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第4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和生态爱护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④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缘由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整还须要信息传递的作用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解析]由图中的箭头可知,甲是生产者,丁是分解者,乙、丙是消费者,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缘由是过量地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而不是分解者的呼吸增加造成的;物质是循环的,因此图示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信息传递可以调整生物的种间关系;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来自生物细胞的呼吸,也可以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2.低碳生活已成为很多人的共同选择,甲图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乙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乙图中过程③的场所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B.甲图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甲图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多途径利用农作物,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提高了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D.要削减温室效应,应调整图中的过程①⑤[解析]乙图中过程③表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其场所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A正确;甲图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能够利用农作物秸秆中有机物储存的能量,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如甲烷杆菌能将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沼气的成分之一),此时的微生物是分解者,B正确;甲图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多途径利用农作物,提高了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能量不能够循环利用,C错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缘由是植被的破坏和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因此要削减温室效应,应调整图中的过程①⑤,D正确。3.下列关于几幅曲线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甲图中光作为物理信息,对同一植物的萌发作用具有两重性B.乙图中若c为生产者,则b可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C.丙图中因工业污染,变更了黑化蛾与地衣之间的竞争关系D.丁图中若A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可能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解析]光是物理信息,甲图显示,光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乙图中若c为生产者,则可能a以c为食,b以a为食,因此,b可为次级消费者;丙图显示了大气中SO2含量对地衣和黑化蛾种群数量的影响,并没有显示地衣和黑化蛾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在初生演替过程中,起初以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渐渐增加,后来由于出现了灌木和乔木,草本植物因得不到足够的光照,其种类数量渐渐削减,但随着演替的进行,整个植被的生物量会渐渐增加。4.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C)①eq\o(→,\s\up7(+)),Feq\x(X)eq\o(→,\s\up7(-))②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代表诞生率或迁入率B.若X表示生态系统反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C.若X表示捕食链中其次养分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养分级的总能量D.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②表示光合作用[解析]诞生率或迁入率的增加均能使种群数量增加,故A正确;物种丰富度提高,即生物的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养分结构越困难,则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越高,故B正确;能量流淌时其次养分级的生物将获得第一养分级能量的10%~20%,一般来说,第一养分级能量越多,其次养分级获得的能量越多,故C错误;光合作用能汲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得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削减,故D正确。5.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蕴含着生物学学问的语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A错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B正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错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复原力稳定性,D错误。6.(2024·江西上饶中学开学检测)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A)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D.人工限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圈养家畜、散养家禽是为了削减能量的消耗,A符合题意;为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施放的性引诱剂为化学信息,B不符合题意;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和人工限制作物光周期都是利用的物理信息,C、D不符合题意。7.(2024·黔南州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D)A.雄鸟的“求偶炫耀”属于物理信息B.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养分级向高养分级传递D.施放性引诱剂限制害虫,属于化学信息在生产中的应用[解析]雄鸟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A错误;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有的来自无机环境,有的来自生物,B错误;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既可沿食物链从低养分级向高养分级传递,也可从高养分级向低养分级传递,C错误;施放性引诱剂限制害虫,属于化学信息在生产中的应用,D正确。8.(2024·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一模)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C)A.信息传递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整必需依靠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解析]信息传递可以调整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A正确;生态系统的反馈调整必需依靠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B正确;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不肯定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C错误;具有捕食关系的生物可以依据气味或颜色等信息进行捕食或躲避猎捕,D正确。故选C。9.(2024·鲤城区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C)A.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复原原状”属于反抗力稳定性B.“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C.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引入外来物种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组分,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最好措施[解析]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复原原状”属于复原力稳定性,A错误;“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B错误;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引入外来物种有可能成为入侵物种,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破坏,D错误。10.(2024·长沙模拟)某小组的同学打算制作一个生态瓶,为使它较长时间保持稳定,一位同学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你认为不合适的是(C)A.所用瓶子应是透亮的,以便使瓶内生物得到足够光照B.瓶内生物应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瓶内绿色植物越多越好D.瓶内各生物之间应存在养分上的联系[解析]瓶子应是透亮的,以便使瓶内生物得到足够光照,且应当放在散射光的地方,为生产者光合作用供应光能,A正确;瓶内应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成分,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正确;生态瓶绿色植物过多,缺少消费者和分解者,也会使得生态瓶内物质循环不能顺当进行,C错误;瓶内各生物之间应存在养分上的联系,即构成食物链关系,D正确。11.(2024·广州期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D)A.在“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提高了生态系统能量的传递效率B.引进外地物种肯定能增加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并提高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C.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害虫死亡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D.建立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爱护区是就地爱护措施,有利于提中学华白海豚种群的K值[解析]“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无法提高生态系统能量的传递效率,A错误;引进物种不当会导致生态入侵,使生物多样性降低,进而降低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B错误;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的目的是通过变更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的诞生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C错误;建立中华白海豚自然爱护区的目的是提中学华白海豚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属于就地爱护,D正确。12.(2024·江苏常州市高三期末)欧亚苔原生态系统的旅鼠以苔草为主要食物。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削减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汲取,即苔草的“化学防卫”。下图为某一时期旅鼠种群密度与苔草化学防卫水平的探讨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A.苔草属于生产者,其种群增长受其自身密度制约B.可推想此前一段时间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C.可预料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卫水平此后将会降低D.苔草化学防卫水平的变更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的稳态[解析]苔草是植物,属于生产者,其种群增长受光照、温度和自身密度等因素制约,A正确;据题干可知,样地一中苔草的化学防卫水平最高,可推想此前一段时间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B正确;据题图样地三中旅鼠种群密度较高可预料,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卫水平此后将会提高,C错误;苔草化学防卫水平的变更有利于调整种间关系,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的稳态,D正确。13.(2024·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二模)为了全面禁止和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俗,维护生物平安和生态平安,有效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我国全面禁止食用国家爱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下列有关野生动物爱护的叙述错误的是(D)A.很多具有价值的野生动物灭亡或濒危的主要缘由是人类掠夺式开发利用野生生物资源,滥捕乱猎以及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生物生存环境的变更和破坏B.猎捕非国家重点爱护野生动物必需持有狩猎证,并实行年度猎捕量限额管理,一般是在种群数量超过K值或对人和社会存在危害隐患时才会允许猎捕C.国家禁止私自引入外来物种缘由是外来物种可能会引起当地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生物种群基因库的破坏D.濒危野生动物华南虎种群在南非的老虎谷自然爱护区得到了良好的爱护和发展,所以爱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爱护措施是就地爱护[解析]很多具有价值的野生动物灭亡或濒危的主要缘由是人类掠夺式开发利用野生生物资源,滥捕乱猎以及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生物生存环境的变更和破坏,A正确;猎捕非国家重点爱护野生动物必需持有狩猎证,并实行年度猎捕量限额管理,一般是在种群数量超过K值或对人和社会存在危害隐患时才会允许猎捕,B正确;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种群的基因库被破坏,所以国家禁止私自引入外来物种,C正确;濒危野生动物华南虎种群在南非的老虎谷自然爱护区得到了良好的爱护和发展属于易地爱护,就地爱护是爱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错误。故选D。14.(2024·北镇市月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爱护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A.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物种数量较少,养分结构简洁,反抗力稳定性弱,复原力稳定性强B.旅游欣赏、科学探讨和文学艺术创作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干脆价值C.爱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爱护生物圈内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D.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整实力,所以其稳定性与外界环境无关[解析]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养分结构简洁,反抗力稳定性和复原力稳定性都较低,A错误;旅游欣赏、科学探讨和文学艺术创作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干脆价值,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爱护生物多样性应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不仅仅是爱护物种的多样性,C错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整实力,但其稳定性与外界环境亲密相关,当外界环境的变更过于猛烈时可能会使生态系统丢失自我调整实力,D错误。15.(2024·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三模)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群落中各种群的分布以及演化状况与生物多样性休戚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B.物种丰富度大的森林不易爆发病虫害C.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环境D.群落演替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更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收割理论”指出: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开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肯定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即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A错误;物种丰富度大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养分结构困难,自我调整实力强,不易爆发病虫害,B正确;影响群落中动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场所,C正确;自然选择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群落演替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更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A。16.(2024·湖北省孝感市八校高三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A.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B.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解析]物质循环应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进行的,A错误;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B正确;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短时间内二氧化碳大量释放,导致温室效应,C正确;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D正确。17.(2024·仙游县私立第一中学高三)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C)A.动物的行为信息只能在同种动物之间双向传递B.生态系统的信息一般沿食物链从低养分级向高养分级传递C.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D.利用植物生长调整剂对果树进行保花保果,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解析]动物的行为信息可以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如求偶行为,也可在异种生物之间传递,如捕食者的捕食行为向被捕食者的传递,A错误;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有从低养分级到高养分级的信息传递,也有从高养分级到低养分级的信息传递,B错误;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C正确;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整剂对植物进行保花保果属于植物生长调整剂的应用,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D错误。18.(2024·河北省唐山市生物二模)高密度水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养分化,影响养殖。如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A.鱼塘富养分化水为水稻生长供应了肯定的N、P等元素B.藻类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竞争的关系C.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主要是被稻田中的生产者利用D.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解析]出现富养分化的水体流经稻田时,为水稻生长供应了肯定的N、P等元素养分,A正确;藻类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竞争的关系,B正确;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主要是被稻田中的分解者利用,C错误;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D正确。故选C。19.(2024·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三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是时代的主旋律。依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学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都能自给自足的系统B.应对温室效应加剧问题主要通过各国节能减排来解决C.南方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提高生产力D.“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美景,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解析]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上能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但需不断补充能量,A错误;面对温室效应加剧问题,主要通过各国节能减排来解决,B正确;南方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可以提高能量多级利用,提高生产力,能量的传递效率不能提高,C错误;“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美景,体现生物多样性的干脆价值,D错误。故选B。20.(2024·黑龙江大庆一中高考模拟)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引进物种肯定能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并提高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反复循环利用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虫降低诞生率属于化学防治D.建立大熊猫自然爱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解析]引进物种不当会导致生物入侵,外来入侵物种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的生态位,排挤本地物种,成为优势种群,使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本地物种灭亡,使生物多样性降低,进而降低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A错误;“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的反复循环利用,能量单向流淌,不行循环利用,B错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虫降低诞生率属于生物防治,C错误;建立大熊猫自然爱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21.(2024·甘肃高考模拟)我省甘南地区生活着一种像鼠又像兔的动物——鼠兔。鼠兔属于兔目鼠兔科,对草原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可以采纳标记重捕法来调查鼠兔种群密度。鼠兔通过打洞给草原松土,使更多水分和养分物质可以被草原植被汲取,这体现了鼠兔的间接价值。(2)有些鸟类会利用鼠兔的洞窟来躲避恶劣天气,作为回报,小鸟们若发觉旁边有鹰、雕等猛禽时,会通过鸣叫为鼠兔示警。这种传递信息的类型为物理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整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3)从能量流淌的角度分析,鼠兔摄食的青草中的能量一部分流向肠道微生物或随粪便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被鼠兔同化,其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流向下一养分级。(4)鼠兔盲肠中的多种微生物对难消化的植物多糖的发酵供应了有利条件,并确保了鼠兔对摄食的大量草的消化和降解,这些微生物与鼠兔的关系是互利共生。鼠兔肠道微生物的物种组成因鼠兔的种类、食物、生活环境等不同而存在差异,这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解析](1)鼠兔的活动实力强,活动范围大,用标记重捕法来调查种群密度;鼠兔通过打洞给草原松土,使更多水分和养分物质可以被草原植被汲取,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体现了鼠兔的间接运用价值。(2)鸟的鸣叫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鼠兔和鸟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整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3)能量传递中,摄食量=粪便量+同化量,同化量中大部分通过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其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流向下一养分级。(4)微生物和鼠兔之间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属于互利共生关系。鼠兔肠道微生物的物种组成因鼠兔的种类、食物、生活环境等不同而存在差异,这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也就是共同进化的结果。22.如图所示为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自然界中,除了绿色植物外,生产者还有蓝藻、硝化细菌(其他合理答案亦可)(至少写出两种生物)。(2)若图中①、②分别表示动物、植物部分同化能量的流向,则动物(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②(填“①”或“②”)。(3)图中③、④分别表示两种重要的生理反应,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4)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淌和信息传递,前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淌;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来回(或能量流淌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是能量流淌的载体)。(5)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不仅会导致温室效应,还会导致雾霾,而雾霾可在肯定时间内自行散去,这反映生态系统具有肯定的自我调整实力。削减化石燃料的运用是缓解温室效应和雾霾的重要措施,除该措施之外还可以大力植树造林、开发并运用干净能源等(一条即可)。23.(2024·山东高考模拟)白纹伊蚊分布广泛,可传播登革病毒,雌蚊吸血,雄蚊不吸血而吸植物汁液。某科研团队培育了携带新型共生菌的白纹伊蚊,其中的雄蚊与野生雌蚊交配,产生的受精卵不能发育。该团队在试点小岛上大量释放携带新型共生菌的雄蚊,降低了野生白纹伊蚊的种群数量。该试验探究出的防治白纹伊蚊的新途径,有助于限制登革病毒的传播。(1)探讨人员释放雄蚊后连续监测白纹伊蚊种群数量的变更,以检验试验效果。该试验选择封闭性较好的小岛而不是更开放的环境作为试点,从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干脆因素考虑,其缘由是小岛封闭性好,迁入率和迁出率低,对该试验结果影响小。(2)有人担忧降低白纹伊蚊数量后,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而多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该举措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较小,这主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肯定的自我调整实力,其基础为负反馈调整。(3)雄蚊可通过感知雌蚊扇动翅膀发出的声波来辨别雌蚊的方位,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请据此原理设计一个降低白纹伊蚊种群数量的方案通过模拟雌蚊发出的声波诱杀雄性个体。24.(2024·湖南怀化二模)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漂亮中国。某地因地制宜将废弃采矿区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预期若干年后,随着一些生物的接连迁入,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复原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实力。(2)采纳抽样检测法(调查方法)调查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数量来评估水质状况,而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鲤鱼种群数量。鲤鱼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另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3)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也会遭遇有害动物的破坏,对有害动物进行防控的技术有多种。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了种群密度,这种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土地租赁与使用权置换协议3篇
- 校企携手2025年度共建纺织工艺培训基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艺术展览场地临时使用协议书3篇
- 2025版建筑工程碎石料采购与安全管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教育培训机构投资合同书(教育连锁版)4篇
- 二零二五年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电焊工劳务分包协议3篇
- 个人出租车的对外承包协议书 3篇
- 二零二五版淋浴房环保材料生产与应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道路施工监理合同标准版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医疗大数据合作投资合同3篇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2024年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保及安全检查合同3篇
- 【教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
-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解析)
- 单位往个人转账的合同(2篇)
- 科研伦理审查与违规处理考核试卷
- GB/T 44101-2024中国式摔跤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
- 高危妊娠的评估和护理
- 2024年山东铁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儿童10岁生日-百日宴-满月酒生日会成长相册展示(共二篇)
-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