坚贞不变之心。"徒自"一语,既

传达出未遇于时的叹惋之情,更表白了坚贞自守的高洁情怀。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

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I,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

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

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诗歌的开篇以简洁的语言刻画出野竹的雄姿。它长达百寻(古八尺为一寻),又高又直,昂然挺立,上拂云霄,

真可谓雄健刚劲、卓尔不凡。然而它却不蒙人青睐,"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为何这气概凌云的竹子,

却遭此冷遇呢?只因在它生于荒郊野外,而非皇家苑囿、贵族庭院。三、四句冠以"高"、"贞"二字,突出其

高洁清雅、耿介不随的品性,令人自然联想起高尚之士的节气于操守。"徒自"一语,既传达出未遇于时的叹

惋之情,更表白了坚贞自守的高洁情怀。"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那泪痕斑斑的湘妃竹,引发了人们多

少缱绻情思;那华丽的堂楼馆榭,更是丝竹管弦,彻夜笙歌。然而,这苍劲的野竹却既耻于仅仅作为缠绵

情感的象征,更不屑于充当达官贵人娱乐遣兴的工具。在坚定的语气中,我们隐约可见作者既不眷眷于儿

女之情,更不愿趋时取巧、自媚求荣的高尚情怀。"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运用典故,寄托了作者的高情

远致。本诗处处写竹,又处处在写自己的情志。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耻""羞"二字表达作者既不眷眷

于儿女之情,更不愿趋时取巧、自媚求荣的志向。

三、(2024•云南昭通•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梅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整首诗紧扣"早"字,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B.首联交代启程的时间和感受,"悲"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C.颈联的"明"字,描绘了枳树白花照亮驿墙的景象,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客行之早。

D.眼前故乡"凫雁满回塘"的景象,曾在游子梦中出现无数次。

6.这首诗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都写到了鸡鸣声,其用意有何不同?

【答案】5.D6.本诗中的鸡鸣声突出了时间之早,渲染了凄清、寂静的氛围,传达羁旅的辛苦和内心

的悲苦;《登飞来峰》中的鸡鸣声侧面写出了塔之高,点明诗人立足之高,含蓄地表达了自己高瞻远瞩、对

前途充满信心的心情。

【分析】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赏析。

D.赏析有误。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意思是:回想夜来甜蜜的故乡梦,满眼是凫燕散布在池塘。此

句写的是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诗人对家乡深切的思念,属于想象,而非"眼前故乡’凫雁满回塘’

的景象”。

故选Do

6.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本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思是:鸡声噫亮,茅草店沐浴着月亮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留下一行行

先行客人的足迹。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诗人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生

动地描绘早行的情景,鸡鸣声突出了时间之早,渲染了凄清、寂静的氛围,饱含着诗人去国怀乡的悲伤和

羁旅行役的苦思。

《登飞来峰》中“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意思是: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

日初升。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从正面突出了"飞来峰"之高,鸡鸣声又从侧面烘托了塔之高,点明

诗人立足之高,表现了诗人的朝气蓬勃、胸怀大志,含蓄地表达了自己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心情。

四、(2024•湖南益阳•三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歌最后一联说"最爱湖东行不足","不足"的意思是,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时间)景色的喜

爱和留恋。

8.诗歌的中间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在钱塘湖春行时所见的景物,寓情于景,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

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7.不充足,不够初春(早春)8.颔联仰视写初春(早春)的动物(莺、燕),以

"早""新""争,,”啄,,描绘出一幅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的动态场景图。颈联俯视写初春(早春)的植物(花、草),

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欣欣向荣的状态。两联准确、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初春(早春)气

象展现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解析】7.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一空,"最爱湖东行不足"意思是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不足"意思是不满足,不充足,欣赏不够;表

现了对西湖春景的喜爱与赞美。

第二空,从"水面初平"可以看出,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从"几处早莺""新燕"可以看出,黄莺和燕子

都是春天的使者,莺声婉转,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都写出了初

春的生机;从"乱花""浅草"可以看出,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婢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

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

字来形容;由此可以,诗歌描绘的是早春时节钱塘湖的景色。

8.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颔联从静到动,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

者,莺声婉转,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颈

联写俯视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姓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

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

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

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感受到一片欣欣向荣的初春之景。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之景,

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从而把诗人边行边

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在湖青山绿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

鸟语花香,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诗人

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由此概括整理作答即可。

五、(2024•河南南阳•二模)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

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

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乙】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孙中山先生曾亲笔为秋瑾题写“巾帼英雄",并亲书一副楹联。请从甲词中找出一处能体现其"巾帼英雄"

特点的句子并做简要分析。

10.甲、乙两文景物描写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赏析。

【答案】9.示例一:“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一组三字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

和反衬,最能体现秋瑾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英雄气概,堪称"巾帼英雄"。

示例二:"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这句最能体现秋瑾关注世事、关注民生的济世情怀,以及为之奋斗牺牲

的决心和勇气,堪称"巾帼英雄"。

示例三:"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词人用"强派"和"殊未屑"表达了对女儿身的不屑和苦闷,与命运抗

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渴望像男子一样报效国家,堪称"巾帼英雄"。10.都是以乐景写哀情。

甲文以中秋佳节美好、明丽的秋景反衬词人内心的苦闷彳旁徨;乙文用小桥流水人家这样充满温馨的画面,

衬托出游子的孤寂悲凉。

【解析】9.本题考查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的意为: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

牢笼,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勇于冲破家庭束缚的豪情。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意为: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苦”及"殊

未屑”等词语,表达了作者不甘心屈为女子,"人生处世当匡济艰危,以吐抱负,宁能以米盐琐屑终其身乎”,

抒发要为国报效的决心。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意为:今生我虽然身子不在男儿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

要刚烈。四个短句,句式整齐、语调铿锵,通过身与心的对比和反衬,表现了作者不愿被女子的身份所束

缚,要像男子一样为国建功立业的壮志。

“俗子胸襟谁识我"意为: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表明作者根本就不屑于那些世俗之人理想。

"谁识我"抒写了找不到知音的苦闷心境,也洋溢着希望能团结同志,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的热情。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不愿为女子身份束缚,情愿忍受世人的不理解,

也要奋发做一番事业的巾帼女英雄的形象。

10.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分析。

【甲】词"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意思是: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

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开头四句描写作者寄居京城,

时届中秋菊花盛开,天空明净得像擦拭过一样,明写中秋佳节美好和秋景的明丽。结合后文"四面歌残终破

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等内容可知,开头景物的描写,是为了反衬词人内心的苦闷傍徨,她不甘为女子,也渴望冲破牢笼

的束缚,报效祖国。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

【乙】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意思是: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小桥下流水

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六种沉寂、静谧的景物勾勒

出一幅空旷寂静、充满温馨的居家生活图景。结合"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可知,开头一幅温馨的居家生

活图景是乐景,目的是为了衬托游子远离家乡的孤寂悲凉之情。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

六、(2024•山东临沂•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维扬①怀古

〔明〕曾集(qi)

广陵②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

玉树③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

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

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

【注】①维扬:即今江苏省扬州市。②广陵:即扬州。战国楚广陵邑,东汉置郡,隋朝时改称扬州。③玉

树:曲名,即南朝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曲。

1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直接回忆昔日扬州城的繁华及隋炀帝巡游时的盛景,在烘托长安宫殿的雄伟壮丽的同时,隐发

如此巍峨的宫殿,空锁于烟霞之中的慨叹。

B.颔联以陈后主《玉树后庭花》为引,进一步渲染隋宫奢靡繁华,陈朝曲犹未尽,隋朝楼船业已成空。

从繁华到破败,鲜明的对比,更显感伤。

C.颈联中的两个叠音词,先写时间,再写空间,突出了宫苑到处一片衰败,迷失在年年岁岁的荣枯中,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感伤叹惋之情。

D.本诗通篇没有评论,但是通过拟人化的描写,将旧日与现在的景象进行对比,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惋

惜。

12.有人评价此诗"以物的有情反衬时间的无情",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

【答案】11.C12.尾联说汴堤柳"多情",其实是诗人情感的外化,此处用年年依旧逢春翻绿、停落栖

鸦的汴堤柳反衬人世的无常,突出了物是人非、繁华不再的伤感。

【解析】1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C.根据颈联"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中的"处处"和"年年"可知,作者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角度,

写出了宫苑里处处衰败,年年荒凉的景象。因此"先写时间,再写空间”的表述有误。

故选Co

12.本题考查对诗句和作者情感主旨的赏析。

根据尾联“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可知,尾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