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学生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学生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学生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学生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走近细胞

II

i经典基础题

■I

(23-24高一上•黑龙江齐齐哈尔,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①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程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贺铸,北宋诗人,一生沉于下僚,郁郁不得志。②黄华:菊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标题可知,这是一首登高抒怀诗,描写了诗人病后登上快哉亭时的所见所感。

B.首联写雨后的清蝉在树上得意地鸣叫,这与仕途失意的诗人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C.颔联描写诗人讨厌自己频繁喝酒,梦后倚楼心中悔恨无限,突出了诗人思乡之浓。

D.尾联抒情,写诗人辜负故乡亲友赏菊之约,心中满是"白发生头未得归”的惆怅。

2.同属病后登高所作,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23-24高一上•陕西西安•期中)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米莒

《诗经•周南》

采采荣营,薄言采之。采采茶营,薄言有之。

采采米营,薄言掇之。采采米莒,薄言捋之。

采采紫莒,薄言祜之。采采米莒,薄言撷之。

十亩之间

《诗经•魏风》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①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②兮。行与子逝兮。

【注】①闲闲:宽闲、悠闲。②泄泄:和乐的样子。

3.下面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莒》中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从一颗一颗地拾取到一把一把地

捋,层层递进。

B.《紫甘》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种看似单调的重叠,产生

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C.《十亩之间》以轻松的旋律,表达愉悦的心情,短短几句就勾画出一幅清新恬淡的田园风光,抒写了

采桑女轻松愉快的劳动心情。

D.《十亩之间》不仅写了桑园之大、桑树之多和女子们采桑归来时的情景,还具体描写了采桑的劳动场

景,宛然一幅怡然悦目的图画。

4.《十亩之间》全诗无一“乐"字,却处处透露着"桑者"的欢乐,请结合诗句分析该诗是如何艺术地表现“桑

者”之乐的。

(22-23高一上•新疆省直辖县级单位•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貌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②,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

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曹瞒:曹操小名。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样,都对赤壁大战的场面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把战争的

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B."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一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有

异曲同工之妙。

C."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己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了,历史的往

事已经随江潮而逝去。

D.下片的结尾处,词人向道旁杨柳发问,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时伤世,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

景,再也无心观赏了。

6.此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了周郎的故事,该故事在两词中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回

兹口O

7.(23-24高一上•天津红桥•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宿业师®山房②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①业师,法名"业”的僧人。②山房,山中的屋舍。③丁大:作者友人。

⑴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夕阳刚刚西沉,屋舍四周的群山万壑立刻就变得昏暗起来。

B.三四两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刻画诗人在身之所处的环境中的独特感受。

C.五六两句写夜深时山间的静谧,"归""栖"二字中流露出一种浓浓的乡愁。

D.结尾句“孤琴候萝径"中的"琴"字,蕴含着鉴证朋友间彼此相知的意思。

(2)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3-24高一上•新疆乌鲁木齐,期中)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鳏鹏。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绵延千里的江水,巍峨高耸的山城,构成了一幅宏大而壮阔的岳阳图景。

B.颔联描写的景物,由远及近,由大及小,一远一近,一大一小,衬托出别样的悲怆。

C.颈联表明诗人虽然遭遇困难无法前进,但心中的雄才大略不会消退,反而志气更增。

D.尾联用典,以《逍遥游》中变化的鲸鹏来暗示前途未卜,表明诗人此时已看淡仕途。

9.杜甫的《登高》是我们在必修上册学习的篇目,与本诗相比,二者在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

分析。

(22-23高一上•黑龙江齐齐哈尔•期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夜闻歌者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橘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注】①诗人当时自京城谪济阳宿于鄂州。

10.结合《琵琶行(并序)》一诗,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两首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处境孤寂凄凉、情感哀愁凄切的歌女,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

B.两诗都用秋江月夜之境来渲染悲凉的气氛,都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C.《琵琶行(并序)》在表现手法上正面描述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而这首诗基本上采用的是白描手法。

D.《夜闻歌者》以朴素简练的笔墨勾勒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如琵琶女一样完整丰满的少妇形象。

1L"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一句在描写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2-23高一上•广东深圳•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古体诗,完成下列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俗不合的性格,也是诗人进入官场却

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个对偶句中,"羁鸟""池鱼"运用借代修辞手法,强化了诗人厌倦官场、

向往自由生活的情绪。

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与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

以有声衬无声、以动衬静的手法,衬托出相同的环境特点。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句中的"自然",既指自然的环境,又指顺应本性、无所拘束的生活。这

两句与开头首尾呼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

13.结合诗句赏析,诗歌画线部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并简要回答划线诗句蕴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14.(22-23高一上•吉林长春,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古风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的鸟,非梧桐不

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⑴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沉郁、悲伤、苍凉的感

情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一句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之处。

C.七、八句紧承"波澜”一词,叙写了秋天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此时摇摆不定的心

情。

D."秋"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常常被赋予特殊的情感,秋山、秋水、秋霜等常用来寄托诗人的愁思,本诗

也不例外。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结尾句中"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2-23高一上,宁夏吴忠•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②之舍三首(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久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雾风。

【注】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②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

黎"。③翁:苏轼自称。

15.下列选项关于诗歌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运用借代的手法,直接描绘出黎家孩童欢快场景,也突出了当地民风淳朴的特征。

B.诗歌最后一句运用典故《论语・侍坐》,表达出诗人在被贬海南后与民同乐、自由自在的情怀。

C.从题目中"独行"二字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内心的孤独,这也与作者被一贬再贬有关,而"天涯万里意”

也直接表达出诗人被贬的无奈与伤感。

D.诗歌描绘出一派祥和的氛围,同时这首诗歌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施政妥善、传播了中原教化的并且

取得一定效果的喜悦之情。

16.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22-23高一上•黑龙江牡丹江•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鸥鸽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公元1176年(淳熙三年),作者由江西提点刑狱调任京西转运判官,次年又调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

抚使,辗转又调任湖南。

17.下列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头来去云"意为山头上飘来飘去的是朵朵浮云,与“山前灯火欲黄昏"构成了一种昏暗浮动的景象。

B."鹏科声里数家村"一句由"鹏鸽声""村"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为下面的抒情写意做铺垫。

C."羽扇""纶巾",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是儒将的标志。这里借以表达自己也要做一名

儒将的愿望。

D.本词将写景与心理刻画紧密结合起来,笔法纯熟,自然天成,又多处用典,自然巧妙,全无凝涩之

感。

18.本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1高一上•福建福州•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李白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释】①天宝三载(744)四月,杜甫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洛阳相识,第二年秋天,二人鲁郡相别,

杜甫写下了这首赠诗。②飘蓬:草本植物,秋随风飘荡。③丹砂:朱砂。葛洪:东晋道士"神仙丹药"大师。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随风飘荡的蓬草,来表现李杜二人相携漫游、无所归宿的处境。

B.首句表达了惺惺相惜之意,诗人在为李白鸣不平的同时,也透露出自伤的情绪。

C."愧"字照应了"未就",这是指李白愧对葛洪,暗示了李白在炼丹学道方面的失败。

D.此诗饱含了诗人对李白的同情、赞赏和规劝等复杂的情感,表现出作者对李白的深情厚谊。

20.这首诗中塑造的李白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的李白形象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诗作

简要分析。

优选提升题

(23-24高一上・四川乐山•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行重行行

(汉)佚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久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②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释]①越鸟:南方的鸟。②弃捐:抛弃,丢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连用四个"行"字,以叠词手法感叹远行的路途漫长,距离遥远。

B.诗人以"胡马"和"越鸟"比兴,表达出对远行之人早日归家的殷切期望。

C."衣带”一句写思念成疾日渐消瘦,与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异曲同工。

D.诗末主人公从悲吟中醒悟,表示不愿受相思之苦,将抛弃对方,自己保重。

2.本诗"岁月忽已晚"一句和曹操《短歌行》中的“去日苦多”都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慨叹,但引发慨叹的具体

原因却不相同,请简要赏析。

(23-24高一上•广东广州,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归①

杜甫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

别来频甲子②,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③。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三月,诗人辗转返回成都草堂之时。②甲子,这里指用来

记日的干支之一,每六十天一个“甲子”。③出自《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

随无涯,殆已!”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春归"可理解为春天即将离去,也可以理解为在春天欲尽的时节诗人归家,诗歌以景、事、情等

与之相呼应。

B.所见景物,既有江边之竹、檐下之花等堂前近景,又有沙石之外、远鸥轻燕等溪上远景,情景交融,

写景上远近结合、动静相映,意致无穷。

C.诗人这几年辗转漂泊于绵州、周州、梓州等地,饱经忧患,备尝困顿,“吾生亦有涯""醒复醉”等诗句

饱含诗人因人生不称意而生发的愤激无奈之情。

D.全诗层次清晰,先写草堂周边的景物和触发的情感,再写赏春的具体行为和所见景象,最后抒写对

人生的感悟。

4.清代杨伦点评本诗"自伤自解"。诗人为何自伤,又是如何自解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3-24高一上•广东广州•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自曹南至阳翟追怀江上旧游呈叔弟

吕本中

醉别白沙江上亭,晚蝉高树各秋声。

风乘小艇凫鹭进,雨历疏檐环佩鸣。

家事不随王事了,新愁常接旧愁生。

只今疲病嫌鞍马,十日同居眼暂明。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题来看,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从曹南转往阳翟的路上写给弟弟的,两人曾一同游过白沙江。

B.首联回顾往日与弟弟在白沙江上的亭子里饮酒话别的情景,"秋声"既点明时令,也暗示心情。

C.颔联追忆与弟弟同游的情景,其中上句流露出乘风疾行、心旷神怡的畅快,充满欢快愉悦之情。

D.尾联表达了感激之情,诗人认为曾经与弟弟在一起的十天让自己暂时看到了光明,感到了惬意。

6.诗中说"新愁常接旧愁生",你从诗中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愁”呢?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7.(23-24高一上•重庆•期中)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夜泊牛渚包怀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之处)。②谢将军:东晋

谢尚,官至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听到袁宏在船上吟咏自己的诗,大为赞赏,从此袁宏声名大著。

⑴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在结构上照应诗题,境界空阔高远,奠定了全诗豪放飘逸的感情基调。

B.诗人望秋月而思古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能够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C.全诗在“实-虚-实”的交替变化中将眼前景、往古事、胸中意自然地融为一体。

D.本诗用语清新自然,言近旨远,写景疏朗有致,以景结情,自有神韵。

(2)清代王士祺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颔联中的一个"空"字用得极妙,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8.(23-24高一上•吉林长春・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葛长庚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才啬。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

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通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

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⑴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情与景相兼相融,虽情感悲戚,景象凄清,气韵生动。

B.上片主要写作者和好友在中途分别的场景,下片抒发了自己的孤寂感情。

C.词篇描写离别,用所见的江、山、云、双燕、飞花等直接表现离人的辛酸。

D.结尾句描写了词人的形象,将所有的情思凝聚在深沉的眼神里,耐人寻味。

(2)葛长庚的词讲究语言凝练,工于推敲。请结合本词内容选取两处简要赏析。

(21-22高一上•安徽亳州,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西湖

苏辙①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注】①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南许昌市东),

自号颍滨遗老。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说从梦中醒来到西湖上再游览一次,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我"走来,前后照应,强调

"梦"带来的快乐。

B.颔联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描述乡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多年过

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C.颔联出句较平淡,但对句的拟人手法使诗味倍增,写百姓问询,对以"鱼鸟惊猜",人已陌生,物亦惊

猜,表意深刻,形象生动。

D.尾联"归去无言掩屏卧”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挡住屏风就睡下,这是前面主要事件一一

游西湖的结局。

10.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诗人在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3-24高一上•河北沧州•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苏轼

梦中了了②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注】①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谪黄州。次年,苏轼在东坡建造房屋,并认为东坡

雪堂之景宛如陶渊明在斜川游览所见之景,因有此作。②了了:明白,清楚。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即使在梦中也依然保持清醒,并认为只有陶渊明,是自己跨越时空的知音。

B."依旧却躬耕”一句写出词人与陶渊明相似的经历:回归田园,躬身耕耘。

C."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东坡春日充满生机的景象。

D.词的下片详写鸣泉、小溪、山亭、远峰等东坡雪堂周围的景观,美丽而幽静。

12.本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均作于黄州,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3-24高一上♦内蒙古赤峰•期中)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张先①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

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②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

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③一曲,江空月静。

【注】①张先,字子野,北宋婉约派代表人物。张先四十岁中进士,曾在江南任吴江县令等小官,遂有感

于自身境遇写下这首词。②彩绦朱索,指五颜六色的彩带,泛指美人身上的衣饰。③汉妃,指汉代王昭君,

传说她出塞时弹着琵琶。

13.对这首词上阕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上阕炼字精当,一个"垂"字将原野、天空、水面连接起来,刻画了一幅江上美景图。

B."柳径"二句写岸边柳荫小路上空无一人,柳絮随风飘荡不留踪影,写景率直,却有妙趣。

C."汀洲"三句转向人物描写,人群伴着落日归来,美人衣带修长、袖衫轻薄,竞相采香草、拾翠羽。

D."如解"二句写人登船,同时还描写景物,对前文的内容加以收束,为下阕抒情做好铺垫。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以高超的技巧手法摹写音乐,这首词在写法上受白居易《琵琶行》的影响甚大。

本词下阕是如何描写音乐的?请简要分析。

(23-24高一上•山东泰安•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