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1读懂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形象
古代诗歌读什么
古代诗歌创作时代之久远,场景之陌生,意向内涵之丰富,语言之凝练,情感之复杂,技巧之多样.....
诸此种种,导致了对古代诗歌阅读的障碍。正因如此,要想读懂古代诗歌,品味到诗香,就应如沸水泡茶
一样,需要“诗语的散开”“思维的发散”“场景的联想”等。一言以蔽之,读诗须具备思维的宽度。
古诗怎么考
古代诗歌阅读是高考的必考点,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4个方面。中国古代诗歌阅
读鉴赏考查选材集中在唐宋两代,大多是名家作品。命题者为彰显时代特点,突出命题重点,着眼点放在
对唐诗、宋词的考查上。客观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句子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察、语言的把握、表达技巧的
鉴赏、形象的概括、意境的理解能力;主观题则考查了内容概括能力、意境把握和比较、句子赏析、人物
形象鉴赏、炼字(词)、思想感情的分析等。解答古诗鉴赏题,分两步走,一是读懂;二是根据题干要求规范
作答。读懂诗歌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要明白诗句写了什么;二要体悟出全诗是怎么写的;三要把握准诗
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考生在古代诗歌阅读题中的得分率较低的原因,一是归纳概括不全面,分析不具体;
二是鉴赏评价找不准思考方向,不会运用术语。为此,一轮复习时,我们针对这两种情况还要深入系统复
习,力求能规范答题。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特点:
作
年份、卷别篇名朝代体裁题材主观题考点
者
林
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
2023•新高考答友人论学希七言律酬和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
宋
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
全国I卷逸诗赠答诗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
2023•新高考湖上晚归林七言律山水田园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
宋
全国n卷逋诗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
析。
晃
临江仙补15.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
2023•全国甲卷宋宋词送别诗
之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陆即事15.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
2023•全国乙卷破阵子宋宋词
游抒怀诗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醉落魄•人魏1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
2022•新高考即事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
日南山约应提宋T宋词
全国I卷抒怀诗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
刑懋之》翁内容简要分析。
2022•新高考李送别16.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
《送别》唐古体诗
全国n卷白怀人诗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杨
2021•新高考《寄江州白司七言律酬和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
唐巨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
全国I卷马》诗赠答诗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源
2021•新高考陆七言律即事抒16.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
《示儿子》宋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
全国n卷游诗怀诗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特点与
变化
①选材上,以唐宋时期为主,有诗有词,作者有熟知的名家,也有不知名的,送别怀人诗、即事抒怀诗、
酬和赠答诗深受选题人青睐。
②注重教考衔接,在基础知识、内容(主题、艺术技巧)、选篇上有衔接。
2023年《新高考全国I卷》的《答友人论学》考查内容对接《必修上第六单元.学习之道》。(不同文体,
如何表达同一主题)
③客观题的考查上,侧重基础的考查,要求读懂诗歌字面意思,看得出作诗技巧,蕴含的感情,塑造的诗
歌形象等,更多属于理解、分析层级的能力。
④主观题的考查上,由单纯的赏析趋向于情境限制赏析考查,2023年新高考全国II卷“诗的尾联提到魏了
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更注重从内容到思维品质的考查,如从诗句内
容的理解与分析延伸到诗歌蕴含的哲理、道理的提炼与思考等,如做人道理、读书与立身的关系、学诗途
径等,这属于创造、思辨思维。
读法1分析标题
【精讲】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标题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以
下方面来“读”: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如:孟浩然《过故人庄》、
杜甫《梦李白》、张继《枫桥夜泊》;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元稹《重赠乐天》;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如:司空曙《喜外
弟卢纶见宿》、张籍《秋思》、李绅《悯农》;④“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如:曹操《观沧海》、杜
甫《春夜喜雨》;⑤“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别诗)、苏轼《念奴娇哧
壁怀古》(怀古诗);⑥“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如:于谦《石灰吟》(托物言志)、李华《春行即兴》
(借景抒情)。常见的标题类型:
类型举例题目蕴含信息
《隋宫》《金谷园》《乌衣巷》
往往是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吊古伤
以地名(包括《石头城》《赤壁》《苏武庙》
今、昔盛今衰、历史沧桑、世事变迁、人
亭、台、堂、《马嵬坡》《台城》《焚书坑》
事飘零或登临揽胜、即景抒怀(壮志未酬,
馆)为标题《西施滩》《江亭》《竹里馆》
人生渺小,青春蹉跪)
《黄鹤楼》
《蝉》《菊》《早梅》《孤雁》
以动植物或事《柳》《蜂》《云》《石灰吟》往往是咏物诗,托物言志(赞美,讽刺)。
物名为标题《海棠》《子规》《未展芭蕉》或单纯写景、摹写物态
《流莺》
(1)如果是下层人民:同情悲悯,关注民生、
《山中寡妇》《卖炭翁》《贫女》底层;
《赠妓云英》《蚕妇》《陶者》(2)如果是历史名人:怀念景仰或寄予同
以人物为标题
《伤田家》《西施》《王昭君》情,怀古;
《贾生》《渔翁》《剑客》(3)如果是朋友同事:关心挂念,勉励祝福;
(4)如果是晚辈学生:激励勉励,寄寓希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寒食
寄京师诸兄弟》《邯郸冬至夜思
与节日有关的往往是表现节日风俗、诗人处境、思家念
家》《除夜作》《十五夜望月》
诗歌标题亲、羁旅漂泊、伶仃孤苦
《小寒食舟中作》《清明》《社
日》
读法2了解作者
【考点精讲】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
风格流派及其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歌时,必须注意作者的遭遇、境况,注意作者所处朝代
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
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则不再加注释,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浑柳宗元:明净幽峭
高适:苍凉悲壮白居易:通俗易懂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
王昌龄:自然雄浑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清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璨
孟浩然: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维:恬淡优美李商隐:幽婉典丽
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
梅尧臣:朴素平淡欧阳修:清新舒畅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丽
柳永:伤感缠绵苏轼:豪放旷达秦观:清丽典雅黄庭坚:瘦硬新奇
陆游:雄放流畅李清照:凄婉清丽姜夔:峭拔雅丽辛弃疾:沉郁豪放
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作者时代和遭遇感情表现
主要感情有:①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立志报国;
(1)作者被贬谪、被排挤时所作
②对朝廷不满、愤懑;③寄情山水
(2)作者常年旅居(客居,流寓)外地,游
主要感情有: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
学宦游
(3)作者是南宋诗人(或前朝灭亡,仕于主要感情有:收复失地、志存恢复、思念故国、亡
新朝)国之痛
(4)作者是爱国诗人,如:辛弃疾、陆主要感情有: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收复失地、国
游、岳飞、陈亮、陈与义、顾炎武、文恨家仇、感时伤世、壮志难酬。如辛弃疾、陆游、
天祥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慷慨悲壮
读法3关注注释
【考点精讲】
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
(
诗,①介绍写作背景I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和情感
歌
注
释,②介绍作者k.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蕴
含
的卜③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
鲁
心
一y④介绍相关t拓二I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⑤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一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
[即时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
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角度1:抓标题。
“秋晚”点出季节和时间,“登城北门”点明地点,也交代登高的特点。
角度2:析注释。
背景类注释注释①(1)交代写作时间,提供理解诗歌的背景信息
疑难词语类注释注释②(2)“借指汴京”引导思考诗歌的现实意义
地名类注释注释③(3)帮助准确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串全篇,请简要赏析。
解析首联以叙事为起,交代出游地点、时间及感受,点明题旨;颔联承首联,抒写自己远望烽火、
仰观雁阵所兴起的失地之愁;颈联转到由失地而想到国家的命运与自身的遭际;尾联为合,写自己对“横
槊赋诗”往事的追忆和壮志难酬的悲哀痛苦。此诗以诗人之“愁”贯串全篇,感情激愤、沉痛。
答案①首联描述自身日渐衰颓,满眼西风凄凉之景,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愁;②颔联描述远望边地
烽火,仰观失地飞鸿,愁;③颈联感叹故都沦陷、山河兴废(国家安危),前途未卜,愁;④尾联追忆“横槊
赋诗”,人生壮志难酬之悲,收束全诗,愁味悠长。
读法4理清结构
了解诗歌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对我们把握诗歌的层次内容和诗歌大意有着重要作用。
1.结构章法
近体诗:以自然段为层
[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
、‘古体诗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有的诗讲究
方’‘律诗:前四句写景(次),
后起承转合
-〔四句抒情(主)
•[首句渲染气氛
上片(阕).主句写景•写景(次)
词.雇句过渡.
下片(阕):抒情(主)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问题。
三闾祠,
查慎行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注]①此诗是诗人随军入黔,参与平定“三藩之乱”,途经湖南屈原祠时,凭吊屈原所作。
请从情与景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解析这首诗首联写景,诗人伫立平旷辽阔的楚国旧地,放眼望去,但见江流蜿蜒,远山逶迤;颔联
写对屈原的劝慰之辞,蕴涵了悲愤及同情;颈联正面抒写对诗人的沉痛惋惜之情;尾联仍回到现实的景物
中来,并以想象作结。全诗沉郁而清幽,笔力曲折,言议透辟。
诗意疏通把远眺辽阔山河的视线收了回来,祭奠三闾大夫沉寂的古祠背城而开。别埋怨当时无人了
解你忠心耿耿,历史上没有庸俗小人不忌贤妒才。驱逐流放岂能打消你的亡国恨事,逢年过节你总是激起
楚人的悲哀!蕙兰白芷年年绿遍湘江沅江两岸,料你英灵总在故土之上沉吟徘徊。
答案①开头以写景生发,荒凉景物触动诗人遐思,诗人由眼前屈原祠的冷落,自然地引入中间两联
的议论抒情,表达了对屈原平生遭际命运的悲愤惋惜。②尾联则与首联相呼应,对眼前景物忽发奇想,设
想屈原吟魂犹在,徜徉沅湘,由情回到景,虚实结合。③整首诗由景到情,最后又回归到景,并以想象的
场景作结,结构圆合,情感自然流转,情韵悠长。
读法5明确意象
“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
物象经过作者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常见诗歌意象
意象内涵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
洁的情操。
①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松梅竹菊”②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寓高洁③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④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
尘,只有香如故”。苏轼的《红梅》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
春的高洁品格。
①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
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
人的思乡之情。
2.借“月”托
②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雁”寄乡思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
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
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①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
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
3.“杜鹃”“鹏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鹃”啼凄凄
②古诗词中出现的“鹏鸽”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
《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鹏鸽飞。”
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
4.“梧桐”叶落用的手法。朱淑真的《秋夜》,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夜久无眠秋
透悲意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中,凉
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离愁别怨的意境。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
5.别时“长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的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
亭”“柳”依依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
《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
6.落“花”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
“水”传愁绪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又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①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
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出现“乌鸦”这一意象的高考题目不少,
如:《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鹏鹃天》
7.“乌鸦”“燕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子”系兴衰
②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
兴衰感慨的寄托。刘禹锡的《乌衣巷》、吴激的《人月圆》和元曲《山坡
羊•燕子》,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
8.“草木”仍在
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养麦青青”,
人事移
《过华清宫》“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
意象在表达诗歌情感上的作用主要有两种: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
第一,渲染气氛,境界。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当众多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或借景抒情,
营造意境。或寓情于景,这些意象就能创造出与之特征相符的气氛和意境,读者也会
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作者习惯于将内心情感融入意象之中而不直接表达,
第二,寓情于景,这就产生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读者含英咀华,自然也受到了艺术上的
情景交融。熏陶感染,获得精神上的审美快感。此时,意象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
且渗透着作者的情感。
读法6揣摩用典
用典的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历史典籍等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借古喻今、
借古伤今的表达效果,当然也可以表达对古人的仰慕之情。
用典的作用用典方法
①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1.正用典故。正用就是直用其事,将典故的意思和作
②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者表达的含义融为一体。“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
暗示,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即使诗歌语言含蓄、洗炼,给人以想作者用典故表明自己的心志,赞美季云,推崇谢眺,
象的空间;又可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富、含蓄、深刻。可收到言简意丰、耐2.反用典故。取典故所述之人事而反其意用之,借
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以抒发一种与典故相反的思想感情或见解。“谁道
染力。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
④使文辞典雅,丰富诗歌内涵(充实内鸡。”(苏轼《浣溪沙•游靳水清泉寺》)运用“黄鸡
容,美化诗句),借古讽今。催晓”的典故,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朱颜
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
的人生态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宋代)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①,身闲心苦一舂锄②。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了读残书。
[注]黄庭坚于1080年(元丰三年)秋入京改官,授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秋天从汴京出发赴江南。
这首诗就写在他赴任途中因风雨而留滞池口(今安徽贵池)的时候。①双属玉:诗中指远山像属玉鸟。属玉鸟:
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给色。②舂锄:指白鹭。③莫:通“暮”。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妒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一句是词人辛弃疾对“茄妒之思”
的一种反用巧思,也称“翻案法”。本诗中也有类似的用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解析反用典故成语,古人称为翻案法,如杨万里说:“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在本诗的颈联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成语,也是对唐朝孟浩然的“徒
有羡鱼情”诗句的反用。作者此处明写不羡慕渔人所捕获的鱼,其实是表达自己不求仕进、追求自然生活
的愿望,表现了作者自甘淡泊的心境。尾联“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了读残书”也是反用典故成语,此
处是化用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成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王羲之的本意是感叹人生
的短暂,不觉悲从中来。黄庭坚虽用其字面,其意却相反:世事瞬息万变,面对无常的人生,还是退出争
名逐利之场,到书中去寻找乐处吧。全诗也抒发了作者的归隐情怀。
答案①颈联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成语,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②尾联
化用名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原意是感叹人生的短暂,不觉悲从中来。作者反其意
用之:面对无常的人生,我们要到书中去寻找乐处。
识记古诗歌常考19个典故
典故内涵
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
1.尺素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宋•秦
观《踏莎行》
2.长城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3.采薇殷商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
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
喻隐居避世。
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
4冻篱
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
5.汗青
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
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
6.楼兰
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
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
7三径
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8.桑榆传说太阳落在崎崂,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
9.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
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
10.黍离
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
n.投笔
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
12.献芹吃,豪绅尝了之后,竟“毒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
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指军营,《史记》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兵驻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
13.柳营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
经周亚夫许可,方可入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
14请缨
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比喻杀敌报国。
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不平凡的来历使其成为
15.吴钩
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
指家乡风味,典出《晋书・张翰传》:“翰因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茄羹、鲸
16我妒
鱼脍,日'人生贵得适志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遵命驾便归。”后
之思
来的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藤妒之思。
典故名,典出《史记•卫将军骗骑列传》。霍去病辞去君王赏赐的宅第。表现了
17.辞第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将风度和以国家为重的爱国思想。后又以
“辞第”比喻为国忘家的爱国精神。
18青衿语出《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
学子之所服。”因此用它指读书人,也可作为贤士的代称。
古代神话中的形象。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
19.精卫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
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晋书・阮籍传》载,阮籍不拘礼教,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20青眼嵇康赍酒挟琴造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青眼,眼睛正视,黑眼珠在中间。
后因以“青眼”称对人的器重或喜爱。
读法7抓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歌不能匆匆一扫而
过,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迅速定位情
感基调。
抓关键词,主要抓以下关键词:
类型阐释示例典型诗句
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包含
感类型的词语,也叫“愁”“怨”“恨”“愤”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
“情感语”,多为动“忧”“凄”“悲”“喜”
显性萤。(“独”“闲”二字
词或形容词,表意功“乐”“悔”"思”"怜”
词语即是情语,揭示出诗人
能明显,大多数情况“泪”“闲”“怅”“怆”
的孤独、无聊之感)
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孤”“独”"寂寞”等词
方向和基调。语。
(1)描摹景、物、事、
人等要素的词语,他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借风、天、猿、
们虽然不是诗眼,但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
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给人
情,这种词语叫“景以沉郁苍凉、悲壮压抑之感)
隐性
物语”。
词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
如
朱颜改。(“犹”“只”
(2)表情态、语气的虚“但”“却”“惟""仍"
两字将词人遥望金陵时
1司O“又"“只"“徒”“空”
那种物是人非的无限怅
“尚”“犹”等词语。
恨的感叹传达了出来)
读法8联系背景
诗歌合为时而作,时代不同,诗人的精神迥异,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情感态度,高考诗歌选材主要
是从唐宋时期的诗人选取,下面对唐宋诗歌的主要阶段,总结如下。
时代主要诗人和风格特点
初唐前期,宫廷诗人创作多是歌功颂德、奉和应制之作,以琢磨技巧,雕饰
初唐
辞藻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初唐后期,随着初唐四杰登上诗坛,诗人力反齐梁
时期
宫廷诗风,主张诗歌要有风骨兴寄,抒情刚健有力。其代表诗人有王勃、杨炯、
诗歌
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等。
盛唐诗歌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
盛唐
术特色。高昂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之音成为诗歌的主流。边塞诗派以高适、岑
时期
参、李颁、王昌龄为代表,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
诗歌
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
中唐情感基调徘徊惆怅,哀怨感伤;审美情趣由外拓趋向内敛,由自然趋向锻炼,
时期由昂扬趋向低沉,由浓郁趋向高秀。这一时期诗人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异常突
诗歌出。其代表诗人有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孟郊、李贺、刘禹锡等。
晚唐晚唐诗歌感时伤怀,个性鲜明,散发出秋华的晚香。情感内涵上,转入日常
时期生活;艺术内涵上,追求语言与构思的雕琢与锤炼。主要代表诗人有杜牧、李商
诗歌隐、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罗隐、韩健等。
北宋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要是继承与创新并存,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风格趋
时期于通俗化。其代表诗人有柳永、王禹健、钱惟演、林逋、欧阳修、梅尧臣、晏殊、
诗歌晏几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
南宋这一时期诗歌创作面向社会人生,反映多灾多难的时代生活,体现了民族的
时期呼声,诗风也随之一变。其代表诗人有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戴复古、刘克庄、
诗歌姜夔、辛弃疾、赵师秀、文天祥等。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2023•新课标全国II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湖上晚归
宋•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释:
望中:想望之中。浑恐:意同还恐。浑:犹,还。蓬瀛:蓬莱和瀛洲,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
泛指仙境。翠羽:翠鸟红蕖:红荷花
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诛茅:芟除茅草,结庐安居。《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
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解析]C选项涉及的信息是尾联“鸡犬林萝隐隐声”,通过“鸡鸣狗吠”来表现环境的优美宁静,农
村生活的安乐朴实,恰当地表现处农村生活气息,展现出一幅朴实地农村生活图景,营造了一种安静祥和
的意境,给人以自然、恬静之感"与陶渊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相似,故“被人居之地的鸡鸣
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误,诗人并没有感觉仙境和心情被破坏。
2.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首联“清”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透露出诗人清静自然的心绪,全诗景物随着这种清静自
然的心绪逐次展开。正是因为诗人安然自在的心境,故而营造出美景如画的蓬莱瀛洲仙境。
颔联借秋色中的小桥水木以及晚霞中的山寺云峰的闲静之景,暗合诗人心态的平和、心境的明澈。
颈联借翠羽见避、红蕖相迎,寄托悠然闲适之情,用“见避”“相迎”等词语,将“翠羽”“红蕖”
人格化,移情于物,富有情趣地托出诗人晚归愉悦的心情。
尾联借鸡鸣犬吠之声,以动衬静,突出农村生活的祥和宁静,传达出诗人闲适恬静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解析]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我来观察景物,所以景物都会
附着我的情感色彩。”王国维这句话出自《人间词话》,完整地一句是“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
我之色彩。”,可能考虑到怕学生理解不了“有我之境”,出题老师省略了,《人间词话》前面也有举例: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其实解决这道题只需要把它转换为王国维说的另外一句话就简单了,把外物转化为内心观照和移情的
对应物,使景语变成情语和心语。即《人间词话删稿》:“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移情于景,染情于物,
借景抒情,着力突出诗人的主观情感、思想色彩。首联“清”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透露出诗人清
静自然的心绪,全诗景物随着这种清静自然的心绪逐次展开。正是因为诗人安然自在的心境,故而营造出
美景如画的蓬莱瀛洲仙境。颔联借秋色中的小桥水木以及晚霞中的山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