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儒家中医药课件_第1页
第二讲 儒家中医药课件_第2页
第二讲 儒家中医药课件_第3页
第二讲 儒家中医药课件_第4页
第二讲 儒家中医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儒家中医药文化

一、儒家阴阳、五行、中庸、太极、运气学说提供了中医药理论建构的材料和原则二、儒家仁孝伦理塑造了中医药学特有体系三、儒家入世思想改善了中医药学社会地位第二讲儒家中医药●儒家阴阳、五行、中和、太极、运气学说提供了中医药理论建构的材料和原则

1儒家经典文献中的中医药学素材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春秋这些经典中都记载有中医药多方面的材料。如

《周易》中大量谈及阴阳学说、天地人相应观念、宇宙生成观念、太极图

《尚书》中对五行学说进行了清楚规范。

《诗经》中记载近1000种中草药和15种病名第二讲儒家中医药

《周礼》中记载有周代医政制度。

《春秋》中记载有医和的六邪致病思想和医和的医学活动。

《论语》提倡的“仁义”、“忠恕”思想促成中医伦理产生

《礼记》中对中庸思想的阐述“中,不偏不倚”,“指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孟子》提到气与志的关系,“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第二讲儒家中医药2儒家学说在中医药学理论中的运用

★中庸之道是中医理论思维核心。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唐宋各儒认为从舜尧到孔子有一道得传,就是“中”与“和”。中和既是方法也是境界。中医理论关于人的生理、病理、治法、养生的论述以中和为关键。阴阳平衡是健康标志;阴阳失衡是疾病开端;阴阳平衡是治病原则;养生要顺应自然,法于阴阳,和于术说。第二讲儒家中医药★儒家元气论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被视为宇宙基本存在。还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汉代董仲舒首先提出元气之名和天人感应之说,以后元气说得到王充、柳宗元、张载、王夫之等儒生发挥。元气之说在中医理论中得到运用。元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天人一体而人赖养于天地;人体生理赖于元气;疾病发生在于气化不畅;辨证论治充分考虑气机变化;用药药考虑药性气味。第二讲儒家中医药★宋儒太极图说深化了中医命门理论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著《太极图说》推明天地万物之源。朱熹认为,天人相应,人人有太极。于是医家认为人身有一太极为人身大主,提出命门是人体之太极,开展对命门形态、部位和功能的研究。张景岳两肾就是命门;孙一奎命门为肾间动气;赵献可肾间命门说。他们都认为命门有位无形、命门主动,命门是一身之大主。命门学说的提出为后世温补命门真火学派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讲儒家中医药★宋明理学复兴中医运气学说在格物求理,寻求事物背后道理的理学思想指导下,宋代儒医在《素问》中寻到七篇论及运气的大论,由此结合临床进行研读发挥,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开始兴起,流传“不懂五运六气,遍检方书何济”。五运六气学说以阴阳五行观点研究四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影响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然变化节律和人体生命节律的某种一致性。如从病人生年干支和得病日干支推出所患何病、病属何经、当现何症,当用何方等。第二讲儒家中医药

●儒家仁孝伦理塑造了中医药学特有体系

1、儒家仁孝观念促成中医老年医学的发达。孝首先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孝敬和瞻养。对父母的孝吸引医生从事对老年病的医疗。历史上出于对父母孝心从医者多多。老年医书也很多。所以,今天人们还认为中医学对慢性病、老年病很有效。

2、儒家仁孝观念促成中医养生理论早熟。孔子认为仁者寿,因为仁者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成为仁者,寻找达到静方法成为养生内容,各种养生理论便产生。第二讲儒家中医药

3、儒家仁孝观念促成儒家医学伦理形成仁者爱人,作为一个医生必须对病人行仁爱。医术成为儒生实现仁爱渠道。儒医在医患关系方面最早形成伦理原则。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么贵与人”,要不失人情。以后,在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更家完善了医学伦理。

4、儒家仁孝观念存在中医情志论形成儒家仁学中也强调礼、乐的意义。礼记中说:乐者,音之所有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也。在内经中已有无行配五音,以音乐调节疗人疾病理论。第二讲儒家中医药5、儒家仁孝观念使生理解剖学发展受到抑制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会伤,孝之始也。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被视为不孝的例子。6、儒家仁孝观念使中医学的发展更多是继承多于创新儒家认为“孝”是继承、遵守祖先的遗志和事业。这种孝导致中医研究对前人的医学学说总是继承不敢违背。所以大量的中医著作是修编、整理、注释,经典文献研究较多。理论创新书籍极少。第二讲儒家中医药●儒家入世思想改善了中医药学社会地位

1儒医的上医医国观念使历史上一大批儒医成为国家的栋梁,大大提高了医学的社会地位。张仲景、陶弘景、傅山、吕留良等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力求为国家建功立业,救人民与水火。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2儒生大量流入医学提高医生队伍的文化素质,推动医学理论创新。儒学是进步文化,儒生有着丰富的知识,儒家重生轻死,重学识轻无识的思想,使中医学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论语说:未知事人,焉知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宋代儒生大量流入医学成就宋金元医学的革命。第二讲儒家中医药3、儒生对大量医学文献的整理使中医流传至今也使儒家文化在医学领域得到显露。中医四大经典成书后,由于战乱、断简、虫咬等到西晋几乎绝传,后经王叔和、王冰、掌禹锡等儒医的整理流传至今。没有他们的文献整理,中医或许失传,当然在他们的整理中,儒家思想也不由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