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的归纳与拓展(解析版)-2023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练_第1页
论点的归纳与拓展(解析版)-2023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练_第2页
论点的归纳与拓展(解析版)-2023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练_第3页
论点的归纳与拓展(解析版)-2023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练_第4页
论点的归纳与拓展(解析版)-2023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15论点的归纳与拓展(解析版)

(建议用时:30分钟)

命题趋势

阅读材料以课外为主,主要考查从文章中归纳论点。综合性、拓展性、开放性试题增多,从论点出发,

能谈出自己的启发,深化主旨。

满分技巧

议论文的论点位置有三处:题目、开头、结尾,论点的出现在文中往往有标志性词语,如:“可见“所以”

“总之”我觉得“我认为”等。有些还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去概括。问题的拓展要结合论点去发挥,观点正确。

限时检测

一、现代文阅读(共o分)

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言必信,行必果

①子贡请教孔子: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士”?大孔子认为要行己有耻,是非观念明确,还要不辱

君命,有做事能力。子贡又问:次一等的要求呢?孔子则强调必须知孝悌。子贡接着问:那么再次一等

的要求呢?孔子回答:“言必信,行必果,理硅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②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诚信守诺,恒定坚持,是最基本的道德操守。今天也是如此,如果一个

人说话不算数,做事不一贯,就很难立身处世,很难成就大事。因此,诚实无欺,有始有终,是做人的

基本要求。

③孔子要求弟子们成为管理社会的“士”,而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标准自然就要高一些,他把言

信行果作为士人的底线要求,希望他们起码要做到言而有信、言出必行。

④另外,孔子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对士人的最低要求,还因为其中的那个“必”。“必”就

是必然,就是走极端。《论语》记载很明确:“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所强烈反对的四

种情况之一就是那个“必”,因为如果事情绝对,就走极端。孔子自然清晰地认识到了“能信而不能

反”存在的问题。他把言信行果作为士人的底线要求,不仅仅是希望他们言而有信、言出必行,更是要

求他们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将正确的事做到最后。因此,“言必信,行必果”绝不是固执己见、知

错不改。

⑤那么,孔子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对“士”的基本要求,是否与孟子“大人者,言不必信,

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的说法相矛盾?不难理解,孟子是说境界高的人要明辨是非,一旦发现自己言行

中的过失就果断改正,而不会沿着错误的路不知回头地走到底。显然,孔子与孟子其实高度一致,他们

都认为,值得坚持的前提是要言行合宜,合乎道义。当年,孔子被围于蒲时,盟誓以后得以解围。但

是,因为盟誓时受到了要挟,并不真正符合道义,所以孔子没有遵守盟誓。孔子负盟,并非不信。能够

明辨是非的君子,是要在坚守道义的前提下,尽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⑥孔子当然主张''言而有信”“言必诚信”,他甚至提倡“不言而信”“大信不盟”,但也要有一

定的前提条件。早期思想家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感到迷茫。庄子也曾用“尾生溺死,信之患也”来说明

以死守信乃是对“信”的误解,如果行为方式偏差了,坚持到底的结果同样可怕。

⑦言语诚实忠信,行为笃敬坚守,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孔子解择《周易》乾卦中的爻

辞,认为“庸言之信,庸行之慎”日常言论要诚实守信,日常行为要严肃谨慎,自很早的时候起。中国

就在这方面有很高的要求,据《用礼》记载,周代有禁暴氏一职,其职责之一,就是对言而不信的人,

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左传》说“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肯定说话诚实守信对于“立志”

的重要性。《墨子》也强调说:“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同样希望人们言行一

致。

⑧而今天,我们也应在此基础上,对自己提出更高层次、更严谨正确的要求。将“言必信,行必

果”作为对自己的最低要求,并要进一步明辨是非,知错要改,只将正确的事做到底。

概括写出选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限30字以内)

【答案】我们要言而有信、言出必行,更要明辨是非,将正确的事做到最后。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文章内容。

本题可结合最后一段总结性语句“将'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对自己的最低要求,并要进一步明辨是非,知

错要改,只将正确的事做到底”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根治,是一种世界观

①在百度上搜索“根治”两个字,有4580万个结果。需要根治的有很多,根治脚气、根治秃顶、根

治牛皮癣、根治城市牛皮癣……这个概念在生活里如此根深叶茂,在人们观念里如此根深蒂固,让我都

不禁对它产生了深深的畏惧之心。逻辑无法解决的问题,反证法太弱势了。我可以这么说:如果任何一

个根治的方法是真的,是有效的,那么,我们就不会看到那么多关于根治的广告。就像是今天没有谁做

广告鼓吹自己能根治天花,因为天花已经通过疫苗的方式杀灭了。那么辛苦说这么一大段,别人一句话

就灭了:世界那么大,奇人异士那么多,你怎么知道没有呢?你都调查过?

②人们执拗于“根治”的概念,不是执拗于治疗方式,而是执拗于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在这种世界

观里,追求的是绝对完美,绝对正常,绝对有序,绝对均一。对于任何缺陷、反常、偏离、多元,都认

为是暂时的,是必须纠正的,而且确定是可以纠正的。这在传统文化里,叫做“定于一”。这是一种固

体世界观,追求的是如如不动,追求的是不做任何改变。

③但还有另外一种流体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一开始就承认人身有瑕,世界有缺,天道无常,人力有

穷。在这种世界观之下,世界是一种流体,不间断地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样貌来。人们可以在某个层

面,某个时段上发现这种流变的规律,但是只是相对有效,不是绝对有解。对应到自己的身体,那也是

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有机体。有些疾病我们可以知道原因,有些疾病我们依然一无所知。在那些我们

知之甚深的疾病里,有些我们可以治愈,有些我们只能控制,有些我们无论做什么也无济于事。对于这

种人而言,无论是需要终身治疗,还是终身服药,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接受下来如同接受每天必须接

送孩子一样,视作人生中必须承担的、有益而又麻烦的事。

④追求所谓“根治”的人,就一定会遇见形形色色提供根治方法的人。但这世间许多疾病是不可能

被根治的,我们不得不带病生活才是真相,无论是脚气还是牙龈炎。不接受这种真相,一定要找寻“根

治”的方法,结果就是上当受骗。

⑤同时,许多人怀着一种近乎抱歉和耻辱的心态在治疗。因为自己生病了,于是肉身不再完美,偏

离的正道,进入了混乱的状态,这是一种耻辱。因为生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有时候要麻烦家人照

顾,于是就会常怀歉意。在他们那里,没有疾病,只有过错。治疗不是治疗,而是改正错误,因此务求

快速彻底。一旦无法在短时间内“根治”,人就很容易怪罪疾病,怪罪医生,最深入也是最黑暗的部

分,就是怪罪自己。

⑥还有不少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本来可以用持续服药的方法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控制糖尿病

并发症。事实上,这些药物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即便出现了抗药性和异常反应,医药学家总是跑在前

面,能够用替换药物的方法加以解决。但是,谁家没有几个老人突然停药,或者间断性停药,转去服用

所谓的“根治”药物?谁没有听说过因为这种骤停、骤减,造成了短时间内非常危险的生理指数波动?

追求根治带来的自我戕害,是对病人最为直接的伤害。它最难以让人难以接受的一点,是一切都出自自

我选择,而且背后有一整套似是而非的逻辑作为支撑。因为对“根治”抱有幻想,所有问题最后都归罪

为西医心黑,西药太毒,药厂赚黑心钱,都是他们造成的问题,目的是让人无法摆脱他们,好源源不断

地交钱。你能对此说什么?

⑦怎么能接受一种疾病不能根治的可能性呢?哪怕只是一种想法也会教人感到十分恐慌。其实,人

们的恐慌并不完全是对疾病的恐慌,这取决于一个人怎么看待世界。消除了这种恐慌,你也就不会因每

年体检中,某些症状是否好转,某些部位是否又有了新的变化,而忧心忡忡。你没有办法改变一个现

实,但是,只要你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变化的,你的生活状态或许会好很多。

2.第①段中,作者对“根治”产生了哪些认识?

3.第③段中,流体世界观所理解的世界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4.读④〜⑥段,说说作者认为追求“根治”会带来哪些恶果。

5.阅读第⑦段,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答案】2.①在生活里根深叶茂;②在观念里根深蒂固;③产生了深深的畏惧之心。3.①承认人身

有瑕,世界有缺,天道无常,人力有穷;②世界不间断变化,但是只是相对有效,不是绝对有

解。4.①会上当受骗;②容易怪罪疾病,怪罪医生,怪罪自己;③容易带来自我戕害。5.只要我

们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变化的,我们就会获得很好的生活状态。

【分析】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需要根治的有很多,根治脚气、根治秃顶、根治牛

皮癣、根治城市牛皮癣……这个概念在生活里如此根深叶茂,在人们观念里如此根深蒂固,让我都不禁

对它产生了深深的畏惧之心”概括得出:这个概念在生活里根深叶茂;这个概念在观念里根深蒂固;产生

了深深的畏惧之心。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这种世界观一开始就承认人身有瑕,世界有缺,天道无常,

人力有穷”得出:承认人身有瑕,世界有缺,天道无常,人力有穷;

根据“世界是一种流体,不间断地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样貌来。人们可以在某个层面,某个时段上发现这

种流变的规律,但是只是相对有效,不是绝对有解”得出:世界不间断变化,但是只是相对有效,不是绝

对有解。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读④〜⑥段,根据“不接受这种真相,一定要找寻,根治,的方法,结

果就是上当受骗”得出:会上当受骗;

根据“一旦无法在短时间内‘根治',人就很容易怪罪疾病,怪罪医生,最深入也是最黑暗的部分,就是怪

罪自己”得出:容易怪罪疾病,怪罪医生,怪罪自己;

根据“追求根治带来的自我戕害,是对病人最为直接的伤害”得出:容易带来自我戕害。

5.本题考查作者观点的概括。根据“其实,人们的恐慌并不完全是对疾病的恐慌,这取决于一个人怎么

看待世界”“只要你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变化的,你的生活状态或许会好很多”得出: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个世

界是变化的,我们就会获得很好的生活状态。

阅读《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完成下面小题。

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

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新时代

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途径,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

于青少年成长全过程和各环节,实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②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学校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履行好这一固本强基的育人使命,

需要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

进思政课改革创新,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加强党史、

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有机融入抗击疫情等爱国主义故事、当前形势与政策等

鲜活素材,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坚持党的领

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进而立下爱国之志,树立远

大抱负,矢志奋斗拼搏。发挥校园文化熏陶作用,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把爱国

主义教育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开学典礼等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参与感,让学生在丰富多

彩的校园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③发挥网络空间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演进,当代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渠道、沟通交流的方式发

生了深刻变化。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结合青少年的新变化、新特点创新教育方式,构建网上

网下“同心圆”。爱国主义是鲜活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要紧扣时代主题,着眼话语创新,优化内容

供给,结合青少年兴趣点和接受习惯,制作推出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富有爱国主义气息的网络文学作

品、动漫、有声读物、短视频等,使内容通俗化、接地气,既可感可知,又可亲可近,善用互联网思维

和新媒体语言讲好爱国故事、传播主流价值观,让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积极创新传播手段,突出议

题引领、立体传播、柔性推介,依托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传播平台,通过丰富优质的融媒体产品和可

视化、互动式体验,潜移默化地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在网络上打造精准传播、有效覆盖的爱国主义教育

新空间,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头脑、入心灵、见行动。

④发挥社会协同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综合施策。要围绕新时

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和目标统筹推进、协同联动,有效整合全社会教育资源,探索构建全

方位、常态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协同机制,形成同向同行、有机衔接、效果叠加的整体效应。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7.文章第①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8.结合文章第②段,说说在学校这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上,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怎样

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答案】6.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7.

道理论证。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

话,引出并深刻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和权威性。8.示例:①在课堂上,接受党

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立爱国之志,树远大抱负;②在党日团日、主题班

会、开学典礼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详解】1.本题考查提炼中心论点的能力。作者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

可从标题、开头、中间、结尾查找。文章的标题即本文的中心论点。文章开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阐

述了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从而阐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让爱

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能力。要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最主要

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做题时要深入文章具体内容,首先辨别

出论证方法,然后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论证了什么观点。画线句阐述了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

要性,从而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同时,画线句引用

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可以作为文章的道理论据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属于道理论证,深刻有力地论证文

章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观点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文段“发挥学校主导作用”的观点联

系自己的实际进行分析。可联系“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有机融入抗击疫情等爱国主义故事、当前形势与政策等鲜活素材”“把爱国主义教育

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开学典礼等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参与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

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分析。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人之用勇,不可不慎

李方刚

①勇敢,可能是人类在动物兽群野蛮争斗时代就拥有的现象,并作为一种精神基因传承到人类时

代。所以,无论在哪一种文化中,勇敢都是让人热血澎湃的人生品质和精神力量。不管是善良之人,还

是邪恶小人,都对勇敢和勇敢者尊崇有加。然而,勇敢在所有人群中的普适性,却使这种精神容易走向

极端,成为莽撞的代名词。孔子关于勇敢的智慧,其深刻意义在于告诫人们勇敢是复杂的。

②孔子认为,真正的勇敢是见义而为,而“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非常推崇勇敢的精神品质,

他认为“勇者不惧”,乃是与“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并为人生三种支柱性的品质,即所谓的仁、

智、勇。

③孔子提醒人们的是,“勇”要与“智”相结合,真正的“勇”应该是将“智”融合在内的,可称

之“智勇”。在今天的社会,“见义勇为”是值得称道的勇敢之举,但是,如果孔子再世,也不会莽撞

地见义勇为,同样会“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让勇敢和智慧结合起来。孔子的看似不够勇敢的“智

勇”,值得现代人借鉴。

④勇需要智的充实。更重要的是,勇敢很容易越界,成为一种邪恶的力量,它必须要有正义、道德

的关照和约束。历史上,那些拥有权力的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社会道德和正义观,“勇敢”起来的结果

就是造反、割据一方,造成生灵涂炭;而那些勇猛有余的普通人,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勇敢”起来

的结果,或许就是走上偷盗、危害社会的道路。

⑤对于今人来说,普通人的勇敢尤其需要“义”的指引,很多年轻人容易受到那种不正义的“勇敢

者”的吸引,做出伤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最终导致自己前途尽失。

⑥正是出于''义”的考虑,孔子认为人们在好勇的同时,还要重视学习,这样才能明白什么是

“义”,勇敢才不会误入歧途。“好勇不好学”的弊端是容易捣乱闯祸。真正的勇敢,应该经得起正义

和道德的“考验”,也就是说它是“义勇”;如果经不起正义和道德的“考验”,“勇敢”只是一种原

始的生命冲动,越是“勇敢”,越是招致灾祸和不幸。

⑦在孔子看来,智慧会最大限度地增强勇敢的力量,而通过“义”的关照和约束,勇敢才能从原始

生命冲动的能量,变为一种善的人性力量。

⑧勇敢,不可不慎。

(选自《论勇敢》,有删改)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在“用勇”方面得到的启示。

【答案】示例一:生活中,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一方而要敢于耳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

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

示例二:生活中。我们要心存正义,恪守道德,遇事冷静,明辨是非。智慧会最大限度地增强勇敢的力

量,而通过“义”的关照和约束。勇敢才能从原始生命冲动的能量,变为一种善的人性力量。

【试题解析】开放性试题,谈谈生活实际中“用勇”得到的启示。只要观点明确,表达通顺即可。

示例1:生活中、我们在好勇的同时,要重视学习,真正明白“义”的含义。这样才会使勇敢变为善的力

量,否则就有可能误入歧途。

示例2: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很多,比如在马路上遇到歹毒行凶抢劫,我们不要鲁莽冲动和凶手正面冲

突,我们要临危不惧,冷静并开动脑筋,想办法报警或拖延时间等智取办法化解困境,这才是真正的勇

敢。逞一时匹夫之勇莽撞冲动做事,往往会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请保持梯子的整洁

①“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这句出自美国管理

学家蓝斯登的名言,被业界称为“蓝斯登原则”。

②蓝斯登首先点明了人是一种往上爬的高级动物。企业基层的管理者,人人希望自己升迁,即便是

企业高管,谁能说他就不想继续往上爬呢。

③君子爬高,攀登有道。蓝斯登告诉人们:“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爬高

时梯子所应具备的条件:一是梯子要完整,每一级都不能有损缺,否则,爬在半空中,由于某一级的隐

患,就可能栽下来;二是梯子的摆放要平整,急欲上爬,疏忽大意,梯子歪靠着,或虚立一脚,随时也

有倾斜而倒的可能。社会,像一架无形的巨大梯子,每个人都处于梯子的某一级。在攀爬中,急速爬高

的人,往往会踏在别人的肩膀上,不顾别人是否被踩痛、踩死。这就出现了蓝斯登所说的“洁”,梯子

不仅要“整”,还要“洁”,你踏着别人的肩膀上去,损人利己是不洁的。

④蓝斯登最后说,“否则你下未时可能会滑倒”。任何一个人哪怕爬得再高,最后都是要“下来”

的。史上就有不少滑倒的大人物,下来时变得不知所措,腿脚哆嗦,有的简直是翻着空心跟头栽下来

的。纵观古今种种“滑倒”,皆因在爬高中未能“保持梯子的整洁”,也许暂时相安无事,下来时却在

劫难逃,稍不留神就滑倒了,且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⑤人才的梯队培养与建设,也会是一架完美的''梯子”。虽然自己已老态龙钟,乃至步履蹒跚,由

于“人梯”的完整性,自然有人搀扶你下来,不用担心滑倒。

⑥有远见的人能够预见到自己会有下来的那么一天,总是善于及早培养梯队。青出于蓝而胜于篮,

长江后浪推前浪,优秀的人才梯队会令他感到欣慰。即便有一天自己实在一点也干不动了,然而“沉舟

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也会令他无怨无悔。那些到了要下来时才心慌的老板,哪怕积累了

数以亿计的家产,也是“万顷良田一斗米,千间广厦半张床”,且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到时才知道苦

其一生得到的基业后继无人,却为时已晚。

⑦人在漫长的攀爬历程中,怎样才能升得平稳,下得平安?遵循蓝斯登原则,保持“梯子的整

洁”,并及时培养“人梯”,让自己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都后继有人,也许是最佳的选择。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阐述“蓝斯登原贝的?

【答案】“一定要保持梯子整洁”的原因和“不保持梯子整洁”的后果两个方面。

【详解】考查对文章写作思路的分析理解。

此文写作思路清晰,文章在提出“蓝斯登原则”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根据第③段“蓝斯登告诉人们:’一

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可知分析了“一定要保持梯子整洁”的原因或“保持梯子整洁”的重要性;根据第④段

“蓝斯登最后说,‘否则你下未时可能会滑'",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了“梯子整洁性”的重要,也就是“不保持梯

子整洁”带来的后果。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谈新时代的老黄牛精神

①“我从小放牛,知道牛的脾气,牛好得很,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就心甘情愿为党、为人民当

一辈子老黄牛”。这是铁人王进喜的名言。从石油大会战中“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的钢铁誓言,到载人航天领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品格,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