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沟通双基巩固学考突破一、选择题1.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缘由是其扩展受到了()A.地理环境的制约B.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文明的吸引C.民族交融的影响D.统治者个人因素的引导答案:A解析:由于尼罗河南部高山深谷的阻隔,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2.公元前6世纪,在伊朗高原兴起的帝国是()A.赫梯帝国 B.亚述帝国C.波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答案:C解析:公元前6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的波斯不断对外扩张,快速折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阔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3.在波斯帝国中处于政权最核心地位的是()A.祭司 B.元老院贵族C.成年男性公民 D.国王答案:D解析:波斯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4.公元前4世纪晚期,灭亡波斯帝国的是()A.赫梯帝国 B.埃及新王国C.亚述帝国 D.马其顿王国答案:D解析: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灭亡波斯。5.公元2世纪限制地中海区域的帝国是()A.埃及新王国 B.亚述帝国C.波斯帝国 D.罗马帝国答案:D解析:随着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公元2世纪,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6.古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那么古罗马出现中国的丝绸最早可能是在中国的哪一时期()A.秦朝 B.西汉C.唐朝 D.宋朝答案:B解析:材料中提到凯撒穿着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此时中国正处于西汉时期。当时中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运到欧洲。当时中国称欧洲的罗马帝国为大秦,欧洲的罗马帝国把中国称为“丝国”。7.据史书记载,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者从海道来到中国,这是中西干脆友好往来的最早记载。“大秦”应是指()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 D.亚述帝国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的称呼。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亚述人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以后,在底格里斯河西岸,以亚述城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城邦,起先了早期亚述(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1500年)的历史。最初,亚述城邦还实行同苏美尔类似的制度,国王掌管宗教和神庙,长老会议权力较大。至阿卡德时期,王权才渐趋强大。到国王沙马什阿达德一世(约公元前1815—公元前1783年在位)时,起先向外扩张。他自称“四方之王”,勒石于大海(地中海)之滨,埃什努那、马里皆表臣服,汉谟拉比在位初年亦向亚述表示归顺,后来才战胜沙马什阿达德的儿子。此后,亚述的势力长期局限于两河北部一隅之地,且受到西亚中部胡里特人的国家米坦尼的辖制,(亚述)为其藩属长达百余年。——徐继素、陈君慧《世界通史》(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早期亚述时期西亚地区的特征以及早期亚述在政治制度上效仿的对象。(2)依据材料,指出早期亚述制度上的变更,并说明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参考答案:(1)特征: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城邦之间斗争不断发生。对象:苏美尔人的制度。(2)变更:先是长老会议权力较大,后来王权渐渐强大。规律:文明的发展具有传承性,并且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希腊雕刻艺术表现在人体写实主义传统和典型塑造方面,对后来各国、各民族文化发展都产生过深远影响,“成为西方艺术的最早楷模,对力的崇拜和对人体的赞美成为西方文化观念中的一个重要成分,也是一切艺术的最原始的动身点”。材料二奥古斯都立像古罗马肖像雕塑早期代表作是《奥古斯都立像》……奥古斯都原型矮小、跛足、体弱多病,但在雕像里却被塑造成一个高大塑身的统帅形象,具有运动员的体魄。——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广宜、马志媛《西方文化简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古罗马对奥古斯都形象进行艺术加工的缘由。(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古罗马雕刻艺术对古希腊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参考答案:(1)表现罗马统帅的高大形象,增加罗马国家的凝合力。(2)继承:体现了希腊人对力的崇拜和对人体的赞美。创新:变更写实主义的传统,依据现实的须要对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再加工。选考奠基素养提升一、选择题1.两河流域与埃及相距不远,从邈远的古代起,这两地的居民就有一些断断续续的接触,也有一些文化上的沟通。但这两地的文化基本上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根本因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B.民族习俗的差异C.宗教信仰和文字的不同 D.交通工具的限制答案:A解析: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根本制约因素。在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状况下,各地域基本上都是独立的生活单位,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2.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针对帝国境内民族众多、语言文字各异的状况,下令把当时西亚流行的阿拉米语作为全国通用的官方语言,用以发布诏令。其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文化统一B.保证国家政令的贯彻实施C.加强思想限制D.促进帝国内各民族的交融答案:B解析:虽然大流士一世宣布把阿拉米语作为通用的官方语言,但材料并没有反映出他下令取消其他文字,其做法主要是为了保证官方文书的统一性,以保证国家政令的传达与执行。3.波斯帝国将境内划分成二十多个行省,由行省总督统领省内的军事和民政,并敬重各地特有的文化与信仰,其举措有效地巩固了波斯的统治。波斯帝国的做法说明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A.多样性与同一性是截然对立的B.多样性和同一性可以有机结合C.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互不影响D.多种文明无法同时共存答案:B解析:波斯帝国的行省制是其文明的“同一”,敬重各地的文化与信仰是其文明的“多样”,其实践的结果证明多样性和同一性可以有机结合,正是在多样性的基础上,波斯文明得到了新的发展。4.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率兵攻入埃及。在其统治埃及期间,他曾仿照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日神阿蒙之子。其做法旨在()A.弘扬埃及的传统文化 B.利用埃及的信仰巩固自身统治C.彰显对外斗争的合法性 D.拉拢埃及贵族阶层以提升威望答案:B解析:亚历山大“自称是日神阿蒙之子”的主要目的是拉拢埃及的社会各阶层,利用埃及人的宗教信仰来维系自身的统治。5.下面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一些做法。这些做法表明亚历山大的对外扩张()◎在占据区建立了70座大小不等的城市,并使其成为马其顿人、希腊人与东方人杂居之地◎在行军途中身边常常带着《伊利亚特》,并且在各地搜集科学标本,送往希腊给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进行探讨◎激励马其顿人、希腊人与波斯人通婚A.把希腊文明嫁接到被折服地区B.把希腊文化作为欺瞒被折服地区的工具C.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D.导致东方文化在希腊文化的侵蚀下消逝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这些做法表明亚历山大想要在他统治的区域内,把希腊文化与东方各国的文化融为一炉,并以此作为其统治和奴役被折服地区人民的工具,但其做法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6.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开创了辉煌的希腊化时代。小亚细亚的卡帕多西亚、本都等小君主也接受希腊的崇拜名称,宫廷中运用希腊语言,修建希腊式神庙等。这些现象从本质上表明()A.希腊文化的影响进一步扩大B.希腊文化完全适合东方国家的须要C.世界各地文化起先趋向融合D.农耕文明地区产生相同的文化需求答案:A解析: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亚历山大注意推广希腊文化,材料“接受希腊的崇拜名称”“宫廷中运用希腊语言,修建希腊式神庙”反映出希腊文化的传播与影响。7.罗马诗人贺拉斯曾说:“被折服者希腊反而战胜了折服者罗马,使粗野的拉丁民族迈向文明开化。”其意在表明()A.罗马并未实现对希腊的折服B.希腊文化影响了罗马C.罗马折服希腊是错误的选择D.军事折服无助于文化的发展答案:B解析:贺拉斯的话事实上是对希腊文化的赞颂。折服希腊后,罗马人继承了希腊的文化遗产,使罗马人克服了“粗野”,进一步实现文明开化。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8.“亚历山大在所折服地区兴建了很多城堡,有些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折服()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C.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沟通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亚历山大在所折服地区兴建了很多城堡,有些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解除。故选D项。9.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由此可见()A.埃及是最早运用字母文字的国家B.腓尼基字母最初仅用来为文字注音C.古代文明是在传承创新中发展的D.腓尼基人的文化贡献比埃及人大答案:C10.拉丁语是古代罗马人运用的语言,现在很多语种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等都从拉丁语衍化而来。这说明()A.古罗马人是欧洲人的祖先B.罗马帝国的折服和统治充溢着暴力C.古罗马人有很强的语言天赋D.古罗马的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地区答案:D11.古希腊的很多学者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希罗多德、柏拉图等都曾前往埃及并在那里学习过。由此可以断定()A.古希腊文化来源于古埃及文化B.古埃及的高等学校教化非常发达C.古代非洲比欧洲文化程度高D.古埃及文化对古希腊文化影响巨大答案:D解析:古希腊的很多学者前往埃及学习,这是文化沟通的一种表现,这种文化沟通使古埃及文化对古希腊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12.下表内容反映了波斯帝国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反映出波斯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历法运用略加变动的埃及太阳历建筑仿照流行于巴比伦尼亚的月台和阶梯式建筑,仿制带翼的公牛、色调艳丽的玻璃砖A.具有很强的仿照性B.体现出显明的创新性C.注意保持民族传统D.不擅长区分文化优劣答案:A解析:材料“运用略加变动的埃及太阳历”“仿照流行于巴比伦尼亚的月台和阶梯式建筑,仿制带翼的公牛、色调艳丽的玻璃砖”,反映出波斯文化带有很强的仿照性。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古代,欧亚大陆内部各地区或民族间的文化沟通最为繁盛,也最为引人注目。其中西亚和中亚不仅在东西方文化沟通事业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而且在传播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的同时,它们也发展了自身独特而绚丽的文化。因此,我们要想探明古代东西方文化沟通的真实状况,就不能跳过或忽视这些文化的存在。这些“桥梁”将东方文明传到西方,又将西方文明传到东方。而作为“桥梁”的西亚和中亚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两面又各自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交往的过程也就是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升华的过程,从而形成了世界历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建可以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川流不息地来回。——裔昭印《世界文化史》从材料中提取一条关于东西方文化沟通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加以说明。参考答案:示例信息:西亚和中亚的文化对东西方文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说明:古巴比伦王国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传播了苏美尔人的文化;亚述曾折服埃及,促进了亚非文明的交融。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都促进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沟通,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引兵东征,直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最终完全吞并埃及,这300多年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历史上被称为希腊化时代。这时期最显著的事实,便是古希腊的文化和古代东方各国的文化因为沟通融合而孕育出更为发展的文化。那些在亚历山大帝国废墟上所形成起来的各个国家,一方面具有东部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希腊的色调。——摘编自郭圣铭《世界文明史纲要》材料二希腊文明伴随着亚历山大的步伐也干脆来到印度,两种古典文明渐渐碰撞、融合,一个重要的成果便是艺术史上的犍陀罗艺术。印度佛教原来是不崇拜偶像的,自希腊文明传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国际时尚文化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新梓校2025届初三年级学情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综合测试(一)生物 含解析
-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合唱与指挥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毕业生二月调研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衡水学院《路桥检测与加固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初级韩国语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东政法大学《初等数论拓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科技职业学院《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集成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燃气封堵施工方案
- 区法院权力运行外部流程图(竖版)
- 风力发电机功率曲线统计MATLAB代码实现
- 生产设备定期保养记录
- 《数据排序-冒泡排序法》
-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2-2014》正式版
-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中医诊断学教材
- 稳固结构的探析-说课课件
- 加油站安全生产风险点告知卡
- GB/T 31117-2014船用辅锅炉安全技术要求
- 2022年4月自考金融法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