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
B1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631—2018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18-06-19发布2018-09-19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63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永伟、李好海、王香芝、张东林、赵翠平、丁征宇、刘一。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守宝、马志超、王志伟、毛奇、彭红,赵要辉、杜桂芝、杨柳、赵峰,乔红
波。
I
DB41/T1631—2018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螟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防治指标及防控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玉米田玉米螟的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2062.1—2011天敌防治靶标生物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第1部分:赤眼蜂防治玉米田玉米螟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防控
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
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为害的行为。
3.2
理化诱控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等特性,采用杀虫灯、性诱剂诱捕器、色板等诱杀害虫,降低田间害虫
种群数量,控制害虫为害。
3.3
迷向干扰
又称干扰交配法,将害虫性诱剂人工合成化学类似物质,分散悬挂在害虫交尾场所,造成害虫性诱剂
气味弥漫,使雄成虫难以找到雌成虫进行交配,从而使雌蛾所产之卵为无效卵的防治方法。
4防控原则
根据玉米螟发生规律,因地制宜,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化
学农药,优化玉米螟治理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提质增效,确保玉米丰产、稳产。
5防治指标
1、2代玉米螟防治指标:花叶株率10%或百株累计卵量20块。
3代玉米螟防治指标:虫穗率10%或百穗花丝有虫50头。
1
DB41/T1631—2018
6绿色防控措施
6.1农业防治
6.1.1处理越冬寄主
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深耕,集中处理玉米穗轴,降低玉米螟幼虫越冬基数。
6.1.2选用抗虫品种
种植经过审定的抗玉米螟品种。
6.2理化诱控
6.2.1灯光诱杀
每2hm2~3hm2安装一盏杀虫灯,在4月份至9月底开灯,诱杀玉米螟成虫。
6.2.2性诱剂诱杀
成虫羽化初期,按高于作物30cm,每667m2挂放1个玉米螟性诱剂诱捕器,诱杀玉米螟雄成虫,
每30d更换一次诱芯,及时清理诱捕到的害虫。
6.2.3种植诱集带
利用玉米螟成虫有趋向生长茂密、植株高大的玉米产卵的习性,种植早播感玉米螟的玉米诱集田或
诱集带,诱集玉米螟产卵,集中消灭。
6.2.4迷向干扰
玉米螟成虫羽化初期,每667m2投放性诱芯300~400个,迷向干扰求偶交配,降低交配率和有效
卵数量。
6.3生物防治
6.3.1人工释放赤眼蜂
在玉米螟成虫产卵初期,大面积、连片释放赤眼蜂,每667m2投放1.5~2万头,分2~3次释放,
间隔5d左右,蜂卡悬挂在玉米中部叶片背面主脉上,出蜂口朝下,悬挂时避免蜂卡被阳光直射。放置
方法按NY/T2062.1—2011的规定。
6.3.2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减少使用对天敌杀伤作用大的触杀性化学农药,选用生物农药或内吸性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以减
少对赤眼蜂、寄生蝇、瓢虫、草蛉、步甲、食虫虻、蜘蛛、鸟类和蛙类等玉米螟自然天敌的伤害。
6.3.3生物药剂防治
6.3.3.1丢心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667m2用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g~200g制剂加适量细
沙丢心,防治二代玉米螟。
6.3.3.2喷雾
2
DB41/T1631—2018
在玉米螟低龄幼虫始发期,每667m2用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g~100g或400
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80g~120g或1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80mL~
120mL,对水均匀喷雾,重点喷洒新生叶片背面、心叶内、玉米花丝和玉米穗,选在傍晚或阴天施药,
大风天气或预计4h内降雨,不施药。
6.4科学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6.4.1丢心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667m2使用3%辛硫磷颗粒剂300g~400g丢心,或40%辛硫磷乳油每667m2
使用80mL~100mL,加适量的水和细土,拌毒土丢心,防治二代玉米螟。
6.4.2喷雾
在玉米螟卵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发生初期,每667m2用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mL~5mL或
2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8mL~12mL或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mL~40mL或10%甲维·高氯氟微囊悬浮-
悬浮剂4mL~6mL或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6mL~22mL,对水均匀喷雾,重点喷洒新生
叶片背面、心叶内、玉米花丝和玉米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B41/T163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永伟、李好海、王香芝、张东林、赵翠平、丁征宇、刘一。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守宝、马志超、王志伟、毛奇、彭红,赵要辉、杜桂芝、杨柳、赵峰,乔红
波。
I
DB41/T1631—2018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螟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防治指标及防控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玉米田玉米螟的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2062.1—2011天敌防治靶标生物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第1部分:赤眼蜂防治玉米田玉米螟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防控
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
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为害的行为。
3.2
理化诱控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等特性,采用杀虫灯、性诱剂诱捕器、色板等诱杀害虫,降低田间害虫
种群数量,控制害虫为害。
3.3
迷向干扰
又称干扰交配法,将害虫性诱剂人工合成化学类似物质,分散悬挂在害虫交尾场所,造成害虫性诱剂
气味弥漫,使雄成虫难以找到雌成虫进行交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热单位与供应商用车合同书
- 海安厂房购买合同范本
- 铁路房交易合同范本
- 2025劳保用品采购合同模板
- 2025年标准版买卖合同样本
- 语言学导论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潍坊学院
- 2025工程监理聘用合同范例
- 高一英语学案:预习导航AtasteofEnglishhumour-SectionⅣ
- 2024年栖霞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吕梁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共同办展会合作协议书范文范本
- (中级)餐厅服务员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如何有效组织幼儿开展体能大循环活动》课件
- 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项目建设方案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 音乐电台行业经营模式分析
- HG∕T 3781-2014 同步带用浸胶玻璃纤维绳
- 【万向传动轴设计11000字(论文)】
- 基于BOPPPS模型的微观经济学网课教学设计探析-以市场结构理论的教学为例
- 2024年4月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