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程序选择权的适用困境探析综述》4600字_第1页
《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程序选择权的适用困境探析综述》4600字_第2页
《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程序选择权的适用困境探析综述》4600字_第3页
《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程序选择权的适用困境探析综述》4600字_第4页
《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程序选择权的适用困境探析综述》46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程序选择权的适用困境分析综述目录TOC\o"1-2"\h\u130161.1程序选择权独立性不足 1105541.2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程序选择权行使主体的界限过窄 2173461.2.1被追诉人系未成年人的程序选择权限制 237271.2.2被追诉主体为盲聋哑时的程序选择权限制 2257671.3审前程序中程序选择权赋予的缺失 2281161.1.1对被告人程序选择权的释明不足 2253791.1.2审前律师介入的难处:证据开示制度规则不够明确 3304971.4值班律师制度对程序选择权的保障作用难以发挥 4112861.5程序选择权受损的救济机制不完善 51.1程序选择权独立性不足从我国现行认罪认罚从宽相关规定来看,制度起点是被告人“认罪认罚”,被告人在对犯罪事实和处罚结果没有异议的实体性问题进行确认,获得实体从宽和程序从宽的两方面“从宽”。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办案机关将效率追求作为制度重点,因此办案机关在获得了“认罪认罚”的结果后,倾向于直接选择程序简化。[[]左卫民.认罪认罚何以从宽:误区与正解——反思效率优先的改革主张[J].法学研究,2017,39(03):160-175.]司法机关在得到实体上的认罪结果后,往往将程序从宽视作必然的下一步流程选项,“从宽”的选项沦为一种附随的处理结果,呈现出实体与程序混淆的状态,在此情形下的程序选择权所包涵的自主选择思想必然[]左卫民.认罪认罚何以从宽:误区与正解——反思效率优先的改革主张[J].法学研究,2017,39(03):160-175.1.2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程序选择权行使主体的界限过窄1.2.1被追诉人系未成年人的程序选择权限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23条的规定,未成年人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不适用速裁程序,这是对未成年人的程序选择权进行了部分限制。在此制度下针对未成年人仅保留了选择简易程序的权利。我国对于未成年罪犯采取的“教育为主”的方针,其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感化未成年人,使其能够更快的回到社会生活的正轨之中。因此对于犯下轻罪行,能够认罪认罚的未成年来说,提供一个更加高效的审判程序,是有助于未成年人更快的接受教育,回归社会。从这一层面考虑,未成年人相比于成年人更需要获得一个高效的审判流程。而现行法律实际上是阻却了审判流程最短的速裁程序在未成年犯罪案件中的适用。1.2.2被追诉主体为盲聋哑时的程序选择权限制《刑事诉讼法》第215条和第223条均将被告人是盲、聋、哑排除适用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这两条规定实质上将盲、聋、哑的程序选择权完全排除。出于对特殊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对盲聋哑群体适用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进行限缩是有积极的一面的。但是实际上尽管对于盲聋哑群体相较于普通人来说在行为与权利行使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然而特殊人群本身也存在着由于残疾度不同的区别,这一差异在现行立法中缺乏体现。由于特殊人群内部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并没有被立法者考虑到,因此出现了对于盲聋哑主体在程序选项下一概而论的限缩。这种限缩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就是,立法中完全排除了盲聋哑主体的程序选择权。1.3审前程序中程序选择权赋予的缺失1.1.1对被告人程序选择权的释明不足《指导意见》在第八部分规定了检察院的释明义务[[]第八部分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的职责规定了权利告知义务“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保障犯罪嫌疑人的程序选择权。告知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必要时应当充分释明。”][]第八部分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的职责规定了权利告知义务“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保障犯罪嫌疑人的程序选择权。告知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必要时应当充分释明。”被告人准确行使程序选择权的前提在于被告人对各项程序流程有准确认知。而对于此项权利,两高三部的要求为通过书面形式,且仅在必要时进行充分释明,此条规定欠缺的部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此条规定仅为概括性描述,对于释明的内容、程度、范围均未作出具体性引导。在实际运行中,这种书面释明方式很可能沦为一种形式,难以保障被告人真正的理解其行使选择权的内容。其二,尽管《指导意见》赋予了被告人程序选择权,但实际上对于程序选择权理论研究缺乏。主要体现在我国立法和学界研究中都缺乏针对程序选择权本身涵盖内容的权威观点,尤其在与认罪认罚制度相结合下的内涵延伸就更鲜有讨论。因此对于基层来说,同样存在由于当地司法部门理论基础薄弱而难以保证司法机关可以仅通过书面形式释明此权利的问题。同时还可能因为各地理论接受不同,导致各地区程序选择权涵盖内容的不同,释明的内容缺乏统一的标准,程序选择权中应当赋予被告人几项权利、权利的行使主体资格有什么要求等等问题上都会导致各地在执行释明义务时产生困惑与差别。对于司法机关尚且如此,对于被告人来说,仅通过对书面内容的阅读,更难保证其对自身权利的真正理解,使此项规定沦为格式化流程。1.1.2审前律师介入的难处:证据开示制度规则不够明确程序选择权行使效果的好坏与律师帮助起到的作用大小密不可分。审前阶段,为了辅助司法机关释明程序选择权,需要律师能够及时介入从而帮助被告人分析选择不同审判流程,获得最佳处理结果。因此需要保障律师自身能对个案内容具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向被告人提出有用建议。律师只有在针对个案的案件事实及证据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在实践中保障每一位被告人获得程序相关选择的有利建议。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证据开示制度。我国关于证据开示制度规则的研究仍处在探索中。首先从立法层面来说,处理认罪认罚案件没有明确的规则指导,仅在《指导意见》中简单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可以探索证据开示制度[[]第八部分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的职责“证据开示。人民检察院可以针对案件具体情况,探索证据开示制度,保障犯罪嫌疑人的知情权和认罪认罚的真实性及自愿性。”],缺乏实际操作的具体指导,哪些证据需要开示、开示证据的时间、开示证据启动的流程、律师如何获得开示的证据等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并没有规范的指引,缺乏可操作性。其次从司法实践层面来说,被告人可以在诉讼的任何阶段提出认罪认罚。那么无论是被告人自行聘任的律师还是司法机关指派的值班律师,都可能存在侦查阶段就介入的情况,此时面临的问题就是:司法系统自身可能都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那么对于律师提供的证据开示的要求也就无法满足。如何解决办案机关在办案前期所面临的无证据可开示的难题,如何在缺乏完整证据链的情况下与律师进行对接是当前值得思考并急需解决的问题。[]第八部分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的职责“证据开示。人民检察院可以针对案件具体情况,探索证据开示制度,保障犯罪嫌疑人的知情权和认罪认罚的真实性及自愿性。”1.4值班律师制度对程序选择权的保障作用难以发挥虽然被追诉人名义上享有认罪或不认罪的绝对权利,但是在没有辩护人的情况下其根本不享有任何保护。[[][]乔治·费希尔.辩诉交易的胜利——美国辩诉交易史[M].郭志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序言。《刑事诉讼法》第173条规定值班律师的相关权利[[]第17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听取犯罪嫌疑人、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对下列事项的意见,并记录在案:(一)涉嫌的犯罪事实、罪名及适用的法律规定;(二)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从宽处罚的建议;(三)认罪认罚后案件审理适用的程序;(四)其他需要听取意见的事项。人民检察院依照前两款规定听取值班律师意见的,应当提前为值班律师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必要的便利。]并且在《指导意见》第四部分规定了值班律师的会见权和阅卷权[[]第四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保障第12条规定“值班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看守所应当为值班律师会见提供便利。”“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值班律师可以查阅案卷材料、了解案情。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为值班律师查阅案卷材料提供便利。”]。这部分的规定促进了值班律师职权向辩护律师靠近,使得值班律师的作用可以凸显。然而实践中还是存在尚未解决的值班律师问题。首先,在自愿性保障问题上,存在着值班律师沦为“见证人”的问题。部分地区存在值班律师由于会见时间短、卷宗缺乏、有效辩护缺乏等主观或客观的因素[[]陶永强,莫康迪.论值班律师“见证人”地位的问题及其完善路径[J].新余学院学报,2020,25(06):55-60.],导致值班律师的实质作用无法发挥。其次在立法规定中,值班律师实际上是不具有辩护人身份。值班律师所提供的帮助集中在审判程序前期,当进入庭审阶段,由于其不具有辩护人身份导致其不能进行庭审辩护,使得值班律师提供的帮助实际上在审前和审中割裂开来。在程序选择权的行使表现为值班律师的帮助作用保障仅存在于程序动议权、程序同意权部分,对于进入审判阶段后期被告人所要行使程序异议权的保障是缺乏的。再者,值班律师向辩护律师的身份转化途径并没有一个[]第17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听取犯罪嫌疑人、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对下列事项的意见,并记录在案:(一)涉嫌的犯罪事实、罪名及适用的法律规定;(二)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从宽处罚的建议;(三)认罪认罚后案件审理适用的程序;(四)其他需要听取意见的事项。人民检察院依照前两款规定听取值班律师意见的,应当提前为值班律师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必要的便利。[]第四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保障第12条规定“值班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看守所应当为值班律师会见提供便利。”“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值班律师可以查阅案卷材料、了解案情。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为值班律师查阅案卷材料提供便利。”[]陶永强,莫康迪.论值班律师“见证人”地位的问题及其完善路径[J].新余学院学报,2020,25(06):55-60.[]第13条规定法律帮助的衔接对于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不同诉讼阶段,可以由派驻看守所的同一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前一诉讼阶段的值班律师可以在后续诉讼阶段继续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1.5程序选择权受损的救济机制不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被告人选择权所包含的程序动议权、程序同意或否定权的行使多发挥于审前阶段;而程序异议权则应当集中表现为程序选择以后,此时案件往往已经进入审判阶段甚至审判结束后。程序选择权的救济作用是程序异议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救济则无权利”,只有对程序的“后悔权”进行规范化规定,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程序选择权的全面覆盖。在司法案例中甚至出现针对犯罪嫌疑人在一审认罪认罚后又提起上诉,检察院以因嫌疑人提起上诉是对认罪认罚的否认而以“从宽处理不应再适用”为由提起抗诉。[[]参见吴笋林:《多地检方抗诉“认罪认罚后又反悔上诉”!结果或加刑或维持原判》,载搜狐网,/a/306231261_161795,2021年3月1日访问。]以“抗诉加刑”应对被告人“反悔上诉”的做法并非孤例。[[][]参见吴笋林:《多地检方抗诉“认罪认罚后又反悔上诉”!结果或加刑或维持原判》,载搜狐网,/a/306231261_161795,2021年3月1日访问。[]郭烁.二审上诉问题重述:以认罪认罚案件为例[J].中国法学,2020(03):244-260.从程序异议权的内涵来看,其内容包涵的两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其一,程序异议权要求被告人具有在进入一审过程中,在判决作出之前,认为当前程序对其不利,可以否决一审正在适用的审判方式的权利。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被告人是否具有终止当前审判方式并转入被告人提议的审判方式的权利并没有加以明确。虽然在《指导意见》第十部分规定了反悔后的程序转换[[]第十部分审判程序和人民法院的职责规定“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或者认罪认罚后又反悔,依法需要转换程序的,应当按照普通程序对案件重新审理。”],但该条规定背后并没有明确指出被告人是否存在针对程序流程不满而行使后悔权的权利。我国立法针对程序性事项,关于反悔权的法律规定并不明确。现行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