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02课外文言文(二)人物形象
(-)常考题型
1.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是怎样为人处事的
2.主人公有哪些品质和才干
3.人们为什么称他为xx(如青天)/怎么评价主人公
(二)解题思路
1.从直接描写分析人物。
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
格特点,反映文章的主题。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物,首先不妨从直接描写着手,这是最生动、最真实的材料。或者
从人物所作所为进行分析。
(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的信息;
(2)体现人物思想主张的信息(语言);
(3)展现人物性格情趣的信息;
(4)反映人物志向抱负的信息;
(5)体现人物才智品质的信息(事件);
(6)作者或外界对人物评价议论的信息
2.从侧面描写分析人物
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或景物烘托的方法来写主要人物。其他人物的言行或景物烘托往往可以帮助
我们认识主要人物。
3.从评价性句子分析人物。
我们还可以从评价性的句子,尤其是作者的评论来分析人物。
(三)答题技巧
1.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后,还应从多角度思考文中人物特性。
2.多用四字短语或成语回答人物特性。
3.应注意答题句式的完整、规范!
例:从……(句意概括)中,可以看出(人物)是一个……的人(他具有……的品质或精神)。
(四)人物词语积累
1.正面人物
君王:勤恳治国以民为本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爱民如子体恤下属有仁爱之心勇于反省(悔过)
知错就改善于纳谏善于听取正确建议虚怀若谷知人善任有识人之明一视同仁大公无私无偏袒之心
公正严明以身作则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善于反思勇于担责
臣子:敢于进谏善于劝谏善于辞令忠君爱国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精于谋划以死卫国人不居功
为人谦让克己奉公奉公守法廉洁奉公为官清廉无私奉献严于律己刚正不阿光明磊落执法如山
忍辱负重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热爱国家忠心耿耿忠贞不渝赤胆忠心维护国家和个人的尊严不卑不亢
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弹精竭虑呕心沥血视死如归舍生取义
名士:情趣高雅超凡脱俗桀傲不羁多才多艺机智果断破案如神
父母:教子有方爱子情深深明大义重视教育教导有方
小孩:机智聪慧好学上进孝敬长辈口齿伶俐勤奋刻苦专心致志
做人:豪爽诚信宽容博学正直忠厚仁爱侠义勇敢善良平易近人轻财重义赏罚分明
正直无私刚正不阿忠心耿耿忠贞不渝深明大义童叟无欺谦虚谨慎宽厚待人豁达大度……
治学:勤奋刻苦不耻下问严谨治学专心致志苦读成才笃志好学勤学好问……
侦破案件:
善于思考思虑周全小心谨慎善于观察明察秋毫细致入微意志坚强顽强不屈百折不挠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刨根究底
其他:
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心口如一有自知之明正确认识自我谦虚谨慎心地善良朴素憨厚
为人正直正直无私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舍己救人为他人着想心胸开阔豁达大度襟怀坦荡宽容待人
乐观积极不计前嫌不畏艰难无所畏惧不拘小节豪放洒脱潇洒奔放志向远大胸有大志善解人意
温柔体贴慈祥仁爱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正气凛然浩然正气视死如归勤勉好学孜孜不倦不耻下问
虚心好学废寝忘食聪明智慧精明强干足智多谋大智若愚睿智聪明有真才实学胆大心细心灵手巧
心思缜密思虑周全顾全大局做事讲究方法与策略冷静沉着从容淡定胸有成竹落落大方果断决断
毫不犹豫当机立断义无反顾
2.反面人物
狡诈贪婪老奸巨滑刁滑奸诈虚伪狡猾利令智昏趋炎附势装腔作势作威作福背信弃义沽名钓誉
班门弄斧恃强凌弱穷凶极恶朝秦暮楚朝三暮四见风使舵蛮横专断狐假虎威恃强凌弱表里不一
口是心非口蜜腹剑花言巧语天花乱坠油嘴滑舌愚蠢无知笨拙愚钝目空一切刚愎自用夜郎自大
自命不凡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孤芳自赏目中无人丧心病狂恶贯满盈无恶不作忘恩负义人面兽心
斤斤计较桀鹫不驯心浮气躁性情浮躁卑鄙无耻两面三刀心口不一落井下石投机取巧乘人之危
不三不四自命不凡蛮横无理作威作福笑里藏刀背信弃义强词夺理外强中干色厉内荏阿谀奉承
妄自菲薄自信不足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自私任性贪得无厌
例题
王沂公①善为文辞,咸平②年间,状元及第,还青州故郡。府帅闻其用,乃命父老迎于郊。公乃多服,乘小驴,
由他门入,谒太守。守惊日:“闻君来,已遣人奉迎。门司③未报,君何为抵此?”王日:“不才幸忝科第,岂敢烦
郡守父老致迎,是重其过也。故变姓名,诳迎者与门司而上谒。”守叹日:“君乃真状元矣!”
(选自《能改斋漫录》,有修改)
【注释】①王沂(yi)公:即宋朝的王曾,被封为沂国公。②咸平:宋真宗的年号。③门司:官府的门卫负责人。
参考译文:
王曾善作文辞,咸平年间,高中状元,回到青州故乡。当地的府帅听说他回来,让城里的父老乡亲在近郊迎接
他。王曾(听说了这件事情)于是换了衣服,骑着一头小毛驴从另一个城门进了城,他谒见郡守。郡守甚感惊讶,
问道:“听说您来,我已派人迎接,可是城门那里没有回复,您怎么就来了?”王曾说:“我有幸及第登科,怎么敢
烦劳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加重我的过错的。因此改换了姓名,骗了远来迎接的人和门司来拜访您。”郡守叹曰:“你
才是真正的状元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府帅闻其归()(2)公乃君服()
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曩恰总的一项是()(3分)
A.怎么敢厌烦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加重我的过错的。
B.怎么敢厌烦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重蹈我的过错的。
C.怎么敢烦劳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加重我的过错的。
D.怎么敢烦劳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重蹈我的过错的。
3.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则小故事的主要内容。(10字以内)(2分)
4.王沂公被称为“真状元”,不仅因为他“”,更在于他具有的品质。(3分)
【答案】
1.(1)归来、回来、返回(2分)(2)更换、换(2分)
2.C(3分)
3.王沂公低调避奉迎。(或:王沂公回乡避奉迎。王沂公低调回乡。)(2分,写“王沂公回乡”得1分。)
4.善为文辞(1分)谦虚(或:谦逊、低调、不张扬)(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1)“归”重点实词,理解为“归来,回来”;(2)“易”古今异义,理解为“更
换,换”。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本句的“烦”应理解为“烦劳”,“是”理解为“这样”,“重”理解为“加重”,“过”
理解为“过错”。
故选Co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首先读懂文章,其次结合概括故事的方法和格式进行概括,做到语言简
洁连贯。本文主要人物是王沂公,主要事件是中状元回乡避开奉迎,注意题目要求“10字以内”,按照“人物+事件”
的格式进行概括。
4.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的概括。第一空加有引号,可见用原文词语回答;第二空结合文章人物的描写概括作答,
“公乃易服,乘小驴,由他门入,谒太守。"“王曰:'不才幸忝科第,岂敢烦郡守父老致迎,是重其过也。故变姓
名,诳迎者与门司而上谒。可见王沂公谦虚,低调。
练习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
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乙】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
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
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
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丙】
父子佟清
胡质之子威①,字伯虎。少有志尚,厉操清白气质之为荆州③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
驴单行,拜见父。十余日,告归。用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目:“大人清白,不审④于何得此绢?”质
日:“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日:
“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
(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七裴松之注)
【注释】①威:胡威,魏末西晋时名臣,其父胡质。②志尚:志向,理想。厉操:磨练操守。③为荆州:担任荆州
刺史。省,探望。④审:知道。
【丙】胡质的儿子胡威,字伯虎。自小就有志向,严格地坚守清廉。胡质担任荆州刺史时,胡威从京城洛阳前去探
望父亲。由于家中贫困,没有车马和童仆,自己单身骑驴前往拜见他的父亲。在府中住了十几天,胡威向父亲告辞。
正当要辞别时,胡质赐给他绢一匹,作为旅途上的盘缠。胡威跪下说:“父亲为官廉洁奉公,不知道哪里来的这匹
绢?”胡质回答说:“这是我俸禄的剩余,因此给你做旅途中的盘缠。”胡威这才接受,辞别父亲踏上回家旅途。
胡威这才接受这匹绢,辞别父亲回京。……晋武帝感叹他父亲的清廉,对胡威说:“你与你父亲相比,谁更清廉?”
胡威回答说:“我不如父亲。”晋武帝说“你凭什么认为不如你父亲?”胡威回答说:“我父亲的清廉行为唯恐别
人知道,我的清廉行为唯恐别人不知道,因此我远不如我父亲。”
2.【甲】诗作者是(姓名),【乙】文作者欧阳修是代文学家,晚号"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解释下列加点词。
(1)父子俣清()(2)施辞()
5.【丙】文中胡威的“厉操清白”具体表现在一行“"和一言“"。他认为自己比不上父
亲胡质是因为“”。
6.以下对三篇作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鬓苍苍”“苍颜白发”都体现了人物的艰辛
B.卖炭翁和滁人都代表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
C.太守与胡质、胡威父子都是关爱百姓的父母官
D.三篇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期待
7.【甲】诗借卖炭翁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底层百姓的,【乙】文表现了作者的思
想,两位作者身上都具有《岳阳楼记》中“,”的仁人品格;【丙】文则从另一个
角度呈现了仁人品格的内涵,那就是和0
【答案】上海市静安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暨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①.白居易②.宋③.六一居士
3.宾客们懂得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懂得太守是以游人的快乐作为快乐。
4.①.全/都②.正当/将要
5.①.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②.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③.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6.
B
7.①.深切同情②.与民同乐③.先天下之忧而忧④.后天下之乐而乐⑤.清廉⑥.内敛
/低调/持重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
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
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
社会典型意义。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
家。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作答时要注意关键词解释。
句中“从(跟从)”“乐(快乐)”“而(却)”“乐其乐(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为关键词,要准确翻译。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解释,要根据语境来作答。
(1)句意是父子都很清廉,俱:者B;
(2)句意是正当要辞别时,临:正当,将要。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分析。
结合“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可知由于家中贫困,没有车马和童仆,自己单身骑驴前往拜见
他的父亲,结合“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他很疑惑家里哪里来的这匹绢,结合“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
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可知他认为他不如他父亲清廉。
据此可概括作答。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和理解。
A.结合句子“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可知“苍颜白发”是形容欧阳修自己的,这体现的是一位慈祥
和蔼的太守形象,选项“体现了人物的艰辛”说法错误;
C.【丙】文中讲的是胡质父子为官清廉的故事,选项“关爱百姓的父母官”并未体现;
D.【甲】文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
“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
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乙】文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
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丙】文
中讲的是胡质父子为官清廉的故事,选项“都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期待”说法错误;
故选Bo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主题的理解。
【甲】文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
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
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乙】文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
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表明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怀;
两文都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形象,即《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丙】文中讲的是胡质父子为官清廉的故事,结合“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可知他认为
他不如他父亲清廉,因为他父亲还十分低调、内敛。
【点睛】参考译文:
【甲】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
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
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
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
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
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乙】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
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
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
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
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荫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
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
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事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
陵人欧阳修啊。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12分)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与第,调宝鸡尉,柏乡知县。民
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混闻其名,将推毂①之,召承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是怒,他日行柏乡,
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②可指,始以宾礼见,目:“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注释:①推毂(gu):举荐。②疵:缺点或过失。
参考译文:
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县人。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为正义的事情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
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考取进士后,调任宝鸡县尉,后来又任柏乡县知县。百姓打官司都是当庭判决,
受罚的人都没有任何怨言。转运使黄溪(shi)听到他的名声,要推荐他,叫他到衙署禀报事情,侯蒙因越过了自
己的县境而不肯前往。黄混很生气,过些天来到柏乡县,黄混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侯蒙获罪;查
了一会儿,竟没有一点瑕疵可指摘,这才以宾客之礼接见他,说:“您真是个能干的吏员啊。"黄混便率领各位使
者一起推荐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⑴进士及第()⑵召遍行台白事()
2.下列对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黄溟整理文书案卷,想要通过翻阅文书寻找侯蒙获罪。
B.黄溟审阅文书案卷,想要翻开文书案卷导致侯蒙获罪。
C.黄混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侯蒙获罪。
D.黄混整理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到达侯蒙获罪。
3.侯蒙及第后的故事表现出他是个、的人。(4分)
【答案】
1.⑴及,达到。⑵诣,到
2.C
3.公正严明正直无私
【解析】
L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
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及,达到。诣,至上
2.考查句子的翻译。阅:审阅。罪:使动用法,使……获罪。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
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此文运用侧面描
写,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溪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表现
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正直无私的人。
(三)古诗文(22分)
【甲】
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目:“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
遗男,始部,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
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
詹何钓鱼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①,芒②针为钩,荆葆®为竿,剖粒④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⑤之中,纶不绝,钩
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
詹何日:“曾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⑥之弋也,弱弓纤缴⑦,乘风振之,连双鸽®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
臣因其事,放⑨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惟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
鱼见臣之钩饵,犹尘埃聚沫⑩,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
将亦奚事哉?"楚王曰:“善。”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纶:钓鱼的丝绳。②芒:谷头端细长而尖锐的刺。③荆族(diao):楚国产的细竹。④剖粒:剖开的米粒。
⑤汩流:湍急的河流。⑥蒲且子:古代善射者。⑦弱弓纤缴: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缴,射鸟时系在箭上
的丝绳。⑧连双鸽(cang):一箭连射两只黄鹏鸟。⑨放:通“仿”。⑩聚沫:聚拢的泡沫。
【乙】
詹何用单股的蚕丝做钓鱼的丝绳,用芒刺做钩,用细竹做钓竿,用剖开的米粒做为钓饵,在有百仞深的深渊中、
湍急的河流里钓到的鱼可以装满一辆车,钓丝还不断,钓钩没有被扯直,钓竿没有被拉弯。楚国的国王听说了这件
事觉得很惊异,就把他叫来问他原因。
詹何说:“听我已经逝去的父亲说过,古代善射的人蒲且子射箭,曾经用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顺着风
一射,一箭连射两只在云间的黄鹏鸟,(因为)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原因啊。我按照他的这种做法,模仿着学习
钓鱼,五年才完全弄懂其中的道理。现在我在河边持竿钓鱼时,心中不思虑杂事,只想鱼,丢线沉钩,手上用力均
匀,外物不能扰乱(我的心神)。鱼看见我的钓饵,就像看见尘埃或聚集的泡沫一样,吞食它不会怀疑。所以我能
以弱制强,以轻御重啊。大王您治理国家果真能像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掌控了,还能有什么对付不了的
吗?”楚王说:“说的好。”
2.【甲】【乙】两文均选自《列子》,相传作者是战国时期的o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寒暑易节(2)五年始尽其道
4.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王治理京城如果能像这样,那么天下就可以握在手心了
B.大王治理国家如果能像这样,那么天下就可以握在手心了
C.大王治理京城果真能像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掌控了
D.大王治理国家果真能像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掌控了
5.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完成填空。
篇目所叙之事寄寓之理
【甲】(1)_____克服困难必须下定
决心,坚持不懈的奋
斗。
詹何用特殊的钓鱼方式,
【乙】用心专一地钓上了盈车之(2)_______
鱼。
6.【甲】文中“愚公”与“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运用了对比手法,用智叟的鼠目寸光突出了“愚公”的.
【乙】文中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族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突出了他的“一
的才能。(均用四字短语概括)
7.【甲】文结尾写借助神力解决问题,其作用是侧面反映,【乙】文中詹何对楚庄王的答话,意在告
诫执政者的道理。
【答案】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一模
2.列御寇3.①.交换②.全部4.D
5.①.愚公在智叟的嘲笑下前赴后继挖山不止,最终感动神灵搬掉两座大山的故事②.做事时,有时能以
柔克刚,以弱制强,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①.大智大勇②.以柔克刚
7.①.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②.意在告诫执政者修养自身,
才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这个道理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
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冬夏换季。易:交换。(2)句意为:五年才完全弄懂其中的道理。尽:完全、全部。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
画线句“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意为:大王治理国家果真能像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掌
控了;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情节的概括及情感主旨。此类题目,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概括主要事件,并体会其中寄寓的情
感主旨即可。
通读甲文可知,主要讲了北山愚公面对大山的阻塞,动员家中人员以人力移山,即使面对河曲智叟的嘲笑,依旧前
赴后继地挖山不止,最终感动神灵搬掉两座大山的故事。启示我们克服苦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通读
乙文可知,文章主要讲了詹何用特殊的钓鱼方式,用心专一地钓上了盈车之鱼,联系文章第二段“当臣之临河持竿,
心无杂虑,惟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尘埃聚沫⑩,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
强,以轻致重也”可知,詹何用心专一,采用合适的方法钓鱼颇丰,告诉我们做事要讲究方法,才能达到以柔克刚、
以弱胜强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①空,甲文中“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可
以看出,智叟面对愚公移山的行为,不思考其长久的可能性,而直接予以否定,联系后文愚公的回答“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知,
愚公认为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山总有移完的一天。通过两人的语言及行为对比,以智叟的鼠目寸光突出了愚公
的大智大勇。故此空填:大智大勇。
②空,乙文中的詹何“用单股的蚕丝做钓鱼的丝绳,用芒刺做钩,用细竹做钓竿,用剖开的米粒做为钓饵,在有百
仞深的深渊中、湍急的河流里钓到的鱼可以装满一辆车”,联系后文中“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可知,詹
何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的原因在于其能够以弱胜强、以轻致重。故空填:以柔克刚。(意对即可。)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①空,甲文结尾借神力解决问题,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富有浓厚的想象力。愚公的行为感动了天帝,表达了人类
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寄托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反映了
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更加突出了故事的主题。
②空,结合乙文中詹何对楚庄王的答话“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可知,詹何利用
自己以特殊的钓鱼方式,用心专一地钓上了盈车之鱼的示例,劝诫执政者要修养自身,才能治理好国家。
(四)(24分)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港隼,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丙】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静*为,少耆®欲,家产不
过十金,乏无信石②之储,晏如也。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注释】①耆:同“嗜”,嗜好。②储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
丙文:扬雄小时候好学,不研究章句,通晓字词解释而已,博览群书无所不读。为人平易宽和,口吃不能快速讲话,
静默爱沉思,清静无为,没有什么嗜好欲望,不追逐富贵,不担忧贫贱,不故意修炼品性来在世上求取声名。家产
不超过十金,穷得没有一石余粮,却很安然。自身胸怀博大,不是圣哲的书不喜欢;不合己意,即使能富贵也不干。
2.【甲】诗与【乙】文的作者是(朝代)的刘禹锡,【甲】诗是一首(诗歌体裁)。
3.解释乙文与丙文中的加点字。
(1)谈笑有涉僵(2)清静亡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下列对丙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不是自己预料的事,虽然能富贵也不去做。
B.(他)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虽然能富贵也不去做。
C.(他)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不是自己预料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
D.(他)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与【乙】文都写于作者人生失意之时。
B.【甲】诗与【乙】文都运用了类比的表现手法。
C.【甲】诗与【乙】文都做到了景、情、理结合。
D.【甲】诗与【乙】文都体现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7.阅读乙文和丙文,刘禹锡与扬雄的共同点是、,除此之外,扬雄的可敬之处还有:
【答案】上海市嘉定区2022-2023学年九上期中语文试题
2.①.唐②.七言律诗(或:律诗)
3.①.博学的人②.无,没有
4.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5.D6.B
7.①.安贫乐道、②.高洁傲岸(或:洁身自好)③.年少好学④.博学深思,做事有原则(写出
两点即可)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需要结合语境确定词义。
①句意: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儒,博学的人;
②句意: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亡:通“无”,没有。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丝竹(琴瑟箫笛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乐器的声音),舌L(使动用法,使……
扰乱),劳(使……劳累),形(形体、躯体)”翻译要准确。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重点词:之,结构助词“的”;好,喜欢;意,心意;虽,即使;事,做。因此划线句意为: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
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表现手法。
B.类比:同类事物或者有同种性质的事物之间的比较,两者没有主次之分。乙文中两处运用了类比手法。“山不在
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明此陋室可以借高尚之士散发芬芳,类比开头,引出文章主旨,为后文
歌颂陋室做铺垫。“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说明此陋室可以与古代名贤之士居室比美。作者借南
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杨雄的屋舍来对比自己的陋室,有引诸葛亮与杨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表明了作者以这儿认
为自己的楷模,说明自己也有与他们一样的德操与才能。
甲诗引用典故,巧用对比。颌联用向秀的《思旧赋》及王质烂柯这两个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悼念旧友之情,
又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对岁月蹉跖的感慨。因此甲诗运用了用典的手法,乙文运
用了类比的表现手法。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①②空:乙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丙文中“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借石之储,晏如也”。这两句都说明了虽
然生活贫寒却安之若素。可以体现出两者安贫乐道的共同特点。乙文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丙文中
“清静亡为,少耆欲”。这两句说明了刘禹锡和扬雄高雅的情操,反映出两者洁身自好的共同特点。
③④空:丙文中“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可分析出出扬雄年少好学、博学深思的特点;“自有下度,非圣哲
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可分析出扬雄做事有原则的特点。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
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
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丙】
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令唯留万人守城。晋宣帝①率二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
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②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
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③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番幔,又令大开四门,扫地欲洒。±
帝常谓亮持重,而猥④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⑤山。
(节选自《三国志》)
【注释】①晋宣帝:指司马懿。②垂:将。③敕:下令。④猥:突然。⑤趣:急走。
【丙】诸葛亮驻军在阳平,派魏延等人的军队联合向东,他自己只留下万把人守城。司马懿率二十万人马与诸葛亮
对抗,而跟魏延的军队刚巧错道前进,直接到了眼前,仅离诸葛亮驻地六十里左右。前去侦察的士卒告诉他,说诸
葛亮在城中兵少力弱。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将到,已经跟他迫近。他想前去依靠魏延,可相距又远,(如果叫魏延)
掉过头来追击司马懿,看形势来不及。将军士兵(都大惊)失色,不知用什么计策(对付)。(这时)诸葛亮神态自若,
下令军中全部偃旗息鼓,不能随意出入营帐,又命令打开四面城门,(派人)扫地洒水。司马懿常认为诸葛亮(处事)
稳重,而(现在)突然显出势弱(的样子),怀疑他有伏兵,于是带领军队向北急走上山。
2.甲诗的作者是(人名);乙段出自《》一文,作者是.
3.对甲诗理解不恰当一项是()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议论。
B.一二句运用夸张极写宴会酒食的丰盛,以此反衬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惆怅。
C.五六句以眼前“冰塞川”“雪满山”的景象来比喻人生道路和仕途的艰难。
D.末尾两句是全诗的最强音,表现诗人摆脱苦闷,情绪昂扬。
4.解释【丙】段中加点词语。
(1)势不相及()(2)莫知其寸()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
6.下列关于乙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段表达了作者政治理想、人生志趣,情景交融。
B.丙文以记叙为主,运用了对比,突显了诸葛亮的形象。
C.丙文诸葛亮能“意气自若”,是因为他认为可以和魏延前后夹击司马懿。
D.乙文表达了范仲淹与友人的共勉之情。
7.【甲】【乙】【丙】向后人展现了三位“古仁人”,你最欣赏哪一位?请结合所给选文及自身经历阐述理由。
【答案】上海市罗山中学2022-2023学年九上期中语文试题
2.①.李白②.《岳阳楼记》(3).范仲淹3.C
4.①.及:追上,赶上②.计:计策,计谋
5.(1)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2)宣帝经常说诸葛亮老持稳重,但是(诸葛亮)突然显现出弱势,(宣帝)怀疑他设有埋伏的士兵,于是率领军
队向北急走上山。6.C
7.合乎题意即可。
示例一:最喜欢【甲】诗的李白。《行路难》跳荡纵横,写出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人面对人生的不
如意,却并没有一味悲观消极,而是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终有一天,
他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我们也应该拥有李白的豁达乐观和自信,人生在世
难免会有艰难挫折,但只要不放弃,一定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刻。
示例二:最喜欢【乙】文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有远大政治抱负,把国家,民
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也要发
愤读书,胸怀天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示例三:最喜欢【丙】文的诸葛亮,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诸葛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董幔,
又令大开四门,扫地欲洒”,另辟蹊径,用巧计制胜。诸葛亮的经历告诉我们,当敌强我弱时不要硬碰硬,有时候
巧劲和巧计才是正确的解决办法,生活中要学会思考,学会智取。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
C.五六句的“冰塞川”“雪满山”的景象并非眼前之景,而是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和仕途
上的艰难险阻。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
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以此来比喻人生道路和仕途的艰难。此项“眼前'冰
塞川'‘雪满山’的景象”说法有误;
故选Co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1)句意:看形势来不及追不上。及:追上,赶上;(2)句意:不知道他的计策。计:计策、计谋。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
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
译为辅。本句的重点词有:
(1)微:没有;斯:这样;与:和;归:一道,一起;
(2)谓:说;持重:老成持重;,而:但是;猥:突然;见:显现;弓率领;趣:同“趋”,急走。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C.根据【丙】文中的“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可知,诸葛亮并不认为可以和魏延前后夹击
司马懿,而是认为形势追不上司马懿。诸葛亮能“意气自若”,是因为他另有妙计,此项“他认为可以和魏延前后
夹击司马懿”说法有误;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人物形象的拓展。
本题要求结合所给选文及自身经历阐述三位“古仁人”最欣赏哪一位,并说明理由。这是一道开放题,言之成理即
可。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3题(12分)
桓南郡公玄好猎,每田狩,车骑甚盛,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骋良马,驰击若飞,双甄②所指,不避陵壑。
或行阵不整,麋兔腾逸,参佐③无不被系束。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颇敢直言。常自带绛绵着绳腰中,
箸腰中。玄问此何为,答日:“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④也。”自此小差⑤。
【注释】①蔽隰:遮盖大地,遮盖原野。隰,低湿的地方②双甄:军队的左右两翼。③参佐:僚属部下。④芒:(麻
绳上的)芒刺。⑤小差:稍微好些。小:稍微。差:同“瘗”,病好。
补充注释:(1)桓南郡:桓玄(369-404),字敬道,桓温之子,袭父爵为南郡公,故称“桓南郡”。东晋安帝时为
江州刺史,都督荆、江等八州军事,据江陵。元兴元年(402),举兵东下,攻入建康。404年,废晋安帝,自立为
皇帝,国号楚。刘裕起兵讨玄,玄兵败被执,斩于江陵。
(2)田狩:打猎。(3)驰击:奔驰追击(猎物)。(4)所指:所指向的地方。
⑸陵壑:丘陵和山沟。(6)或:如果,连词。(7)行(hang)阵;军队行列。
⑻麋:獐子。(9)腾:跳跃。(10)逸:逃跑。
(11)系束:捆绑。(12)桓道恭:字祖猷,曾任淮南太守(13)族:家族。
(14)贼曹:掌管捕盗贼的科(15)参军:参佐官名。(16)绛:深红色。
(17)箸:同“着”,穿着,附着(18)为:做,干。(19)缚:捆绑。
(20)会:恰逢。(21)堪:忍受。(22)自此:从此。
【参考译文】
南郡公桓玄喜欢打猎。每次打猎,(跟随的)车马很多,五六十里范围内旌旗遍布田野,骏马驰骋,追击如飞,
左右两翼人马所到之处,不避山陵沟壑。有时军队行列不整齐,獐兔跳跃逃走,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桓道恭,是
桓玄的同一家族,当时担任贼曹参军的人,敢于说直话。他常常自带深红色的棉绳,附着在腰间。桓玄问他为什么
这样做,桓道恭说:“您打猎喜欢捆绑人,(我)总要被捆绑的,(我的)手不能忍受(麻绳上的)芒刺,(所以自
带棉绳)。”从此(桓玄捆绑人的事)少了一些。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⑴驰击若飞若()(2)玄问此何为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或行阵不整,麋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束。
3.从文中看,桓道恭是一个的人。(4分)
【参考答案】
1.(4分)⑴像⑵是
2.(4分)有时军队行列不整齐,獐兔跳跃逃走,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关键:行阵逸系)
3.(4分)敢于进言,善于进言
(七)(23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
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绩经©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②
卒于邠,将出殡近郊,照®敛棺榔皆所未丹。公阮然,即撤宴席,厚媚④给之,像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注释】①续经(cuTdie):丧服。②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③娟(feng):送给丧家送葬之物。④蜩(zh6u):
救济。
【乙】
范仲淹在邠州任职的时候,一天有空闲率领下属登临楼阁,置办酒席。大家还没有开始酒宴的时候,看见几个
人身穿丧服,带着葬礼的物品。范公急忙命令下属去询问情况,告知是一个客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简·爱》读书笔记500字10篇
- 2021员工个人工作总结5篇
- 在企业的实习报告模板五篇
- 敬老院志愿活动个人总结五篇
- 庆祝中国人民警察节心得作文
- 电视台实习报告模板集合10篇
- 2024年新型企业食堂租赁及运营合作协议书3篇
-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评价
- “两个结合”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通识课的路径探索
- 电梯维修工培训资料
- 常用工具软件Win
-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 音响的创业计划书
- 2024版幼儿园课件《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 注塑制品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 普外科乳房手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2023年酒店前台经理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 英语听力技巧与应用(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滨州学院
- 【语文】青岛市小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 【学生课件】《青少年网络安全》班会幻灯片
- 2024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