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
第18练河流地貌
(建议用时: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长江源头的干流河段通天河,为典型的辫状河道,河谷宽阔且顺直,沙洲和浅滩众多。某研学小组经
过一年的调研,发现河道内群体沙洲易受到漫滩水流影响发生横向或斜向切割,使大沙洲分割成许多不规
1.该河段沙洲切割每年开始于()
A.1月B.5月C.7月D.10月
2.推断造成沙洲切割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沙洲切割的主要形式是()
A.沙洲两侧水位高低横向切割B.沙洲两侧河道深浅横向切割
C.沙洲两侧水位高低斜向切割D.沙洲两侧河道深浅斜向切割
3.沙洲切割易造成()
A.河道主槽摇摆变动B.河道的弯曲度变大
C.河道内的汉道减少D.子沙洲的面积扩大
【答案】1.B2.C3.A
【解析】第1题,通天河位于青藏高原,河流补给形式主要为冰雪融水,5月份气温回升,冰雪开始融化,
水量开始增大,因此沙洲切割每年开始于5月;1月气温低,无冰雪融化;7月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很大,
切割最严重;10月气温降低,冰雪融化量减少。
第2题,该河段宽阔顺直,说明流水侧蚀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即右岸侵蚀,左岸堆积。由图可知,斜向
切割和横向切割的水流均自河流右岸流向左岸,主要原因是受侵蚀作用影响,水流主要向右岸汇聚,使得
右岸水位高于左岸(水往低处流);洪水期水流发生漫滩冲刷,其冲刷以及切割过程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但
是趋向于沿河道纵向的斜向切割(与河流流向大体一致)。
第3题,切割频繁会加宽沙洲之间的水道,容易导致河流主槽发生变动;沙洲位于河流中央位置,与河道
的整体弯曲度无关;大沙洲不停被河水切割成子沙洲,子沙洲再被分裂切割,导致河道内的汉道变多,子
沙洲面积减小。
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口至尼洋河口长约480km的河段,河型河势变化较大,时而游荡,时而窄深,大
致可分为游荡型、宽谷型和峡谷型河道。下图为某一游荡型河段河滩、河岸分布及变化示意图(2007~2014
年)。据此完成4-6小题。
4.游荡型河道处于不断的演变过程中,但该河段河道并未出现明显的展宽或收缩。该岸线基本稳定的主要
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碰撞挤压B.气候高寒,两岸冻土发育
C.地势落差大,径流速度快D.两岸山地高耸,地形制约
5.2007~2014年该河段()
A.总体上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流水侵蚀作用有所增强
C.内力作用影响超过外力作用D.径流量和输沙量明显减小
6.2007~2014年③号河滩岸线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地转偏向力弱B.河岸形态顺直
C.人类活动固滩D.植被覆盖率高
【答案】4.D5.B6.C
【解析】第4题,受两岸高耸山峰制约,其河床变迁被局限在两岸山脉的山麓之间,因此该岸线基本稳定。
第5题,该河段广布河滩,总体上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但2007〜2014年河滩总体萎缩或破碎,说明流水
侵蚀作用增强;流域背景基本稳定,内力作用不会变化太大,径流量和输沙量不会有明显变化。
第6题,③号河滩位于机场附近,岸线较稳定,最可能是人类固滩措施的成效。
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
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
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7-9
小题。
7.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
A.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B.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
C.沉积物质来源复杂D.物理风化作用较强
8.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和表面倾角大小不同是由于地壳抬升的()
A.高度B,速率
C.规模D.年代
9.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
A.风积沙丘B.风蚀沟谷
C.冲(洪)积扇D.三角洲
【答案】7.C8.B9.C
【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高阶地表层沉积物以沙丘沙为主,这是风力沉积物,而低阶地沉积物既有风
力沉积的沙丘沙,又有河流沉积的粉沙一黏粒,来源较高阶地复杂,所以沉积物均匀程度较差。
第8题,由图可知,高阶地落差较大,表面倾角大,说明地壳抬升较快,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强烈;中阶地
落差小,表面倾角小,说明地壳相对稳定,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所以影响因素是地壳抬升的速率不同。
第9题,该剖面图绘制于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流刚出山,挟带的大量砾石、泥沙等在河流出山口会大量
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或洪积扇。
地质时期,新疆喀什河中游发育了4级阶地(如图中Tl、T2、T3和T4),呈两侧不对称分布。2015年
在河谷T3阶地上发现的古人类聚落遗址中含有大量羊距骨、马肋骨等。如图为喀什河谷断面与不同时期形
成的阶地分布。据此完成10-12小题。
距离河面高度/米
10.从T4时期至今,河流下切速度()
A.总体加快B.逐渐减慢
C.先快后慢D.一直不变
11.推测T3时期,古人类选择该遗址生存主要是由于()
A.沿河而居,便于捕鱼B.水草丰茂,宜于放牧
C.土壤肥沃,利于农耕D.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12.喀什河谷两侧阶地的不对称发育,反映本区经历了()
A.大规模的岩浆活动B.基岩差异性风化
C.人类翻耕表层土地D.地壳差异性升降
【答案】10.A11.B12.D
【解析】第10题,从T4阶地到河面,阶地之间的坡度逐渐增大,说明河流下切的速度在逐渐加快,A项
正确。
第11题,T3时期该遗址所在位置靠近河流,地势较低,水草丰茂,易于放牧,能提供大量的畜产品,B项
正确。
第12题,图示河流的左岸没有T1阶地,右岸有T1阶地,说明两岸地壳差异性升降,D项正确。
土族传统村落大多分布于青海河涅谷地的川水、浅山、脑山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
带,此地群山起伏,河流广布,地形复杂多样。如图示意土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15小题。
脑山地区悝鲁——S
(2800~3一20。词--^^1乙石
浅山地区0200-2800mfej0内丁
川水地区a650刈.20Q
■村落[树木扁流」
13.推测土族传统村落具有的建筑特点是()
A.高墙合院B.尖顶木屋
C.白墙黑瓦D.宽门大窗
14.影响河涅谷地河谷两岸土族传统村落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B.土地面积
C.土壤肥力D.生态环境
15.图中四处聚落规模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T
【答案】13.A14.A15.C
【解析】第13题,土族传统村落所在区域(青海河漠谷地)气候寒冷,高墙合院可防风避寒;尖顶木屋是云
南西双版纳的典型民居,尖顶有利于雨水滑落,木屋有利于通风散热;白墙黑瓦是我国江南水乡的民居特
点,与山水田园风光相映成趣;宽门大窗利于采光和通风,不符合该地的环境。
第14题,河流北岸(阳岸)村落数量多,且较高海拔处也有分布,而南岸(阴岸)村落数量少,且仅分布在低海
拔处,说明气候(热量)条件是影响河涅谷地河谷两岸土族传统村落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A项正确;两岸的
土地面积相差不大;土壤肥力材料没有提及;南岸植被覆盖率更高,生态环境更好。
第15题,丙位于河流北岸(阳岸)低海拔地区,气候相对温暖,临近水源,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适合
居住和耕作,因此聚落规模大,C项正确;甲、乙海拔高,坡度大,土地规模较小,离水源地远;丁位于河
流南岸(阴岸),光照条件较差,居住条件差,聚落规模小。
汉水,也称为汉江,起源于秦岭山脉的南部,并在武汉市汇入长江。在明代之前,汉水在流经大别山
时,在山的南北两侧都有分支流入长江。其中,汉水的南支曾是汉水下游的主要河道。后来,从排沙口到
郭师口之间的一段河道发生了自然的裁弯取直现象,如图所示,这导致了汉水南支的水流和泥沙输送受到
影响,并最终消亡,形成了现在所见的河道布局。据此完成下面16-18小题。
16.排沙口到郭师口河段发生裁弯取直最可能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7.排沙口到郭师口河段裁弯取直后对其下游河段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水污染减轻B.防洪压力增加C.流量减少D.含沙量减少
18.下列关于汉水南支消亡的主要原因推断正确的是()
A.长江输入大量泥沙淤积B.汉水北支溯源侵蚀加强
C.长江的顶托作用加强D.汉水北支河槽加深
【答案】16.B17.B18.D
【解析】第16题,排沙口到郭师口河段发生裁弯取直最可能的季节是夏季,该地的河流补给类型以大气降
水补给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河流水量增大,冲刷能力增强,凹岸侵蚀能
力增加,曲流颈更容易溃坝,因此,该河段裁弯取直最可能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第17题,排沙口到郭师口河段裁弯取直后,流速加快,河流对污染物的沉降和沿岸植被吸附作用减弱,下
游河段的水污染加重,A错误;汉阳位于河流裁弯取直后的下游,河流流速加快会增加丰水期水流冲出河
道的风险,因此,汉阳的防洪压力增大,B正确;汉江的径流量来自大气降水,气候未发生变化,该区域内
径流量不变,C错误;水流速度都加快,携沙能力增强,含沙量增加,D错误。故选B。
第18题,材料可知,汉水南支是在裁弯取直后消亡,推测其原因与汉水有关。且汉水是长江的支流,长江
泥沙对汉江影响小,排除A;若是因为长江的泥沙堆积和长江的顶托作用,汉水南支因流速变缓泥沙增多
会形成沙洲I,但河道水量不会减少甚至消亡,C错误;图中所示区域为汉水中下游河段,地形平坦,不会发
生溯源侵蚀,B错误;汉水北支是现有河道,受上游河道裁弯取直影响,下游河流的汉水北支流速加快,下
切侵蚀加剧导致河槽加深,可容纳更多的河水,致使河流流向汉水南支水量减少直至消亡,D正确。故选D。
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
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
据此完成下面19-21题。
19.根据①②③的湖泊附近河流的流向,MN一线北侧的地势为()
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北高南低D.南高北低
20.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其形成的原因是()
A.湖泊堆积B.海浪堆积C.冰川堆积D.河流堆积
21.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附近可能出现了()
A.断层B.褶皱C.地震D.火山
【答案】19.C20.D21.A
【解析】第19题,通过河流流向判断地势特点,①②③附近河流由北向南流,判断地势北高南低。故选C。
第19题,根据材料“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并
且湖泊④形成了完整的水系,判断高地上的卵石是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的。结合④湖及其所属水系可推测,
原先①②③湖泊及其水系为南部河流的上游河段,由于南侧地区形成新的分水岭,湖泊南部河道发生流向
改变,后因无水流汇入,造成断流。故选D。
第20题,MN一线形成新的分水岭,造成①②③湖泊南部河道改向,故该处应为断裂带,且MN一线南部
地势相对抬升,形成分水岭,北部相对沉降,造成湖泊南部河道改向,形成干谷。故选A。
青海湖因气候变化,湖面发生升降,在不同位置形成多条成排滩坝(滩坝是滨浅湖区湖滩和坝的总称,
受沿岸流和波浪作用在沿岸湖滩长期堆积而成)。图1示意青海湖滩坝的分布,图2为近1.8万年以来青
海湖湖平面升降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22-24小题。
阶段①
,现今湖平面
⑶94米)
024681012141618
距今时间/千年
图2
22.与图示阶段②相比,阶段④形成的滩坝规模特征及原因是()
A.较小,湖面较低B.较小,侵蚀较强
C.较大,风力较小D.较大,堆积明显
23.关于多条滩坝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湖岸线垂直B.分选性比较差
C.磨圆度比较低D.规模较为一致
24.在滩坝的形成过程中,关于青海湖湖岸线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一滩坝形成过程中,湖岸线时进时退
B.多条滩坝的形成,说明湖岸线相对稳定
C.阶段②形成和结束过程中,可能以垂向变化为主
D.现今湖岸线相对历史时期,大致向陆地方向扩张
【答案】22.D23.B24.C
【解析】第22题,与阶段②相比,阶段④湖面水位高,带来的泥沙等物质较多,堆积作用更明显,所以形
成的滩坝规模较大,D正确,A错误;侵蚀较强会导致滩坝规模较小,与题意不符,B错误;风力大小不是
滩坝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故选D。
第23题,滩坝受沿岸流和波浪作用影响,其整体走向多与湖岸线平行,A错误;不同时期的沿岸流和波浪
的强度不一,携带和沉积的物质粒径存在差别,砂砾分选性较差,规模相差较大,B正确,D错误;滩坝经
流水搬运沉积而成,搬运过程中砂砾被不断磨圆,磨圆度较高,C错误。故选B。
第24题,在相对稳定的沿岸流和波浪影响下,砂砾稳定沉积而成单一滩坝,此时湖岸线也相对稳定,A错
误;而多条滩坝的形成,说明湖岸线不稳定,时进时退,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由①到②和②到③阶段,
湖平面高度近乎垂直变化,很可能是这一高度湖床较为陡峭,导致湖岸线以垂向变化为主,湖岸线变率最
大,C正确;现今湖平面低于历史时期,说明青海湖面积在缩小,故湖岸线向湖泊方向退缩,D错误。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河道按照平面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游荡型河段、过渡型河段、顺直微弯河段和河口型河段4
种类型。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人民就不断探寻黄河的治理措施,先后摸索出“宽河固堤''、"束水攻沙”等技
术。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应时代发展,设计出“分区治理”模式,将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的流域空间依次
划分为生态移民安置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和生态湿地等功能区,利用泥沙放淤、挖河疏浚等技术手段实施
滩区再造,建设嫩滩、二滩和高滩,以达成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槽水沙自由交换的水沙调控
目标。下图为黄河下游河道相关地理信息示意图。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游荡型河段、顺直微弯河段的形成原因。
(2)在调水调沙过程中,说明三门峡水利枢纽先行泄洪对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影响。
(3)分析采用“分区治理”模式对黄河下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答案】25.(1)游荡型河段:河床底部存在较多的粗沙和砾石,导致水流受到较大的阻力,流速变化大,
形成游荡型河段;河流两岸岩性松软,河岸容易被侵蚀,加剧了游荡型河段的形成。
顺直微弯河段:河流两岸岩石坚硬,河岸不易被侵蚀,使河流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流向。
(2)三门峡水利枢纽放水可以冲刷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泥沙;为小浪底水利枢纽排沙出库提供动力;减少
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泥沙沉积。
(3)将滩地分区设定不同的防洪标准;在保证防洪的基础上,在这些滩地安置群众;发展生态产业,从而
实现治河与惠民双赢的目的。
【解析】(1)游荡型河段通常表现为河道宽浅、水流散乱、沙洲密布,而顺直微弯河段则呈现为河道相对
较窄、水流平稳、河岸稳定。对于游荡型河段的形成,其关键在于河床底部泥沙的组成和河流两岸的土质,
当河床底部泥沙组成不均一时,粗沙和砾石的存在会使得水流受到较大的阻力,流速变化大,从而导致河
道摆动;同时,若河流两岸为松软土质,这些土质抗冲能力较弱,容易被水流侵蚀,进一步加剧了河道的
摆动和游荡。而对于顺直微弯河段的形成,若河流两岸岩石坚硬,抗冲能力强,那么河岸就不容易被侵蚀,
河流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流向,从而形成微弯的河段。
(2)黄河属于高含沙量河流,与其他河流或与黄河上游河段明显不同,黄河高含沙量河道上的水库具备蓄
水拦沙和调水调沙特殊功能。具体调沙原理是汛期浑水空库迎沙排沙,水清后蓄水。三门峡水利枢纽先行
泄洪可以形成急流,形成强大的冲刷力,冲刷、搅动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泥沙,一旦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
开始调沙泄洪,可以最大量的将库区的泥沙排入下流入海,减少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泥沙沉积。
(3)以小流域为单元,全流域综合治理,是治黄的重要原则。对于河段也要因地制宜,分区治理,要将防
洪、土地利用和人们生活紧密结合,合理规划。具体措施为将滩地分区设定不同的防洪标准;在保证防洪
的基础上,黄河滩区高滩安置群众;利用肥沃的土壤,发展生态产业,从而实现治河与惠民双赢的目的,
促进居民的就业,又有效的实现河流的防洪治理。
2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镇扬河段地处长江河口区,其北岸为冲积平原,南岸为基岩低山。16世纪中后期,淮河南下汇入镇扬
河段,成为长江一支流,而在此之前,这里原有一些小沙洲。淮河入江后,沙洲面积快速增加,形成南、
北汉流,后来沙洲向北并岸,现今已发育为长江北岸(下图)。几百年来,镇扬河段演变剧烈,给沿岸人
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1)说出自16世纪中后期至今长江镇扬河段河道的形态变化。
(2)说明镇扬河段淮河入口外沙洲演变为长江北岸的地质作用过程。
(3)简述镇扬河段演变对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26.(1)从顺直、宽阔的河道向弯曲、狭窄(或分叉、多沙洲)的河道转变。
(2)该河段地形平坦,长江水流流速减慢并淤积,形成多个小沙洲:淮河汇入长江后,与长江水流相互顶
托,泥沙淤积量不断增加,沙洲合并且东西延伸扩大;沙洲面积继续扩大与北岸并岸,最后与江岸相连
(3)航道变窄变浅,影响长江航道通畅,航运条件变差;河床泥沙不断淤积,水流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
河道变迁,岸线不稳,危害沿线建筑设施
【解析】(1)对比19世纪中后期与19世纪初期沙洲发育示意图,可以看出镇扬河段河道原来是顺直、宽
阔的,现今随着沙洲数量的增多,河道向弯曲、狭窄、多分叉转变。
(2)该河段处于长江下游地区,地形平坦,长江水流速减慢并淤积,形成多个小沙洲;淮河汇入长江后,
与长江水流相互顶托,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量不断增加,沙洲数量不断增多,沙洲合并向东西延伸,
出现北汉;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北岸沉积作用显著,沙洲面积继续扩大并向北并岸,导致北岸
不断萎缩直至消亡,最后与江岸相连。
(3)河道向弯曲、狭窄、多分叉转变,航道变窄变浅,影响长江航运通畅;河床泥沙不断淤积,沙洲增多、
变大,水流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河道变迁,岸线不稳,影响沿线建筑设施,给当地生产和生活带来诸
多不便。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内陆绿洲地区人类活动遗址众多,这些遗址可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相关依据。我国某考古团队在
西北某山地南坡发掘出了古人类生活遗址(如图)。小明是该考古队的成员,同时也是某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的学生。通过研究,小明发现在距今2万~1万年期间,此处沉积了厚达5m的洪积物,形成了老洪积扇;
而位于老洪积扇缘端细腻黑褐色的湖沼沉积厚度约1m,大致形成于距今1万~9000年期间,且中部夹杂盐
碱结晶层;距今3500年前后,古人类选择在此生活,并留下了大量放牧牛羊、谷物种植的遗迹。之后,该
遗址被新的洪积物掩盖埋藏。
(1)分析老洪积扇厚度大的主要原因。
(2)根据古人类生活留下的遗迹,判断距今3500年前后该地带适合人类生活繁衍的主要地理条件。
(3)描述图中湖沼沉积层的主要形成过程。
【答案】27.(1)山区地表多砾石、泥沙;季节性山洪频发,洪水挟带大量砾石、泥沙在山麓地带堆积。
(2)地势低,气候较温暖;地下水埋藏浅(或有泉水出露),水源相对充足;地形平坦,沉积物颗粒较细,
土壤肥力高;草木茂盛。
(3)地势低洼,雨季降水和地下水在此汇集形成湖泊沼泽;洪积扇扇缘,地势趋于平坦,水流速度减慢,
水流挟带的沉积物颗粒小,大量细小的颗粒物在湖泊沼泽中沉积;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大量枯枝落
叶在湖沼沉积,并形成黑色腐殖质;气候变干,湖沼逐渐干涸,盐分结晶,形成夹杂盐碱的黑褐色湖沼沉
积层。
【解析】(1)从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动力条件两方面入手分析。该地位于西北某山地南坡,山区地表多砾
石、泥沙,为沉积物提供了物质来源。西北地区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季风气候,湿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
候,整体而言,降水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出现季节性山洪,山洪发生时,洪水携带大量砾石。泥沙在
山麓地带堆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等离子显示器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电子日记本用盒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织物制浴室防滑垫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丝网印刷机器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熏香制剂香料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继电器电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缝纫用型板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度亚洲至南美能源项目合作合同
- 2024年度农产品种植技术改进与优化合同
- 洗手和洗脸用液体肥皂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小手摸一摸》课件
- DL∕T 5003-2017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规程
- 离婚协议中子女抚养权的确定
- (完整版)工匠精神课件
- 光储充电站项目商业计划书
- 国开(浙江)2024年《领导科学与艺术》形成性考核作业1-4答案
- translated-(2024.V1)NCCN临床实践指南:心理痛苦的处理(中文版)
- 长安历史文化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餐厅、食堂餐饮服务方案(技术标)
- 工业厂房设计规划方案
- 安全生产检查咨询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