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梯困人救援应急预案TOC\o"1-2"\h\u7786第一章:总则 445081.1编制目的 5142591.1.1及时响应原则:电梯困人事件发生后,使用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 582771.1.2安全第一原则:救援过程中,要始终保证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因救援不当造成二次伤害。 520281.1.3科学救援原则:救援人员应遵循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法,保证救援效果。 556681.1.4协同配合原则:电梯困人救援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各相关部门应密切协同,共同完成救援任务。 5246271.1.5信息畅通原则:救援过程中,要保证信息畅通,及时向上级汇报救援进展,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563491.1.6持续改进原则:电梯困人救援工作结束后,使用单位应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救援能力。 53037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 5308561.1.7救援组织架构设立 5193661.1.8救援组织架构职责 617571.1.9现场救援组人员职责 6306421.1.10技术支持组人员职责 7156721.1.11物资保障组人员职责 7261851.1.12信息与通讯组人员职责 7310081.1.13后勤保障组人员职责 726028第三章:预警与预防 78321.1.14预警系统概述 7188211.1.15预警系统构成 7326761.1.16预警系统运行流程 8206541.1.17日常检查与维护 863501.1.18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836891.1.19安全宣传教育 811721.1.20技术更新与升级 867321.1.2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814574第四章:救援流程 893041.1.22发觉电梯困人事件 961641.1电梯使用单位或相关人员一旦发觉电梯困人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9141161.2通过紧急报警装置、电话或其他通讯方式,迅速向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电梯使用单位负责人报告。 9221691.3同时通知物业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9327671.3.1初步评估 9131652.1电梯使用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电梯困人情况进行初步评估。 9300652.2评估内容包括:电梯停层位置、被困人员数量、身体状况、电梯运行状态等。 963822.2.1启动救援 9139623.1根据初步评估结果,电梯使用单位负责人应决定是否启动救援。 9141863.2若决定启动救援,应立即通知救援队伍,并指派专人负责现场指挥。 945733.2.1现场指挥 9278391.1现场指挥人员应迅速抵达现场,了解被困人员情况,安抚被困人员情绪。 9228081.2指挥救援队伍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保证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9107541.2.1救援操作 937352.1救援队伍应根据电梯困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救援方法。 9203032.2救援操作过程中,应保证被困人员安全,避免对电梯设备造成损坏。 993242.3救援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保证自身安全。 9305182.3.1现场保障 91663.1物业管理部门应协助救援队伍,提供必要的救援设备、工具及物资。 9139143.2安全管理部门应负责现场秩序维护,保证救援通道畅通。 9227573.3电梯使用单位应配合救援队伍,提供电梯相关资料,如电梯型号、使用年限等。 9146533.3.1被困人员解救 10183011.1救援队伍成功解救被困人员后,应对被困人员进行身体检查,保证无异常。 10146781.2若被困人员有身体不适,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10201441.2.1电梯设备检查 10194232.1救援结束后,电梯使用单位应立即组织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对电梯进行检查。 10252952.2检查内容包括:电梯运行状态、安全装置、电气系统等。 10245692.3若发觉电梯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进行维修,保证电梯正常运行。 1067162.3.1现场清理及善后处理 10120633.1救援现场清理完毕后,电梯使用单位应向相关部门报告救援情况。 10232043.2对救援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电梯安全管理。 10148433.3对本次救援工作进行总结,提高电梯困人救援效率。 1021742第五章:现场处置 10320283.3.1评估目的 10280773.3.2评估内容 1092453.3.3评估方法 10240873.3.4救援原则 11305213.3.5救援步骤 11311883.3.6救援注意事项 11241703.3.7恢复目的 11102753.3.8恢复内容 11282843.3.9恢复方法 11212723.3.10恢复注意事项 1222461第六章:信息与通讯 12261313.3.11信息收集 1228681.1事发单位应立即启动信息收集机制,指派专人负责收集电梯困人事件的相关信息。 12318961.2收集内容包括:电梯使用单位、电梯型号、使用年限、电梯困人时间、被困人员数量、人员身体状况、电梯所在位置、电梯运行状态等。 12211231.3对于紧急情况,应立即记录被困人员的联系方式,以便及时沟通和安抚。 12115651.3.1信息报告 12143032.1事发单位应在电梯困人事件发生后5分钟内,将事件信息报告至本单位应急指挥部。 12307012.2报告内容包括:事发时间、地点、电梯型号、被困人员数量及身体状况、已采取的救援措施等。 12181142.3应急指挥部接报后,应在10分钟内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 12243052.4对于涉及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电梯困人事件,事发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向当地及相关部门报告。 12131302.4.1通讯设备保障 1278691.1事发单位应保证应急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但不限于电话、对讲机、手机等。 1295631.2应急通讯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12284961.2.1通讯网络保障 1335782.1事发单位应与当地通信运营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在电梯困人事件发生时,通讯网络能够提供充足的网络资源。 13149892.2对于电梯困人事件,事发单位应优先保障被困人员的通讯需求,保证被困人员能够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 13247162.2.1通讯指挥 13233213.1事发单位应建立完善的通讯指挥体系,明确各层级通讯指挥职责。 1358353.2应急指挥部应设立通讯指挥中心,负责协调、指挥救援过程中的通讯工作。 13201833.3通讯指挥中心应与事发单位、被困人员、救援队伍等保持密切沟通,保证救援指令的及时传达和执行。 13239923.3.1通讯纪律 13252684.1事发单位应加强通讯纪律教育,保证救援过程中通讯秩序的稳定。 13314474.2通讯人员应严格遵守通讯纪律,不得私自发布救援信息,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1318781第七章:人员培训与演练 13134194.2.1培训目标 13238264.2.2培训对象 1373214.2.3培训内容 1332604.2.4培训方式 14242174.2.5演练目的 14140524.2.6演练范围 14261954.2.7演练内容 1423724.2.8演练频率 14159104.2.9演练组织 14291954.2.10演练评估 157084第八章设备与物资保障 15225354.2.11电梯设备保障 1570834.2.12救援设备保障 15146724.2.13救援物资储备 16283184.2.14物资储备管理 163120第九章:应急响应与协调 166324.2.15响应级别 17236381.1本预案根据电梯困人事件的紧急程度、被困人数及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三个级别:Ⅰ级响应、Ⅱ级响应和Ⅲ级响应。 17234391.2Ⅰ级响应:发生电梯困人事件,被困人数较多,影响范围较大,需要启动全局性应急资源。 17119271.3Ⅱ级响应:发生电梯困人事件,被困人数较少,影响范围较小,需要启动局部性应急资源。 1776371.4Ⅲ级响应:发生电梯困人事件,被困人数较少,影响范围较小,可采取现场处置措施。 17183801.4.1响应流程 1742862.1事件报告:电梯困人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根据事件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1760342.2现场处置: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安抚被困人员情绪,保证安全,同时向上级报告。 17316302.3启动预案:根据响应级别,启动相应预案,组织救援力量。 17199432.4救援行动:根据预案要求,组织救援队伍进行救援行动,保证被困人员安全。 17258252.5后续处理:救援结束后,对电梯进行检查、维修,保证电梯恢复正常运行。 1769252.5.1内部协调 17224461.1电梯困人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应主动沟通,密切配合,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17212641.2部门间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传达事件进展、救援措施等相关信息。 1784611.3救援过程中,各部门应严格执行预案要求,保证救援行动的统一和协调。 17150691.3.1外部协调 17218982.1与部门协调:根据事件性质,及时与部门沟通,报告事件情况,争取支持。 17130182.2与救援队伍协调:与消防、医疗、公安等救援队伍建立协调机制,保证救援资源的有效利用。 1886612.3与电梯维保单位协调:与电梯维保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电梯救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18213292.4与媒体沟通:根据事件情况,适时与媒体沟通,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导向。 18189452.4.1信息发布 18289823.1电梯困人事件发生后,应迅速启动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布事件进展、救援措施等相关信息。 1850463.2信息发布应遵循准确性、权威性、及时性原则,保证信息真实、准确。 18302183.3信息发布渠道包括:内部通讯、官方网站、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 1831491第十章:预案管理与更新 1830503.3.1预案的制定与审批 18201473.3.2预案的培训与宣传 18263813.3.3预案的执行与监督 18308003.3.4预案的评估与改进 19633.3.5更新条件 1954363.3.6更新程序 19286953.3.7更新周期 19290583.3.8更新记录 19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本预案旨在规范电梯困人救援工作,保证在电梯困人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展开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保障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提升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第二节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电梯安全监察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电梯使用实际情况及电梯困人救援的实践经验,进行编制。第三节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电梯使用单位,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小区、商场、医院、酒店、写字楼等场所的电梯困人救援工作。第四节救援原则1.1.1及时响应原则:电梯困人事件发生后,使用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1.1.2安全第一原则:救援过程中,要始终保证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因救援不当造成二次伤害。1.1.3科学救援原则:救援人员应遵循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法,保证救援效果。1.1.4协同配合原则:电梯困人救援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各相关部门应密切协同,共同完成救援任务。1.1.5信息畅通原则:救援过程中,要保证信息畅通,及时向上级汇报救援进展,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1.1.6持续改进原则:电梯困人救援工作结束后,使用单位应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救援能力。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一节救援组织架构1.1.7救援组织架构设立为保证电梯困人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电梯困人救援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救援工作。救援组织架构如下:(1)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由公司总经理或授权人担任,负责全面领导救援工作。副指挥长:由公司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或授权人担任,协助指挥长开展救援工作。(2)救援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具体实施。(2)技术支持组:负责提供电梯技术支持,协助现场救援组开展救援工作。(3)物资保障组:负责救援所需物资的供应与保障。(4)信息与通讯组:负责救援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传递和通讯保障。(5)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1.1.8救援组织架构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救援总体方案,指挥、协调各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2)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现场安全防护、被困人员情绪安抚、电梯轿厢内的被困人员救援等。(3)技术支持组:负责提供电梯技术支持,协助现场救援组分析电梯故障原因,制定救援方案,并指导现场救援工作。(4)物资保障组:负责救援所需物资的供应与保障,保证救援过程中所需设备、工具等物资的充足。(5)信息与通讯组:负责救援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传递和通讯保障,保证救援指令的及时传达和执行。(6)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人员就餐、休息等。第二节救援人员职责1.1.9现场救援组人员职责(1)组长: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与指挥,协调各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2)成员: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安全防护、被困人员情绪安抚、电梯轿厢内的被困人员救援等。1.1.10技术支持组人员职责(1)组长:负责技术支持工作的组织与指挥,协助现场救援组分析电梯故障原因,制定救援方案。(2)成员:负责提供电梯技术支持,指导现场救援工作。1.1.11物资保障组人员职责(1)组长:负责物资保障工作的组织与指挥,保证救援所需物资的供应与保障。(2)成员:负责救援所需物资的筹备、配送与保管。1.1.12信息与通讯组人员职责(1)组长:负责信息与通讯工作的组织与指挥,保证救援指令的及时传达和执行。(2)成员:负责救援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传递和通讯保障。1.1.13后勤保障组人员职责(1)组长: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组织与指挥,保证救援过程中的后勤保障。(2)成员:负责人员就餐、休息等后勤保障工作。第三章:预警与预防第一节预警系统1.1.14预警系统概述为保证电梯安全运行,预警系统是电梯困人救援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警系统主要包括电梯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信息反馈及预警发布等环节。通过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觉电梯潜在的安全隐患,为预防电梯困人提供有力支持。1.1.15预警系统构成(1)电梯运行状态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包括速度、振动、温度等关键参数。(2)故障诊断:对电梯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诊断,分析故障原因,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3)信息反馈:将监测到的电梯运行状态、故障诊断结果等信息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便于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电梯运行状况。(4)预警发布: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和故障诊断结果,对可能发生的电梯困人进行预警,保证救援人员及时到场进行处置。1.1.16预警系统运行流程(1)电梯运行状态监测: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流程。(2)故障诊断:对异常情况进行诊断,分析故障原因,为救援提供依据。(3)信息反馈:将监测到的信息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保证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情况。(4)预警发布:根据诊断结果,发布预警信息,通知救援人员及相关部门。第二节预防措施1.1.17日常检查与维护(1)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保证电梯各部件正常工作,及时发觉并消除安全隐患。(2)加强电梯维护保养,保证电梯运行稳定,降低故障率。(3)对电梯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减少误操作导致的。1.1.18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1)制定电梯困人救援应急预案,明确救援流程、人员职责及救援设备。(2)定期组织电梯困人救援演练,提高救援人员应对突发的能力。1.1.19安全宣传教育(1)加强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乘客的安全意识。(2)通过悬挂宣传标语、播放宣传片等形式,提醒乘客注意电梯安全。1.1.20技术更新与升级(1)关注电梯技术发展趋势,及时更新电梯设备,提高电梯安全功能。(2)加强电梯监控系统的技术升级,提高预警系统的准确性。1.1.2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1)制定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电梯使用、维护保养、救援等方面的责任。(2)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第四章:救援流程第一节救援启动1.1.22发觉电梯困人事件1.1电梯使用单位或相关人员一旦发觉电梯困人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2通过紧急报警装置、电话或其他通讯方式,迅速向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电梯使用单位负责人报告。1.3同时通知物业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1.3.1初步评估2.1电梯使用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电梯困人情况进行初步评估。2.2评估内容包括:电梯停层位置、被困人员数量、身体状况、电梯运行状态等。2.2.1启动救援3.1根据初步评估结果,电梯使用单位负责人应决定是否启动救援。3.2若决定启动救援,应立即通知救援队伍,并指派专人负责现场指挥。第二节救援实施3.2.1现场指挥1.1现场指挥人员应迅速抵达现场,了解被困人员情况,安抚被困人员情绪。1.2指挥救援队伍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保证救援工作有序进行。1.2.1救援操作2.1救援队伍应根据电梯困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救援方法。2.2救援操作过程中,应保证被困人员安全,避免对电梯设备造成损坏。2.3救援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保证自身安全。2.3.1现场保障3.1物业管理部门应协助救援队伍,提供必要的救援设备、工具及物资。3.2安全管理部门应负责现场秩序维护,保证救援通道畅通。3.3电梯使用单位应配合救援队伍,提供电梯相关资料,如电梯型号、使用年限等。第三节救援结束3.3.1被困人员解救1.1救援队伍成功解救被困人员后,应对被困人员进行身体检查,保证无异常。1.2若被困人员有身体不适,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1.2.1电梯设备检查2.1救援结束后,电梯使用单位应立即组织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对电梯进行检查。2.2检查内容包括:电梯运行状态、安全装置、电气系统等。2.3若发觉电梯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进行维修,保证电梯正常运行。2.3.1现场清理及善后处理3.1救援现场清理完毕后,电梯使用单位应向相关部门报告救援情况。3.2对救援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电梯安全管理。3.3对本次救援工作进行总结,提高电梯困人救援效率。第五章:现场处置第一节现场评估3.3.1评估目的现场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对电梯困人事件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评估,确定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数量及状况,保证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3.3.2评估内容(1)了解电梯困人事件的具体情况,包括电梯类型、使用年限、故障原因等。(2)检查电梯内外环境,确认救援通道是否畅通,如有阻碍,需及时排除。(3)评估电梯内被困人员的安全状况,包括人员数量、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等。(4)评估现场救援资源,如救援队伍、救援设备、通讯工具等。3.3.3评估方法(1)通过询问现场人员、查看监控录像等方式了解电梯困人事件的具体情况。(2)实地查看电梯内外环境,检查救援通道是否畅通。(3)与被困人员保持沟通,了解其安全状况。(4)了解现场救援资源情况,保证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第二节现场救援3.3.4救援原则(1)保障人员安全,优先将被困人员救出。(2)快速、有序地开展救援行动,减少被困人员的等待时间。(3)充分利用救援资源,保证救援效果。3.3.5救援步骤(1)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明确救援责任人,统一指挥救援行动。(2)救援人员迅速到达现场,了解电梯困人情况,制定救援方案。(3)救援人员佩戴防护装备,进入电梯内部进行救援。(4)与被困人员保持沟通,安抚其情绪,指导其配合救援行动。(5)救援人员利用专业工具,打开电梯门,将被困人员救出。(6)对被困人员进行初步检查,如有需要,立即送往医疗机构。3.3.6救援注意事项(1)救援过程中,要保证被困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伤害。(2)救援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自身安全。(3)救援过程中,要保持与被困人员的沟通,安抚其情绪。第三节现场恢复3.3.7恢复目的现场恢复的主要目的是将电梯恢复正常使用状态,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3.3.8恢复内容(1)对电梯进行详细检查,找出故障原因,及时排除。(2)对电梯内外环境进行清理,保证通道畅通。(3)对电梯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保证电梯安全运行。3.3.9恢复方法(1)检查电梯设备,更换故障部件,保证电梯正常运行。(2)清理电梯内外环境,消除安全隐患。(3)对电梯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3.3.10恢复注意事项(1)在恢复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人员安全。(2)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故障彻底排除。(3)加强电梯日常维护保养,预防电梯故障。第六章:信息与通讯第一节信息收集与报告3.3.11信息收集1.1事发单位应立即启动信息收集机制,指派专人负责收集电梯困人事件的相关信息。1.2收集内容包括:电梯使用单位、电梯型号、使用年限、电梯困人时间、被困人员数量、人员身体状况、电梯所在位置、电梯运行状态等。1.3对于紧急情况,应立即记录被困人员的联系方式,以便及时沟通和安抚。1.3.1信息报告2.1事发单位应在电梯困人事件发生后5分钟内,将事件信息报告至本单位应急指挥部。2.2报告内容包括:事发时间、地点、电梯型号、被困人员数量及身体状况、已采取的救援措施等。2.3应急指挥部接报后,应在10分钟内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2.4对于涉及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电梯困人事件,事发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向当地及相关部门报告。第二节通讯保障2.4.1通讯设备保障1.1事发单位应保证应急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但不限于电话、对讲机、手机等。1.2应急通讯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1.2.1通讯网络保障2.1事发单位应与当地通信运营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在电梯困人事件发生时,通讯网络能够提供充足的网络资源。2.2对于电梯困人事件,事发单位应优先保障被困人员的通讯需求,保证被困人员能够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2.2.1通讯指挥3.1事发单位应建立完善的通讯指挥体系,明确各层级通讯指挥职责。3.2应急指挥部应设立通讯指挥中心,负责协调、指挥救援过程中的通讯工作。3.3通讯指挥中心应与事发单位、被困人员、救援队伍等保持密切沟通,保证救援指令的及时传达和执行。3.3.1通讯纪律4.1事发单位应加强通讯纪律教育,保证救援过程中通讯秩序的稳定。4.2通讯人员应严格遵守通讯纪律,不得私自发布救援信息,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七章:人员培训与演练第一节培训计划4.2.1培训目标为保证电梯困人救援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提高相关人员应对电梯困人事件的能力,培训计划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员工对电梯困人事件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2)培养员工熟练掌握电梯困人救援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3)提升员工在紧急情况下沟通协调、快速反应的能力。4.2.2培训对象(1)电梯使用单位相关人员。(2)维保单位相关人员。(3)消防、医疗等救援部门人员。4.2.3培训内容(1)电梯困人事件的基本知识及危害。(2)电梯困人救援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3)电梯困人救援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4)电梯困人救援设备的使用方法。(5)紧急情况下沟通协调与信息报告。(6)心理疏导与安抚被困人员。4.2.4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使员工了解电梯困人事件的处理方法。(2)实操培训:组织员工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定期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保证培训质量。第二节演练安排4.2.5演练目的(1)验证电梯困人救援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提高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协同作战能力。(3)增强员工应对电梯困人事件的自信心。4.2.6演练范围(1)电梯使用单位。(2)维保单位。(3)消防、医疗等救援部门。4.2.7演练内容(1)电梯困人事件的模拟场景。(2)电梯困人救援操作流程的演练。(3)紧急情况下沟通协调与信息报告的演练。(4)被困人员心理疏导与安抚的演练。4.2.8演练频率(1)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演练。(2)针对重点环节,可适时组织局部演练。4.2.9演练组织(1)演练前,成立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总体协调。(2)演练过程中,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应急预案执行操作。(3)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4.2.10演练评估(1)演练结束后,组织评估组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2)评估内容包括:演练组织、操作流程、协同作战、沟通协调等方面。(3)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次演练提供参考。第八章设备与物资保障第一节设备保障4.2.11电梯设备保障(1)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为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公司应定期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执行。维护保养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检查电梯主要部件,如曳引机、控制系统、限速器、安全钳等,保证其工作正常。(2)检查电梯导轨、对重导轨及导轨支架,保证其无损坏、变形。(3)检查电梯门系统,保证门的开闭正常,无卡阻现象。(4)检查电梯紧急停止按钮、报警装置等安全设施,保证其功能正常。(2)电梯应急救援设备公司应配置以下应急救援设备:(1)电梯专用应急救援工具箱,内含电梯钥匙、三角钥匙、手动盘车装置、应急通讯设备等。(2)电梯专用救援担架,用于紧急撤离受困人员。(3)电梯专用照明设备,保证救援现场光线充足。4.2.12救援设备保障(1)救援队伍设备救援队伍应配备以下设备:(1)救援车辆,用于迅速抵达现场。(2)救援工具,包括切割机、破拆器材、扩张器等。(3)通信设备,保证救援过程中信息畅通。(4)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静电手套、防护眼镜等。(2)救援基地设备救援基地应配备以下设备:(1)救援指挥中心,用于协调救援行动。(2)救援物资储备库,储备必要的救援物资。(3)培训设施,用于提高救援队伍的技能水平。第二节物资保障4.2.13救援物资储备(1)常用救援物资公司应储备以下常用救援物资:(1)电梯专用应急救援工具箱。(2)电梯专用救援担架。(3)电梯专用照明设备。(4)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静电手套、防护眼镜等。(2)特殊救援物资公司应根据电梯的特点,储备以下特殊救援物资:(1)破拆器材,如切割机、扩张器等。(2)医疗救护设备,如急救包、担架等。4.2.14物资储备管理(1)物资储备计划公司应根据电梯救援需求,制定详细的物资储备计划,保证救援物资的充足。(2)物资储备场所公司应选择合适的场所作为物资储备库,保证物资安全、干燥、通风。(3)物资定期检查公司应定期对储备物资进行检查,保证物资完好、有效。对于过期、损坏的物资,应及时更换。第九章:应急响应与协调第一节应急响应4.2.15响应级别1.1本预案根据电梯困人事件的紧急程度、被困人数及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三个级别:Ⅰ级响应、Ⅱ级响应和Ⅲ级响应。1.2Ⅰ级响应:发生电梯困人事件,被困人数较多,影响范围较大,需要启动全局性应急资源。1.3Ⅱ级响应:发生电梯困人事件,被困人数较少,影响范围较小,需要启动局部性应急资源。1.4Ⅲ级响应:发生电梯困人事件,被困人数较少,影响范围较小,可采取现场处置措施。1.4.1响应流程2.1事件报告:电梯困人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根据事件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2.2现场处置: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安抚被困人员情绪,保证安全,同时向上级报告。2.3启动预案: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粤教沪科版必修1英语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粤人版高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沪教新版高三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冀少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农户农村电商金融服务合同4篇
- 乳制品2024年新型包装材料采购合同3篇
- 担保合同权利义务协议书(2篇)
- 2025年度木材交易市场入驻经营合同3篇
- 2025版美容养生中心使用权转让合同4篇
-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
- 2024医疗销售年度计划
- 税务局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 人教版语文1-6年级古诗词
- 上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职业发展展示园林
- 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默写表直接打印
- 2024版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讲稿
- 中学英语教学设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项目五 运营效果监测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