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化(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砍柴莫砍岭上松,小小松树有大用,有日松树撑天起,敢挡东南西北风”是电影《刘三姐》的山歌歌词。回答1、2题。1.《刘三姐》山歌中蕴含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人定胜天 B.神灵主宰C.人地协调 D.环境确定2.“岭上松”若被砍伐,易引发 ()A.矿产枯竭 B.水土流失C.耕地削减 D.臭氧空洞【解析】1选C,2选B。第1题,“砍柴莫砍岭上松”说明要爱护森林植被,这其中蕴含了人地协调的思想。第2题,“岭上松”若被砍伐,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易引发水土流失。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3.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资源 B.乙表示人口C.丙表示环境 D.丁表示经济系统4.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②过度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实力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废弃物排放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3选D,4选C。第3题,由废弃物排放指向甲,可知甲表示环境,丙表示人口;乙来源于甲,所以乙表示资源,丁与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并列,可知丁表示经济系统。第4题,P过程产生的问题是人类从环境中获得资源时产生的问题,可能是对可再生资源的破坏,造成资源短缺,也可能是在获得资源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近50年来,艾比湖面积急剧缩小,周边湿地植物群落出现了由湿生、中生向旱生、超旱生、盐生、耐沙生的种类演替。据此回答5、6题。5.艾比湖周边湿地植物群落的种类演替反映出的环境问题属于 ()A.环境污染问题 B.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C.生态破坏问题 D.自然资源衰竭问题6.上述环境问题将导致所在区域 ()A.气候的大陆性增加,水土流失频发B.地下水水位下降,土壤水分削减C.物种的耐旱性增加,生态系统更加稳定D.生物种群削减,生态平衡更加稳定【解析】5选C,6选B。第5题,艾比湖周边湿地植物群落的种类演替表明该地区生物种属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削减,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划分,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第6题,植被覆盖率减小,植物涵养水源的实力下降,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土壤水分削减;该区域降水稀有,不简单发生水土流失;物种与植被覆盖率减小,生态系统会更加脆弱,生态平衡会变得更加不稳定。【补偿训练】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状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能见度小于10km的现象叫霾。下图为三省市各月霾日数改变图,读图完成(1)、(2)题。(1)由图可知,以下关于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夏季多于冬季B.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冬季多于夏季C.三个地区霾日数夏季差异最大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2)由图可知,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缘由可能是 ()A.春季降水最多,霾日数少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最多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最少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最多【解析】(1)选C,(2)选D。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夏季三个地区的霾日数差异最大。第(2)题,河北冬季霾日数季节差异较大,冬季霾日数明显比夏季多,其主要缘由是冬季燃煤取暖。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在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表示危害越严峻)。据此完成7、8题。省级行政区域Ⅰ类环境问题Ⅱ类环境问题Ⅲ类环境问题Ⅳ类环境问题广东●●●●●●●●●四川●●●●●●●●新疆●●●●●●●●M●●●●●●●●●●●7.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分别对应的类别是 ()A.Ⅰ类、Ⅱ类、Ⅲ类、Ⅳ类B.Ⅱ类、Ⅳ类、Ⅰ类、Ⅲ类C.Ⅱ类、Ⅰ类、Ⅳ类、Ⅲ类D.Ⅳ类、Ⅰ类、Ⅱ类、Ⅲ类8.M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A.西藏 B.安徽 C.山西 D.黑龙江【解析】7选B,8选C。第7题,由表可知,Ⅳ类问题在新疆几乎没有危害,在广东危害最大,应为酸雨;Ⅲ类问题在新疆危害最大,为土地荒漠化;Ⅱ类问题在新疆的危害较Ⅰ类大,故Ⅱ为寒潮,Ⅰ为水土流失。第8题,M地区水土流失、寒潮的危害大,应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学问拓展】常见生态破坏类型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主要有:①滥伐森林,造成森林面积锐减,使森林的环境调整功能下降;②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③不合理的浇灌等,引起土地次生盐碱化;④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下图为山东某企业集团的“磷铵、硫酸、水泥联产”生态产业链条,多条结构紧密、共享共生的产业链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工业模式。据此完成9、10题。9.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干脆排入河流,简单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 D.生物多样性削减10.该企业循环经济生产过程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允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解析】9选D,10选C。第9题,该工业为重化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干脆排入河流,污染河水,引起生物多样性削减。第10题,该企业循环经济对废弃物重新再利用,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雾霾天气会使大气混浊、大气能见度降低。近年来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读图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下列问题。(20分)(1)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增多造成的。简述我国中东部地区这种大气污染物增多的主要缘由。(2)简述雾霾天气的危害。(3)简述削减雾霾现象应当实行的措施。【解析】第(1)题,空气中固体尘埃增多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从图中可获得信息。第(2)题,雾霾天气可对人体健康和交通运输造成不利影响。第(3)题,大气中固体尘埃增多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缘由,从削减空气中大气污染物的角度来回答。可从提高资源利用率、植树造林、推广运用清洁能源等方面分析。答案:(1)工业生产粉尘排放量大;能源消费中煤炭的运用比重高;冬季北方地区燃煤取暖;机动车辆增多等。(两点即可)(2)影响人体健康,影响交通运输等。(合理即可)(3)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运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等。(三点即可)(15分钟·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读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回答1、2题。1.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的可持续发展处于良好、较好状态,主要缘由是()A.资源环境状况较好 B.资源与环境水平相对落后C.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藏环境质量比较差,交通不便,可持续发展实力弱B.四川能源缺乏,能源保障程度很低,可持续发展实力较弱C.青海交通不发达,严峻制约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实力较弱D.山西矿产资源短缺,污染较严峻,可持续发展实力较弱【解析】1选C,2选C。第1题,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可持续发展实力强。第2题,青海省具有肯定的资源优势,但交通不发达,严峻制约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实力较弱;西藏交通不便,但环境质量好;四川水能资源丰富,能源保障程度高;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二、非选择题(共20分)3.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20分)材料一据统计,南极的平均气温近50年来上升了2.5℃,导致浮动冰山顶部的大量积雪溶化,沉没了企鹅赖以产卵和孵化幼仔的地方,致使企鹅数量剧减。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已从1975年的1.5万对削减到了目前的9000对左右。材料二(1)材料一反映的环境问题有哪些?(2)简述南极地区气温改变的缘由。(3)材料二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分析形成的危害。【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南极的平均气温近50年来上升了2.5℃”,说明白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浮动冰山顶部的大量积雪溶化”体现了冰川溶化;“致使企鹅数量剧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削减。第(2)题,随着人口的增多,经济的发展,人们燃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砍伐森林会削减二氧化碳的汲取,从而导致二氧化碳量浓度增大,形成温室效应,再加上大气和水的运动使大气增温,形成全球性问题。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地下水过量开采的问题。地下水过度开采会加剧水资源短缺,从而会导致工农业减产,经济发展减缓;地下水位降低,致使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